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促进学生参与的教学情境创设的研究与实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中思想政治课促进学生参与的教学情境创设的研究与实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思想政治课促进学生参与的教学情境创设的研究与实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书本知识与实际动手能力脱节,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较弱。
这样既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更与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社会现代化的实现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甚远。
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改革目标中提出:
“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对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有效地实现师生互动交往,有效地提高课堂实效给予了高度重视。
3.是促进我校政治教学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
托尔斯泰说:
“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核心内容,是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基本前提。
浓厚的兴趣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地学习态度,有助于培养其创新精神,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尤其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我校地处宁南山区,基础教育相对薄弱,学生综合素质偏低,与先进地区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影响了课堂实效。
究其原因之一就是素质教育没有真正得到落实。
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比以前虽有所改变,但仍不是很理想。
可见,从我校的实际出发,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通过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情景创设,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提高学生的认知理解的强化功能。
通过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根据教学要求创设教学情境,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的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满足学生求知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并使学生在开放、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敢于表现自己,增强自信心,强化学习意志,产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愿望。
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情景创设,改变了平铺直叙的刻板式说教,使教学跌宕起伏,错落有致,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强烈的印象,从而使传递的信息在脑海中不断获得加强。
2.通过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情景创设,有助于促进师生双方的和谐统一。
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情景创设有助于密切师生关系,使教与学更加和谐协调发展。
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开展教学活动是一种充满快乐的情境体验,师生之间的隔阂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消除,从而形成一种愉快、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最终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发展。
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情境的创设,使他们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
3.通过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情景创设,有助于提高我校政治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指导学生的实践能力。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从实践层面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而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遇到许多问题,难以有效的落实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设想。
尤其对地处宁南山区的我校来讲,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参加研究的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有更深刻的认识,其专业素养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
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增强,综合素质有所提高,以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
该课题如果能够实施推广和应用,将对我校乃至宁南山区的政治课教学具有一定的辐射和指导意义。
二.课题的界定
1、对于引入高中政治课堂中的“情境”,指的是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并且是学生感兴趣的、有利于学生发现政治知识和通过自主探究活动来学习的“政治情境”。
2、教学情景创设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的教学。
是教师以现行教材为基本内容,借助各种直观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有利于丰富学生感知,启迪学生的探究,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新知识,新观点,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手段的一种教学环境和氛围。
3、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情境进行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学到相关的知识,还能使凝结在生活情境中的丰富的政治内涵、政治思想、政治的精神和美,随着教学的展开尽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也得到较好的发展。
从而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提升生命的价值。
三、本课题研究现状及预计的研究突破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
1.综观近几年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对情境教学的研究,大多从理论层面切入的为多,而从实践的层面,如何引导一线教师通过实践教学,将情境教学真正落实在课堂中,使之常态化,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情感体验和能力提高的一种常用教学模式,研究得还比较少。
2.我校的实际情况。
