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 易错 难题训练化学推断题附详细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5379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5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 易错 难题训练化学推断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 易错 难题训练化学推断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 易错 难题训练化学推断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 易错 难题训练化学推断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 易错 难题训练化学推断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中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 易错 难题训练化学推断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中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 易错 难题训练化学推断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中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 易错 难题训练化学推断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中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 易错 难题训练化学推断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中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 易错 难题训练化学推断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中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 易错 难题训练化学推断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中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 易错 难题训练化学推断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中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 易错 难题训练化学推断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中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 易错 难题训练化学推断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中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 易错 难题训练化学推断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中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 易错 难题训练化学推断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 易错 难题训练化学推断题附详细答案.docx

《中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 易错 难题训练化学推断题附详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 易错 难题训练化学推断题附详细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 易错 难题训练化学推断题附详细答案.docx

中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易错难题训练化学推断题附详细答案

中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易错难题训练∶化学推断题附详细答案

一、初中化学推断题

1.李小龙,祖籍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不仅是享誉海内外的功夫巨星也是一位武术哲学家。

其创立的截拳道,体现了融合生成的方法论思想。

在化学学习过程中,老师设计了如图的“功夫小子”游戏,图中A B C D E F G H分别是氢气、稀盐酸、铁粉、氧化铜、碳酸钡、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纯碱溶液中的一种,游戏规则:

①要求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且E与F不反应,G与H不反应;②B与D的物质类别相同;③物质不能重复。

请你参加完成游戏,并回答下列问题:

(1)找出图中物质的化学式:

A:

_____;D:

_____。

(2)已知B能与F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常用来_____。

(3)E→H的反应基本类型与E和G的反应类型相同,写出E→H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答案】FeBaCO3Na2CO3+Ca(OH)2=CaCO3↓+2NaOH制备烧碱

【解析】

【分析】

A、B、C、D、E、F、G、H分别是氢气、稀盐酸、铁粉、氧化铜、碳酸钡、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纯碱溶液中的一种,氢气会与氧化铜分数反应,盐酸会与铁粉、氧化铜、碳酸钡、澄清石灰水、纯碱反应,铁粉会与盐酸反应,氧化铜会与氢气、盐酸反应,碳酸钡会与盐酸反应,二氧化碳会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澄清石灰水会与盐酸、碳酸钠反应,碳酸钠会与稀盐酸、澄清石灰水反应,①要求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且E与F不反应,G与H不反应;②B与D的物质类别相同;③物质不能重复,所以C是盐酸,E、F是氧化铜和澄清石灰水中的一种,B与D的物质类别相同,所以B、D是碳酸钠、碳酸钡,A就是铁,B能与F反应,所以B是碳酸钠,F是氢氧化钙,D是碳酸钡,F就是氧化铜,G会与氧化铁反应,所以G是氢气,H就是二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

【详解】

(1)A是Fe,D是BaCO3;

(2)B能与F反应,该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OH)2=CaCO3↓+2NaOH,该反应常用来制备烧碱;

(3)E→H的反应基本类型与E和G的反应类型相同,E→H的反应是氧化铜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1)Fe,BaCO3;

(2)Na2CO3+Ca(OH)2=CaCO3↓+2NaOH,制备烧碱;

(3)

 

2.A~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A是一种黑色物质,B、C组成元素相同,C、D、E、F是不同类别的化合物,D和E的溶液均呈碱性,且E可用作建筑材料,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转化为另一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E的化学式为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反应②属于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答案】

复分解

【解析】

【分析】

A~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E可用作建筑材料,D和E的溶液均呈碱性,则E是氢氧化钙,D和氢氧化钙反应,D是碳酸钠,F与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则F是酸,B、C组成元素相同,则B、C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中的一种,D生成C,B也能生成C,则C是二氧化碳,B是一氧化碳,A是一种黑色物质,则A是碳。

【详解】

(1)E可用作建筑材料,D和E的溶液均呈碱性,则E是氢氧化钙,E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①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②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故属于复分解反应。

【点睛】

A~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E可用作建筑材料,D和E的溶液均呈碱性,则E是氢氧化钙,D和氢氧化钙反应,D是碳酸钠,A是一种黑色物质,则A是碳。

 

