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5471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docx

《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docx

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省201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12月)考试语文试题

2012年12月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8页,包括四道大题,共24道小题。

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儒学在两千多年的演进过程中,尽管有时式微,但总体来说却生生不息。

孔子在礼崩乐坏的社会环境下,为救世而奔走于各诸侯国,整理编纂六书。

整理编纂的同时,孔子吸取了前人理论思维的营养,创立了儒家学派,建构了儒学理论思维的基本框架,使儒学成为显学。

从诸侯割据到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社会实现了大变革、大型。

如何适应社会大型的需要,如何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是当时法、道、儒各家所议论的热门话题。

汉武帝为使刘汉政权传之亡(无)穷,而举贤良文学之士,以对策的形式垂问乎天人之应。

董仲舒经过三年不窥园的殚精致思,吸收先秦名家、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各家思想入儒,创立了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新儒学理论思维体系,回应了汉武帝天人之应的垂问,为当时社会治理中所存在的政治制度、伦理道德、政令刑罚、礼乐教化、学术思想等方面的冲突和由此产生的现实危机,提出了化解之道,使儒学获得了新生命。

自汉末至唐,由于内外种种因素的影响,儒学未能创造出化解现实社会中错综复杂的冲突和危机的方法,从而淡化了其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理论思维、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领域应有的效能和作用。

尽管如此,在儒释道三教长期的冲突和融合的过程中,儒学以其特有的理论思维、礼乐制度,获得了生命的意义。

面对佛教的强势文化,宋、元、明、清时的理学家以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精神,出入佛道,尽究其说。

他们援佛道入儒,适应了新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终极关切的需要,体现了时代精神的精华,使颠错于秦火、兴盛于汉代、幽沉于六朝的儒学,焕然大明于世。

由于理学家的创新,儒学不仅获得新生命,而且发展到顶峰。

儒学之所以得以开创,董仲舒和宋明理学之所以赋予了儒学新生命,归根到底就在于创新。

创新是指在继承往圣和诸子的基础上,超越往圣和诸子,既不是照着讲,也不是接着讲,而是在穷理尽性而至于命的效能上,充分体会和把握时代的现实需求和时代的主流精神,以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新话题,建构新的哲学理论思维体系,是自己讲,讲自己。

在当代,若要开创儒学的新局面,赋予儒学新生命,必须借鉴宋明理学的经验,建构自家哲学理论的新体系、新观点、新话题和新方法。

若仍是唱唱老调子,就会使儒学愈唱愈衰落,愈唱愈脱离社会发展的实际。

若执著于对儒家文本的照着讲,或者以秉承衣钵的方式接着讲,就会使儒学愈讲愈枯燥,愈讲愈贫乏。

为改变这种状况,使儒学得以新生,必须自家创造出新理论体系、新核心话题、新诠释文本,激发新儒学的生命智慧。

(节编自张立文《儒学的生命在于创新》)

1.下列对于儒学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在礼崩乐坏的社会环境下,孔子整理编纂六书时吸取前人理论思维的营养,创立了儒家学派,建构了儒学理论思维的基本框架。

B.如何适应社会大型的需要,如何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这些热点问题引发了当时法、道、儒各家学派的议论,促进了儒学的发展。

C.董仲舒吸收名、法、道等各家思想入儒,建构了新儒学的理论思维体系,提出现实冲突和危机的化解之道,使儒学获得了新生命。

D.自汉末至唐,儒学未能找到化解现实冲突和危机的方法,原因在于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能和作用。

2.根据原文信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宋元明清时的理学家,援佛道入儒,适应了新时代的需要,体现了时代精神的精华,使儒学不仅获得了新生命,而且发展到了顶峰。

B.儒学的开创和发展,归根到底在于创新。

但创新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开往圣和诸子,而是强调在继承往圣和诸子的基础上去超越他们。

C.在当代,若要使儒学获得新生命,必须在全盘接受宋明理学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自家哲学理论思维新体系、新观点、新话题和新方法。

