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归类与方法指导一.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24384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归类与方法指导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归类与方法指导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归类与方法指导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归类与方法指导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归类与方法指导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归类与方法指导一.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归类与方法指导一.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归类与方法指导一.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归类与方法指导一.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归类与方法指导一.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归类与方法指导一.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归类与方法指导一.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归类与方法指导一.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归类与方法指导一.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归类与方法指导一.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归类与方法指导一.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归类与方法指导一.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归类与方法指导一.doc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归类与方法指导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归类与方法指导一.doc(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归类与方法指导一.doc

小学语文“阅读与理解”归类与方法指导

(一)

 

第一类:

写人类文章

写人类文章,一般是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这类文章,主要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通过一件或几件典型事例的叙述,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和精神风貌。

阅读写人类文章时,学生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感悟人物的外在形象。

2.读懂人物语言。

3.分析人物动作。

4.剖析人物的内心活动。

5.关注人物所处环境。

6.分析细节描写。

7.抓住文章主要情节。

【例文一】

(一)做事讲究效率的爸爸

①   我的爸爸是一个会抓紧时间,做事讲究效率的人。

②元旦那天早上,爸爸带我去买菜。

走到十字路口的时候,爸爸忽然对我说:

“咱们先到电影院去看看有没有好电影的票吧!

”我虽然疑惑不解,但还是跟着他向电影院走去。

路上,爸爸向我解释道:

“现在刚早上8点,电影院买票的人还不多,咱们就趁这个时候去。

要是等买完菜再去,买票的人多了,提着菜又不方便,工作效率不就低了吗?

”我这才恍然大悟,爸爸又用这个实例给我讲了“运筹学”,告诉我刚才我讲的那些就是生活中的运筹学。

这样,我又接触了一门科学,并对它有了初步认识。

③来到菜市场,爸爸排到了买鸡的行列中。

他见我没事干,就叫我到别的柜台转转,看看哪个柜台人多,哪个柜台人少。

我在菜市场里东瞅瞅,西看看。

当看到顾客们一张张的笑脸和售货员一个个忙碌的样子时,我忽然意识到了什么;爸爸让我到各柜台转转,不也是运筹学吗?

一来让我看看节日的气氛,为我增加写作素材;二来让我看看各柜台的售货情况,回去告诉他,他好决定再买点什么。

嘿,爸爸的运筹学用得真妙!

我转回来,把自己的想法和见到的情况仔仔细细告诉了爸爸。

他见我把学到的知识掌握了,满意地笑了。

④平日,爸爸下班一回家就开始做饭。

他在厨房里来回忙碌着,一会剁肉,一会煮饭,一会炒菜,厨房里传出连续不断的“劈劈啪啪”的声音。

不到一个小时饭就做好了。

每天晚上,我们都是7点钟准时开饭。

我问爸爸:

“咱们干嘛非7点钟开饭不可呢?

”爸爸回答说:

“咱们7点开饭,就能边吃边看新闻联播,新闻联播完了,咱们也差不多吃完了。

要是吃早了,看新闻时就空着手,什么也干不成;吃晚了,又耽误你们学习。

”吃完饭,爸爸关了电视,坐在写字台旁边进行紧张的翻译工作。

在他的带动下,我和弟弟也拿起书本,开始复习。

时间一长,我们也养成了抓紧时间的好习惯。

⑤爸爸工作讲效率是远近闻名的。

到我家做客的李阿姨对妈妈说:

“到你们家就见老黄里里外外地忙,恨不能一天跑200里,真讲效率,真出活!

1.文中的主要人物是:

               。

2.按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1)心里不明白,不理解;困惑。

()

(2)形容忽然醒悟,一下子明白过来了。

()

(3)一个接一个,不间断。

()

3.把文章中概括叙述爸爸讲究效率的句子用“—”画出来。

4.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爸爸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5.读了这篇文章对你有什么启发?

                                                         

 

(二)父亲的名片

父亲整天只知道干活,我便少了管教,成了小狗一条,整天上房爬坡,撵鸡赶狗,无所不为。

这时,村里人每见父亲,总是笑着打趣:

“老三,你可养了个好儿子!

”父亲脸一红,摇头叹息:

“别提了,败家子,丢人现眼!

