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优教师校本研修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23580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优教师校本研修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名优教师校本研修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名优教师校本研修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名优教师校本研修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名优教师校本研修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名优教师校本研修实施方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名优教师校本研修实施方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优教师校本研修实施方案.doc

《名优教师校本研修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优教师校本研修实施方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名优教师校本研修实施方案.doc

横山县名优教师培养

校本研修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一、指导思想

通过组织教师校本研修,深化校本教研工作,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业务素质,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加强教师队伍梯队建设。

立足教研,聚焦课堂,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益,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构建县、校两级结合的校本研修机制,促进学校发展。

二、研修方式

1、各学区、学校按照本实施方案,适当降低要求,侧重必修作业,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便于操作的教师校本研修方案。

尽可能多动员一线科任教师参与校本研修活动。

2、校本研修活动与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紧密结合,是在岗位大练兵基础上对教师提出更具体的要求,要求在规定时间完成规定研修作业,讲求研修的时效性。

3、校本研修活动是介于教师已有业务基础(或荣誉称号)与发展目标之间的过程性行为,为不同业务层次的教师提供不同的研修平台和更高的发展空间,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4、县级“教坛新秀”和县级“骨干教师”以上层次的教师纳入“横山县名优教师培养校本研修”序列,由县教研室统一管理,各学区、学校具体负责管理与督促,并作为本学校教师校本研修活动的重要内容。

其他教师的校本研修活动由所在学校组织实施与管理。

5、“横山县名优教师培养校本研修”设计专用的研修记录册,按层次规定每期拟订研修计划,规定研修时间、研修内容、研修指导老师。

参与研修的教师要求每周保持与指导老师至少联系一次,汇报研修进度,探讨研修中存在的问题。

指导教师每周填写反馈登记表,并随机参加相关研修活动,考核研修作业完成情况。

一期研修完毕,可以参加同层次多期研修。

6、所有研修作业用钢笔认真书写或4号字打印,手写材料要占到材料总量的三分之二。

研修完毕,将研修记录册拆开,按顺序将作业目录和作业材料在活动夹内装订成册,作为自己永久性保存的校本研修成果。

7、参与研修教师要及时上报本人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经常与指导老师取得联系,保证研修工作的正常进行。

8、每一期研修时间为三个月,研修结束进行统一考核,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评定等级,并签注考核意见。

材料备档,考核结果在县内通报。

三、研修对象

广义的理解,校本研修对象应该包括全县所有中小学科任教师。

就“横山县名优教师培养校本研修”对象而言,包括已获得横山县“教坛新秀”和横山县“骨干教师”荣誉称号以上的教师。

县级“教坛新秀”和市级“教坛新秀”培养的目标是市级“教学能手”,市级“教学能手”培养的目标是省级“教学能手”,县级“骨干教师”培养的目标是县级“学科带头人”,县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目标是“横山名师”。

2011年起,凡是参加横山县“教坛新秀”和横山县“骨干教师”评选的教师,都要完成并上交由学校组织的校本研修作业本,作业内容。

研修类别图解如下:

合格教师——研修(赛讲类)——教坛新秀

合格教师——研修(合格类)——县骨干教师

教坛新秀——研修(新秀类)——市教学能手

县骨干教师——研修(骨干类)——县学科带头人

县学科带头人——研修(名师类)——横山名师

市教学能手——研修(能手类)——省教学能手

四、研修内容

研修内容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其中必修部分为必须完成的内容,选修部分按不同研修层次要求选择完成。

必修1——业务学习笔记(或心得笔记)10则,不少于600字。

必修2——听课笔记20节(听课记录)。

必修3——有特色、有创意的教学设计10份。

必修4——校内外观摩课或公开课5节(评议记录)。

必修5——教学反思10则,不少于500字。

必修6——说课稿2篇,不少于800字。

选修1——论文,在县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市级以上优秀论文(教学设计)等级奖。

