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8000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18 大小:55.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新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新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新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新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新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8页
新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8页
新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8页
新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8页
新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8页
新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8页
新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8页
新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8页
新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8页
新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8页
新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8页
新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8页
新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8页
新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8页
新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新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1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

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

感受用数学的愉悦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习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

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

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四、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4人

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

有些学生的学习态度还需不断端正;

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

还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

学习数学有很大困难

所以在新的学期里

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

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

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

各抒己见

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五、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倡学法的多样性

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2、在集体备课基础上

还应同年级老师交换听课

及时反思

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

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

重视一题多解

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

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

  5、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学习方式:

  ①预习教材

提出知识重点

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

还有哪些疑问

  ②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④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

  六、课时安排

  一、负数(3课时)

  二、圆柱与圆锥(9课时)

  1.圆柱...............................................................6课时左右

  2.圆锥...............................................................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比例(14课时)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课时左右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左右

  3.比例的应用......................................................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自行车里的数学...................................................1课时

  四、统计(2课时)

  节约用水............................................................1课时

  五、数学广角(3课时)

  六、整理和复习(27课时)

  1.数与代数.........................................................10课时左右

  2.空间与图形......................................................9课时左右

  3.统计与概率......................................................4课时左右

  4.综合应用.........................................................4课时

 

  第一单元 负数

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

能正确读、写正数和负数

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让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1.借助一些生活常识

探索、分析

加强对负数的认知

2.借助具体事例、数轴等帮助理解负数和正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关系

以及负数的大小比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对周围环境中与负数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

2.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负数来解决

重、难点:

  1.重点:

认识负数

  2.难点:

了解负数的意义及负数与正数的关系

  第一单元  负数

教学内容:

第2~4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

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

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负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

  谈话:

同学们

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

是什么?

(起立、坐下

)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

(板书:

相反

  (课件播放图片

)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

西方落下;

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

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

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

  二、教学新知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引入实例

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

聊"

下去的话

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

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课件出示)

  ①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

本学期转走6人

  ②张阿姨做生意

二月份盈利1500元

三月份亏损200元

  ③与标准体重比

小明重了2.5千克

小华轻了1.8千克

  ④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

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

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

就成了一组组"

相反意义的量"

(补充板书:

相反意义的量

  

(2)尝试

  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

  请同学们选择一例

试着写出表示方法

  (3)展示交流

  2.认识正、负数

  

(1)引入正、负数

刚才

有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

+"

表示转来6人

添上"

-"

表示转走6人(板书:

+6-6)

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绍:

像"

-6"

这样的数叫负数(板书:

负数);

这个数读作:

负六

  "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

叫"

负号"

"

是正号

  像"

+6"

是一个正数

读作:

正六

我们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

也可以省略不写(板书:

6)

其实

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

  

(2)试一试

  请你用正、负数来表示出其它几组相反意义的量

  写完后

交流、检查

  3.联系实际

加深认识

  

(1)说一说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

(教学例2

  

(2)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

并用正、负数来表示

  ①同桌交流

  ②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这样的正、负数能写完吗?

......)

  强调指出:

像过去我们熟悉的这些整数、小数、分数等都是正数

也叫正整数、正小数、正分数;

在它们的前面添上负号

就成了负整数、负小数、负分数

统称负数

  4.进一步认识"

0"

  

(1)看一看、读一读

接下来

我们一起来看屏幕:

这是去年12月份某天

部分城市的气温情况(课件出示)

  哈尔滨:

-15℃~-3℃

  北京:

-5℃~5℃

  深圳:

12℃~23℃

  温度中有正数也有负数

请把负数读出来

  

(2)找一找、说一说

  我们来看首都北京当天的温度

-5℃"

负五摄氏度"

或"

负五度"

表示零下5度;

5℃又表示什么?

  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出这两个温度所在的刻度吗?

为什么?

  现在你能很快找出来吗?

(给出温度计的刻度数

生到前面指

  说一说

你怎么这么快就找到了?

