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语文 综合性学习训练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3078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0.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语文 综合性学习训练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语文 综合性学习训练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语文 综合性学习训练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语文 综合性学习训练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语文 综合性学习训练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语文 综合性学习训练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语文 综合性学习训练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语文 综合性学习训练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语文 综合性学习训练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语文 综合性学习训练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语文 综合性学习训练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语文 综合性学习训练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语文 综合性学习训练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语文 综合性学习训练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语文 综合性学习训练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语文 综合性学习训练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语文 综合性学习训练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语文 综合性学习训练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语文 综合性学习训练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语文 综合性学习训练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语文 综合性学习训练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语文 综合性学习训练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语文 综合性学习训练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故答案为:

⑴B

⑵D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词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要结合积累的词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成语常见的错误有:

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⑵本题考查学生标点符号的理解和运用,注意要首先通读提供各句,明确句意,掌握语气,揣测所用标点是否正确。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年画是民间很常见的一种图画,大多于农历新年到来时张贴。

年画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传统年画多为本版水印制作,主要产地有天津杨柳青、①苏州桃花坞和山东潍坊等;

②现代年画则多为机器印制。

年画喜闻乐见的题材有合家欢、看花灯、胖娃娃、五谷丰登等……③也有以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多孕育吉祥喜庆的意义。

年画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有相关记载;

④清代中期,年画尤为盛行;

至今还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1)文段中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鲜明

B.喜闻乐见

C.孕育

D.盛行

(2)文段中划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答案】

(1)C

(2)C

(1)喜闻乐见:

喜欢听,喜欢看。

形容很受大众欢迎。

把“喜闻乐见”改为“丰富多彩”。

故答案为C。

(2)③处,省略号和“等”在表达列举未完时,是不能同时使用的。

故答案为:

⑴C;

⑵C。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词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要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⑵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

本题要结合标点符号的知识来分析。

在平时的学习中,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如问号、引号、顿号等。

注意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

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吟诵这首诗,你眼前是否出现了风筝伴着莺燕飞舞的场景?

你是否感受到了童年纯cuì

的快乐?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

风筝又名纸鸢、纸鹞。

据史料记载,风筝的发明人是汉朝的韩信。

传说垓下之战,项羽的军队被刘邦的军队围困,韩信派人用牛皮作风筝,上面系缚竹笛,迎风作响,汉军配合笛声,唱起楚歌,涣散了楚军士气,这就是成语“四面楚歌”的(甲)(A.诞生 

B.由来)。

早期的风筝多与军事有关,后来风筝进入民间,成为人们的玩具。

每年清明前后、重阳时分,风和日丽,碧空澄澈,家家户户都(乙)(A.扶老携幼 

B.尊老爱幼),兴高采烈地来到空旷之地放风筝。

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不但是一种娱乐游戏,而且是人们享受大自然恩赐________的一项体育运动。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cuì

________

纯________

恩赐

(2)在文中甲、乙两处选择后面括号中符合语境的词语填空(填序号)。

甲:

________;

乙:

(3)文中画线部分关联词使用不当,请写出修改意见。

(不必写原句)

【答案】

(1)粹;

(2)B;

A

(3)把“不但……而且……”改为“既……也……”(或“既……又……”)。

(1)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的掌握。

纯cuì

的“粹”注意部首是“米”,容易写错为“碎”;

“赐”注意声母为“c”不为“ch”。

(2)本题考查词语的正确使用。

“诞生”指(人)出生;

“由来”指事物发生的原因;

联系上文甲处应填“由来”。

“扶老携幼”指搀着老人,领着小孩;

“尊老爱幼”形容人的品德良好。

联系上下文乙处应填“扶老携幼”。

(3)本题考查关联词的正确使用。

“不但……而且……”表示递进关系,“民俗活动”是“一种娱乐游戏”,是“一项体育运动”,两者不是递进关系,而是并列关系,可以用“既……也……”。

⑴粹;

⑵B;

