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C卷练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6435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C卷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C卷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C卷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C卷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C卷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C卷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C卷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C卷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C卷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C卷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C卷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C卷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C卷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C卷练习.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C卷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C卷练习.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C卷练习.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C卷练习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C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如图所示。

对该实验结论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现象①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

B.现象①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C.现象②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D.热水的作用是提高温度及隔绝氧气

2.向盛有少量氢氧化铜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盐酸,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过量铁粉,反应完成后过滤,滤渣中含有的物质是()

A.铜粉

B.铁粉

C.铜粉和铁粉

D.氢氧化铜和铁粉

3.小明同学学习了金刚、石墨和C60以后形成了下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化学性质相同

B.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相同

C.原子的排列方式改变,则构成的物质种类改变

D.在特定的条件下,石墨既可转化为金刚石,也可转化为C60

4.酚酞(C20H14O4)是实验室常用的指示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酚酞属于有机物

B.酚酞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酚酞的相对分子量为318

D.酚酞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0:

14:

4

5.如图是一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其中

表示两种原子,甲、乙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

代表氧原子,

代表氢原子,该图可表示电解水的过程

B.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C.甲中所有物质都是化合物

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

B.不同元素的原子其核电荷数一定不同

C.原子是物质变化的最小微粒

D.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7.下列图标中,表示爆炸品的标志是()

A.A

B.B

C.C

D.D

8.取4份等质量的KClO3,向其中3份中分别加入少量等质量的KMnO4、MnO2和Mn,分别在某温度下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测定产生氧气的质量。

然后将剩余固体溶于足量水中,添加过少量物质的组别中均有相同组成的不溶物。

测定结果如下:

组别

加入物质

KMnO4

MnO2

Mn

产生氧气的质量/g

0

ml

m2

m3

不溶物的质量/g

0

wl

w2

w3

已知ml>m2>m3,下列关于此实验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KMnO4是KClO3分解制氧气的最佳催化剂

B.残留不溶性物质的质量关系为w1>w2>w3

C.不加入其他物质,KClO3不会发生分解反应

D.3种物质的加入都有利于KClO3分解制氧气

9.物质的分类标准很多。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甲烷、酒精、葡萄糖都属于有机物

B.氮气、氦气、氩气都属于稀有气体

C.金刚石、黄铜、水银都属于金属材料

D.氯酸钾和二氧化锰都属于氧化物

10.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燃烧燃料

B.砍柴伐木

C.裁剪布料

D.冲洗碗筷

11.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20

m

8

6

反应后质量(g)

4

待测

28

2

关于此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乙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待测”数值一定为2

C.反应中甲与丙的质量比为1:

7

D.该反应可能是铜和氧气反应

12.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一定不变

B.一氧化碳燃烧后分子个数一定改变

C.mg硫和mg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2mg二氧化硫

D.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

13.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乙中含有少量甲时,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乙

C.t2℃时,将50g甲加入50g水中,可得到100g溶液

D.t2℃时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14.某实验小组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进行的下面操作中,造成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A.选用空气中久置的NaOH固体

B.称取NaOH时,天平指针略向左倾斜

C.量取水时,俯视量筒刻度读取数据

D.转移配得溶液时,少量溶液洒落瓶外

15.如图所示.将液体X逐滴加入到集气瓶中与固体Y作用,可观察到气球逐渐变大。

下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X

双氧水

稀硫酸

稀盐酸

Y

二氧化锰

碳酸氢钠

氢氧化钠

硝酸铵

铁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

16.某温度下,在100g质量分数为20%的KNO3不饱和溶液甲中加入10gKNO3固体,恰好得到饱和溶液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为30g

B.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

D.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17.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

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A.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B.1g镁与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g

C.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D.1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后可以生成2个水分子

18.下列有关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硬度都比较大

B.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C.常温下化学性质都不活泼

D.完全燃烧都能生成一氧化碳

19.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有气体放出

B.有新的物质生成

C.有颜色变化

D.有发光发热现象

20.为了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物 质

选用试剂(过量)

操作方法

A

CO2(CO)

O2

将混合气体在氧气中点燃后收集

B

Zn(Cu)

稀硫酸

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C

CaCO3(NaCl)

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洗涤干燥

D

CO(CO2)

氧化铜

缓缓通过装有灼热氧化铜的玻璃管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21.SO2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一定的危害,可用NaOH吸收SO2(同时生成Na2SO3和水),从而消除其危害。

(1)硫在空气中燃烧时会生成SO2气体。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

(2)硫元素可形成多种单质,如S2、S4等,其中一种单质分子的模型如图(图中黑球表示硫原子,短线表示使原子结合在一起的作用力)所示。

该分子的化学式为____,在该分子内,每个硫原子跟其它______个硫原子相结合。

(3)NaOH是由Na+和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构成的化合物。

(4)Na2SO3可与O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化合物X.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比Na2SO3的大16,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2.近年来,我国在科技方面创新发展。

(1)“上天”—2018年,我国航天航空事业进入了新时代。

①硅是天宫一号动力源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构成材料。

单质硅是由石英(SiO2)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得,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②太阳能电池实现了将____转化为电能。

(2)“入海”—2017年,航母下水,开拓中国新蓝海。

①航母舰体材料为合金钢,由生铁炼钢时,硅(Si)与氧化亚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硅和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国产航母使用的“超级钢”具有极佳的抗压性和焊接性,合金钢是_____(填标号)。

A有机合成材料

B金属材料

C无机非金属材料

③航母升降机可由铝合金制造,用石墨作电极在高温条件下电解熔融氧化铝,在阴极和阳极区分别得到Al和O2,阳极区使用的石墨易消耗的原因是______。

④航母螺旋浆可由铜合金制造,铜合金比铜的硬度______(填“大”或“小”),铜比铁在海水中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

23.下面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图中粒子共能表示___________种元素。

(2)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表示阴离子的是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二者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4.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所涉及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

(1)氮气、氧气、氦气和二氧化碳都是空气的成分。

图中a代表的气体是________;引起温室效应的是_______;通电时发出有色光的是_______;供给呼吸的是________。

   

(2)空气中主要组分的沸点如下表:

组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沸点(℃)

-195.8

-183.0

-78.5

空气是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原料,工业制氧气属于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将液态空气升温至-195℃,收集逸出的物质,此时逸出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继续升温至-183℃,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应先做灯火实验

B.二氧化碳有毒,含量过高时会使人死亡

C.夏天从冰箱里拿出冰棍周围有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D.空气中各成分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25.下表是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

如下图是二者的溶解度曲线。

温度/℃

10

30

50

70

溶解度/g

NH4Cl

33.3

41.4

50.4

55.2

KNO3

20.9

45.8

85.5

11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数据分析可知,

的溶解度曲线为______(填“甲”或“乙”)。

(2)如下图,烧杯中A是70℃时,含有100g水的

的不饱和溶液,经过如图2的变化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不考虑水分的蒸发),则C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

(3)如果温度和溶剂的量都不改变,70℃时125g20%的

溶液中,还需加入______g

才能变成饱和溶液。

(4)若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铵,则除去氯化铵的方法是______。

三、实验题

26.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

a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_______作用,该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

(2)如果用装置E收集气体,实验完毕后应先_____________然后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27.某地产石灰石中所含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和盐酸反应。

为测定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现进行下列实验:

称取25g石灰石放在质量为145g的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0g稀盐酸,反应恰好完全,这时称得烧杯和其中物质质量共为261.2g.求:

①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

②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③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填空题

1、

2、

3、

4、

5、

三、实验题

1、

四、计算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