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卷山东省宁阳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6595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0.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套卷山东省宁阳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套卷山东省宁阳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套卷山东省宁阳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套卷山东省宁阳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套卷山东省宁阳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套卷山东省宁阳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套卷山东省宁阳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套卷山东省宁阳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套卷山东省宁阳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套卷山东省宁阳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套卷山东省宁阳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套卷山东省宁阳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套卷山东省宁阳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套卷山东省宁阳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套卷山东省宁阳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套卷山东省宁阳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套卷山东省宁阳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套卷山东省宁阳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套卷山东省宁阳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套卷山东省宁阳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套卷山东省宁阳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题.docx

《套卷山东省宁阳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套卷山东省宁阳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套卷山东省宁阳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题.docx

套卷山东省宁阳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题

山东省宁阳一中2011级高三第一次阶段性考试

生物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0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学校、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5分,共45分)

1、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脂质中氧元素的相对含量远少于糖类

B.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进入细胞不一定消耗ATP

C.有的多聚体在细胞识别中起信息传递的作用

D.构成蛋白质、核酸、纤维素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均具有多样性

2.以下对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检测梨汁是否有葡萄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后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

B.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中,物质运输效率与细胞大小呈正相关

C.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pH是自变量,温度是无关变量

D.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表明,叶绿素a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

3.下列化合物中,不含无机盐的是

A.叶绿素B.ATPC.血红蛋白D.糖原

4.右图表示人体细胞中四种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其中表示碳元素的是

 

A.甲B.乙C.丙D.丁

5.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的糖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可以用斐林试剂鉴别

B.细胞中的脂质具有多种功能,如储存能量,脂质能被苏丹Ⅲ染成红色

C.细胞分化形成的不同类型的细胞中RNA种类不同,但是核DNA是一样的

D.在人的一生中,细胞中的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逐渐上升

6.右图甲、乙表示某动物细胞中的不同化合物,它们共同构成结构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核苷酸是构成物质甲的单体

B.物质甲为该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C.可用双缩脲试剂来鉴定物质乙

D.丙所处的状态可发生复制,但不能转录

7.下列有关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的染色体可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

B.病毒可利用细菌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C.蓝藻和绿藻都能利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

D.细菌代谢速率极快,细胞膜和细胞器膜为其提供了结构基础

8.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是活细胞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C.衰老细胞的体积变小,但是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

D.有丝分裂间期,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复制,数目加倍

9.将某植物细胞经适当处理再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取其中三种细胞器测定它们有机物的含量如下表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蛋白质(%)

脂质(%)

核酸(%)

细胞器X

67

20

微量

细胞器Y

59

40

0

细胞器Z

61

0

39

A.若细胞器X是叶绿体,能完成生理过程:

B.细胞器Y肯定与细胞分裂有关

C.细胞器Z中进行的生理过程的原料是4种核糖核苷酸

D.蓝藻细胞与此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只有X

10.下图表示胰腺细胞中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途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分泌蛋白移动的最可能途径是:

②→③→④→⑤

B.内质网腔中的分泌蛋白运输到细胞外穿过3层生物膜

C.该过程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D.该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需要生物膜系统的参与

11.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

A.进行ATP合成B.进行mRNA的合成

C.存在血红蛋白D.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

1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其大致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与凋亡相关的基因是机体固有的,在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B.图示该过程只发生在胚胎发育过程中

C.吞噬细胞吞噬凋亡小体与溶酶体有关

D.细胞凋亡过程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

13.关于胚胎干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胚胎干细胞有细胞周期,神经干细胞分化形成的神经细胞没有细胞周期

B.各种组织干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组织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红细胞、白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D.肝脏干细胞分化成肝脏细胞的过程表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14.根据右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②、④、⑤细胞中的DNA、RNA种类、含量均相同

B.抑制DNA复制可使①→③停止

C.①→②,①→④是细胞分化过程

D.③→⑤是以新陈代谢为基础,此时细胞内的线粒体很活跃

15.科学家将人体皮传颂干细胞改造成了多能干细胞——“iPS细胞”,人类“iPS细胞”可以形成神经元等人体多种组织细胞。

以下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iPS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B.“iPS细胞”有细胞周期,而它分化形成的神经细胞一般不具有细胞周期

C.“iPS细胞”可分化形成多种组织细胞,说明“iPS细胞”在分裂时很容易发生突变

D.“iPS细胞”可分化成人体多种组织细胞是因为它具有不同于其他细胞的特定基因

16.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下图所示,图中除成熟红细胞外,其余细胞中均有核基因转录的RNA。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成熟红细胞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

