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6559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5.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社会心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社会心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社会心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社会心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社会心理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社会心理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社会心理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社会心理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社会心理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社会心理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社会心理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社会心理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社会心理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社会心理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社会心理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社会心理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社会心理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社会心理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社会心理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docx

《社会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docx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社会化

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社会化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本章主要介绍了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和性别角色社会化等。

个体的社会化不是短期或暂时的,而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

根据人的发展周期以及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我们可以把这一历程分为儿童期社会化、青春期与青年期社会化和成年期社会化。

此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存在再社会化的特殊形式。

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生物遗传因素以及社会文化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遗传因素是个体社会化的潜在基础和自然前提,没有这种生物学的基础,人是不能完成社会化的。

但是个体后天接触的社会文化、所处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以及个体的同辈群体等同样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因素。

此外,大众传媒和计算机网络迅速地向人们提供有关社会事件和社会变革的信息,还向人们提供各种不同的角色模式、角色评价、价值标准、行为规范等,对个体社会化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社会化的基本内涵

(一)社会化的定义

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人类社会物质文化生活中,通过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

要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使自己有能力介入社会生活,就必须学习社会知识、社会规范和生存技能,使自己的言行遵从普遍的社会秩序,真正成为社会的一员。

(二)社会化的特征

1.社会强制性。

人置身于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社会的影响。

任何社会都会使用种种方式对其社会成员施加影响,使之成为该社会需要的成员。

2.个体能动性。

个体社会化一开始就表现出能动性,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在婴儿阶段,个体就已经表现出积极主动性,随年龄增长越来越表现出能动性。

3.终身持续性。

社会化是通过人的整个一生完成的,个体从婴儿其开始经过儿童期,青年期,成年期到老年期都在不断地进行。

4.共性与个性统一。

个体通过社会化,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三)社会化的内容

1.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是个体学会现有政治制度所接受和采用的规范、态度和行为的过程,或者说,是个体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信念形成的过程。

(1)政治方向的社会化。

政治方向的社会化,即一定政治秩序下的社会成员其政治理想和政治信念要正确,要符合社会的政治要求。

政治方向的社会化是人的政治社会化的基础。

(2)政治制度的学习与认同。

政治制度的学习,是为了使社会成员了解自己国家的政治制度、国家机构的职能,热爱其政治制度和政府。

(3)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内化。

公民了解了自己所享有的权利和需履行的基本义务,并将其内化,有利于人的政治社会化的实现。

2.道德社会化

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社会化就是将一个社会所肯定道德规范逐渐内化,形成合乎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

3.性别角色社会化

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人学习自己所属文化所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

个人在社会生活过程中逐渐学会按照自己的性别角色规范行事的过程。

(四)社会化的历程

1.儿童期的社会化

这一时期的儿童心理活动带有明显的具有形象性,抽象概括能力还比较差。

2.青春期与青年期的社会化

与儿童时期相比,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同时也能在更大程度上采纳别人的意见,逐渐学会自觉地评价自己的人格,自我意识得到进一步发展。

3.成年期的社会化

进入成年期以后,初级社会化已经完成,个体的自我已经发展起来。

但是个体的人格依然在成长变化,社会生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个体将随环境和自身状况的变化继续学习社会知识、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接受新的期待和要求,承担新的责任、义务和角色,以适应这些新的挑战。

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继续社会化或发展社会化。

4.再社会化

再社会化是指有意改变原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建立新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的过程。

二、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一)遗传因素

通过遗传让人具备人的遗传素质、人的生理结构、人的神经系统尤其是人脑,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基本条件。

没有这些因素,无论什么环境也不能培养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遗传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个体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即:

(1)基本特征。

(2)男女性别。

(3)是单胎还是复胎。

(二)社会环境因素

1.社会文化

在社会心理学中,我们所说的文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仅包括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精神财富,而且包括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风俗、习惯、传统及生产力水平等,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凝聚起来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2.家庭

一个孩子的成长所接触的第一个环境是家庭。

家庭是社会化的摇篮。

自有人类历史以来,最重要的社会化群体一直就是家庭。

这主要是由于三个下工:

第一,儿童期是人一生社会化的关键期。

第二.儿童时期在生理和心理上对家庭的依赖是一生中最强烈的时期。

第三,家庭是社会结构中的一个基本单位,各种社会关系能通过家庭这个中介反射到儿童身上。

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

3.学校

首先,学校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化机构,其首要作用是进行系统教育。

除了专播各种知识、技能外,学校提供的信息、概念和各种活动对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政治态度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通过正规的学校教育,儿童获得其在该社会和文化传统中生活所需要的技能和态度。

其次,学校的重要作用还表现在它具有独特的结构。

儿童在入学以前,主要是与家人交往。

步入学校后,儿童才真正初步接触社会

4.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化因素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同辈群体是一种非正式群体,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选择互动对象的场所。

个体可以自由组合和自由选择,这使其成员产生较高的心理认同感。

(2)同辈群体成员之间在兴趣、爱好上相近,并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安排活动内容,在平等的基础上与同伴交往,极少带有强制的性质。

(3)同辈群体有自己的一套行为规范、价值准则。

5.大众传播媒介

大众传播媒介是以报刊、图书、电影、广播、电视等为工具,面向大众的信息沟通方式。

大众传播媒介迅速地向人们提供有关社会事件和社会变革的信息,还向人们提供各种不同的角色模式、角色评价、价值标准、行为规范等,对个体社会化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6.计算机网络

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网络中有益的信息和资料,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计算机网络所创设的虚拟世界,为人们提供了扮演多种社会角色的实践空间,有助于对不同社会角色的领悟与理解。

网络的虚拟性容易混淆社会现实与虚拟世界的本质区别,网络社会的虚拟性极大程度上消解人的角色意识,使得作为社会化主体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和承担的社会责任发生错位。

网络的虚拟性会使发生角色失调的社会成员过度沉溺其中,最后终于无法立足于现实的社会舞台,只能终日痴迷于“网上的我”

思考题:

1.根据社会化历程可将社会化划分为哪几种类型?

2.根据社会化内容可将社会化划分为哪几种类型?

3.影响社会化的社会环境因素有哪些?

社会角色

在现代社会心理学中,社会角色已经成为一个十分流行的概念。

我们可以将社会角色视为个体在群体或社会中的一种功能,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解释人的社会行为的模式;同时,我们也可以将社会角色考虑为—种人格状态,或完整人格的一个侧面,从这样的意义上说,一个人就像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各种习惯和掌握各种品质特性一样学习他的社会角色。

因此,可以这样说,社会角色的摄念为我们弥合以个体和以群体或社会为中心的社会心理学这两种研究途径之间的鸿沟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一、社会角色概述

(一)角色的含义

角色即为“一定社会身份所要求的一般行为方式及其内在的态度和价值观基础”。

科学的角色定义包含三种社会心理学要素:

角色是一套社会行为模式;角色是由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而非自定的;角色是符合会期望(社会规范、责任、义务等)的。

因此,对于任何一种角色行为,只要符合上述三点特征,都可以被认为是角色。

(二)角色的分类

1.根据角色存在形态的不同,可把角色分为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和实践角色

理想角色,也叫期望角色,是指社会或团体对某一特定社会角色所设定的理想的规范和公认的行为模式。

领悟角色,是指个体对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行为模式的理解。

实践角色,是指个体根据他自己对角色的理解而在执行角色规范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实际行为。

2.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先赋角色,指个人与生俱来或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获得的角色,它通常建立在遗传、血缘等先天的或生物的基础之上。

自致角色,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活动而获得的角色。

自致角色体现了个人的自主选择性。

3.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可将角色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规定性角色,也称正式角色,是指角色扮演者的行为方式和规范都有明确的规定,角色不能按照自己的理解自行其是。

开放性角色,也称非正式角色,是指个人可以根据对自己地位和社会期望的理解,自由地履行角色行为。

4.根据角色和角色之间的权力和地位关系,可把角色分为支配角色和受支配角色

支配角色、受支配角色是德国社会学家达伦多夫关于冲突理论中的两个基本概念。

他认为,只要人们聚在一起组成一个群体或社会,并在其中发生互动,则必然有一部分人拥有支配力,而另一部分人则被支配。

5.根据角色扮演者的最终意图,可把角色分为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

功利性角色,是指该角色行为是计算成本、讲究报酬、注重实际效益的。

这种角色的价值在于利益的获得,在于行为的经济效果。

表现性角色,是指该角色行为是不计报酬的,或虽有报酬但不是从获得报酬出发而采取的行为模式。

表现性角色,其目的不是报酬的获得,而是个人表现的满足。

6.根据角色的参与程度,可把角色从参与程度低到参与程度高

在萨宾和艾伦的《角色理论》一文中,两位角色理论家根据角色参与的程度,将角色分为七种类型。

二、角色的行为模式

角色是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的客观期望,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

