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用书总结 第一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9423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用书总结 第一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用书总结 第一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用书总结 第一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用书总结 第一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用书总结 第一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用书总结 第一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用书总结 第一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用书总结 第一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用书总结 第一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用书总结 第一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用书总结 第一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用书总结 第一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用书总结 第一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用书总结 第一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用书总结 第一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用书总结 第一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用书总结 第一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用书总结 第一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用书总结 第一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用书总结 第一章.docx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用书总结 第一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用书总结 第一章.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用书总结 第一章.docx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用书总结第一章

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

幼儿心理研究的理论流派

行为主义

(一)华生的早期行为主义(美)

主要观点:

心理的本质就是行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就是可观察到的行为。

环境和教育是儿童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

否认遗传在个体成长中的作用,认为一切行为都遵循着刺激(S)——反应(R)的学习过程。

否定儿童在发展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否定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和年龄特征。

(二)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美)

主要观点:

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行为的习得与及时强化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

强化指通过某一事物增强某种行为的过程。

得不到强化的行为就会逐渐消退。

(三)班杜拉的新行为主义(美)以华生和斯金纳为代表的老行为主义受到批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忽略了行为的社会因素。

主要观点: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一些不足。

班杜拉着重研究人的行为学习,他强调观察学习在行为发展中的作用。

新行为主义的重要特点是,承认在S—R之间有一个机体的内部过程作为中介,而不是S对于R的简单的、直线的决定作用。

新行为主义的这些观点和技术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

但是他们把人和动物等同起来。

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机械观点应当予以反对。

精神分析理论

(一)西蒙•弗洛伊德(奥地利1856—1939)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主要观点:

1.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

在人格发展上存在三个主要的、连续的阶段,这些阶段主要反映在本我、自我与超我的发展过程中。

本我:

“本能冲动”,追求欲望的满足(快乐原则)。

自我:

人类人格中的理性水平,是在与环境的关系中儿童逐步形成的一种心理组织。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

超我是人格中最高部分,遵循的是至善至美原则,是人格的社会成分。

2.儿童性心理的发展及表现的阶段

弗洛伊德把儿童性心理的发展分为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五个时期。

他认为在生命最初几年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任何成人阶段表现出来的行为都能在个体的早期经验中找到根源.因此,对儿童早期经验的关注显得非常重要。

(二)埃里克森(E.H.Erikson)

新精神分析派的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八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发展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发展危机,这些危机是每一个发展阶段随着个体生理的成熟和社会任务的改变而相继出现的,是每一个发展阶段的标志。

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

分别为:

信任感对不信任感(婴儿期0-1.5);自主对羞怯(儿童期1.5-3);主动对内疚(学龄初期3-5);勤奋对自卑(学龄期6-12);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青春期12-18);后三个阶段为:

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18-25)、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期25-65)、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熟期)。

认知发展理论

代表人物:

瑞士皮亚杰

主要观点:

儿童的发展既不是先天结构的展开.也不完全取决于环境的影响。

儿童发展受四个因素的共同影响:

1.成熟:

主要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成熟,是发展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2.自然经验(物理经验、数理逻辑经验):

主要是通过与外界物理环境的接触而获得知识。

3.社会经验:

指在社会相互作用和社会传递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主要有语言、教育和社会生活等。

4.平衡:

指儿童内部的一种自我调节过程.也是儿童主体内部存在的适应环境的机制。

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皮亚杰将儿童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四个年龄阶段:

第一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儿童只能协调感知觉和动作活动,在接触外界事物时能利用或形成某些低级行为图式。

第二阶段:

前运算阶段(2~7岁)。

表象或内化了的感知或动作在儿童心理上起着重要作用,词的功能开始出现.使儿童能用表象和语言作为中介来描述外部世界,扩大了儿童生活和心理活动的范围。

第三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儿童开始出现“守恒”、“可逆”,开始独立组织各种方法进行正确的逻辑运算(如分类等),但还离不开具体事物或形象的帮助。

第四阶段:

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这时儿童根据假设对各种命题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不断发展.开始接近成人的思维水平。

文化历史理论

代表人物:

维果斯基(前苏联,1896—1934)

主要观点:

1.强调文化的重要性

个体的心理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发展。

发展得益于由外向内.即个体通过内化从情境中吸取知识,获得发展。

2.语言的角色:

语言使人类的社会交流变成可能。

有了语言,才能使“抚养与教育”成为可能。

3.最近发展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

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

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幼儿发展的特点

1.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

婴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按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固定顺序进行。

2.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连续性指婴幼儿的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阶段性是指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

3.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

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速度;不同的心理过程,具有不同的发展速度;不同的儿童,具有不同的心理发展速度。

4.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对于每个儿童而言,其发展的速度、发展的优势领域、最终达到的发展水平等都是不同的。

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

客观

(1)生物因素

1.遗传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遗传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遗传为幼儿的身心发展提供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

(2)遗传奠定了幼儿身心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2.生理成熟

生理成熟是指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也称生理发展。

生理成熟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自然物质前提。

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明显表现在发展方向、顺序和速度上。

(2)社会因素:

5.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是指幼儿对外界影响的选择、吸收和融化的主动反映能力,也包括幼儿对外界所做的创造性反映能力。

总之,遗传和生理成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自然物质前提,环境和教育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决定条件,而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使环境和教育相结合,促使其身心发展的遗传潜能转化为现实,并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一定的指导作用和调控作用。

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1.从简单到复杂

儿童最初的心理活动,只是非常简单的反射活动,以后逐渐变得复杂多样。

2.从具体到抽象

在整个幼儿阶段,一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到5~6岁时,幼儿开始出现了抽象思维的萌芽。

3.从被动到主动

幼儿心理活动最初是被动的,心理活动的主动性后来才发展起来,并逐渐提高,直到成人所具有的极大的主观能动性。

幼儿心理发展的这种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从无意向有意发展;

(2)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主动调节。

4.从零乱到成体系

幼儿的心理活动最初是零散杂乱的,心理活动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活动逐渐组织起来,有了系统性,形成了整体,有了稳定的倾向,出现每个人特有的个性。

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幼儿身体发育的特点有:

(1)运动器官发展接近完善,调节支配运动器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2)婴幼儿身长中心点随着年龄的增长下移。

(3)体围发育的顺序是由上而下,由中心而末梢。

(4)婴幼儿各器官系统的发育不平衡。

幼儿动作与运动发展的规律

1.从上至下

儿童最早发展的动作是头部动作,其次是躯干动作,最后是脚的动作。

任何一个儿童的动作发展总是沿着抬头一翻身一坐一爬一站一行走的方向进行。

2.由近而远

发展从身体的中部开始,越接近躯于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而远离身体躯干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

3.由粗到细

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先发展,小肌肉的精细动作随后发展。

随着神经系统和肌肉的发育,儿童开始学会控制身体各部位的小肌肉的动作。

4.由头至尾

对头部的控制早于手臂和躯干,对手臂和躯干的控制早于大腿。

5.由整体到局部

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以后儿童的动作才逐步分化成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

知觉的特征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T-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知觉的基本特征包括:

1.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指的是人们能迅速地从背景中选择出知觉对象。

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因素主要有:

(1)对象和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就越容易从背景中区分出来。

(2)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运动的物体容易被知觉为对象。

(3)知觉的选择性也明显受到知觉者的需要、兴趣、爱好、知识经验的影响。

2.知觉的整体性

当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能够根据知识经验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指的是人在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它。

对事物的理解是产生正确知觉的必要条件。

4.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知觉的映像仍然相对地保持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在视知觉中,知觉的恒常性表现得特别明显。

幼儿注意发展的特点。

1.幼儿的无意注意占据优势地位

容易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诱因有两类:

(1)刺激比较强烈、对比鲜明,新异和变化多动的事物

(2)与幼儿兴趣、需要和生活经验有关系的事物

2.幼儿的有意注意初步发展

幼儿有意注意产生的条件如下:

(1)幼儿的有意注意依赖于丰富多彩活动的开展

(2)幼儿对活动目的、活动任务的理解程度

(3)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与良好的活动方式

(4)言语指导和言语提示

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对物体的空间位置、空间特性及空间特性的知觉。

幼儿空间知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方位知觉、深度知觉、形状知觉、大小知觉等方面。

婴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对上下、前后、左右方位的辨别。

2~3岁的幼儿能辨别上下。

4岁幼儿开始能辨别前后,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7岁后才能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左右,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左右方位。