B.网织红细胞仍然能够合成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

C.造血干细胞与幼红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

D.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

17.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可用醋酸洋红代替龙胆紫溶液为染色体染色

B.能观察到分裂中期的细胞核内染色体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

C.该实验的操作过程包括取材→解离→染色→漂洗→压片→观察

D.质量分数为15%盐酸和质量分数为95%酒精混合液主要起解离固定作用

18.2011年,血液专家王振义在国际上首次倡导口服“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为“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情况下,恶性肿瘤可以通过诱导分化,转变为成熟的正常细胞”这一新的理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

A.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会导致细胞分裂失控

B.“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是上述新理论的理论依据

C.“全反式维甲酸”可在核糖体上合成

D.相对于“放疗”、“化疗”,口服“全反式维甲酸”的副作用大大降低

19.下列过程中细胞的结构和物质组成变化最大的是

A.记忆T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

B.肝细胞突变为癌细胞

C.皮肤细胞色素积累形成老年斑

D.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

20.记忆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前后,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A.mRNA的种类B.高尔基体的数目

C.中心体的数目D.细胞膜的面积

21.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其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人液泡,减轻Na+对细胞质中酶的伤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Na+进入液泡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B.Na+进入液泡的过程体现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

C.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不利于增强细胞吸水能力

D.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

22.某植物培养液中含有甲、乙、丙3种离子,它们对植物的生长都有影响。

下表列出的5种培养液中,甲、乙、丙3种离子的浓度(单位:

mmol/L)不同。

为了研究丙离子的浓度大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行实验时可以选用的两种培养液是

培养液编号

甲离子

20

30

50

30

40

乙离子

55

45

60

45

55

丙离子

10

15

20

25

25

A.①⑤B.②③C.②④D.③⑤

23.图甲是H2O2酶活性(v)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t)的变化。

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改变正确的是

A.pH=a时,e点不移,d点右移

B.pH=c时,e点为0

C.适当降低温度,e点下移,d点左移

D.H2O2量增加,e点不移,d点左移

24.为了研究酶的特性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实验

探究课题

选用材料与试剂

酶的高效性

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肝脏研磨液、唾液

酶的专一性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蔗糖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蔗糖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

A.实验①B.实验②C.实验③D.实验④

25.右图表示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转运过程及相关的结构。

下列哪一项叙述是正确的

A.a表示发生质壁分离时水分子的主要移动方向

B.b表示神经细胞在静息状态下

的透性变化

C.c可表示人类细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

D.效应B细胞能够依靠d识别相应的抗原

26.右图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①~③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和②都具有双层生物膜

B.①和②都能产生大量ATP

C.②和③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D.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

27.酵母菌进行呼吸作用消耗葡萄糖1mol,释放二氧化碳4mol。

则下列正确的是

A.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一样多

B.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一样多

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能量一样多

D.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合成ATP一样多

28.小麦旗叶是位于麦穗下的第一片叶子,小麦籽粒产量约50%来自旗叶。

科学家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了相关研究,在小麦籽粒形成过程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为小麦旗叶提供14C02,籽粒中的淀粉都含14C

B.为小麦旗叶提供H2l80,籽粒中的淀粉会含l80

C.旗叶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类囊体数目较多

D.若去掉一部分籽粒,旗叶叶肉细胞的光合效率会下降

29.下列甲图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所需时间的示意图,乙图表示一定温度条件下酶活性的变化曲线。

关于这两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利用一定剂量射线处理,基因突变较易在b时期产生

B.观察有丝分裂装片时,视野中的大多数细胞都处于a时期

C.在c点所对应的温度会使酶的分子结构被破坏

D.d点表示高温条件,是酶的最适温度

30.把用15N标记的某精原细胞培养在含14N的特殊培养液中,在四分体时期每条染色体的状况是

A.两条染色单体均含15N

B.一条染色单体含15N,另一条染色单体含14N而不含15N

C.两条染色单体均不含15N

D.一条染色单体只含15N,另一条染色单体只含14N

31.a和b属于同一动物体内的两个细胞,通过对其DNA分子含量的测定,发现a细胞中DNA含量是b细胞的两倍,最可能的解释是

A.a是正常的体细胞,b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的细胞

B.a处于有丝分裂中心体相互分离时,b处于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移向两极时

C.a是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b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

D.a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b是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

32.对下列细胞分裂的相关图像分析正确的是

 

A.b、c细胞四分体数均为二B.a、b细胞染色体数不同,染色单体数相同

C.a、b、c、d细胞可出现于同一器官中D.c、d细胞染色体数相同,染色体组数不同

33.右图是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动物组织切片显微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先后经过①→②→③过程

