碳汇行业分析与展望.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6986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8.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碳汇行业分析与展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碳汇行业分析与展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碳汇行业分析与展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碳汇行业分析与展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碳汇行业分析与展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碳汇行业分析与展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碳汇行业分析与展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碳汇行业分析与展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碳汇行业分析与展望.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碳汇行业分析与展望.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碳汇行业分析与展望.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碳汇行业分析与展望.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碳汇行业分析与展望.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碳汇行业分析与展望.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碳汇行业分析与展望.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碳汇行业分析与展望.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碳汇行业分析与展望.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碳汇行业分析与展望.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碳汇行业分析与展望.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碳汇行业分析与展望.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碳汇行业分析与展望.docx

《碳汇行业分析与展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汇行业分析与展望.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碳汇行业分析与展望.docx

碳汇行业分析与展望

 

碳汇行业分析与展望

 

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

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说是森林吸收并储

存二氧化碳的能力。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的

《京都议定书》于 1997 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 UNFCCC 缔约方大会

第三次会议上达成。

它包含除了 UNFCCC 之外法律上所需承担的义

务。

议定书附件 B 中包括的各国(多数国家属于经济合作和发展组

织及经济转轨国家)同意减少人为 6 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

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的排放量,在 2008-

2012 年的第一承诺期内排放量至少比 1990 年水平低 5%。

一、碳汇介绍

碳汇(Carbon Sink)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

者说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

是指森林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

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

的碳库,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具有

十分重要的独特作用。

有关资料表明,森林面积虽然只占陆地总面积的 1/3,但森林植

被区的碳储量几乎占到了陆地碳库总量的一半。

树木通过光合作用

吸收了大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减缓了温室效应。

这就是通常所说

的森林的碳汇作用。

二氧化碳是林木生长的重要营养物质。

它把吸

 

1

 

收的二氧化碳在光能作用下转变为糖、氧气和有机物,为生物界提

供枝叶、茎根、果实、种子,提供最基本的物质和能量来源。

这一

转化过程,就形成了森林的固碳效果。

森林是二氧化碳的吸收器、

贮存库和缓冲器。

反之,森林一旦遭到破坏,则变成了二氧化碳的

排放源。

碳源( Carbon Source) 是指产生二氧化碳之源。

它既来自自然界,

也来自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

碳源与碳汇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即碳

源是指自然界中向大气释放碳的母体,碳汇是指自然界中碳的寄存

体。

减少碳源一般通过二氧化碳减排来实现,增加碳汇则主要采用

固碳技术。

二、发展目标

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趋势,1997 年 12 月由 149 个国家和地区

的代表在日本京都通过了《京都议定书》,2005 年 2 月 16 日在全球

正式生效。

由此形成了国际“炭排放权交易制度”(简称“碳汇”)。

旨在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是一部限制世界各国

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国际法案。

它规定,所有发达国家在 2008 年到

2012 年间必须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比 1990 年削减 5.2%。

同时规定,

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可自愿制定削减排放量目标。

此后一系列气候公约国际谈判中,国际社会对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

汇聚作用越来越重视。

《波恩政治协议》、《马拉喀什协定》将造林、

再造林等林业活动纳入《京都议定书》确立的清洁发展机制,鼓励

各国通过绿化、造林来抵消一部分工业源二氧化碳的排放,原则同

 

2

 

意将造林、再造林作为第一承诺期合格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意味

着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林业碳汇项目抵消其部分温

室气体排放量。

2003 年 12 月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第九次缔约方大会,国际社会已就将造林、再造林等林业活动纳入

碳汇项目达成了一致意见,制定了新的运作规则,为正式启动实施

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创造了有利条件。

2.1 森林碳汇

是指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并固定在

植被与土壤当中,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

林业碳汇

是指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减

少毁林、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等活动,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

碳,并按照相关规则与碳汇交易相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1997 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承认森林碳汇对减缓气候变暖的

