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一中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157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79.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城一中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大城一中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大城一中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大城一中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大城一中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大城一中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大城一中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大城一中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大城一中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大城一中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大城一中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大城一中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大城一中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大城一中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大城一中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大城一中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大城一中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大城一中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大城一中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大城一中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城一中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x

《大城一中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城一中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城一中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x

大城一中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大城一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

每题1.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把所选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其原因是

①稳态可以为细胞代谢提供充足的物质

②稳态可以为细胞代谢所需的酶提供适宜的温度

③稳态可以为细胞代谢所需的酶提供适宜的pH

④稳态可以使细胞维持正常的形态

A.只有①④B.只有②③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

2.在庆元旦越野赛活动中,队员们跑完后都想要喝水,产生口渴感觉的原因是

A.血浆CO2浓度升高B.血浆乳酸浓度升高

C.血糖浓度升高D.血浆渗透压升高

3.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狼追捕鹿时,兴奋在反射弧的传入神经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

C.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

4.下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

”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一定的电流刺激a点,甲发生一次偏转,乙发生两次偏转

B.图中共有4个完整的突触

C.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

D.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a、b、d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

5.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

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

这是由于该药物

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  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6.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甲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

B.甲图的⑥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若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兴奋部位

D.在乙图的a、b之间因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

7.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

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A.静息电位值减小B.静息电位值增大

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8.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

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C.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

D.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9.某人能读书看报,也能写文章,但就是听不懂别人说的话,这表明

他的大脑受到损伤,受损伤的区域是

A.大脑皮层运动区B.大脑皮层语言区S区

C.大脑皮层语言区H区D.大脑皮层语言区V区

10.保定市清苑县某村的一位老大娘因输液时误输了一瓶凉开水而使其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反应强烈。

送往县医院后医生对其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NaCl溶液)进行治疗。

其原理是

A.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B.促进抗利尿溶液的分泌

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

11.运动员在参加激烈比赛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一定机制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通过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进行调节

B.产热增多使体温升高,通过神经一体液调节以维持体温稳定

C.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血液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酸碱平衡

D.葡萄糖的大量消耗使血糖浓度偏低,可以通过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进行调节

12.以下不能被人体免疫系统直接识别的是

①机体癌变的细胞②血液中O2浓度的变化

③环境中温度的变化④感染人体的流感病毒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13.以下有关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体液免疫中,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B.细胞免疫主要消灭侵入人体细胞内部的抗原

C.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每个浆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D.效应T细胞的主要作用是直接杀灭抗原

14.研究表明在人体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能够分泌一种称为穿孔素的蛋白质。

穿孔素可将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的膜溶解而形成孔洞,导致这些靶细胞裂解死亡。

下列与这一免疫过程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效应T细胞识别靶细胞与细胞膜上糖蛋白有关

B.控制穿孔素合成的基因在效应B细胞中也存在

C.穿孔素是以主动运输方式通过细胞膜的

D.穿孔素分泌的过程依赖膜的流动性

15.冬天同学们课间要去室外换气,当步入寒冷的室外环境时,机体最可能发生的是

A.分泌甲状腺激素减少B.皮肤产生冷觉

C.肝脏产热减少D.皮肤血管收缩

16.动物生理学家为了确定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做了如下实验:

刺激下丘脑的前部,动物有出汗现象,刺激下丘脑后部,动物则出现寒颤现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相对稳定的唯一中枢

B.下丘脑的活动仍然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

C.下丘脑前部是散热中枢所在地,下丘脑后部是产热中枢所在地

D.下丘脑前部是产热中枢所在地,下丘脑后部是散热中枢所在地

17.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

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C.在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D.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

18.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番茄的花就能得到无子番茄

B.在太空中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因此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C.使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芹菜幼苗,能提高芹菜的产量

D.使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处理浸泡过的小麦种子,能提高种子的萌发率

19.植物体中,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茎秆的伸长,两者关系如下。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外施赤霉素可使基因突变引起的矮生植株明显增高

B.如果植物缺乏赤霉素或生长素,可能是基因突变使有关酶不能合成造成的

C.生长素一般是由植物从土壤中,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获得的

D.通常情况下,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0.为了确定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

某同学用两种浓度

的生长素类似物分别处理扦插枝条作为两个实组,用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组进

行实验,结果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扦插枝条生根无差异。

参考下图对实验结果

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生长素类似物的两种浓度为图中A点和C点的浓度

B.生长素类似物的两种浓度可能为低于A点时的浓度

C.生长素类似物的两种浓度可能为高于C点时的浓度

D.生长素类似物的适宜浓度可能在AC之间

21.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角度(α)。

图1为实验示意图。

图2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

 

