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用电安全专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32052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96.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时用电安全专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临时用电安全专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临时用电安全专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临时用电安全专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临时用电安全专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临时用电安全专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临时用电安全专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临时用电安全专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临时用电安全专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临时用电安全专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临时用电安全专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临时用电安全专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临时用电安全专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临时用电安全专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临时用电安全专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临时用电安全专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临时用电安全专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临时用电安全专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临时用电安全专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时用电安全专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临时用电安全专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时用电安全专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临时用电安全专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仁志国、苏东旭、刘艳妮、潘殿成、王吉友

黄志雄、郭俊峰、汪守良、许铁钢、刘传开、王现公

2、安全领导小组职责

1)组长职责

组长(项目经理)是本工程项目安全生产、文明施工领导小组组长,是工程项目安全生产要素的指挥者,是工程项目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第一责任者,对本工程项目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负全面责任。

2)副组长职责

负责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和文明施工检查,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和遵章守纪教育、新工人三级教育、特殊工种上岗前的培训取证教育等各项教育工作。

3)组员职责

进行每月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检查评分和季度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检查评比,并做好项目月、季度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检查评比记录入档。

参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领导小组会议,组织好施工班组安全生产教育活动,并作好教育记录入档。

对入场新工人上岗前三级教育工作,变换工种职工新岗位教育考核工作和特殊工种持证

上岗工作,并作好教育记录入档。

3、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框图

5

五、施工用电安全措施

1、配电室应设在靠近电源、无尘、无蒸汽、无腐蚀介质及无震动的地方,并应采取防止雨雪或动物侵入的措施;

配电室内配置砂箱和绝缘灭火器;

配电屏(盘)和控制台两端应与重复接地及保护接零做电器连接;

配电屏(盘)应装设短路及过负荷保护装置、漏电保护器;

配电室要设专人值班,停送电由专人负责。

2自备电源应满足以下要求:

自备发电机组应采用三相四线制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4Q;

发电机组应设置短路保护和过负荷保护装置;

多台发电机组并列运行时,必须在机组同期后向负荷供电。

3生活照明用电,不得擅自拉线、装插座。

不得私自使用电炉和功率较大的电器。

4、固定式配电箱及开关箱的底面与地面垂直距离不得小于1.3m,移动式配电箱及开关箱的底面与地面垂直距离应大于0.6m;

配电箱应配锁。

5、工地内的变、配电设备应有完善的屏护装置。

安装在室外的变压器以及室内的变、配电装置,均应设有遮栏、栅栏。

配电站、所应有防雷及消防设施,户外围墙高度不宜低于2.5m,并应设有明显的警告牌。

六、施工用电安全要求

1、一般规定

1.1电工作业必须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准上岗独立操作。

非电工严禁进行电气作业。

1.2电工接受施工现场暂设电气安装任务后,必须认真领会落实临时用电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的内容,施工用电线路架设必须按施工图规定进行,凡临时用电使用超过六个月(含六个月)以上的,应按正式线路架设。

改变安全施工组织设计规定,必须经原审批单位领导同意签字,未经同意不得改变。

1.3电工作业时,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酒后不准操作。

1.4所有绝缘、检测工具应妥善保管,严禁他用,并应定期检查、校验。

保证正确可靠接地或接零。

所有接地或接零处,必须保证可靠电气连接。

保护线PE必须采用绿/黄双色线,严格与相线、工作零线相区别,不得混用。

1.5电气设备的设置、安装、防护、使用、维修必须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以下简称《规范》)的要求。

1.6在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中,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

1.7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框架、部件、管道、金属操作台和移动式碘鸨灯的金属柱等,均应做保护接零。

1.8定期和不定期对临时用电工程的接地、设备绝缘和漏电保护开关进行检测、维修,发现隐患及时消除,并建立检测维修记录。

1.9、线路上禁止带负荷接电或断电,并禁止带电操作。

1.10有人触电,立即切断电源,进行急救;

