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板现场施工方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381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06.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浇板现场施工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现浇板现场施工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现浇板现场施工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现浇板现场施工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现浇板现场施工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现浇板现场施工方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现浇板现场施工方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现浇板现场施工方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现浇板现场施工方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现浇板现场施工方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现浇板现场施工方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现浇板现场施工方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现浇板现场施工方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现浇板现场施工方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现浇板现场施工方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现浇板现场施工方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现浇板现场施工方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现浇板现场施工方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现浇板现场施工方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现浇板现场施工方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浇板现场施工方法.docx

《现浇板现场施工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浇板现场施工方法.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浇板现场施工方法.docx

现浇板现场施工方法

吴起至定边高速公路

现浇板首件工程(试验段)

施工技术方案

LJ-2合同段

施工单位名称:

(盖章)江西井冈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二○一六年八月二十三日

吴起至定边高速公路

首件工程工程量表

合同段:

LJ-2编号:

工程名称

K59+682.5~K60+033.5

颗颗川大桥

桩号

第10孔

支付编号

项目名称

单位

设计数量

403-3-a

光圆钢筋(HPB300)

2178.45

403-3-b

带肋钢筋(HRB400)

58608.98

新增细目

C40混凝土现浇板

m3

203.00

项目经理:

年月日

吴起至定边高速公路

首件工程数量计算单

序号

名称

单位

图纸数量

计算数量

1

C40混凝土

m3

101.5

2

Φ28

kg

24981.3

3

Φ18

kg

3205.3

4

Φ12

kg

1117.8

5

Φ10

kg

1089.2

吴起至定边高速公路

首件工程进场机械设备表

施工单位:

江西井冈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合同段:

LJ-2编号:

工程名称

K59+682.5~K60+033.5颗颗川大桥

桩号

第10孔

序号

机械或设备名称

型号

台数

性能

新旧状况

备注

1

装载机

ZLC50F

2

良好

新购

2

砼罐车

9m3

7

良好

新购

3

挖掘机

卡特320D

2

良好

新购

4

吊车

QY16

3

良好

新购

5

翻斗车

双桥

4

良好

新购

6

塔吊

7032

2

良好

新购

项目经理(签字):

年月日

专业工程师意见:

年月日

工作组意见:

年月日

吴起至定边高速公路

首件工程现场管理人员表

施工单位:

江西井冈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合同段:

LJ-2编号:

工程名称

K59+682.5~K60+033.5

颗颗川大桥

桩号

第10孔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称

学历

专业

担任职务

备注

1

李文波

30

工程师

专科

路桥

质检工程师

2

黄勋

28

助工

专科

路桥

测量工程师

3

吴红芳

41

工程师

本科

路桥

试验工程师

4

张亚军

44

工程师

专科

路桥

安全工程师

5

王乃站

33

工程师

专科

路桥

桥梁工程师

6

刘盼新

43

现场负责人

专科

路桥

现场负责人

项目经理(签字):

年月日

专业工程师意见:

年月日

工作组意见:

年月日

吴起至定边高速公路

首件工程现场施工人力表

施工单位:

江西井冈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合同段:

LJ-2编号:

工程名称

K59+682.5~K60+033.5颗颗川大桥

桩号

第10孔

熟练工人

工种

级别

人数

上岗证号码

混凝土工

中级

15

钢筋工

中级

14

电工

中级

1

电焊工

中级

10

普通工人

人数

基本工人

16

民工

6

项目经理(签字):

年月日

专业工程师意见:

年月日

工作组意见:

年月日

吴起至定边高速公路

首件工程进场材料表

施工单位:

江西井冈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合同段:

LJ-2编号:

工程名称

K59+682.5~K60+033.5

颗颗川大桥

桩号

第10孔

序号

材料名称

型号/规格

进场数量

共需数量

检验批号

备注

1

水泥

P.O42.5

60T

26T

2

砂子

中砂

1500m3

58.5m3

3

碎石

1200m3

91m3

4

外加剂

缓凝减水剂

5000㎏

511㎏

5

钢筋

Φ28

50000kg

24981.3

6

钢筋

Φ18

8000kg

3205.3

7

钢筋

Φ12

10000kg

1117.8

8

钢筋

Φ10

5000kg

1089.2

项目经理(签字):

年月日

专业工程师意见:

年月日

工作组意见:

年月日

现浇板施工技术方案

为加强吴定高速公路LJ-2标项目部工程质量管理,确保优质工程质量。

我部选定颗颗川大桥右幅第10孔作为现浇板首件工程进行施工,作为首件工程既是管理处和工作组对我们施工方案、施工工艺的全面考查,同时又可以给我部现浇板后续施工提供了一个可行性方案。

一、工程概况

颗颗川大桥位于吴起镇房台,桥位跨越U型深谷,深谷约40米,宽度约200米。

本桥处于梁台隧道和颗颗川隧道之间,跨越通往周湾镇的地方沥青道路、颗颗川,右幅桥梁跨越石油管线。

其中石油管线距离桥墩的最小静距为5米,石油管线有东西向下穿桥梁后,朝北走向。

小桩号侧山体地势较缓,大桩号侧山体地势脚都。

平均桥高36米,最大桥高46.8米。

该桥上部结构为40*4*2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和13m钢筋混凝土现浇板。

二、工期安排

根据桥梁现浇板实际工程量,本标段现浇板计划由专业施工队负责施工。

该工程计划2016年9月1日开工,2016年9月15日完工,计划工期15天。

三、施工方案

1、现浇板施工的工艺流程(见下图)

 

满堂支架现浇板施工工艺流程图

2、地基处理

支架搭设前先清理场地内的浮土及桩基施工时留下的泥浆;再根据梁底标高与碗口支架配杆高度确定地面标高;然后用挖机平整场地,用20吨振动压路机压实;再在已处理平整、压实的地基基础上浇筑一层15cm厚的C30混凝土垫层以方便支架的搭设及稳定。

地基两侧顺桥向各设排水沟一道,以保证排水系统要畅通,避免雨水浸泡地基。

3、支架搭设

1)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

脚手架钢管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所规定的钢管,其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所规定钢管直径Φ48,壁厚3.5mm,扣件采用铸铁扣件,其材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T15831-1995)。

(2)单位工程各级负责人应按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关脚手架的要求,逐级向架设和使用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要求对钢管、扣件、脚手板等进行检查,不合格的构配件不得使用,经检查合格的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

(4)清除地面杂物,平整搭设场地,地基夯实平整。

所有立杆底部均设置底托,并浇筑混凝土垫层。

2)现浇板满堂支架布置及搭设要求

现浇板采用脚手杆搭设,使用与立杆配套的横杆及立杆可调底座、立杆可调托撑。

立杆顶设二层方木,立杆顶托上纵向设15×15cm方木;横向方木上设10×10cm的横向方木,其中在墩顶两端和跨中处间距不大于0.5m(净间距0.4m)、在跨中其他部位间距不大于1.0m(净间距0.9m)。

模板宜选用厚12mm的优质竹胶合板,横板边角宜用4cm厚木板进行加强,防止转角漏浆或出现波浪形,影响外观。

采用立杆横桥向间距×纵桥向间距×横杆步距为60cm×60cm×120cm支架结构体系,支架纵横均设置剪刀撑,其中横桥向斜撑每3.0m设一道,纵桥向斜撑沿横桥设3.0m道。

搭设时,先在混凝土铺设模板等调平物,在调平物上放置15×15×60cm底托。

支架顶部设置顶托,顶托上设纵梁和横梁,其上铺设梁体模板。

支架纵横向设置剪力撑,以增加其整体稳定性,支架上端与墩身间用方木塞紧。

支架采用同种型号钢管进行搭设,剪力撑、横向斜撑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并且在砼浇注和张拉过程中,进行全过程监测和专人检查。

搭设完成后上报工作组检查,经专业工程师同意后,进行支架预压:

按箱梁重量120%、模板重量及施工荷载组合,确定压载系数,采用型钢均匀布设堆压于支架上进行堆载预压,预压前在底模和地基上布好沉降观测点,对支架预压及沉降观测。

4、现浇板支架验算

本计算书分别以现浇板两端和跨中处为例,对荷载进行计算及对其支架体系进行检算。

1)荷载计算

(1)荷载分析

根据本桥现浇板的结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将涉及到以下荷载形式:

①q1——梁板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密度取2450kg/m3。

②q2——箱梁底模及外模支撑荷载,按均布荷载计算,经计算取q2=1.0kPa(偏于安全)。

③q3——施工人员、施工材料和机具荷载,按均布荷载计算,当计算模板及其下肋条时取2.5kPa;当计算肋条下的梁时取1.5kPa;当计算支架立柱及替他承载构件时取1.0kPa。

④q4——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对底板取2.0kPa,对侧板取4.0kPa。

⑤q5——新浇混凝土对侧模的压力。

?