”言罢,还恭恭敬敬给人家递上一支烟。

上学后,依然顽性难改,有一回竟严重到请家长的地步。

当那位戴着瓶底的老师见到父亲的老实相识惊讶地险些把瓶底晃下来您就是他的父亲不像不像您那宝贝儿子哪一点像您把您的脸都丢尽了打架逃学剪女孩的头发

我不记得是怎样回家的,但见父亲不言不语不吃饭时,才真正明白:

我的好坏就代表着父亲的脸面,是父亲向外人展示的一张“名片”。

汗与泪的付出,终有收获的时候。

小学升初中,我全乡第一,初一、初二均全届第一,参加竞赛获二等奖。

“名片”变了,父亲也变了。

当父亲被请到颁奖大会上时,激动得半天才说出一句话:

“我就是这娃的爹。

”全场笑了,我也笑了。

我终于成为父亲引以为豪的“名片”了,父亲也终于可以在众乡邻面前提起自己的儿子,可以在一片啧啧称赞声中坦然接过别人递过来的一支烟了。

1、给文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①打趣:

②坦然:

3、“汗与泪的付出,终有收获的时候。

”这句话在文章的表述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这句话的含义是()

①因为付出了汗与泪的代价,总是会有收获的时候。

②因为付出了汗与泪的代价,终于有了收获成功和喜悦的时候。

③因为付出了汗与泪的代价,终于到了收获成功和喜悦的时候。

4、文章中所说的“名片”是指

5、从文中找一句比喻句抄在下面的横线上。

6、你有当“名片”的经历么?

说说你的感受或看法吧!

(三)

敬爱的老师,回顾6年的历程,我们的每一点成绩,都凝(nínglíng)聚着您的心血和汗水□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您的帮助和教诲(huǐhuì)□是您□在课堂上一丝不苟苟(jùgǒu)地向我们传授各种知识□是您,和我们一起参加□雏(chúzhòu)鹰假日小队□活动□是您□为了指导我们科技小组搞小发明□利用星期天跑图书馆□查阅资料□日夜操劳,您的额头上已爬满了皱纹;粉笔的灰尘,已把您的青丝染成了白发。

然而,无论什么都改变不了您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痴情;无论什么都改变不了您那颗永远年轻而富于创造的心。

老师啊老师,您以自己的言行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在我们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

1.在正确的读音下面画“---”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教诲——()凝聚——()敬爱——()回顾——()

3.用“~~”画出文中同时用了排比和比喻两种修辞手法的一个句子。

这个句中分别把老师比作、、。

你知道老师还有哪些美誉吗?

试着写几个、、。

4.在文中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标点,再仿照这种句式写一写。

是您,

是您,

5.这段文字选自《》这篇课文,是用第人称来写的,这样写的好处是:

6.六年的小学生活,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学校领导的关怀,离不开老师的教导,离不开同学的帮助,此时此刻:

①请你对校长写一句临别赠言

②用一句古诗来赞美你的老师

③写几个成语来表达同学之间的友情

(四)阳光下的守望

①我见过一个母亲,一个阳光下守望的母亲。

母亲就站在七月炙热的阳光下翘首望着百米外的考场,神色(凝重庄重)。

母亲脸上早已流淌着豆大的汗珠,汗水将她的衣衫浸得水洗一样,她的略带些白的头发(杂乱凌乱)地贴在前额上。

母亲就这样半张着嘴,一动不动地盯着考场,站成一尊雕像。

②树荫下说笑的家长停止了说笑,他们惊讶地望着阳光下的母亲。

有人劝母亲挪到树荫下,母亲神情(漠然肃然)的脸上挤出浅浅的微笑,说道:

“站在这里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考场,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孩子。

③没人笑她痴,没人笑她傻,也没有人再劝她。

④烈日下守望的母亲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就又目不转睛地盯着考场了。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半个小时,也许一个小时,母亲像摊软泥一样瘫在了地上。

众人一声惊呼后都围了上去,看千呼万唤后仍是昏迷不醒,便将她抬到学校大门口的医务室里。

⑤听了心跳,量了血压,挂了吊针,母亲仍然紧闭着双眼,经验丰富的医生微笑着告诉众人:

“看我怎样弄醒她。

⑥医生附在母亲耳边,轻轻地说了句:

“学生下考场了。

⑦母亲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拔掉针头,下了病床:

“我得赶快问问儿子考得怎么样。

⑧我常常将这个真实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学生说,这个故事抵得上一千句枯燥无味的说教。

1.选择括号内合适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守望:

炙热:

3.段①和段⑦在刻画母亲形象时,分别是从、、、四个方面来描写的。

4.文中哪一处描写最让你感动?

用直线画出来,并说明为什么感动?

5.你觉得母亲在阳光下守望的是什么?