B.细胞②分裂结束后形成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

C.细胞③中有l个四分体,4条染色单体

D.细胞①分裂结束后可能产生基因型为AB的两个子细胞

34.下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的过程中,染色质变成了染色体且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B.在植物细胞分裂丁→戊的过程中,高尔基体活动会加强

C.丙→戊的过程中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戊阶段细胞中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

35.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可推测细胞中DNA含量的变化。

用此方法,在下列时期能检测到的动物精巢中精原细胞中DNA含量加倍的是

A.有丝分裂间期的DNA复制时期B.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

C.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的后期D.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36.荔枝叶片发育过程中,净光合速率及相关指标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①置于光照、温度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叶肉细胞中ATP将增多

B.②的净光合速率较低,原因之一可能是叶绿素含量低导致光能吸收不足

C.③和④的叶面积相等,所以二者光合作用过程中固定的光能相等

D.气孔相对开放度与叶面积成正比

37.乳糖酶催化乳糖水解。

有两项与此相关的实验,其实验条件均设置为最适条件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一

酶浓度

0%

1%

2%

4%

5%

(乳糖浓度为10%)

相对反应速率

0

25

50

100

200

实验二

乳糖浓度

0%

5%

10%

20%

30%

(酶浓度为2%)

相对反应速率

0

25

50

65

65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一如果继续增加酶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

B.实验一增加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将降低

C.实验二若继续增大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

D.实验二若提高反应温度条件5℃,相对反应速率将增大

38.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的某动物的睾丸细胞,等位基因A、a被分别标记为红、黄色,等位基因B、b被分别标记为蓝、绿色。

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时期。

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A.①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的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B.③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的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

C.②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D.图中精细胞产生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异常

39.39.将某绿色盆栽植物置于密闭容器内暗处理后,测得容器内CO2和O2浓度相等(气体含量相对值为1),在天气晴朗时的早6时移至阳光下,日落后移到暗室中继续测量两种气体的相对含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对此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只有在8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B.在9-16时之间,光合速率>呼吸速率,O2浓度不断上升

C.该植物体内17时有机物积累量小于19时的有机物积累量

D.该植物从20时开始只进行无氧呼吸

40.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其DNA分子都已用32P标记的精原细胞,在只供给含31P的

原料中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再各自进行减数分裂。

则最终所产生的八个

精子中,含31P和32P标记的精子所占的比例分别是

A.50%、25%B.25%、25%C.100%、50%D.100%、100%

 

第Ⅱ卷(50分)

二、非选择题:

除标明外,每空1分,共50分。

41.(14分)下图甲、乙分别为两类高等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甲、乙两细胞中都存在且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填标号)。

(2)为了研究抗体的合成,向甲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放射性依次出现在甲细胞的

(用→和标号表示)→细胞膜→分泌物中。

甲细胞分泌抗体的方式是,若用呼吸抑制剂处理该细胞,抗体的分泌速率会(加快、减慢或不变)。

若甲细胞发生癌变,则该细胞易扩散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3)如果将乙细胞放入0.3g/mL的蔗糖溶液中,将会出现细胞壁与[]分离的现象,其原因是。

若将只含乙细胞的植物组织经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后,放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不能观察到染色体的原因是。

(4)为了探究温度对膜的流动性的影响,有人做了下述实验:

分别用红色和绿色荧光剂标记人和小鼠细胞的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然后让两个细胞在37℃条件下融合并培养,40分钟后,融合的细胞膜上红色和绿色均匀相间分布。

该实验不够严密,请说明:

,请写出改进思路:

42.(15分)下图甲为正常绿色植物的叶绿素a的吸收光谱、色素总吸收光谱以及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作用光谱表示各种波长下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图乙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部分结构中的某些生命活动过程,①一⑦代表各种物质,A、B代表两种细胞器。

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的叶绿素a是以新鲜绿叶为材料提取的,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需要使用的化学药品有。

将一束阳光透过三棱镜分光后照射在白色屏幕上,将提取的一试管叶绿体色素提取液放到屏幕与三棱镜之间,观察到的现象是。

(2)当叶绿素a缺乏时,图乙中过程产生⑥的量会,此过程发生的主要能量变化是。

(3)图乙中⑥以方式进入A中,参与的生化反应过程是。

把该植物突然从光下移到黑暗处,其他条件不变,则图乙中①④的含量变化分别是;若该绿色植物长时间处于黑暗状态时,则图乙中①→②→①的循环(能/不能)进行,原因是。

(4)在密闭的温室环境中,如遇阴雨天,可采取措施提高产量。

(5)为了探究高温(30℃)对小麦叶片与玉米叶片光合作用影响程度的差异,研究小组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

①若实验测得c=d,则说明____________。

②有人认为上述实验方案可去掉1、3组,由2、4组直接比较就能达到目的。

你认为该做法是否可行?