电气着火,应立即将有关电源切断后,使用C02或干粉灭火器或干砂灭火。

1.11安装高压开关,自动空气开关等有返回弹簧的开关设备时,应将开关置于断开位置。

1.12多台配电箱(盘)并列安装时,手指不得放在两盘的接合处,也不得触摸连接螺孔。

1.13电杆用小车搬运应捆绑卡牢。

人抬时,动作一致,电杆不得离地过高。

1.14人工立杆,所用叉木应坚固完好,操作时,互相配合,用力均衡。

机械立杆,两侧应设溜绳。

立杆时,坑内不得有人,基础夯实后,方可拆出叉木或拖拉绳。

1.15登杆前,杆根应夯实牢固。

旧木杆杆根单侧腐朽深度超过杆根直径八分之一以上时,应经加固后方能登杆。

1.16登杆操作脚扣应与杆径相适应。

使用脚踏板,钩子应向上。

安全带应栓于安全可靠处,扣环扣牢,不准拴于瓷瓶或横担上。

工具,材料应用绳索传递,禁止上、下抛扔。

1.17杆上紧线应侧向操作,并将夹紧螺栓拧紧,紧有角度的导线,应在外侧作业。

调整拉线时,杆上不得有人。

1.18紧线用的铁丝或钢丝绳,应能承受全部拉力,与导线的连接,必须牢固。

紧线时,导线下方不得有人,单方向紧线时,反方向应设置临时拉线。

1.19电缆盘上的电缆端头,应绑扎牢固,放线架、千斤顶应设置平稳,线盘应缓慢转动,防止脱杆或倾倒。

电缆敷设到拐弯处,应站在外侧操作,木盘上钉子应拨掉或打弯。

雷雨时停止架线操作。

1.20进行耐压试验装置的金属外壳须接地,被试设备或电缆两端,如不在同一地点,另一端应有人看守或加锁。

对仪表、接线等检查无误,人员撤离后,方可升压。

1.21电气设备或材料,作非冲击性试验,升压或降压,均应缓慢进行。

因故暂停或试压结束,应先切断电源,安全放电,并将升压设备高压侧短路接地。

1.22电力传动装置系统及高低压各型开关调试时,应将有关的开关手柄取下或锁上,悬挂标示牌,防止误合闸。

1.23用摇表测定绝缘电阻,应防止有人触及正在测定中的线路或设备。

测定容性或感性材料、设备后,必须放电。

雷雨时禁止测定线路绝缘。

1.24电流互感器禁止开路,电压互感器禁止短路和以升压方式运行。

1.25电气材料或设备需放电时,应穿戴绝缘防护用品,用绝缘棒安全放电。

1.26现场变配电高压设备,不论带电与否,单人值班不准超过遮栏和从事修理工作。

1.27在高压带电区域内部分停电工作时,人与带电部分应保持安全距离,并需有人监护。

1.28变配电室内、外高压部分及线路,停电作业时:

(1)切断有关电源,操作手柄应上锁或挂标示牌。

(2)验电时应穿戴绝缘手套、按电压等级使用验电器,在设备两侧各相或线路各相分别验电。

(3)验明设备或线路确认无电后,即将检修设备或线路做短路接电。

(4)装设接地线,应由二人进行,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拆除时顺序相反。

拆、接时均应穿戴绝缘防护用品。

(5)接地线应使用截面不小于25mni2多股软裸铜线和专用线夹,严禁用缠绕的方法,进行接地和短路。

(6)设备或线路检修完毕,应全面检查无误后方可拆除临时短路接地线。

1.29用绝缘棒或传动机构拉、合高压开关,应戴绝缘手套。

雨天室外操作时,除穿戴绝缘防护用品外,绝缘棒应有防雨罩,并有人监护。

严禁带负荷拉、合开关。

1.30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或接零。

同一设备可做接地和接零。

同一供电网不允许有的接地有的接零。

1.31电气设备所有保险丝(斤)的额定电流应与其负荷容量相适应。

禁止用其他金属线代替保险丝(片)。

1.32施工现场夜间临时照明电线及灯具,一般高度应不低于2.5m,易燃、易爆场所应用防爆灯具。

照明开关、灯口、插座等,应正确接入火线及零线。

1.33穿越道路及施工区域地面的电线路应埋设在地下,并作标记。

电线路不能盘绕在钢筋等金属构件上,以防绝缘层破裂后漏电。

在道路上埋设前应先穿入管子或采取其它防护措施,以防被辗压受损,发生意外。

1.34工地照明尽可能采用固定照明灯具,移动式灯具除保证绝缘良好外,还不应有接头,使用时也要作相应的固定,应放在不易被人员及材料,机具设备碰撞的安全位置,移动时,线路(电缆)不能在金属物上拖拉,用完后及时收回保管。

2三级配电两级保护

2.1.三级配电,配电箱根据其用途和功能的不同,一般可分为三级:

2.1.1.总配电箱(又称固定式配电箱)。

总配电箱用符号“A”表示。

总配电箱是控制施工现场全部供电的集中点,应设置在靠近电源地区。

电源由施工现场用电变压器低压侧引出的电缆线接入,并装设电流互感器、有功电度表、无功电度表、电流表、电压表及总开关、分开关。

总配电箱内的开关均应采用自动空气开关(或漏电保护开关)。

引入、引出线应穿管并有防水弯。

2.1.2,分配电箱(又称移动式配电箱)。

分配电箱用符号“B”表示。

其中1、2、3表示序号。

分配电箱是总配电箱的一个分支,控制施工现场某个范围的用电集中点,应设在用电设备负荷相对集中的地区。

箱内应设总开关和分开关。

总开关应采用自动空气开关,分开关可采用漏电开关或刀闸开关并配备熔断器。

2.1.3.开关箱。

直接控制用电设备。

开关箱与所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得大于3m,与分配电箱的距离不得大于30m。

开关箱内安装漏电开关、熔断器及插座。

电源线采用橡套软电缆线,从分配电箱引出,接入开关箱上闸口。

2.1.4.配电箱及其内部开关、器件的安装应端正牢固。

安装在建筑物或构筑物上的配电箱为固定式配电箱,其箱底距地面的垂直距离应大于1.3m,小于1.5血。

移动式配电箱不得置于地面上随意拖拉,应固定在支架上,其箱底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大于0.6m,小于1.5m。

2.1.5.配电箱内的开关、电器,应安装在金属或非木质的绝缘电器安装板上,然后整体紧固在配电箱体内,金属箱体、金属电器安装板以及箱内电器不带电的金属底座,外壳等,必须做保护接零。

保护零线必须通过零线端子板连接。

2.1.6,配电箱和开关箱的进出线口,应设在箱体的下面,并加护套保护。

进、出线应分路成束,不得承受外力,并做好防水弯。

导线束不得与箱体进、出线口直接接触。

2.1.7.配电箱内的开关及仪表等电器排列整齐,配线绝缘良好,绑扎成束。

熔丝及保护装置按设备容量合理选择,三相设备的熔丝大小应一致。

三个及其以上回路的配电箱应设总开关,分开关应标有回路名称。

三相胶盖闸开关只能作为断路开关使用,不得装设熔丝,应另加熔断器。

各开关、触点应动作灵活、接触良好。

配电箱的操作盘面不得有带电体明露。

箱内应整洁,不得放置工具等杂物,箱门应有锁,并用红色油漆喷上警示标语和危险标志,喷写配电箱分类编号。

箱内应设有线路图。

下班后必须拉闸断电,锁好箱门。

2.1.8,配电箱周围2m内不得堆放杂物。

电工应经常巡视检查开关、熔断器的接点处是否过热。

各接点是否牢固,配线绝缘有无破损,仪表指示是否正常等。

发现隐患立即排除。

配电箱应经常清扫除尘。

2.1.9.每台用电设备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制,严禁同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二台及二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

