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8469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Word文档格式.docx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Word文档格式.docx

完成后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全班汇报。

二、自主探索,掌握平均分方法

1.谈话引出例2。

我们刚刚帮助二

(1)班的同学把6块糖果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分得了2块。

他们还准备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能分到几个呢?

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橘子帮他们分一分?

用小棒代表橘子,小组讨论,分一分。

(1)讨论分配方案。

突出分橘子时“应该每份同样多”。

(2)学生动手实践,分一分。

(老师巡视参与活动)

(3)小组选代表到台前展示分橘子的方法。

(4)教师用课件一一演示三种分橘子的方法。

强调三种分法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

2.巩固“平均分”的方法。

(1)完成教材第9页的“做一做”。

①读题、明确题意,指名学生说说“平均分成2份”是什么意思?

(把10盒酸奶分成2份,每份的酸奶盒数同样多)

②操作:

用10个正方体代替酸奶,动手分一分。

教师注意巡视并参与学生活动,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平均分。

③同桌互相交流,边操作边口头表述:

把10盒酸奶平均分,分成2份,每份有5盒酸奶。

④指定某位学生到展台前汇报分酸奶的方法。

⑤教师用课件验证平均分的结果。

(2)同学们分得真好,你们能像这样,把刚才分食品的过程说一说吗?

教师先说一个例子,然后指定学生说。

(如:

把18个橘子平均分分成6份,每份有3个;

把6颗糖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2颗……)

三、运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1.完成教材11页练习二第一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同桌交流做法和想法。

(3)全班汇报交流。

2.练习二第2题。

(1)明确题目要求。

(2)独立画在书上,集体订正。

(3)课件演示验证。

3.练习二第3题。

(1)学生自己读题,自己动手分一分,填一填。

(2)集体订正时说说分的过程和结果。

(3)课件演示验证。

4.联系生活实际:

列举生活中哪些方面用到平均分的知识(在此,学生会引出许多有趣的话题)。

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学习本节课的内容,要注意什么?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第10页例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建立包含分的概念,理解掌握包含分的含义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

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初步形成包含分的表象,经历包含分的过程,探索包含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包含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建立包含分的概念,理解掌握包含分的含义、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

每人准备12个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包含分”

二、动手操作,感受“包含分”的含义 

 

(一)分果冻

1.提出问题师:

猴子妈妈想怎样分这些桃子呢?

课件出示问题:

8个桃子,每2个分给一只小猴,可以分给( 

)只小猴呢?

学生活动:

留有片刻学生独立思考

2.动手操作师:

你能帮助猴妈妈用手中的小棒分一分吗?

并把你的想法一边摆小棒一边说给同桌听。

3.全班汇报

(1)学生活动:

小老师板前汇报,其他同学倾听,全班互动。

(2)教师点拨,理解含义。

教师总结:

也就是把8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成4分;

还可以说8里面有4个2。

(多指几名学生说一说)

(二)分苹果师:

大象伯伯也准备了12个苹果分给运动员,它想请同学们猜一猜:

它是把12个苹果每( 

)个一份,分给了( 

)名运动员。

动手操作,汇报交流,得出多种答案。

三、加强对比,理解“包含分”的意义

(一)延续分苹果的情景

师:

大象伯伯是这样分的。

课件出示:

12个苹果平均分给4名运动员,每名运动员分( 

)个?

学生汇报

(二)比较:

与刚才的分法有哪些相同与不同呢?

学生观察——小组交流——互动评价

教师小结:

虽然采取的分的方法不同,但得到的结果每份同样多,也是平均分。

 

三、联系生活,应用提升  

(一)找一找生活中包含分的例子  

(二)练习二第5、6题

(三)我是小小设计师师:

六一艺术节,我们班要选16个同学参加朗诵。

请大家利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设计一下队形:

想一想每( 

)个站一排,可以站( 

)排。

把队形用学具摆出来或在纸上画出来。

可独立完成,也可同桌合作探讨。

四:

课后总结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第3课时

第13页例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除法运算的含义(等分),认识除号,会读写除法算式;

2.经历分一分、说一说、填一填等数学活动,掌握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方法;

3.渗透模型化思想,体会所学知识的价值。

教学重点:

如何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理解除法运算的含义。

教学难点:

明确除法算式是对平均分的数学符号表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一)谈话引入师:

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我们看看它是谁?