  (先找0℃

在它的下面找-5℃

在它的上面找5℃

  (3)提升认识

  请学生观察温度计

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

强调:

以0℃为分界点

零上温度都用正数来表示

零下温度都用负数来表示

  "

是正数

还是负数呢?

  (4)总结归纳

  如果过去我们所认识的数只分为正数和0的话

那么今天我们可以对"

数"

进行重新分类:

  5.练一练

读一读

填一填

(练习一第1题

              第二课时 负数练习

  一.出示课题

  同学们

想一想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认识了哪位新朋友?

你能为今天的数学课定一个课题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并选择板书课题:

  二.负数的历史

  

(1)介绍

  其实

负数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课件配音播放):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运用负数的国家

早在2000多年前

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对正数和负数就有了记载

魏朝数学家刘徽在该书的注文中则更进一步地概括了正、负数的意义:

'

两算得失相反

要令正负以名之

古代用算筹表示数

这句话的意思是:

两种得失相反的数

分别叫做正数和负数

并且规定用红色算筹表示正数

黑色算筹表示负数

由于记录时换色不方便

到了十三世纪

数学家还创造了在数字上面画斜杠来表示负数的方法

国外对负数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并且也出现了各种表示负数的形式

直到20世纪初

才形成了现在的形式

但比中国晚了数百年!

  

(2)交流

  简单了解了负数的历史

你有什么感受?

  三、练习应用

  今天

负数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依然有着广泛的用途

让我们就一起走进生活

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件逐一出示:

  1.表示海拔高度

("

做一做"

第2题

  通常

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米

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

可以记作_____________;

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面低155米

它的海拔高度应记作_____________

  2.表示温度

(练习一第2题

  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

记作_________℃

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50℃

记作_____________℃

  3.(出示电梯按钮图)小红的家在五楼

储藏室在地下一楼

如果她要回家

按哪个按钮?

如果到储藏室取东西呢?

  4.表示时间

(练习一第3题

  5."

净含量:

10±

0.1kg"

表示什么意思?

  四、总结延伸

  1.学生交流收获

  2.总结

  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

掌握它们的特征;

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使学生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并会正确计算

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

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单元重点:

掌握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单元难点:

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1、圆柱

  

(1)圆柱的认识

教科书第10-12页圆柱的认识

练习二的第1-4题.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

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

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

看懂圆柱的平面图

  一、复习

  1.已知圆的半径或直径

怎样计算圆的周长?

  2.求下面各圆的周长

  

(1)半径是1米      

(2)直径是3厘米

  二、认识圆柱特征

  1.整体感知圆柱

  

(1)谈谈圆柱.你喜欢圆柱吗?

  

(2)找找圆柱

请同学找出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

  2.圆柱的表面

  

(1)摸摸圆柱

  

(2)指导看书:

摸到的上下两个面叫什么?

它们的形状大小如何?

摸到的圆柱周围的曲面叫什么?

  3.圆柱的高

  结合课本回答什么叫圆柱的高

  讨论交流:

圆柱的高的特点

  课件显示:

装满牙签的塑料盒

问:

这些牙签是圆柱的高吗?

假如牙签细一些

再细一些

能装多少根?

  归纳小结并板书:

圆柱的高有无数条

高的长度都相等

  深化感知:

面对这数不清的高

测量哪一条最为简便?

  4.圆柱的侧面展开(例2)

        ┌长方形

  板书:

沿高剪┤      斜着剪:

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

  强调:

我们先研究具有代表性的长方形与圆柱的关系.

  

(2)寻求发现.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

  (3)延伸发现.展开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及正方形的边长与圆柱的关系

  ①讨论:

平行四边形能否通过什么方法转化成长方形?

