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题答案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329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后题答案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课后题答案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课后题答案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课后题答案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课后题答案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课后题答案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课后题答案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课后题答案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课后题答案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课后题答案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课后题答案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课后题答案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课后题答案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课后题答案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课后题答案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课后题答案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课后题答案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课后题答案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课后题答案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课后题答案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后题答案下.docx

《课后题答案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后题答案下.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后题答案下.docx

课后题答案下

《国际关系史》(高教版,刘德斌)课后题答案(下)

遏制战略

(1)背景:

二战后,美苏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不断尖锐,杜鲁门就任总统之后,美苏围绕德国、波兰等问题冲突不断。

1946年2月,美国政府致电美国驻莫斯科使馆,要求搞清楚苏联不参加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真实意图。

代办乔治?

凯南着手起草电报,并提出了一整套“遏制”苏联的政策。

1947年7月,乔治?

凯南在《外交季刊》上发表《苏联行为的根源》,对遏制政策进行了详细阐述。

(2)内容:

①对苏联共产党的路线从根本上进行了否定;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基本矛盾是高度城市化和工业化本身所产生的矛盾,其内部的竞争不一定引起战争;并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互利的和平共处是完全可能的,苏联对世界事务的敏感看法源于俄国人传统的和本能的不安全感。

②认为现在苏联共产党的统治和过去沙皇的独裁统治一样,只不过披上了马克思主义这块遮羞布而已。

斯大林对外扩张的目的是出于俄国统治者传统的不安全感;苏联强调意识形态分歧的目的是为了使其政府合法化,使其对国内的镇压和向国外的扩张具有理论依据;苏联人不会放过任何扩张的机会,但在遇到强大阻力时却可以轻易地退却。

③提出了美国应采取的战略,即保持自己社会的健康和活力,为其他国家指明更为积极、更具建设性的美国人希望看到的世界图景。

(3)凯南提出的遏制理论为美国政府在美苏关系从合作到敌对的转折时期,选择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这条道路的特点是:

即不触发美苏之间的全面战争,又能对苏联的“侵略”行为组织有效的对抗。

这一理论奠定了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思想基础。

遏制战略是二战后美国奉行的基本国家战略,可以说,战后美国在世界上的每一项重大举动,都是在“遏制”共产主义这一总的战略方针的指引下进行的。

马歇尔计划

(1)背景:

在美国遏制共产主义的全球战略中,欧洲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美苏而言,控制了欧洲就意味着赢得了世界的领导权。

在苏联事实上已经控制东欧的情况下,西欧的稳定成为美国遏制苏联的战略基点。

另外,当时美国国内出现了生产过剩的危机,美国可通过援助欧洲来缓解危机。

而西欧作为二战的主战场,在战后初期几乎是废墟一片,社会经济遭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并引发了尖锐的社会矛盾,人民不满情绪日益高涨、社会动荡不安,西欧许多国家的工人运动需速发展、共产党力量普遍增强,这引起了各国政府的强烈恐慌。

为了对付共产主义威胁和稳定资本主义秩序,西欧必须依赖美国的保护和援助。

马歇尔计划就是美国援助和控制欧洲的第一步。

(2)1947年6月,乔治?

马歇尔公开提出了美国对欧洲进行援助的设想,即马歇尔计划。

西欧国家对该计划反应强烈,在经过诸多的争论、怀疑以及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后,英国、法国等16个国家向美国提出了援助要求,美国很快做出了回应。

美国国会于1948年4月2日通过了《1948年对外援助法》,马歇尔计划以法律形式被确定下来,并于第二天正式实施。

从1948年4月到1952年6月,美国向西欧提供了以粮食和消费品为主的大量援助,且多为赠予。

(3)评价:

①对于西欧:

在马歇尔计划的帮助下,西欧经济逐步恢复,从此走上了经济稳步发展的道路。

此外,在该计划实施过程中削弱了西欧国家的关税和贸易壁垒,客观上为西欧的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②对于美国:

