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戴望舒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2660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雨巷戴望舒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雨巷戴望舒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雨巷戴望舒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雨巷戴望舒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雨巷戴望舒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雨巷戴望舒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雨巷戴望舒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雨巷戴望舒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雨巷戴望舒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雨巷戴望舒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雨巷戴望舒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雨巷戴望舒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雨巷戴望舒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雨巷戴望舒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雨巷戴望舒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雨巷戴望舒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雨巷戴望舒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雨巷戴望舒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雨巷戴望舒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雨巷戴望舒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雨巷戴望舒教案.docx

《雨巷戴望舒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巷戴望舒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雨巷戴望舒教案.docx

雨巷戴望舒教案

雨巷戴望舒教案

【篇一:

《雨巷》优秀教案】

雨巷

教材分析:

从课文本身看,课文通过写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场景:

一个细雨蒙蒙的日子,“我”撑着油纸伞在悠长寂寞的小巷中踽踽独行,抒发了作者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一丝微茫的希望。

《雨巷》是一首带有浓郁古典气息的现代诗歌,它的意象具有典型的象征意义,抓住这点可以让学生拓展生发,掌握诗歌最重要的鉴赏方法——通过意象解读诗人的情感。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反复诵读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3、把握中心意象,深入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2、把握中心意象,深入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鉴赏诗歌的方法:

一、知人论世。

二、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抓住意象意象:

诗歌中蕴涵着诗人思想情感的景象或物象。

意境:

由意象营造出的客观景物和主观情感相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或氛围。

(幻灯)

在诗歌中,由一个或几个意象所形成的氛围,这个氛围有一个特定的名称:

意境。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营造了一个宁静,幽深,略带感伤的意境。

此前,我们跟随着徐志摩领略那夕阳西下时分康河康桥富有异域风情的美景,我们不禁深深沉醉,感受到诗人恋恋不舍的情感;今天,我们走近戴望舒欣赏这烟雨迷茫之中江南古巷独具民族特色的风情(展示图片)大家是否怦然心动?

从中我们又会有怎样的收获?

二、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

中国现代著名诗人。

1925年入上海复旦大学学习发文,开始受法国象征派影响。

1928年开始创作现代派诗歌。

著有诗集:

《我的记忆》(《雨巷》收入其中)《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代表就是《雨巷》。

后期(抗战爆发后)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情感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积极、明朗。

代表作是《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短暂的一生,很不平静。

小时候一场天花,在他脸上留下疤痕,生理上这种缺陷,常常使他变成别人奚落的把柄,即使后来在诗歌上取得一些成就,但还是常常受到来自同行的嘲笑。

文学上刚有点成就时,他喜欢上好友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平,但并没有得到回应。

戴望舒以跳楼相要挟,最后勉强答应和他订婚,

但要结婚条件是:

要他出国留学,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迫于无奈,1932年他去法国,当时生活很困难,靠翻译生活。

三年后听到施绛平移情别恋的消息,他匆匆回国。

结束了他近八年的恋情。

第二年,1936年,与小他12岁的穆丽娟结婚,这场婚姻仅维持四年。

1940年俩人离婚。

两年后,戴又与小他21岁的杨静结婚。

生了两个女儿,到1948年又以离婚结束。

建国后戴望舒被安排到国家新闻出版署工作,负责法文翻译,但此时他哮喘病非常严重。

1950年二月去世。

被誉为\雨巷诗人\的戴望舒,以短暂而传奇的人生,代表了一代中国抒情诗人的内在品质,以至在他离世50多年后,诗歌依然名重诗坛,今天我们来学习这首做能代表他的人,最能代表他的成就的《雨巷》。

三、赏析全诗。

(一)听朗诵,正字正音(幻灯)

(二)学生先齐读,再自读诗歌,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谈谈自己的初读体验。

整体感受诗歌。

师引导:

你觉得这是一首什么诗,你认为它美吗,美在何处?

(意象美、意境美、音节美,至少要说出音节美:

押韵、复沓、重叠)如,音乐美:

1、诗歌的节奏美:

继承诗经重章叠句的传统,形成诗歌回还往复的节奏。

词语的反复使用如彷徨、哀怨、惆怅等,也加强了诗歌的节奏美。

2、诗歌的韵律美:

押韵:

长、巷、娘、怅、样等;排比的运用加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目的,引导学生自读习惯,自己理解诗歌。

(三)再读本诗

1、听《雨巷》歌曲。

诗主要写的是什么?

