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8513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4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四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四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四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四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四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四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四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四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四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四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四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四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四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四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四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四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四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四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四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

《四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

四年级音乐教案上册

四年级

第一课《水乡》

教学内容

有感情地表演江南水乡歌曲《采菱》《柳树姑娘》,通过聆听《洪湖水浪打浪》及《渔光曲》,《采茶舞曲》引导学生感受江南水乡民歌的风格特点。

 

知识与技能:

1、 有感情地表演江南水乡歌曲《采菱》,感受江南水乡的美,体验劳动产生的乐趣,同时热爱自己的家乡。

并运用声势及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进行简单二声部练习。

有感情地表演唱歌曲《柳树姑娘》,从诗、歌、画中感受柳树的形象,并由主题向速度、情感及审美的拓展。

2、欣赏《采茶舞曲》,了解《采茶舞曲》与越剧及浙江民歌之间的关系。

结合介绍“采茶舞“,通过律动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完全融入歌曲的意境中。

3、通过聆听《洪湖水浪打浪》及《渔光曲》,引导学生感受江南水乡民歌的风格特点,让学生在听唱的过程中亲身感受民歌的美,激发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喜欢家乡音乐的情感。

4、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并能辨别、比较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以及掌握顿音记号的唱法及作用。

过程与方法:

聆听,模唱,欣赏,律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江南水乡的美,体验劳动产生的乐趣,同时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

重点

聆听、欣赏。

教学

难点

附点及前十六、后十六分节奏的节奏型

教学

准备

收音机,打击乐器

教学

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表演江南水乡歌曲《采菱》,感受江南水乡的美,体验劳动产生的乐趣,同时热爱自己的家乡。

并运用声势及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进行简单二声部练习。

2、欣赏《采茶舞曲》,了解《采茶舞曲》与越剧及浙江民歌之间的关系。

结合介绍“采茶舞“,通过律动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完全融入歌曲的意境中。

教学重难点:

运用声势及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进行简单二声部练习。

教学过程:

一、聆听音乐,感受歌曲

1、听《采菱》伴奏音乐进教室,

2、讨论乐曲的情绪及给你的感觉——江南水乡

(1)情绪——婉转抒情

(2)一首江南的歌曲

二、熟悉音乐,声势及打击乐器伴奏

0X0X|0XX|

XX|X—|

(1)声势伴奏

(2)二声部加如乐器铃鼓或者串铃

(3)双声部合作

师:

看老师的手势,来给这首江南歌曲伴奏。

(不伴奏的地方做动作)

三、学习歌曲

1、认识菱角(水菱)(出示“水菱”图片或者实物)

师:

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

它的果肉可以吃,甜又爽。

嫩菱角可生吃,老点的菱角可以煮着吃……

2、听教师范唱

师:

谁知道它长在哪里?

又是怎么样把它采摘下来的?

老师用歌声来告诉你,跟着老师采菱去吧!

(出示歌谱)

3、讨论、并解决难点

(1)解决小切分节奏

师:

谁来告诉我水菱长在什么地方?

对,湖里的水菱|甜又爽|

(2)解决大切分节奏

师:

水菱长在湖里,要怎么样去采摘呢?

——划船去采(生回答后,放采菱的图片)大家看,采菱时候划的是小船吗?

——不是,是大木盆

那是因为水菱叶太密了,茎又在水下生长着,如果小船进去,往往不能摇桨使其进退维谷。

只有用一只大大的木盆,人坐在木盆里,用手轻轻拖拉着菱叶,可以随意进退。

采菱时,用手把菱叶翻转过来,两指轻轻一捏,那菱角便悄然落在木盆里。

现在这个季节正是菱角成熟该采摘的时候,我们也划着大木盆去采菱吧!

(出示高潮句)

A、师唱

B、生唱

4、学习旋律

(1)范唱曲谱

师:

这是一首非常富有江南水乡色彩的歌曲。

跟着老师再次体会一下水乡孩子采菱时的快乐。

(2)学唱曲谱

用听唱法,学唱法相结合的方式学习该曲谱

5、学习歌词

(1)说唱歌词

(2)默唱歌词

师:

跟着钢琴默唱,注意圆滑线下的音符

(3)轻唱歌词

师:

看有些同学的表情,老师知道他已经会唱了,轻轻得唱出声音来。

(4)情绪处理

师:

这首江南水乡歌曲,我们应该怎么样唱好它呢?

