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复习要点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6515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70.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复习要点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复习要点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复习要点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复习要点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复习要点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复习要点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复习要点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复习要点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复习要点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复习要点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复习要点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复习要点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复习要点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复习要点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复习要点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复习要点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复习要点2.docx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复习要点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复习要点2.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复习要点2.docx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复习要点2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复习要点

1、我国商业银行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特点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特点:

(1)银行总资产中各种金融债权占较大比重,而固定资产,占比很小。

与总资产的比值一般不足2%。

(2)商业银行更多地依靠负债获取资金来源,自有资金一般不足10%,大大低于工商业平均水平。

(3)我国商业银行对存款依存度高,存款占负债的90%,活期存款占50%以上。

资产配置中贷款占比50%,流动性差。

我国银行业利润表的特点:

(1)2007—2010年,16家上市银行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最低为70%,最高甚至达到101%;中间业务普遍在20%以下,大部分都在10%以下。

(2)过去20年间,美国商业银行业的投资银行、资产服务、资产证券化、保险业务和其他运营性收入的增长使得非利息收入在营业净收入的占比增加。

大型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在行业中的占比增加到93.0%(2008年)。

(3)2011年,商业银行净利润超过万亿元大关,达到10412亿元,中国银行业利润占全球银行业总利润20%以上.2007~2011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9.4%(制造业18.43%)。

(4)2011年民营企业500强利润之和为4387.31亿元,工、农、中、建、交五大行的净利润总额达6808.49亿元

2、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有哪些?

流动性缺口的计算(教材习题)P67、80,引发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因素是哪些?

银行主要面临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汇率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国家风险,竞争风险以及合规风险。

流动性缺口:

综观百年金融发展史,银行无论规模大小,引发其倒闭的一个共同问题是流动性。

银行一直会受到流动性的压力;没有足够流动性,银行就无法经营,流动性风险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最基本方面,银行真正意义上的挑战是流动性风险问题。

流动性的含义:

是指银行在一定时间内以合理的成本筹集一定数量的资金,满足客户当前或未来资金需求(存款者的提现需求和借款者的正当贷款)的能力。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资产的流动性,二是负债的流动性。

通过合理调度资金,一方面保证应付客户提存、偿还借款、满足必要贷款需求的支付能力,另一方面又不致形成资金闲置,从而使流动性缺口保持最小。

总体目标:

保持适度的流动性:

适度控制存量,适时调节流量

流动性缺口=90天内到期的表内外资产-90天内到期的表内外负债的差额

 

引发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因素:

a、内因:

资产负债结构的内在不稳定性、银行的信用能力。

b、外因:

货币政策、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利率变动

3、银监会对商业银行要求的多个监管指标的计算公式和上下限,掌握反映流动性的指标的计算:

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融资比率、存货比、流动性比率、超额备付金比率

多个监管指标的计算公式和上下限:

一、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指标体系

1、资本充足率指标。

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不得低于8%,其中核心资本不得低于5%,二级资本不能超过核心资本的100%。

2、存货贷款比例指标。

各项贷款与各项存款之比不得超过75%。

3、中长期贷款比例指标。

1年期以上(含1年期)的中长期贷款与1年期以上的存款之比不得超过120%。

4、资产流动性比例指标。

流动性资产与流动性负债的比例不得低于25%。

5、备付金比例指标。

在人民银行备付金存款和库存现金与各项存款之比不得低于5%-7%。

6、单个贷款比例指标。

对单一集团客户的贷款余额与银行资本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15%,对最大10家客户发放的贷款总额不得超过银行资本总额的50%。

7、拆借资金比例。

拆入资金余额与存款余额之比不得超过4%,拆出资金余额与各项存款余额之比不得超过8%。

8、对股东贷款比例。

向股东提供贷款余额不得超过该股东已缴纳股金的100%。

9、贷款质量指标。

不良资产率不得超过4%

(1)流动性覆盖率=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未来30日的资金净流出量≥100%

该比例旨在确保商业银行在设定的严重流动性压力情景下,能够保持充足的、无变现障碍的优质流动性资产,来满足未来30日的流动性需求。

(2)净稳定融资比率=可用的稳定资金/所需的稳定资金≥100%

可用的稳定资金:

是指在持续压力情景下,能确保在1年内都可作为稳定资金来源的权益类和负债类资金。

所需的稳定资金:

等于商业银行各类资产或表外风险暴露项目与相应的稳定资金需求系数乘积之和,

(3)存贷款比率=各项贷款总额/各项存款总额  X 100% ≦75%

实践中的难点:

A该比例没有充分考虑不同存款和贷款的流动性特点及存贷款以外其它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状况。

B随着金融创新,金融产品增加和金融体系的复杂程度提高,存贷比的缺陷就会变得突出,存贷比的高低已经很难与银行的实际流动性状况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

(4)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余额/流动性负债余额≥25%

实践中的难点:

A怎样划分资产的流动性。

如果贷款能在二级市场上转让,是否贷款也应算作流动资产?

