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试题分类集锦词语.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5574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集锦词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集锦词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集锦词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集锦词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集锦词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集锦词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集锦词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集锦词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集锦词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集锦词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集锦词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集锦词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集锦词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集锦词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集锦词语.docx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集锦词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试题分类集锦词语.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集锦词语.docx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集锦词语

2019年—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详解

第一部分:

语文基础知识

词语

刘海燕

【2019·广东】3.在下面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应该以实际运用能力来我们的学习效果。

②老百姓说得好,常年无灾情,不可一日不防备。

③这小伙子整体素质的确不错,诚实温和。

A.考查宁可品性B.考察宁愿品性

C.考查宁愿品行D.考察宁可品行

【答案】A。

【解析】“考察”和“考查”两词有相同的地方:

都可以指用一定的标准、手段了解和弄清事物的情况。

但它们也各有侧重和不同:

“考察”着重指观察、调查、研究,目的是取得材料,研究事物,如山川、地形、地质、工程、运动、科学研究的对象等等;而“考查”着重指依据一定的标准检查、衡量,目的是评定或审核,对象常是非重大的、多半是人们的所作所为,如成绩、学习、业务、工作、活动、行动、言论等。

根据语境可以排除B、D。

品行:

多指外在,指一个人的品德和行为;而品性:

多为内在,指个人的品格习惯性格。

③句中有“诚实温和”指人的品格习惯性格,故可以排除C。

【2019·湖北】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中国女足姑娘昨日到达武汉,游东湖,爬磨山、逛江城闹市,赏江滩夜景,难得在大赛前奢侈地偷得一日闲情。

B.正是凭借坚忍精神,张骞打通西域,玄奘西行取经,鉴真东渡传教,郑和七下西洋,苏东坡吟唱“大江东去”,曹雪芹谱写“红楼”悲歌。

C.我站在畦间的沟里四望,嫩绿的叶子齐整地一顺偃在畦上,好似一幅图案画,心中顿生一种不可名状的快感。

D.由于发表网络歌曲的门槛很低,网友原创的歌曲都可以传到网络上去,这也造成了网络歌曲创作的鱼目混珠。

【答案】D

【解析】鱼目混珠:

拿鱼眼睛冒充珍珠。

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贬义。

【2019·江西】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毋庸,法兰西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②小男孩一下子索然了,站在那里没有目标地东张西望。

③当浮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时,物体上浮,物体下沉。

A.置疑兴味反之B.质疑趣味反之C.质疑趣味否则D.置疑兴味否则

【答案】A。

【解析】质疑:

动词,提出疑问:

质疑问难。

置疑:

动词,怀疑(多用于否定式):

不容置疑,无可置疑。

兴味:

一时性的兴趣,一时产生的兴趣。

趣味:

持续时间长的兴趣,爱好。

反之:

是与之前所述,完全相反,中性词。

否则:

是与之前所述内容不同,一般指结果,贬义词居多。

【2019·辽宁】3.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方永刚既是“知者”,是一个“行者”。

他通过脚踏实地地党的创新理论,使得党的创新理论的威力通过传播者知行统一的人格魅力更好地出来。

A.也躬身体现B.更躬行发挥

C.更躬身体现D.也躬行发挥

【答案】B

【解析】“也”表示并列,“更”表示递进;本句中要突出方永刚是“行者”,所以用“更”。

“躬身”,自身,亲自;“躬行”,亲自实行。

本句中显然要用动词,所以用“躬行”。

“体现”,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发挥”,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

本句中“党的创新理论的威力”,属于“能力表现出来”,所以选“发挥”。

【2019·山东】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国家有关部门的结果表明,广东大亚湾核电站运行一年,废液、废气排放量均大大低于国家标准。

②事发当日,看守所民警值班期间未认真履行看管职责,离岗,外出吃饭,造成在押人员脱逃。

③像孩童第一次睁开眼睛看见阳光,作者目光是那样惊喜,着饱满的生气。

A.监测私自充斥B.监控擅自充斥C.监测擅自充溢D.监控私自充溢

【答案】C。

【2019·天津】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们在送别朋友时,常常引用“”,以表达彼此感情之深厚及对朋友的劝慰。

②欣赏是一种处世哲学,在你得到赞赏时,千万别你对别人的赞赏,因为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欣赏,共同进步。

③我们在从事某项工作时,如果进展顺利,,即使时间长一点,也很少感到疲乏。

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吝啬轻车熟路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吝啬得心应手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吝惜得心应手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吝惜轻车熟路

