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下册教学要求与目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8975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下册教学要求与目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下册教学要求与目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下册教学要求与目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下册教学要求与目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下册教学要求与目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下册教学要求与目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下册教学要求与目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下册教学要求与目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下册教学要求与目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下册教学要求与目标.docx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下册教学要求与目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下册教学要求与目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下册教学要求与目标.docx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下册教学要求与目标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下册教学要求与目标

1:

1、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界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2、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3、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4、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5、初步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

6、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

7、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1、1希望你喜爱物理知道自然界许多奇特的现象都具有规律性,物理学就是探究这些规律的一门科学。

了解物理学是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式式物理现象的规2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知道物理学对我们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深刻改变着我们现在的生活。

通过看图、讨论等学习活动,了解自然界的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并认识到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活动,初步了解物理学与技术、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了解物理学巨大的社会功用,认识社会生活中的物理学无处不在。

了解自然界多姿多彩的现象,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欲望。

从对物理学巨大作用的了解入手,增强学生对物理学学习的兴趣,并让学生喜欢物理。

1、2动手做实验了解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源泉,会用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常用工具,能够对长度和时间的不同单位进行换算。

知道物理单位的重要性。

了解一些数据处理的方法,知道自己身上的尺和表。

能亲自动手参与到物理实验中来,学会一些基本的测量方法,学会在不同单位下对长度和时间进行比较的方法。

乐于参与实验,能够和同学进行合作,测量自己身上的尺和表。

3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了解乐音的特性。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音有关的应用。

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知道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并以波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在空气中声波的速度是340m/s;知道声波进入人耳后引起听觉的过程。

通过学生自己的设计和活动,证明物体振动发声;通过对水波、弹簧上疏密波的观察,将对波的认识逐步扩展,进而知道声波;通过活动知道声波可以在空气等介质中传播,从而得出有关结论,回忆在七年级生物课学过的人耳结构及引起听觉的过程。

能积极设计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对声音通过空气等介质传播的活动有兴趣,还能找其它物体试验,并愿意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2、2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声源的振幅及离人耳的距离有关;知道音调跟声源振动频率有关,不同的动物发出的声波和接收声波的频率范围不同;了解乐音的三要素。

通过实验,找出影响响度和音调的因素;通过对比,区分声音的不同。

能注意在不同的场合讲话时,使自己发音的响度适当。

2、3声音为人类服务4了解声音与建筑以及音乐的关系;了解超声的一些应用;知道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和控制噪声的途径。

通过阅读和讲座了解回音壁和三音石的声现象;通过阅读和查询,了解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一些应用;通过阅读和活动,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对我国古代建筑中的声现象感兴趣;能查找资料或上网了解超声波的应用;能自觉保护声环境。

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通过试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3.1光世界巡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了解色光的三基色,颜料的三原色。

学生根据色光的三基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原理,自己设计活动,验证自然界中各种不同颜色的光和颜料都可以由三基色和三原色混合而成。

5能够积极地思考一些有关光的问题。

如:

光究竟是什么颜色?

所有的光都是可见吗?

光的传播和声音的传播有什么区别?

快慢如何?

光能够改变自然环境吗?

光对生物有影响吗?

光对人类居住环境有影响吗?

光照也有害处吗?

如何保护自己免受光照的伤害?

人们受到光的哪些启迪?

人类怎样利用光的作用?

为什么人类要研究光?

