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科学教案16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9303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科学教案16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一年级科学教案16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一年级科学教案16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一年级科学教案16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一年级科学教案16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一年级科学教案16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一年级科学教案16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一年级科学教案16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一年级科学教案16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一年级科学教案16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一年级科学教案16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一年级科学教案16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一年级科学教案16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一年级科学教案16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一年级科学教案16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一年级科学教案16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一年级科学教案16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一年级科学教案16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一年级科学教案16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一年级科学教案16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科学教案16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

《一年级科学教案16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科学教案16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科学教案16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

因此教师的教学要积极地发展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愿意用自己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认识与观点。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教材的

重难点

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

2、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

3、建立科学概念,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

4、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

课程

实施

设想

科技探究:

知道科技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能进行观察、实验、制作等探究活动。

对动植物、环境等科学内容进行探究。

科学价值观:

保持与发展想知道,爱提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愿望。

关心新事物与生活的联系。

正确的理解科学,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互助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中尊重事实、注重环境保护和与自然和谐相处。

    

通过本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科技课的兴趣,使学生在探究、科学价值观、科技知识等各方面得到发展。

 

实施教育教学目标的措施

1、加强理论的学习,特别是小学科学课中关于“科学探究学习”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思想与方法;

2、深刻领会并认真贯彻执行《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3、加强自身素养、知识水平以及业务能力的提升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4、认真钻研教材和各类教学参考书,浏览网络、杂志等,学习先进经验、科学设计教学策略;

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创设良好氛围;

5、潜心解读学生、了解学生、知道学生认知规律以及学生学习的心理;

6、积极收集、准备各类探究活动材料提供有结构材料;

发展学生搜集各类活动资源和素材能力并用于探究活动;

评价

方法

设计

1、课堂即时评价:

是指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的语言、思维等学习行为,作出及时的价值判断。

2、教师自我反思:

是教师主体对自我既往教育教学实践的重新审视,对其合理性,成败得失进行判断与思考。

共一课时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知道柳树发芽了,学会说"

春天,发芽"

等词语。

  2、体会春天的变化,感受阳光的温暖,表达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活动重难点:

柳树发芽了,表示春天来了。

  活动准备:

  1、《春天》的磁带,录音机。

  2、冬天和春天的柳树图,《春天》的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引入

  师:

小朋友们知道想再试什么季节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认识春天

  1、老师播放《春天》的课件,引导学生仔细观看课件。

  2、老师提问:

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

柳树有什么变化?

  3、老师出示课件中的放大的柳树嫩牙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告诉学生,春天到了,柳树发芽,并指给学生看。

  4、老师出示冬天的柳树图,提问:

这是春天的柳树吗?

为什么?

  5、老师出示春天的柳树图,提问:

你还看到了什么?

  6、老师变念春天儿歌,边做肢体律动,引导学生跟随老师做肢体律动。

  附儿歌:

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两臂上举,两手做招手的动作)

  柳树发芽了,(两手并拢,掌心相对,慢慢做张开的动作)

  大雁飞回来了,(两手自然张开,上下摆动双臂做飞翔的动作)

  我们真呀真高兴!

(两手并拢,掌心相对,做笑脸的动作)

  三、小结:

  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大雁飞回来了,让我们一起去外面看看春天的景色吧!

教学札记;

共一课时第一课时总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感官感知并描述空气的特点。

2、能用实验证明空气是否占据空间的猜想。

3、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究态度,渗透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用感官感知并描述空气的特点。

四、教学准备:

学生:

小杯子、塑料袋、扇子、粉笔头、气球、吸管、报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创设情境

1、同学们,今天是我第一次给咱们班上课,看大家脸上的表情就知道同学们对上好今天的课很有信心,对吗?

今天老师特意给大家带来几件很重要的礼物,就装在这个神秘的盒子里,到底是什么礼物呢?

谁愿意上前来摸摸看。

2、分别请两位学生台前摸物品。

前两位学生分别会摸到新铅笔盒或是新铅笔。

对于学生摸出的不同物品教师适时进行评价。

3、再请两位同学台前摸物品。

4、真的没有了吗?

大家想不想仔细瞧瞧?