贡献,并要求加强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植被恢复及保护,允许发达国

家通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开展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

将项目产生的碳汇额度用于抵消其国内的减排指标。

所谓碳汇,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

简单说就是捐

资造林,让自己出资培育的森林消除自己因工作、生活而排放的二

氧化碳。

2.2 草地碳汇

国内仍没有学者对草地碳汇进行界定,因为大多学者认为草地

的固碳具有非持久性,很容易泄漏。

尽管草地固碳容易泄露,但是

 

3

 

随着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草地土壤的固碳量在增加,

因此从增量角度看草地还是起到了固碳的作用。

2.3 耕地碳汇

耕地固碳仅涉及农作物秸秆还田固碳部分,原因在于耕地生产

的粮食每年都被消耗了,其中固定的二氧化碳又被排放到大气中,

秸秆的一部分在农村被燃烧了,只有作为农业有机肥的部分将二氧

化碳固定到了耕地的土壤中。

2.4 海洋碳汇

是将海洋作为一个特定载体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并将其固化

的过程和机制.地球上超过一半的生物碳和绿色碳是由海洋生物(浮

游生物、细菌、海草、盐沼植物和红树林)捕获的,单位海域中生物固

碳量是森林的 10 倍, 是草原的 290 倍。

海洋碳汇英文名:

Ocean Carbon Sink。

三、碳汇交易

碳汇造林是指在确定了基线的土地上,以增加碳汇为主要目的,

对造林及其林木(分)生长过程实施碳汇计量和监测而开展的有特

殊要求的造林活动。

与普通的造林相比,碳汇造林突出森林的碳汇

功能,具有碳汇计量与监测等特殊技术要求,强调森林的多重效益。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其评估报告中指出,林业

具有多种效益,兼具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双重功能,是未来 30 年到

50 年增加碳汇、减少排放成本较低且经济可行的重要措施。

据相关

 

4

 

资料表明,林木每生长 1 立方米蓄积量,大约可以吸收 1.83 吨二氧

化碳,释放 1.62 吨氧气。

我国政府曾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庄严承诺:

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 2020 年森林面积比 2005 年增加 4000 万

公顷,森林蓄积量比 2005 年增加 13 亿立方米。

相比传统林业,碳汇林业具备“交易”的潜质,蕴藏着巨大商

机。

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相对工业,碳汇成本较低,

有“绿色黄金”之称。

据预测,2020 年,全球碳市场交易额将达

3000 亿美元。

业内专家、学者对林业碳汇前景表示看好。

据了解,截至目前,

全国已确定 7 个碳汇试点。

去年底,国家林业局在浙江华东林业产

权交易所正式启动林业碳汇交易试点,阿里巴巴集团以 18 万元购买

了 1 万吨林业碳汇指标,成为国内购买林业碳汇的第一笔交易。

企业和个人捐资碳汇,可以积累碳信用指标,未来国内碳交易

市场成熟后,不仅能够抵减一定量的碳排放,而且还有望进入碳市

场进行交易,获得“博彩”的机会。

特别是对于企业,是一种长远

投资,是为企业储存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碳汇“交易”对于创新林业发展机制,建立森林生态效益市场

化的新机制也十分有利。

集体林改后,农民获得了林地和林木所有

权,虽然短期内难以从中获得经济收益,但如果能使森林的生态服

务功能价值化,就可以弥补森林经营周期长、短期没有经济收益的

问题。

同时,企业通过捐资碳汇帮助农民造林或者搞好森林经营,

 

5

 

