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5课《活板》比较阅读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5558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5课《活板》比较阅读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5课《活板》比较阅读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5课《活板》比较阅读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5课《活板》比较阅读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5课《活板》比较阅读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5课《活板》比较阅读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5课《活板》比较阅读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5课《活板》比较阅读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5课《活板》比较阅读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5课《活板》比较阅读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5课《活板》比较阅读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5课《活板》比较阅读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5课《活板》比较阅读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5课《活板》比较阅读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5课《活板》比较阅读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5课《活板》比较阅读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5课《活板》比较阅读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5课《活板》比较阅读Word下载.docx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5课《活板》比较阅读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5课《活板》比较阅读Word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5课《活板》比较阅读Word下载.docx

凡匣钵装器入窑,然后举火。

其窑上空十二圆眼,名曰天窗。

火以十二时辰为足。

先发门火十个时,火力从下攻上,然后天窗掷柴烧两时,火力从上透下。

器在火中其软如绵絮,以铁叉取一以验火候之足。

辨认真足,然后绝薪止火。

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

(节选自宋应星《天工开物》

【注】①[四裔]四方边远之地。

②[饶郡]江西饶州府,即指浮梁县景德镇。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薄如钱唇日薄西山B.瞬息可就功成名就

C.功多业熟熟能生巧D.辨认真足丰衣足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3.【甲】文第②段在介绍活板制作的方法时,是按照制字、______、排字、______、的顺序说明的;

【乙】文第②段在介绍瓷器制作的方法时,是按照________、晒坯、利坯、画坯、________的顺序说明的。

4.结合【甲】文第②段和【乙】文第③段的内容,说说制字之“活”和烧瓷用火的特点各体现在何处。

【答案】

1.A

2.示例:

每一个韵部的字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存放起来。

3.设板炀板旋坯过釉

4.示例:

制字之“活”:

每字为一印,一字多印,奇字旋刻。

烧瓷用火的特点先发门火,火力从下攻上:

后发窗火,火力从上透下。

【参考译文】

乙:

白色的黏土叫做垩土,陶坊用它来制造出精美的瓷器。

自古以来,景德镇都是烧制瓷器的名都,但当地却不产白土。

白土出自婺源和祁门两地的山上:

其中的一座名叫高梁山,出粳米土,土质坚硬;

另一座名开化山,出糯米土,土质黏软。

只有两种白土混合,才能做成瓷器。

塑造杯盘,没有固定的模式,用双手捧泥放在盔头上,拨盘使转。

用剪净指甲的拇指按住泥底,使瓷泥沿着拇指旋转向上展薄,便可捏塑成杯碗的形状(初学者塑不好没有关系,因为陶泥可以被反复使用)。

功夫深技术熟练的人,就可以做到千万个杯碗好像都是用同一个模子印出来的。

在盔帽上塑造小坯时,不必加泥,塑中盘和大碗时,就要加泥扩大盔帽,等陶泥晾干以后再加工。

用手指在陶车上旋成泥坯之后,把它翻过来罩在盔帽上印一下,稍晒一会儿而坯还保持湿润时,再印一次,使陶器的形状圆而周正,然后再把它晒得又干又白。

再蘸一次水,带水放在盔帽上用利刀刮削两次(执刀必须非常稳定,如果稍有振动,瓷器成品就会有缺口)。

瓷坯修好以后就可以在旋转的陶车上画圈。

接着,在瓷坯上绘画或写字,喷上几口水,然后再上釉。

瓷器坯子经过画彩和上釉之后,装入匣钵(装时如果用力稍重,烧出的瓷器就会凹陷变形),匣钵是用粗泥造成的,其中每一个泥饼托住另一个瓷坯,底下空的部分用沙子填实。

大件的瓷坯一个匣钵只能装一个,小件的瓷坯一个匣钵可以装十几个。

好的匣钵可以装烧十几次,差的匣钵用一两次就坏了。

把装满瓷坯的匣钵放入窑后,就开始点火烧窑。

窑顶有十二个圆孔,这叫做天窗。

烧二十四个小时火候就足了。

先从窑门发火烧二十个小时,火力从下向上攻,然后从天窗丢进柴火入窑烧四个小时,火力从上往下透。

瓷器在高温烈火中软得会像棉絮一样,用铁叉取出一个样品用以检验火候是否已经足够。

火候已足了就应该停止烧窑了,合计造一个瓷杯所费的工夫,要经过七十二道工序才能完成,其中许多细节还没有计算在内呢!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常作二铁板,一极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就,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