如何唱出它的意境?

(5)跟伴奏表演唱

师:

跟着音乐,一定更能把江南水乡的感觉唱出来!

6、双声部伴奏歌曲

请一组同学来伴奏,其他同学表演唱

四、欣赏《采茶舞曲》

1、聆听《采茶舞曲》

师:

我们江南是山青水秀好地方,来听一听,她们又在干什么呢?

2、讨论

师:

在干什么呢?

——采茶(出示图片)

你听过这种曲调的风格吗?

——越剧

你觉得他们在劳动的时候快乐吗?

为什么?

(引导学生不仅从歌词上看到快乐,更要从音乐上聆听出快乐)——歌曲清新优美,节奏活泼明快,具有舞曲风格。

音乐第二部分,音调上扬,更是抒发了茶农的劳动热情。

3、再次聆听

出示歌词聆听或者播放电视音乐

4、欣赏《采茶舞》

(1)讨论采茶的动作

左采,右采,上采,下采

(2)观看《采茶舞》MV,跟着里面一起采茶

5、欣赏《采茶舞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洪湖水浪打浪》及《渔光曲》,引导学生感受江南水乡民歌的风格特点,让学生在听唱的过程中亲身感受民歌的美,激发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喜欢家乡音乐的情感。

2、引导学生体验自己家乡的音乐,感受不同风格、不同色彩的民间音乐的魅力。

3、在合作探究式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江南水乡民歌的风格特点,让学生在听唱的过程中亲身感受民歌的美。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二、欣赏《渔光曲》

1、交流课前资料(背景音乐《渔光曲》民乐演奏版)

讨论交流搜索到的《渔光曲》背景资料。

以小组的形式汇报

师总结:

《渔光曲》是1934年春末上映的电影。

故事发生在旧中国东海渔村一个贫苦善良的渔民家里。

他叫徐福,被渔霸欺压剥削得一贫如洗。

一个狂风暴雨的晚上,他的妻子生下了双胞胎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为了养活一家老小,徐福到海上打鱼,不幸葬身大海。

影片通过一个渔民家庭破产、流浪和死亡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在军阀混战、渔业资本家的压榨和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下,中国渔民灾难重重的生活,表现了作者对穷苦渔民的无限同情。

影片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真实感人的艺术魅力,轰动了当时的中国影坛。

影片在上海首映时,连映84天之久,创造了当时中国影片的最高卖座纪录。

1935年2月,《渔光曲》参加了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获得了“荣誉奖”,成为我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2、聆听《渔光曲》女声独唱版

(出示歌词)

3、讨论歌曲

(1)情绪——优美,稍慢

反映了渔民的心酸血泪,也描绘了渔船在茫茫大海中随波起伏的情景。

(2)朗读歌词,体会渔民的心酸

(3)看图形谱,复听《渔光曲》第一部分

再次感受渔船的起伏感,手可跟着图形谱走。

(4)观看mtv《渔光曲》。

(5)再次聆听《渔光曲》。

4、欣赏《渔光曲》民乐演奏版

(1)聆听民乐演奏《渔光曲》

问:

你能听到船在海面上遇到的各种情景吗?

(2)讨论

民乐演奏的《渔光曲》与女声独唱的《渔光曲》有什么不同?

(3)复听民乐演奏《渔光曲》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用动作来表演旋律线。

三、欣赏《洪湖水,浪打浪》

1、交流课前搜索的资料

讨论交流搜索到的《洪湖赤卫队》背景资料。

以个人的形式汇报

小结:

《洪湖赤卫队》是我国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的一部歌剧,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为背景,描写了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和地主恶霸、反动势力的殊死斗争。

歌剧的音乐主要以湖北天沔花鼓戏及天门等地一带的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而成,既有30年代的时代气息,又有浓厚的乡土风味。