通过思考这些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有关光问题的兴趣。

3.2光的传播与光的反射知道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0108m/s,光射到镜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知道光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在反射现象中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知道并能进行一些光的反射的实际应用。

通过实验了解有关光的反射现象的几个名词。

通过活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验证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得出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后,引导学生乐于运用这一规律解释一些现象,如日食、月食、射击瞄准、小孔成像等等。

能积极参与探究光反射的活动,愿意进一步进行课外有关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

3.3平面镜成像通过实验探究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像与物的左右关系,归纳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知道平面镜有成像和改变光路的作用,能够画出简单的光路图,了解实像与虚像。

能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设计和制作实用的仪器应用到生产和生活中去。

通过介绍平面镜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方面的广泛应用,增强6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3.4光的折射与透镜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发现光在两种不同介质的界面时会发生折射现象,知道什么时候是折射光线和折射角,再通过实验探究光从空气人身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的规律,总结出光的折射规律。

运用光的折射规律,认识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

知道有关透镜的几个名词,会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从对折射现象的好奇,激发对科学的求知欲,积极参与验证折射规律的实验,在实验中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5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物距、焦距和像距之间的关系,定性地知道像的大小、正倒。

实验时能够正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能够利用光具座进行实验。

设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完成探究的全过程,学习用控制变量法来安排操作步骤。

通过实验探究,体验参与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并有助于养成积极主动地与交流合作的习惯。

3.6透镜和影像通过对眼睛结构的了解,使学生知道眼睛的成像原理。

能够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有所了解,知道利用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改变成像的位置从而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

知道照相机也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实际操作照相机,学会拍照的技能,能利用7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和利用望远镜观察较远的物体,学会相应的操作方法。

能利用所学的有关透镜的知识实际制作一些光学仪器,如小照相机、望远镜等,有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的愿望。

(1)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能从生活和社会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2)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的用途联系起来。

(3)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4)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

尝试用密度知道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5)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

(6)初步了解半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7)初步了解超导的一些特点,了解超导体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

(8)初步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84.1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

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能根据属性、用途对物质进行分类。

学会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去认识物质的一些属性,在参与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培养观察和实验的兴趣和习惯,认真细心的品质,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2测量物体的质量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学习分类比较和科学抽象概念的思维方法,以及用感性化的方法认识单位概念。

在学习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的过程中培养耐心、细心的品质,学习用辩证唯物的观点认识自然。

4.3探究物质的密度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熟悉过程的主要环节。

理解密度的概念。

会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解决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

4.4点击新材料初步了解半导体、超导体和纳米材料的一些特点。

经历上网、进图书馆、作社会调查收集资料的过程,学习查文献资料和社会调查研究问题的方法,感悟新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9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

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5.1认识分子通过对宏观事物的观察分析,并通过猜想使学生初步认识分子是物体中能保持物质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

通过看图与计算活动,使学生感知分子很小,大多数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10m。

5.2解剖原子知道原子是比分子更小的粒子,知道电子的发现促进人们对原子结构的探索;通过观察、分析前人所做实验的结果,沿着前人探索原子结构的途径,运用猜想、实验等方法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原子中央有一个很小很小的核,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很大空间绕核旋转,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了解微观世界的尺度。

前人研究的成果,可使学生体会微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从而让学生坚定科学探索的信念与决心。

5.3飞出地球5.4宇宙深处知道万有引力定律。

正是太阳对各行星的引力,使行星在各自的10轨道上绕日运行,形成太阳系。

同样,由于地球的引力,才使地球周围的一切(人、物、空气、水等)被牢牢地吸引在地球的周围,为人类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知道地球仅仅是太阳系的一员,而太阳系又是茫茫银河系中的一员,银河系外还有星系,宇宙远大无边。

通过阅读课文、资料,观察图片和动手做实验,了解人类认识宇宙的历程,并且随着科学的进步,这种认识将不断深化。

通过这两节的学习,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对探索宇宙产生兴趣。

(1)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的物理特征,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2)有评估某些物质对人和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意识。

尝试与同学交流对当地环境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利用的意识。

(3)能区别物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基本特征。

(4)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会测量温度。

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5)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

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及沸点联系起来。

(6)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11(7)了解我国的水资源,了解水资源对当地经济和环境的影响,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6.1从全球变暖谈起知道物质的几种形态,知道物态跟温度有关。

知道温度的含义和温标的规定。

知道摄氏度单位符号和写法、读法以及分度方法。

会正确使用温度计。

通过全球气候变暖这一话题,让学生从感性知识出发思考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从物质三态变化与温度之间的联系进入温度的学习,建立温度的概念;通过阅读课文,认识温标的确定和温度计分度方法:

