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控器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8813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9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控器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温控器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温控器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温控器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温控器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温控器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温控器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温控器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温控器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温控器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温控器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温控器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温控器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温控器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温控器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温控器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温控器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温控器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温控器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温控器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温控器设计.docx

《温控器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控器设计.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温控器设计.docx

温控器设计

文档报告

 

学院:

专业:

班级:

组长:

组员:

日期:

目录

文档一:

PCB设计要点4

一、前期准备4

二、PCB结构设计4

三、PCB布局4

四、布线5

五、布线优化和丝印7

六、网络和DRC检查和结构检查7

七、制版7

文档二:

关键元件技术指标7

一、热敏电阻7

二、继电器8

三、LED,发光二极管8

四、蜂鸣器9

五、74LS2459

六、DS18B2010

七、RS-23211

八、STC12C5A08S213

文档三:

焊装工艺指导书14

一、目的:

14

二、电路板组装之焊接概述:

14

三、元件分类:

17

四、焊接步骤:

17

五、注意事项:

18

文档四:

EMC控制点18

一、检测电路18

二、CPU电路19

三、复位19

文档五:

温控器要求20

文档六:

温控器方案21

一、温度检测解决方案:

21

二、温度控制解决方案:

22

三、显示解决方案:

22

文档七:

电路调试流程22

一、通电观察:

22

二、静态调试:

23

三、动态调试:

23

文档八:

电路调试过程23

第一步:

首先对已焊接好的电路板进行检查和调试23

第二步:

对已焊接好的硬件电路进行测试23

第三步:

对软件程序进行调试23

第四步:

优化软件程序23

文档一:

PCB设计要点

设计步骤:

   

一、前期准备

在进行PCB设计之前,首先要准备好原理图SCH的元件库和PCB的元件库。

元件库可以用peotel自带的库,但一般情况下很难找到合适的,最好是自己根据所选器件的标准尺寸资料自己做元件库。

原则上先做PCB的元件库,再做SCH的元件库。

PCB的元件库要求较高,它直接影响板子的安装;SCH的元件库要求相对比较松,只要注意定义好管脚属性和与PCB元件的对应关系就行。

PS:

注意标准库中的隐藏管脚。

之后就是原理图的设计,做好后就准备开始做PCB设计了。

二、PCB结构设计

这一步根据已经确定的电路板尺寸和各项机械定位,在PCB设计环境下绘制PCB板面,并按定位要求放置所需的接插件、按键/开关、螺丝孔、装配孔等等。

并充分考虑和确定布线区域和非布线区域(如螺丝孔周围多大范围属于非布线区域)。

三、PCB布局

布局说白了就是在板子上放器件。

这时如果前面讲到的准备工作都做好的话,就可以在原理图上生成网络表(Design->CreateNetlist),之后在PCB图上导入网络表(Design->LoadNets)。

就看见器件哗啦啦的全堆上去了,各管脚之间还有飞线提示连接。

然后就可以对器件布局了。

一般布局按如下原则进行:

①.按电气性能合理分区,一般分为:

数字电路区(即怕干扰、又产生干扰)、模拟电路区(怕干扰)、功率驱动区(干扰源);

②.完成同一功能的电路,应尽量靠近放置,并调整各元器件以保证连线最为简洁;同时,调整各功能块间的相对位置使功能块间的连线最简洁;

③.对于质量大的元器件应考虑安装位置和安装强度;发热元件应与温度敏感元件分开放置,必要时还应考虑热对流措施;

④.I/O驱动器件尽量靠近印刷板的边、靠近引出接插件;

⑤.时钟产生器(如:

晶振或钟振)要尽量靠近用到该时钟的器件;

⑥.在每个集成电路的电源输入脚和地之间,需加一个去耦电容(一般采用高频性能好的独石电容);电路板空间较密时,也可在几个集成电路周围加一个钽电容。

⑦.继电器线圈处要加放电二极管(1N4148即可);