3.如图中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一种钠盐,C与D都为氧化物,且二者反应的生成物可配置农药波尔多液。

A、B、E中都含有氧元素,F中不含氧元素。

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

(1)物质A、C的化学式分别为:

A___,C___。

(2)在③④⑤反应中,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填序号)。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若E中不含有氧元素,F中含有氧元素,则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答案】Na2CO3H2O③④CaO+2HCl=CaCl2+H2OHCl+AgNO3=AgCl↓+HNO3

【解析】

【分析】

C与D都为氧化物,且二者反应的生成物可配置农药波尔多液,则C、D可能是氧化钙和水。

A是一种钠盐,故C是水,D是氧化钙。

则A是碳酸钠,碳酸钠能生成B,B能生成氧化钙,故B是碳酸钙。

分析转化关系图,E可能是硫酸,F可能是盐酸。

经分析,推理合理。

【详解】

(1)由分析可知,A的化学式为:

Na2CO3,B的化学式为:

H2O.

(2)反应③是稀硫酸与碳酸钠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反应④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或氯化钙等反应生成碳酸钙等,是复分解反应;反应⑤是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是分解反应,表示复分解反应,故填③④。

(3)反应①是稀盐酸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CaO+2HCl=CaCl2+H2O.

(4)若E中不含有氧元素,F中含有氧元素,则E是稀盐酸,F是硝酸,故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HCl+AgNO3=AgCl↓+HNO3

【点睛】

本题的难度较大,要熟悉酸、碱、盐之间转化关系,特别是硫酸和盐酸之间的转化。

 

4.在古代,人们曾经把A矿石放入烈火中煅烧获得一种红色金属.如图是A能发生的变化,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C的化学式:

B_____,C_____.

(2)你能判断出A中含有的元素是_____,依据是_____.

(3)D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

【答案】CO2CO铜、碳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复分解反应

【解析】

【分析】

红色金属为铜,蓝色沉淀为氢氧化铜沉淀;蓝色溶液为可溶性铜盐的溶液,常指硫酸铜溶液;能与Fe2O3反应生成Fe的物质主要为C、H2和CO。

【详解】

(1)无色气体B能在高温下与木炭反应生成的C物质可以还原Fe2O3,生成无色气体B,故B为CO2,C为CO。

(2)蓝色溶液D由A与稀硫酸反应所得,D溶液为硫酸铜溶液,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生成的蓝色沉淀为氢氧化铜;A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放出二氧化碳,反应前后元素不变,物质A中应含有碳元素、铜元素。

(3)溶液D为蓝色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能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复分解反应。

 

5.I.某化肥厂以煤、空气、水为原料合成氨,生产流程如下:

(1)CO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2)设备2中参加反应的物质有_______。

(3)该化肥厂可以生产的肥料有__________。

II.下图为初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D为赤铁矿的主要成分,F为红褐色沉淀。

请回答:

(4)A的化学式为_____,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反应②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6)Na2O与CaO的化学性质相似,下列物质中能与Na2O发生化学反应的有______填序号)。

aMgbN2cNaCl固体d稀硫酸

【答案】+4NH3、H2O、CO2NH4HCO3、NH3CH43CO+Fe2O3

2Fe+3CO2固体逐渐溶解、无色溶液变为黄色复分解反应d

【解析】

【分析】

图I可知,设备1通入煤、空气、水产生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氮气进入设备2,加入水和设备3产生的少部分氨气反应生成碳酸氢铵,氢气和氮气进入设备3生成氨气,转化成液氨储存;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A是甲烷,D为赤铁矿的主要成分,D是氧化铁,F为红褐色沉淀,E和氢氧化钙生成F和氯化钙,E是氯化铁,D和一氧化碳生成C和B,则C和B可能是铁和二氧化碳,A和氧气生成水和B,A是甲烷,则B是二氧化碳,C是铁。

【详解】

(1)根据化学式的书写规则,组成物质的化学式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C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

,故CO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2)设备1通入煤、空气、水产生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氮气进入设备2,加入水和设备3产生的少部分氨气反应生成碳酸氢铵,氢气和氮气不参加反应,设备2中参加反应的物质有NH3、H2O、CO2。