从这样的角度出发能够想见,这种行为模式一方面取决于个体所处的社会地位的性质,另一方面又受到个体的心理特征和主观表演能力的影响。

如果我们仔细探讨这种行为模式的形成能够发现,个体进入或占据一定的社会位置的过程,其实就是相应的社会角色学习、角色扮演和角色冲突的过程。

(一)角色学习

角色学习,是角色扮演的基础和前提,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形成角色观念,一是学习角色技能。

角色观念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认识、态度和情感的总和。

角色观念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角色地位观念。

第二,角色义务观念。

第三,角色行为观念。

第四,角色形象观念。

(二)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指人们按照其特定的地位和所处的情境而表现出来的行为。

从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来看,许多著名的角色理论家都曾把角色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进行过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1.社会学视角:

互动与表演

在互动中形成又影响着互动进行的自我形象,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角色意识。

米德强调指出,正如人们能够用符号标示环境中的其他成员一样,他们也能够像对待客体一样用符号表示自己。

个体在与具体他人的互动中产生的是一种暂时的自我形象,这种自我形象不断发展,最后进入将自己确定为某一类客体的“自我观念”阶段。

这时便意味着“自我”的真正形成。

正是这种自我,左右着个体的角色扮演。

2.心理学视角:

技术与手段

在社会心理学中,角色扮演为认为是一种技术手段,是指将人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照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人们对他人社会角色、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学会更有效地履行自己角色的社会心理学技术。

(三)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是指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与不相符的角色期望发生冲突的情境,也就是个体不能执行对角色提出的要求就会引起冲突的情境。

也可以说,所谓角色冲突,是指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中出现的心理上、行为上的不适应、不协调的状态。

(四)角色偏差

角色偏差是指一个人行为和心理准备长时间偏离社会期望,形成与自己社会身份不相适应的行为和心态结构。

三、性别角色差异

(一)两性差异

1.生理差别

两性基因差别来源于各自染色体结构的不同。

人类有23对染色体,其中第23对为性染色体。

对于女性,这对染色体由两个相同的xx染色体组成;对于男性,这对染色体由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组成。

精子和卵子结合时,如果卵子的X染色体和精子的Y染色体相遇则生成男孩;如果卵子的X染色体和精子的X染色体相遇则生成女孩。

2.心理差异

男女两性的心理差异长时期以来—直是被研究的重要课题。

有的学者认为:

“心理差异是指人们的行为、脑力和个性的差异。

”从生物学的基础来看,它们属于性别上的差异,但从社会原因来看,它们又属于性角色差异。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两位心理学家麦克比和杰克林系统地考察了大量有关性别心理差异的研究资料,出版了《性别差异心理学》一书。

他们申明,和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异性相比,男女两性的心理类似性更为显著。

(二)性别角色差异

“男子”和“女子”的角色是性别角色,这是指由于人们的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一定社会期待的品质特征,包括男女两性的个性和行为方面的差异、智能方面的差异和成就方面的差异。

1.个性和行为方面的性别差异

(1)侵犯行为。

男性的侵犯性强于女性。

(2)支配行为。

男性和女性相比支配力更强。

这主要是由于社会地位的高低决定的。

(3)自信心。

一般认为女孩的自信心低于男孩,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生理原因,也有社会原因。

(4)交际。

有人认为女性比男性更爱交际,但也有观点反驳。

2.智能方面的差异

智能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又称为智力,是指在人们所从事的不同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共同能力。

它是个体有效地掌握知识和顺利地完成各项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心理条件。

特殊能力是指从事具体的活动所需具备的能力,如数学能力、语言能力等。

两性在智能方面的差异主要有:

(1)智力。

(2)语言能力。

(3)运动技能。

(4)空间能力。

(5)数学能力。

(6)知觉速度。

(7)艺术和音乐能力。

3.成就方面的性别差异

成就可以分为学业成就和职业成就。

学业成就标志着一个人接受学校教育时所取得的成绩,而职业成就则标志着一个人社会成就的高低。

从智能和成就的关系来看,智能的高低和学业成绩的联系较为密切,但职业成就则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诸多社会经济因素。

有大量研究表明在学业成就上并不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女孩的平均学习成绩并不低于男孩,有时甚至比男孩略强。

但在职业成就方面,男性远远高于女性,造成女性的学业成就与职业成就间的巨大差异,这主要是由于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性别歧视以及性别角色社会化等种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思考题:

1.根据角色存在形态的不同,角色可以划分为哪几种类型?