A

⑶把“不但……而且……”改为“既……也……”(或“既……又……”)。

【点评】⑴本题注音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辩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

⑵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和运用,注意结合词语原义和语境,选项合适的词语填入。

⑶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准确运用,注意结合语境,明确复句关系,然后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

4.为下列画线病句提出修改意见。

我国首颗教育共享卫星“少年星一号”2018年2月2日发射升空。

①这颗卫星的主要功能是起无线电存储及转发,并进行空间威像实验、物联网用户链路验证等作用。

②参与实验的学校,未来均可开设卫星测控科普课程,让同学们在教室里获得天地互动的巅峰体验,唤醒学生对未知世界深层探索。

(1)第①句句式杂糅,其修改意见:

________。

(2)第②句成分残缺,其修改意见:

【答案】

(1)删除“起”“作用”

(2)在结尾添加“的兴趣”

(1)第一句“主要功能”与“起……作用”句式杂糅。

改为“这颗卫星的主要功能是无线电存储及转发,并进行空间威像实验、物联网用户链路验证等”即可。

(2)残缺“唤醒”的宾语中心语。

改为“唤醒学生对未知世界深层探索的兴趣”即可。

⑴删除“起”“作用”

⑵在结尾添加“的兴趣”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5.“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弘扬优良传统,你班将开展以“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孟佩杰。

她从8岁起承担起了侍奉瘫痪养母的重任,每天在上学之余要买菜做饭,替养母刘芳英洗漱梳头、换洗尿布、全身涂抹三种褥疮药膏。

孟佩杰日复一日照料养母刘芳英,任劳任怨,不离不弃。

材料二:

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陈斌强。

2007年,陈斌强的母亲患上老年痴呆症,他将母亲绑在身后,骑着电瓶车每周往返于30公里的山路中,照顾母亲和教学工作两不误,连续多年,风雨无阻。

材料三:

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朱晓晖。

从2002年起,朱晓晖一人挑起家庭重担,精心照顾弥漫性脑梗的父亲13年。

朱晓晖以行动感动社会,彰显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被誉为“大孝之女”。

材料四:

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

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带领科研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成功提取青蒿素,青蒿素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以上四则材料中不属于“孝亲敬老”这一主题的一则材料是________。

理由是:

________

(2)你认为这些“孝亲敬老”模范人物有什么共同特点?

请简述。

【答案】

(1)材料四;

材料四表现的是屠呦呦带领科研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的科研精神,与“孝亲敬老”的主题不一致。

(2)①任劳任怨,不离不弃;

②勇于克服困难;

③持之以恒(答对两点即可)

(1)从材料四中“屠呦呦带领科研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成功提取青蒿素,青蒿素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可知,这则材料表现的是屠呦呦积极进取、永不言弃的精神,与“孝亲敬老”这一主题不符。

(2)从“孟佩杰日复一日照料养母刘芳英,任劳任怨,不离不弃”“连续多年,风雨无阻”“朱晓晖一人挑起家庭重担,精心照顾弥漫性脑梗的父亲13年”可以提炼出人物的共同特点,注意分条概括。

⑴材料四;

材料四表现的是屠呦呦带领科研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的科研精神,与“孝亲敬老”的主题不一致。

⑵①任劳任怨,不离不弃;

③持之以恒(答对两点即可)

【点评】⑴本题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注意通读四则材料,把握主要内容,明确属于“孝亲敬老”这一主题的一则材料,并言之成理。

⑵考查材料内容的筛选和概述,注意把握四则材料“孝亲敬老”模范人物的共同特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

6.你班开展了主题为“语文与广告”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有同学搜集到了如下材料:

我国毕昇最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一重大发明开创了广告的新纪元。

上海博物馆陈列着一件珍贵藏品——北宋时期济南刘家针铺印刷广告用的一块五寸见方的铜版,这是至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的印刷广告物。