老师慢慢打开盒子,将盒子内部朝全班同学倾斜,让大家看清楚。

然后加重语气追问:

真的什么都没有了吗?

老师说有!

老师认为这盒子里还有一种被我们经常忽略的东西,它就在谜语里面藏着呢!

看不见,摸不着,不香不臭没味道,说它宝贵到处有,万物生存离不了。

(板书课题“认识空气”)。

(二)、小组合作找空气

1、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像刚才这样,对空气视而不见,这对空气是非常的不公平呀!

现在就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材料找一找空气吧!

2、个人找空气(教师指导)

3、小组内交流

4、全班交流展示

5、教师展示,展示老师搜索到的图片和在生活中拍的照片,更好地理解空气无处不在。

总结:

既然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的各个角落,那我们为什么总是对它视而不见呢?

这说明:

空气是有一定特征的。

空气到底有哪些特征呢?

我们来继续研究。

(三)、探究空气的特征

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

没有形状透明流动

1、闭嘴、捏鼻子的游戏

同学们和老师一样先捏住鼻子,再闭上嘴巴,体会有什么感觉?

为什么?

(提醒:

当你实在坚持不住,一定要及时把手放开,把嘴张开)

告诉大家你的感觉。

(难受、憋闷、喘不过气等等)

小结:

【人离不开空气,否则会因缺少空气窒息而死。

2、植物的生长离不开空气。

3、动物的生长也离不开空气

你还能举出什么例子,说明空气对生活的重要性。

(四)、知识巩固

同学们,我们了解了空气的特征,还知道了空气的重要性。

现在,假如我们每个人都变成了空气,谁给大家做个自我介绍?

(五)、总结

万物生存离不开空气,我们需要呼吸新鲜、清洁的空气,大家知道怎样可以保持空气清洁吗?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就能发现它!

教学札记:

共一课时第一课时总第3课时

活动目标:

  1、认识水的基本特征。

  2、知道水是无色、透明的、无味、无形、可流动的液体。

  3、培养学生节约能源的意识。

  活动准备:

 学生:

小瓶子每人一个,瓶盖或者能盛水的玩具每人一个

科学观察认识活动教案

  老师:

玻璃杯两个,分别装水和牛奶,装有醋和水的瓶子各一个,瓷扣2个,每人一个盆子

  过程:

  1、请学生观察水是什么颜色的?

并出示牛奶和水请学生比较,说说牛奶是什么颜色?

水有没有颜色?

知道水是无色的,并出示“无色”。

  2、拿两颗瓷扣,分别放在牛奶和水中比较观察,能不能看到瓷扣不?

为什么水中能看到?

知道水是透明的,牛奶不透明。

并出示“透明的”。

  3、出示醋,请学生闻一闻,说说闻到了什么气味?

再闻闻水的气味,说说水有没有气味?

知道水是无味的,并出示“无味”。

  4、实验:

水是怎样到桶里的?

  老师把杯子里的和盆里的水分别水倒另一个盆里,并问学生水怎么到另一个盆里的?

象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瀑布一样,流到另一个盆里)

  总结:

水是流到盆里的,出示“可流动的液体”。

  5、玩水游戏,让学生用手去抓水,看水能被抓起来吗?

怎样才能将水盛起来?

用小瓶子,勺子,瓶盖盛并看看盛起来的水是什么形状的?

说说水有没有形状?

水装在任何容器中就是容器的形状,水本身是没有形状的,并出示“无形”的。

  6、与学生一同看看,一起总结水的特征。

  7、请学生讨论水可以用来干什么?

如果没有水会怎样?

  8、谈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节约水。

9,游戏<

运水>

.

共一课时第一课时总第4课时

  1、学生对探索声音产生兴趣

  2、感受不同的容器、不同的材料,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教案准备:

  1、回形针、黄豆、白沙、硬币、串珠、海棉球每组各一盘、

  2、各种容器

  教案过程:

  1、教师引入话题

  请小朋友来制作乐器

  2、教师示范

  师:

小朋友们看看我准备了什么材料?

  怎样才能让这些东西发出声音呢?

  要求:

每次只能放一种东西,注意安全,仔细听听放不同的东西声音是否一样

  3、请学生操作,教师在旁边指导:

  学生一个最喜欢的盒子,试试什么东西放进去声音最好听。

  比较方不同的东西进去,两个的声音一样吗?

