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的话语分析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1824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那么的话语分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那么的话语分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那么的话语分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那么的话语分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那么的话语分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那么的话语分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那么的话语分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那么的话语分析Word文件下载.docx

《那么的话语分析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那么的话语分析Word文件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那么的话语分析Word文件下载.docx

  

(一)“那么”所衔接的语义

  承认“那么”是连词的学者都认为它是承接连词,常常和“如果、既然”等词搭配使用,承接前面的假设或前提,引进结果或判断。

这的确是“那么”的典型用法。

其实,“那么”还可以和其他连词搭配使用,如例

(1)。

“那么”也经常单独使用,表示承接关系,如例

(2)。

“那么”不仅可以表示承接关系,也可以用在其他语义关系的复句中,例(3)――例(5)的“那么”分别用于递进、因果、转折复句。

如:

  

(1)信者这两个字组成中国的汉字就是储蓄的储,就是说你只有成为一个有信用的人,那么你才可能成为一个有钱的人。

  

(2)比如我开一个代销店,人家老百姓买了我的东西我硬说人家没交钱,和人家争吵,那么这种情况下我成了讹人家,我就没有信誉。

  (3)现在,我孩子也长大了,那么,从这么多年他的朱爷爷赵奶奶对他的关心,他也体会到了自己的老师是应该最受尊重的人。

  (4)我们知道大学生他本人还没有完全具有独立的经济条件,那么他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回报,而且也不可能是以物易物的回报。

  (5)按照国际惯例,这个生死档案在患者手术之后的一年之内是不能打开的,那么一年的时间到了,我们就要来亲历这份生死档案。

  “那么”虽然本身就是连词,但是也和其他连接词连用。

下面的例子中,“那么”分别用在表示让步的连词“即使”、表示承接的连词“比如说”和表示因果的连词“既然”的前面。

看起来“那么”像一个万能连词,用在哪种复句都可以。

  (6)那么即使说他找到了能和庄妍的配型相符的人,是不是就意味着她真的就能够彻底重生了呢?

  (7)那么比如说进入社会后,我目前还没有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那么这种情况还不具有这种完全比较富裕的经济能力的情况下,他也没有说一刀切。

  (8)申办奥运是一场竞赛,奥运会本身也是一场竞赛。

那么既然有竞赛,它就有胜有负。

  “那么”出现在时间词“后来、当时、过去、刚才、以后、今天、同时、现在、最后”等前面。

时间词表达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本来已经能够起到衔接作用,但是在时间词前面使用“那么”仍然觉得很自然。

  (9)我想现场很多年轻人会和我有一样的感受,我们只是从东史郎先生这么简短的叙述中就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我看不到半分钟的时间,几十条人命已经没有。

东史郎先生也是在非常惨痛的事实上开始置疑这场战争。

那么当时对这个战争报怀疑态度的在您身边其他的士兵还有没有?

  (10)所以我想,这个时候我就找更多的人去探讨,因为如果要做记者的话,接触很多题目、很多题材,你必须得不断充实自己,所以我也找很多人来问这件事情,来咨询这件事情。

那么最后,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答案来说服我自己。

  虽然“那么”本身的语义不明确,已经虚化,但是指代性衔接功能却仍然表现得很突出。

我们并不像金立鑫(1988)认为的那样“那么”用来指代前一分句,而是认为“那么”用来指代前面所谈论的话题内容。

首先,“那么”不一定是用于复句的后一分句,还可以用于句首,所以谈不上指代前一分句。

第二,从谈话内容来看,可能“那么”前面的几个分句都是谈论同一个话题,而“那么”前面的内容和后面的内容不尽相同,很难说“那么”指代几个分句。

“那么”的衔接作用在于衔接前后的言谈内容,它的指代性也不在于指代前一分句,而在于指代前一话题。

这样,“那么”就把前后的话题衔接起来了,从而起到了话语功能。

  