出示大熊猫图片,可爱的大熊猫遇到了一些困难,想寻求大家的帮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遇到了什么问题?

(二)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大熊猫说:

“我想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个呢?

”师:

你们能帮助大熊猫解决这个问题吗?

二、平均分的操作活动

(一)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要想帮助大熊猫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注意什么?

生:

是“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

“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

每个盘子里同样多。

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学具代替竹笋和盘子,亲自动手分一分。

学生活动师:

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结果怎样?

学生上台边演示边分边说平均分的过程。

(一个一个分、两个两个分、三个三个分)师:

不管怎样分,最后的结果怎么样?

得出:

每份同样多,都是每盘放3个。

(二)语言描述平均分师:

谁能完整的说一说分竹笋的结果?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板书: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然后图文结合,再让学生说一说。

三、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一)引入除法师:

刚才我们帮助大熊猫解决了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

揭示课题:

除法。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

像这样的平均分的情况我们可用除法来计算。

(二)介绍除号

(三)介绍除法算式

1.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师:

请大家试着将“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这件事用一个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12÷

4=3。

说说这样表示的理由。

引导得出:

因为÷

表示平均分,所以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就可以用12÷

4,分得的结果是每盘同样多都是3个,所以最后等于3。

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

学生读。

2.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师:

谁来说一说这个算式中的12、4、3分别表示什么?

这个算式所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除号表示什么?

(四)在改写中深化除法意义的理解列出算式并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含义。

1.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2.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3.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6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四、深化练习

(一)出示做一做的第1题

1.说一说这幅图表示的含义。

2.动手连一连并写出除法算式。

3.说一说算式表示的含义。

(二)分一分,填一填(做一做第2题)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

2.说一说每个算式的含义。

3.比较这两题的异同。

4.还有什么事也能用10÷

2=5表示呢?

(三)读出下列算式,并说出算式的意义10÷

2=5;

18÷

6=3;

16÷

8=2;

15÷

3=5。

(四)练习三的1-3题。

五:

课后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有什么新的收获?

还有什么问题?

第4课时

教科书14页例5、14页做一做、练习三4、5、6。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除法运算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即认识被除数、除数和商。

2.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一)复习导入分小圆片:

教师拿出8个小圆片。

要把这些小圆片分给另一些同学,每个同学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同学?

接着教师让学生注意观察,老师是怎样分的。

使学生知道,教师把小圆片先拿2个分给一个同学(教师分的时候要同时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另一位同学),再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三位同学,最后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四位同学。

也就是每2个小圆片分给一位同学,分完后问学生:

分给了几个同学?

学生观察出:

8个小圆片,每个同学2个小圆片,可以分给4个同学。

想一想:

刚才老师是怎样分的?

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二)明确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除法。

二、互动探标 

(一)导入分竹笋情境。

出示例5。

今天熊猫有个问题想让我们帮帮它,同学们愿意帮助它吗?

熊猫想把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几盘?

请你帮帮它。

(二)感知除法

1.平均分活动 

(1)我们要帮熊猫分什么?

(2)分的要求是什么?

(3)每4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

(每一份是4个竹笋) 

(4)用自己的学具帮熊猫分一分。

动手摆一摆20个竹笋,按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对操作错误的同学给予个别指导)。

2.汇报交流

(1)教师请一个同学到黑板前面来演示分的过程。

(教师要强调四个四个的分,每4个放一盘,也就是每4个为一份)

(2)让学生回顾分的过程和结果,提问:

我们刚才是怎样分的?

