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计划.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1265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计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计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计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计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计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计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计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计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计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计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计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计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计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计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计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计划.docx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计划.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计划.docx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计划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计划

 

转眼间,一个学习的教学任务接近尾声。

为更好的进行期末复习,需要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和安排,以便于学生更加系统和科学的回顾一学期来所学的的科学知识、科学实验。

本次复习具体分为“沉与浮单元”、“热单元”、“时间单元”、“地球的运动单元”四大板块。

现制定复习计划如下:

一、基本情况。

通过三年的科学课程的学习,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素养得到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学生的科学精神得到培养,能用所学的有关知识解答一些浅显的实际问题,但学生间发展不大平衡,部分学生学习热情欠佳,“三动”能力较弱。

尤其是后进生和学困生较多,个别学生平时就比较懒惰,致使学习和复习过程中有一定的阻力,缺少动力,导致复习进度推进缓慢。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新课程标准为准绳,以教材为载体,全面系统地复习巩固小学五年级的科学课程知识,重点复习五年级下册的内容,巩固观察、操作实验的成果,认真做好评价本学期自拟的要点,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分学习小组时注重优差搭配,特别注重辅差,适时进行评价,努力提高复习效率。

三、目标要求。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的看问题、想问题。

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科学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珍爱生命、欣赏自然、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本次复习具体分为“沉与浮”、“热”、“时间”、“地球的运动”四大板块。

主要通过试卷来体现复习过程,便于学生整体有序把握科学知识。

四、方法措施。

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习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后进生,师生都要特别关爱。

2、认真上好复习课,提高复习效率,精读精炼,加强小组自主交流,合作学习,取长补短。

3、对平时缺课未作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实验率100%。

4、加强复习间的过程评价,提高后进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全面和谐发展。

5、发挥小组长的优势作用,以学生带动学生、督促学生的学习和复习。

五、复习时间安排。

6.20——6.21沉与浮单元

6.24——6.25热单元

6.27——6.28时间单元

7.1——7.2地球的运动单元

六.、具体安排:

复习内容

复习重点

时间安排

复习措施

 

沉与浮

1、 浮力

2、 探究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3、 下沉的物体受到浮力吗

 

1课时

本单元内容比较简单,让学生在练习中学会做题的方法,学会学以致用。

 

1、 三态的热胀冷缩

2、 热是怎样传递的和传递的方式

3、 设计制作保温杯

 

1课时

先对课本基础知识进行复习理解,然后做练习进行巩固。

 

时间的测量

1、 摆的研究

2、 制作一分钟记时的摆

3、 太阳钟

 

1课时

用有关的试题让学生对其用途加深进步的印象。

 

地球的运动

1、 地球的自转

2、 地球的公转

 

1课时

知识复习与练习复习相结合

做练习1

见练习卷

1课时

巩固知识查漏补缺

做练习2

见练习卷

1课时

巩固知识查漏补缺

 七、复习要点

●《沉浮》单元解读:

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3、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5、(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6、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9、(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0、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11、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12、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13、(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14、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15、(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观察实验

1.不同物体的沉浮受什么影响;同一物体的沉浮受什么影响。

简答题:

1.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动热》单元解读:

科学概念:

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3、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4、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5、(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6、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7、(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8、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

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

9、(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0、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例如(锑)和(铋)这两种金属就是热缩冷胀的。

11、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12、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

13、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

14、(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15、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16、(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

17、(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科学实验:

1、三种状态的热胀冷缩的实验。

2、制作保温杯的材料以及他们的作用。

●《时间的测量》单元解读:

 

科学概念

1、(“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

2、钟表以(时、分、秒)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1秒钟),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1分钟)。

3、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相同时间)(时长)的主观感受会不一样,但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延伸的。

4、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估计时间)。

5、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

6、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7、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日晷”)与(“圭表”)是根据(日影长度)制成的(计时器)。

8、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

9、通过一定的装置,流水能够用来(计时),因为(滴漏)能够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

10、我们可以控制(滴漏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

11、滴水计时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接满(受水型)。

12、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精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

13、计时工具准确性的提高要靠(设计、材料)等的改进。

14、虽然像(日晷)、(水钟)以及(燃油钟)、(沙漏)等一些简易的时钟,已经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的时间,但是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

(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15、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

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16、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

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17、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18、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19、注意摆绳的长度不等于摆的长度,(摆长)是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20、(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科学实验:

1、摆的研究实验。

2、水钟实验,尤其是影响水钟记时准确的因素有那些?