为什么?

  1)用同样的两个纸盒分别装豆和沙进行比较

  得出结论:

同样的盒子,装的东西不一样,发出的声音不一样

  2)用塑料瓶和纸盒同时装黄豆进行比较

不同的盒子,装同样的东西,发出的声音不一样

  3)用大小不一样的纸盒装同样多的回形针进行比较

同样的盒子,大小不一样,装同样的东西,声音不一样

  4)用同样的纸盒,分别装一勺沙、装满沙进行比较

同样的盒子,装同样的东西,装得多少不同,声音也不同

5)同样的容器和材料,用力摇和轻轻摇,声音也不同。

力气不大也不小的时候,声音最好听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感受到不同的容器、不同的材料,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体会了游戏的乐趣。

共一课时第一课时总第5课时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触摸,感知不同材料的绳子的不同特性,了解它们的用途。

  2、通过比较分析,理解长短粗细都是相对的,培养学生思维的精确性。

  重点:

了解不同材料的绳子的特性及用途。

  难点:

理解长短、粗细是相对的。

  活动准备

  1活动室的屋顶吸着用长短粗细不同的绳子拴着的气球。

  2、多种材料的绳子头若干。

  3、字卡“长”、“短”、“粗”、“细”。

  活动过程

  1、“够气球”,引起学生对绳子的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屋顶上漂亮的气球,鼓励学生跳起来将气球够下来。

  讨论:

为什么有的气球能够着,有的气球够不着?

(拴气球的绳子有长有短)拴气球的绳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是什么颜色的?

(毛线绳、棉线绳……)。

  2、认识几种不同材料的绳子,了解它们的特性及用途。

  

(1)出示几种绳子的样品(毛线绳、尼龙绳、麻绳、草绳、纸绳……),引导学生观察,帮助学生凭经验判断绳子的材料,并教学生认识几种不常见的绳子。

  

(2)学生每人取一根不同材料的绳子,摸一摸,说出有什么感觉?

(麻绳粗糙、塑料绳光滑、毛线绳毛绒绒的有弹性……)

  (3)绳子种类扩散:

除以上这些绳子,你还知道哪些?

(钢丝绳、橡皮绳、铁丝绳……)

  (4)讨论绳子的用途:

启发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麻绳用于拉车、拔河,毛线绳用于织毛衣、翻绳,草绳用于捆菜,钢丝绳用于吊拉货物等)。

通过讨论,使学生了解不同的绳子有不同的用途。

  3、分类游戏。

  学生分组将杂乱的绳头按材料进行分类。

  4、比长短、比粗细。

  教师出示“长”“短”两个大字卡,分别贴在左右两边的墙壁上。

学生每人手中拿一根绳子,教师引导学生两两比较,拿长绳子的学生跑到左边去,拿短绳子的学生跑到右边去。

再启发学生与站在自己身边的小朋友比一比,绳子长的跑到或停留在左边,绳子短的也要跑到或留在相应的一边。

通过多次比较,使学生体会“长短”“粗细”是相对的。

共一课时第一课时总第6课时

活动目标:

 1、在找找、看看、说说、做做中鼓励学生自主观察小蚂蚁。

  2、初步了解蚂蚁的特征、生活的地方及喜欢吃的东西。

  提前请学生准备蚂蚁喜欢吃的食物(糖果、饼干等),放大镜

  一、谈话引出活动

  1、你为小蚂蚁准备了什么吃的?

  2、小蚂蚁住在在哪里呢?

我们一起去找找,给它们带去好吃的。

  二、找蚂蚁

  1、带领学生到小区公园,请学生找一找小蚂蚁

  2、你在哪里看到了蚂蚁?

它是什么样子的?

  三、喂蚂蚁

  1、请学生把准备的食物给蚂蚁吃,看看蚂蚁最喜欢吃什么?

  2、引导学生与蚂蚁说说话。

  如:

小蚂蚁快来尝一尝;

好吃吗?

  小蚂蚁好像说了什么?

(真好吃,谢谢)

  3、你还看到了什么?

有什么新的发现?

  4、请学生走走看看蚂蚁最喜欢吃什么?