(沈括《活板》)

张衡性精微,有巧艺。

作地动仪,以精铜铸其器,圆径八尺,形似倾樽;

其盖穹隆

,饰以篆文;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承之。

其牙发机,皆隐在樽中,周容无际,如一体焉。

地动机发,龙即吐丸,蟾蜍张口受丸,声乃振扬,司者觉知,即省龙机,其余七首不发,则知地震所从起来也,合契若神,观之莫不服其奇丽。

自古所来,未尝有也。

(李昉《太平御览》有改动)

【注】

[穹隆]像天空一样中央高高拱起。

5.下列词语中的“以”与“以草火烧”一句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自以为是B.不以物喜C.饰以篆文D.必以分人

6.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瞬息可就就地取材B.不若燔士安之若素

C.周密无际弥留之际D.未尝有也卧薪尝胆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而的句子。

(1)字平如砥。

(2)下有蟾蜍承之。

8.从活版印刷和地动仪的发明来看,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新精神令人赞叹。

活板印刷用胶泥做字印,是考虑到它具有①______、便于取用等特点,这体现了制作之“活”;

地动仪②______,这体现了制作之“巧”。

【答案】5.C

6.B

7.

(1)字印平整得像磨刀石。

(2)(龙首)的下面有铜铸的蟾蜍张着嘴(准备)接铜丸。

8.①不易变形②“地动机发”,能准确判断地震的方向

【参考译文】

(乙)张衡性情谨慎,有精巧的技艺。

(他)制作的地动仪,用精铜制成,直径八尺,样子像倾斜的酒杯;

它的盖子像天空一样中央高高拱起,上面用篆文作装饰;

外面刻有八条龙,(龙首)的下面有铜铸的蟾蜍张着嘴(准备)接铜丸。

它的发动机关都隐藏在形似酒杯的容器中,周边看不出边际,就像一个整体。

地动仪的机关一发,龙就突出铜丸,蟾蜍张开口接住铜丸,声音于是振动传播,工作人员发觉后,立即观察机器,其余的七条龙头没有吐出铜丸,就知道地震从哪边发出,配合默契就像神仙一样,观看的人没有一个不叹服地动仪的神奇美丽。

从古代以来,不曾有过。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宋朝庆历年间,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

用粘性胶泥作成厚块,刻上一个一个字,用火把泥块烧硬。

印书时,就把一个个活字块,按照书稿的次序,放在一块铁板上,用松香、蜡和纸灰等东西把它们粘在一起,用平板把字压平整,就可以印刷了。

活字印刷速度快、质量好,制版比较容易,发现错误可以随时改正。

印完,把版拆掉,活字可以继续使用。

这是印刷史上划时代的改革。

【乙】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持就火炀之______

②则以纸帖之______

10.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②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11.乙文在说明活版的制版过程时说“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这个句子中的“和”从词性上说,是一个______词,意为______;

甲文说“用松香、蜡和纸灰等东西把它们粘在一起”,句子中的“和”从词性上说是一个______词,读______。

12.甲文和乙文为了说明活字印刷“活”的特征,都用了适当的说明方法,甲文主要用的是______;

乙文则主要用了______、______。

13.活板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用活板印刷时提高工效的具体方法有哪两条?