2.2两级漏电保护。

总配电箱和开关箱中两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应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级、分段保护的功能。

施工现场的漏电保护开关在总配电箱、分配电箱上安装的漏电保护开关的漏电动作电流应为50〜100mA,保护该线路;

开关箱安装漏电保护开关的漏电动作电流应为30mA以下。

漏电保护开关不得随意拆卸和调换零部件,以免改变原有技术参数。

并应经常检查试验,发现异常,必须立即查明原因,严禁带病使用。

3施工照明

3.1施工现场照明应采用高光效、长寿命的照明光源。

工作场所不得只装设局部照明,对于需要大面积的照明场所,应采用高压汞灯、高压钠灯或碘鸨灯,灯头与易燃物的净距离不小于0.3m。

流动性碘钙灯采用金属支架安装时,支架应稳固,灯具与金属支架之间必须用不小于0.2m的绝缘材料隔离。

3.2施工照明灯具露天装设时,应采用防水式灯具,距地面高度不得低于3m。

工作棚、场地的照明灯具,可分路控制,每路照明支线上连接灯数不得超过10盏,若超过10盏时,每个灯具上应装设熔断器。

3.3室内照明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2.4m。

每路照明支线上灯具和插座数不宜超过25个,额定电流不得大于15A,并用熔断器或自动开关保护。

3.4一般施工场所宜选用额定电压为220V的照明灯具,不得使用带开关的灯头,应选用螺口灯头o相线接在与中心触头相连的一端,零线接在与螺纹口相连的一端。

灯头的绝缘外壳不得有损伤和漏电,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做保护接零。

单项回路的照明开关箱内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开关。

3.5现场局部照明用的工作灯,在潮湿环境下,照明电源电压应不大于36V。

在特别潮湿,导电良好的地面、锅炉或金属容器内工作的照明灯具,其电源电压不得大于12V。

工作手灯应用胶把和网罩保护。

3.636V的照明变压器,必须使用双绕组型,二次线圈、铁芯、金属外壳必须有可靠保护接零。

一、二次侧应分别装设熔断器,一次线长度不应超过3m。

照明变压器必须有防雨、防砸措施。

3.7照明线路不得拴在金属脚手架、龙门架上,严禁在地面上乱拉、乱拖。

灯具需要安装在金属脚手架、龙门架上时,线路和灯具必须用绝缘物与其隔离开,且距离工作面高度在3m以上。

控制刀闸应配有熔断器和防雨措施。

3.8施工现场的照明灯具应采用分组控制或单灯控制。

4施工用电线路

施工用电线路从结构形式上可分为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两大类型。

4.1.架空线路:

4.1.1.施工现场运电杆时,应由专人指挥。

小车搬运,必须绑扎牢固,防止滚动。

人抬时,前后要响应,协调一致,电杆不得离地过高,防止一侧受力扭伤。

4.1.2.人工立电杆时,应有专人指挥。

立杆前检查工具是否牢固可靠(如叉木无伤痕,链子合适,溜绳、横绳、逮子绳、钢丝绳无伤痕)。

地锚钎子要牢固可靠,溜绳各方向吃力应均匀。

操作时,互相配合,听从指挥,用力均衡;