你感受和体验到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我们该用怎样的语速去朗读呢?

明确:

主要内容:

诗人追寻丁香女子而不得。

感情基调:

孤独,寂寞,忧郁,哀怨,忧伤,彷徨等。

一般来说,激烈奔放的感情可用快读,而忧郁凄苦的感情适合用缓读。

2、诗歌运用了怎样的句式、词语、结构等来突出这种“舒缓悠扬、低沉哀婉”的节奏和情感的?

示例:

音乐美

a、句式:

排比重复(如第二、三节: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用排比手法,“象我一样”“象我一样地”重复出现,突出了姑娘的特点,同时又在反复吟咏中带着淡淡的忧愁,形成了诗歌回环叠唱的效果;还有首尾节内容重复,加强了这种回环往复、舒缓哀伤的效果。

b、词语:

重叠复沓(如“悠长,悠长”“哀怨,哀怨又彷徨”,词语重叠复沓,突出强调,并形成舒缓悠扬的节奏。

c、押韵:

富音乐美(如第一、二节,雨巷,悠长,彷徨,姑娘,芬芳等,

在诗行中反复出现形成了一种悠长的旋律,形成舒缓悠扬的音节,同凄婉徘徊情调很好地融合起来。

d、用词:

感情色彩(带有情绪色彩的双音词,如寂寥、愁怨、冷清、太息、凄婉、颓圮,忧愁等;双声叠韵词,如彷徨、芬芳、惆怅等,表达朦胧感伤的诗情,形成优美舒缓涌迷蒙的意境。

过渡句:

诗歌是依靠形象来传达思想感情的,雨巷是如此的凄清、哀婉,是哪些意象共同组成了这一情境呢?

你能否展开想象勾勒一幅“雨巷”中的图景?

2、同桌交流,找出本诗的意象。

(幻灯)

明确:

雨巷、“我”、姑娘、丁香、油纸伞、篱墙

首先看题目,这首诗最明显的意象就是“雨巷”:

a、雨巷:

(a)词语:

悠长、寂寥、颓圮的篱墙、雨的哀曲(b)特点:

a、雨:

潮湿、阴冷,迷茫、伤感;b、巷:

青砖灰瓦,残破阴暗,悠长狭窄,人少寂寞。

(c)作用:

“雨巷”:

悠长而又寂寥的,梅雨季节江南小巷。

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细雨,两边是静默的人家,偶尔有人匆匆走过,意境充满了朦胧美。

可以“虚化”为一条“追求之路”,希望渺茫,徘徊不前.为忧伤的“我”,创造了一个感伤的环境、黯淡的背景,更易触发“我”的忧伤之情。

b、“我”:

(a)词语:

独自、彷徨、希望、默默、彳亍;冷漠、凄清、惆怅(b)特点:

孤身一人,彷徨彳亍,心事重重。

c、油纸伞,有一种古典,神秘,怀旧的感觉。

还有颓圮的篱墙,更有一种破败,凄凉。

这是件真实的雨具,是当时时代的真实呈现。

当时人们生活中的伞大体有两种:

一种是布做的,一种是纸做的。

用纸做伞,是把纸用桐油浸透晾干。

固定在伞骨上的油纸打开后呈现紫红紫红的颜色,紧绷绷的,好像鼓面一样,假如用筷子之类的小棍棍轻轻敲一下,蛮响的。

作者对油纸伞并没做过多具体的描写,但它和雨巷一起,合成了极美的意境。

我们可想象到,“彷徨”的“我”“撑着”这样的伞,雨,点打在伞面上,同样会像敲鼓一样。

雨愈急,响愈大。

在“寂寥的雨巷”里,这单调而响亮的“雨打纸伞”声,会使“彷徨”者更加心烦,因而会更加“彷徨”,尤其是“等待”的时间中,独自一人这样的感觉更加强烈。

浅黄油纸伞在雨中浸润,让细润的心多了一份浅黄的伤痛——这是寻常之物,但戴望舒将其放臵雨巷的诗人头顶,让油纸伞撑出浓浓的诗意。

雨蒙蒙、情深深,西湖三月醉人意。

许仙的一把纸伞承载了千年的恋情。

艄公的号子,小青的推波助澜,化成雨伞成为媒红,缘定生生世世。

这好一段可歌可泣的人妖相恋,惊天动地的浪漫爱情。

抑或同是江南烟雨,诗人是否也期待能邂逅一段情缘。

不知不觉中,油纸伞拥有了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已经定格为美的背景、美的点缀。

这两个意象和雨巷一起构成一个凄清,破败,空寂的意境,是这个故事发生和主人公出现的一个大的背景。

d、姑娘:

(a)词语:

结着愁怨、丁香一样的、哀怨、彷徨、默默、彳亍、冷漠、凄清、惆怅、静默、太息一般的眼光、像梦一般的飘过、凄婉、迷茫、消散(b)特点:

孤身一人,彷徨彳亍,心事重重。

(c)展示图片,加深理解e、丁香:

(a)展示图文,适当了解:

b)意象解读:

丁香花是一种非常美的花,多为白色或紫色,不妖艳,仲春时节开放,但极易凋谢。

因此,“丁香”在文学作品中出现时常和愁怨的情绪相连结。

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

f、篱墙:

篱墙是颓圮的,让人感觉到哀怨、凄凉的氛围。

请同学们用优美的语言把“我”“丁香”姑娘、雨、油纸伞等意象组成一幅画面。

示例:

象一幅微微泛黄的旧水墨画,自在飞花、无边丝雨之中,一个长发披肩的女子,从雨巷中袅袅走来,携着一缕丁香花的幽香,载着一怀嫣然极致的心事,有叹息,但不哀伤,有顾盼,但不凄然。

这些意象中,哪一个最重要?

5、作者为何“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为什么不是国色天香的牡丹?

不是不胜凉风的娇羞的水莲花?

不是一支春带雨梨花?

而非要是丁香呢?

丁香花,丁香形状象结,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白色或紫色,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

所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

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愁怨。

如李商隐的诗“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璟的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等等。

这种花的颜色主要有两种,淡紫色和白色,开花的时候有一种淡淡的芬芳,它给人一种柔弱、纯洁、素净的感觉。

所以,在古典诗词中,丁香一般象征着美丽、高洁。

这也说明美好的人美好的事物总是不容易得到的,但又是那样的令人神往,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6、丁香姑娘的形象?

明确:

美丽,高洁,结着愁怨,彷徨;冷漠,凄清,又惆怅;太息,凄婉迷茫;静默,消散

四.主旨理解

1、“我”期待的“丁香姑娘”朝“我”走近却又走远,“我”是否就彻底绝望,放弃了希冀和期待呢?

诗人对“丁香姑娘”是怎样的感情?

明确:

追求,向往

他依然在企盼,在希冀,在憧憬。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就如同处在黑暗现实中的青年,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的希望,然而诗人知道,这美好的理想是很难实现的于是,他苦闷、彷徨,但是,他依然在苦苦希望、等候?

?

2、那么,这个“姑娘”仅仅是姑娘吗?

代表什么或是象征什么呢?

明确:

(1)根据诗歌内容,姑娘就是姑娘,诗人当时22岁,说他沉醉于爱情,这是首爱情诗。

(2)结合时代背景,姑娘是我心中的理想。

补充背景:

《雨巷》这首诗是作者1927年夏天创作的,当时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

反动派对革命者进行血腥屠杀,原来热情响应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坠入黑暗的深渊。

戴望舒此时才22岁,之前他与同学一起从事革命文艺活动,宣传党的工作,到1927年3月还曾因此被捕。

四一二政变后,他就一直隐居在江苏。

此时他很傍徨、很痛苦,他看不到革命的前途,也不知道自己该怎样做。

他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

所以姑娘可以是他心中的理想

(3)有时候,抒情诗中的主人公往往就是诗人自己,诗中的形象往往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或想象的补充。

我们看姑娘是忧郁彷徨的,作者当时的处境也是忧郁彷徨,而且诗中多次出现“像我一样”从这一角度说:

诗人和姑娘是二位一体的,即:

“我”是实实在在的我,而“姑娘”是理想的我,未来的我,另一个层面的我。

教师总结:

丁香姑娘可能是诗人渴望而终未能得的爱情,可能是青年时未酬的壮志,可能是年少时青涩的一个愿望,也可能只是对曾经偶遇的少女倩影的空自怀恋,所以,丁香姑娘是一切转瞬即逝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美好回忆的寄托。

诚然,诗中的伤感不因为“丁香”,也不因为“姑娘”,而来自作者的心境,“丁香姑娘”的愁怨与美丽流溢的全是作者的心情。

无论怎样理解姑娘的形象,我们看到诗人最终都没有放弃对姑娘的期望,没有放弃对美与理想的孜孜追求,尽管在诗人求索的过程中有惆怅、迷茫、失落和感伤。

都说《雨巷》这首诗美,1、意境的朦胧美2、情感的含蓄美3、形式的音乐美4、新颖的象征美,在我看来,它的作者戴望舒本身就是一种美,在它身上体现着一种略带着一丝忧怨的,苦苦追梦的执著美。

五、拓展:

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

这节课我们鉴赏了《雨巷》这首现代诗歌,我们要学会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来掌握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

当你看到一首陌生的诗歌时,你应该怎么做?

1.诵读,整体感知。

读,读了一遍没有感觉,再读。

2.确定诗歌感情基调。

读到你能够确定出诗歌的感情基调为止。

3.品味诗歌意象。

那么,感情基调我们已经确定下来了,第三步应该怎么做呢,分析诗歌的意象。

4.知人论世。

那分析诗歌意象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结合作者的生平和作品的时代背景来分析,用一个成语来讲就是知人论世。

5.探询诗歌主旨。

而从对意象的分析和对作者身平和时代背景的了解,又有助于我们分析诗歌的主旨。

6.感受诗歌语言美、艺术美。

六、齐读全诗,加深感悟

最后让我们再次齐读这首诗。

取感受它朦胧而无限的美。

【篇二:

《雨巷》公开课教案】

课题:

雨巷

教学目标:

1分析这首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的构造及特点。

2通过朗读与鉴赏,感受这首诗的音韵美。

3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

如何在赏析意境和体会情感的基础上探索诗歌的内涵,调动学生从多角度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意象的把握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导入。

细雨如丝的江南,悠长寂寞的小巷,一把孤寂的油纸伞和着雨的叹息,撑出了一个青年诗人在特定时代的哀婉的心曲。

今天就让我们共撑一把心灵之伞走近戴望舒,与诗人一道去领略雨巷的风景,去追寻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芬芳。

二、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

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州人,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文学翻译家。

1924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1928年发表成名作《雨巷》,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现代》杂志的创作,并成为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体的领袖。

《雨巷》最初发表在1928年《小说月报》上,引起很大反响,叶圣陶称《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戴望舒也因此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

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三、现代诗歌朗读要领:

①确定情感基调②确立语速③确定诗句的停顿④确定轻读重读及音长音短

四、字词积累

五、这首诗歌写了一个怎样的哀怨故事?

时间:

暮春地点:

雨巷人物:

丁香姑娘我环境:

细雨迷蒙

道具:

油纸伞故事:

我在雨巷希望逢着一个丁香姑娘

六、思考:

作者为了能营造成这种朦胧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象(或者说是景物)?

意象:

明确:

有6个油纸伞、雨巷、丁香、姑娘、篱墙、我

1.油纸伞:

未做具体的描写,给读者以想像空间。

油纸伞本身就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

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

时间是暮春,在寂寥的下着小雨,凭添了一份冷寂,凄清的氛围。

2.雨巷:

悠长寂寥狭窄

雨巷象征着当时的社会环境,即黑暗沉闷的社会现实。

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力。

3.篱笆墙:

颓圯

这个篱笆墙是颓圯的,让人有种哀怨,凄凉的氛围。

4.丁香:

首诗整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源于“丁香”二字。

丁香形状像结,开在暮春时节,易凋谢。

开花为白色或紫色。

丁香开花在暮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丁香纤小文弱、清香优

雅,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和愁怨。

丁香是美丽,高洁和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

丁香花虽美,但易凋谢,所以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很容易消失离去的。

5.丁香姑娘

结着愁怨、丁香一样的颜色、芬芳、忧愁、哀怨、默默、彳亍、冷漠、凄清、惆怅、太息一般的眼光、走近、飘过、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到了、走尽、消散了?