印刷术从中国传到西方后,西方的广告进入了新的阶段。

1473年,英国第一个出版人威廉·

坎克斯印制了许多宣传宗教内容的广告,张贴在伦敦街头,这是西方最早的印刷广告,比我国刘家针铺的印刷广告晚了三四百年。

1622年,英国尼古拉斯·

布朗和托马斯·

珂切尔创办的第一份英文报纸《每周新闻》在伦敦出版。

在这一年中,发布过一则书籍广告。

1650年在有关“国会的几则诉讼程序”一栏里,登出了某家12匹马被盗的寻马启事。

以后,在1710年阿迪逊和斯提尔又在《观察家》杂志中刊登了有关推销茶叶、咖啡、巧克力、书刊、房产、拍卖品以及转让物品的广告。

到1830年,美国有1200种报纸,其中65种是日报。

许多报纸第一版大部或整版都是广告。

因为每份报纸售价一便士,价格低廉,从1830年到1850年间被称为“便士报时代”。

报纸销路拓宽,发行量大增,广告的效力也相应提高。

在报纸广告盛行的同时,杂志广告也不断增加,并出现了广告代理商和广告公司。

(1)上面材料介绍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2)下面这则公益广告收到了很好的劝说效果,请说说它有怎样的妙处。

水龙头在哭泣,请擦干他的眼泪吧!

【答案】

(1)世界印刷广告发展史。

(2)这则广告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方法,赋予水龙头以人的感情动作,又把水比喻为眼泪,引发人的共鸣,达到了劝说人们节约用水的效果。

(1)从“这是至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的印刷广告物”,“这是西方最早的印刷广告,比我国刘家针铺的印刷广告晚了三四百年”“1622年,英国尼古拉斯·

”“在报纸广告盛行的同时,杂志广告也不断增加,并出现了广告代理商和广告公司”中可以看出材料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印刷广告的发史。

(2)“水龙头在哭泣,请擦干他的眼泪吧!

”这则公益广告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水的浪费现象,劝告人们要节约用水。

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能很好地起到劝说的效果。

⑴世界印刷广告发展史。

⑵这则广告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方法,赋予水龙头以人的感情动作,又把水比喻为眼泪,引发人的共鸣,达到了劝说人们节约用水的效果。

【点评】⑴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概述,结合战队句子的理解,用简洁的语言概述。

⑵答题句式为:

运用…的修辞,怎么样地写出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简洁而形象生动地告诉人们要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

7.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前不久,“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迎来了升级,预计6月初jù

n①(A.竣 

B.峻)工,这也是目前国际最先进的接收机。

“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却是个鲜②(A.xiān 

B.xiǎn)为人知的人物。

为了自己的爱好与梦想,他放弃在日本的高薪,毅然回国,提出了造新一代射电“大望远镜”的想法,这是个大胆到有些(甲)(A.突兀 

B.唐突)的计划。

这期间没有任何的捷径,他靠坚毅筑就梦想。

2016年9月25日,“中国天眼”终于在贵州落成,成为了(乙)(A.举世瞩目 

B.妇孺皆知)的奇迹。

22年来,他留给世人的不仅是宏伟的“天眼”,而是他那宽广的人生格局。

(1)根据①处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为②处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

①处________;

②处________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________;

乙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修改。

原句:

他留给世人的不仅是宏伟的“天眼”,而是他那宽广的人生格局。

【答案】

(1)A;

B

(3)示例1:

他留给世人的不仅是宏伟的“天眼”,更是他那宽广的人生格局。

示例2:

他留给世人的不仅是宏伟的“天眼”,还有他那宽广的人生格局。

(1)考查对汉字字音字形的辨析。

“峻”与“山”有关,“竣工”应是“竣”。

鲜为人知:

很少有人知道。

“鲜”:

少,读作xiǎn。

(2)突兀:

意思是猝然;

突然;

高耸,高低起伏的样子;

突然发生,出乎意料。

唐突:

非常突然。

“唐突”符合语境。

举世瞩:

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

妇孺皆知:

孺:

小孩。

妇女、小孩全都知道。

指众所周知。

“举世瞩目”与“奇迹”搭配。

(3)“不仅”与“而是”不搭配,将“而是”改为“还有”。

⑴①A;

②B

⑵B;

⑶示例1:

示例2:

【点评】⑴①本题考查同音字的把握,注意字形的区分。

②本题考查多音字的把握,注意结合语境明确读音。

⑵本题考查近义词的把握,注意结合语境和词义辨析。

⑶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注意关联词语的运用。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知识盘点】

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节日的星城,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清明节(阳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冬至节(阳历12月21~23日)、除夕(年尾最后一天)等。

【节日现状】

近年来端午节似乎过程了单纯的“粽子节”,“有美食,缺文化”,甜咸相争之尘嚣赛过龙舟锣鼓。

许多人尚未养成在紧张繁杂的生活中重拾传统、体味美好的习惯。

其它的节日,例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也是如此。

【节日美感】

美味如何更美感?

中国古典美学就有品味、韵味、“味无味”的概念,从“体味”到“体悟”,从“物”之味到“意”之味“艺”之味,距离并不遥远。

视听嗅触味等感官获得的快感,需要渗透到美感当中,转化为美感或加强美感。

也因此,传统节日能帮助那些味觉麻木、视觉疲劳、听觉迟钝的人们慢下来,享受生活。

美食如何更健康?

我们不必胡吃海喝、摆谱比阔,萝卜白莱各有所爱。

《岁时百问》说: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节曾禁火寒食,强调体育活动。

清洁明净,物华养生,亦有菖蒲、艾叶、白芷、雄黄。

春在溪头齐菜,立夏种瓜点豆,秋令无“藕”不欢,何用冬虫夏草。

传统节日如何从“舌尖”到“指尖”?

暂时放开手机,体验手作魅力,用艾叶、菖蒲编制花环、福袋,把“艾”带回家。

【回归文化】

元宵象征合家团圆,月饼寄托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

美食的背后是美好。

元宵节又称灯节,你多久没有赏花灯、猜灯谜了?

万家灯火已是寻常,灯红酒绿更不鲜见,如何重寻“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众里寻他千XX,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古典浪漫?

在当今社会,我们品尝美食过传统节日,更要吟诵那古雅隽永的诗词曲赋,体悟那种美感、那份美好。

班里召开“传统节日话美感”主题班会,你收集了以上材料。

(1)请认真阅读(节日现状)(节日美感)(回归文化)三则材料,指出如今传统节日存在的问题及提升美感的方法分别是什么?

(2)在分组讨论环节中,你听到了组员的议论:

小雨说:

“现在的孩子们只知道清明节放假可以回家吃顿好的,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过清明节,更有同学祝别人‘清明节快乐’呢。

小爱说:

“我觉得传统节日离我们很遥远,越来越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

小华说:

“我感觉过节时大吃大喝很浪费,不过过节时在外面的亲人能够回家团圆,这是挺好的。

围绕班会主题,你作为组长,针对组员的讨论,该说些什么?

请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

写作提示:

①从材料中筛选有用信息;

②思路清晰;

③语言得体;

④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以增强语言感染力;

⑤不少于100字。

【答案】

(1)存在的问题:

当今的人们在过传统节日时,大多过于看重美食,而忽略了美感。

解决方法:

让美味更健康,更具视觉的美;

让传统文化回归生活,增添节日的文化气息。

(2)中国传统节日多种多样,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不但要过传统节日,还要过好传统节日。

过节时,要着重知晓节日的意义,而不是仅仅放个假,吃顿好饭而已。

节日要有文化与内涵,就像一个人不仅要穿漂亮衣服,还要有良好的气质一样。

因此过节也要注重美感和节日的文化内涵。

(1)一问,可提取【节日现状】“甜咸相争之尘嚣赛过龙舟锣鼓。

许多人尚未养成在紧张繁杂的生活中重拾传统、体味美好的习惯”等关键句分析,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