【答案】C

【解析】“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给远行的朋友以鼓励和信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了送行者的旷达之情。

相比较而言,还是前者更温馨些,能够劝慰友人伤别之心。

“吝啬”含有贬义,而“吝惜”比较中性,更符合语境。

“轻车熟路”指“架着轻便的车在熟路上走,比喻对情况熟悉,做起来容易”;“得心应手”指“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

语境并没有说是在做熟悉的事情,用“轻车熟路”不合适。

【2019·浙江】2依次填人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面对“两会”代表、委员的依法,有的官员虽然还不能圆满答复,但都表现出虚心接受、认真反思的态度。

②在5月4日结束的第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杭州市有关部门与中国动画学会签订了合作,准备共同培养动漫人才,开发动漫资源。

③距离同济大学校庆还有5天,世界各地的校友将启程,前往上海参加庆典,共贺母校百年华诞。

A质对协议不日B质对协约翌日

C质询协约翌日D质询协议不日

【答案】D

【解析】[“质对”意思是“对证,对质”,显然不合语境;“质询”的意思是“质疑询问”。

“协约”指“双方或多方协商签订条约”或“协商订立的条约”,一般用于国与国之间;“协议”指“共同计议;协商”或“经过谈判、协商而制定的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文件”,这里是指一种文件。

“翌日”是指“第二天”,“世界各地的校友启程”的时间不可能都是“第二天”;“不日”指“要不了几天”。

]

【2019·北京】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近期,中国观众有幸目睹了来自意大利庞贝古城的遗珍,它们清晰地再现了古城被埋没前最后____的情景。

②在休斯敦火箭队____的姚明,出席“护鲨行动从我做起”的活动时说:

“今后,本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拒绝食用鱼翅。

③书的封面设计____于书籍出版发行的整体规划,同时必须结合书的内容特点和读者对象进行构思。

A.时间效劳从属B.瞬间效力从属C.瞬间效劳归属D.时间效力归属

【答案】B

【解析】“时间”是概念的总称,也可以表示一段或某一点时间,“瞬间”指极短的时间,从“被埋没前最后”可以看出,此处应是“极短的一段时间”,故为“瞬间”。

“效劳”含有自谦语气,语句是以第三人称陈述客观事实,应为“效力”。

“归属”一般不能与“于”连用,故此处应为“从属”。

B项为本题正确选项。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三组词语分别侧重考查辨析词语含义、语气色彩、使用习惯。

【2019·重庆】3.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某市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济建设要注重环境保护;   该市的环境保护仍然严重滞后。

②医院作为特殊的公共   ,应该讲究语言得体,“欢迎你再来”这一类的语言是不宜随便使用的。

③人们在异国他乡为了生存而不得不放弃自己原有的文明,首先放弃也最难放弃的就是母语。

④谈到决赛对手时,教练说:

“这将   是一场漂亮的比赛,在决赛中和他们会师是一次独一无二的机会。

A.坦陈 场所 必须 必然B.坦陈 场合 必需 必定

C.坦承 场合 必需 必然D.坦承 场所 必须 必定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近义词辨析。

一是要注意不同语素的理解,二要注意语境,三要用好排除法。

“坦陈”与“坦承”区别在“陈”和“承”,“陈”是陈述,“承”是承认,根据语境,应该是承认,故“坦承”更合适,先排除A、B项。

“场合”指由一定的时间、地点、人员等构成的某种环境,“场所”指供活动的处所,一定的地方,根据语境,应选“场所”。

再排除C项,故选D项。

 

1、【2019年高考江西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干部队伍     化建设已经有了制度保障。

②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     从前的幻想今天都有可能成为现实。

③到半夜,小说终于脱稿了,他      地摸着胡子,长长地松了口气。

A.年轻  以至   踌躇满志B.年青  以致  踌躇满志

C.年轻  以致 自鸣得意D.年青  以至  自鸣得意

【答案】选A 

【解析】 ①中应选“年轻”。

“年轻”指人的岁数不大,有相比较而言之义:

他很年轻|我比他年轻|领导班子年轻化;而“年青”则为处于青年时期,不合语境。

②中应选“以至”。

“以至”有“一直到”的意思,表示表示时间、数量、程度、范围等的延伸;而“以致”是“因而导致”的意思,后面接的往往是不好的结果。

再说,“踌躇满志”是中性词,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而“自鸣得意”是贬义词,自以为了不起,所以应选A