我校教师在有关情境创设的教学方面也有过零星的、点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但没有以理论高度系统地进行研究和分析。
为此,力求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把课堂教学情境创设中分散的、零星的经验加以提炼,总结并上升到理论高度,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情境创设教育理论体系。
(二)本课题预计研究工作突破
1.通过反思新教材实践效果,找出情境教学设计的不足与不成功的地方,并提出优化方案。
2.贴近课堂教学实际,提高教师驾驭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能力。
3.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学习,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四、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
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
这一阐述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实质性理论支撑。
2、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十分注意人的个性、重视理性和感性的统一,注重人的个性发展,它与新课改“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相统一。
情境教学需要坚持人本主义理论,关注人、关注人的思维、关注人的发展。
3、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在各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潜力,只要给以适当的外部条件,就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潜能和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一理论认为人在各个方面只有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这一理论揭示了学生在探索性、自主性、研究性学习中具有一定的潜力。
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现实可能性的理论支撑。
五、研究预期总目标
本课题主要围绕高中思想政治课如何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情境创设的途径、方法和策略展开。
课题将通过调查研究、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达到以下目标:
学生方面:
1.通过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运用,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满足学生求知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2.通过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运用,使学生在开放、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敢于表现自己,增强自信心,强化学习意志,产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愿望。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
3.改进学生的政治学习方式。
通过研究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转变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堂上的学习方式,使政治情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能力并提高思想品德素质。
使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
在情境参与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索意识进一步增强,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教师方面:
1.转变教师的政治教学观念。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课堂观念的转变,参加研究的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有了更深的认识。
由认识到深化、运用,把新课程理念进行吸收、内化,转变教学观念。
2.提高教师的政治教学水平。
通过研究,提高教师创设情境的能力,教师能正确地、有针对性地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
争取使参加研究的教师能够熟练而有效地在课堂上运用比较高质量的情境教学模式。
使其专业素养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能充分地利用课程资源,灵活地创设出合理的教学情境。
使课题组成员对影响课堂的诸情境因素有了较为深刻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的课题成果。
六、本课题研究的策略、具体目标和要求
研究策略
具体内容
教师目标要求
学生目标要求
借助实物创设情境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利用实物和有关背景,创设的特定情境。
(1)调查学生,了解学生对教材所要涉及的实物是否陌生;
(2)认真选取实物,展示的实物要有典型性、代表性;
(3)考虑所要展示的实物背景,从整体上给学生以直观的真切感;
(4)教师要正确引导使学生有重点的观察。
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验证间接知识,形成明确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借助图像创设情境
板书、图画、挂图、幻灯、录像、电脑等电教手段
(1)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内涵;
(2)谨慎选取图像,不要由于过分刺激而影响教学效果;
(3)根据教材内容、目标合理配置图像;
(4)注意用语言进行引导。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增大课堂容量,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
借助动作创设情境
(1)让学生参与表演,创设教学情境
(2)让学生动手操作,创设教学情境.
(3)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创设教学情境
(1)引导学生体会表演角色蕴含的情感;
(2)课前预设要充分,精心准备教学素材;
(3)教师要对课堂教学空间和教材加以拓展,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性学习活动,改变学生在教育中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实践,形成综合学习的能力;
(4)通过反馈,及时调整。
学生参与表演能够有效地调动并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操作学具可以使许多抽象知识变得形象直观,提高学生探究的欲望以及动手的实践能力;
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借助问题创设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设障立疑,让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将其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
(1)用“激疑”的方式创设问题情景。
(2)用质疑的方式创设问题情景。
“激疑”:
教师预先设计或在课堂中因势利导地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质疑:
鼓励和启发学生自己提出质量较高的问题。
(1)分析教材,确定目标;
(2)分析学生,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
(3)分解问题,使各个问题联系紧密;
(4)课堂中及时调节、及时总结。
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及创新精神。