⑧.布局要求要均衡,疏密有序,不能头重脚轻或一头沉

——需要特别注意,在放置元器件时,一定要考虑元器件的实际尺寸大小(所占面积和高度)、元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以保证电路板的电气性能和生产安装的可行性和便利性同时,应该在保证上面原则能够体现的前提下,适当修改器件的摆放,使之整齐美观,如同样的器件要摆放整齐、方向一致,不能摆得“错落有致”。

这个步骤关系到板子整体形象和下一步布线的难易程度,所以一点要花大力气去考虑。

布局时,对不太肯定的地方可以先作初步布线,充分考虑。

四、布线

布线是整个PCB设计中最重要的工序。

这将直接影响着PCB板的性能好坏。

在PCB的设计过程中,布线一般有这么三种境界的划分:

首先是布通,这时PCB设计时的最基本的要求。

1、布线时主要按以下原则进行:

①.一般情况下,首先应对电源线和地线进行布线,以保证电路板的电气性能。

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加宽电源、地线宽度,最好是地线比电源线宽,它们的关系是:

地线>电源线>信号线,通常信号线宽为:

0.2~0.3mm,最细宽度可达0.05~0.07mm,电源线一般为1.2~2.5mm。

对数字电路的PCB可用宽的地导线组成一个回路,即构成一个地网来使用(模拟电路的地则不能这样使用)

②.预先对要求比较严格的线(如高频线)进行布线,输入端与输出端的边线应避免相邻平行,以免产生反射干扰。

必要时应加地线隔离,两相邻层的布线要互相垂直,平行容易产生寄生耦合。

③.振荡器外壳接地,时钟线要尽量短,且不能引得到处都是。

时钟振荡电路下面、特殊高速逻辑电路部分要加大地的面积,而不应该走其它信号线,以使周围电场趋近于零;

④.尽可能采用45o的折线布线,不可使用90o折线,以减小高频信号的辐射;(要求高的线还要用双弧线)

⑤.任何信号线都不要形成环路,如不可避免,环路应尽量小;信号线的过孔要尽量少;

⑥.关键的线尽量短而粗,并在两边加上保护地。

⑦.通过扁平电缆传送敏感信号和噪声场带信号时,要用“地线-信号-地线”的方式引出。

⑧.关键信号应预留测试点,以方便生产和维修检测用

⑨.原理图布线完成后,应对布线进行优化;同时,经初步网络检查和DRC检查无误后,对未布线区域进行地线填充,用大面积铜层作地线用,在印制板上把没被用上的地方都与地相连接作为地线用。

或是做成多层板,电源,地线各占用一层。

2、PCB布线工艺要求

①.线

一般情况下,信号线宽为0.3mm(12mil),电源线宽为0.77mm(30mil)或1.27mm(50mil);线与线之间和线与焊盘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0.33mm(13mil)实际应用中,条件允许时应考虑加大距离;

布线密度较高时,可考虑(但不建议)采用IC脚间走两根线,线的宽度为0.254mm(10mil),线间距不小于0.254mm(10mil)。

特殊情况下,当器件管脚较密,宽度较窄时,可按适当减小线宽和线间距。

②.焊盘(PAD)

焊盘(PAD)与过渡孔(VIA)的基本要求是:

盘的直径比孔的直径要大于0.6mm;例如,通用插脚式电阻、电容和集成电路等,采用盘/孔尺寸1.6mm/0.8mm(63mil/32mil),插座、插针和二极管1N4007等,采用1.8mm/1.0mm(71mil/39mil)。

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实际元件的尺寸来定,有条件时,可适当加大焊盘尺寸;

PCB板上设计的元件安装孔径应比元件管脚的实际尺寸大0.2~0.4mm左右。

③.过孔(VIA)

一般为1.27mm/0.7mm(50mil/28mil);

当布线密度较高时,过孔尺寸可适当减小,但不宜过小,可考虑采用1.0mm/0.6mm(40mil/24mil)。

④.焊盘、线、过孔的间距要求

PADandVIA:

≥0.3mm(12mil)

PADandPAD:

≥0.3mm(12mil)

PADandTRACK:

≥0.3mm(12mil)

TRACKandTRACK:

≥0.3mm(12mil)

密度较高时:

PADandVIA:

≥0.254mm(10mil)

PADandPAD:

≥0.254mm(10mil)

PADandTRACK:

≥0.254mm(10mil)

TRACKandTRACK:

≥0.254mm(10mil)

五、布线优化和丝印

“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

不管你怎么挖空心思的去设计,等你画完之后,再去看一看,还是会觉得很多地方可以修改的。

一般设计的经验是:

优化布线的时间是初次布线的时间的两倍。

感觉没什么地方需要修改之后,就可以铺铜了(Place->polygonPlane)。

铺铜一般铺地线(注意模拟地和数字地的分离),多层板时还可能需要铺电源。

时对于丝印,要注意不能被器件挡住或被过孔和焊盘去掉。

同时,设计时正视元件面,底层的字应做镜像处理,以免混淆层面。

六、网络和DRC检查和结构检查

首先,在确定电路原理图设计无误的前提下,将所生成的PCB网络文件与原理图网络文件进行物理连接关系的网络检查(NETCHECK),并根据输出文件结果及时对设计进行修正,以保证布线连接关系的正确性;

网络检查正确通过后,对PCB设计进行DRC检查,并根据输出文件结果及时对设计进行修正,以保证PCB布线的电气性能。

最后需进一步对PCB的机械安装结构进行检查和确认。

七、制版

在此之前,最好还要有一个审核的过程。

PCB设计是一个考心思的工作,谁的心思密,经验高,设计出来的板子就好。

所以设计时要极其细心,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数(比如说便于维修和检查这一项很多人就不去考虑),精益求精,就一定能设计出一个好板子。

文档二:

关键元件技术指标

一、热敏电阻

定义1:

对热敏感的半导体电阻。

其阻值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呈非线性。

定义2:

由具有很高电阻温度系数的固体半导体材料构成的热敏类型的温度检测元件。

热敏电阻器是敏感元件的一类,按照温度系数不同分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PTC)和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NTC)。

热敏电阻器的典型特点是对温度敏感,不同的温度下表现出不同的电阻值。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PTC)在温度越高时电阻值越大,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NTC)在温度越高时电阻值越低,它们同属于半导体器件。

热敏电阻的主要特点是:

①灵敏度较高,其电阻温度系数要比金属大10~100倍以上,能检测出10-6℃的温度变化;②工作温度范围宽,常温器件适用于-55℃~315℃,高温器件适用温度高于315℃(目前最高可达到2000℃),低温器件适用于-273℃~55℃;③体积小,能够测量其他温度计无法测量的空隙、腔体及生物体内血管的温度;④使用方便,电阻值可在0.1~100kΩ间任意选择;⑤易加工成复杂的形状,可大批量生产;⑥稳定性好、过载能力强。

二、继电器

定义:

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具有控制系统和被控制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实际是用少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具有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

当输入量(激励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

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

它具有控制系统和被控制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

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

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继电器是一种能自动执行断续控制的部件,当其输入量达到一定值时,能使其输出的被控制量发生预计的状态变化,如触点打开、闭合或电平由高变低、由低变高等,具有对控制电路实现“通”、“断”控制作用继电器的输入信号x从零连续增加达到衔铁开始吸合时的动作值xx,继电器的输出信号立刻从y=0跳跃到y=ym,即常开触点从断导通。