______。

请简述理由:

43.(11分)图1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之比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这种动物某个体内精原细胞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

请据图回答:

 

(1)图1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DE段形成的原因是。

(2)图1中处于E点的细胞中含有对同源染色体,图2中(填序号)细胞处于图1中的CD段。

(3)若该生物的基因型是GgPp,在精细胞的形成过程中G与P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图2(填序号)细胞中,G与G的分离发生在图2(填序号)细胞中,该细胞的名称是。

若某精原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GPp的精细胞,原因是

(4)在图1中绘制此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的变化曲线(不标字母)。

44.(10分)下图表示某生物干细胞的三个发育途径。

据图分析回答:

 

(1)由干细胞A到干细胞B的自我更新过程中,经过和基因表达,保证了核中遗传物质的稳定及细胞的生命活性。

(2)与细胞坏死不同,细胞C的死亡是,与此过程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是。

(3)干细胞A分化成细胞D的根本原因是。

细胞D与乳酸菌都具有的细胞结构是(填图中标号)。

(4)若细胞D的分泌物为抗体,则抗体是通过方式分泌到细胞外的。

抗体从合成到分泌至细胞外的过程中,膜面积明显减少的细胞器是[]。

(5)将从细胞D中提取的磷脂,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的单分子层面积远大于细胞D表面积的2倍,原因是。

 

 

2011级高三第一次阶段性考试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1.【答案】D蛋白质由多种氨基酸组成,氨基酸排列顺序多变;核酸包括DNA和RNA两大类,各有由4种核苷酸组成,核苷酸排列顺序多变;纤维素的单体排列顺序单一,因为纤维素仅仅由葡萄糖组成,一串葡萄糖以相同的方式连在一起就是纤维素,没有多变的顺序。

故选D

2.【答案】C检测梨汁是否有葡萄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后摇匀进行温水浴,观察颜色变化;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中,物质运输效率与细胞大小呈负相关,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结果表明,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低。

3.D4.B5.C6.C

7.【答案】B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采用二分裂繁殖,不会进行有丝分裂,另外大肠杆菌没有染色体,只有裸露的DNA;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绿藻是真核生物,具有叶绿体;细菌属原核细胞,细胞内没有分化出以膜为基础的具有专门结构与功能的细胞器和细胞核膜。

8.C9.A10.B11.C12.B13.D14.A15.B16.D17.A18.C

19.【答案】D造血干细胞是指尚未发育成熟的细胞,是所有造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起源。

造血干细胞有两个重要特征:

其一,高度的自我更新或自我复制能力;其二,可分化成所有类型的血细胞。

红细胞脊椎动物中一种含血红蛋白的血细胞。

无细胞核,也无细胞器,主要功能是运输和交换氧和二氧化碳。

20.【答案】C中心体见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的细胞,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故记忆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前后,不会发生改变的是中心体的数目。

21.C22.C23.A24.C25.B26.D27.B28.A29.B30.A31.B32.C

33.【答案】D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②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③为减数第二次前期。

图中标号的先后顺序应为①→③→②,②为次级卵母细胞,③可能是第一极体,基因A和基因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当中,③正常分裂结束后可产生2个1种基因型的细胞。

34.【答案】C甲→乙过程为染色体复制,染色体数目不变;观察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最佳时期是丁中期;丙→戊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戊阶段,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DNA数目不变。

选C

35.B36.B37.C38.C39.B40.C

第Ⅱ卷(50分)

41.(14分)

【答案】

(1)⑤⑦

(2)⑦→③→②胞吐减慢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2分)

(3)①原生质层

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2分)

成熟植物细胞不再进行细胞分裂,不会有染色体的出现。

(2分)

(4)缺少对照实验设置不同温度的对照组(2分)

42.(15分)

【答案】

(1)无水乙醇、CaCO3、SiO2原先的红光谱带和蓝紫光谱带明显变暗

(2)光反应减少光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3)自由扩散与[H]结合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

减少、增多不能没有光反应提供的ATP与[H],暗反应不能进行

(4)降低温度、补充光照、增加CO2含量

(5)①高温对玉米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不大②不可行(仅通过2、4组相互对照只能得出两种植物在高温下光合作用的差异,)缺乏自身对照,不能得出高温分别对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程度的大小。

(2分)

43.(11分)

(1)DNA复制着丝点分裂

(2)4①

(3)④③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2分)

(4)(2分)

 

44.(10分)

(1)DNA复制并随染色体均分到两个子细胞中(2分)

(2)由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溶酶体

(3)基因选择性表达③⑦(答得不全得0分)

(4)胞吐(或外排)[⑩]内质网

(5)细胞D除了细胞膜外还有核膜、细胞器膜(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