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白杨》说课稿.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23608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白杨》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白杨》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白杨》说课稿.doc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白杨》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白杨》说课稿.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白杨》说课稿.doc

《白杨》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白杨》,作者袁鹰,下面我将从教学定位和教学流程两大部分进行说课。

一、教学定位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该组课文以《走进西部》为主题展开,学习本组课文,把握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并感受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对本学段的阅读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1.学会认读“晰、伞”等4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高大挺秀”等词语,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表达特点;

3.体会白杨的外在特点和内在品质,理解爸爸借白杨表明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和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白杨的特点和品质;难点:

理解爸爸的心愿学习作者的表达特点

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我遵循以生为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加强语言实践的学习过程,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法和学法

教法:

我主要运用导读法、品词析句法、情境教学法等等;

学法:

自主读书、合作探究、品度交流等等;

同时,我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二、教学流程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我通过整体感知、品读探究、整体提升三大模块逐步推进,下面我将从以下六个环节安排教学:

(一)导入新课

我运用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播放大戈壁的图片,把学生带入大戈壁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反馈交流

《新课标》中指出: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充分的阅读,在读中整体感知。

因此,再导入新课后,我先让学生大声自由的朗读,并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我利用多媒体出示本课的生字词,指导学生正确读写。

针对学生概括文章内容条理不清、语言表达不准确等等问题,我引导学生运用段意归并法抓住文中关键词句,组织提炼语言,详略得当的进行概括。

小结:

在整体感知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自主读书,夯实字词基础,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方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三)品读赏析,探讨交流

抓住文章主要内容这仅仅是浅层次的阅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接下来我将引导学生围绕中心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性的阅读。

1.请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用一个词或句子谈谈文中哪些方面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2.根据学生的反馈交流,我及时归纳提炼出中心问题,让学生围绕“爸爸借白杨的特点表达了什么心愿”这一中心问题进行批注式的阅读,一边读,一边在文中划出相关句子,并写出自己的体会。

3.针对学生寻找答案存在片面性等问题,我引导学生由自主读书转变为合作探究,小组范围讨论后,再以小组代表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

4.在学生交流反馈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重点品读以下文段:

多媒体出示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首先,我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并抓住关键词体会出白杨不择环境、坚强、不软弱、从来都那么直的特点;接着,让学生在文中划出“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句式,体会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突出和赞扬白杨的品质;最后,我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读写迁移:

仿照这种句式,写出“梅花”的品质;

多媒体出示爸爸表白心愿的相关文段,以上为例,我引导学生找出白杨的生长环境和爸爸工作环境的共同点,从而学生知道白杨和爸爸有着同样艰苦、恶劣的生活条件,却仍坚持扎根在边疆,爸爸借白杨表明了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心愿。

最后让学生了解到作者以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赞扬了白杨和类似爸爸的边疆建设者。

(四)整合提升

在学习深入品读文章的基础上,我及时引导学生回顾全文进行总结和概括。

白杨以及类似爸爸的祖国建设者,他们不畏艰苦的环境毅然坚守在祖国的边疆,真是让我们感动啊!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夸夸他们。

并体会文中最后一自然段,爸爸的嘴角又浮起了一丝微笑,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出爸爸想说的话……

(五)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一份微型教案,次板书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体现了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

(六)练习设计

1.熟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

2.仿照“借物喻人”的写作技巧,借“莲花”的特点赞扬那些高洁、清廉、正直的人。

在本课教学中我遵循了阅读教学原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但愿我的说课各位考官满意,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