  四、与蚂蚁说“再见”,带学生回园,教师进行小结。

共一课时第一课时总第7课时

1让学生认识我们所生活的地球,了解地球在宇宙重的位置。

2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

教学准备:

可绘地球仪1个、白板、笔。

 教学过程:

组建团队、成员分工(如小组长、器材师、发言人)

 引入;

出示地球仪(问:

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答:

地球仪)

师:

对,这是我们生活的地球,请你们仔细看看老师手里的地球仪有什么变化?

生:

他在不停的转动。

地球是一个适宜人类、动物、植物生活的地方,它是宇宙八大行星中唯一适合人类和生物生存、繁衍的星球。

  出示“太阳系八大行星模具”模板,看一看,认一认。

 师:

你们知道吗?

我们生活的地球就是太阳系的一颗小行星,它是第五大行星。

  宇宙是一个无限大的空间,它没有边际,你们想到神秘的宇宙中去探索吗?

现在你们就要好好学习。

讨论:

为什么在地球上会有白天、黑夜?

我们所生活的地球的它每天都在不停地公转着,它是在围绕着太阳在不停的转动。

太阳找到的地方就是白天,找不到的地方就是黑夜。

分组操作

涂一涂用白板笔涂出地球上我们中国的形状,(雄鸡)。

看一看观察中国的版图的边上邻国的形状及邻国的国名。

(蒙古、韩国、朝鲜、俄罗斯等国)

地球是一个适宜人类、生物繁衍生存的星球,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它的特殊就是它是唯一一个有适宜人类及生物存在的氧气、水、和适宜的温度。

他是一个唯一一个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白天和夜晚

共一课时第一课时总第8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在合作中设计验证昼夜成因的模拟实验方案。

  

2.能积极寻找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  

1.敢于对别人的结论提出质疑。

2.认识到科学发展是漫长的,很多事物的运动规律需要从更广泛的范围进行研究,才能真正弄清楚事物的本质。

 

 教学难点  

1.能说出地球在不停地转动,自转一周为一天,需24小时。

2.能概述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与哥白尼的贡献。

背景资料  地球自转是一种绕轴旋转运动,在北极上空观察呈反时针方向,南极上空观察则呈顺时针方向,习惯上称为自西向东旋转。

自转周期为一日,因参考点不同而有恒星日(以恒星为参考点所度量的地球自转周期)、太阳日(以太阳为参考点所度量的地球自转周期)和太阴日(以月球为参考点所度量的地球自转周期)之别,时间分别为23时56分、24时和24时50分。

自转角速度为每小时15度,线速度则因纬度和海拔不同而异。

地球自转决定了地球上昼夜更替,并使地表一些自然地理过程具有昼夜节奏,还使运动物体如气团、洋流和流水发生偏转。

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地球的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还使潮汐转变为与自转方向相反的潮汐。

好奇点模拟昼夜的形成可能是学生的好奇点。

 教学过程    

1.承认地球在不停地自转,敢于对别人的结论提出质疑。

2.概述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与哥白尼的贡献。

3.说出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需24小时。

4.意识到科学发展是漫长的过程,很多事物的运动规律需要从更广泛的范围进行研究,才能真正弄清楚事物的本质。

活动建议:

1.本活动在小组讨论基础上全班共同进行。

2.活动可直接从教材的引入开始。

布置学生在小组内用5~6分钟的时间为讨论会作准备。

如果学生对地球围绕太阳转没有任何疑问,可请一部分小组为“太阳绕着地球转”的观点寻找证据;

另一部分小组为“地球围绕太阳转”的观点寻找证据。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体会古人对昼夜成因的解释。

3.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可适时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介绍给学生。

让学生阅读教材中包括“科学在线”的资料后,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科学认识的艰巨过程。

并体会哥白尼日心说的巨大贡献。

4.“科学在线”之后的一段文字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楚、更完整地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

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讨论和分析活动中做适当引导。

 板书  

地球公转  昼夜交替现象形成

共一课时第一课时总第9课时

教学目标

1、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功特征。

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3、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过程与方法:

统计捡到的树叶的数量和树叶的种数;

根据一定的判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的树叶,发展研究树叶的兴趣,培养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

教学重点

开展观察叶生命现象的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的科学概念。

教学难点

是否是同一种树叶的判断。

学生自备材料捡一些落叶。

分组材料

同一种植物的新鲜叶和落叶。

教师准备:

一条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的树枝。

教学过程:

一、统计收集到的树叶

课前大家分别从不同的地方收集到了各种树叶,说说你是怎么收集树叶的。

是呀,树木是我们的朋友,他们是有生命的,所以我们不能随意摘树叶。

现在把树叶放在桌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统计:

我捡了几片落叶?

