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9421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5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最新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最新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最新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最新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最新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最新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最新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最新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最新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最新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最新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最新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最新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最新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最新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最新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最新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最新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最新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题含答案.docx

《最新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题含答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题含答案.docx

最新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题含答案

1.地球内部有什么

一、我来填一填:

1.地球内部有煤、石油、火山喷发物、金属矿藏等物体。

2.地球从表面到中心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

3.地球的内部结构就像一个煮熟的鸡蛋,蛋壳相当于地球的地壳,蛋白相当于地球的地幔,蛋黄相当于地球的地核。

4.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温度约为4700摄氏度。

二.当好小法官:

1.地壳在地球各处的厚度是不一样的,海洋部分薄,陆地部分厚。

(√)

2.地幔内部的压力很大,是一种过热状态下的特殊的固态物质,温度大约有5000℃。

( × )

3.科学家可以利用地震波、磁力等,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

( √ )

4.地幔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构成。

( ×)

5.地幔和地核主要由铁构成,所以地球上的铁是取之不尽的。

(× )

三、我来选一选:

1.地幔的下面是B.地核,它是地球的核心部分。

A.地壳B.地核C.地心

2.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它是由A.岩石组成的。

A.岩石B.沙子C.土壤

3.地核的半径约为C.3400千米。

A.3800B.3300C.3400

四、科学探究:

1.美国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构想:

用炸药把地面炸开一条裂缝,然后往裂缝中注入至少10万吨熔融状态的铁水。

灌入铁水的同时,放入一种特殊材料制成的探测器,从而揭开地核不为人知的真面目……地球会同意这项计划吗?

你会同意吗?

为什么?

答:

地球不会同意,我也不会同意。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要保护她,人类要在保护她的基础上研究她,而不能破坏地球。

2.地球越往内部温度越高,甚至高达几千度,为什么从地下挖出的石油、煤的温度却不高,而且没有燃烧掉呢?

答:

石油,煤只存在于地壳一层,不是存在于地球深层,所以温度不会很高,另外它们燃烧需要氧气,在地下没有足够的氧气供给它们燃烧。

2.火山

一、我来填一填:

1.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下会沿着裂缝上升。

上升的岩浆有的会在上升的过程中冷却下来,形成岩石,有的则可能冲出地面形成火山。

2.火山石由火山喷发时落下的火山灰、石块、和涌出地面的岩浆冷却而成的岩石堆成的锥形山。

3.有的火山喷发后一直没有再喷发,这样的火山叫做死火山,有的火山喷发后隔一段时间还会喷发,这样的火山叫做活火山,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火山叫做休眠火山。

4.火山喷发给我们造成灾难,也给我们带来益处,如在岩浆向上移动和喷发的过程中,会在地下形成铁、铜等矿藏。

5.地壳越到深处,压力越大,温度越高。

那里的物质热得像烧熔了的玻璃一样,叫做岩浆。

二、当好小法官:

1.我国现已发现的600多座火山,全部是死火山。

(√)

2.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火山活动的星体。

(×)

3.火山喷发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

(√)

4.地壳越到深处,压力越大,温度越高。

(×)

5.火山喷发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类有百害而无一利。

(√)

三、我来选一选:

1.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喷发的火山叫A。

A.活火山B.死火山

2.地壳厚薄不均,高山处地壳较厚,海洋下面地壳较薄,大陆地壳平均厚度有B千米。

A.20B.30C.40

3.地球内部的温度C。

A.很低B.与地面一样高C.很高,能把岩石熔化

4.岩浆冷却后变成的是岩石,说明岩浆的成分A。

A.与岩石接近B.与岩石完全一样

5.火山喷发是,岩浆是C而沿着地壳岩层裂缝冲出地面的。

A.靠自己的力量B.靠地球的引力作用C.靠地球内部的压力作用

3.地震

一、我来填一填:

1.地壳内部的岩层在地球内部的巨大压力作用下,会不断发生变动。

2.地壳中岩层,既受到自上而下的压力,又受到来自侧面的推挤压力,使岩石有的地方上升,有的地方下降,形成褶皱,在这个过程中,岩层本身也储存了巨大的能量。

3.当产生褶皱的岩层进一步受到压力作用时,岩层可能发生断裂,这时储存在岩层中的巨大能量释放出来,使大地震动,这就是地震。

4.我国是世界上研究地震最早的国家,早在1800多年前,科学家张衡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监测地震的仪器,它叫地动仪。

二、当好小法官:

1.构成地壳的岩层厚薄是均匀的,所以它们受到的压力也是均匀的。

(×)

2.岩层弯曲、褶皱会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发生变化。

(√)

3.发生地震时,应拉开电闸,关掉天然气,灭掉炉火。

(√)

4.地震现象可以说明地壳的岩层也是在不断变动着的。

(√)

5.凡是地震,人都能感觉得到。

(×)

三、我来选一选:

1.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B。

A.岩层弯曲B.岩层断裂

2.如果发生地震,应该及时B。

A.进入室内  B.离开屋子,到空旷的地方去

3.地震发生前,常有A或C等前兆。

A.井水突然升降  B.天气转暖  C.动物惊慌  D.天降大雨

四、科学探究:

如果你居住在地震多发地区,请你与家人制定一个抗震方案,要求包括以下内容:

发生地震时应该怎么办?

需要准备哪些物品?

如何关闭煤气管道?

 

4.做一块卵石

一、我来填一填:

1.河道里、河滩上的石块大小的分布特点是:

上游 大 、中游 次之 、下游 小 。

石头的形状特点是:

上游 棱角大 、中游和下游 圆滑 。

2.高山上的岩石,由于昼夜、夏冬冷暖反复变化,会产生 裂缝 。

3.植物的根伸进石缝,不断生长,这时根会对岩石产生破坏作用,使岩缝扩大。

4.流水有力量,滚落河中的石块会被流水冲到很远的地方,这叫做流水的搬运作用。

5.石块在被流水搬运的过程中,受流水冲击,彼此相互碰撞摩擦,这叫做磨圆作用。

二、当好小法官:

1.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在温度变化下,表层与内部受热不均,产生程度不同的膨胀或收缩,常常使岩石发生崩解破碎。

( √ )

2.植物根系的生长和穴居动物的活动等,也都可以对岩石起破坏作用。

( √ )

3.风化不能将巨大的山脉剥蚀成细小的沙粒。

( × )

4.水、二氧化碳、氧气、生物有机体和酸雨也能风化岩石。

( √ )

5.卵石的形成显示了大自然的力量,说明了功到自然成的道理。

( √ )

三、我来选一选:

1.渗入岩缝的水结成冰时体积会A,从而对岩石产生很大的破坏力。

A.胀大   B.缩小   C.不变

2.BC属于风化作用。

A.流水冲击 B.温度变化 C.生物破坏 D.碰撞磨圆

3.岩石在受到烈日暴晒时,它的表层和内部受热情况是B。

A.一样的 B不一样的

4.高山上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会变成A。

A.碎石    B.卵石

5.各种各样的矿物

一、我来填一填:

1.通常人们把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叫做矿产。

2.矿产的开采方法是不同的。

分布于地表或埋藏得较浅的煤,可以露天开采;埋藏得较深的煤,需要地下开采。

3.在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学说指导下,我国相继开发了一个又一个大油田,使我国的石油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4.地球上矿产资源有限 ,又不可再生,必须有计划地开采、利用。

二、当好小法官:

1.煤、石油、天然气都是重要的能源矿产。

( √  )

2.从金属矿产中提炼金属的过程十分简单,只要敲敲打打,挑出金属就行了。

( × )

3.“石油”一词是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提出的。

( × )

4.我国矿产资源丰富,许多矿产的储量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国人口多,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非常低。

(  √  )