?

哀怨、凄婉

佛曰:

前世五百次回眸,

才换来今生擦肩而过

6.象征:

丁香一样的姑娘

丁香姑娘的美丽高洁

——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丁香姑娘的哀怨彷徨

——理想难以实现

丁香姑娘的飘然离去

——理想的幻灭

7.分析姑娘的象征含义

诗人将丁香般的姑娘写得那般清雅,凄美、飘渺、哀怨,使这个雨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

《雨巷》是诗人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诗人把美好生活虚拟成了丁香般的姑娘。

诗人明明看到了她,却又无法走近她,像梦一样来,又像梦一样地飘逝。

8.丁香姑娘美在何处?

外表美:

有丁香一样的颜色

气质美:

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古典美:

在古老的雨巷,在悠长的石板路上,丁香姑娘撑一把油纸伞,与周围古朴环境完美融合,显示出古典的情味。

9.我:

独自、彷徨、希望、默默、彳亍、冷漠、凄清、惆怅

“我”是个怎样的形象?

我:

一个孤独的游子形象,一个理想的追求者。

我,一个孤独忧愁的青年男子,在绵绵雨巷,渴望邂逅一位美丽的丁香姑

娘,从这一层面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追求?

爱情远大理想人生信念美好事物(丁香姑娘象征)

七、本诗主旨:

《雨巷》是诗人伤感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

诗人借“丁香一样的姑娘”表达一种追求美好理想的愿望,以及理想幻灭后的空虚和伤感,从而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也是当时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共同的复杂内心世界的表露。

八、作者用雨巷、丁香这几个典型的意象,准确的传达出了“忧伤”这种典型情绪。

为什么戴望舒这么忧伤?

1.失恋的痛苦

在爱情上,戴望舒第一次的恋爱在1927年,他爱恋着同学施蜇存的妹妹,后来恋爱失败了,戴望舒十分痛苦。

2、现实的黑暗

《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

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

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

我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仍然怀着对理想的追求和憧憬虽然理想渺茫难以实现,但诗人诗人继续追寻着丁香一样的姑娘因梦想幻灭而产生的悲剧美

九、艺术特色

本诗鲜明地体现了戴望舒早期诗歌的创作特色。

1、它采用了象征手法:

丁香一样的姑娘

丁香姑娘的美丽高洁——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丁香姑娘的哀怨彷徨——理想难以实现

丁香姑娘的飘然离去——理想的幻灭

2、复沓句式的妙用

第三节:

“象我一样”“象我一样地”.第四节:

“象梦一般地”“象梦一般地凄婉迷茫”.这些连贯的上下句式,可以说是诗歌内在的巧妙拉长,形成了诗歌回环叠唱的效果。

复沓也表现在《雨巷》首尾两节上,从而使诗歌节奏显得整齐和谐。

3、叠词的运用:

有时在同一行诗中,如“悠长、悠长”,有时在两行诗的隔开处,如“哀怨,哀怨又彷徨”,有时在诗节的分开处,如二三节间的“彷徨”,形成了舒缓悠扬的节奏。

4、押ang韵,排比。

共七节,每节6行,每行押ang韵2-3次,一韵到底。

如雨巷、悠长、彷徨、姑娘、芬芳等在诗行中反复出现,使得音节舒缓悠扬,有一种音乐美。

十、集体朗诵,品味诗歌凄清惆怅的意境美与哀婉和谐的音乐美。

【篇三:

雨巷优秀教案】

《雨巷》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意象把握意境。

2.体会“丁香姑娘”的象征义

教学设计

(一)教学难点、重点

1.学习象征的用法

2.体会本文的象征意义

(二)教学方式:

感悟法、朗读法、启发式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一、新课导入

20岁的诗人食指面对突如其来的文化大革命的社会现实痛苦、矛盾、纠结,成就了他的成名作《相信未来》。

时光倒退42年,22岁的戴望舒面对国共内战公开化,白热化的动乱时局忧伤、惆怅、彷徨、痛苦,其中不乏朦胧的希望,他把自己的这种感受借助于笔端写成了《雨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诗人戴望舒的《雨巷》。