通过实验,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积极投入课堂学习,认真进行阅读、实验、讨论等探究活动,对实验操作活动有浓厚的兴趣,有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关注生活实际中的物理现象和环境。

6.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了解固、液、气三态中的分子运动特点。

通过参与观察活动,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的主要特征;通过经历分子动理论知识的探究过程,认识分子动理论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又被实验事实所证实,是由假说发展到理论的。

能够找到其他相关的实验或事实说明分子动理论。

12对分子动理论的实验研究有浓厚的兴趣,乐于观察实验现象,体验获得知识的喜悦。

6.3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知道蒸发现象,知道蒸发的快慢与表面积、温度和气流有关,尝试用分子动理论解释蒸发现象。

知道蒸发过程要吸热,知道沸腾现象及其特点。

知道沸点,知道液体沸腾时要吸热。

了解高压锅的原理。

知道液化现象,知道气体液化时会放热。

能用汽化、液化的知识解释有关热现象。

经历蒸发、沸腾的观察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

通过讨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提高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描绘水沸腾的实验图象,学会用图示的方法或用文字描述沸腾的特征。

通过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液化现象的讨论,学会相互交流信息。

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认真细心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能体验探究知识时的乐趣。

在实验时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6.4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知道熔化和凝固现象,知道晶体的熔点。

知道熔化过程要放热,会查熔点表。

能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释有关的简单热现象。

经历观察熔化和凝固的过程;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出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通过描绘冰熔化的图象,进一步了解图表是常用的表示研究结果的方法。

在冰的熔化和凝固实验中能耐心观察现象,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13态度。

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善于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6.5升华与凝华知道升华与凝华现象,知道升华吸热,凝华放热;能用升华、凝华等知识解释有关的简单热现象。

经历观察升华与凝华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到的升华、凝华现象的主要特征。

通过多媒体播放舞台上的烟雾以及人工降雨,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的应用。

通过思考讨论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尝试应用物理知识去解释具体问题。

有求知欲望,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初步认识物态变化知识及相关技术对于人类生活、自然环境的影响。

6.6水循环与水资源了解自然界中水循环的意义;知道云、雨、雹、雾、露、霜、雪的形成。

初步认识水资源的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知道水是珍贵的资源。

通过阅读教材,联系生活经验以及观看录像资料,了解水循环与水资源。

组织小组讨论,尝试用已知的科学知识解释具体的合理用水问题。

初步领略大自然中的美妙与和谐,有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勇于探究自然界中的物理学道理。

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14

(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通过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能说出在生活、生产中采用的简单串联或并联的实例。

(4)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7.1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知道电路组成,记住电路符号;会读、会画简单电路图(独立完成)。

连接简单电路,使小灯泡发光,并画出电路图。

连接简单串、并联电路,使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并画出电路图。

养成学做结合的学习态度,在连接电路以及排除故障中体验成功和快乐。

7.2探究电路中的电流知道电流的方向,电流的单位;会使用电流表(独立完成);知道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画出电路图中的电流方向;通过阅读说明书认识电流表;通过电流表测电流来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以及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跟支路的电流的关系。

15在电流关系的探究中,增强实践意识,体会寻求规律的重要性。

7.3探究电路中的电压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的作用;电压的单位,了解常见的电压,会使用电压表(独立完成);知道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

对照实物阅读电压表使用说明,认识并学会使用电压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关注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体会从实验中发现规律和用实验检验规律的重要性。

7.4电阻滑动变阻器知道导体有电阻,知道电阻的单位。

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独立完成);了解导体电阻跟导体材料性质、长度、粗细有关。

探究导体电阻跟导体的哪些因素有关;结合实物阅读滑动变阻器使用说明书(认识滑动变阻器);实际操作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增强实践意识,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7.5探究欧姆定律通过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1)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2)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3)会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16(4)理解欧姆定律,会进行简单计算;(5)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物理实验的方法;(6)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在探究活动中的协作精神。