机械立杆,吊车臂下不准站人,上空(吊车起重臂杆回转半径内)所有带电线路必须停电。

4.1.3.电杆就位移动时,坑内不得有人。

电杆立起后,必须先架好叉木,才能撤去吊钩。

电杆坑填土夯实后才允许撤掉叉木、溜绳或横绳。

4.1.4.电杆的梢径不小于13cm,埋入地下深度为杆长的1/10再加上0.6m。

木质杆不得劈裂、腐朽,根部应刷沥青防腐。

水泥杆不得有露筋、环向裂纹、扭曲等现象。

(1)登杆组装横担时,活板子开口要合适,不得用力过猛。

(2)登杆脚扣规格应与杆径相适应。

使用的机具、护具应完好无损。

操作时系好安全带,并栓在安全可靠处,扣环扣牢,严禁将安全带拴在瓷瓶或横担上。

(3)杆上作业时,禁止上下投掷料具。

料具应放在工具袋内,上下传递料具的小绳应牢固可靠。

递完料具后,要离开电杆3s以外。

4.1.5.架空线路的干线架设(380/220V)应采用铁横担、瓷瓶水平架设,档距不大于35m,线间距离不小于0.3mo

(1)架空线路必须采用绝缘导线。

架空绝缘铜芯导线截面积不小于10mm2,架空绝缘铝芯导线截面积不小于16mm2,在跨越管道的档距内,铜芯导线截面积不小于16imn2,铝芯导线截面积不小于35皿1七导线不得有接头。

(2)架空线路距地面一般不低于4m,过路线的最下一层不低于6m。

多层排列时,上、下层的间距不小于0.6m。

高压线在上方,低压线在中间,广播线、电话线在下方。

(3)干线的架空零线应不小于相线截面的l/2o导线截面积在lOmn?

以下时,零线和相线截面积相同。

支线零线是指干线到闸箱的零线,应采用与相线大小相同的截面。

(4)架空线路最大弧垂点至地面的最小距离:

(见下表)

架空线路最大弧垂点至地面的最小距离(m)

架空线路地区

线路负荷

IkV以下

]〜10kV

居民区

6

6.5

交通要道(路口)

7

建筑物顶端

2.5

3

特殊管道

1.5

(5)架空线路摆动最大时与各种设施的最小距离(m):

外侧边线与建筑物凸出部分的最小距离IkV以下时为Im,1〜10kV时,为1.5mo在建工程(含脚手架)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距离:

lkV以下时为4m;

1〜10kV时为6m。

4.1.6.杆上紧线应侧向操作,并将夹紧螺栓拧紧;

紧有角度的导线时,操作人员应在外侧作业。

紧线时装设的临时脚踏支架应牢固。

如用大竹梯,必须用绳将梯子与电杆绑扎牢固。

4.1.7.紧绳用的铅(铁)丝或钢丝绳,应能承受全部拉力,与电线连接必须牢固。

紧线时导线下方不得有人。

终端紧线时反方向应设置临时拉线。

4.1.8.大雨、大雪及六级以上强风天,停止登杆作业。

4.2.电缆线路:

电缆干线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敷设,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

4.2.1,电缆在室外直接埋地敷设时,必须按电缆埋设图敷设,并应砌砖槽防护,埋设深度不得小于0.6m。

4.2.2,电缆的上下各均匀铺设不小于5cm厚的细砂,上盖电缆盖板或红机砖作为电缆的保护层。

4.2.3.地面上应有埋设电缆的标志,并应有专人负责管理。

不得将物料堆放在电缆埋设的上方。

4.2.4.有接头的电缆不准埋在地下,接头处应露出地面,并配有电缆接线盒(箱)。

电缆接线盒(箱)应防雨、防尘、防机械损伤,并远离易燃、易爆、易腐蚀场所。

4.2.5.电缆穿越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及引出地面从2m高度至地下0.2m处,必须加设防护套管。