B资产的变现能力也随市场利率、资金供求关系而变化。

C银行可能使用其他方法来满足流动性需求。

(5)超额备付金比率=(在中国人民银行超额准备金存款+库存现金)/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00%≥2%。

4、商业银行各种资金来源资金成本(利息成本)的计算和比较,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

P150-163

信贷资金来源主要是:

各种形式的存款(财政性存款、企业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等)以及银行自有资金。

5、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优缺点?

存款加权平均资金成本、边际成本的计算

(1)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优缺点:

P98、99

(2)存款加权平均资金成本、边际成本的计算:

平均成本法有算术平均成本法和加权平均成本法两种。

银行采用的多是加权平均成本法。

加权平均法主要用于对同行业各种存款成本的对比分析,或历年各种资金来源成本的变动分析等。

其计算公式为:

X=∑x·f/∑f

资金边际成本是指银行为新增一定资金所增加的经营成本。

一般来讲,只有当银行资产的收益率大于其资金的边际成本时,银行才能获得利润。

银行资金边际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MC=(新增利息成本十新增营业成本)/新增资金(要扣除非盈利资产)

例:

某银行新增资金的利息成本为5%,其他开支为2%,新增资金的24%用于非盈利资产。

计算银行的边际成本

MC=(5%+2%)/(1–0.24)×100%

=9.21%

例:

某银行通过7%的存款利率吸引25万元新存款。

银行估计,如果提供利率为7.5%,可筹集存款50万元;提供8%的利率可筹集存款75万元;提供8.5%的利率可筹集存款100万元;提供9%的利率可吸收存款125万元。

如果银行贷款利率为10%,由于贷款利率不随贷款量的增加而增加,贷款利率就是贷款的边际收益率。

边际成本MC=总成本的变动

=新利率×以新利率筹集的总资金-旧利率×以旧利率筹集的总资金

边际成本率=总成本的变动/筹集的新增资金额

存款

利率

存款

(万元)

边际

成本

边际

成本率

边际

收益率

利润

=TR-TC

7.0

25

7.5

50

2

8

10

8.0

75

2.25

9

10

7.5-6=1.5

8.5

100

2.5

10

10

10-8.5=1.5

9.0

125

2.75

11

10

12.5-11.25=1.25

6、核心一级、一级资本、二级资本的含义,次级债如何计入二级资本?

资本充足率指标的计算。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构成存在的问题。

(1)一级资本包括是核心一级资本和其他一级资本,核心一级资本包括:

(一)实收资本或普通股。

(二)资本公积。

(三)盈余公积。

(四)一般风险准备。

(五)未分配利润。

(六)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

其他一级资本包括

(一)其它一级资本工具及其溢价。

(二)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

一级资本必须占银行资本总额的50%以上。

二级资本(Tier2Capital)也称附属资本,是衡量银行资本充足状况的指标,由非公开储备、资产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债权/股权)混合资本工具和次级长期债券构成。

由于清偿风险的存在,次级债券的信用评级要比同一发行体发行的高级债券低一到两个级别。

包括二级资本工具及其溢价、超额贷款损失准备。

二级资本是银行的次等资本,包括未披露准备金、一般损失准备金、从属有期债务、(债权/股权)混合资本工具和次级长期债券等。

次级债券计入附属资本的条件是不超过核心资本的50%,原始发行期限5年以上。

次级长期债券兼有债务和股权的特征,可用来补充资本金。

作为银行资本有机组成部分,发行次级债还可降低资本金平均成本,提高股东回报率等。

资本充足率的计算: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构成存在的问题:

1、资本总额的增加对实收资本的依赖性很强;2、资本的内部融资能力不强;3、资本构成中基本没有附属资本,这必然影响了资银行资本相应减少,而又没有补充的渠道。

7、如何提高资本充足率,以股票、债券、内部盈余等补充资本金的优缺点?