7.6欧姆定律的应用理解欧姆定律并进行简单计算;大致了解伏安法测电阻(不是必学);大致了解短路的危害(不是必学)。

用伏安法测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通过电路计算分析短路有什么危害。

积极参加实验和分析,有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1)通过常见的事例或者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认识;和的作用效果。

能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小。

(2)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8.1力

(1)知道自然界中处处有力的作用。

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认识弹簧测力计,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会用力的图示表示力。

(2)通过学生的活动,使学生体验到力作用的相互性,对使用弹簧测力计中的零刻度的校正、拉力的方向、1N力的大小、量17程的限制等有直观的体验。

(3)通过对力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概括的科学方法,知道物理概念就是从大量具体事实中抽象出来的。

(4)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相互间配合、协作的精神。

8.2重力

(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知道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

(2)知道重力的方向,会用重垂线检查平面是否水平,立面是否竖直。

(3)知道重力有大小,知道重力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知道不同地方同一物体的重力不同,会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4)知道重心的概念,知道重心位置的不同会影响物体的稳定性。

(5)通过重垂线的应用和测量重力的活动,使学生对重力方向和重力的大小有具体的体验,并可以从活动中学习对数据的分析处理方法。

(6)通过对地面物体和月亮同样受到地球吸引力的介绍,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地面物体运动和天体运动的一致性,自然界的和谐性,破除对天体运动的神秘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信心和建立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初步观点。

8.3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1)知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和滚动时,都18会产生摩擦。

(2)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及相互间压力的大小有关。

(3)通过实验的探究,使学生知道影响滑动摩擦的因素,增大和减少摩擦的一些方法,加深对科学探究活动基本要素的认识。

(4)通过探究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并从探究成功的喜悦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通过对摩擦的利、弊分析,使学生对事物的两重性有具体的认识,有助于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8.4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知道什么叫杠杆、支点、力臂等概念,能根据相关的实物,画出杠杆示意图,正确找出支点和力臂。

(2)知道什么叫杠杆的平衡,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会利用平衡条件研究一些简单的问题。

(3)通过实验探究,初步领会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了解进行科学探究的一些基本环节。

(4)从各种形式的不同杠杆及其应用中,认识到物理模型的意义,体会到基本的物理原理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8.5探究滑轮的作用

(1)知道油轮分为两类,能根据滑轮转轴位置是否移动,判断动滑轮和定滑轮。

19

(2)知道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好处,能根据杠杆原理对滑轮的工作进行理论分析,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

(3)知道滑轮组,会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4)通过对滑轮工作的理论分析,体会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

(5)通过活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相互协作和交流的精神。

(1)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2)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3)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知道二力平衡条件。

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5)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

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9.1怎样描述运动

(1)知道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我们生活的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

20

(2)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知道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必须要有一个参照物,能根据物体的运动判断所选的参照物,以及根据所选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

(4)能根据运动的路径将机械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能根据运动快慢是否变化将直线运动划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5)通过观察、讨论等学习活动获得怎样描述运动的有关知识,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6)体会自然界中运动形式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求知欲望。

通过学习运动的相对性知识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9.2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1)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够对速度的不同单位进行换算。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3)通过阅读、观察和讨论,感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可以有不同的方法,知道物理学中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通过例题的学习,掌握应用速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的方法。

21(4)乐于从多种渠道搜集、估测一些物体的速度。

9.3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

(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理解物体的惯性,并能用惯性知识解释有关现象;了解生产、生活中人们利用惯性和防止惯性的方法。

(2)经历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的过程,获得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知识。

领悟探究的各个环节,在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分析与论证的能力。

认识伽俐略理想实验的科学研究方法。

(3)通过实验探究活动的参与,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并认识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认识,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

9.4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

(1)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知道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2)通过实验探究,学生自己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通过实验、观察与讨论等学习活动,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3)能积极参与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探究,培养善于与其22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