幼儿5岁时,方位知觉有跃进的倾向。

因此,幼儿园教师面向幼儿做示范动作时,其动作要以幼儿的左右为基准,即“镜面示范”。

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1)时间知觉的精确性与年龄呈正相关,即年龄越大,精确性越高。

7~8岁是时间知觉迅速发展的时期。

(2)时间知觉的发展水平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呈正相关。

(3)幼儿对时间单元的知觉和理解有一个由中间向两端、由近及远的发展趋势。

幼儿先能理解的是“天”和“小时”,然后是“周”“月”或“分钟”“秒”等更大或更小的时间单元。

(4)理解和利用时间标尺(包括计时工具)的能力与其年龄呈正相关。

小孩子常常不能理解计时、工具的意义。

研究表明,大约到7岁,儿童才开始利用时间标尺估计时间。

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1.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1)无意记忆占优势

①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忆。

3岁以前的儿童基本上只有无意识记。

而在整个幼儿期,无意识记的效果都优于有意识记。

到了小学阶段,有意识记才赶上无意识记。

②无意识记的效果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

(2)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有意识记的发展是幼儿记忆发展中最重要的质的飞跃。

主要有以下特点:

1儿的有意识记是在成人的教育下逐渐产生的,随年龄增长不断发展。

②有意识记的效果依赖于对记忆任务的意识和活动动机。

2.较多运用机械记忆,意义记忆开始发展

根据对记忆材料是否理解,记忆可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

机械记忆指对所记材料的意义和逻辑关系不理解,采用简单、机械重复的方法进行记忆。

意义记忆是指根据对所记材料的内容、意义及其逻辑关系的理解进行的记忆。

(1)较多运用机械识记,但意义识记效果好

(2)幼儿的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都在不断发展

3.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1)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

(2)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3)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差别逐渐缩小

幼儿想象的主要特征

1.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开始发展。

以无意想象为主:

(1)想象的目的不明确

(2)想象的主题不稳定(3)想象过程受兴趣和情绪的影响

有意想象开始发展:

在教育的影响下,幼儿的有意想象开始发展。

中班以后,幼儿的想象已具有一定的有意性和目的性。

2.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再造想象为主。

幼儿的想象常依赖于承认的语言描述;幼儿的想象具有复制性和模仿性。

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随着幼儿言语的发展和抽象概括能力的提高,幼儿在再造想象中出现了一些创造性的因素。

到了幼儿中期,创造想象开始出现。

3.想象的内容由贫乏零碎逐渐向丰富完整发展。

4.幼儿的想象脱离现实,常与现实混淆。

幼儿的想象脱离现实表现在幼儿想象具有夸张性,在想象中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

幼儿的想象常与现实混淆。

把希望发生的事情当作已经发生的事情。

幼儿思维发展的趋势

1.幼儿初期的思维仍具有一定的直观行动性

2.幼儿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的一般特点:

(1)具体性

(2)形象性(最为突出的特点)(3)经验性(4)拟人性(泛灵论)(5)表面性(6)固定性

3.幼儿晚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幼儿语言的发展

1.幼儿口头语言的发展

(1)语音的发展逐渐掌握了本民族语言的全部语音

(2)词汇的发展词汇数量的增加词类范围的扩大词义的理解逐渐深化

(3)语法的发展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从简单句到复合句;从不完整到完整

(4)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从对话言语过渡到独白言语;从情境性言语过渡到连贯性语言

2.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幼儿掌握书面语言一般要经过识字、阅读和写作三个阶段

幼儿口吃

1、口吃是语言的节律障碍、说话中不正确的停顿和重复的表现。

幼儿的口吃,部分是生理原因,更多的是心理原因所致。

口吃的心理原因之一是说话时过于急躁、激动、紧张。

另一原因可能是来自模仿。

幼儿的好奇心和好模仿的心理特点,使他们觉得口吃“好玩”并加以模仿,不自觉地形成习惯。

在幼儿园口吃有时似乎像一种“传染病”迅速蔓延。

原因就在于此。

2、解除紧张是矫正口吃的重要方法

特别是四岁以后,幼儿已经出现对自己语言的意识,如果对他的口吃现象加以斥责或过急要求改正,将会加剧其紧张情绪,使口吃现象恶性循环。

甚至由此导致幼儿避免说话,或回避说出某些词,难以纠正口吃。

这种情况发展下去,还将对幼儿的性格形成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孤僻等性格特征。

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情绪的易冲动性、不稳定性、外露性

幼儿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

(一)情绪的社会化

1.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2.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3.表情的社会化幼儿表情社会化的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①理解(辨别)面部表情的能力,