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和政治回报。

在经济上,美国国内的经济危机得到了缓解。

美国通过该计划迫使欧洲国家极其殖民地以对待本国居民的同等条件,向美国投资者开放,大大有利于美国资本和商品的输出。

在政治上,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稳定了西欧的资本主义政权,增强了美国对抗苏联的力量,美国对西欧的政治和文化影响也进一步深入。

杜鲁门主义

(1)背景:

1946年丘吉尔的铁幕演说为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拉开了序幕;为统一政府内部的思想和争取美国民众的支持,美国政府起草《美国与苏联关系》,系统地阐述了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战略设想;1947年的希腊和土耳其危机为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创造了机会,之后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要求国会批准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的咨文并通过了法案,杜鲁门主义出台。

(2)评价:

是一种新的世界范围的门罗主义,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的公开破裂和美苏“冷战”的全面展开。

克什米尔问题

(1)克什米尔:

位于印度、巴基斯坦、中国、阿富汗之间,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人口中77%是穆斯林,20%是印度教徒,战略位置比较重要。

(2)根源:

1946年,即印巴分治的前一年,英国为了在印巴之间制造矛盾,将克什米尔土邦出售给信仰印度教的查谟大君。

英国在1947年的《蒙巴顿方案》中规定:

克什米尔科自由选择加入巴基斯坦或印度,或保持原来的地位。

(3)产生和发展:

1947年,穆斯林部队进入克什米尔,宣布进行法对印度教王公的圣战,克什米尔土王逃到印度,获得印度的军事支援,印度出动军队进驻克什米尔,印巴双方发生武装冲突,第一次印巴战争爆发。

在联合国干预下,1949年印巴在克什米尔划分了停火线,印占领2/3的地区和3/4的人口。

1953年印巴发表联合公报,赞成克什米尔人民投票解决争端,但1954年印度借口巴基斯坦参加美国在东南亚组建的军事同盟,改变了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立场。

此后,克什米尔争端成为印巴两国关系紧张的主要问题。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背景:

新中国建立后把建立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放在外交工作的首位。

1949年12月毛泽东访苏,与斯大林进行了会谈,逐步打消了斯大林担心与中国结盟会引起美英等国的不满,从而危及苏联的既得利益的疑虑。

(2)1950年2月14日,中苏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了中苏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方面的全面合作,确立了中苏之间的同盟关系。

(3)内容:

①军事方面:

保证共同制止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的行动。

②政治方面:

对有关两国共同利益的重大国际问题将进行彼此协商。

③经济、文化方面:

发展、巩固两国的经济与文化联系,彼此给予经济援助,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

(4)评价:

①有利于保障中苏两国的安全,有助于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壮大。

②中国方面:

新中国不仅在建设方面获得了苏联的极大帮助,而且在反对侵略、维护远东及世界和平与安全上获得了苏联的有力支持。

中苏之间的经济合作对于新中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③苏联方面:

苏联获得了一个可靠的经济同盟者,使7500公里的中苏边界处于安全和友好状态。

④但是,执意条约的某些条款也损害了中国的部分权益。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成立后在与各国外交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制定的根本指导原则。

它的制定是一个逐步探索和实践的过程。

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非常重视与相邻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和平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中印两国的边界问题和“西藏问题”是新中国面临的棘手问题。

形成与发展:

1953年周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成员时,提出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

印度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谈判的指导原则,之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正式倡议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1955年在印尼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周总理针对帝国主义国家利用亚非国家存在不同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事实进行挑拨作了发言,进一步阐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思想。

之后亚非会议通过的和平共处十项原则实际上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引申和发展。

中国首倡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对列宁和平共处的政策和现代国际法基本原则作出的重大发展。

在它的指导下,中国与周边各国的外交关系获得了良好发展,解决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华沙条约组织(WarsawTreatyOrganization)

背景:

1954年10月,美、英、法等国代表签订《巴黎协定》,西德被批准加入北约组织,这对苏联和东欧国家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

过程:

苏联坚决反对《巴黎协定》,并与保加利亚、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民主德国等8国代表举行欧洲和平与安全会议,并于1955年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即《华沙条约》。

《华沙条约》的宗旨是机体防御。

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使苏联加强了与北约抗衡的实力,也加强了苏联对东欧各国的控制,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在东欧形成。

但是,随着东西方从对抗走向缓和华约成员在一些重大问题的分歧越来越深,华约名存实亡,苏联因自身难保,对此无力回天。

“空心化”的华约凄然地走向解体,至1991年7月日正式解散。

“三和”路线

(1)背景:

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开始调整对外政策,缓和紧张的局势。

1956年2月在苏共20大上,赫鲁晓夫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他在对外政策方面的观点,其新外交政策的核心就是“三和路线”。

(2)内容:

“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

(3)评价:

(优缺点)

U-2飞机事件

1960年5月1日,一架美国U-2高空侦察机深入苏联领空后被苏军击落,飞行员被活捉,并供认了搜集情报的使命。

这一事件打乱了四国政府首脑会议即将于1960年5月在巴黎举行的整个计划,使正在宣传“戴维营精神”的赫鲁晓夫左右为难。

由于艾森豪威尔政府拒绝道歉,四国首脑会议流产。

第三次中东战争

1967年4月,以色列飞机闯入叙利亚领空,击毁叙利亚战斗机,5月埃及下令封锁蒂朗海峡,6月5日以色列发起进攻,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

以军取得了胜利,在短短6天之内占领了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的大片土地。

第三次中东战争以阿拉伯国家的失利宣告结束。

之后,在联大紧急会议上,美苏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苏联要求以色列立即撤军,退还侵占的阿拉伯领土;美国则主张以色列有条件的撤军并兼并某些阿拉伯领土。

中东危机陷入僵局之中。

后来,在美苏操作下安理会通过了英国的中东方案,即“242号决议”。

决议要求以色列撤出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占领的阿拉伯领土,结束中东一切交战状态。

但该决议没有谴责以色列的侵略行径,而把巴勒斯坦问题归结为“难民”问题。

因此,阿拉伯国家拒绝接受这一决议。

这是美苏僵持和妥协的结果。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中东继续维持着“不战不和”的局面。

万隆会议

(1)背景:

二战后,殖民列强遭削弱,第三世界政治独立,团就起来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1954年茂物会议做准备

(2)1955年4月18日,第一届亚非会议,印尼万隆,内容

(3)重大的历史意义

大规模报复战略

1953年,艾森豪威尔入主白宫,他在军事战略方面提出了“大规模报复战略”,即依靠美国战略核力量的优势对苏联形成有效的威慑。

其基本内容是:

以核武器威慑苏联、中国等不敢发动任何形式的

战争,如果威慑失灵,则以核武器进行大规模报复,以核战争代替常规战争,以战略核武器代替常规武器。

这其实是在实行一种敢冒战争危险的、但又避免战争爆发的“战争边缘”政策。

艾森豪威尔提出这一战略的考虑是:

其一,美国当时在核弹以及投掷核弹的重型轰炸机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其二,他坚信“自由世界”的安全只能建立在美国保持健全强大的经济之上,他认为使用核武器威慑之后就没有必要拥有大批人力和庞杂的常规武器,因此可以减少军费开支,从而实现“无赤字开支国防”的目的。

缺点:

大规模报复虽然可能一时取胜,但却威慑不了对手,相反却逼着受攻击国作出可怕的选择,不是投降便是总体战争,一旦总体战争爆发,那就等于自杀。

后来该战略被1961年成立的肯尼迪政府的“灵活反应战略”所代替。

(参考何兰:

《新视角下的国际关系理论》,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新日美安全条约

(1)背景:

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的经济迅速发展,并于1956年加入了联合国,实现了重返国际社会的愿望,但1951年签订的日美安全条约重重压住了日本国民日益增长的民族自信心和独立意识。

修改日美安全条约成为日本外交的当务之急。

——1957年,岸信介内阁成立,追求日美关系的对等化;而二战后美国从全球战略利益出发,把日本纳入了美遏制政策的远东轨道。

——1958年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爆发,1957年哲拉德事件——1959年4月到1960年1月,美日22轮谈判

(2)日美双方在经过多轮谈判后于1961年1月19日在华盛顿签署了《新日美安全条约》,又称《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保障条约》。

这一修订后的条约具有新内容

(3)影响:

在日本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以日本社会为首的进步势力强烈反对这一条约,他们主张废除可能将日本卷入战争的日美安全体制,主张建立日、美、中、苏为中心的新安保体制,确立日本的中立。

他们领导了声势浩大的反对斗争,岸信介被迫辞职,艾森豪威尔的访日计划被迫推迟。

七十七国集团(Groupof77)

背景:

1955年万隆会议,不结盟运动;亚非拉国家在政治独立后,面临发展民族经济的艰巨任务,渴望团结起来打破不公正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1946年3月,在首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77个发展中国家组成了“七十七国集团”,并发表了《77个发展中国家联合宣言》,谴责了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掠夺和剥削发展中国家的行为,强调广大发展中国家增进彼此之间的经济合作的重要性,确定了在每届联合国贸发会议之前召开部长级会议,以协调立场,确定共同的目标和制定联合行动的计划。

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是不结盟运动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它与不结盟运动一起,标志着第三世界作为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从此以后,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团结起来,有力地冲击着美苏控制国家事务的两极格局,推动着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苏伊士运河危机

(1)历史背景、现实背景

(2)1956年7月26日,纳塞尔宣布埃及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英法两国对此反应激烈,决心用武力夺回运河。

美国却主张通过调节性谈判,实现国际共管苏伊士运河的目的。

在会谈未果后,英法暗中勾结以色列对埃及发动军事进攻,美苏强烈反对,英法被迫停火。

1957年,包括英法在内的有关各国都接受了埃及的运河国有化政策。

(3)影响:

苏伊士运河危机对战后国际关系产生了广发而深远的影响。

英法在中东的传统影响已丧失殆尽,其大国地位也遭到严重削弱。

美国利用英法的困境乘机填补了中东的力量真空。

试述北约组织的形成

(1)背景(建立目的)

(2)过程:

西欧国家的联合——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正式公布,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3)意义:

标志着以美国为首的大西洋联盟的形成;加深了美苏之间的对立,推动着冷战向纵深方向发展。

但其内部也一直存在着美欧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

试述战后初期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

(1)抗日胜利后:

扶蒋压共政策,马歇尔调停,《援华法》,“有限援蒋”方针

(2)1949年底到1950年上半年:

“脱身”政策,等待观望态度

(3)1950年:

对华遏制政策,“麦卡锡主义”

试述东方阵营的形成

(1)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

(2)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与经互会的成立

(3)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试析美苏第一次缓和的历史背景和表现。

(1)历史背景:

1953年赫鲁晓夫、艾森豪威尔上台,开始调整对外政策,缓和紧张的国际局势。

①苏联:

“三和路线”(“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

②美国:

“新面貌”的对外战略(政治上的解放政策,军事上的“大规模爆发战略”)

(2)表现:

奥地利问题,日内瓦四国首脑会议,苏联与西德建交,苏日建交,美苏在柏林问题上的斗争,美苏戴维营会谈

 

试述60年代戴高乐独立自主外交。

(1)背景:

1958年,法属阿尔及利亚危机严重,戴高乐东山再起;法美矛盾

(2)独立外交:

独立核防务(1958),《法德合作条约》(1963),缓和、谅解、合作的对苏战略(1960、1966)