4.2.6.电缆线路与其附近热力管道的平行间距不得小于2m,交叉间距不得小于Imo

4.2.7.橡套电缆架空敷设时,应沿着墙壁或电杆设置,并用绝缘子固定,严禁使用金属裸线作绑线。

电缆间距大于10m时,必须采用铅丝或钢丝绳吊绑,以减轻电缆自重,最大弧垂距地面不小于2.5m。

电缆接头处应牢固可靠,做好绝缘包扎,保证绝缘强度,不得承受外力。

4.2.8.在施建筑的临时电缆配电,必须采用电缆埋地引入。

电缆垂直敷设时,位置应充分利用竖井、垂直孔洞。

其固定点每楼层不得少于一处。

水平敷设应沿墙或门口固定,最大弧垂距离地面不得小于

1.8mo

七、施工用电安全要点

1、根据现场条件,采用两种方法解决施工生产、生活用电问题。

一是接地方电,另一种是采用移动式柴油发电机。

2、根据施工总体部置及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要求。

本工程采用VV型五芯电缆直埋和架设两种方法敷设,将施工用电从配电一级箱分别配送到施工现场的二级配电箱。

3、本工程采用TN-S三相五线制供电系统,在配电总箱处设置重复接地,其接地电阻的测试值不大于4。

二级配电箱距一级配电箱超过30米,二级配电箱也做重复接地装置,开关箱末端做第三组重复接地。

4、施工现场的施工机械用电,按照安全、合理、节约的原则全部采用TN-S系统,设置总箱、分箱、开关箱,用W型五芯电缆连接。

5、潮湿场所或埋地非电缆配线必须穿管敷设,管口和管接头应密封。

6、室内非埋地明敷主干线距地面高度不小于2.5米。

7、室内配电线所用导线或电缆的截面应根据用电设备或线路的计算负荷确

定,但铜线截面不应小于1.5mm2,铝线截面不应小于2.5mm2o

8、室内配线必须有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电器与绝缘导线、电缆的选配应符合规范要求。

八、配电箱制作的安全要求

1、对各种用电设备,按照一机一闸一漏,的配置原则配置;

配电箱内供电回路必须满足供电系统要求,必须按要求设置工作接零排,PE保护线,要求保护接地排使用30X4铝排制作并直接固定于箱体下侧。

2、配电箱体均采用1.5MM以上铁皮制作,箱体应按防雨要求设计具有防雨功能。

箱体门应加专用锁。

3、箱内导线连接必须按规定进行分色:

当导管穿过配电板时应使用护套,要求箱内开关位置合理,导线排列整齐美观,多股软线接头处应搪锡并加压线端子。

所用螺丝必须使用镀锌件,接零排所用螺丝必须加弹簧垫圈、平垫圈。

4、移动配电箱必须设置支架其高度为(0.6—1.5M)支架与箱体应用螺栓固定,配电箱门必须接地。

5、配电箱门内壁应留适当位置,标式配电箱配线系统图及定期检查记录表。

九、防雷保护措施

施工机具(水泥罐、钢管外)的防雷设置防雷装置。

十、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1、在总配和分配分别配置漏电保护开关,III级箱应实行“一箱一机一闸一保护”,在未级保护脱扣漏电流不大于30MA,脱扣时间WO.Iso

2、电气设备应符合以下要求:

(1)配电系统设置总配、分配、开关箱分级配电。

(2)分配箱与移动箱间距不得超过30M。

大于30M作重复接地,移动箱与固定用电设备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o

(3)配电箱应设在干燥,并装在固定支架上,底板采用优质电胶木板。

(4)配电箱导线线须由箱底面进出。

3、电气设备安装

(1)配电箱内各元器件应安装牢固、平整。

(2)配电箱零线应通过接线端子板连接,并与接地端小板分设。

(3)配电箱内各组件连接导体截面应大于2.5nmi2铜芯线。

(4)各种箱体的构架,箱体底座等正常不带电金属体,均应作保护接地。

4、用电设备处应悬挂醒目警告标志。

5、电气设备的维护和安装均由持证上岗的专业人员完成。

6、电气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1)施工现场的所有配电箱应每30天由现场专业电工进行一次检查、维护,总配电室内每年按季度分量次进行停电清扫、检查。

(2)检查、维修配电箱时严禁带电作业。

(3)配电箱盘面上应标明各回路名称,并作分路标记。

(4)施工现场停止作业1小时以上,应在相应配电箱内实施停电并上锁。

(5)严禁使用不符合规格的熔丝。

7、施工现场电缆埋地铺设必须达到0.6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