(3)装置中有碳酸氢铵和氨气生成,则该化肥厂可以生产的肥料有NH4HCO3、NH3。

(4);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A是甲烷,A的化学式为CH4,D为赤铁矿的主要成分,D是氧化铁,D和一氧化碳生成C和B,则C和B可能是铁和二氧化碳,A和氧气生成水和B,A是甲烷,则B是二氧化碳,C是铁,故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3CO+Fe2O3

2Fe+3CO2。

(5)D为赤铁矿的主要成分,D是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②中观察到的现象为固体逐渐溶解、无色溶液变为黄色,反应③是氯化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钙,故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6)Na2O与CaO的化学性质相似,都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故物质中能与Na2O发生化学反应的有d。

【点睛】

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D为赤铁矿的主要成分,F为红褐色沉淀,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6.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A是胃酸的主要成分,D是一种钠盐,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C、E为氧化物。

它们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

(1)E的化学式是____;C的一种用途是____。

(2)A与D反应的现象是____。

(3)B→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答案】H2O灭火(合理)有气泡产生2NaOH+CO2===Na2CO3+H2O

【解析】

【分析】

A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则A是盐酸;D是一种钠盐,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则D是碳酸钠;B和D能够相互转化,A和B能发生反应,则B是氢氧化钠;A能反应生成C,C和B能发生反应,C是氧化物,所以C是二氧化碳;E是氧化物,E和二氧化碳能发生反应,A、D能反应生成E,所以E是水。

【详解】

(1)E是水,化学式是H2O,C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可以用来灭火;

(2)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现象是有气泡生成;

(3)氢氧化钠转化为碳酸钠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H2O。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7.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CaO、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假设实验过程无损耗)。

请回答:

(1)根据实验可以确定白色沉淀是________;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它的可能组成有____________种。

(2)若实验取固体粉末20g,生成白色沉淀10g,最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5.85%的X溶液200g(只含一种溶质),则X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____g,固体粉末由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组成,其中质量小于10g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aCO3(或“碳酸钙”)Na2CO3(或“碳酸钠”)311.7CaCO3、CaO、Na2CO3CaCO3、CaO

【解析】

【分析】

把固体粉末加入水中,得到白色沉淀,根据题给的物质可以判断该白色沉淀为碳酸钙,得到无色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可以判断在无色溶液中含有碳酸钠,而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碳,那么X就可能是氯化钠的溶液。

【详解】

(1)在白色粉末中能产生白色沉淀,可知该白色沉淀应该为碳酸钙,又得到的无色溶液能够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可以知道在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它可能的组合为:

①碳酸钠,氧化钙;②碳酸钠,碳酸钙;③碳酸钠,氧化钙,碳酸钙等三种可能的组成;

(2)根据

(1)的解答可知X溶液为氯化钠溶液其质量为:

200g×5.85%=11.7g,根据题意结合化学方程式,可以求出与盐酸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进而可以判断出该固体粉末的组成为:

CaCO3、CaO、Na2CO3,进而可以判断若白色沉淀质量小于10g,则原混合物的组成为氧化钙和碳酸钙,计算过程如下:

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

=

x=10.6g

这里我们求得的只是和盐酸反应的碳酸钠,总质量为20g,所以假如白色沉淀是固体粉末中的,则只有20g-10.6g=9.4g,而题目中得到的白色沉淀的质量是10g,也就是说白色沉淀并不是完全来自于原固体粉末中,而是有一部分是反应中生成的,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而氢氧化钙又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从而可以判断在混合物中含有氧化钙.

故本题答案为:

(1)CaCO3(或“碳酸钙”);Na2CO3(或“碳酸钠”);3;

(2)11.7;CaCO3、CaO、Na2CO3;CaCO3、CaO.

