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底板施工专项方案讲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5064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室底板施工专项方案讲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地下室底板施工专项方案讲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地下室底板施工专项方案讲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地下室底板施工专项方案讲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地下室底板施工专项方案讲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地下室底板施工专项方案讲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地下室底板施工专项方案讲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地下室底板施工专项方案讲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地下室底板施工专项方案讲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地下室底板施工专项方案讲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地下室底板施工专项方案讲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地下室底板施工专项方案讲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地下室底板施工专项方案讲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地下室底板施工专项方案讲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地下室底板施工专项方案讲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下室底板施工专项方案讲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地下室底板施工专项方案讲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室底板施工专项方案讲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下室底板施工专项方案讲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钢筋保护层垫块要先用与混凝土同标号的水泥砂浆做好,墙板、柱垫块必须预埋钢丝,用以固定在钢筋上。

钢筋下料长度应通过具体翻样后计算下料,应充分考虑各种结构受力部位的钢筋布置及上下位置等因素,以免造成钢筋绑扎困难。

受力钢筋的交错排布以图纸为依据,技术负责人必须对此向班组长做技术交底。

钢筋绑扎必须规范,扎丝一律朝内,焊接必须根据钢筋规格、气温条件和焊接方法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和参数,焊接长度和钢筋中线对正等必须按施工规程要求施工。

钢筋必须经自检和专检,方可进行隐验。

在钢筋的自检和专检中,认真检查受力钢筋规格、数量、位置是否正确,墙板的钢筋网片间距和柱箍是否有误,各结构的有效高度是否符合设计意图,钢筋的保护层垫块固定是否可靠及厚度是否正确等。

钢筋施工除必须符合常规的施工规程要求外,根据本工程特点,应特别注意:

(1)外墙板钢筋保护层厚度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不得超厚,同时应控制钢筋间距,以免外墙混凝土出现收缩裂缝。

(2)基础底板施工时柱子插筋的留置。

留置高度以满足搭接要求即可,留置方法:

1)柱筋插入范围的承台(或底板)钢筋网片交叉点一律点焊牢固。

2)柱筋在底板下皮筋绑扎且交叉点点焊完成后挂线锤定位,套下层定位箍筋。

定位箍筋与已点焊的下皮筋点焊固定并将箍筋弯钩焊接封闭。

3)底板上皮筋绑扎完后,同样将柱范围的钢筋网片交叉一律点时牢固。

然后再次挂线校正位置,套柱子上层定位箍。

上部柱筋采用绑扎时,要求定位箍将柱筋收进一个柱筋直径;

上部柱筋采用对焊时,定位箍将柱收进10mm;

将定拉箍与已点焊的上皮筋点焊固定并将箍筋弯钩焊接封闭。

4)在柱插筋上端,设一封闭焊接的定位箍。

2.模板工程

本工程采用承台、墙下地梁拉结的筏板式基础,底板厚800~300mm,暗梁跟板平,承台均下翻。

下翻的基础地梁、承台等均采用砖胎模(见下图),地下室墙板和柱模以七夹板为主,用对销螺栓拉结,螺栓直径及钢筋纵横间距均通过计算确定。

基础采取承台、地梁与底板一次性施工的方法施工。

为保证地下室不渗漏,根据本工程基础设计类型,外周侧在基础底板施工时,一

次性施工至底板面以上500mm高处,并设置钢板止水带,500mm高墙板采用七夹板,整体的固定利用支撑杆,一头撑顶在基坑外侧的边坡上,另一头顶紧模板的支架,模板自身的定型则由Φ48扣件式钢管架和防水型对拉螺栓组成。

地下室外墙钢板止水带支模详见下图。

挡土墙下纵横地梁拉通,地梁高800mm地下室外墙板、柱支模以胶合板为主,用木搁栅和扣件式钢管支承,外墙的内外模板用焊有止水片的对销螺丝拉结定型,螺栓间距水平向≤

600mm,竖向间距≤750mm,用Φ48扣件式钢管架作整体固定。

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板支设安装的质量,故要求:

(1)模板系统方案由项目经理部讨论决定,交由木工翻样进行配板设计。

施工班组严格按配板设计取(选)料,按配板设计循序拼装,以保证模板系统的整体稳定。

(2)基础模板必须支撑牢固,防止变形,侧模斜撑的底部应加设垫木。

墙和柱子模板的底面应找平,下端应与事先做好的定位基准靠紧垫平,在墙、柱子上继续安装模板时,模板应有可靠的支承点,其平直度应进行校正。

3.混凝土工程

底板混凝土浇捣时以后浇带为界分块施工。

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一次浇捣成型。

(1)根据拟定的施工进度和底板的面积,底板浇混凝土时布置1台泵车,置于基坑外侧,采用硬管退打浇筑混凝土。

根据以往经验估计,泵车每h供料>30m3,可以保证混凝土不出现冷缝。

(2)混凝土浇筑时,对每个出料口配备4台振捣器,其中三台用于施工,一台备用,振捣棒为6根,长度6m,每根固定管配备4名振捣手,3~4人接管、拆管、翻管,2名翻锹手,1名管理人员,所有人员按2班制配备(12h/班)。

(3)在浇筑过程中,应遵循“同时浇捣、分层推进,一次到顶,循序渐进”的成熟工艺。

振捣时重点控制两点,即混凝土流淌的最近点和最远点,振捣点振捣时不能漏振,尽可能采用两次振捣工艺,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4)高频振捣棒要垂直插入,快插慢拔,插点交错均匀布置,在振捣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插入下一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同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以表面呈水平并出现水泥浆及不再出现气泡,不再明显沉落为度,振捣时间过短,混凝土不易振实,如果时间过长,则容易引起离析。

(5)混凝土表面处理

大面积混凝土其表面水泥浆较厚,在混凝土浇筑结束后要认真处理,要求做到“三压三平”。

1)首先,经4~5h左右,初步按控制桩所示标高用铁橇拍板压密,

长刮尺刮平。

2)初凝前用铁滚筒数遍碾压、滚平,以闭合收水裂缝。

3)终凝前,用木蟹打磨压实、搓平二次,防止混凝土出现收水裂缝。

4)约12h内,按热工计算进行覆盖养护并浇水湿润。

(6)混凝土的泌水处理

大流动性混凝土在浇捣、振捣过程中,上涌的泌水和浮浆顺混凝土坡面下流到坑底。

由于混凝土的连续浇捣施工,使泌水随着混凝土浇捣向前推进被赶至基坑顶端。

当混凝土大坡面的坡脚接近顶端模板时,改变混凝土浇捣方向,即从顶端往回浇捣,与原斜坡相交成一个集水坑,另外有意识地加强两侧模板处的混凝土浇捣强度,这样集水坑逐步在中间缩成水潭,用软轴泵及时排除。

采用这种方法可排除产生的泌水。

(7)对混凝土品质的控制

1)组成混凝土浇捣领导和施工生产班子,负责混凝土施工全过程,确保混凝土浇捣顺利进行。

要求各尽其职,责任明确,奖罚分明。

2)对供料按混凝土配合比执行,严格控制水泥用量,优先同厂号,低水化热品种水泥,合理使用外掺剂,石、砂、膨胀剂、其他外加剂等原材料质量要达到国家规范要求。

3)严加控制混凝土坍落度,严禁有任意加水现象产生。

4)及时反馈现场混凝土实际坍落度、可泵性、和易性等质量信息,以有利于控制搅拌站出料质量。

5)事先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按照浇捣方案,组织全体操作人员进行大型技术交底会,使每个操作工人对技术要求、混凝土下料方法、振捣步骤等做到心中有数。

(8)混凝土浇捣措施

1)混凝土浇捣时按每皮下料高度控制在30cm左右,做到边下料边振捣,泵送的混凝土浇筑范围有3~6只振捣棒进行振捣,除安排机修工跟班维修外,配备适当数量备用的振捣机、振捣棒及软轴。

2)承台混凝土必须分层浇捣,浇捣前进行技术交底。

3)按规定要求指制作混凝土试块,按R(7)R1(4)R28三个龄期试压混凝土强度。

4)混凝土浇捣过程中质量部门分三班巡回监督检查,发现质量隐患,立即督促整改。

5)混凝土浇捣前只有各项准备工作完善、到位,现场各项各级验收工作顺利通过,最终由总工程师下达混凝土浇捣令,混凝土才能开泵进行浇捣。

6)混凝土浇筑时,可能使钢筋产生位移,因此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随时复核钢筋的位置,并采取措施,以保证位置正确。