选修2——调研报告,通过问卷调查、走访查看、资料分析等方式形成一份针对本学校教育教学热点、难点问题的调研报告。

选修3——专题探究,针对教学某一环节、某一侧面或某一问题进行专题探究,形成专题探究过程材料后探究报告(参考《教育教学专题探究(小课题)》样表进行)。

选修4——研究性学习,指导一个学生研究性学习小组,完成一个学习课题,形成过程材料和学习成果报告。

选修5——考察学习报告,在校外考察、交流、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考察学习报告,并有必要的“考察随笔”等支撑材料。

选修6——“帮带记录”,能在校内外开展对青年教师的结对帮扶工作,形成帮扶过程记录材料。

选修7——专题讲座,在校内外一定范围内进行教育教学专题讲座,形成讲义材料和讲座记录。

选修8——课题研究,能主持或参与一项基础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形成研究过程材料和研究成果报告。

选修9——其它自选项目。

“赛讲类”和“合格类”教师完成必修1——6每项不少于三分之二的研修作业和一项选修作业。

“新秀类”研修作业:

必修1——6,选修任选两项。

“骨干类”研修作业:

必修1——6,选修2、8加任意两项。

“能手类”研修作业:

必修1——6,选修1、3加任意一项。

“名师类”研修作业:

必修1——6,选修2、4、8加任意两项。

五、研修步骤(2011——2012)

2011.6——2011.10,“新秀类”第一期。

2011.12——2012.3,“赛讲类”第一期,“合格类”第一期,“新秀类”第二期,“骨干类”第一期。

2012.4——2012.7,“合格类”第二期,“能手类”第二期,“骨干类”第二期。

2012.8——2012.11,“合格类”第三期,“骨干类”第三期。

“新秀类”第三期,“名师类”第一期。

六、研修原则

1、校本研修与岗位大练兵相结合。

校本研修是在岗位大练兵的大背景下,提出了更为具体的业务研修内容。

研修考核结果直接影响合格教师的考核和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评定。

2、全员动员与自愿参与相结合。

校本研修原则上要求全县中小学科任教师都积极参与,但对于部分有特殊情况或不愿意参与的教师,也不必勉强,可缓后进行。

3、递进研修与重复研修相结合。

校本研修是一个渐进的、层递性序列,教师可以逐级研修,实现教学教研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同一层次类别的研修也可以重复进行。

4、校本研修与校外学习相结合。

校本研修的主阵地是学校,主战场是课堂教学。

同时,也要适当外出考察学习,加强与外界的业务交流合作,提高校本研修水平,提升研修质量。

5、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教而不研则枯,研而不教则竭。

校本研修要立足教学实际,同时也要善于学习掌握新课程相关理念,善于分析总结教学经验,博采众长,开拓创新,在研修——提升——再研修——再提升的轮回训练中,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6、常态研修与集中研修相结合。

集中研修是要求教师在规定时间完成规定研修内容,时效性强,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但往往也带有随意性,这就要求各学校形成校本研修的长效机制,使校本研修工作常态化。

7、县级管理与校本管理相结合。

校本研修工作管理的核心机构是学校,学校要把任何一项涉及本学校教师的研修工作看作是学校自己的工作,积极进行安排、检查、督促、指导。

县级管理旨在更大范围内提供合作交流平台,促进校本研修水平。

七、研修考核结果的使用

“横山县名优教师培养校本研修”由县教研室统一管理,每一期研修结束进行统一考核,评定研修等级,签注考核意见,研修考核合格以上的教师签发相应的研修证书。

考核结果在县内通报。

1、作为推荐各级各类“教坛新秀”、“教学能手”评选选手的重要依据。

2、作为评定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重要依据。

3、作为学校和县上各种评模选优的重要依据。

4、研修作业由教师本人留底稿,学校和县教研室同时备档,作为研修教师永久性保存的校本研修成果资料。

八、校本研修组织机构

“横山县名优教师培养校本研修”领导小组

组长:

组员:

办公室:

下设各专业指导小组

职责:

①制定全县校本研修的实施方案。

②负责每一期校本研修工作的规划与考核。

③领导小组成员必须深入校本研修第一线,深入到各组参与研讨。

④为教师开展校本研修提供必要的资金、环境保障,适时聘请专家指导研修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