二问,可提取【节日美感】“视听嗅触味等感官获得的快感,需要渗透到美感当中,转化为美感或加强美感”和【回归文化】“在当今社会,我们品尝美食过传统节日,更要吟诵那古雅隽永的诗词曲赋,体悟那种美感、那份美好”分析,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

(2)写总结语:

首先要简明。

总结语要求语言简洁明了、清晰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其次准确。

准确的结束语是对活动的主要内容、重点、要点进行总结提示,起着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的作用。

再者有趣。

成功有趣的结束语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会“余音绕梁”令人回味,言虽尽而意无穷。

如果结束语很平淡,就难以收到好的效果。

可从中国传统节日的特点、过节日时应注重的内容、使过节日更有现实意义等角度做出总结。

⑴存在的问题:

⑵中国传统节日多种多样,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探究能力。

要能找准关键语句来分析作答。

⑵本题考查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

表述时要围绕班会主题“传统节日话美感”可从中国传统节日的特点、过节日时应注重的内容、使过节日更有现实意义等角度做出总结。

思路清晰,语言得体,恰当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以增强语言感染力。

9.家风,是一种由父母或祖辈提倡并言传身教,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言行的风尚和作风,是家庭成员成长的“地基”。

请按要求完成综合性学习活动。

材料一:

为深入挖掘和宣传身边的“最美家庭”及感人故事,孝感市政府开展“最美家庭”评选活动,要求推荐或自荐赢得社会赞誉、彰显家庭美德和良好家风的家庭参评。

材料二:

(1)

【写一写】材料二是孙仁同学在活动中创作的一幅反映家风的漫画,请你根据漫画内容完成下面的仿写。

好家风弘扬家庭美德。

孝行为________。

(2)

【说一说】假如你家自荐参加“最美家庭”评选,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家的家风和践行情况。

【答案】

(1)影响子孙品行(凸显言传身教、共享天伦之乐、践行和谐理念)

(2)我家的家风是“诚实经营,童叟无欺”。

家里在社区经营超市十多年,一直按照工商和物价部门规定,货真价实,诚信待人。

(1)解答漫画题最关键的是审题,审题可以理解漫画的寓意,通过所褒贬的社会现象悟出其中蕴含的道理,从而正确解题。

可补写为:

影响子孙品行。

(2)可以简要介绍自己的家风,注意语句要通顺,意思要表达准确。

⑴影响子孙品行(凸显言传身教、共享天伦之乐、践行和谐理念)

⑵我家的家风是“诚实经营,童叟无欺”。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补写语句的能力。

首先要读懂漫画的意思,理解漫画的寓意再补写相关的语句。

注意句式统一。

⑵本题考查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要围绕主题“家风”表述,注意语句要通顺,意思要表达准确。

10.按要求完成语言表达。

“五四运动”至今已满百年。

这次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1)以下几个人物都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请选出搭配有误的一项:

( 

A.梁启超-—思想家、学者——《最苦与最乐》

B.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阿长与<

山海经>

C.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伟大的悲剧》

(2)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

这天中午,北京13所高等学校的学生三千多人,从四面八方来到天安门开会,声讨卖国贼陆宗舆,章宗祥、曹汝霖,抗议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我国青岛、山东。

当时有一家卖鸟的商店,贴了一副与众不同的鸟兽对联,结合下联的读音,请你揣摩对联的言外之意。

三鸟害人:

鸦、鸮、鸨①

一群卖国:

鹿、獐、螬②

【注释】①鸦、鸮[xiāo]、鸨[bǎo],民间说法是坏鸟、不祥之鸟。

②鹿、獐[zhāng]、蜡[cá

o],都是兽类。

(3)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认为应该以什么样的实际行动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50字左右)

(2)下联的鹿、獐、螬,谐音“陆”“章”“曹”,是在骂这仨卖国贼都是兽类,不是人。

(3)答案示例: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珍惜大好时光,努力学习,从各方面不断完善自己。

从小树立爱国意识,为了祖国的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