5.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大国,因而可以尽量开采,放开使用。

( ×   )

6.地表的变化

一、我来填一填:

1.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科学家在这个地方发现了一些远古时代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这个地区亿万年前是一片汪洋大海。

2.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

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在科学研究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3.引起地表变化的因素有地壳运动、风雨侵蚀、地震等。

二、当好小法官:

1.地球内部和表面都在时刻不停地变化着。

( √ )

2.所有生物死后都能变成化石。

( × )

3.人类活动不断地塑造着地表的形态。

( √  )

4.化石不但能帮助我们推测地表曾经的变化,还为研究古环境提供了线索。

(√)

三、我来选一选:

1.下列哪项不是自然因素对地表的影响?

  C  

A.地震  B.火山喷发 C.修路架桥  D.板块的挤压

2.自然因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形式有 ABCD   。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

7.声音的产生

一、我来填一填:

1.任何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2.说话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风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流水声是由水振动产生的。

3.各种物体,只要振动就必然发出声音,若想让声音停止,就必须设法让物体停止振动。

二、当好小法官:

1.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如录音机播放的声音。

( ×  )

2.只有固体振动才能发出声音,而气体、液体振动都不能发出声音。

( × )

3.大海的波涛声是由海水振动而产生的。

( √ )

4.人的说话声是由声带振动而产生的。

( √ )

5.自然界的风声是由空气振动而产生的。

( √ )

三、我来选一选:

1.对着空瓶子口吹气,就会听到一种声音,这声音主要是 B振动产生的。

A.瓶子B.空气

2.停止敲锣后,在一段时间内还能听到锣声,这是因为 B 。

A.耳朵的错觉  B.振动停止后,声音还会持续

3.把敲响的音叉放在水面上,会看到 C 。

A.水面十分平静 B.水向一个方向流 C.水面会振动起来

四、科学探究: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那么人说话的声音是否也是由于振动而产生的呢?

请试着解释一下。

人说话的声音是由于声带的振动而产生的.

2.声音的产生与物体的振动有什么关系呢?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3.怎样让鼓、锣、小提琴等物体发出的声音立即停止?

用手按住鼓面、锣面,小提琴的琴弦,可以使正在发出的声音停止。

因为这样能使正在振动的物体停止振动,从而使声音停止。

3.用手按住鼓面、锣面,小提琴的琴弦,可以使正在发出的声音停止。

因为这样能使正在振动的物体停止振动,从而使声音停止。

8.谁能传播声音

一、我来填一填:

1.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2.任何声音都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

3.铃声响了,校园各处的同学都能听到铃声,这说明声音能在空气 中传播,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

4.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能听到用手轻轻挠桌底或桌腿的声音,这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5.在游泳池中潜水时,能听到岸上的人们说话的声音,这说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6.在宇宙中,宇航员交谈要靠无线电,这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二、当好小法官:

1.只要有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

( ×  )

2.任何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且都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的,这是各种声音的共同之处。

 ( √  )

3.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与我们投入水中的石子激起的水波向外扩散的情形是完全一样的。

 (  × )

4.声音在气体、固体、液体中都能传播,并且传播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其中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 √ )

三、我来选一选:

1.我们听到打雷声,是 B把声音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的。

A.水 B.空气B.大地

2.我们在游泳时,如果潜入水中,仍能听到声音,这声音是通过  A  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

A.水  B.空气   C.游泳池的墙壁或大地

3.如果把耳朵贴在墙上,能听到隔壁房间敲击墙壁的声音,这声音是通过  C  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

A.水   B.水蒸汽   C.墙壁

4.声音是以  B  的形式传播的。

A.水波   B.声波

四、科学探究:

1.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然后才听到雷声?