将来树的延伸产品价值就可以归农民所有,企业可以从中积累碳信

用指标,为企业未来发展储存了更大的生存空间。

四、碳汇经济

4.1 碳汇经济的概念

一般来说,碳汇是指生物或土壤等从大气中吸收或固定 CO2

的过程、活动和机制, 碳源则是指生物体或人为活动向大气中释放

CO 2 的过程、活动和机制。

所谓碳汇经济,是指由碳源碳汇相互关

系及其变化所形成的对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影响的经济,即碳资源

的节约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提高。

通俗地说,碳汇经济就是

一种低碳排放经济,或者就称为低碳经济。

4.2 碳汇经济的发展趋势

碳汇市场可能会扩大。

主要因为伴随着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整

个国际市场的碳汇价格呈现上涨的趋势。

这种变化趋势,有助于碳

汇项目的开展。

4.2.1 林业碳汇

我国政治、经济环境稳定,森林资源的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模式

有利于森林碳汇项目的开展,在亚洲地区开展此项目更具有竞争力。

 

通过森林碳汇项目,实现碳交易,并实现生态效益的部分补偿,

进而促进森林碳汇经济和林业经济的发展,这也是一个新的发展趋

势。

进行森林碳汇的有关理论研究,完善与之配套的管理政策和法

 

6

 

律法规。

(开展森林碳汇的研究,并促进向碳汇经济的转变,是通过

市场化的手段来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重要途径)。

4.2.2 农业碳汇

农业既是全球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又是一个巨大的碳汇系统。

我国耕地面积 18.26 亿亩,居世界第四位,据保守估算,我国农业

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 20 亿吨,这还不包括免耕、机灌、农村沼气和

秸秆等专门的农村减排项目的贡献。

假如按照 9.5 美元/吨的 CDM

价格计算,我国农业减排量总价值大约 190 亿美元,农业碳汇直接

效益十分可观。

发展农业碳汇可为我国农业发展开辟新的融资渠道,也为缓解

我国愈来愈严峻的排放压力开辟了新的思路,并推动我国农业生产

方式转变。

4.2.3 海洋碳汇

我国渔业具有高生产效率、高生态效率的特点,海洋碳汇在生

物碳汇扩增战略中具有显著地位。

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实

际意义和很大的产业潜力。

发展海洋碳汇是一项一举多赢的事业,

不仅为百姓提供更多的优质蛋白,保障食物安全,同时,对减排二

氧化碳和缓解水域富营养化有重要贡献,并有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

点。

4.2.4 草原碳汇

我国草原面积 60 亿亩,位居世界第二,目前我国草原植被通过

光合作用年均吸收二氧化碳约 21.7 亿吨,年均碳汇约 1300 万吨,

 

7

 

草原碳汇功能明显,是一个巨大的“固碳库”。

发展草原碳汇,即改善了牧区草原生态环境,又为草原经济带

来新的增长点。

4.3 碳汇经济产业分析

4.3.1 林业碳汇

林业碳汇经济开发主要表现为造林和再造林。

开发碳汇林业经

济同时要避免以提供低价值初级产品为主的经营模式,转向深度挖

掘林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提高林业产品的附加值,开发具有高附加值

的林业产品。

开发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就是林业的一个很有潜力

的新产业链的一部分。

发展林木生物质能源,是在发挥生态效益的

同时,采集林下枯落物和木材加工剩余物支撑生物质能源产业。

理设计,发展混交林、加强林下养殖,林业管理,甚至发展生态旅

游,都是挖掘森林附加经济值的良好途径。

这样就能形成一个类似

于如下的完整产业链:

“集苗圃培育→植树造林→木材加工→家具、

地板→生物质能源→化工等。

4.3.2 农业碳汇

发展农业碳汇产业主要通过“农业资源-农业产品-农业废弃物

再利用”这种循环机制进行。

通过循环农业,减少对高碳生产资料的

投入和废弃物的排放。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

推进节能、节水、节药、节肥,加强牲畜粪便、作物秸秆等资源的

再利用,减少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和废弃物的排放,实现农业生产

的低资源消耗、低废弃物排放、高物质能量利用。

改变传统耕方式,

 

8

 