(二)“那么”的句法位置

  从位置上来看,“那么”可以出现在句中,也可以出现在句首。

“那么”出现的位置不同,所具有的功能也不同。

在句中使用的“那么”一般衔接的是两个分句,而用在句首的“那么”衔接的是该句和前面的话语,上述例句(6)―(10),也就是朱德熙先生(1982)所说的连词的超句子用法。

本文主要研究位于句首的“那么”。

在我们的语料中,用于句首的“那么”意义更虚化,而且所衔接的内容常常距离“那么”很远。

从语法化的角度说,用于句首的“那么”比用于句中的“那么”在语义上的管辖范围更大,语法化程度更高。

  (三)小结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那么”所衔接的成分和引出的语义关系都是多种多样的,“那么”出现了虚化用法,成为话语标记。

“那么”虚化后的特点是:

第一,从句法上说,它独立于句法结构,若删除,句子仍然合法。

另外,它在句法上的位置也是相当灵活的,不像“虽然、即使”这样典型的连词句法位置那么固定。

如果“那么”的前一分句是大家都已经知道的,是基本前提,则可以隐去,只剩下“那么”引出的分句,这样,“那么”就用在了句首。

第二,从语义上说,它的语义不具体,不表达特定的语义关系,是一种弱化形式或多种意义的混合体。

  三、“那么”的话语功能

  

(一)话题转换

  我们认为,“那么”的话语功能是标记话题的深入,属于话题的转换(topicshifts),一个话题内部的变化,而不是话题的改变(topicchanges)。

实际上“那么”所衔接的语句可能距离它很远,或者根本找不到到底是在衔接哪些语句,因此与其说“那么”是用来衔接语句的,倒不如说它是用来衔接话题的。

本文所说的话题不是以句子为参照点,不是指已知信息,而是把话题定位于篇章的层次,是说话人所谈论的人、物、思想等内容。

对于一个完整的语篇来说,最大的话题就是整个语篇的话题(texttopic),语篇话题还包括很多的小话题(subtopic)。

如不特殊说明,本文指的话题均指小话题(subtopic)。

  当内容话题与句子话题重合时,“那么”和用来作句子话题标记的助词“的话”、“呢”共现。

句子话题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曹逢甫,2005):

当它出现的时候,可以用停顿或者停顿助词,与句子的其他部分分隔开来。

下面的例子中,“那么”出现在以停顿助词作为标记的句子话题之前。

  (11)那么过去的家庭养老呢,不在家里头就直接上养老院去。

  (12)那么我这个总裁位置呢,让人人来竞争、来上岗,其他全部连降三级。

  (13)那么粤菜的话,最大特点是什么?

  下面我们看一下“那么”引出的话题与话轮的关系。

“那么”帮助听话人掌握说话的进程,使话语有效地进行下去。

这个新话题可能是在同一个话轮内,也可能是不同的话轮。

  (14)其实这里边反映两点,第一点,就是骗人了;

第二点,就是自信心不强。

那么你这个牌子打出来以后,将来你再把它改成温州,消费者就会有疑问,当初为什么不说是温州呢?

怎么现在才说呢?

  话题的转换出现在同一个话轮里,图示为:

  参加者1:

话题1。

那么,话题2。

  “那么”标记的新话题也可能在不同的话轮。

我们看下面的对话:

  (15)观众:

10年前我觉得温州人肯定没有信心站在这儿向全国的观众来说自己的产品,说自己耻辱的过去。

那么今天他们敢在这里坦率地面对自己的过失,面对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并且有信心把这个错误弥补过来……

  主持人:

很了不起。

  观众:

很了不起,非常了不起,这是我的一个感觉。

那么我觉得温州人可以利用这个契机把自己坏的事情变成一个好的事情,把温州的产品真正地向全国的消费者光明正大地推出去。

  对话(15)出现了两个“那么”,第一个“那么”出现在同一个话轮,但是观众的话被主持人打断了,观众在对主持人的话反馈之后,开始一个新的话题,实际上这个新的内容是接着他前面的话说的,因插入序列而分布在不同的话轮。