这里面有几种树叶?

二、观察比较树叶

1、质疑:

我们小组共有几种树叶?

这些叶子是同一种叶吗?

2、讨论:

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叶?

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不是同一种叶?

同一种叶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呢?

3、比较:

同时观察所有完整的叶,我们能发现不同种叶有什么相同的结构吗?

是呀,大部分叶具有叶柄、叶片结构,叶片上还有叶脉。

三、观察叶的生命特征

1、观察:

比较新鲜的叶与落叶,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思考:

长在树上的新鲜叶与落叶的最大的不同表现在哪里?

是呀,新鲜的叶是活的,而落叶是死的。

2、描述:

观察一种植物的叶,我们能从中看出叶的生长变化过程吗?

能找到这条树枝上有几种不同的生长阶段的树叶吗?

(如叶芽、小叶片、嫩叶、成熟的叶、老叶、将枯的叶等)能从几张叶的不同生长阶段去推测一片叶的生长过程吗?

板书

搜集树叶生命特征

作业

寻找不同的树叶进行观察

共一课时第一课时总第10课时

1、能从两块磁铁相互作用的实验现象中,归纳出关于磁极相互吸引和排斥的规律的假设。

2、能设计实验验证关于两块磁铁的磁极靠近时,相互吸引和排斥的规律的假设。

1、将自己制作小磁针的方法告诉别人;

同时,能学习别人的方法。

2、能说出反复实验的重要性。

1、用自己的话描述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2、用自己的话解释在地球上磁铁能指南北方向的原理。

教具准备:

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玩具小汽车、缝衣针、大头针、曲别针、指南针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你能使缝衣针吸起曲别针吗?

二、活动一:

磁极的相互作用

1、确定教室里的南北方向

2、学生判断磁铁的S极与N极的指向。

3、提出问题:

把两个磁铁的两极相互靠近,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

引导学生讨论、猜想。

并提出注意事项:

实验时,周围不能有其它磁铁的干扰。

4、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

小组实验:

把两个条形磁铁分别放在两个玩具小汽车上,多次变换磁极相对的方向

(1)观察发生什么现象?

(2)讨论:

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5、尝试用其他方法验证刚才得出的结论(水浮法、悬挂法?

?

)。

6、全班交流,汇报实验结果,

7、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指导填写实验记录。

8、组织学习“科学在线”。

板书设计

磁铁的正负极磁极的相互作用出现的现象

总结观察现象

共一课时第一课时总第11课时

1、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2、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3、大树和小草都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过程与方法

1、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2、情感、态度、价值观:

3、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践踏不草的意识。

找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

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

几种常见的小草,最好有三叶草(黄花酢浆草)和狗尾草;

一条樟树枝和它的果实、叶片。

一、认识常见的小草

1.师生交流:

在校园里不仅有高大的树木,还有低矮的小草。

我们认识这些小草吗?

这些小草长在校园的哪些地方?

2.教师指导:

对不知名的小草怎么认识?

提供认识的方法及资料。

二、观察记录狗尾草

1.教师引导:

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为什么叫狗尾草?

是呀,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

它是一年生杂草,各地都有分布。

2.观察记录要求:

运用前面学过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记录方法来观察记录一株狗尾草。

3.小组学生活动:

观察狗尾草,我们用简图把它的样子画下来。

上台描述互相补充:

这是我们观察的狗尾草。

(能把狗尾草的主要特征根茎叶果实大致画下来即可。

4.组间活动:

比较不同的草,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启发引导:

从植物器官及生存环境、生长年限、生长变化规律等方面比较)不同的小草千姿百态,各有差异,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多共同特征,说说你对小草的想法,是呀,小草虽小,但也十分可爱,我们应当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