3、关于摆长的研究。

●《地球的运动》单元解读:

科学概念

1、(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

2、(昼夜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

3、(“日心说”)和(“地心说”)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4、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5、(“傅科摆”)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这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6、(傅科摆)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

7、(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

8、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

9、(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10、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

11、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

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

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东经,向西180度属西经。

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1小时。

12、天空中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13、从(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测出(地轴是倾斜的)。

14、(恒星的周年视差)证明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

其他的证据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15、在围绕某一物体(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

16、(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17、(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18、(地轴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响(极昼极夜)发生的地区范围。

19、地球确实在(自转和公转),证据不仅有来自(人造地球卫星)的观测,还有来自(观察或实验)的多种现象。

20、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自西向东),周期为(24小时),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地轴是(倾斜)的。

21、与地球自转相关联的现象有:

(昼夜现象),(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看上去(北极星不动)等。

22、(恒星周年视差)是历史上证明地球公转的关键性证据。

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形成了(四季)和(极昼极夜现象)。

科学实验:

1、模拟地球自转的实验。

2、会画一年四季形成的示意图。

 卷一

一、我来填:

(每格2分,共30分)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2、我国古代把一昼夜分为12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2个小时。

3、我国采用的统一时间叫北京时间。

4、把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泡沫塑料块有一个______向上______的力,我们把这个力称为__水的浮力________。

5、一般物体在受热时体积___膨胀______,受冷时体积____缩小______,我们把

物体的这种变化叫做____热胀冷缩______。

6、物体的沉与浮与物体的___体积_____、__重量____、___材料___等因素有关。

7、热总是从__较热_______的一端向__较冷_______的一端传递。

二、我来判断: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题1分,共15分)

(×)1、时间流逝的速度是有快慢的。

(√)2、货船从长江进入大海,船身会上浮一些。

(×)3、自然界中所有的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冬天多穿衣服后身体感觉暖和了,是因为衣服里有很多热。

(√)5、极地一年中有长长的白天或长长的黑夜现象。

(√)6、坐在向前行驶的汽车里,会看到两边的树木、房屋在向后移动。

(×)7、世界各地新年的钟声都是同时敲响的。

(×)8、钢铁造的桥通常都架在滚轴上,滚轴的作用是让车开起来更稳一些。

(×)9、物体在水中下沉,是因为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

(×)10、乒乓球凹进去了,放在热水里泡一泡会重新鼓起来,是由于塑料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1、午时三刻表示中午11点到下午1点。

(√)12、相同的盐水要比清水重一些。

(√)13、大小、形状相同的物体,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浮。

(√)14、铜砝码能漂浮在水银上。

(×)15、冷水变热后,体积会变大,重量也增加了。

三、我来选择:

(每题1分,共18分)

1、影响摆快慢的因素是…………………………(B)

A、摆锤的重量B、摆绳的长度C、摆动的幅度

2、下面最先迎来黎明的城市是…………………………(B)

A、北京B、上海C、乌鲁木齐

3、“傅科摆”可以证明…………………………(A)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地球公转的同时自转

4、以下方法中,改变物体的(C),不能改变物体沉浮状态。

A、自身的重量B、体积C、颜色

5、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方向的线叫做………………(C)

A、赤道B、纬线C、经线

6、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来计量时间的仪器是……………………(A)

A、日晷B、浑天仪C、滴漏

7、保温材料能起到保温作用是因为:

(B)