通过合理耕作、部分实行减免耕的方式减少对土地有机碳稳定性的

破坏,防止土壤侵蚀,减少土壤有机质的流失,减缓土壤有机碳分

解,增加农业碳汇。

4.3.3 海洋碳汇

海洋碳汇产业主要表现为生态养殖,一是发展经济藻类养殖,

建立人工藻礁增殖区,修复藻床及生物环境,有效地利用海水资源,

适当开辟大型经济藻类的养殖区域;二是发展以贝藻养殖为主的碳

汇渔业,建设贝藻养殖、增殖区,推广贝藻复合、多营养层级的生

态增养殖技术和模式,呈现多营养及养殖种类并存的形式,实现碳

的汇集、存储和固定的系列化;三是把不同营养级的种类组合到一

起实现低碳养殖,开发海洋循环经济的新模式;四是增加投放可促

进固碳作用的人工鱼礁数量和相应的渔业资源增值放流数量,选择

适宜增值品种,充分利用现有种苗繁殖场、驯养场,通过低播增值、

人工增值放流等手段全力推进海洋牧场的建设。

通过生态养殖,在

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实现海洋清洁生产。

4.3.4 草原碳汇

草原碳汇产业主要表现为草地管理。

一是在草原牧区落实草畜

平衡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等草原保护制度,控制草原载畜量,

遏止草原退化;二是在草原生产过程中通过合理放牧、灌溉、施肥

和品种改良等措施合理管理好草地;三是推动荒漠化土地的种树种

草;四是通过扩大退牧还草工程实施范围,加强人工饲草地和灌溉

草场的建设,不断增加草原碳汇。

 

9

 

4.3.5 对比分析

我国森林植被总碳量达 78 亿吨,年价值产量达到 10 万亿元,

林业碳汇已建成了全国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交易市场渐成气候。

草原年碳汇量超过 1 亿吨,折合二氧化碳近 4 亿吨,按每吨 5 美元

计算,草原年碳汇额度为 20 亿美元。

农业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 20

亿吨,按照每吨 9.5 美元计算,农业年碳汇额度大约 190 亿美元。

渔业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 440 万吨,按林业使用碳的算法计量,相

当于年造林 50 多万公顷,价值 40 亿元。

林业碳汇走在了其它碳汇行业的前端,但随着农业、渔业、草

原在碳汇行业的快速发展,碳汇市场将遇来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4.4 碳汇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4.4.1 林业碳汇

森林碳汇评价的计量方法不统一,尤其在碳汇计量的具体项目

上还未达成共识。

如对森林碳汇实物量评价的方法主要有生物量法、

蓄积量法、生物量清单法、涡旋相关法、涡度协方差法,对价值量

评价的方法主要有成本效益分析法、造林成本法、碳税率法、碳税

法和造林成本法均值法等,但目前还没有一种方法为世界各国所公

认,也没有被我国所公认。

另外,在计量的项目上,是否把农业土壤、

森林管理等活动抵消减排承诺量作某种限制等也没有达成共识。

然,这需要在国际范围内进行协调,但计量的具体目、方法的不统

一和不严格,会过高估计森林碳汇的潜力,对我国在气候谈判中是

十分不利的。

 

10

 