2.角色观念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3.什么是角色冲突?

造成角色冲突的原因有哪些?

如何缓解角色冲突?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在个体生理和心理能力发展到一定成熟程度的基础上发生、发展的,也是在个体与社会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

首先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与个人生理的发展、年龄的增长是密切相关的,离开了生理及相应的心理能力的发展,自我意识不可能发生。

个体自我过程中的自我一价和自我修养对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力。

其次,个体所处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以及所接触的社会文化都会影响到个人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基本内涵

(一)自我意识的定义

在最一般的意义上,自我意识指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意识、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

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意识通常指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有关自己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

自我意识包含三种成分:

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自我意向。

(二)自我意识的内容

自我意识的内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1.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生理(物质)自我,指个体对自己躯体、性别、体形、容貌、年龄、健康状况等生理物质的意识。

生理(物质)自我在情感体验上表现为自豪或自卑;在意向上表现为对身体健康、外貌美的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对自己所有物的维护等。

社会自我,在宏观方面指个体对隶属于某一时代、国家、民族、阶级、阶层的意识;在微观方面指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名望,受人尊敬、接纳的程度,拥有的家庭、亲友及其经济、政治地位的意识。

在情感体验上也表现为自豪或自卑。

在意向上表现为追求名誉地位、与人交往、与人竞争、争取得到他人的好感等。

心理自我,指个体对自己智能、兴趣、爱好、气质、性格诸方面心理特点的意识。

在情感体验上表现为自豪、自尊或自卑、自贱。

在意向上表现为追求智慧、能力的发展和追求理想、信仰,注意行为符合社会规范等。

2.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

现实自我,指个人对自己受环境熏陶炼铸,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综合的现实状况和实际行为的意识。

它是自我现实的、社会存在的真实反映。

理想自我,指个体经由理想或为满足内心需要而在意念中建立起来的有关自己的理想化形象。

二、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

个体的自我意识是在个体生理和心理能力一定程度的成熟基础上发生、发展的,它也是在与社会环境长期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许多社会因素对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一)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生

1.自我意识发生的标志

(1)物—我知觉分化

(2)人—我知觉分化

(3)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

2.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与生理的发展密切相关,离开了生理及其相应的心理能力的发展,自我意识就不可能发生、发展。

第一,物—我知觉的分化依赖于感知觉和动作的发展以及它们的协调发展。

第二,人—我知觉分化依赖于注意的发生和发展以及视觉表象及其记忆能力的出现。

第三,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需要复杂的抽象、概括能力,而这又是以大脑皮质尤其是各语言代表区以及大脑额叶的成熟发展及其机能的更为复杂化为前提的。

第四,从完全缺损的极端情况分析,无脑畸形儿由于不存在大脑皮质这一生理学前提,也就根本不可能出现自我意识。

综上所述,生理及其相应的心理能力的发展是自我意识发生、发展的前提。

(二)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因素

1.社会经济地位

社会经济地位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个人的社会身份和地位,在多数情况下,它与社会政治关系所决定的社会政治地位密切相关,在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2.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包括政治、经济、国家的宣传体系、宗教团体、风俗、习惯传统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等。

在同一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人们,可能形成共同的自我意识成分。

3.家庭

个体最早的社会环境是家庭,家庭对个体自我意识的形成、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

4.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则指个体依据这种行为规范集合去行使自己的权力,履行自己的义务。

某一角色扮演的成功与否既与个体对该角色行为的理解有关,又与相关角色对该角色的角色行为期望密切相关。

5.他人的评价

我们的大多数有关自己的信息都来源于他人,是对他人评价的反映。

他人评价对自我意识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6.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指目标、规范、价值被个体作为行动指南,用以约束、调整自己行为的群体。