(3)对戴高乐的评价

试述不结盟(Nonalignment)运动形成的基础和意义

(1)基础: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众多国家独立,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却面临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强权政治仍是现实。

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发展民族经济,第三世界广大国家决心摆脱大国控制,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2)意义

如何理解英美特殊关系。

(1)“英美特殊关系”的来源

(2)英美特殊关系的发展:

二战期间,冷战,“三环外交”,第一届艾德礼工党政府

(3)影响:

英美特殊关系对欧洲和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英国在美苏对抗和东西方关系的处理中,坚决站在美国方面,执行联美抗苏的总方针;同时极力影响美国的政策,不失时机地在美苏之间充当调解人,使双方关系不至于过分紧张。

通过这种方法,英国加强了本国的国际地位,以有限的实力对国际事务施加了最大的影响。

(4)英美特殊关系的战略重点在欧洲,在世界其他地区英美两国存在着严重矛盾。

在一系列国际问题上,如殖民问题、朝鲜战争问题、越南战争问题、柏林问题等,英国从本国利益出发,与美国立场不尽相同甚至存在明显分歧。

(苏伊士运河危机,20世纪60年代,70年代,80年代)

试析西欧联合的原因和现实条件。

(1)基础:

法德和解

(2)基本动因:

联合自强

(3)现实条件:

美苏对欧共体的外交政策,欧共体经济取得骄人的成绩,法国戴高乐的努力

试析冷战的缘起。

(1)“冷战”的来源、定义、核心内容、基本特征

(2)冷战的缘起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①战后初期的国际环境为美苏对抗和东西方冷战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②战后美苏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在全球划分势力范围,使双方相互感到在地缘安全上受到了威胁;

③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的矛盾与冲突使双方很难再维持战时合作关系;

④美苏传统政治文化的迥异与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对立使东西方的分歧难以调和;

⑤美苏领导人和决策层对彼此认识的差异与处理外交的方式或外交策略的不同加剧了美苏对立。

——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

——美苏的行动

试析古巴导弹危机发生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

(P.383)(TheCubaMissleCrisis)

(1)背景:

1959年古巴革命,1961年猪湾入侵——赫鲁晓夫部署导弹,1962年被美国发现

(2)美苏态度

(3)评价

试析社会主义阵营发生分化的原因。

(P.387)

(1)1956年2月24日,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在苏联党内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产生了巨大的分歧,造成社会主义各国思想上的混乱。

4月17日,苏联宣布解散共产党情报局。

——大大推动了东欧国家摆脱苏联控制和斯大林模式的进程。

(2)波匈事件——表明苏联为了维护其国家利益,不惜对东欧盟国使用武力;定下了此后东欧国家的发展道路:

党领导的一种妥协式的改革道路。

(3)苏联干涉东欧国家内政:

苏阿关系的断绝,罗马尼亚的独立自主,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尼克松主义(P.438)

(1)1969年,背景(历史条件)

(2)内容:

军事战略与盟国战略方面

(3)评价

勃列日涅夫主义(P.454)

(1)背景:

苏联对东欧的牢固控制是苏联同美国在欧洲争夺的前提,也是苏联全球扩张战略的基础。

但是,东欧各国由于照搬苏联模式,从60年代中期开始在政治、经济上陷入困境,它们试图探索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这是苏联所不允许的。

因而苏联进一步加强了对东欧的全面控制。

(2)60年代末,勃列日涅夫发表了一系列宣扬苏联扩张主义的宣言和声明,被称之为“勃列日涅夫主义”。

(3)主要内容:

“有限主权论”、“国际专政论”、“国际分工论”、“大国特殊责任论”。

(4)在该主义的指导下,苏联长长干涉别国内政。

典型事件如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此外,苏联在东欧增加驻军,并控制了东欧国家军队的指挥权。

 

里根主义

(1)背景:

1981年,里根入主白宫。

当时美国面临着苏联在全世界扩张的严重挑战。

里根政府制定了美国争取在20世纪末或21世纪初重新支配世界“里根战略”,其核心是在政治领域推行“里根主义”。

(2)基本思想:

认为世界上所有矛盾都可以归结为美苏两家或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

里根竭力强调动西方矛盾的重要性,推动整个国际形势相战后初期的“两极世界”方向发展。

美国推行“里根主义”的重要手段是“低烈度战争”,指美国在不触及美苏核战争和合大规模常规战争的前提下,在第三世界向苏联发起进攻和争夺势力范围的战略。

这是一种综合性战略,即通过军事、政治、经济等手段来打击第三世界的“马克思主义”政权。

这比纯粹的军事战略灵活、有效,是美国达到既能抑制苏联扩张,又能避免美苏之间发生正面战争的目的。

(3)评价:

黩武主义,理想主义,现实主义,最突出的特点:

挑战性(P.459)

(4)作用:

有效地遏制住了苏联的扩张趋势,巩固了与盟国的关系,重新夺回了战略主导权。

许多人把80年代东欧剧变的苏联解体归功于里根上台后的战略反攻。

新东方政策

(1)背景:

1969年,勃兰特出任联邦德国总理,正式推行“新东方政策”。

(2)内容(主张)

(3)实施过程:

与苏联、波兰达成谅解;关键:

改善两德关系

(4)评价:

是70年代东西方缓和的重要内容。

打破了联邦德国与苏联东欧国家的僵持关系,提高了联邦德国自身政治地位,使之重新进入苏东商品市场,扩大了自身的国际生存空间。

开创了西的外交关系的新时期,为德国和平统一奠定了基础,对世界和平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上海公报(P.448)(JointCommuniqueBetween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andtheUnitedStatesofAmerica)

(1)背景: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即《上海公报》。

(2)内容

(3)评价

第四次中东战争(P.478)

(1)背景:

阿以矛盾

(2)过程:

1973年10月6日,埃及、叙利亚同时在东西两线向以色列发动了军事进攻,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亦称“斋月战争”、“十月战争”。

——联合国通过决议,遏制以色列的扩张态势

(3)评价:

使阿以双方实现了暂时的“力量均衡”。

战争之后,苏联与阿拉伯世界关系渐冷,同埃及关系不断恶化。

美国也吸取战争教训而调整了中东战略,在服从美国利益前提下力促同阿拉伯国家“缓和”。

试述中美和解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P.446)

(1)原因:

20世纪70年代,抑制苏联扩张的共同战略利益;美国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中苏关系彻底破裂提供了机会;尼克松和基辛格个人因素

(2)过程:

缓慢曲折。

1945-1968年间,共举行134次会议,但收效甚微;60年代末70年代初,两国着手改善关系,尼克松入主白宫后,采取了一些积极步骤;1971年,“乒乓外交”,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建交

(3)影响:

(P.449)对美国、苏联、中国;对世界格局:

中美苏战略大三角

试述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外交政策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P.459)(NewThinking)

(1)背景:

1985年,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当时苏联长期以来的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已经非常严重。

为了摆脱困境,戈尔巴乔夫试图在外交领域进行突破,提出了外交政策的新思维。

(2)内容:

《改革与新思维》对其进行了具体阐述。

核心:

承认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承认人类的生存高于一切。

基本内容:

①世界是一个多样性的统一体。

②当前核战争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③全人类的利益高于阶级利益。

④资本主义仍然具有发展前途和富有生命力。

评价

目的

(3)影响:

意味着苏联的对外政策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苏联政府开始调整对外关系:

①以裁军问题为切入点,开始改善苏美关系。

②苏联主动缓和与西欧国家的关系。

③苏联开始收缩战线,改善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④修正对东欧的政策,稳定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⑤转变对中国的态度,谋求中苏关系正常化。

试析国际格局由两极向多元化转变的原因

20世纪70至80年代,两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