D.儒学如要在当代得到发展,必须充分体会和把握时代的现实需求和时代的主流精神,而不能仍是唱唱老调子,否则就会愈唱愈衰落。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6题。

自私的父亲

凤凰

男孩的父亲突然全身发抖,肌肉萎缩。

母亲急忙把父亲送进医院。

医生检查后告诉母亲说先住下来,观察几天,如果需要,可能会动手术,叫母亲准备好钱。

家里穷,母亲急得四处借钱。

母亲还没有凑够给父亲治病的钱,男孩也全身发抖,肌肉萎缩。

母亲吓得赶紧把男孩送到医院。

医生检查后告诉母亲说,跟他父亲是一样的病,可能是遗传。

两天后,医生告诉母亲说,他们都得动手术,但是,动手术并不一定就能救活他们。

母亲很着急,很伤心。

借的钱,也许还不够一个人的费用,两个人,怎么办呢?

更何况,动手术,还不一定有救!

母亲急得团团,母亲泪流满面。

这样倒霉的事,怎么就摊在了自己的身上?

母亲不能失去丈夫,不能失去儿子。

不能救两个,至少要救一个,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也要试一试。

可是,救谁呢?

一个是自己的丈夫,一个是自己的儿子。

母亲对父亲和男孩说,对不起,实在没有钱,只能先救一个。

你们说说,先救谁?

父亲说,先救我!

先救我!

我是你丈夫,我跟你最亲!

男孩听了父亲的话,他没有说话,把脸到一边,悄悄地流泪。

什么是亲情?

这就是亲情!

在最关键的时候,父亲居然要先救自己,放弃他,父亲太自私了!

母亲沉默了。

她想,我真的就只是救丈夫,不救儿子吗?

她知道,她的决定,可能会伤害到另一个人。

她说,我想,谁的身体强,就救谁吧。

因为身体强,希望才最大,你们说呢?

父亲说,也是啊,好吧,就这样吧!

男孩说,好吧,我同意!

在此之前,男孩曾想过主动放弃,让母亲把钱花在父亲身上。

他想自己没有报答父亲的机会,这一次,就把生的希望让给父亲吧。

可是现在,他不会放弃,他要活下来,因为父亲太自私,他不配当自己的父亲,他不值得自己为之牺牲。

男孩大口吃药,哪怕再苦,他都不皱一下眉头。

男孩大口喝水,大口吃水果,大口喝粥,他要让自己的身体强壮,他要让自己的精神抖擞,他不能输给父亲。

输给父亲,他就只有死。

两天后,父亲的身体更加萎缩,精神更加萎靡。

男孩的身体和精神都比父亲要好得多。

在这种情况下,母亲,还有医生,都决定救男孩。

当然,也不是说就完全放弃父亲。

父亲依然住院,依然吃药,依然观察,母亲依然四处求人,只要有足够的钱,依然会救父亲。

男孩进行手术。

手术非常成功。

医生说情况很好,只要不出意外,他活几十年都没问题。

男孩的身体一天天恢复,父亲的身体一天天萎缩。

最终,男孩能大口地吃饭,能下床走路。

而父亲,骨瘦如柴,目光呆滞,跟死人没多少差别。

医生告诉母亲说,没救了,抬回家去吧!

男孩出院那天,父亲也出了院。

男孩是自己走回去的,父亲却是让人抬回去的。

每天,男孩蹦蹦跳跳,说说笑笑,好像他不曾得过疾病。

而父亲,在一个早晨,终于死去。

那时的父亲,只剩下一把骨头。

父亲的去世,男孩一点也不悲伤,因为,自从医院里父亲说出那么自私的话后,他就不再认他是自己的父亲。

既然不是自己的父亲,那么,他就没有理由悲伤。

母亲对男孩说,孩子,你爸死了,你怎么一点都不伤心呢?

你给他磕几个头吧!

男孩摇头,他说,他不是我爸!

我不给他磕头!