根据规范规定,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当采用内部振捣器时按下列两式计算,并取两式中较小值。

F=0.22γc×to×β1×β2×

F=γc×H

γc:

新浇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取值24.5kN/m3;

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时的高度(m),取0.7m?

t0: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可按实测确定。

取3h。

T:

混凝土的温度(°),取28℃。

β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

β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

50~90mm,取1.0。

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1.2m/h。

F=24.5×0.7=17.15Kpa?

F=0.22×24.5×3×1.2×1×1.095=37.84Kpa?

F: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取17.15kPa。

⑥q6——倾倒混凝土产生的水平荷载,取2.0kPa。

⑦q7——支架自重,经计算支架在不同布置形式时其自重如下表所示:

支架自重----q7计算

计算每步脚手架自重:

NG1=ht1+t2+t3

式中:

h——步距(m);

t1——立杆每米重量(kN);

t2——纵向横杆单件重量(kN);

t3——内外立杆间斜杆或十字撑重量(kN)。

按最大值进行计算,步距取1.2m,纵、横向距离取0.6m,步数取12步,

NG1=t1+t2+t3

=1.2×0.0384+0.0384×0.6×4+0.0384×

=0.046+0.092+0.052=0.19kN

q7=9NG1/A=12×0.19kN/(0.6m×0.6m)=6.33kN/m2。

满堂钢管支架自重

立杆横桥向间距×立杆纵桥向间距×横杆步距

支架自重q7的计算值(kPa)

60cm×60cm×120cm

6.33

2)荷载组合

模板、支架设计计算荷载组合

模板结构名称

荷载组合

强度计算

刚度检算

底模及支架系统计算

⑴+⑵+⑶+⑷+⑺

⑴+⑵+⑺

侧模计算

⑸+⑹

3)荷载计算

⑴箱梁自重——q1计算

根据右幅桥第十孔现浇箱梁结构特点,我们取跨中为代表截面进行梁板自重计算,并对代表截面下的支架体系进行检算,首先进行自重计算。

根据横断面图,用CAD算得该处梁体截面积A=7.54m2则:

q1=

=

取1.2的安全系数,则q1=17.59×1.2=21.11kPa

注:

B——箱梁底宽,取10.05m,将箱梁全部重量平均到底宽范围内计算偏于安全。

4)结构检算

(1)扣件式钢管支架立杆强度及稳定性验算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和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支撑与支架一样,同属于杆式结构,以立杆承受竖向荷载作用为主,但碗扣式由于立杆和横杆间为轴心相接,且横杆的“├”型插头被立杆的上、下碗扣紧固,对立杆受压后的侧向变形具有较强的约束能力,因而碗扣式钢管架稳定承载能力显着高于扣件架(一般都高出20%以上,甚至超过35%)。

本工程现浇箱梁支架按φ48×3.5mm钢管扣件架进行立杆内力计算,计算结果同样也使用于多功能碗扣架(偏于安全)。

跨中处钢管扣件式支架体系采用60×60×120cm的布置结构,如图:

①、立杆强度验算

根据立杆的设计允许荷载,当横杆步距为120cm,立杆可承受的最大允许竖直荷载为[N]=35kN(参见公路桥涵施工手册中表13-5碗口式构件设计荷载[N]=30kN、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中表13-5钢管支架容许荷载[N]=33.1kN)。

立杆实际承受的荷载为:

N=1.2(NG1K+NG2K)+0.85×1.4ΣNQK(组合风荷载时)

NG1K—支架结构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NG2K—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ΣNQK—施工荷载标准值;

于是,有:

NG1K=0.6×0.6×q1=0.6×0.6×21.11=7.6KN

NG2K=0.6×0.6×q2=0.6×0.6×1.0=0.36KN

ΣNQK=0.6×0.6×0.6(q3+q4+q7)=0.36×(1.0+2.0+6.33)=3.36KN

则:

N=1.2(NG1K+NG2K)+0.85×1.4ΣNQK=1.2×(7.6+0.36)+0.85×1.4×3.36=13.55KN<[N]=30kN,强度满足要求。