分的结果是怎样?

小结:

我们分竹笋的时候,把4个竹笋放一盘,求能放几盘?

实际上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这种方法也叫以用除法来计算。

3.探讨新知我们能把刚才分的情况和结果用一个算式表示吗?

刚才的操作活动是不是平均分?

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可用什么算式表示?

(用除法表示)。

(1)竹笋的数量是20个,这表示要分的数量,写在除号的前面。

每4个放一盘,就是每份是4,写在除号的后面。

分的结果是可以放5盘,5是分的份数,写在等号的后面。

板书,20÷

4=5。

(2)让学生说一说除法20÷

4=5表示什么意思?

(表示有20个,每4个分一份,分成了5份)。

(3)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20 

÷

=5被除数 

除数 

商让生说一说,由谁来分别做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

三、小结: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除法,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用除法来计算。

并认识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四、反馈第14页的做一做的第1题。

提问:

一共有多少个小圆片?

每堆几个小圆片?

可以分成几堆?

(先让学生动手圈一圈)怎样列除法算式?

(要摆的小圆片是12个,除号前面写12做被除数;

每堆6个除号后面写6做除数,可以分成2堆,等号后面写2是得到的结果做商。

)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

(12除以6等于3)再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

(把12按照每6个一份可以分成2份)可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下面两道小题。

(二)教科书第14页的做一做的第2题。

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再同桌的互相说一说。

(三)完成教科书第15页练习三的第4题。

(四)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的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讲评。

(五)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的第6题。

要求学生认真读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分析后再列式。

五、说说你今天的收获是什么?

第5课时

教学内容:

第18页例1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目标

1.探索求商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初步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感受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便利,会比较熟练的使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会到探究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主动掌握口诀求商的方法教学问题诊断教材上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而是引导学生借助直观情境,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探究结果,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并交流各自的方法,进行算法优化,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最终得到共识:

即采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办法最简便。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一)填空。

()=103×

()=94×

()=8()×

4=12

()×

3=18()×

5=15

说一说()里的数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想出来的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今天猴妈妈带孩子们到山上摘桃子,他们摘了12个又大又甜的桃子,兴高采烈地回到家,猴宝宝都特别想吃,猴妈妈想给每只猴宝宝分3个。

课件出示主题图

(二)引出算式请一名同学读题。

问:

怎样列式?

学生列出算式12÷

3。

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三)探究方法师:

究竟能分给几只小猴呢?

各小组来讨论,说一说怎样求商。

教师巡视,寻找典型案例

(四)汇报交流

(五)优化算法,点明课题

师生共同梳理三种算法:

边说边演示课件师:

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12÷

3=4,哪种方法更简便快捷?

学生自由发言师小结:

通过刚才我们的计算,同学们发现用乘法口诀很快就能算出商。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板书课题)三、巩固练习

(一)填一填。

()=83×

()=95×

()=108÷

2=()

3=()10÷

5=()

(二)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12÷

6=6÷

2=12÷

4=8÷

2=9÷

3=10÷

5=

(三)看谁算得有对又快。

10÷

6=8÷

4=5÷

5=4÷

3=6÷

2=

2=10÷

5=12÷

2=6÷

3=

(四)一共有()片枫叶,每()片一份,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

()=()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第6课时

第19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让学生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3.体会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会运用乘法或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掌握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

一、复习导入

1.口算下面各题,并说出用哪句乘法口诀。

6= 

10÷

2= 

4= 

7= 

3= 

6= 

8=

2.谈话导入,并板书课题: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教学例2师:

同学们,阳光餐点的张师傅正在出售蒸好的包子,我们来看看他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数学信息?

请仔细观察(课件出示教材第19页主题图例2)

(2)一共有24个包子,可以装6屉,每屉多少个包子?

(3)一共有24个包子,每屉4个,可以装几屉?

同学们真棒,提出了这么多问题,你们能独立解答这三个问题吗?