2、【2019年高考天津卷】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王夫之在《薑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诗人笔下的“”就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典型。

②我们演讲时往往先说一番幽默风趣的“闲话”,以激发听众兴趣,为与听众的交流营造良好的环境。

③荒山造林,既能生产木材,又能保持水土,是的事。

A.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气氛两全其美

B.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气氛一举两得

C.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氛围一举两得

D.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氛围两全其美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古诗和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第一空不容易选出,可以先看后两空。

“氛围”和“气氛”意义相近,但前者常跟“环境”搭配。

“一举两得”的意思是:

做一件事,得到两种收获。

“两全其美”的意思是:

做一件事顾全两个方面,使两方面都很好。

根据句子语境,重在“得”,应选“一举两得”。

再看第一空。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和“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薄为谁绿”都是杜甫的诗,前者出自《江南逢李龟年》,后者出自《哀江头》。

它们都是“以乐景写哀情”。

因此,这道题实质上还是考查正确使用词语。

1、【2019年高考湖南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教育是打开个人智慧之门的金钥匙,也是改变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铺路石,更是人类文明传续的不竭动力。

B草原上,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散落,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

C千百年来,湘江培育着两岸的乡村和城市,湘江之水不仅流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荡漾在他们的梦境中。

D树立大国风范,涵养大国心态,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开放、包容和自信,看到中国人民的团结、理性和智慧。

【答案】A

【解析】C培育:

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培育良种;使某种感情得到发展,培育友谊;培养教育。

培育新人

B本指在水面上出没,比喻盛衰、消长,也指随波逐流,与道沈浮俯仰。

(《淮南子·原道训》)与世沉浮

涵养:

修养,很有涵养;滋润养育用造林来涵养水源

2、【2019年高考山东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中药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用以防治疾病的药物,以植物为最多,也包括动物和矿物,其药效一般比较缓和。

B、虽然平时工作很忙碌,但只要有时间,我就整顿家务,让家里变得洁净、整齐、漂亮。

C、海滨公园是附近居民喜爱的运动场所,在花海中无论是散步、慢跑还是骑车锻炼都令人神气十足。

D、诗评家所谓“老杜饥寒而悯人饥寒者也”,跟白居易“饱暖而悯人饥寒者也”是不同的,饥寒让杜甫刻骨铭心,所以他写出的诗句更加深刻感人。

【答案】D

解析:

本题将实词和成语综合进行考查。

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对实词的辨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①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意侧重点、词语的词意的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

②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

③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

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

另外要特别注意两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缓和”①(局势、气氛等)变和缓:

紧张的心情慢慢~下来了。

②使和缓:

~空气ㄧ~紧张局势。

药效一般与“平和”搭配。

“整顿”①使混乱的变为整齐,也指整齐:

整顿交通|整顿衣裳起敛容。

②使不健全的变为健全:

整顿作风|整顿领导班子。

③办理;安排:

整顿斋饭|整顿船只齐了,一同来到朱贵酒店里来相投。

其主语一般是组织等,在这里词义过重,应用“整理”。

神气十足,形容摆出一副自以为高人一等而了不起的样子。

刻骨铭心,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3、【2019年高考试题海南卷】下面一段文字如果加上一些虚词,表达效果会更好。

为此,请将现成的虚词插入文中适当的地方。

插入后,将紧接虚词后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5分)

注重学英语是好事,同时也要十分重视母语的学习。

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最富表现力、最有魅力的语言之一。

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我们自己应该学好汉语,用好汉语。

某些人以能讲英语为荣,说话时夹上许多“洋文”,而母语的使用白字连篇,真是出尽“洋相”。

【答案】

①总要 夹上   ②却是  白字  ③更 应该   

④但  某些人  ⑤随着  中国  

【2019·北京卷】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

②随着人们自律程度的不断提高,过去有些需要用铁栏杆来维持的地方,现在只要拉绳或画线就行了。

③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张干千,人物、花鸟、鱼虫、走兽无一不精,尤其画山水

A.遏制次序善于B.遏制秩序擅长

C.遏止秩序擅长D.遏止次序善于

【答案】B

【考点】考查词语(实词)的选用

【解析】近义实词可以从适用对象或范围、感情色彩、词义轻重、搭配习惯诸方面辨析。

遏制:

重点是“制”,控制住/遏止:

重点是“止”,使停止。

显然,目前对于环境恶化只能控制还不能使其停止,排除C、D。

善于:

范围广/擅长:

主要用于专业特长,如擅长绘画。

画山水,应该选用“擅长。

【思路分析】考生不必逐空选择,只需要选出自己最拿手的两空即可。

选择时,组词造句法最为适用,也最为实用。

如:

维持秩序/按次序入场

【2019·江西卷】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每年三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聚集北京,共商_______。

②连学好母语都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_______学习外语呢?