4.大面积地下室底板及超长墙板施工

4.1工程简况

根据本工程地下室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长、大面积的特点,我们认为,施工中要抓住三方面的关键技术:

一是设计具有抗渗、抗裂性能的混凝土配合比;

二是地下室结构的抗渗、抗裂的技术措施及质量控制;

三是地下室的上浮及混凝土的搅拌、泵送、浇筑等质量控制。

4.2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1)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由试验室承担,设计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1)根据工程结构超长、大面积等特点,从混凝土的抗裂、抗渗及耐久性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水泥品种,由混凝土强度确定其水泥强度等级。

2)砂石骨料应合理选用,并符合工程及防水混凝土选材要求。

3)水灰比主要应根据工程要求的抗渗性和最佳和易性来确定,施工的和易性还要根据结构条件(结构截面、钢筋布置等)和施工方法(主要是混凝土搅拌、运输、浇捣)综合考虑决定。

(2)配合比的计算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按绝对体积法认真复核,不能套用同类型配合比,其技术参数按工程中抗渗指标、强度及结构条件、施工条件和方法选择,确定其水灰比、用水量,并计算出水泥用量,再选用砂率,理论计算配合比后,先做试验,其结果如不符合要求,则进行校正,调整配合比,直至符合,才能确定正式的混凝土配合比。

4.3地下室结构抗裂技术措施及质量控制

(1)超长、大面积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是当钢筋混凝土长度超过规范伸缩缝最大间距时,按图纸要求设置沉降后浇带和伸缩后浇带,使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达到一次成形,而不产生贯穿和形成有害裂缝的方法。

因此,抗裂的质量控制是超长钢筋混凝土施工的关键。

(2)施工作法:

在大面积、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中掺有膨胀剂。

其作法是当长度超过50m的结构,按图纸要求设置后浇带。

(3)施工要点:

在底板钢筋绑扎时按图纸要求的部位进行后浇带的钢筋钢丝网隔离支模,制作方法见下后浇带钢筋钢丝网支模详图。

(4)混凝土养护。

掺有微膨胀剂混凝土拆模后,应避免直接日晒,及时定期浇水和蓄水养护,养护的时间不得少于14d,养护期内应始终保持湿润,以充分发挥其膨胀作用。

4.4地下室结构抗渗技术措施及质量控制

本工程抗渗强度要求为P8,抗渗质量控制也是重要环节。

(1)控制混凝土各项参数的措施,在严格按设计配合比实施前提下,重点要提高混凝土自防水能力。

一是严格控制水灰比,拌合混凝土的用水量一部分为水泥水化所需,另一部分为改善施工和易性所需。

在水泥用量一定的前提下,应预调整用水量控制水灰比。

根据以往的经验,水灰比值不宜大于0.6;

水泥用量以不小于350kg/m3为宜(掺外加剂时另计);

砂率控制在35%~40%为宜;

在适宜的水灰比和砂浆均固定的条件下,坍落度要适当;

严格控制外加剂掺量,对于配合比应用要由试验室技术交底,并专人负责。

(2)施工要点:

选择经济合理、技术可靠、操作方便的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及质量检验和评定工作;

把好原材料检验关,尤其是砂、石料不能掺泥和污物;

试验室根据设计抗渗等级,提高0.2N/mm2进行试配;

做好扎筋、焊接、支模及基坑排水、浇筑混凝土等常规施工工作。

4.5其他技术措施和质量控制

(1)根据本工程特点,超长、大面积地下室施工中,还要防其浮起而倾斜折裂的情况发生。

主要应做好地基处理、地下水位的控制及浇筑程序的合理性。

(2)浇筑混凝土施工除做好常规施工外,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水泥水化热:

先用低水化热或中水化热的水泥品种,配制混凝土。

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减少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

2)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

尽量避开炎热天气浇筑混凝土。

在混凝土入模时,采取措施改善和加强模板内的通风,加速模内热量的散发。

3)加强施工中的温度控制。

在混凝土浇筑后,做好混凝土的保温、保湿养护,使其降温缓慢,充分发挥徐变特性,减低温度应力;