好,请你们尝试解答并思考以下问题:

(1) 

你是怎样解答的?

和组里的同学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生互动)

(2) 

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

组内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汇报探究过程(生生互动)。

学生可能回答(师生对学生的回答做及时评价——多鼓励):

(1)每屉有4个包子,求6屉一共有多少个包子?

用乘法计算:

6=24(个),我是这样想的,要求6屉一共有多少个包子,就是求6个4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想口诀:

四六二十四。

(2)一共有24个包子,可以装6屉,要求每屉多少个包子,就是把24平均分成6份,求每份多少个,所以用除法计算:

24÷

6=4(个),想:

(四)六二十四。

(3)一共有24个包子,每屉4个,要求可以装几屉?

就是求24里面有几个4,所以用除法计算:

4=6(屉),想:

四(六)二十四。

……师:

同学们想一想:

三个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

学生可能回答(生生互动,并及时评价):

它们都用同一句口诀(四六二十四)来计算得数。

(2) 

第一题求总数用乘法计算,后两道是求每份数和份数所以用除法计算。

(3) 

我们还可以根据第一道乘法算式来计算后两道除法算式的得数。

……

2.练习应用

(1)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第1题做完后交流汇报求商方法

(2)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第2题做后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快速求商的

三、巩固提升

1.完成教材第21页第5题。

2.完成书第21页的第6、7题。

3.游戏:

同桌完成书第21页的第8题。

四、课尾梳理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指定一名学生上台前来梳理,其他同学听后补充或纠正。

  

第7课时

教学内容

P23例3。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所学的除法知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2.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两种分法,感受除发在生活中的作用。

3.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用除法知识解决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明确平均分的两种分法的联系与区别。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12个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我来分一分。

(1)把12块糖,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块?

学生动手操作(用小圆片代替糖)师:

(12÷

3=4)师:

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

(这是把12平均分成了3份,求一份是多少?

所以用除法计算。

(2)把12块糖,每份分4块,可以分几份?

学生动手操作。

(用小圆片代替糖)师:

怎样列算式?

4=3)师:

(这是求12里有几个4?

2.看图说话列式。

算式:

引导学生表述图意:

把8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几?

引导学生表述图意:

8个,每2个一份,可分成几份?

3.揭题:

我们已经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几”和“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都是用除法计算,这节课我们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板书:

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教学例3左图

(1)读题,找出数学信息(师:

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已知条件:

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

所求问题是什么?

(生:

每个纸盒放几只?

)板书:

你怎样来解决?

请你来画一画图。

(2)画图理解题意。

学生画图理解题意(教师对画图有困难学生进行指导)小组交流所画的图,理解题意。

请学生代表汇报:

从图中可知:

将15只蚕宝宝平均放在3个纸盒里,求每个纸盒放几只,就是将15平均分成3分,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3)在课件中出示示意图,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

请学生结合图再说一说。

(4)列式解题。

(5)验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2.教学例3右图

(1)读题,找出数学信息,(师:

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里放5只师:

所求问题是什么?

(要用几个纸盒?

要用几个纸盒?

(2)画图理解题意。

学生画图理解题意。

小组交流所画的图,理解题意。

求要用几个纸盒,就是求15里面有几个5,用除法计算。

(3)课件出示示意图,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

(4)列式解题。

5=3(个)。

请你说一说15、5、3分别指什么?

(多请几个学生回答)15÷

5=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多请几个学生回答)

(5)验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请学生画一画。

我们解答的正确吗?

请学生画一画进行验证。

请学生回答,进行集体交流验证(课件显示验证过程)。

“3个纸盒,每个纸盒里放5只,一共15只,同问题中蚕宝宝的总只数相等,计算正确”。

3.比较两题的异同(体会内在联系,理解数量关系)。

(1)不同点:

左图已知总只数与盒数,求每盒的只数。

右图已知总只数与每盒的只数,求盒数。

(2)相同点:

①是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