③这种偷梁换柱的行为对国人的诚信造成了负面影响,国人也因此觉得_______受损。

A.国是况且荣誉B.国事何况名誉

C.国是何况名誉D.国事况且荣誉

 【答案】C

【考点】考查现代汉语词语(实词和虚词)的选用。

【解析】运用搭配法和括词造句法选用词语,比较好。

如:

共商国是/国事访问;况且……还/“何况”可用于反问,“况且”不能;荣誉称号/名誉侵权。

【思路分析】对于词语的选用,考生主要是通过平时的积累,运用扩词法、造句法、语感法、近义词区别法等进行选择。

其中,同音近义词难度稍大,主要从适用对象、范围,词法功能、附加色彩(语体色彩、感情色彩)词义轻重等方面加以辨析。

【2019·湖北卷】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刚刚苏醒的大地上,袅袅炊烟弥漫开去,远处传来汪汪的狗吠声,一切显得那么静谧。

B.历史如同一条长河,从源头连绵不断地流去,每一个阶段都具有特立独行的标志。

C.演讲是一种艺术。

演讲中势如破竹的滔滔雄辩,侃侃而谈,未必能赢得高明的听众。

D.水面镶嵌在高峡深谷中,平滑得像绸缎一般,稍微抖一抖,波纹便荡漾起来,精致且迷人。

【答案】B

【考点】考查词语的辨析和选用。

【解析】特立独行:

特:

独特;立:

立身。

形容人的志行高洁,不同流俗。

也泛指特殊的,与众不同的。

这里用来指历史,对象错误。

【思路分析】将实词和成语结合起来考查,既照顾了知识点的全面性,又减少了题量,符合人们的生活语文习惯,更加贴近考生生活。

词语的辨析要从对象(如B项“特立独行”用于人,不用于物——历史)、适用场合(口语还是书面语)、色彩(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轻重、搭配等方面辨析。

【2019·四川卷】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位大学毕业生虽然工作经验欠缺,实践能力不足,但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他们决心自主创业,牛刀小试,开创一番新事业。

B.阳春三月的一天早晨,宜宾合江门广场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在广场上表演太极拳,引来无数行人侧目观看。

C.2019年5月9日,我国著名相声演员李文华老人溘然长逝,这让他的老搭档姜昆深感失之交臂,沉侵在极度的悲痛之中。

D.林和靖“梅妻鹤子”,隐居杭州孤山,固然很清高,但也要写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绝唱,才能成为名人。

【答案】D

【考点】考查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

【解析】A、牛刀小试:

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

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

(前后矛盾)B、侧目观看:

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易误解为尊敬。

(褒贬误用)C、失之交臂:

形容当面错过。

(不符合语境)D、固然:

<连>1.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2.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思路分析】将成语和虚词(或实词)放在一起考查,是今年高考试题的一个特点。

命题者似乎既不愿增加题量,也不愿减少考点,而且此举还更加贴近考生的生活实际。

词语的选用要看是否符合语境(如C项按“失之交臂”的意思,是说当面错过了李文华的逝世,这显然不妥),是否色彩不当(如B项“侧目”是贬义词,不能用来形容老人技艺高超),是否前后一致(如A项“牛刀小试”与前面的“工作经验欠缺,实践能力不足”自相矛盾)等等。

【2019·重庆卷】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是一个处事谨慎的人,一向奉行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原则,所以很少交朋友,即使有朋友,也不愿交往过深。

  B.亚冠联赛小组赛上,鲁能泰山队的另一个对手韩国首尔FC队以6∶1取得了胜利。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泰山队的亚冠之旅格外艰险。

  C.平遥人过去在外经商的极多,赚了钱,要往家里送,很不安全,还要雇保镖,于是便生出这票号,专管对换银钱。

  D.老张按照惯例把买回来的对虾和猪肉分别称了称,才发现他买的对虾被偷工减料了,足足少了半斤。

答案:

B(A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之间的交往不含任何功利之心,他们的交往纯属友谊,不尚虚华。

属词义与语境不符,“淡如水”不是交往浅的意思。

B格外:

非常、特别/额外、另外。

此句是突出鲁能泰山队目前形势的困难处境,用“格外”很恰当。

C对换:

相互交换。

这是个生造词。

而此句的语境是用一种货币折换成另一种货币,应为“兑换”。

D偷工减料:

原指商人为了牟取暴利而暗中降低产品质量,削减工料。

现也指做事图省事,马虎敷衍。

这属词义与语境不合。

应是“缺斤短两”:

做买卖时货物短缺分量)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词语(含熟语)的运用能力,为了减少题量,将词语(实词和虚词)和熟语(成语、惯用语等)合并起来考查,结合语境分析是关健,能力层级为D级。

词语的运用要靠平时多积累。

熟记其意义和用法。

另外还要注意运用范围是否准确,感情色彩是否得当,与语境是否矛盾或重复,是否有语法错误等,切忌望文生义,并注意一词多义现象。

【2019·天津卷】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对严复提出的“信、雅、达”的翻译标准,有学者为:

“信”是忠于原作,“达”是忠于读者,“雅”是对于文学语言的忠诚。

②走在大街上,天色微暗,行人稀少,几片雪花飘落,更平添了几分寒意。

③“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不是诗人,而是在怀才不遇的情况下,仍希望终有一日能大展宏图。

A.解释偶然妄自尊大

B.解读偶然夜郎自大

C.解释偶尔妄自尊大

D.解读偶尔夜郎自大

【答案】C

【考点】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解析】“解释”与“解读”一组词语的区别就在于两个不同的词素;“释”在对概念等做出诠释,而“读”多是对文字作主观认知上的处理;“偶然”和“偶尔”都含有“有时候、不经常”的意思,但“偶尔”常修饰动词,语境中修饰“飘落”,“偶然”常修饰名词;“妄自尊大”和“夜郎自大”都是“狂妄的自高自大”的意思,但是“夜郎自大”常以名词的性质出现,一般不作谓语,而“狂妄自大”作形容词,在语境中作谓语。

【思路分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和同义词的辨析能力。

我们可以从词的感情色彩、词性、词的使用对象、词的语气轻重、词语适用范围的大小、词语的使用场合等多种角度去加以区别。

如果能够多读多思,形成语感,那么辨析起来就容易多了。

【2019·山东卷】3、依次填入下列格局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谈起抗震救灾,温总理______很深。

他动情地说:

“这次抗震救灾,更加深了我对人民的爱。

②在破解开发型资源城市转型难题的过程中,该市______原有资源,以钒钛资源开发为重点,努力打造世界级的产业集群。

③作者科尔曼年轻气盛,观点鲜明,但常常论据不足或论证不周,_______显得犀利有余,老练不够。

A.感受依托未免B.感触依附未免

C.感触依托不免D.感受依附不免

【答案】C

【考点】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与运用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解析】A感受:

接触外界事物得到的影响;体会。

感触:

跟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思想情绪;感触侧重思想情绪。

依附:

附着,依赖依靠。

依托:

依靠。

依托侧重有所凭借,借托。

未免:

同一些词语搭配,表示前面所说的情况不合适,或对前面所说的情况不以为然,含有委婉批评的意味;不免:

副词。

表示由于前面所说的原因而不能避免某种消极的结果,“科尔曼年轻气盛”正是“老练不够”的原因。

此处是对科尔曼作客观评价,没有批评的语气。

【思路分析】解答此题型,可从词语语义、词性、程度轻重、范围大小、使用对象和感情色彩等方面进行辨析,本着“同中存异”的原则,本着特定的语言环境进行判断。

【2019·安徽卷】20.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关于“自主学习”的问答。

请仿照乙同学对“能学”所作解释的句子的形式,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解释文字。

(4分)

甲同学:

你能告诉我“自主学习”有哪些要点吗?

乙同学:

好的。

我认为自主学习有四个要点,就是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

“能学”是指学习者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并且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想学”是指;“会学”是指;“坚持学”是指。

【答案】示例:

学习者主观上有学习动机,并且愿意付之行动;学习者具备一定的学习方法,并且不断总结学习经验;学习者有较强的学习意志,并且能够持之以恒。

【解析】与其说本题为仿句,不如说本题就是词语解释。

从例句看就是对给定词语解释,解释它能成立的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