因为在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快,大约每秒30万千米,很快能传到我们眼睛里,而声音的传播速度较慢,在空气中大约每秒340米,过一会才能传到我们耳朵中,所以我们就会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2.当闹铃在真空密闭的容器中振动时,为什么我们听不到铃声?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当闹铃在真空密闭的容器中振动时,我们听不到铃声。

9.怎样听到声音

一、我来填一填:

1.耳朵分为外耳 、 中耳 、 内耳三部分。

2..中耳和内耳在头的内部,我们看不见。

3.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

中耳由鼓膜、听小骨等构成。

鼓膜是椭圆形的、半透明的薄膜。

内耳由耳蜗等构成。

耳蜗与听神经相连。

4.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5.耳朵是人体的听觉 器官,如果受到伤害,人的听力就会下降,甚至丧失。

二、当好小法官:

1.鼓膜被震碎后,声波就不能传到中耳、内耳,人就聋了。

( √  )

2.遇到巨大的声响,要紧闭住嘴,以保护鼓膜不受伤害。

( ×  )

3.当想听的声音很远很微弱时,把手放在耳后,手可以帮助耳廓收集声波,声音就听得比较清楚了。

(  √ )

三、我来选一选:

1.耳廓的作用是  A  。

A.收集声波   B.传递声波

2.外耳道的作用是   B 。

A.收集声波   B.传递声波

3.鼓膜的作用是   A 。

A.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振动,并把振动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  B.收集声波

四、填上耳朵的各个部分名称:

 

五、科学探究:

哪些动物的耳廓很大很长?

这对这些动物有什么作用?

答:

蝙蝠的耳朵圆圆的,与身体相比显得很大。

蝙蝠飞行时,耳朵像两只喇叭口,能接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耳朵上的毛还能觉察到轻微的振动,比蜗牛的触角还灵敏。

兔子的耳朵是竖起来的,只要有一点声响,它就能听见,而耳朵还能转向,听到四面八方传来的声音。

(答案不唯一)

10.各种各样的声音

一、我来填一填:

1.生活中,我们处处感受到声音的存在。

打雷时我们听到了雷声,刮风时我们听到了风声,唱歌时我们听到了歌声,各种各样的声音构成了奇妙的声音世界。

2.声音有高低和大小的不同。

3.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出声音,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

现在我们知道声音与物体的振动有关系,没有振动就没有声音。

4.当物体振动快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就高,当物体振动慢时,我们到的声音就低

5.声音的高低我们称为音调。

6.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20000赫兹。

因此,当物体的震动超过一定频率,即高于人耳听觉的上限时,人们便听不到了,这样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7.次声波就是振动频率在20赫兹以下的一种低频率声波。

二、当好小法官:

1.没有物体照样能有声音。

( ×  )

2.向瓶中吹气,能够发出声音主要是因为瓶子在振动。

( × )

3.声音只有大小之分,没有高低之分。

(×)4.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

5.潜艇在航行时通常利用声呐技术提供定向导航信息。

( √  )

三、我来选一选:

1.使劲敲鼓面,鼓发出的声音 A ,轻轻敲鼓面,鼓发出的声音B 。

A.大 B.小

2.用同样的力敲打长短不同的两根铁管,长铁管发出的音调B,短铁管发出的音调A。

A.高   B.低

四、科学探究:

男人说话的声音一般比女人沉闷、浑厚,即音调一般比女人低。

解释一下:

为什么男女说话的声音不一样?

女人的音调比男人的高,是因为女人的声带比较短,而且绷得比较紧。

11.噪声的危害与防治

一、我来填一填:

1.声音分为乐音和噪音。

2.被人称为污染环境“四大公害”的是噪声、污水、废气、垃圾。

3.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有交通运输、车辆鸣笛、工业噪声、建筑施工、社会噪声如音乐厅等。

4.噪声的危害有:

损害听力;损害人的心血管系统;使人急躁、易怒;影响睡眠,造成疲倦。

5.我在医院、图书馆、博物馆、纪念堂等环境里见过“安静”的提示,在这些地方,我是这样做的:

只用眼睛看,嘴巴不说话。

6.我们周围有许多噪声,如:

车辆鸣笛声、建筑施工的声音、高音喇叭、周围人的大声说话等,这些声音让我们感到心烦意乱。

7.在有些公共设施和公共场所附近安装了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噪声的产生。

二、当好小法官:

1.只要是优美动听的声音,都称为乐音,对人的身体健康是没有危害的。

(×)

2.消除噪声的最好办法是在耳中塞上一小团棉花。

(×)

3.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

(√)

4.噪声就是妨碍人们工作、学习和休息,影响人的身心健康,降低工作效率的声音。

(√)

5.噪声的种类是很多的,无论哪一种噪声均有可能给人带来损害。

噪声的损害不仅限于听觉系统,它对人身的其他系统同样有很大的损害。

(√)

三、科学探究:

1.人们提倡在噪声大的地带多种些植物,有什么科学道理吗?

答:

林木具有散射声波的作用,树干和树叶可阻挡声波。

枝叶表面的气孔、绒毛,像电影院里多孔纤维吸音板一样,能吸收噪声。

生长茂盛的草坪,草的叶面积是它所占地面积的19倍左右,茂密的叶片形成松软而富有弹性的地表,能像海绵似的吸收噪声和阻碍噪声的传播,减少噪声危害。

2.人们是怎么控制、消除噪声污染的?

 

12.秋季星空

一、我来填一填:

1.秋季星空的一个耀眼星座是仙后座。

它的5颗亮星构成一个M形(或W形),好像一个美丽的王后坐在宝座上。

2.观察秋季星空时面对北斗七星上南下北,左西右东。

3.秋天能够看到的星座有大熊星座、仙后座、飞马座、宝瓶座、双鱼座等。

4.北极星通常在天空的北天位置。

5.人们为了便于观察和研究星星,把星空划分成很多区域,这些区域被称为星座。

全天共分为个88星座。

二、当好小法官:

1.北斗七星包括北极星。

(×)2.用北斗星可以找到北极星。

(√)

3.仙后座在天顶时呈M形,在天边时呈W形。

(√)

4.秋季星空中最耀眼、最重要的星座就是猎户座。

(×)

5.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不变的。

(×)

三、科学探究:

秋季晴朗的夜晚,如果你在野外迷了路,你有几种方法找到回家的路?

利用仙后座或大熊座找到北极星确定方向。

13.冬季星空

一、我来填一填:

1.猎户座是冬季上半夜南天显著的星座。

它很像一个左手持着盾牌、右手高举大棒、腰间斜挂宝剑的威武猎人。

在猎人的两个肩膀、左脚、右腿部位,有四颗亮星组成了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其中左脚部位那颗星又白又亮;在猎人的腰带部位,有颗比较亮的星,斜着排成一排,这七颗亮星是识别猎户座的明显标志。

2.我发现,在一天的不同时刻,星座在天空中的位置自东向西移动。

3.冬季,从猎户座“猎人”腰部的三颗亮星向东南方向看去,全天最亮的恒星是天狼星。

二、当好小法官:

1.在一天的不同时刻,猎户座在天空中排列的样子相同。

(√)

2.民谚“三星正南,就要过年”,就是根据“猎人”腰带部位比较亮的三颗星在天空中位置移动的情况来说的。

(√)

3.仙后座在一年中位置不会变化。

(×)

三、科学探究:

1.通过观察,你发现冬季星空和秋季星空的不同之处有哪些?

2.从秋季到冬季,星空的变化有哪些规律?

14.木材

一、我来填一填:

1.我知道木材的特点有:

2.木墩上的环形花纹叫年轮,它记录了树木的年龄。

3.木材是天然材料,人们可以用木材做、、、等。

4.我知道材料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两种。

二、当好小法官:

1.我国的森林资源丰富,所以产品的包装应该多使用木材。

(×)

2.有些木材具有特殊的香味,有的还能驱虫,可用来制作名贵家具。

(√)

3.所有的木材在水中都不会下沉。

(×)

4.在北半球,通常树木朝南的年轮比朝北的年轮疏松。

(√)

三、把木材的特点和与之相应的研究方法用线连接起来。

四、科学探究:

发现电线断落在地上,可以使用干燥的木棍将其挑开。

这是利用木材的什么特点?