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不少于30字)

第二类:

写记事类文章

写人类文章,一般是指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

这类文章有着比较鲜明的特征:

时间、地点、事件、人物。

四大要素的交代给我们的有效阅读提供了重要信息。

做好记事类阅读题目,要求学生做到:

1.仔细地去阅读,去发现作者将要告诉我们的事情。

2.对文章的篇章结构进行基本的分析和准确的把握,能够比较精确地概括出文段的段意,总结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3.能根据作品中提供的事情或问题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或看法。

(一)神圣的跪拜

这是听来的一个西藏故事。

虽然已有好多年了,可是,我每次乘车穿过藏北无人区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故事的主人公——那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

经常跑藏北的人总能看到一个肩披长发,留着浓密大胡子、脚蹬长靴的老猎人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动。

他无名无姓,云游四方,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河源。

捕获猎物卖来的钱,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的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

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

促使他放下猎枪是因为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有一天早晨,他从帐篷里出来,伸伸懒腰,正准备喝一杯酥油茶,突然瞅见几步之遥的对面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大的藏羚羊。

他眼睛一亮:

送上门来的美食。

沉睡一夜的他立即来了一股劲,转身回帐篷拿来了猎枪。

他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肥大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与此同时两行长泪从它的眼中流了出来。

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地松了一下。

但他毕竟是个老猎手了,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上。

它倒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留着。

那天,老猎手没有像往日那样立即把藏羚羊开宰、扒皮。

他的眼前老是浮现出给他跪拜的藏羚羊。

他感到有蹊跷,他不明白藏羚羊为什么要给他下跪?

这是他几十年来狩猎生涯中惟一见到的一次情景。

夜里,他久久难于入眠,双手颤抖……

次日,老猎手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藏羚羊进行了开膛扒皮。

藏羚羊的腹腔在刀刃下打开了,老猎手吃惊地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原来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小藏羚羊,它已经成形,自然是死了。

这时候老人全明白了——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

当天,老人没有出猎,他在山坡上挖了一个大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的孩子一起掩埋了。

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猎枪……

从此,老猎人消失在藏北草原上,没人知道他的下落。

1、从文中打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接济(      )    善良(      )     清楚(      )

2、仔细读3~6小节,理出事情发展顺序。

发现藏羚羊→(  )藏羚羊→(  )藏羚羊→(  )藏羚羊

3、为什么说“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

请根据文中相关内容概括。

                            

4、“这时候老人全明白了……”老猎手明白了什么?

                                      

5、文中哪句话给你印象最深?

请说出理由。

                                                           

6、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濒危动物,多年来有些人为了自己私利,肆意滥杀藏羚羊。

请结合读了这篇文章后的感受,用几句话来奉劝这些人,要善待动物。

                                                         

(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在巴黎旅游的外国人,在车站附近遇到一个街头卖艺者,其琴声悠扬,令人感伤,吸引不少行人。

拉完一曲,周围的人纷纷向钱罐里丢钱,有的面额还不小。

转眼工夫,钱已装满了罐子。

但卖艺者的脸上并没有一丝欣喜的表情。

  “已赚到不少钱了,他为什么还不快乐?

”旅游者望着卖艺人那依旧忧郁的面孔,疑惑地问。

  “也许他需要掌声吧。

”他的朋友谈谈地说了一句。

  旅游者的心被触动了,她缓缓抬起手来,为之鼓掌。

果然,卖艺人那张黯淡消瘦的脸慢慢绽开了,眼睛里还溢出了感激的泪水。

  不错,卖艺者心底最终期待的是掌声!

  钱只不过是别人因可怜他而给予的一种恩赐,而掌声则是他对人生经历的赞许和鼓励,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无私认可。

人生旅途往往险峻崎岖,不满辛辣,不幸与灾难随时都可能降临你的头上,人为了生活,不得不与之斗争。

在斗争的过程中,难免会坠入危难的境地。

此时,最好的帮助就是给予一点掌声,为之喝彩,因为这能给人以生之动力和生之信心。

这掌声能帮助一个水手在黑暗□广袤的海洋中找到希望之灯□这掌声能使一个求知者在断壁悬崖边找到通幽之捷径□这掌声能使一个绝望者的□冰心□解冻□重整生活之旗鼓□

这掌声使人感到自己受到了关注,得到了赞许。

他们因为有了掌声而倍感欣慰,他们也因为有了掌声而信心百倍。

很多时候,你的举手之劳或许正是别人的真正需要,不要吝啬你的掌声,慷慨赋予吧,它会给别人带来快乐。

或许是一切。

1.给文章加个题目。

2.在□中点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崎岖——无私——给予——

4.“其琴声悠扬,令人感伤,吸引不少行人。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想想看,对那个卖艺人来说,掌声代表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生活中,我们要多给别人一点掌声,那也许是对人们最好的帮助。

你给过别人掌声吗?