母亲说,我知道,在医院,你爸说过救他的话,显得很自私,你恨你爸。

可是,孩子,我要告诉你,真相并不是那样的。

其实,一开始,你爸就要放弃自己,就要让我救你。

可是我不同意。

后来,实在借不到钱,只能救一个人,我才只好答应他救你。

可是,他担心因为救你而放弃他,让你内疚一辈子,才不得不说出那样自私的话来。

那些话,可能会伤害你,但是却能让你与他比赛,激发你活下去的信心,增强你与命运抗争的斗志。

其实,一直以来,他都在把自己的药省给你吃。

他说只要你活着,他就是死了也值。

如果不是为了救你,我想,他现在可能还活着!

男孩早已泪流满面。

他走到父亲的棺木前,咚地一声跪下。

(选自《意林·少年版》,有删改。

3.下列对父亲说出自私话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父亲认为妻子和自己最亲,理所当然应先救自己。

B.父亲出于无私的父爱,想要放弃自己,先救孩子。

C.父亲不希望因为自己放弃治疗而让孩子背上包袱。

D.父亲希望孩子与他比赛,激发孩子活下去的斗志。

4.下列对母亲形象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母亲深深地爱着自己的丈夫和儿子。

为了给二人治病,她一个人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她到处借钱,希望至少要救一个。

B.母亲总是心怀希望。

虽然借不够治疗父子二人的费用,心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只要有一线希望,她都不会选择放弃。

C.母亲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

她不能失去丈夫,不能失去儿子,如果只能救一个,先救谁让她难以做出决定。

D.母亲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

由于没有足够的钱,当男孩的身体明显比父亲强壮的时候,母亲果断地决定放弃父亲。

5.下列对小说中男孩心理变化过程,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起初,男孩曾想过主动放弃,让母亲把钱花在父亲身上。

因为他觉得父亲身体比他强壮,治愈希望应该比他大。

B.男孩听了父亲的话,他没有说话,把脸到一边,悄悄地流泪。

这是因为母亲放弃自己的做法让他伤心绝望。

C.男孩开始想先救父亲,后来又不想放弃自己的生命,他要活下来,因为他觉得父亲太自私,不值得自己为之牺牲。

D.自从医院里父亲说出那么自私的话后,男孩就不再认他是自己的父亲,但父亲去世的时候,男孩还是有一点悲伤。

E.男孩得知事情的真相以后,泪流满面,并且在父亲的棺木前跪下,因为此时此刻他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6.下列对这篇小说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以自私的父亲为标题,为读者留下悬念,父亲为什么自私,父亲怎样自私,引发了读者心中一连串的疑问。

B.男孩的身体变得强壮,而父亲的身体更加萎缩,精神更加萎靡,这些情节为下文男孩康复、父亲去世做了铺垫。

C.塑造父亲这一形象时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父亲的话让人觉得他很自私,但小说最后揭示了他的慈父情怀。

D.塑造男孩这一人物时综合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等多种描写方式,这些描写凸显了他的性格特点。

E.小说的结尾在母亲叙述事情真相后戛然而止,对儿子的反应一字不提,给读者留下充足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二、古诗文阅读(1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曹利用,赵州宁晋人。

利用少喜谈辩,慷慨有志操。

父谏卒,补殿前承旨,迁为鄜延路走马承受公事。

景德元年,契丹寇河北。

真宗幸澶州,射杀契丹大将挞览。

契丹欲收兵去,使王继忠议和,择可使契丹者。

枢密院以利用应选,遂授阁门祗使,奉书诣契丹军。

帝语利用曰:

关南地归中国已久,不可许;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

利用愤契丹,色不平,对曰:

彼若妄有所求,臣不敢生还。

帝壮其言。

利用驰至军中,耶律隆绪母见利用。

饮食毕,果议关南地,利用拒之。

耶律隆绪母曰:

晋德我,畀我关南地。

周世宗取之,今宜还我。

利用曰:

晋人以地畀契丹,周人取之,我朝不知也。

若岁求金帛以佐军,尚不知帝意可否,割地之请,利用不敢以闻。

其政事舍人高正始遽前曰:

我引众以来,图复故地。

若止得金帛归,则愧吾国人矣。

利用曰:

子盍为契丹熟计,使契丹用子言,恐连兵结衅,不得而息,非国利也。

契丹度不可屈,和议遂定。

利用奉约书以归。

擢东上阁门使、忠州刺史,赐第京师。

契丹遣使来聘,遂命利用迎劳之。

利用在位既久,颇恃功。

天禧二年,辅臣丁谓、李迪争论帝前,迪斥谓奸邪,因言利用与之为朋党。

利用曰:

以片文遇主,臣不如迪;捐躯以入不测之虏,迪不逮臣也。

迪坐是免。

章献太后临朝,中人与贵戚稍能轩轾为祸福,而利用以勋旧自居,不恤也。

凡内降恩,力持不予,左右多怨,太后亦严惮利用。

利用奏事帘前,或以指爪击带鞓,左右指以示太后曰:

利用在先帝时,何敢尔邪?

内侍罗崇勋得罪,太后使利用召崇勋戒敕之。

利用去崇勋冠帻,崇勋恨之。

会从子汭为赵州兵马监押,而州民赵德崇诣阙告汭不法事。

奏上,崇勋请往按治,遂穷探其狱。

汭坐被酒衣黄衣,令人呼万岁,杖死。

及汭诛,谪左迁知随州。

又坐私贷景灵宫钱,贬崇信军节度副使。

命内侍杨怀敏护送,行至襄阳驿,怀敏不肯前,以语逼之,利用投缳而绝。

以暴卒闻。

(选自《宋史?

列传第四十九》)

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奉书诣契丹军

诣:

前往

B.晋德我,畀我关南地

德:

感激

C.利用不敢以闻

闻:

听说

D.恐连兵结衅,不得而息

息:

停止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晋人以地畀契丹

圣朝以孝治天下

B.遂命利用迎劳之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言利用与之为朋党

不欲与廉颇争列

D.遂穷探其狱

其孰能讥之乎

9.下列各句中,全都表现曹利用慷慨有志操的一组是(2分)

彼若妄有所求,臣不敢生还

果议关南地,利用拒之

割地之请,利用不敢以闻

凡内降恩,力持不予

奏事帘前,或以指爪击带鞓

坐被酒衣黄衣,令人呼万岁

A.B.

C.

D.

10.对下面文言语句的翻译,最为准确的一项是(2分)

我引众以来,图复故地。

若止得金帛归,则愧吾国人矣。

A.我指引军队前来,是期望恢复我们的故土。

你让我停止得到金玉丝帛就返回,那么我会愧对我们的国人。

B.我率领军队前来,是期望收复我们的故土。

如果仅仅得到金玉丝帛就返回,那么我就会愧对我们的国人。

C.我率领军队前来,是期望收复我们的故土。

你让我仅仅得到金玉丝帛就返回,那么我会愧对我们的国人。

D.我指引军队前来,是期望恢复我们的故土。

如果停止得到金玉丝帛就返回,那么我就会愧对我们的国人。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曹利用年轻时很喜欢与人辩论,情绪激昂,有志向节操。

父亲死后,他曾任殿前承旨、鄜延路走马承受公事等职。

B.曹利用担任出使契丹使者,以阁门祗使身份前往契丹兵营议和,最终两国达成了和议,且没让契丹的企图得逞。

C.曹利用因为功绩显赫被朝廷封为东上阁门使、忠州刺史,赐第京师。

后来他恃功益骄,最终因内侍逼迫而上吊自杀。

D.曹利用因侄子曹汭犯罪而被牵连,被贬做随州知州,后又因宦官诬陷他私贷景灵宫钱,被贬为崇信军节度副使。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13题。

(6分)

看叶

罗与之

红紫飘零草不芳,始宜携杖向池塘。

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意味长。

12.对这首宋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一句,是说色彩缤纷的鲜花已经凋谢,芳草也不再幽香,这一切都在告诉人们:

春天已经远去。

B.第二句,诗人因为春天的消逝而愤懑不平,但此时并非无风景可赏,夏天的池塘正吸引着他的目光。

C.第三句,诗人告诉我们:

看花不如看叶。

尽管艳丽花朵吸引人们,但是绿叶更值得我们去尽情欣赏。

D.第四句,是说池塘花木枝叶茂盛,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别有一番情趣,它的美感令人回味无穷。

13.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诗人用红紫来比喻花朵,生动形象,而且给了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读到红紫就能联想到花的缤纷色彩。

B.携杖两个字,刻画了一个拄着手杖蹒跚走向池塘的老人形象,表现出了诗人去欣赏池塘美景的辛苦疲惫。

C.第三句既承接上文对鲜花凋零、携杖池塘的描写,又开启下文对绿影扶疏的感叹。

而且看叶二字照应标题。

D.此诗寓意深刻。

我们可以理解为:

鲜花红紫短暂易逝,没有那么鲜丽的绿叶却有更长久的生命力,而人生也是得意时短平淡时长。

三、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

1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凹陷(o)

叨扰(do)

违约(wi)

所向披靡(m)

B.谙熟(n)

嫉妒(j)

投奔(bn)枹鼓相应(f)

C.栖止(x)

脑髓(su)

殷红(yn)拈轻怕重(nin)

D.戏谑(xu)谄媚(chn)

一瞥(pi)锲而不舍(q)

1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迟钝嗑碰

摩挲

缉拿

B.褴褛惺忪

虐待

贿赂

C.契据嘈杂

焦酌

怜悯

D.秸秆

赘述

游说

咳漱

1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面对百年一遇的大旱,气象部门密切监测天气变化,利用高科技手段翻云覆雨,及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B.在巡回演唱会上,王菲配合着《红豆》《天空》娓娓动听的旋律,和观众分享了她成长岁月中的点滴记忆。

C.继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3号机组发生爆炸后,日本核电风波便一发而不可收,其2号机组又传出爆炸声。

D.俄罗斯间谍案曝光以后,俄罗斯的高层人员对此案三缄其口,大家都不愿意对媒体发表自己的看法。

1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边城》这部优秀小说并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而是以景物、风俗描写为主,具有明显的散文化倾向。

B.这个单元学习自然科学论文。

学习中,我们要归纳的思路,理清文章的观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C.对于建筑风水是科学还是迷信,大学该不该开设风水学课程,目前学术界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D.如果不加强网络道德,一些消极落后的思想就可能通过网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扰乱正常社会秩序。

18.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从地域的分布上看,北京、广东和上海上榜的品牌是最多的,分别有32个、22个和11个。

B.邯郸的西调、平调、唐山的评剧、张家口的二人台、口梆子,在这次汇演中都极为引人注目。

C.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

D.最年幼的大熊猫宝宝被命名为阿宝,名字取自电影《功夫熊猫》里那个圆滚滚的武林高手。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巴斯德发现了细菌,怎样拯救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达尔文的发现,怎样使人类认识了自己并使生物学跨进了新的境域……

因为历史归根到底是劳动众集体所创造的

试想:

爱迪生的发明,怎样改变了全世界人类的生活面貌

对个人的作用,作出过分夸大的估价,谁都知道是不当的

但是个人行为只要顺应历史潮流,却也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我们只要举出几件普通的事情就足够说明了

A.

B.

C.D.

20.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

(比喻)

B.让孩子们过一个怎样的儿童节?

对此问题,我的回答是让孩子们过一个有意义的儿童节。

(反问)

C.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声地吟唱,蟋蟀在这里弹琴。

(拟人)

D.在这千万被饲养者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法律,没有人道。

(排比)

21.对下列对联所写作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归隐田园称元亮,赋诗五柳是酒仙。

忍腐刑著千秋史,通古今成一家言。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蓬莱文章建安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A.陶渊明

左丘明

范仲淹杜甫

B.孟浩然

司马迁

辛弃疾李白

C.孟浩然

左丘明

辛弃疾杜甫

D.陶渊明

司马迁

范仲淹李白

22.下列语句,表达得体的两项是(4分)

A.赵明见到老同学,上前热情地打招呼:

前些日子,令尊大人身体不适,还动了手术,不知恢复得怎么样了?