这部歌剧上演至今,经久不衰。

其中不少唱段在群众中广为流传。

1930年湖北阳县委为配合红军行动计划,暂时把赤卫队撤离彭家墩。

当地恶霸彭霸天乘机卷土重来进行报复,赤卫队在乡党支部书记韩英及队长刘闯的率领下袭击敌人,彭霸天设计派密探寻找赤卫队。

队长刘闯中计暴露目标,韩英掩护队伍撤退时,自己与分队长王金标被捕。

王金标叛变,韩英坚贞不屈。

敌人逼她母亲投降,但韩英母女相互激励宁死不屈。

敌人有将叛徒王金标放回,要他把赤卫队诱入伏击圈。

韩英在彭霸天的副官(地下党员)的掩护下脱险,及时赶回部队枪毙了叛徒,配合大部队消灭了土匪彭霸天。

2、聆听《洪湖水,浪打浪》宋祖英版本

(出示歌词)

3、讨论

(1)情绪

剧中人物韩英与秋菊的二重唱《洪湖水,浪打浪》便是一首最受人欢迎的歌曲。

该曲取材于襄河民歌《襄河谣》,以宽广的节奏、明快绮丽的曲调,抒发了主人公韩英热爱家乡和人民以及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崇高感情。

全曲由三个段落组成。

前奏的曲调悠扬轻快,描绘了洪湖的水波荡漾,也象征了韩英的心潮起伏。

4、欣赏《洪湖水,浪打浪》电影唱段

讲解:

这是歌剧《洪湖赤卫队》的第一场唱段,反映根据地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洪湖鱼米乡的一片好光景。

4、律动

欣赏《洪湖水,浪打浪》的舞蹈

身体随音乐摇晃想像自己在船上的情景。

感受音乐的内容和风格

四、遍创活动——《远航》 

师:

现在让我们一起坐上渔船去美丽的石塘大海边(显示石塘海景)

问:

他们在干什么?

——渔船要出去捕鱼

那我们就来创作一首《远航》的乐曲。

1、出示《远航》的三个情景:

渔船出港——乘风破浪——满载而归。

请擅长绘画的同学,每2人一组,上黑板根据五个不同情境绘画

2、将学生分成五组,各组任选自己喜欢的一个情景表现。

3、教师提供材料和道具——废旧物品:

瓶、罐、塑料杯、木棒……各种打击乐器

(各小组展开讨论、排演,教师巡视指导)

4、分组演示--各组合成《远航》,正式开演。

  远航情景模拟演示:

  

(一)渔船出港:

教师放声音录音学生听辨:

(1)汽笛声

(2)水声(3)海鸥叫,学生再用打击乐器或自制乐器,人声及图形等来表现渔船出港的情景。

  汽笛声:

U–

汽笛声:

  水声:

~~~~~

  海鸥鸣叫:

  

(二)乘风破浪:

部分船员手拿红旗,部分船员双臂呈划船状,边划边喊口令嘿哟,嘿哟,还有船员作撒网、拉网状。

  (三)满载而归:

小组成员演唱改编歌词后的《采菱》调,同时渔船出港组响起汽笛声、水声、海鸥鸣叫。

五、小结

师:

今天我们欣赏的乐曲都是20世纪30年代的水乡歌曲,也创编了我们自己家乡的小乐曲,同学们回去之后也可以再去创编我们自己家乡其他情景的小乐曲!

师生再见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表演唱歌曲《柳树姑娘》,从诗、歌、画中感受柳树的形象,并由主题向速度、情感及审美的拓展。

2、通过“意境”方式,培养学生进行简单二声部合唱练习。

3、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并能辨别、比较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以及掌握顿音记号的唱法及作用。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演唱二声部歌曲《柳树姑娘》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柳树姑娘》伴奏音乐)

2、跟《柳树姑娘》音乐做三拍子律动

二、学习歌曲《柳树姑娘》

1、导入

小姑娘,本事大,江南塞北都安家。

湖水替她照镜子,风儿帮她梳头发。

(1)齐念谜语

(2)猜谜底

问:

知道这位姑娘是谁吗?

——柳树姑娘

2、揭题《柳树姑娘》

3、学习附点四分音符

(1)讨论引出歌曲前四句歌词

师:

柳树姑娘有什么特点?

(生答师用歌词总结)

柳树姑|娘——|辫子长|长——|

风儿一|吹——|甩进池|塘——|

(2)生念歌词(提示三拍子)

(3)师加入附点念

柳.树姑|娘——|辫.子长|长——|

风.儿一|吹——|甩.进池|塘——|

师:

那老师这么念,有什么不一样?

……

因为老师在这几个字后面加了附点。

使原来的四分音符变成了附点四分音符。

附点躲在音符后面,但为了强调这个附点,所以念的时候把附点念在前面。

附点的时值:

增加原来音符时值的一半,让原来的一拍延长成一拍半。

(4)生念加入附点节奏的歌词

4、教师范唱(出示一声部歌词)

师:

柳树姑娘的长辫子甩进池塘,洗呀洗,多么漂亮啊!

5、讨论情绪

优美、轻快,形象生动的描绘了江南水乡万物一新,一片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

6、学习一声部曲谱

(1)听钢琴,教师范唱

(2)讨论前半段和后半段的区别

大家觉得前半段和后半段有什么不同?

——前疏后密、前优美后轻快

7、学唱曲谱

(1)跟琴慢唱,师及时纠正错误

(2)齐唱曲谱

8、学唱歌词

(1)跟琴慢唱歌词,师提醒注意节奏变化

(2)轻唱歌词

师:

(点名表扬某生)那我们把整首歌完整地唱一次。

(师肢体语言提示音高等)

(3)情绪处理

讨论歌曲的意境

(4)跟音乐表演

师:

你觉得如果你是柳树姑娘,你的辫子洗干净了吗?

漂亮吗?

你的歌声能打动你的朋友吗?

为什么?

那跟着音乐,一定能唱得更好,起立。

9、二声部伴唱

(1)生跟音乐唱歌词,师伴唱二声部

师:

大家的表演真不错,池塘里的小鱼也忍不住吹着泡泡给柳树姑娘伴唱了。

(2)讨论

小鱼怎么唱?

(出示二声部歌词曲谱)

(3)聆听录音范唱,一起来伴唱

(4)讲解顿音记号

问:

伴唱的时候有什么特点?

能不能很响?

——轻巧短促

所以我们伴唱的地方加上三角帽,让下面的音符唱得短促,轻巧。

(5)为老师伴唱二声部

师唱一声部,生唱二声部

(6)分声部演唱

A、跟钢琴

B、跟音乐表演

四、小结

作业

设计

板书

设计

四年级

第二课《国歌》

个性化备课

教学

内容:

聆听管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唱祖国》.表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知识与技能: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我们每一位学生,每一个公民都必需唱好《国歌》.

2.掌握旋律行进方向——"上行"的音乐知识和进行曲调即兴创作活动.

过程与方法:

聆听,模唱,欣赏,律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21世纪里我们要以《国歌》的精神,鼓舞我们奋勇前进.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的演唱国歌,了解国歌的背景。

教学

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碰铃、铃鼓、双响筒)。

教学

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过程:

一,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聆听管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设问:

(1)国歌的作者是谁,谁作词谁作曲

(2)你们唱过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歌曲吗请举例并唱几句.