②、立杆稳定性验算

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有关模板支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N/ΦA+MW/W≤f

N—钢管所受的垂直荷载,N=1.2(NG1K+NG2K)+0.85×1.4ΣNQK(组合风荷载时),同前计算所得;

f—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

A—φ48mm×3.5㎜钢管的截面积A=489mm2。

Φ—轴心受压杆件的稳定系数,根据长细比λ查表即可求得Φ。

i—截面的回转半径,查《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附录B得i=15.8㎜。

长细比λ=L/i。

L—水平步距,L=1.2m。

于是,λ=L/i=76,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查附录C得Φ=0.744。

MW—计算立杆段有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距;

MW=0.85×1.4×WK×La×h2/10

WK=0.7uz×us×w0

uz—z=1.14

us—s=0.9

w0—基本风压,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附表D.4w0=0.6KN/m2

故:

WK=0.7uz×us×w0=0.7×1.14×0.9×0.6=0.43KN

La—立杆纵距0.6m;

h—立杆步距1.2m,

故:

MW=0.85×1.4×WK×La×h2/10=0.0442KN

W—截面模量查表〈〈建筑施工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附表B得:

W=5.08×103mm3

则,N/ΦA+MW/W=13.55×103/(0.744×489)+0.0442×106/(5.08×103)=44.86KN/mm2≤f=205KN/mm2

计算结果说明支架是安全稳定的。

(2)满堂支架整体抗倾覆验算

不得小于1.3。

K0=稳定力矩/倾覆力矩=y×Ni/ΣMw

采用第10跨(此跨最高)验算支架抗倾覆能力:

跨中支架宽12m,长12.92m,采用60×60×120cm跨中支架来验算全桥:

支架横向21排;16

支架纵向22排;35

平均高度8m;14.6

顶托TC60共需要21×22=462个;

立杆需要21×22×8=3696m;

纵向横杆需要21×8/1.2×12.92=1808.8m;

横向横杆需要22×8/1.2×12=1760m;

故:

钢管总重(3696+1808.8+1760)×3.84=27.9t;

顶托TC60总重为:

462×7.2=3.326t;

故q=27.9×9.8+3.326×9.8=306.015KN;

稳定力矩=y×Ni=10.2×306.015=3121.353KN.m

依据以上对风荷载计算WK=0.7uz×us×w0=0.7×1.14×0.9×0.6=0.431KN/m2

跨中共受力为:

q=0.431×8×12.92=44.548KN;

倾覆力矩=q×(h/2)=44.548×4=178.192KN.m

K0=稳定力矩/倾覆力矩=3121.353/178.192=17.52>1.3

计算结果说明本方案满堂支架满足抗倾覆要求

(3)箱梁底模下横桥向方木验算

本施工方案中梁板底模底面横桥向采用10×10cm方木,方木横桥向跨度在箱梁跨中截面处按L=60cm进行受力计算,在中支点截面及跨中处按L=60cm进行受力计算,实际布置跨距均不超过上述两值。

如下图将方木简化为如图的简支结构(偏于安全),木材的容许应力和弹性模量的取值参照松木进行计算,实际施工时按照松木进行采购使用。

跨中处:

按中支点截面处2米范围进行受力分析,按方木横桥向跨度L=60cm进行验算。

①方木间距计算

q=(q1+q2+q3+q4)×B=(21.11+1.0+2.5+2)×2=53.22kN/m

M=(1/8)qL2=(1/8)×53.22×0.62=2.39kN·m

W=(bh2)/6=(0.1×0.12)/6=0.000167m3

则:

n=M/(W×[δw])=2.39/(0.000167×11000×0.9)=1.45(取整数n=2根)

d=B/(2-1)=2/1=2m

注:

0.9为方木的不均匀折减系数。

经计算,方木间距小于2.0m均可满足要求,实际施工中为满足底模板受力要求,方木间距d取0.2m,则n=2/0.2=10。

②每根方木挠度计算

方木的惯性矩I=(bh3)/12=(0.1×0.13)/12=8.33×10-6m4

则方木最大挠度:

fmax=(5/384)×[(qL4)/(EI)]=(5/384)×[(53.22×0.64)/(11×10×106×8.33×10-6×0.9)]=1.09×10-4m<l/400=0.6/400=1.5×10-3m(挠度满足要求)