你也经常得到别人的掌声吧?

结合实际,写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对掌声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6月3日晚,扬州城弥漫着浓浓的烟雾,许多市民被熏得睁不开眼。

据悉,这是扬城今年首个浓烟雾天气。

造成这种天气的原因是城郊农民焚烧秸秆。

农民焚烧秸秆造成的烟雾,使得长江江面能见度大大降低,从6月4日凌晨起,京杭大运河六圩河口约200艘船舶一度滞留,无法出江,直接影响了运河的畅通。

另有消息说,邗江区一老汉在焚烧秸秆时,不慎被大火烧伤,生命危在旦夕。

江都市500千伏输电大动脉被团团包围在熊熊烟火之中,严重威胁了电网的安全。

如何才能消除焚烧秸秆带来的危害呢?

扬州市科研部门已研究出一种方法,它可以使秸秆直接发酵成饲料和肥料。

但愿从此再也不要看到扬州城“烽火”弥漫。

1.今天扬州城首个浓烟雾天气发生在月日,造成这种天气的原因是。

2.为了消除焚烧秸秆带来的危害,扬州科研部门研究出的方法可以使秸秆直接发酵成和。

3.请根据上述报道中的事例,概括出焚烧秸秆带来的危害:

(1);

(2);(3)……

4.文中有一处引号,它的作用是。

(①表示直接引用的话;②表示特殊含义;③表示讽刺和否定;④表示突出强调)

5.“农民焚烧秸秆造成的烟雾,使得长江江面能见度大大降低”,请你用生动的语言具体描述一下江面上的情景。

6.针对这种现象,我想对广大农民说:

第三类:

咏物类文章

以描摹物体的形状、状态、色彩等元素为主要内容的记叙文称为咏物类记叙文。

阅读次类文章的方法是:

1.理解作者具体写了什么事物,这个事物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

2.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是写物的整体,后写物的部分;还是先写物的部分,后写物的整体;是先上后下,还是与之相反,等等。

3.要明白作者“咏”的物是什么,是怎样由事物展开丰富的联想去“咏”的;事物和联想有什么必然的联系,通过联想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仔细体会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例文二】

 

(一)紫罗兰

①我赞美紫罗兰,赞美它别具一格的颜色、姿态,赞美它顽强的生命力。

    ②紫罗兰的叶子真奇怪,别的植物颜色是绿的,它却偏偏是紫色的,而且颜色是那样深,那样浓,好像有谁刚在那叶子上染上紫色,马上就要滴下来似的。

紫罗兰的叶子狭长,跟竹叶的形状差不多。

盘屈的茎枝毫无拘束地伸向四周,初生的芽儿茁壮向上。

  ③紫罗兰的花是淡红色的。

它好象是嵌在精致的紫色小船里的红玉石。

紫罗兰的花十分小,有三片柔柔的花瓣,花瓣中间有几根黄色花蕊,就像戴着一顶顶金黄色的小帽儿,又像展翅欲飞的金蝴蝶。

它们有的高,有的矮,有的弯,有的直。

看上去,那几个花蕊好像正围着一个圆圈游戏,玩得多开心!

要是你去闻,鼻子还未凑近,一股淡淡的香味早钻进了鼻孔。

雨洒在叶面上,结成了一个个晶莹的小水珠儿,春风拂过,不时机灵地钻进泥土里。

④紫罗兰的生命力很强。

有一次,我和几个小朋友玩得高兴,一不小心,把一枝紫罗兰折断了。

当时我很后悔,这么美的枝叶就要枯萎了,我的眼睛润湿了,呆呆地站在那儿。

李阿姨见此情景,走过来对我说:

“不要紧,断了可以再插上,它又会生根,长出很多很多紫罗兰来。

”哦,没想到它的生命力这么强,离开了根,还能坚强地活下去。

果然,不几天,那枝紫罗兰真吐出了嫩芽儿。

  ⑤啊!

紫罗兰,用它那朴实而又别具风韵的美,默默地美化着人们的生活,我赞美紫罗兰!

1.短文的结构方式是___________。

(①总起——分述——总结; ②总述——分述;③分述——总述)

2.

(1)短文开头的特点是__________。

(2)短文结尾的特点是___________。

(3)开头和结尾的关系是__________。

3.第3自然段的前六句,先写了紫罗兰花的___________,接着写了紫罗兰花的___________,最后写了紫罗兰花的___________。

4.根据段意给短文分段。

第一段:

写作者赞美紫罗兰。

第二段:

写紫罗兰叶子和花的颜色,以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