 

8.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是空气中含有的一种气体,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F中各元素质量比为2:

1:

2,六种物质之间的反应与转化关系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反应,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能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物质的化学式_____。

(2)A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如图所有的化学反应中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有_____种。

【答案】Al 。

Ca(OH)2+CO2═CaCO3↓+H2O 。

2Al+3CuSO4═Al2(SO4)3+3Cu 。

2 。

【解析】

【分析】

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故E是铝,F中各元素质量比为2:

1:

2,能与铝反应,故F能是硫酸铜,D能生成硫酸铜,能与铝反应,故D是硫酸,A是空气中含有的一种气体,能与B相互转化,能与C反应,故A可能是二氧化碳,B是碳酸钠,C可能是氢氧化钙,带入框图,推断合理;

【详解】

(1)E物质是铝,化学式为Al;

(2)A和C反应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3)E和F反应是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化学方程式为2Al+3CuSO4═Al2(SO4)3+3Cu;

(4)如图的化学反应中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有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两种;

 

9.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一”表示互相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A是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A、B发生中和反应,产物之一是厨房内常用调味品;C的溶液与D的溶液反应可得到B。

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化学式:

A__________B__________

(2)E→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

(3)D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

【答案】HClNaOHCaO+H2O=Ca(OH)2Ca(OH)2+Na2CO3=CaCO3↓+2NaOH

【解析】

【分析】

A是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则A是HCl;A、B发生中和反应,产物之一是厨房内常用调味品,则B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生成D,C能与D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故D是碳酸钠;C是氢氧化钙;ABC均能转化为E,故E可能是水;经检验推断合理。

【详解】

(1)A的化学式为HCl;B的化学式为NaOH。

(2)水与氧化钙可以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方程式为CaO+H2O=Ca(OH)2。

(3)D是碳酸钠,C是氢氧化钙,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为:

Ca(OH)2+Na2CO3=CaCO3↓+2NaOH。

 

10.某固体物质可能含有氯化钾、硫酸铜、氢氧化钠、硝酸镁,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鉴定它们,做如下实验:

(1)将该固体物质全部溶解于水中,得到无色溶液a。

(2)取少量a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硫酸铁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3)另取少量a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的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据此推断,该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以下写化学式,下同)_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

请写出步骤

(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步骤(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aOH、Na2SO4Mg(NO3)2、CuSO4KClFe2(SO4)3+6NaOH=2Fe(OH)3↓+3Na2SO4,Na2SO4+Ba(NO3)2=BaSO4↓+2NaNO3

【解析】

【详解】

(1)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将该固体物质全部溶解于水中,得到无色溶液a,说明无硫酸铜,同时不可能同时含有氢氧化钠和硝酸镁,因二者会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

(2)硫酸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硫酸钠。

取少量a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硫酸铁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说明有氢氧化钠,同时说明一定不含硝酸镁;(3)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能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取少量a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的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钠;据此推断,该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NaOH、Na2SO4,不能确定是否含有KCl,一定不含有可能含有Mg(NO3)2、CuSO4。

步骤

(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SO4)3+6NaOH=2Fe(OH)3↓+3Na2SO4,步骤(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SO4+Ba(NO3)2=BaSO4↓+2NaNO3。

 

11.甲、乙、丙、丁均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甲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乙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甲,丁。

(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3)生活中,物质丙的用途之一为。

【答案】

(1)甲CaCO3,丁Ca(OH)2

(2)CO2+Ca(OH)2=CaCO3↓+H2O;复分解(3)干燥剂

【解析】

试题分析:

甲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说明甲是碳酸钙;乙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说明乙是二氧化碳;碳酸钙受热分解生成乙(二氧化碳)和丙,则丙是氧化钙;丙的用途之一干燥剂,丙为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丁,则丁是氢氧化钙。

反应③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考点: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反应的类型

 

12.图中的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且分别是由H、O、S、Na、Ca、Cu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

其中B、E是氧化物,E中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2:

3;C、F、H为相同类别的化合物,F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热;G的溶液呈蓝色。

图中的“—”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写出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G和H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C→B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uSO4

(2)2NaOH+SO3==Na2SO4+H2O(3)复分解反应

(4)Cu(OH)2

CuO+H2O

【解析】

试题分析:

F易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故F是氢氧化钠;G的溶液呈蓝色,那么G是硫酸铜;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

B和E是氧化物,E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

3,那么E是三氧化硫,S:

O="32:

48=2:

3";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硫酸钠和水,B也是氧化物,故B是水,那么A是硫酸钠;C、F、H的物质类别相同,F是碱,故C和H液是碱;G是硫酸铜,硫酸铜与碱H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故一定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C是氢氧化铜沉淀,氢氧化铜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F是氢氧化钠,故H一定是氢氧化钙。

把推断出的物质代入,推断正确。

考点:

物质的推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