对森林碳汇的有关问题研究不够,家底不清。

我国在对森林碳

汇的研究,如森林碳循环、碳汇、碳汇潜力等问题研究上投入不够,

对家底还不十分清楚。

尤其对森林碳汇的时空变化、碳循环的调控

等研究不够,使我国在环境谈判中缺少技术支撑。

因此,加强对森

林碳汇等有关问题的研究,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

管理及碳汇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十分迫切。

缺少从国家生态安全的高度考虑森林碳汇评价、市场化和碳汇

经济的发展。

碳汇市场化到碳汇经济的发展已成为一种趋势。

我国

目前还处在森林碳汇项目的试点实施阶段,距真正的森林碳汇市场

化和碳汇经济的发展还有很大的差距。

但我们应该全面认识气候变

化问题的国际背景,认真研究气候变化及有关公约对林业可能产生

的影响,从战略高度把握气候变化给林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尤其

从国家生态安全角度考虑未来气候变化对林业的影响,即从生态安

全角度考虑森林布局、树种分布等,这样才能在森林碳汇研究、碳

汇经济发展中处于主动地位。

缺乏对森林碳汇项目及碳交易政策的研究。

《京都议定书》签订

后,通过 CDM 机制发达国家可以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与减排事业有

关的资金或技术转让,这为实现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

机遇。

但目前我国还缺乏对碳汇项目及碳汇交易政策的相关研究,

无法从政策上保证碳汇交易和市场化的顺利发展。

因此,我国要重

视森林碳汇项目及碳汇交易的政策研究,在《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及《京都议定书》进程的大背景下,重视碳汇政策,尤其要重视森

 

11

 

林碳汇产权化的相关政策研究,使森林碳汇市场有形化,为森林碳

汇交易、市场化和碳汇经济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4.4.2 农业碳汇

农业碳汇没有国际或国内统一的碳汇标准,国际上存在的农业

碳汇交易都是在当地政府立法的情况下进行的。

因此,我国需要利

用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手段,积极寻求发展低碳农业的经济途径,分

析现有农业碳汇的经济属性,研究建立以农户、企业、农村专合组

织为主体的碳汇交易机制。

结合国内外碳交易政策和认证减排量的

交易规则,分析农业可认证减排量的计算方法,建立农业可认证减

排量的计算模型。

4.4.3 海洋碳汇

目前海洋碳汇标准在国际上还处于空白,未形成海洋碳汇交易

规则,海洋碳汇研究不深入,科研投入力度不够。

因此,我国需要

深入研发海洋碳汇,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海洋碳汇的机制,并在此

基础上去研发相应的技术与方法,建立起一整套完备的操作规程;

率先建立海洋碳汇标准体系包括海洋碳汇标准的总体框架以及各个

专业方向的要求和水准,形成海洋碳汇交易规则;主导国际海洋碳

汇发展走向,把握海洋碳汇话语权和主动权。

4.4.4 草原碳汇

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国内,草原碳汇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

标准和体系,草原的碳汇功能大多停留在定性的判断和初步的估算

上面,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草原碳汇功能的开发。

因此,我国

 

12

 

需要充分提高对草原碳汇功能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快草原碳汇

功能的研究步伐,积极开展草原碳汇贸易的研究,变生态优势为经

济优势。

五、国内法规

5.1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

5.1.1 总则

第一条根据我国批准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

称《公约》)和核准的《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的规定

以及缔约方会议的有关决定,中国政府为促进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活

动的有效开展,维护中国的权益,保证项目活动的有序进行,特制

定本办法。

第二条 根据《议定书》的规定,清洁发展机制是发达国家缔约

方为实现其部分温室气体减排义务与发展中国家缔约方进行项目合

作的机制,其目的是协助发展中国家缔约方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促进

《公约》最终目标的实现,并协助发达国家缔约方实现其量化限制

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承诺。

清洁发展机制的核心是允许发达国家

通过与发展中国家进行项目级的合作,获得由项目产生的“核证的

温室气体减排量”。

第三条 在中国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合作须经国务院有关部门

批准。

第四条 在中国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重点领域是以提高能源

效率、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及回收利用甲烷和煤层气为

 

13

 

主。

第五条 根据缔约方大会的有关决定,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实施

应保证透明、高效和可追究的责任。

5.1.2 许可条件

第六条 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应符合中国的法律法规和可持续

发展战略、政策,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

第七条 实施清洁发展机制合作项目必须符合《公约》、《议定书》

和有关缔约方会议的决定。

第八条 实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不能使中国承担《公约》和《议

定书》规定之外的任何新的义务。

第九条 发达国家缔约方用于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资金,应额外

于现有的官方发展援助资金和其在《公约》下承担的资金义务。

第十条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活动应促进有益于环境的技术转让。

第十一条 中国境内的中资、中资控股企业可以对外开展清洁发

展机制项目。

第十二条 实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企业必须提交清洁发展机制

项目设计文件、企业资质状况证明文件及工程项目概况和筹资情况

相关说明。

5.1.3 管理和实施机构

第十三条 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下设立国家清洁发展机制

项目审核理事会(以下简称项目审核理事会),其下设一个国家清洁

发展机制项目管理机构。

 