一旦触点闭合,输入量x继续增大,输出信号y将不再起变化。

当输入量x从某一大于xx值下降到xf,继电器开始释放,常开触点断开。

我们把继电器的这种特性叫做继电特性,也叫继电器的输入-输出特性。

当输入量(如电压、电流、温度等)达到规定值时,使被控制的输出电路导通或断开的电器。

可分为电气量(如电流、电压、频率、功率等)继电器及非电气量(如温度、压力、速度等)继电器两大类。

具有动作快、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体积小等优点

三、LED,发光二极管

LED是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可以直接把电转化为光。

LED的心脏是一个半导体的晶片,晶片的一端附在一个支架上,一端是负极,另一端连接电源的正极,使整个晶片被环氧树脂封装起来。

半导体晶片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P型半导体,在它里面空穴占主导地位,另一端是N型半导体,在这边主要是电子。

但这两种半导体连接起来的时候,它们之间就形成一个“P-N结”。

当电流通过导线作用于这个晶片的时候,电子就会被推向P区,在P区里电子跟空穴复合,然后就会以光子的形式发出能量,这就是LED发光的原理。

而光的波长决定光的颜色,是由形成P-N结材料决定的。

LED的内在特征决定了它具有很多优点:

1.体积小2.耗电量低3.使用寿命长4.高亮度、低热量5.环保6.坚固耐用 

四、蜂鸣器

一种一体化结构的电子讯响器,采用直流电压供电,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报警器、电子玩具、汽车电子设备、电话机、定时器等电子产品中作发声器件。

;蜂鸣器主要分为压电式蜂鸣器和电磁式蜂鸣器两种类型。

蜂鸣器在电路中用字母“H”或“HA”(旧标准用“FM”、“LB”、“JD”等)表示。

结构原理:

1、压电式蜂鸣器压电式蜂鸣器主要由多谐振荡器、压电蜂鸣片、阻抗匹配器及共鸣箱、外壳等组成。

有的压电式蜂鸣器外壳上还装有发光二极管。

多谐振荡器由晶体管或集成电路构成。

当接通电源后(1.5~15V直流工作电压),多谐振荡器起振,输出1.5~2.5kHZ的音频信号,阻抗匹配器推动压电蜂鸣片发声。

压电蜂鸣片由锆钛酸铅或铌镁酸铅压电陶瓷材料制成。

在陶瓷片的两面镀上银电极,经极化和老化处理后,再与黄铜片或不锈钢片粘在一起。

2、电磁式蜂鸣器电磁式蜂鸣器由振荡器、电磁线圈、磁铁、振动膜片及外壳等组成。

接通电源后,振荡器产生的音频信号电流通过电磁线圈,使电磁线圈产生磁场。

振动膜片在电磁线圈和磁铁的相互作用下,周期性地振动发声。

五、74LS245  

74LS245是我们常用的芯片,用来驱动led或者其他的设备,它是8路同相三态双向总线收发器,可双向传输数据。

74LS245还具有双向三态功能,既可以输出,也可以输入数据。

当8051单片机的P0口总线负载达到或超过P0最大负载能力时,必须接入74LS245等总线驱动器。

当片选端/CE低电平有效时,DIR=“0”,信号由B向A传输;(接收)DIR=“1”,信号由A向B传输;(发送)当CE为高电平时,A、B均为高阻态。

由于P2口始终输出地址的高8位,接口时74LS245的三态控制端1G和2G接地,P2口与驱动器输入线对应相连。

P0口与74LS245输入端相连,E端接地,保证数据线畅通。

8051的/RD和/PSEN相与后接DIR,使得RD且PSEN有效时,74LS245输入(P0.1←D1),其它时间处于输出(P0.1→D1)。

74LS245是双向总线驱动器,用来驱动如51单片机的系统总线的。

在应用系统中,所有的系统扩展的外围芯片都需要总线驱动,所以就需要总线驱动器

六、DS18B20

主要特性:

1、适应电压范围更宽,电压范围:

3.0~5.5V,在寄生电源方式可由数据线供电

2、独特的单线接口方式,DS18B20在与微处理器连接时仅需要一条口线即可实现微处理器与DS18B20的双向通讯

3、DS18B20支持多点组网功能,多个DS18B20可以并联在唯一的三线上,实现组网多点测温

4、DS18B20在使用中不需要任何外围元件,全部传感元件及转换电路集成在形如一只三极管的集成电路内

5、温范围-55℃~+125℃,在-10~+85℃时精度为±0.5℃

6、可编程的分辨率为9~12位,对应的可分辨温度分别为0.5℃、0.25℃、0.125℃和0.0625℃,可实现高精度测温

7、在9位分辨率时最多在93.75ms内把温度转换为数字,12位分辨率时最多在750ms内把温度值转换为数字,速度更快

8、测量结果直接输出数字温度信号,以"一线总线"串行传送给CPU,同时可传送CRC校验码,具有极强的抗干扰纠错能力

9、负压特性:

电源极性接反时,芯片不会因发热而烧毁,但不能正常工作。

DS18B20内部结构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64位光刻ROM、温度传感器、非挥发的温度报警触发器TH和TL、配置寄存器。

1)光刻ROM中的64位序列号是出厂前被光刻好的,它可以看作是该DS18B20的地址序列码。

64位光刻ROM的排列是:

开始8位(28H)是产品类型标号,接着的48位是该DS18B20自身的序列号,最后8位是前面56位的循环冗余校验码(CRC=X8+X5+X4+1)。

光刻ROM的作用是使每一个DS18B20都各不相同,这样就可以实现一根总线上挂接多个DS18B20的目的。

2)DS18B20中的温度传感器可完成对温度的测量,以12位转化为例:

用16位符号扩展的二进制补码读数形式提供,以0.0625℃/LSB形式表达,其中S为符号位。

3)DS18B20温度传感器的存储器包括一个高速暂存RAM和一个非易失性的可电擦除的EEPRAM,后者存放高温度和低温度触发器TH、TL和结构寄存器。

4)配置寄存器该字节各位的意义如下:

TMR1R011111低五位一直都是"1",TM是测试模式位,用于设置DS18B20在工作模式还是在测试模式。

在DS18B20出厂时该位被设置为0,用户不要去改动。

R1和R0用来设置分辨率,如下表所示:

(DS18B20出厂时被设置为12位)

温度分辨率设置表:

R1

R0

分辨率

温度最大转换时间

0

0

9位

93.75ms

0

1

10位

187.5ms

1

0

11位

375ms

1

1

12位

750ms

DS18B20暂存寄存器分布:

根据DS18B20的通讯协议,主机(单片机)控制DS18B20完成温度转换必须经过三个步骤:

每一次读写之前都要对DS18B20进行复位操作,复位成功后发送一条ROM指令,最后发送RAM指令,这样才能对DS18B20进行预定的操作。

复位要求主CPU将数据线下拉500微秒,然后释放,当DS18B20收到信号后等待16~60微秒左右,后发出60~240微秒的存在低脉冲,主CPU收到此信号表示复位成功。

七、RS-232

RS-232接口

RS-232C的接口信号

RS-232C的功能特性定义了25芯标准连接器中的20根信号线,其中2条地线、4条数据线、11条控制线、3条定时信号线,剩下的5根线作备用或未定义。

常用的只有10根,它们是:

(1)联络控制信号线

数据发送准备好(Datasetready-DSR)——有效时(ON)状态,表明MODEM处于可以使用的状态。

数据终端准备好(Dataterminalready-DTR)——有效时(ON)状态,表明数据终端可以使用。

这两个信号有时连到电源上,一上电就立即有效。

这两个设备状态信号有效,只表示设备本身可用,并不说明通信链路可以开始进行通信了,能否开始进行通信要由下面的控制信号决定。

请求发送(Requesttosend-RTS)——用来表示DTE请求DCE发送数据,即当终端要发送数据时,使该信号有效(ON状态),向MODEM请求发送。

它用来控制MODEM是否要进入发送状态。

允许发送(Cleartosend-CTS)——用来表示DCE准备好接收DTE发来的数据,是对请求发送信号RTS的响应信号。

当MODEM已准备好接收终端传来的数据,并向前发送时,使该信号有效,通知终端开始沿发送数据线TxD发送数据。

这对RTS/CTS请求应答联络信号是用于半双工MODEM系统中发送方式和接收方式之间的切换。

在全双工系统中,因配置双向通道,故不需要RTS/CTS联络信号,使其变高。

振铃指示(Ringing-RI)——当MODEM收到交换台送来的振铃呼叫信号时,使该信号有效(ON状态),通知终端,已被呼叫。

(2)数据发送与接收线

发送数据(Transmitteddata-TxD)——通过TxD终端将串行数据发送到MODEM,(DTE→DCE)。

接收数据(Receiveddata-RxD)——通过RxD线终端接收从MODEM发来的串行数据,(DCE→DTE)。

(3)地线

GND、Sig.GND——保护地和信号地,无方向。

DCD数据载波检测(DataCarrierDetection),当本地DCE设备(Modem)收到对方的DCE设备送来的载波信号时,使DCD有效,通知DTE准备接收,并且由DCE将接收到的载波信号解调为数字信号,经RXD线送给DTE。

RI振铃信号(Ringing),当DCE收到对方的DCE设备送来的振铃呼叫信号时,使该信号有效,通知DTE已被呼叫。

RS-232的接线

由于RS232接口标准出现较早,难免有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四点:

(1)接口的信号电平值较高,易损坏接口电路的芯片,又因为与TTL电平不兼容故需使用电平转换电路方能与TTL电路连接。

(2)传输速率较低,在异步传输时,波特率≤20Kbps。

(3)接口使用一根信号线和一根信号返回线而构成共地的传输形式,这种共地传输容易产生共模干扰,所以抗噪声干扰性弱。

(4)传输距离有限,最大传输距离标准值为50英尺(实际≤15米)。

八、STC12C5A08S2

带有8通道10位AD转换的STC单片机(51系列);它是STC12C5AXXS2系列中的一个,与STC12C5A60S2是同系列,但互不包含。

这两种区别在于,程序存储器和EEPROM的容量不同,08S2里面共有8KBFlashROM作为程序存储器,同时EEPROM容量有53KB;60S2里面共有60KB的FlashROM,EEPROM只有1KB。

STC12C5A60S2/AD/PWM系列单片机是宏晶科技生产的单时钟/机器周期(1T)的单片机,是高速/低功耗/超强抗干扰的新一代8051单片机,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8051,但速度快8-12倍。

内部集成MAX810专用复位电路,2路PWM,8路高速10位A/D转换(250K/S),针对电机控制,强干扰场合。

1.增强型8051CPU,1T,单时钟/机器周期,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8051;

2.工作电压:

STC12C5A60S2系列工作电压:

5.5V-3.3V(5V单片机);

3.工作频率范围:

0-35MHz,相当于普通8051的0~420MHz;

4.用户应用程序空间8K/16K/20K/32K/40K/48K/52K/60K/62K字节......;

5.片上集成1280字节RAM;

6.通用I/O口(36/40/44个),复位后为:

准双向口/弱上拉(普通8051传统I/O口)可设置成四种模式:

准双向口/弱上拉,推挽/强上拉,仅为输入/高阻,开漏每个I/O口驱动能力均可达到20mA,但整个芯片最大不要超过55mA;

7.ISP(在系统可编程)/IAP(在应用可编程),无需专用编程器,无需专用仿真器可通过串口(P3.0/P3.1)直接下载用户程序,数秒即可完成一片;

8.有EEPROM功能(STC12C5A62S2/AD/PWM无内部EEPROM);

9.看门狗;

10.内部集成MAX810专用复位电路(外部晶体12M以下时,复位脚可直接1K电阻到地;)

11.外部掉电检测电路:

在P4.6口有一个低压门槛比较器5V单片机为1.32V,误差为+/-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