A.aB.bC.cD.d

22.某种植物种子经低温处理一段时间后,能够提早萌发。

在低温处理过程

中,种子内的激素含量变化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有关推断错误的

A.脱落酸对种子的萌发起抑制作用

B.喷洒细胞分裂素溶液有利于种子

储藏

C.脱落酸与赤霉素是相互拮抗的关系  

D.植物生命活动在多种激素相互协调下

进行

23.下列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B.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

较短

C.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D.沙丘、火山岩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农田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24.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B.增长型种群的数量增长是由于①>②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我国的计划生育的目的是通过降低②

来控制人口过度增长

25.研究人员在对甲、乙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调查后,发现两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总能量相同,甲生态系统只有初级和次级消费者,乙生态系统则有初级、次级、三级和四级消费者。

如果其他的因素都一样,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大于乙生态系统的消费者的总能量

B.甲生态系统消费者的总能量小于生产者的总能量,但乙生态系统则相反

C.乙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大于甲生态系统的消费者的总能量

D.甲、乙两个生态系统消费者的总能量都小于生产者的总能量

26.某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的总能量分别是W1和W2,当下列哪种情况发生时,最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A.W1<5W2B.W1<10W2C.W1>5W2D.W1>10W2

27.右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

落。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是绿色植物,丙是肉食动物

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

C.①②③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传递,其

中丁所含的能量最少

D.无机环境中的CO2可以来自细胞呼吸

28.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确叙述是

①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的基础

②“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

③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不应超过其抵抗力稳定性

④热带雨林在遭到严重的砍伐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仍很强

A.①④B.①②C.①③D.②③

29.下列有关新型农业生态系统的正确叙述是

 

A.该生态系统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

B.该生态系统提高了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建立该系统的目的是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D.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家畜和蚯蚓

30.下列信息的传递中,与其他3种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积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

B.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烁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

C.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

D.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

31.据了解,野生扬子鳄种群的雌雄比例一般稳定在5︰1左右,这样的性别比

是由孵化时的温度所决定的;繁殖季节雄性扬子鳄发出“轰”、“轰”的声音,

雌性扬子鳄则根据声音大小选择巢穴位置。

当声音大时,雌鳄选择将巢穴筑于

山凹浓荫潮湿温度较低处,则产生较多的雌鳄。

以上事实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

传递

A.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

C.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调节生物内环境的稳态

D.对生物进行自然选择,促进生物进化

32.研究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丰富度通常用的统计方法是

A.样方法B.标志重捕法C.目测估计法D.记名计算法

33.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

B.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

C.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D.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

34.有一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

片废墟,为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应采取的最好措施

是在这片废墟上

A.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

B.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

C.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

D.回填土壤,栽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

35.设计制作小生态缸应该遵循一定的原理和要求,下面列举的原理或要求中,合理的是

A.小生态缸的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必须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B.应该经常向小生态缸中通气,从而保证瓶中生物的呼吸

C.小生态缸中投放的生物必须有很强的生命力,投放的动物数量越多越好

D.应该将生态缸放在阳光能够强烈直射的地方,以保证获得足够的能量

36.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不正确的是

A.培养液和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

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C.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

D.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时,先放置盖玻片,然后使培养液从边缘处自行渗入计数室

37.下列有关生态学原理或规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果园中适当增加食物链,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C.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森林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38.关于“验证落叶的腐烂是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的结果”的课题,设计合理的是

A.用灭菌和未灭菌的土壤分别包埋同种等量落叶

B.用同样的土壤分别包埋灭菌和未灭菌的同种等量落叶

C.用两种不同土壤分别包埋同种等量落叶

D.用同样的土壤分别包埋同种等量的落叶和摘下的未败落叶片

39.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是

A.给海龟安装失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

B.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

C.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乌尔黄鼠的丰(富)度

40.下图是“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常用的两种装置,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

B.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C.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D.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70%的酒精溶液中

第Ⅱ卷(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把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空格上)

41.(8分)下图表示神经、免疫和内分泌三大系统相互作用的部分示意图,据图回答:

(1)从反射弧的组成分析,图示的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免疫细胞称为。

图中①的结构名称是,神经递质由此释放的方式属于(填物质运输的方式)。

(2)研究表明,精神过度紧张会导致T细胞活性降低,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

的能力下降。

若图示的免疫细胞为T细胞,其释放的免疫活性物质为________,

该类物质在体液免疫中的主要作用是。

(3)目前普遍认为,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

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在人和高等动物体中,调节是体液调节的

主要内容,垂体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不仅分泌生长激素,还分泌_______

等激素来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42.(4分)为探究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植物顶端优势的调节作用,有人设计并

完成了如下实验,请分析回答:

实验材料

编号

处理方法

实验结果

长势相同的完整大豆幼苗

A组

不做任何处理

侧芽不生长

B组

去掉顶芽

侧芽生长

C组

去掉顶芽,在顶端切口放上含生长素的羊毛脂

侧芽不生长

D组

去掉顶芽,在顶端切口放上不含生长素的羊毛脂

侧芽生长

E组

用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

侧芽生长

(1)通过组的对照可说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抑制了侧芽生长,使植

物表现出顶端优势。

(2)该实验中设置D组的目的是。

(3)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

(4)通过组的对照可说明,侧芽中细胞分裂素含量增加,能解除顶端优势。

43.(8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某地区的生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

绘制出了该地区ABCDE五种生物的食物关系以及与大气的气体交换的示意图

(图中未表示出分解者),据图回答:

(1)图中含能量最多的生物是(填图中字母),图中共有条

食物链,请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2)图甲中D的同化量少于C,主要是因为大部分能量通过C自身的

作用消耗掉了,另有一部分能量流向了,还有部

分能量未被利用。

(3)温家宝总理在国际会议上指出:

“中国是最早制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

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持续大规模开展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大力

增加森林碳汇……目前人工造林面积达5400万公顷,居世界第一。

①碳汇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能实现碳汇的生物学作用除光合作用外,还有。

②全球气候变暖的根本原因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超过了生态系统的

能力。

③1997年联合国签署了《京都议定书》,呼吁各国都要注意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这是基于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具有的特点。

44.(10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下图所示:

(1)作为生态系统,图中缺少的生物成分是,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之间通过相互联系构成一个统一整体。

(2)图中食物网简单,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能力较差,其________稳定性也相应较低。

(3)如果图中草能提供10000KJ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 ~ 20%,那么鹰占据的营养级能得到的最低和最高能量值分别是___________KJ和___________KJ。

若去除蛇,且狐的数量不变,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__________。

若外来生物入侵该区,则会导致草原的__________锐减或丧失。

(4)影响图中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是__________和竞争。

若某年兔种群的K值为1000只,且1只兔和4只鼠消耗的草量相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次年鼠的数量增加400只,则兔种群的K值变为__________只。

45.(10分)科学家将鱼抗冻蛋白基因转入番茄,使番茄的耐寒能力大大提高,可以在相对寒冷的环境中生长。

质粒上有PstI、SmaI、HindⅢ、AluI等四种限制酶切割位点。

下图是转基因抗冻番茄培育过程的示意图(ampr为抗氨苄青霉素基因),其中①~④是转基因抗冻番茄培育过程中的相关步骤,I、Ⅱ表示相关结构或细胞。

请据图作答:

(1)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___________,在该步骤中,可用一种或多种限制酶进行切割。

为了避免目的基因和载体在酶切后产生的末端发生任意连接,在此实例中,应该选用限制酶 ___________,分别对________________进行切割,切割后产生的DNA片段分别为______种和________种。

(2)培养基中的氨苄青霉素会抑制番茄愈伤组织细胞的生长,欲利用该培养基筛选已导入含鱼的抗冻蛋白基因的番茄细胞,应使基因表达载体

中含有________ ,作为标记基因。

除上述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外,基因表达载体

中还应有 ___________、 ___________和复制原点。

(3)研究人员通常采用________ 法将鱼抗冻蛋白基因导入番茄细胞内。

通常采用________技术,在分子水平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形成了相应的蛋白质。

 

班级姓名学号座位号

---------------------------------------------------------------------------------------------------------------------------------------------------------------------------

--------------------------------------------------------------------------------------------------------------------------------------------------------------------------------------

生物答题纸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

(1)

(2)

(3)

42、

(1)

(2)

(3)(4)

43、

(1)

(2)

(3)①②③

44、

(1)

(2)(3)

(4)

45、

(1)

(2)

(3)

 

高二生物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5.DDCCB6——10.CDCCA11——15.ADDCD16——20.CCCCC

21——25.BBBBD26——30.ACCCC31——35.BDCDA36——40.BDADC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41.(8分)

(1)效应器突触前膜胞吐

(2)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3)神经-体液-免疫激素促甲状腺激素

42.(4分)

(1)A组、B组、C组和D组(缺一不给分)

(2)排除羊毛脂对实验的影响

(3)两重性(4)A组和E组

43.(8分)

(1)A5A→B→E→C→D(全对才给分)

(2)呼吸分解者(3)①化能合成作用②自我调节③全球性

44.(10分)

(1)分解者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2)自动调节抵抗力

(3)10400增加生物多样性

(4)捕食900

45.(10分)

(1)构建基因表达载体PstI、SmaI  含鱼抗冻蛋白基因的DNA和质粒 

42 

(2)抗氨苄青霉素基因(ampr)启动子终止子

(3)农杆菌转化(或基因枪法等,答案合理即给分) 抗原--抗体杂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