B.李蕾蕾给晚报投稿,过了几天,她写信询问:

编辑,你好。

我的稿子您已经拜读了吧!

希望您不吝赐教!

C.父亲的朋友远来本市,父亲想请他吃饭,请柬写:

今天中午12点在洋洋酒店略备薄酒,为你接风,敬请光临。

D.张小兰三天没来上学,返校后,老师十分关切地询问情况,张小兰说:

老师,这是我的隐私,你无权过问。

23.下列名句默写,正确的两项是(4分)

A.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回!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B.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C.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D.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诗经·氓》)

四、写作(4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中国女子花样游泳队的姑娘们虽然表现出色,但还是不敌实力超的俄罗斯队。

放眼奥运赛场,总会有那么一些人面对的是神一样的对手,比如,面对林丹的李宗伟,面对博尔特的布雷克……

奥运赛场如此,人生的竞技场不也是如此吗?

请结合自己的人生感受,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

(1)立意自定,

(2)符合文体要求,(3)题目自拟,(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012年12月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D(2分)(原文说儒学未能创造出化解现实社会中错综复杂的冲突和危机的方法,从而淡化了……应有的效能和作用,因果颠倒。

2.C(2分)(必须在全盘接受宋明理学经验的基础上不对,原文是说必须借鉴宋明理学的经验。

3.A(2分)(不是父亲的真实的想法,真实想法是让男孩活着。

4.AB(A给2分,B给2分)(C.优柔寡断错。

D.母亲并未完全放弃父亲。

5.CE(C

给3分,E给2分)(A.起初男孩曾想过主动放弃,原因是想报答父亲。

B.男孩流泪是为父亲的无情而伤心。

D.父亲去世的时候,男孩一点也不悲伤。

6.DE(D给3分,E给2分)(D.没有肖像描写。

E.对儿子的反应一字不提错。

二、古诗文阅读

7.C(2分)(闻是使动用法,使……听说,意思是报告。

8.C(2分)(A.介词,意为把;

介词,意为用。

B.代词,意为他;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C.都为介词,意为跟。

D.代词,意为他的;表示反问的语气,意为难道。

9.A(2分)(表现恃功专横,是曹利用侄子的行为。

)[来源:

学科网]

10.B(2分)(引译为率领,复译为收复,若译为如果,止译为仅仅。

11.D(2分)(又因宦官诬陷他私贷景灵宫钱无中生有。

12.B(2分)(诗人并没有为春天的消逝而愤懑不平。

13.AB(A给2分,B给2分)(A.

红紫是借代。

B.辛苦疲惫错,表现的是浓厚兴致。

三、知识积累与运用

14.B(2分)(A.叨toC.栖qD.锲qi)

15.B(2分)(A.嗑碰—磕碰。

C.焦酌—焦灼。

D.咳漱—咳嗽。

16.D(2分)(A.翻云覆雨比喻耍手段、弄权术或者反复无常。

B.娓娓动听

形容谈论不倦或者说话动听,不能形容音乐。

C.一发而不可收指事情一经发生,就发展得十分顺利和迅速,继而保持不断发展的状态。

17.A(2分)(B.搭配不当。

归纳与理清互换位置。

C.不合逻辑。

前两句是选择关系,看法无法肯定或否定。

D.成分残缺。

网络道德后加建设。

18.B(2分)(平调评剧后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19.D(2分)(是紧密相连的因果关系,是解说关系,在最后与下文构成并列关系。

20.B(2分)(不是反问,而是设问。

21.D(2分)(略)

22.AC(A给2分,C给

2分)(B.拜读用于读别人的作品。

D.张小兰的话是说给老师的,没有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