2.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

作于1935年,影片《风云儿女》主题歌.

田汉在完成影片故事后即遭反动派逮捕,歌词是他写在一张包香烟的锡纸衬底上的.

聂耳在谱曲前,也因受反动派迫害即将离国,在去日本前写成初稿,到日本后不久就把歌谱完成寄回.这首歌在影片中一唱出,立刻产生巨大影响.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革命斗争中起过巨大的鼓舞作用.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决议,将它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3.聆听独唱,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设问:

在什么场合演唱或演奏《国歌》.

4.师生议论.

5.聆听管弦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设问:

当国歌响起时你想到什么

6.师生议论.

7.介绍人民音乐家聂耳生平及其代表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表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聆听《歌唱祖国》,掌握旋律行进方向——"上行"的音乐知识和进行曲调即兴创作活动.

教学过程:

一,表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聆听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要求学生轻声跟着录音学唱,注意后半拍,起拍及附点音符的时值.

2.跟着录音小声唱曲调.

3.教师指出学生在唱曲调中不准确的乐句,在教师指导下把它唱准.

4.跟着录音或教师的伴奏歌唱国歌.

5.教师重点指导的部分:

带有">"记号的要唱得加强力度.师生讨论这一句的含义,当时抗日战争的形势下的民族危机;当前21世纪我们民族是否还存在危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设问:

为什么这句的力度要越唱越响

"起来!

起来!

起来!

"的含义是什么

设问:

(1)这一句的音乐形象,你想到什么

(2)"前进"的谱上又用强音记号(>),为什么

(3)为什么"前进""前进""前进"最后还要加一个"进"

6.各组表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由各组讨论自行排练歌唱表演,造型表演,歌舞表演.

7.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8.师生小结:

在21世纪我们要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奋勇前进.

音乐知识:

"上行"

用上行手法编创自己的歌:

(1)先简单讲解"上行"

(2)以上行的手法,即兴编自己的歌.

二,聆听《歌唱祖国》

1.欣赏《歌唱祖国》(第一段歌词)

设问:

(1)听到过这首歌吗什么时间听到的

(2)这首歌的演唱形式是齐唱还是合唱

2.复听《歌唱祖国》全曲.

设问:

(1)这首歌分为几个部分

(2)每个部分讲述什么内容

(3)跟着音乐哼唱行吗

3.师生议论.

4.完成课本上的编序号及涂色.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课后记

 

四年级

第三课月夜

个性化备课

教学

内容:

聆听《月亮月光光》《梦幻曲》《小夜曲》表演《愉快的梦》

 

知识与技能:

1.聆听《月亮月光光》《梦幻曲》《小夜曲》表演《愉快的梦》,感受音乐塑造的丰富形象。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掌握"连线","下行"的音乐知识,并用于创作活动

过程与方法:

聆听,模唱,欣赏,律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用轻柔的声音深情地表现月夜这一特定的情景,体验这"月夜"带给人们的美好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用轻柔的声音深情地表现歌曲

教学

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碰铃、铃鼓、双响筒)。

教学

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聆听《月亮月光光》《小夜曲》

教学过程:

一,聆听《月亮月光光》

1.由于这是台湾民歌,歌词中带有方言,所以在聆听前要出示歌词,对方言要作解释(详见教材分析的谱例).

2.欣赏《月亮月光光》,要求边听边看歌词,设问:

这首歌曲讲述什么内容

3.复听全歌.

设问:

这首歌用什么速度演唱

这样的速度对表演这首歌起什么作用

4.再次复听.

设问:

(1)这首歌的节奏有什么特点,你能用线条把它画出来吗

(2)这首歌曲由几个声部演唱,也请用线条把它画出来行吗

二,聆听《小夜曲》

1.解题:

小夜曲原是中世纪欧洲骑士文学的爱情歌曲,是一种黄昏或夜间在室外演唱的歌曲或演奏的器乐曲.

2.欣赏《小夜曲》.

介绍作品:

这是18世纪奥地利作曲家海顿所作《F大调第十七弦乐四重奏》中的第二乐章,音乐柔美,活泼动听.

3.复听《小夜曲》主题旋律.

要求:

大家看着书本上的图形谱,第一个音是Mi.

设问:

你能听出是几个声部主旋律是什么乐器演奏的衬托乐器的演奏方法上有什么特征.

答案:

主旋律由一小提琴演奏,衬托的乐器用拨弦伴奏,由四件乐器合奏.

4.再听一次全曲.

简单介绍弦乐曲重奏的形式,结合课本上的插图.

5.小结:

这是描绘"月夜"主题的器乐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表演《愉快的梦》,聆听《梦幻曲》

教学过程:

一,表演《愉快的梦》

1.开门见山导入:

晚上你做梦吗你听听这是日本孩子做的《愉快的梦》——

聆听范唱.

2.再听一次:

要听清他做一个什么梦在梦中看见了什么(教师参与认真听,并打拍子.)

3.师生谈话议论歌曲内容.

4.你们是否注意到我刚才听的时候在做什么——打拍子.请大家看谱,我们过去打拍子,都是四分音符为一拍.而今天的拍子不一样,是八分音符为一拍.请大家听我唱4小节曲调,我边唱边打拍,请大家认真听,认真看(教师范唱4小节曲调).

5.请大家边看谱,边跟我打拍子.我再唱这4小节,已经领悟的同学可轻轻跟我唱.

6.按刚才的方法,大家自学下面第二句的4小节曲调.也就是带色块的4小节曲调.

7.第三句曲调再听我唱,请注意在什么地方换气.

(教师示范乐曲的曲调,在换气处要示意一下)

8.大家跟着我一起唱第三乐句.

9.请大家整理一下全曲,自学把歌的曲调唱会.

10.大家要非常连贯流畅地把曲调唱一下.注意连音线.

11.再听一次范唱.

12.全体唱歌词.

设问:

怎样才能把歌曲唱好

13.师生讨论.

(1)唱的时候好像自己在梦中看到小矮人,看到金星.

(2)因为是做梦,所以声音是柔和的,要唱得连贯.

14.有感性地背唱歌曲.

二,聆听《梦幻曲》教学基本要求

1.介绍《梦幻曲》是《童年情景》之七.

顺带介绍一下《童年情景》这部作品,有助于学生对《梦幻曲》的理解.

2.初听《梦幻曲》.

设问:

这一演唱形式有什么特征是哪个声部演唱的听完后介绍童声无伴奏合唱的形式特征.

3.复听《梦幻曲》主题旋律.

讲解:

刚才听到的音乐都是由一个主题发展变化而成全曲.聆听主题音乐(出示主题旋律谱).你感受到了什么气氛给你的感觉是什么跟着这段音乐哼唱一下.

4.复听全曲.

要求学生闭上眼睛听音乐,用手势来表示旋律的起伏.

5.小结:

这是夜晚温馨而甜美的梦.

三,听辨活动:

曲调的上行或下行

1.教师弹奏二遍.

2.学生用手指向下或向下,表示听辨的答案.

3.跟着钢琴唱一唱,感受一下旋律行进的方向.

音乐知识:

"下行"教学基本要求

1.结合歌曲《愉快的梦》的教学进行讲解.

2.当学生自学第二乐句时讲解.

设问:

这4小节曲调的行进方向有什么特征

答案:

每两小节都是往下进行.

小结:

在音乐中曲调行进的方向往下行的,我们称为"下行".

同时复习"上行"——温故而知新.

巩固:

《愉快的梦》曲调还有哪几处是下行的曲调请找一找并唱一唱,有没有上行的曲调也找一找并唱一唱.

四,编创与活动——编自己的歌

1.创作4小节下行的曲调,节奏与音符完全按学生自己的愿望进行创作.

2.教师对学生的创作,把典型的曲调介绍给全体学生,鼓励积极参与者.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四年级

第四课快乐的课间

个性化备课

教学

内容:

1聆听《乒乓变奏曲》管弦乐《陀螺》电子琴曲《旋转木马》

2表演《哦,十分钟》《大家来唱》

 

知识与技能:

1聆听《乒乓变奏曲》管弦乐《陀螺》电子琴曲《旋转木马》,在音乐中学生们快乐的课余生活

2表演《哦,十分钟》,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表演《大家来唱》在实践中初步掌握二拍子,三拍子的音乐知识并进行看图创作.

过程与方法:

聆听,模唱,欣赏,律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音乐中学生们快乐的课余生活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八分音符。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

教学

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

教学

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聆听《乒乓变奏曲》表演《哦,十分钟》,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聆听《乒乓变奏曲》

1.初听变奏曲主题曲调.

设问:

你听这段音乐像什么在跳动

2.复听主题曲调.

要求:

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唱一次,跟着录音的音乐唱一次.

3.初听全曲.

设问:

你能听出这一主题的不断变化吗

你能说出这一主题(包含变化的主题)在全曲中共出现几次

4.师生讨论.

5.复听全曲.

设问:

你能从音乐声中感受他们在课余打乒乓球的比赛精彩场面吗

二.表演《哦,十分钟》

1.说理导入:

上课时间40分钟非常宝贵,要集中注意力学习,下课10分钟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