夏季应注意避免曝晒,注意保湿,冬期应保温,以免急剧的温度梯度发生。

加强温度监测与管理,实行信息化控制,随时控制混凝土内温度变化,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基面温度和基底温度均控制在20℃以内,及时调整保温及养护措施使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不至过度,以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

4)合理安排施工程序,控制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均匀上升,合理设置水平或垂直施工缝,后浇带的设置等,以放松约束程度,减少每次浇筑长度的蓄热量,以防止水化热的积聚,减少温度应力。

5)在地下室结构内设置必要的构造配筋,在截面突变和转折处,孔洞转角及周边,增加斜向构造配筋,以改善应力集中,防止裂缝出现。

5.后浇带施工

(1)本工程设有多条沉降后浇带和伸缩后浇带,沿地下室底板及墙板、顶板贯通,按设计要求进行后浇带浇捣,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P8,浇捣前应做好清理工作,并经有关部门认可。

(2)底板后浇带施工

1)后浇带模板处理:

(A)因后浇带宽800mm,在施工时必须设支撑模板,此模板需能安放镀锌钢丝网并承受混凝土对其的侧向压力,故其刚度和稳定性相当重要。

(B)模板采用两侧焊12@200钢筋格栅固定钢丝网,钢网及钢架支模见图2.1.3-5。

2)后浇带钢筋处理:

(A)绑扎底板上下皮钢筋时,钢筋伸入后浇带,不切断,如因规格、长度等原因在后浇带处断开时,应留有足够的锚固和搭接长度,便于日后连接。

(B)钢筋穿过钢丝网时要按位置在钢丝网上开洞使其穿过,并做好钢筋周围钢丝网的修补工作。

3)后浇带混凝土处理:

(A)浇捣承台混凝土时,切勿将振捣棒直指钢丝网,以防振破钢丝网使混凝土漏入后浇带。

(B)在结构封顶后封闭后浇带,浇混凝土时要求密实。

(3)外墙后浇带施工

1)在后浇带中两侧各900mm范围内比其他外凸出400mm,以确保封闭时有足够的保护层和截面面积,做成八字形。

2)模板处理

因后浇带墙与围护之间有较大空隙,可用小型木模拼装,外用Φ48钢管顶撑加固。

3)钢筋处理

需注意锚固及搭接长度,便于日后封堵时处理。

4)浇混凝土处理

需做好清理工作,经监理验收后方可进行。

2、地下室结构施工方案

本工程地下室为一层,地下室外墙为300mm厚,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30,外墙板及地下水池壁为P8抗渗,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地下室层高主楼部分5.55m,非主楼部分4.2m,地下室布置了大量的矩形柱,截面各异。

施工部署:

(1)在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待养护达到规定强度后,可进行地下室的结构施工。

(2)根据实际施工工期要求及劳动力安排,工程以后浇带为界,分区域施工,每个区域的外墙、柱等一次性浇捣完成。

(3)当地下室结构外墙做完防水层后,及时进行土方回填工作。

(4)地下室施工时,设备材料的垂直运输主要依靠塔吊运输。

(5)人员进出基坑依靠设置在基坑周边的临时钢爬梯。

(1)模板采用涂塑七夹板,用50mm×

100mm的方木做竖向围檩,其间距视柱截面尺寸而定,柱截面尺寸小于900mm做适当墙。

水平围檩用50×

100木方做抱箍,间距不大于600mm,相互间用圆钉钉牢。

对拉螺栓固定在水平围檩上,左右间距以柱宽而定,柱宽大于900mm设二根,小于900mm设一根。

上下间距随水平围檩而设,两侧按柱箍加设限位。

(2)地下室墙体采用木模板拼装,水平、竖向木方围檩间距不大于600mm×

600mm,对拉螺栓设置固定在水平围檩上,外墙对拉螺栓中间加设一道止水片。

同时在螺栓贯穿外墙的内外两侧做50mm×

100mm垫木,便于做外墙防水时进行基层处理。

(3)外墙模板加设斜撑,内侧面固定在承台浇筑时预埋的角钢或短钢管上,以增加墙体模板风度和稳定性。

详图“墙板模板示意图”。

(4)楼板及梁均采用组合木模板垫以木方。

(5)梁、板底模支撑系统采用钢筋扣件排架支撑。

地下一层立杆横、纵向间距为1m,在梁底位置视截面大小实际情况适当加密,水平杆间距离0.5~2.0m,水平杆在同一方向上的连接用对拉扣件,不能使用旋转扣件代替,同时增加剪刀撑以加强整体稳定性。