这是利用干燥的木材不导电的原理。

 

15.纸

一、我来选一选:

1.把同一种纸叠成几层,承受拉力的性能 B 。

A.不变B.变大了C.变小了

2.我们用宣纸写毛笔字,是因为宣纸有较好的B 。

A.厚度B.吸水性C.透明度

3.我们用纸的时候 C 。

A.用完随便扔掉B.买又贵又好的C.要注意节约

4.造纸术是 C 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A.美国B.英国C.中国

二、当好小法官:

1.最初的纸是由东汉蔡伦发明的。

(×)2.节约纸张就是节约能源。

(√)

3.练习本的正面反面都要使用,这是节约纸张的具体表现。

(√)

4.废旧报纸的回收利用也是节约纸张的具体表现。

(√)

三、科学探究:

文具厂要做纸箱,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纸?

选择又厚又硬的纸。

16.陶瓷

一、我来填一填:

1.陶瓷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之一。

原始陶瓷制作距今约7000年。

陶瓷的发明对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中国是世界上出口陶瓷最早的国家,素有“瓷国”的美誉。

3.陶瓷史一种人造材料,有很多优点,但是易碎,使用时要特别小心。

二、当好小法官:

1.陶瓷既可作为日常器具使用,又可制成各种工艺品。

(√)

2.具有中国陶瓷之都美誉的城市是北京。

(×)

3.我国的制陶技术今后会有更大的发展,陶瓷用途会更广。

(√)

三、我来选一选:

1.陶瓷被用作污水管道,是利用了它的C特点。

A耐高温B.易碎C.耐化学腐蚀

2.C是陶瓷的缺点。

A.易导电B.易传热C.易碎

四、科学探究:

很多输电设备用到陶瓷,这利用了陶瓷的什么特点?

答:

利用了陶瓷不导电的特点。

17.金属

1.把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碘、金、银、铅、铜、锌、钨、氧、水银、锡。

金属:

金、银、铅、铜、锌、钨、水银、锡非金属:

碘、氧、。

2.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用具是用下列金属制成的。

金属

用品

铝壶,铝箔

耳饰,银针

铜电线,铜雕塑

铁锅,铁锁

3.金属可以做成导线,这是利用了金属的什么特点?

答:

这是利用了金属易导电的特点。

4.可以把铝加工成薄片,这是利用了金属的什么特点?

答:

这是利用了金属有延展性的特点。

18.玻璃与塑料

一、我来选一选:

1.玻璃和塑料都属于  B  材料。

A.天然B.人造

2.下列材料中,透明度较高,但易碎的是  B  ;比较轻便,但是容易造成污染的是 C ;坚固耐用,但是容易生锈的是 A 。

A.钢铁B.玻璃C.塑料

3.塑料常被用作导线的外皮,这是利用塑料 C的特点。

A.轻便B.结实C.绝缘

4.我对一次性塑料的认识是  B  ,我准备  D  。

A.轻巧、方便B.轻便但容易污染环境C.多使用D.尽量少用

二、科学探究:

1.哪些日常生活用品是用塑料做的?

2.哪些日常生活用品不是用塑料做的?

为什么不用塑料来做?

3.在玻璃和塑料用品中,选出自己喜欢的一种,并说出为什么喜欢。

19.材料的分类

一、我来选一选:

棉花、木头、煤、塑料、陶瓷、人造革、天然气、石油、玻璃、人造纤维。

人造材料

塑料

陶瓷

玻璃

人造革

人造纤维

天然材料

棉花

木头

天然气

石油

二、当好小法官:

1.我们使用的材料,不论是人造材料还是天然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