如何提高资本充足率:

(1)内部调整的话主要是减少贷款投放量,增加存款准备金;

(2)外部市场主要是再融资,我国商业银行一般都是通过股票市场的再融资来完成的,主要有配股,定向增发,发行可转债等。

(3)另外,财政部通过国资委直接注资银行,剥离坏账,进行资产重置,提高资本充足率,最后上市。

(1)、发行普通股,特点:

A普通股发行时其交易费用较高;B分散银行的控制权;C使财务杠杆作用降低。

(2)、发行中长期债券,特点:

A有还本付息的压力;B利息抵税;C可能增加每股股票的收益;D不会削弱股东的控制权。

(3)内部盈余:

1、银行资本内部融资的优点⑴是银行增加资本金最廉价的方式。

⑵留存盈余权益属于普通股股东。

股东免缴纳个人所得税。

2、银行资本内部融资的缺点:

⑴留存盈余的权益人是普通股股东,但牵扯银行各方所有者的利益,因此比较复杂、敏感。

⑵通过留存盈余方式增加资本金,可能会带来银行股价下跌,从而构成对银行未来发展不利的影响因素。

8、

有补偿性余额和承诺费的情况,商行贷款的收益(或贷款企业的成本)的计算P113

现实中的贷款定价往往既包含了银行要求的必要利润率,又包含了贷款风险的价值补偿。

巴克(Buck,1979)提出了一个在这种意义上贷款定价的风险管理方法。

用公式表示为:

目标价格=贷款成本+风险补偿价值+利润率

9、制约贷款规模的指标有哪些?

贷款拨备率指标的计算?

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方法?

银行贷款的监管1、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1)资本充足率指标

(2)存贷比例≦75%(3)中长期贷款比例指标(一年期以上贷款/一年期以上存款≦120%(4)单个贷款比例指标:

最大客户贷款不超资本金的15%,前十大客户贷款不超资本金50%(5)贷款质量指标。

10、债券的净价交易和全价交易的含义,债券久期的含义及计算

(1)全价交易:

债券的报价包含着应计利息的价格。

(2)净价交易:

实行净价申报和净价撮合成交的方式,但最终以成交价格和应计利息额之和作为结算价格。

----净价报价、全价交割.银行间债券市场自2001年7月4日日起,债券买卖实行净价交易。

(3)久期的含义与计算:

见自己抄的课件P7、8

持续期概念(久期)

Ct为第t期的现金流或利息

M为资产或负债面值(到期日的价值)

n为该资产或负债的期限,y为市场利率。

是指一项资产或负债的所有预期现金流入量的加权平均时间,可以定义为资产或负债相对于市场利率变动百分比的弹性。

11、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和贷款证券化的意义是什么?

具体做法是:

商业银行将所持有的各种流动性较差的贷款,组合成若干个资产库(AssetsPool),出售给专业性的融资公司(SpecialPurposeCorporation),再由融资公司以这些资产库为担保,发行资产抵押证券。

这种资产抵押证券同样可以通过证券发行市场发行或私募的方式推销给投资者。

出售证券所收回的资金则可做为商业银行新的资金来源再用于发放其它贷款。

是资产证券化的一种,银行将缺乏流动性,但巨头预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汇集起来,将其转变为可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

是一个融资的过程。

贷款证券化的意义:

通过贷款资产证券化可提前收回贷款本金,随着债券的转让,借款者违约和利率波动的风险也一同转让给了证券化资产的持有者。

产生:

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由于贷款的流动性差,所以银行不愿发放抵押贷款。

为鼓励发行MBS(即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发展:

是指除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之外的一切资产支持的证券化。

例如,汽车贷款,信用卡贷款为抵押的证券化。

存款保险制度一种金融保障制度,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的一种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特征:

1、关系的有偿性和互助性;2、时期的有限性;3、结果的损益性;4、机构的垄断性

存款保险制度的作用:

1、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提高社会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

2、可有效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维持正常的金融秩序。

3、促进银行业适度竞争,为公众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

4、存款保险机构可通过对有问题银行提供担保,补贴或融资支持,或促使其被实力较强的银行兼并,减少社会震荡,有助于社会的安定。

12、表外业务的种类,对商行的意义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off—balance—sheet—activities,简称OBS)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且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