14

 

第十四条 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为清洁发展机制重大政策

的审议和协调机构。

第十五条 项目审核理事会联合组长单位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

会、科学技术部,副组长单位为外交部,成员单位为国家环境保护

总局、中国气象局、财政部和农业部。

第十六条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是中国政府开展清洁发展机制

项目活动的主管机构。

第十七条 项目实施机构是指在中国境内实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

的中资和中资控股企业。

5.1.4 实施程序

第十八条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申请及审批程序。

第十九条 具体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程序和审批权限,按国家有

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条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实施、监督和核查程序

5.1.5 其它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中的发达国家缔约方是指《公约》附件一中

所列的国家。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中的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是指《议定书》

下为实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而专门设置的管理机构。

第二十三条 本规定中的经营实体是由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

指定的审议核查机构。

第二十四条 鉴于温室气体减排量资源归中国政府所有,而由具

 

15

 

体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归开发企业所有,因此,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因转让温室气体减排量所获得的收益归中国政府

和实施项目的企业所有。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科学技术部、外

交部解释。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自 2005 年 10 月 12 日起施行。

本办法实施

之日起,2004 年 6 月 30 日起实施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

暂行办法》即行废止。

六、碳汇基金简介

6.1 简介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www.thjj.org),经国务院批准,于 2010

年 7 月 19 日在民政部注册成立,业务主管单位是国家林业局。

本基

金会是中国第一家以增汇减排、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全国性公募

基金会。

6.2 宗旨

致力于推进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植树造林、森林经营、减

少毁林和其他相关的增汇减排活动,普及有关知识,提高公众应对

气候变化意识和能力,支持和完善中国森林生态补偿机制。

6.3 理念

绿色基金 植树造林 增汇减排 全球同行

6.4 倡议

参与碳补偿消除碳足迹保护野生动植物

 

16

 

6.5 承诺

高效的捐款利用专业的项目执行完善的监督管理

6.6 主要工作

开展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公益活动

以增汇减排为目的的造林、森林经营和森林保护

促进林地、湿地及生物多样性等保护

促进项目区农民就业和增收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知识的普及和宣传

倡导低碳生产和生活

支持增汇减排的科学技术研究和教育培训

制定碳汇生产、计量、监测、核证、生态效益补偿等标准

加强碳汇事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七、碳汇行业展望

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各国发展经济必须考虑的问题,主

要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通过节能减排,二是固碳增汇。

节能减

排已被大众广泛认知,固碳增汇的关注度也在逐渐被大众所认知,

而具体到我国而言,固碳增汇主要通过发展林业、农业、海洋、草

原四类碳汇资源实现。

林业碳汇已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形成共识,已是目前碳汇行

业是发展比较好的项目,但随着碳汇项目的进一步开发,其它可固

碳增汇的资源将很快被人们所熟悉,海洋、草原、农业以其巨大的

碳汇潜力,正在着手研究,准备开辟新的碳汇市场。

 

17

 

根据《京都公约议定书》,2020 年后全球全面进入强制性减排

市场,我国已承诺 2020 年后进入到有法律约束力的碳减排市场里去。

随着林业碳汇越来越成熟,我国碳汇项目的重点将移向海洋碳汇、

农业碳汇、草原碳汇,同时在低碳经济升温的背景下,海洋碳汇、

农业碳汇、草原碳汇功能将日益凸显。

碳汇交易作为新兴的金融市场,近年来全球碳交易发展迅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