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字读后感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325682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面管教》字读后感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正面管教》字读后感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正面管教》字读后感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正面管教》字读后感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正面管教》字读后感Word文档格式.docx

《《正面管教》字读后感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面管教》字读后感Word文档格式.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正面管教》字读后感Word文档格式.docx

有些教育观念确实在读书的过程中,悄悄地发生了改变。

  其实,在开始阅读之前,我想当然地认为正面管教就是鼓励教育,可是仔细阅读书中内容,我便意识到自己的理解太肤浅了。

封面正中的三行字,“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这一问句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因为它问出了无数家长和老师的心声。

虽然我走上教学岗位才一年半的时间,但是作为班主任,每天都要跟学生相处。

  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如何有效处理常常是困扰我的问题。

若是处罚过严,势必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

若是不处罚,或惩罚不力,学生又会认为老师是在娇纵犯错误的学生。

这本书提出了“正面管教”这样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方法真的能够拿来管教班里的孩子吗?

怀揣了一丝不解和怀疑,我跟随作者踏上了正面管教之旅。

  一、用和善与坚定去赢得孩子首先令我感触较深的就是作者提出的“和善与坚定并行”以及

  “赢得孩子”。

孩子是随时随地都在发展和变化的社会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信念,都需要实现自我的价值。

对待孩子的方式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批评和奖励,我们应该在让孩子形成良好自我价值感的基础上,培养孩子对自我的认识以及对老师和家长的认可和信赖。

我们要做的不是“赢了”孩子,而是“赢得”孩子,得到孩子心甘情愿的配合。

否则孩子就学会了通过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失去了自我评价和内省的能力,从而逐渐被老师和家长培养成“讨好着”或是“总是寻求别人认可的人”。

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这样的学生还处在道德观念发展较为低级的层面,也就是说这个阶段的儿童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正确与否,主要看他是否为别人所喜爱,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或受别人称赞。

但是,我们要培养的学生应该有自己的道德准则,并知道自己要如何去做的人。

作者告诉我们其实想要赢得学生的合作并非难事,只需要经过四个步骤:

1。

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2。

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3。

告诉孩子你的感受,4。

  让孩子关注解决问题。

不过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我们常常犯的错误就是急躁,尤其是面对极度叛逆,并且态度非常恶劣的孩子时,往往会火冒三丈,但是仍然深信自己是对的,觉得都是学生的错。

一番指责之后,能解决问题倒还好,怕就怕学生更加极端地为自己辩解,使小问题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其实,当我们要求学生控制自己情绪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书中提到的“积极的暂停”便与我们平时经常讲的“冷处理”

  有异曲同工之处。

要想赢得学生的赞同和支持,首先就得冷静下来,任何问题都应该是在心平气和的前提之下,才能得到最妥善的解决。

  犯错的学生需要“暂停”下来去冷静地思考自己做错了什么,老师也需要时间去设身处地,理解学生的行为的目的或是动机。

严厉的训斥或许可以迅速地解决一些问题,但是这种做法对学生却尊重,而且从长期效果来看,也是不奏效的。

当然如果想将“暂停”的价值充分利用,还要遵守书中列出的四项指导原则,对学生进行训练。

告知孩子使用“冷却时间”等心情好转,再在互敬的基础上解决问题。

绝对不能将积极的“暂停”变成消极的生闷气。

  二、用启发引导犯错的孩子现在的孩子大多数还是很听话的,都想要在老师面前当一个好学生,但是当他们犯错的时候,却往往不能十分坦然地面对。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犯错都是一件不光彩的事,而且老师和家长往往更加关注于惩罚而不是问题的解决。

犯了错误的学生为了避免责罚和保持良好的形象,于是短期性地表现良好,以达到弥补过错,重新获得认可的目的。

但是这样的表现只是暂时性的,时间一长,就可能会“好了疮疤忘了痛”,继续犯同样的错误。

然而,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学生能够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并且在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做得更好。

不过,首先我们自己就得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

让孩子认识到犯了错之后,得到的不是自己的懊悔和老师的斥责,而是从错误中得到了哪些收获。

  在书中,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用启发性的

  问题引导犯错的孩子。

启发性的问题的首要目的就是让老师会和家长停止告诉孩子答案。

当孩子的思想或是行为不恰当时,帮助孩子分析接下来应该做什么,让孩子学会自己分析和总结,最终与孩子一起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

这种方式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减少孩子的负面情绪,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还能对解决方式更加认同。

  作者还认为,将启发式问题运用在班会当中,效果也很不错。

作为班主任,如果每次班会都是自己的一言堂,那么学生的积极性肯定会降低,同时他们的自主意识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长期以往,也会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班会的意义在于教会学生在遇到困惑的问题时,应该如何解决。

问学生该怎么做比告诉学生怎么做,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当学生体会到冷静思考的好处之后,他们的自我价值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对我们教师来说,正面管教既不会让学生感到屈辱,也不会让老师感到屈辱。

它建立在互敬与合作的基础上,教会孩子学会对他人理解和宽容,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起责任。

这样好的教育方式,确实值得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大胆的尝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