(6)绑扎钢筋前,需对模板涂刷脱模剂,以便拆模及延长模板使用寿命。

(7)拆模时注意不随意地硬碰、猛敲对拉螺栓,以免损伤混凝土体。

3.钢筋工程

(1)认真审图,对结构局部钢筋过密,以致导致钢筋难以绑扎、标高超出设计值、混凝土浇捣困难等有问题的地方,为保证施工质量时,应事先提请设计作相应的代换或者采取技术措施,确保施工质量。

(2)按施工进度,分阶段向施工班组进行施工交底,内容包括绑扎次序,钢筋规格,间距位置,保护层垫块,搭接长度与错开位置,以及弯钩形式等。

(3)对于混凝土垫块,严格控制其制作时的水泥含量以及使用的龄期和强度,以免强度不足而被压碎。

(4)所用的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保证书和焊接试验合格证明,对各钢厂的材料均应进行抽样试验,并应附有抽样报告,不得未经试验即盲目使用。

(5)弯曲不直的钢筋应校正后方可使用,但不得采用预热法校直,沾染油渍和污泥的钢筋必须清洗干净后方可使用。

(6)在钢筋绑扎过程中如发现钢筋预埋件或其他设施相碰时,应会同有关人员研究处理,不得任意弯、割、拆、移。

(7)为了满足设计规定的保护层要求,应按设计规定的厚度事先采用1:

2砂浆做好垫块,柱、墙垫块应事先插上钢丝做日后绑扎之用。

设置间距一般为每米设一块。

(8)由于地下室结构以后浇带为界分块浇筑,故对后浇带处钢筋的锚固、搭接处理要求特别重视。

4.混凝土工程

(1)地下结构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泵送技术。

(2)严格控制混凝土品质。

(3)外墙板混凝土施工时,输送管沿建筑物周围环圈布置,分别由两台泵供料,由中部向两边边浇边拆除管子。

(4)由于地下室层高较高,混凝土应分层分皮浇捣上来,保证浇捣质量。

(5)浇捣混凝土采用50型振捣棒,并配部分30型的振捣棒,以解决可能因钢筋间距过密而振捣困难的问题,振捣间距不大于振捣机的振幅范围。

(6)混凝土下料时要求沿外墙周围均匀进行,不得在某一处的墙、柱内集中下料,靠振捣器赶淌混凝土,不允许造成高差过大的现象。

防止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再行振捣,不允许振捣棒靠在模板上振捣。

(7)振捣混凝土时,应控制好振捣棒的插入深度,不能少振漏振,也不能在同一深度过度振捣,以免模板发生爆模现象。

(8)预留洞口处,增加以下措施:

当预留孔的长度或宽度超过1.0m,采取在预留孔下口盖板上开设门子板和孔底模留设观察孔,作为观察混凝土浇灌时流动情况及方便振捣棒插入补振。

5.施工缝的处理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已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N/mm2。

同时,必须对施工缝进行必要的处理。

(1)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清除垃圾、水泥薄膜,表面上松动砂石和软弱混凝土层,同时还应加以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一般不宜少于24h,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积水应予以清除。

(2)注意施工缝位置附近回弯钢筋时,要做到钢筋周围的混凝土不受损伤,钢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浆及浮锈等杂物也应清除。

(3)在浇筑前,水平施工缝宜先铺上10~15mm厚的水泥砂浆一层,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的砂浆成分相同。

(2)对拉螺栓处的内外端部,均事先将小垫木除掉,在凹进部位用1:

2水泥砂浆抹平,外层作10mm厚防水砂浆灰饼,再铺贴二层防水卷材将其履盖.

(3)在混凝土外墙与承台交接阴角处,可先用1:

2水泥砂浆粉出半径不小于50mm的圆弧,使防水卷材顺利铺贴。

(4)进行防水卷材铺贴时,要求墙体基本干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