【答案】9.①靠近②用标签标出

10.①在它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这类的东西覆盖好。

②(如果)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就立刻刻好它。

11.动混合连hé

12.作诠释列数字作比较

13.活;

①更互用之。

②每一字皆有数印。

(四)阅读《活板》和《梦溪笔谈》(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方家①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

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

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碗唇②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③为最善。

其法:

取新纩④中独茧缕⑤,以芥子许腊(蜡)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

其中有磨而指北者⑥。

予家指南、北者皆有之。

磁石之指南,犹柏之指西,莫可原⑦其理。

(选自《梦溪笔谈》)

【注】①[方家]行家。

②[碗唇]碗边。

③[缕悬]用丝线悬挂。

④[纩(kuà

ng)]丝绵。

⑤[独茧缕]单根的蚕丝。

⑥[磨而指北者](有的针)用磁石磨后指北。

⑦[原]探究。

14.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文理有疏密莫可原其理置之不理

B.持就火炀之瞬息可就功成名就

C.以草火烧方家以磁石磨针锋以身作则

D.字平如砥砥砺奋进中流砥柱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2)运转尤速。

16.简述“活版印刷”与“指南针”的“活”分别体现在哪里?

【答案】14.C

15.

(1)有生僻字平常没有准备的,立刻把它刻出来。

(2)运转的速度特别快。

16.“活字”的“活”体现在制作字模活(排版活、拆版活、贮存字模活,有一点就可)。

“指南针”的“活”体现在转动灵活。

行家用磁石磨针尖,针尖就能指南,然而常常略微偏东,不全在正南方,(放在)水上常震动摇摆。

(在)手中或碗边都有可能这样,运转的速度很快,但在坚硬光滑(的表面)容易滑落掉下,不过(在这几种方法中)以悬挂为最好的。

这个方法是取新产的丝绵中单根的蚕丝,用芥籽大小的一点蜡,把丝黏连在针腰上,在没有风的地方悬挂,那么针常常指向南方。

其中有的针则指向北方。

我家(的指南针)指南,指北的都有。

磁石指向南方,和柏树的树枝指向西方(柏树的树枝长的都是朝西的)一样,不能推究出其中的道理。

(五)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各题。

(一)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甲】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

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乙】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不若燔土,【丙】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选自沈括《活板》)

(二)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

永元九年,监作秘剑①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

自古书契②多编以竹简,其用缣③帛者谓之为纸。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伦乃造意④,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节选自范晔《后汉书》)

【注释】①[秘剑]皇室用的剑。

②[书契]书籍文契。

③[缣(jiān)]双丝的细绢。

④[造意]想出一个主意。

17.下列选项中各有两组词语。

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唐人尚未盛为之/礼尚往来殊不沾污/殊途同归

B.有奇字素无备者/素不相识旋刻之/天旋地转

C.字平如砥/坦荡如砥瞬息可就/一蹴而就

D.兼与药相粘/德才兼备更互用之/少不更事

18.翻译

(一)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翻译:

用黏土刻字,字模的边缘薄得像铜钱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

理解:

说明活字的制作过程。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说明了活字比较薄,占有的空间小,容易存储和保管。

B.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如果只印两三本,不能算是简便;

如果印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了。

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活板印刷数量越多,印刷效能越高的优势。

C.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

印完后再用火一烤,使药物熔化,用手轻轻一掸,那些字模就会自己掉下来。

“拆版”是活板排版的最后一道工序,可以利用特殊的药物来完成,掉落下来的字模可以重复使用。

19.“活板”和“造纸术”都是在原有的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活板”解决了雕板“效率低、不易修改”的难题,体现了“①________”的优势;

蔡伦改进“造纸术”的突破点则是在原材料的选择上,弥补了“②”的缺陷。

它们均具有③的优点,为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①②空用原文回答,③空用自己的话回答)

17.C

18.B

19.①活②缣贵而简重③方便实用、造价低廉

(乙)蔡伦字敬仲,桂阳(蔡伦为东汉桂阳郡耒阳县人,即今湖南耒阳市)人。

永元(汉和帝年号)九年,监督制作秘剑(皇宫专用的剑器)以及各种器械,全都精密牢固,方法被后世效仿。

自古书籍大多是用竹简编成的,那些用来写字的绸缎布匹叫做纸。

绸缎太贵而竹简太重,都对人来说很不方便。

蔡伦于是想出一种方法,用树皮、麻头以及破布、鱼网造成纸。

元兴(汉和帝年号)元年上奏皇帝,皇帝夸赞他的才能,从此都采用他造的纸,所以天下都说“蔡侯纸”。

(六)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乙)