②运用社会化表情手段的能力。

(二)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

丰富两种含义:

一是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二是情绪所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

(三)情绪的自我调节化

情绪情感自我调节的发展趋势:

1.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2.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3.情绪情感从外显到内隐

幼儿高级情感的发展

(一)道德感

道德感是因自己或别人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绪体验。

3岁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

3岁后逐渐发展。

小班幼儿的道德感主要指向个别行为,往往是由成人的评价而引起。

中班幼儿明显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

大班幼儿进一步复杂化。

(二)理智感

理智感是在认知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幼儿期是儿童理智感开始发展的时期,幼儿的理智感有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即好奇好问。

(三)美感

美感是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它是根据一定的美的标准而产生的。

学前儿童良好情绪的培养

(一)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

保持和谐气氛;建立良好的亲子情和师生情

(二)成人的情绪自控。

做好良好的情绪示范和教养态度

(三)积极接纳、引导和鼓励。

理解并接纳幼儿的负面情绪;引导幼儿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正确运用暗示和强化,肯定为主。

(四)帮助幼儿克服不良情绪。

转移法;冷却法;消退法

个性

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

个性心理有三方面组成:

(1)个性倾向性

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是个性心理结构中最活跃的成分。

(2)个性心理特征

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这些特征最突出地表现出人的心理的个别差异。

(3)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评价、体验和调节

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

从依从性评价到独立性;表面性到深刻性;主观性到客观性

气质

是指一个人心理活动方面比较稳定的特征。

受先天因素影响并无好坏之分。

要了解幼儿的气质特点、接受幼儿的气质特点、不要轻易对幼儿的气质类型下结论

亲子交往的影响因素

(1)父母的性格、爱好、教育观念及对幼儿发展的期望对其教养行为有直接的影响

(2)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社会经济地位、宗教信仰以及父母之间的关系状况等

(3)幼儿自身的发育水平和发展特点

幼儿同伴交往的意义

(1)同伴交往有助于幼儿学习社交技能和策略,促进其社会行为向友好、积极的方向发展

(2)同伴交往是幼儿积极情感的重要后盾

(3)同伴交往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4)同伴交往有助于幼儿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同伴交往的影响因素

(1)早期亲子交往的经验亲子关系对今后的同伴关系有预告和定型的作用。

(2)幼儿自身的特征

首先,性别、长相、年龄等生理因素和姓名影响着幼儿被同伴选择和接纳的程度

其次,幼儿的气质、情感、能力、性格等个性、情感特征影响着他们对同伴的态度和交往中的行为特征,由此影响同伴对他们的反应和其在同伴中的关系类型。

对幼儿同伴交往关系影响最大的是其在交往中的积极主动性、交往行为及交往技能。

(3)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

活动材料、特别是玩具,是幼儿同伴交往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活动性质对同伴交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自由游戏的情境下。

幼儿性别角色认识的发展

儿童性别角色的认识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对于幼儿而言,主要经历了前三个阶段的发展。

(1)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岁)

幼儿的性别概念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对自己性别的认识。

一是对他人性别的认识。

幼儿对他人的性别认识是从2岁开始的,但这时还不能准确说出自己是女孩还是男孩。

直到2.5~3岁左右,绝大多数孩子能准确说出自己的性别。

同时,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有了一些关于性别角色的初步知识。

(2)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3~4岁)

这个阶段的幼儿已经能明确分辨出自己的性别,并对性别角色的知识逐渐增多,如男孩和女孩在穿衣服和游戏、玩具方面的不同等。

但这个时期的孩子能接受各种与性别习惯不符的行为偏差,如认为男孩穿裙子也很好。

(3)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5~7岁)