板书。

《雨巷》也是作者的成名作,受到了叶圣陶先生的赏识,作者也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

同学们,在中国现代诗坛上,有一位现代诗人,他曾用笔,或者确切的说是用心感动过无数个孤独寂寞的灵魂。

他就是我们今天即将接触的诗人——戴望舒。

提起戴望舒,人们往往会想起那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1927年,22岁的戴望舒创作了《雨巷》,从此在诗坛一举成名,并

二、作者介绍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

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

1924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1928年发表成名作《雨巷》,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现代》杂志的创作,并成为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体的领袖。

《雨巷》最初发表在1928年《小说月报》上,引起很大反响,叶圣陶称《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戴望舒也因此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

“雨巷诗人”的大名我们早已听过,有谁知道作者的基本情况?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

戴望舒生于杭州,望舒是他给自己起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望舒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纯洁而温柔,多情又潇洒。

戴望舒出生于3月5日,照西方星象学的说法,属于双鱼座。

双鱼座的人浪漫柔情,以爱情为生命的养分,意志薄弱,喜好幻想,逃避现实,优柔寡断。

戴望舒就是典型的双鱼座性格。

有这样温柔多情的笔名,又有这样浪漫柔和的性情,戴望舒笔下流淌出来的诗句也必然是细腻多情的,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欣赏这首《雨巷》。

三、诗歌赏析——徜徉雨巷,精读品味

初读《雨巷》,你有什么感受?

明确:

整首诗都笼罩在朦胧的意境之中,低沉、伤感,充满着愁绪和无奈。

我希望逢着丁香姑娘走近我

(追求)飘过我旁到了篱墙(照应)

走尽雨巷?

?

我希望飘过丁香姑娘

讨论后归纳:

我是一个有所追求的青年

我:

独自、彷徨、希望、默默、彳亍、冷漠、凄清、惆怅

雨巷:

悠长、寂寥、颓圮、哀曲、丁香姑娘:

结着愁怨、丁香一样的颜色、芬芳、忧愁、哀怨、默默、彳亍、冷漠、凄清、惆怅、太息一般的眼光、走近、飘过、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到了、走尽、消散了?

?

希望”,写出了作者是有所追求的人。

“结着愁怨”,说明作者和丁香姑娘一样,有着忧愁,是为理想不得实现而忧愁。

“悠长、悠长”写出了道路的漫长,“独自”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彷徨”写出了诗人在那个年代的迷惘。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写丁香姑娘外表的美丽,气味的芳香,象征着诗人理想的美好、高洁。

“走近”“飘过”“到了”“走尽”“消散了”等词语,写丁香姑娘飘然而来,又飘飘而去,象征着理想的缥缈、空虚,由此可知诗人的伤感、迷惘。

(一)诵读指导。

1.听读——听完这首诗,你感受和体验到作者的感情是什么?

(找出直接写情的词语)我们该用怎样的感情基调去朗读呢?

明确:

用了大量很浓的带有情绪色彩的双音词,如寂寥、愁怨、冷清、太息、凄婉、颓圮,忧愁等借以表达诗人朦胧而又感伤的诗情。

孤独,寂寞,忧郁,哀怨,忧伤,彷徨等。

一般来说,激烈奔放的感情可用快读,而忧郁凄苦的感情适合用缓读。

2.全班诵读诗歌。

(二)品味意象。

1创造了几个重要的意象。

诗歌就是依靠意象来传达思想感情的。

诗打动了我们,正是这首诗的意象打动了我们。

归纳重要意象:

雨巷、丁香、篱墙、油纸伞、姑娘。

2、为什么这些意象能够表现忧伤的心情呢?

(析特点)

明确:

(指导学生回归诗歌,在诗中找出具体描绘意象的形容词,并结合诗意,描绘意境)明确:

①雨巷——寂寥

雨巷是寂寥的,因为雨巷地处偏僻,本来就少有人来,再加上下雨,人就更少了,更显寂寥、忧伤。

雨巷:

这是由“雨”和“巷”两个意象构成的。

雨是细雨: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试问闲愁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细雨迷蒙,天色阴沉就易产生伤感。

小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