A、这些材料能生热B、这些材料料是热的不良导体

、这些材料完全不传热

8、下面的(C)可以使马铃薯在水中浮起来。

A、往水里加盐B、水倒掉一些C、水里加纯净水

9、子夜是指(B)

A、晚上9点到11点B、晚上11点到凌晨1点C、凌晨1点到2点

10、水在变热的过程中,(C)没有发生变化。

A、温度B、体积C、重量

11、在金属的大家庭里,有两种金属是热缩冷胀的,它们是(B)。

A、银和水银B、锑和铋C、铁和铝

12、天文学家哥白尼的伟大著作是(A)

A、《天体运动论》B、《天论》C、《八十天环游地球》

13、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A)来达到上浮和下沉。

A、轻重B、大小C、体积

14、一位同学做物体沉浮的实验时,把5个轻重相同的小球放入水中,发现有的小球是沉的,有的小球是浮的,然后他把小球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寻找物体沉浮的规律,这位同学可以证明物体的沉浮与(A)有关。

A、大小B、轻重C、形状

5、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正确的解释是(D)。

A、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B、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C、地球自转D、地球围着太阳公转的同时也自转

16、一个物体放入甲水槽时浮的,放入乙水槽时沉的,说法是正确的是(B)。

A、甲水槽里装的可能是清水,乙水槽里装的可能是盐水

B、甲水槽里装的可能是盐水,乙水槽里装的可能是清水

C、甲水槽里装的可能是色拉油,乙水槽里装的可能是盐水

17、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之所以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 B )

A、地球公转轨道不断发生变化

B、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

、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

18、下列物质中,(A)的热胀冷缩本领最强。

A、空气B、水C、铜球

四、我来连线(共8分)。

在清水中是沉的

蜡烛马铃薯

橡皮回形针

在清水中是浮的

木块小石头

铁块咸鸭蛋

五、我来解决:

(共29分)

1、如图用一支蜡烛作太阳,用一只小地球仪从西向东绕蜡烛运转。

当转到位置①,北半球阳光直

射,是夏季;南半球阳光

斜射,是冬季。

(8分)

2、有一团沉在水里的橡皮泥,要想使它浮在水面上,你有办法吗?

(6分)

①捏成碗状……

②捏成空心球……

③借助其他物体

3、一杯是盐水,一杯是清水,请你利用所学的知识想办法把它们区分开来。

(9分)

4、在本学期中,你经历过的最感兴趣的研究活动是什么?

通过这个活动你都有哪些收获?

(6分)

卷二

一、我的填空(每格1分,共12分):

1、把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托的力,我们

把这个力称为____水的浮力__________。

2、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也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3、通过我的反复实验发现,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  摆长   有关,

与 摆幅    无关,与  摆重  无关。

4、写出人们在认识地球的历史过程中著名科学家的名字(至少三位):

       、       、       。

5、我知道热胀冷缩的金属有、、。

二、我的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题1分,共10分):

(×)1、同一时间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是一样的。

(×)2、天文学家哥白尼的伟大著作是《天论》

(×)3、时间流逝的速度是有快慢的

(√)4、坐在向前行驶的汽车里,会看到两边的树木、房屋在向后移动。

(√)5、夏天自行车轮胎的气不能打得太足的原因是防止轮胎内的空气受热膨胀爆胎。

(√)6、当2008年8月8日晚上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时候,美国纽约的人们将会在上午通过电视直播观看到盛大的开幕式。

(×)7、把大小不同的石块浸没在水中,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

(×)8、马铃薯在盐水中能浮起来,那么其他物体在盐水中也一定能浮起来。

(×)9、烘干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液体,最后得到的白色粉末肯定是盐。

(×)10、水在任何时候都是热胀冷缩的。

三、我的选择(把合适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32分):