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

13、货币互换和利率互换的操作过程和对交易双方的意义,重点利率互换

互换是交易双方在一定的期限内交换一连串支付款项,以达到双方转移、分散或降低风险的一种互利金融交易。

互换有货币互换和利率互换两种

货币互换(currencyswap)是指不同币种的货币在一定条件下的互换。

2008年12月,中国的银行开展货币互换业务。

货币互换的意义:

1、获取利润、降低筹资成本;2、避免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3、间接进入某些优惠市场;4、逃避金融管制。

例:

A银行想在日本筹措日元,受到限制,只能在欧洲货币市场筹措美元1亿,利率固定为3.75%,期限5年。

与此同时,日本一家银行想得到美元,但在欧洲市场其信用不被了解,筹资成本太高或筹不到,只能在国内发行日元债券140亿日元,利率5%。

当时汇率为1美元兑换取140日元。

 

利率互换(interestrateswap)是指双方根据预先规定,在象征性金的基础上交换不同特征的利息款项支付。

利率互换多采取净额利息支付的方法来结算,没有实际的本金交换。

本金只是象征性地起计息作用,双方之间只有定期的利息支付流。

中国于2006年2月启动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试点。

利率互换的目的:

1、提高贷款能力、改善资产负债匹配;2、减少利息负担或提高利息收益。

利率互换意义:

1、降低双方筹资成本;2、为借款人进入借债市场提供一个有效的途径;3、可以调节筹资成本和风险;4、信用风险比直接筹资风险小。

按照互换市场的习惯,支付固定利率、接受浮动利率的一方被称作“买进”互换或对互换“做多”,这可理解为在购买浮动利率票据的同时发行固定利息的附息债券;反之,支付浮动利率、接受固定利率的一方被称作“卖出”互换或对互换“做空”,这可理解为在购买固定利息的附息债券的同时发行浮动利率票据。

例1:

A银行是一家有名的大银行,其资信等级较高,在市场上无论是筹措固定利率的资金,还是筹措浮动利率的资金均比B银行优惠,双方的信贷条件如下:

A银行B银行利差

固定利率8.5%10%1.5%

浮动利率LIBOR+0.25%LIBOR+0.75%0.5%

 

例2:

A公司和B公司的借款成本

A公司B公司差额

固定利率12%13%1%

浮动利率LIBOR+0.25%LIBOR+0.5%0.25%

比较利益0.75

 

例3:

2006年2月9日国家开发银行与中国光大银行完成首笔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协议的名义本金为50亿元人民币、期限10年,光大银行向国开行支付2.95%的年固定利息,国开行向光大银行支付以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基准的浮动利息。

 

 

14、利率敏感性衡量的二个指标:

利率敏感性缺口和利率敏感性比率的计算,利率敏感性缺口与净利息收入变动的关系

利率风险管理---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

是指银行管理者根据预测利率的变化,积极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扩大或缩小利率敏感性差额,从而保证银行收益的稳定或增长。

1、利率敏感性衡量的两个指标:

 利率敏感性缺口(GAP)

=利率敏感性资产(RSA)-利率敏感性负债(RSL)

 

2、利率敏感性缺口与净利息收入变动之间的关系

净利息收入(NII)=资产利息收入-负债利息成本

净利息率(NIM)=净利息收入/盈利资产

净利息收入预期变化值(△NII)

=利率敏感性缺口(GAP)╳利率水平预期变动值(△iexp)

 

3、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1)时间期限,即确定利率敏感性资产和负债的时间标准问题。

(2)预测能力,即银行预测利率变动的方向、态势和时间的能力。

(3)调整能力,即银行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以获得所需要的缺口状态的能力。

(4)注意非利率敏感性资产和负债的状态。

15、资产负债的久期(持续期)缺口的计算,银行净值变动、持续期缺口与市场利率变动之间的关系。

持续期缺口管理:

持续期缺口管理就是银行通过调整资产负债的期限与结构,采取对银行净值有利的持续期缺口策略来规避银行资产与负债的总体利率风险。

持续期缺口用公式表示为:

DGAP=DA-VDL

式中,DGAP为持续期缺口;DA为资产持续期;DL为负债持续期;V为负债资产系数,即总负债(L)/总资产(A)

3、通过实例说明持续期缺口的应用

假设某银行是一家新开业的银行,其资产负债表如下表所示,此时其资产负债价值等于市场价值。

该银行拥有两种生利资产,一类是利率为14%的3年期商业贷款;另一类是年利率为12%的9年期国库券。

该银行的负债项目包括年利率为9%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为10%的4年期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资本金占资产总额的8%,其各项参数见下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