③每根方木抗剪计算

τ=

MPa<[τ]=1.7MPa符合要求。

5)底模板计算

梁板底模采用竹胶板,取各种布置情况下最不利位置进行受力分析,并对受力结构进行简化(偏于安全)如下图:

通过前面计算,横桥向方木布置间距分别为0.2m和0.3m时最不利位置,则有:

竹胶板弹性模量E=5000MPa

方木的惯性矩I=(bh3)/12=(1.0×0.0123)/12=1.44×10-7m4

⑴两端截面处底模板计算

①模板厚度计算

q=(q1+q2+q3+q4)l=(21.11+1.0+2.5+2)×0.2=5.322kN/m

则:

Mmax=

竹胶板容许弯曲应力

=45Mpa

模板需要的截面模量:

W=

m2

模板的宽度为1.0m,根据W、b得h为:

h=

因此模板采用1220×2440×12mm规格的竹胶板。

②模板刚度验算(按照方木间距20cm计算)

fmax=

<0.6×0.2/400m=3×10-4m

所以两端处底模拼装时方木间距按照20cm时模板刚度满足要求。

⑵跨中截面处底模板计算

①模板厚度计算

q=(q1+q2+q3+q4)l=(21.11+1.0+2.5+2)×0.3=7.98kN/m

则:

Mmax=

竹胶板容许弯曲应力

=45Mpa

模板需要的截面模量:

W=

m2

模板的宽度为1.0m,根据W、b得h为:

h=

因此模板采用1220×2440×12mm规格的竹胶板。

②模板刚度验算(按照方木间距30cm计算)

fmax=

<0.6×0.3/400m=4.5×10-4m

所以跨中两侧截面处底模拼装时方木间距按照30cm时模板刚度满足要求。

6)立杆底座和地基承载力计算

⑴立杆承受荷载计算

立杆的间距为60×60cm,每根立杆上荷载为:

N=a×b×q=a×b×(21.11+q2+q3+q4+q7)

=0.6×0.6×(21.11+1.0+1.0+2.0+6.33)=11.32kN

⑵立杆底托验算

立杆底托验算:

N≤Rd

通过前面立杆承受荷载计算,每根立杆上荷载最大值为:

N=a×b×q=a×b×(q1+q2+q3+q4+q7)

=0.6×0.6×(21.11+1.0+1.0+2.0+6.33)=11.32kN

底托承载力(抗压)设计值,一般取Rd=40KN;

得:

11.32KN<40KN立杆底托符合要求。

⑶立杆地基承载力验算

地基通过处理使压实度达到94%以上后,根据经验及试验,地基承载力达到[fk]=200~250Kpa(参考《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立杆地基承载力验算:

≤K·

k

式中:

N——为脚手架立杆传至基础顶面轴心力设计值;

Ad——为立杆底座面积Ad=15cm×15cm=225cm2;

按照最不利荷载考虑,立杆底拖下砼基础承载力:

,底拖下砼基础承载力满足要求。

底托坐落在15cm砼层上,按照力传递面积计算:

k为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试验锤击数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k(Kpa)

105

145

190

235

280

325

370

435

515

600

680

K调整系数;混凝土基础系数为1.0

按照最不利荷载考虑:

=

≤K·[

k]=1.0×235KPa

经过计算,地基处理要求贯入试验垂击数必须达到11下。

将混凝土作为刚性结构,按照间距60×60cm布置,在1平方米面积上地基最大承载力F为:

F=a×b×q=a×b×(q1+q2+q3+q4+q7)

=1.0×1.0×(21.11+1.0+1.0+2.0+6.33)=31.44kN

则,F=31.44kpa<[

k]=1.0×235Kpa

经过地基处理后,可以满足要求。

7)支架变形

支架变形量值F的计算:

F=f1+f2+f3

①f1为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变形量

由上计算每根钢管受力为20.68KN,φ48mm×3.5㎜钢管的截面积为489mm2。

于是f1=б×L/E

б=20.68÷489×103=42.29N/mm2,

则f1=42.29×10÷(2.06×105)=2.05mm。

②f2为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变形量

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变形f2包括杆件接头的挤压压缩δ1和方木对方木压缩δ2两部分,分别取经验值为2mm、3mm,即f2=δ1+δ2=5mm。

③f3为支架地基沉降量计算:

f3取经验值=5mm

故支架变形量值F为:

F=f1+f2+f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