  ③引导小结:

不管侧面怎样剪

得到各种图形

都能通过割补的方法转化成长方形.其中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三、巩固练习

  1.做第11页"

的第2题

  2.做第15页练习二的第3题

  教师行间巡视

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

  3.做第15页练习二的第4题

  四、布置作业

  完成一课三练P15的1、2题

  

(2)圆柱的表面积

P13-14页例3-例4

完成"

及练习二的部分习题

  1.在初步认识圆柱的基础上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探索意识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

  2.口头回答下面问题.

  

(1)一个圆形花池

直径是5米

周长是多少?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二、新课

  1.圆柱的侧面积

  

(1)圆柱的侧面积

顾名思义

也就是圆柱侧面的面积

  

(2)出示圆柱的展开图:

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观察很容易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

  (3)那么

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

(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

可以知道: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

高)

  2.侧面积练习:

练习七第5题

  

(1)学生审题

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 这两道题分别已知什么

求什么?

  ② 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

  

(2)指定一名学生板演

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3)小结:

  3.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1)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

观察一下

圆柱的表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通过操作

使学生认识到:

圆柱的表面由上下两个底面和侧面组成

  

(2)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

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

  公式: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

2

  4.教学例4

  

(1)出示例3

学生读题

明确已知条件(已知圆柱的高和底面直径

求表面积)

  

(2)求的是厨师帽所用的材料

需要注意些什么?

  (3)指定两名学生板演

其他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① 侧面积:

3.14×

20×

28=1758.4(平方厘米)

  ②底面积:

(20÷

2)2=314(平方厘米)

  ③表面积:

1758.4+314=2072.4≈2080(平方厘米)

  5.小结:

  1.做第14页"

(求表面积包括哪些部分?

  2.练习二6题

板书: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

例4:

 1 侧面积:

 2底面积:

    3表面积:

    

  (3)圆柱的表面积练习课

练习二余下的练习

  1、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圆柱的侧面积怎么求?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

  2、圆柱的表面积怎么求?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

2)

  3、练习二第14题:

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第②题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

对于求侧面积较有利

但在求底面积时

要先应用C÷

π÷

2来求出圆柱的底面半径)

  二、实际应用

  1、练习二第13题

  

(1)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

宽+长×

高+宽×

高)×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

棱长×

6

  

(2)学生独立完成第13题:

计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表面积

并指名板演

  2、练习二第7题

  

(1)用教具辅助

引导学生思考:

前轮转动一周

压路面的面积是指什么?

(通过圆柱教具的直观演示

使学生看到所压路面的面积就是前轮的侧面积)

  

(2)学生独立完成这道题

集体订正

  3、练习二第9题

  

(1)学生通过读题理解题意

思考"

抹水泥的部分"

是指哪几个面?

(侧面和下底面

也就是只有一个底面积)

  

(2)指名板演

其他学生独立完成于课堂练习本上

  4、练习二第16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后尝试独立解题

  

(2)集体评讲

让学生理解计算"

制作中间的轴需要多大的硬纸板"

就是计算硬纸轴的侧面积

卫生纸的宽度就是硬纸板的高度

  5、练习二第19题

  

(1)学生小组讨论:

可以漆色的面有哪些?

  

(2)通过教具演示

使学生明白圆柱及长方体表面被遮住的部分刚好是圆柱的三个底面积

因此

计算油漆的面积就是计算长方体表面积与圆柱侧面积之和减去圆柱的一个底面积

  (3)提醒学生将计算结果化成以平方米为单位的数

并可根据实际情况保留近似数

  三、布置作业

  练习二第8、10、15、17、18及20题完成在作业本上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

  (4)圆柱的体积

P19-20页例5、例6及练习三第1~4题

1、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

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和容积

  2、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转化思想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

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1、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2、拿出一个圆柱形物体

指名学生指出圆柱的底面、高、侧面、表面各是什么

怎么求

  3、复习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1)用将圆转化成长方形来求出圆的面积的方法来推导圆柱的体积

  

(2)(课件演示将圆柱细分

拼成一个长方体)

  (3)通过观察

使学生明确:

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

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

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

V=Sh)

  2、教学补充例题

(1)出示补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