钱氏①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

“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②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

“此易耳。

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③,六幕④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梵天寺木塔》)

【注释】①钱氏:

指五代割据江浙的吴国的吴越王及其子孙。

②喻皓:

五代末、北宋初著名建筑工匠,浙江杭州一带人。

③弥束:

全部紧束。

④六幕:

文中指立方体的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

20.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患其塔动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B.用讫再火令药熔但逐层布板讫

C.钱帅登之辍耕之垄上

D.人皆伏其精练惧有伏焉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持就火炀之

(2)有奇字素无备者

22.根据(甲)(乙)两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前一空用原文回答,后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

甲文的活板突出“活”。

比如“每字为一印”,可以看出字是活的;

①,可以看出字印数目是活的;

“更互用之”,可以看出印刷是活的。

乙文的木塔则求“稳”。

喻皓采用②的方法解决了木塔不稳定的问题。

从毕昇的发明和喻皓的方法中你可以感受到③。

20.B

21.①把它拿到火上烤(拿着它靠近火烤它)②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

22.①每一字皆有数印②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③我国古代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精神

钱氏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塔晃动,工匠师傅说:

“还没有铺好瓦片,上面轻,所以像这样。

”于是就用瓦片铺盖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

实在没有办法,工匠师傅就暗中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赠送给她金钗,向喻皓请教木塔晃动的原因。

喻皓笑着说:

“这很简单,只要逐层铺好木板,并用钉子钉牢,就不动了。

”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做,塔于是就稳定了。

原来是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自然不会晃动。

人们都佩服喻皓的技艺精熟。

(七)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其法:

(1)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活板》)

(乙)余适客稷下①,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

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

众骇异,不解其故。

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

屋梁椽柱,错折有声。

相顾失色。

(2)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

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

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

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

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

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

某家楼台南北易向;

栖霞山②裂;

沂水③陷穴,广数亩。

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地震》)

(注释)①客稷下:

在稷下作客。

②栖霞山:

山名。

③沂水:

地名。

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或短语。

(1)火烧令坚(______)

(2)持就火炀之(______)

(3)余适客稷下(______)

(4)俄而几案摆簸(______)

2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25.乙文中的地震引发的异常状貌可以用文中的哪一句话来概括?

26.选出下列对两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

A.甲文紧扣“活”这一特征进行说明,在说明时主要按照工作程序的顺序进行说明,并且通过与雕版的比较,体现活板的优越性。

B.乙文记述地震的过程非常清晰,从“声如雷”“几案摆簸”到“墙倾屋塌”“河水倾泼”,写出了地震由弱到强的过程。

C.乙文从“众骇异”“相顾失色”到“男女裸聚”,从人的神态进行侧面烘托,写地震严重的程度。

D.从表达方式看,甲文就是一篇说明文,而乙文则是一篇以记叙、描写为主的文章。

23.

(1)使……坚硬

(2)靠近(3)恰好(4)一会儿

24.

(1)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立即刻制。

(2)过了很长时间,才知道是地震,大家急忙跑到外面。

25.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26.A

(乙)当时,我在稷下做客,正和表兄李笃之在灯下喝酒。

忽然听见有种像打雷一样的声音,从东南方向过来,向西北方向滚去。

大家都很惊骇诧异,不知是什么缘故。

不一会儿,只见桌子摇晃起来,酒杯翻倒;

屋梁房柱,发出一片咔咔的断裂声。

众人大惊失色,面面相觑。

过了好久,才醒悟过来是地震,急忙冲出屋子。

只见外面的楼阁房屋,一会儿斜倒在地上,一会儿又直立起来;

墙倒屋塌的声音,混合着孩子号哭的声音,一片鼎沸,震耳欲聋。

人头晕得站不住,只能坐在地上,随着地面颠簸。

河水翻腾出岸边一丈多远;

鸡叫狗吠,全城大乱。

后来,听说这次地震时,某处有口水井井筒倾斜了,不能再打水;

某家楼台南北掉了个方向;

栖霞山裂了道缝;

沂水陷下了一个有几亩大的地穴。

(八)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

若印数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