图示为:

  参加者2:

插入序列。

反馈。

  “那么”在不同话轮中接续的另一个典型情况是:

第二个会话的参加者用“那么”帮助提示第一个参加者继续深入地说下去。

由于访谈节目时间有限,为了使节目继续进行,主持人常常用“那么”提出一个问题,引导说话人继续深入地谈论某一话题。

使用了“那么”,可以避免话题转变地太突兀,看似在说前面的那个话题,其实转到了相关内容。

  图示为:

话题1(问题1)。

话题1(回答1)。

  参与者1:

那么,话题2(问题2)。

话题2(回答2)。

  比如例(16),嘉宾孙正义并没有打算谈投资之后的回报,主持人用“那么”接续,使话题深入,扩展谈话的内容。

这个新话题和前面的话题有关系,这样嘉宾并没有感觉自己的谈话被打断了。

这是主持人控制谈话进度和时间的一个手段。

  (16)主持人:

这些问题都是很难回答的您知道他们是没有答案的?

  孙正义:

我们对于互联网理解的水平还不够高,所以最后就决定投资一亿美元了。

那么我想问您这一亿美元的投入现在的回报是多少呢?

我们的回报是200亿美元而我们的投资只有一亿美元。

  我们发现,“那么”引出的内容和前面话题的内容总是有联系,而且总是两个相邻的话题之间用“那么”(不把插入序列计算在内)。

如果是完全不同的话题,则不用“那么”,可能会使用“但是、可是、不过”等。

我们拿方梅(2000)的例子做一下比较。

根据方的分析,下例中的“可是”是用来切换话题的,而“可是”前后的话题完全不同,这时不能用“那么”来切换。

  Y:

拿=拿刀切一下。

  Hu:

我就不明白为什么要吃这样的东西。

哎,提味儿。

可是我觉得=,我们一会儿是不是都去洗澡,你去洗澡吗?

  

(二)做出推论

  “那么”的另一个话语功能是做出推论,这时“那么”衔接的是内在关系,涉及的是语篇本身的组织。

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么”常常用在说话人的论断或提问前,“那么”是推理性的。

说话人之所以使用“那么”,是为了组织语篇,提醒听话人他要做出结论,而不是出于衔接外部世界事件的需要。

  “那么”出现在“从现在的情况看”,“相比起来”,“像”,“在这个问题上”,“在这个过程当中”,“作为”,“作为……来讲”,“作为……来说”,“这种情况下”,“在这方面”,“对于”,“通过”,“在这个中间”,“为了”,“根据”等构成的介词短语前面,而这些短语常常表明说话人的推断或观点。

如例(17)和例(18)的“那么”是根据前面的事实做出的推断。

  (17)那么从我们现在的情况看,我觉得这也是一个事实,因为作为一个医生,如果想要认真的做一个医生,那是很难做的。

  (18)我在看到你父亲他很痛悔,觉得自己过去教育你的一些方式不太好,或者不太有效的时候,你父亲很动情。

那么相比起来,我觉得好像在走上犯罪道路这件事上,好像你对自己的反省,在那个现场很少。

  从“那么”所在句子的动词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那么”也出现在认证义动词前面。

认证义动词是指表示认识和见证义的动词(方梅,2005),比如“想、觉得、看”等。

“那么”可以同这些词连用,说话人用“那么”开始,然后提出自己的推论。

说话人说出这些看法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赞同,或者引导别人深入讨论该话题。

  (19)那么我想就是说,既然自己选择这条路就做下去。

  (20)那么我看他这个公司采取了很多调整措施,就是降低成本。

  四、结语

  总之,指代意义是“那么”的基本语义,“那么”的衔接功能和话语功能依赖于该语义。

因为“那么”有指代意义,所以能把前者和后者衔接起来。

“那么”的衔接功能和话语功能也是对应的,作为连词,它的作用主要是承接推导,而作为话语标记语,它的功能主要是“标记话题深入,做出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