1、要使浮在液体上的马铃薯下沉,可以在液体中(B)。

A、加盐  B、加清水 C、加糖

2、下面最先迎来黎明的城市是(B)。

  A、重庆B、杭州 C、乌鲁木齐

3、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A)的。

  A、向上B、向下 C、四面八方

4、相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相比,最重的是(C)。

A、马铃薯 B、清水 C、浓盐水

5、( C )的出现,大大地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A、日晷      B、水钟       C、摆钟

6、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来计量时间的工具是(A)。

  A、日晷B、浑天仪C、滴漏

7、在金属的大家庭里,有两种金属是热缩冷胀的,它们是(C)。

A、银和水银  B、铁和铝C、锑和铋

8、有经验的电工拉电线时,应该是(B)。

A、冬天的时候拉得松一些,夏天的时候拉得紧一些

B、冬天的时候拉得紧一些,夏天的时候拉得松一些

C、夏天和冬天拉得一样紧

9、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正确的解释是(D )。

A、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B、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C、地球自转D、地球自转的同时也围着太阳转

10、相同体积的80℃的热水和20℃的冷水相比较,(C)。

A、两者一样重B、热水重C、冷水重

11、测得某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为50克,浸没在水中时的重量为35克,那么这个物体放在水中会(A)。

A、下沉B、上浮C、停在水中的任何深度的地方

12、在世界时区图中,每相邻的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C)。

A、24小时B、12小时C、1小时

13、傅科是通过观察(B)而发现地球在自转的。

A、偏转   B、摆   C、水流

14、“地心说”理论认为(B)是宇宙的中心。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15、用一定量的橡皮泥做小船,把船的排水量做得大些,船装载的货物就会( A )。

A、多些   B、少些  C、不变

16、如图,小华从地球自转的方向中判断,认为A点表示意思有以下几种判断,

你认为( A )是正确的。

A、北极   B、南极C、赤道

四、我的设计(共8分):

设计一个计时器。

要求:

(1)给计时器取个名字。

(2)写出制作该计时器所需材料。

(3)画出计时器的草图。

五、我的分析:

(共38分)

1、这是一条呈“M”开头的铜条。

在H点处用酒精灯加热。

(1)A、B、C、D、E、F各点上的蜡烛会先

后熔化。

请写出各点处蜡烛油熔化的先后

顺序(6分):

①(C)②(D)③(B)④(E)

⑤(A)⑥(F)

(2)针对这种现象,请作出你的解释。

(4分)

热在固体中会从温度较高一端传向温度较低一端。

2、地球上各国新年钟声会不会同一时刻敲响,为什么?

(4分)

不会。

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上同一时刻的各地的时间不同。

3、用电茶壶烧开水,为什么水不能装得太满?

(4分)

避免由于水的热胀冷缩而引起水烧开过程中溢出。

4、推测把塑料块分别放入清水、浓盐水和食用油中,它的沉浮情况会怎样?

(4分)

1立方厘米的塑料块、清水、浓盐水和食用油的轻重

塑料块清水浓盐水食用油

0.9克1克1.3克0.8克

放入清水中上浮

放入浓盐水中上浮

放入食用油中下沉

5、请你整理“地球的运动”这一单元的知识。

(16分)

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研究了: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运动主要有两种形式:

自转公转

对地球两种运动形式的描述:

自西向东、自西向东、

(方式、方向、周期、特点)24小时一周……一年一周……

天体东升西落星座季节交替

判断地球运动的依据:

卫星观测卫星观测

傅科摆……恒星周年视差……

地球运动产生的自然现象:

昼夜四季、极昼极夜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科学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第六小学朱瓛

 我校科技兴趣小组在学校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下,顺利、圆满地完成了本阶段的教学工作任务。

具体工作情况如下:

 一、建立兴趣小组的目的:

 根据新课程改革标准,结合我校教育特点,为那些喜欢研究科学的孩子们一个课外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研究能力的空间。

二、科学兴趣小组的教学目标及方式:

 按照新课程改革标准要求,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通过在科学兴趣小组的学习,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科学常识,增加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在活动中,主要通过教师的组织和引导,让学生尽情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

科技兴趣小组教学活动,是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活动为主,通过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