借助语言创设情境
用语言描述某一情境,通过语言意义、声调、形象、感情色彩激起学生的情绪、情感及想象活动,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1)深入研究教材,把握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之间的关系;
(2)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发挥示范作用;
(3)用心灵体会教材情感,配合使用动作语言和多种教学情境。
引领学生在情境中“静心思考”、合理想象,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
创设生动的语言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想象力。
借助生活创设情境
生活化教学情境,主要是指运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例来说明理论,让学生觉得熟悉,可以参与探讨,愿意发表意见。
根据教学目标,谨慎选取生活事件,选取的事件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对所选事件进行精加工,使其为实现教学目标更好的服务;
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使课堂生活化;
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有利于学生易于掌握所学知识。
上述类型并没有穷尽教学情境的外延,总之,教学情境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因而对其也就有多种的解读和定义,重要的是抓住教学情境的实质和功能,才能真正做到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最佳的课堂教学情境单靠一种情境的创设是难以实现其应有的教学目标,一堂优秀的课往往需要创设上述多种教学情境,交叉使用或相并使用,才能够达到教学情境最优化。
在教学过程中,本课题组成员主要准备在高中不同学年段采取与课堂内容相衔接的情境教学活动。
主要对《经济与生活》、《哲学与生活》、《文化与生活》和《政治与生活》四个模块进行教材挖掘。
七、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一)主要研究思路为:
1.教学情境创设遵循的原则。
2.整合教材与课程资源,创设优质学习环境,以典型课例、案例引路为典型突破点积极探索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情境的创设。
(二)主要研究方法有:
1.文献资料法。
重视理论学习,积极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料、教学信息,研究中外教育教学理论专著,使本课题的研究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
2.实证研究法.从高一年级,高二和高三文科班选择一些班级作为实践班,选取教师作为典型示范,课题组集体研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典型课例、案例引领法。
通过典型课例的公开示范课,及对个案的评析与研讨跟踪认识本课题发展变化进程,尝试一些积极的改进措施,为课题的整体推进提供好依据。
4.调查统计法:
通过学生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搜集、整理学生对政治课堂教学现状的意见,确定我们研究的重点和突破口。
并通过随堂测试、辩论、办手抄报、撰写小论文等多种方式评价研究成果。
5.经验总结法。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记录,及时总结各阶段的成果,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
八、研究实施的步骤
1.筹备立项阶段:
(2010.9-2010.12)
对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研究的必要性进行全面的论证。
开展情境创设和学习方式变革的学习研讨活动。
完成课题的申报工作。
2.开题论证阶段:
(2011.1-2011.3)
确立课题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成立课题组,确定课题研究人员,明确分工职责,各成员根据本课题的主要任务和研究重点,制订课题的研究方案。
继续对课题研究的必要性进行全面的论证,组织学习现阶段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前期的理论学习和培训,在课题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及研究内容等方面达成共识,进一步分析和理清相关研究问题的概念,完成开题报告书。
3.组织实施阶段:
(2011.3-2013.9)
(1)理论研究及调查分析(2011年3月——2011年5月):
这一阶段我们主要通过理论研究的方式对政治课堂情境教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组织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学习和研究,组织参加本课题的教师开展相关的情境教学的反思与经验总结;
组织学生问卷调查,了解以往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实施情况,并进行分析探讨总结,有针对性提出高中政治课情境教学的基本理念、基本特征及具体实施思路,并重点探讨政治课情境教学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展示形式:
理论学习心得、体会,读后感、论文等。
(2)实践研究:
①2011年6月——2012年6月,前期研究。
在我校高中各班的政治课教学中,针对高中政治四个模块进行实验。
全面倡导情境教学理念,并开展情境教学的实践,比如观摩实验课、公开课、教学研讨,以及其它研究交流活动等,及时总结、反思、修正课题进程;
通过对学生的研究(包括座谈、观察、问卷调查等),及时发现问题适当改进教学策略。
案例集、教学设计、经验总结、论文等。
②2011年7月——2012年9月,阶段性总结。
各成员根据实施方案进行广泛深入的教学实践,围绕本课题进行教学研究,积累好过程性资料,形成和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并及时进行交流,做好阶段性小结。
经验总结、案例集、教学设计、论文、课堂实录等。
形成阶段性总结材料。
③2012年10月——2013年9月,中后期研究。
在阶段性总结的基础上,继续实践研究。
举行校、县范围内的课堂教学示范观摩,不断提高教师驾驭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实际操作能力。
并把实践研究的相关资料及时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并做好总结。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光盘、案例、论文等。
4.结题鉴定阶段:
(2013.10-2013.12)
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总结评价,整理课题研究的资料并进行归因分析,汇编教学案例集,展示课题研究的相关成果,完成结题报告。
为课题的结题鉴定作好充分的准备。
并积极推广和应用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促进我校政治课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最终研究成果形式:
结题报告或论文。
九、研究人员分工
课题组全体成员:
张淑萍、尚翼翔、张月梅、贺文柱、蔡兴、陈雪梅。
张淑萍:
盐池高级中学高一政治备课组组长,吴忠市市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中学一级教师。
尚翼翔:
盐池高级中学高三政治备课组组长,吴忠市市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中学一级教师。
二人负责课题全面工作,撰写开题报告、实施方案、结题报告,组织并参与方案的实施。
成员:
张月梅:
盐池高级中学高级教师,区级骨干教师,从事课题研究理论知识分析与指导并负责资料收集、整理,组织实施方案。
贺文柱:
盐池高级中学政治教研组组长,中学一级教师。
蔡兴:
盐池高级中学政治教师,中学一级教师。
陈雪梅:
以上三人职责:
收集学生调查资料,根据调查的实际情况,分析撰写调查性总结。
课题组全体成员职责:
全面参与课题实践研究并整理自己的教学案例集、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相关资料,撰写论文、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