研究表明,参照群体的信念和价值观是个体自我观念的重要来源。

个体常常根据参照群体的价值取向定义自己、形成自我观念;将参照群体的价值倾向理解为一种期望,约束自己的思想、行为,融入自己的意识之中;与参照群体比较以进行自身地位的评价。

三、自我过程

(一)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指个体对自身状况所作的肯定与否定的判断,它常常发生在我们希望准确地、客观地描述自我的时候。

自我评价最终决定一个人的自尊以及与此相关的自我表现。

自我评价通常依赖社会比较和自我估价来实现。

1.社会比较

社会比较指通过将自己与他人比较以获取有关自我的重要信息的过程。

2.自我估价

自我估价指通过完成能提供有关自己能力或品质的准确信息的任务以检验自己的自我观念的过程。

(二)自我增强

自我增强,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通过自我增强,个体的自尊得以建立或受到提升。

人们常用六种方式进行自我增强。

1.向下的社会比较。

当个体力图达到自我价值的目标时,常常会出现向下的社会比较。

2.选择性遗忘。

当回忆的事件有损于个体的自尊时,常常出现对回忆事件的选择性遗忘。

3.有选择地接受反馈。

当行为结果的评价性反馈有损于或有利于自尊时,个体常常有选择地接受反馈信息。

4.缺陷补偿。

个体在充当社会角色时,不可能事事成功,当自我角色目标失败时,常常可能会对相关的社会角色的重要性做重新评价,以此进行自我定义以补偿自己的角色缺陷。

5.自我防御性归因。

它通过强调个体对积极的合乎期望的好结果的作用,缩小对消极的不合乎期望的坏结果的责任来保护自尊。

6.自我设障。

自我设障指人们感到失败不可避免时积极地搜寻,乃至制造影响其成效的不利因素的过程。

(三)自我表现

自我表现指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1.自我表现的原因

在某些情况下,自我表现是出于策略性的考虑。

个体总是处心积虑地去形成或控制他人对自己的知觉印象。

2.自我表现对社会互动的意义

首先,正像我们在社会比较、自我评估获取自我特征的信息时力求准确一样,在进行真实的自我表现时,我们也力求准确。

其次,在许多情况下,策略性的自我表现能增进我们的公众形象与自我观念的一致性。

四、自我的认知表征

(一)自我图式

自我图式,是对自我的认知结构,它“来自过去的经验并对个体社会经验中与自我有关的信息加工进行组织和指导”。

个体通过自我图式将自己加以分类和描述,它是形成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基础。

(二)可能自我

可能自我,是对我们认为自己可能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的认知表象。

它们包括我们渴望成为的自我,也包括我们不希望成为的自我,还包括人们希望将来具有的品质。

(三)自我不一致

自我不一致,是指个体的自我概念与自我导向之间出现矛盾或不协调,从而产生的内部冲突。

思考题:

1.生理和心理能力发展与自我意识发展的关系?

2.人们常用哪些方式进行自我增强?

3.试分析影响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结成的心理关系。

生活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个体,总是要和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交流和联系,形成各种形式的人际关系。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际关系对人的身心健康、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有重要影响。

人际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社会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专门研究,希望了解人际关系发展的特点及规律,以帮助人们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的含义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个体性。

(2)直接性、可感性。

(3)情感性。

(二)人际关系产生的社会心理学基础

1.亲和需要

影响人们的社会交往的动机有两种:

一种是亲和需求,是一个人寻求和保持许多积极人际关系的愿望,即人们有需要和他人相伴的倾向;另一种是亲密需求,是人们追求温暖、亲密关系的愿望。

2.人际关系的报酬

社会交换理论指出人们通过社会交换获得心理与物质酬赏,因此人们会尽量寻求并维持酬赏大于付出的人际关系,人们从关系中获得的好处是人际关系形成与维持的一个重要原因。

3.摆脱寂寞

人们与他人交往的第三个原因是为了摆脱寂寞。

寂寞指当人们的社会关系欠缺某种重要特征时所体验到的主观不适。

摆脱寂寞的唯一方法就是建立人际关系以满足人类“联结”的基本心理需要。

(三)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1.人际关系的状态

心理学家按照情感融合的程度,将人际关系分为轻度卷入、中度卷入和深度卷入三种。

轻度卷入阶段的特点是:

交往双方所发现的共同心理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