这个阶段幼儿不仅对男孩和女孩在行为方面的区别认识得越来越清楚。

同时开始认识到一些与性别有关的心理因素,如男孩要胆大、勇敢等。

幼儿对性别角色的认识也表现出刻板性,他们认为违反性别角色习惯是错误的.如一个男孩玩娃娃会遭到同性别孩子的反对等。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主要有:

同情、关心、分享、合作、谦让、帮助、抚慰、援助、捐献等。

(1)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①社会生活环境包括社会文化和电视网络媒介的影响。

②幼儿日常的生活环境

a.家庭的影响:

榜样的作用、父母的教养方式

b.同伴相互作用:

模仿和强化

移情移情是指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是导致亲社会行为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

学前儿童移情能力发展的特点:

(1)对别人心理状态的理解从简单到复杂;

(2)从需要明显的外部线索到能理解隐蔽线索;

(3)移情能力的水平随儿童完成任务的难度而变化;

(4)移情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可能在4~6岁。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是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包括工具性攻击行为和敌意性攻击行为

(1)幼儿期攻击行为的特点:

①起因:

年龄小的幼儿主要是为了玩具和其他物品而争吵、打架,随着年龄增长,由社会性问题引发攻击性行为较多

2方式:

幼儿更多依靠身体上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

③类型:

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转化,小班幼儿的工具性攻击行为多于敌意性攻击行为,而大班幼儿的敌意性攻击则显著多于工具性攻击;

④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幼儿园男孩比女孩更多地怂恿和卷入攻击性事件。

(2)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①父母的惩罚

研究发现.攻击性男孩的父母对他们惩罚更多,而且即使他们行为正确也经常受到惩罚。

惩罚对攻击型和非攻击型的幼儿能产生不同的影响。

惩罚能抑制非攻击型幼儿的攻击性,却不能抑制攻击型幼儿的攻击性,反而会加重他们的攻击性行为。

因此,以惩罚作为抑制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方法往往给幼儿树立了攻击性行为的榜样。

②大众传播媒介

大众传播媒介里的攻击性榜样会增加幼儿以后的攻击性行为,幼儿会从这些电视、电影暴力节目中观察学习到各种具体的攻击性行为。

③强化

当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时,父母或教师不加制止或听之任之,就等于强化了幼儿的侵犯行为。

同伴之间也能学会攻击性行为,如果一个幼儿成功地运用了攻击策略来控制同伴,就可以加强和增加他以后的攻击性。

④挫折

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挫折。

挫折是人在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使自己的目的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研究认为,一个受挫折的幼儿很可能比一个心满意足的幼儿更具攻击性。

对幼儿来说,家长或教师的不公正是挫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教师和家长在处理问题时,要保持公正的态度和采用公正的方式。

幼儿个别差异

个别差异一般是指个性差异,即个体之问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包括性格、能力、兴趣等方面的差异。

幼儿教育心理学中的个别差异,着重分析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

即幼儿个别差异指幼儿在幼儿园学习与教学情景下,在智力、性格、性别、认知方式等方面的差别。

1.幼儿智力差异

(1)智力是指个体处理抽象概念、处理新情境和进行学习以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智力测验是评定一个人智力水平高低的方式。

智力是个体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2)智力的个体差异包括智力发展水平差异和智力类型差异。

智力发展水平差异是指个体与同龄团体智商稳定的平均数相比较所表现出的差异。

研究表明,个体智力水平呈正态分布。

智力类型差异是指根据个体在知觉、记忆、表象、思维和言语等活动中的特点与品质不同,智力表现形式也不同。

(3)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就反映了儿童在智力类型方面的差异。

加德纳的研究指出,每个人至少有7种智力中心,即语言智力、逻辑或数学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或视觉智力、运动或身体智力、人际智力、内省智力。

这7种智力在不同幼儿身上的发展优势不同。

(4)3岁幼儿的智力优势中心已有明显差异,有的擅长语言,有的擅长音乐,有的擅长空间或视觉等。

教师必须发现并尊重这种差异,确保教学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2.幼儿性格差异

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性格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

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特征差异和性格类型差异两个方面。

性格特征差异表现在下面四个方面:

(1)个体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差异,如对社会、集体的态度,对自己的态度等;

(2)个体的理智特征差异;

(3)个体性格的情绪特征;

(4)个体性格的意志特征,如自觉性、果断性等。

性格的类型差异是指一个人身上所有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