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化分解课程标准着力打造有效课堂.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6984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2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化分解课程标准着力打造有效课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细化分解课程标准着力打造有效课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细化分解课程标准着力打造有效课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细化分解课程标准着力打造有效课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细化分解课程标准着力打造有效课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细化分解课程标准着力打造有效课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细化分解课程标准着力打造有效课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细化分解课程标准着力打造有效课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细化分解课程标准着力打造有效课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细化分解课程标准着力打造有效课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细化分解课程标准着力打造有效课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细化分解课程标准着力打造有效课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细化分解课程标准着力打造有效课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细化分解课程标准着力打造有效课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细化分解课程标准着力打造有效课堂.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细化分解课程标准着力打造有效课堂.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细化分解课程标准着力打造有效课堂.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细化分解课程标准着力打造有效课堂.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细化分解课程标准着力打造有效课堂.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细化分解课程标准着力打造有效课堂.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细化分解课程标准着力打造有效课堂.docx

《细化分解课程标准着力打造有效课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化分解课程标准着力打造有效课堂.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细化分解课程标准着力打造有效课堂.docx

细化分解课程标准着力打造有效课堂

细化分解课程标准着力打造有效课堂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分解的策略和方法

各位组长、老师:

大家好!

说到课标解读,大家会比较熟悉,因为我们最近两年特别是去年我们提的最多的就是课标解读,针对课标解读我们已经做了不少的工作,如各学校让大家对《数学课标》的阅读、背诵、讨论,教研室组织的测试、比赛等等,但我们以前所做的一切我认为都只是为课标解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还未真正进入到解读课标的操作层面。

今年我们提出要分解课标,其主要工作就是要把课程标准中的内容目标细化到每一课时的学习目标,这才是真正解读课标的开始。

但怎样细化?

怎样分解?

说实话,在去年12份以前我也和大家一样的疑问重重。

前一段时间,教研室组织我们大家研读课标分解的有关理论,聆听郑州市专家的报告,并对照我们新郑市的课堂教学现状,进行反思,参与同行讨论,我对这个问题逐渐有了一点浅显地认识,今天我就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实践与大家一起分享学习课标分解的收获与体会。

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和大家进行交流:

什么是分解课程标准?

为什么分解课程标准?

怎样分解课程标准?

希望能为老师们提供一些帮助。

首先让我们来看什么是分解课程标准。

一、什么是分解课程标准?

1、对分解课程标准有广义与狭义的两种理解。

狭义的课标分解:

主要是将课程标准中的目标(抽象)变成学习目标(具体)。

 

广义的课标分解:

课程标准分解就是将课程标准变为教学实践活动,即“基于标准的课程(教学、评价)设计”,包括分解课标学段目标,开发教学评价方案,选择和组织学习内容、学习活动以及教师的教学指导(教学设计)。

 

分解课标学段目标,开发教学评价方案,组织教学活动设计应是顺次进行的,其中分解课标学段目标是后两个环节进行的基础,也是我们平时所忽略的内容,因此也是我们今天将重点探讨的内容。

2、分解课程标准与解读课程标准的关系。

以前我们经常提的是解读课标,但最近2个月以来,我们提的最多的是分解课程标准,分解课程标准与解读课程标准有什么关系呢?

请看下表。

课程标准解读

课程标准分解

宏观、上位

微观、具体

理论层面

技术层面

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描述性的

操作性的

关注“目标维度、学习领域”

关注“目标陈述”

提供的是“理念”、“思路”

提供的是“程序”、“方法”、“工具”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课程标准分解是微观的,具体的课标解读,处于课标解读的下位,主要从技术层面来分解课标,解决“怎么做(分解)”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它为解读课标提供的是“程序”、“方法”、“工具”,它关注的是“目标陈述”。

换句话说:

分解课程标准是为了实现解读课程标准的目的。

二、为什么分解课程标准?

我相信这个问题大家都有所思考,也肯定反复追问过。

要分解课程标准的原因有很多,我只想用以下三个“需要”来回答这个问题。

1、这是课程改革的需要。

大家先来看一幅图:

 

我们是数学老师,都能看懂此图。

这是一个圆,中间的是圆心。

圆心就代表着我们的《数学课程标准》,圆周就是我们的数学教学活动。

我们所有的数学教学活动都必须围绕课标来进行,这样才能成就一个完整的园。

这幅图说明了课程标准对我们的课程改革来讲非常的重要。

但课改已经进行了将近9年了,大家对课程改革的理念都能说上一些,现在如果追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会怎么回答呢?

问题:

我们平时的教学主要是基于经验,基于教材,还是基于课程标准?

平心而论,课程标准现在还只是停留在我们的口头上,还没有真正深入到我们的课堂中,我们平时的教学主要还是经验型的教学,还是在教教材,还没有真正做到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基于此种认识,我认为很有必要重新来对课程标准进行学习和分解。

2、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需要。

课改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明显地发生了一些变化,“课堂变得热闹了,学生变得活泼了”,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我们热闹的课堂中,教学效率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甚至还有些低下。

在我们的课堂中形式化的东西还太多,为了体现课改理念而故意安排的活动大量存在。

为什么我们的课堂存在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活动?

我认为主要原因是我们的教学偏离了我们的教学目标,或虚化了我们的教学目标。

学生应该学会什么,老师稀里糊涂,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学生不知所云。

目标为什么偏离?

为什么被虚化?

请老师们回忆一下,在我们平时的备课中,我们最重视的是什么?

对,是教学环节的设计,是教学活动的安排。

那我们的教学目标是怎么来的呢?

是搬来的,拿来的。

那我们的目标不偏离不虚化才怪呢!

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应从哪里来?

或制定每节课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课程标准。

但课程标准中的目标一般都是学段目标,对我们教师来讲是一个笼统的目标,我们不能照搬下来,我们必须对其进行分解,把它细化为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3、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要分解课标,老师们必须对课标进行深入学习,掌握课程内容目标分解技术,弄懂教学(学习)目标陈述方法,学会制定教学评价方案,提高教学设计水平和能力等,这对提升我们教师专业素质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总之,实施课标分解,对我们教师来讲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应该积极地、愉悦地投入到分解课标的工作中去。

三、怎么样分解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分解的方法与策略)

(一)分解课标的宗旨和要求。

1、宗旨:

分解课标的目的是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它的宗旨若用一个词来表示,那就是“负责”。

●目标对课标负责,要基于课标制定教学目标(学习问题);

●教学对目标负责,要基于目标设置教学活动(教学问题);

●评价对教学负责,要基于教学进行课堂评价(评价问题)。

2、要求:

分解课标呈现的首要成果就是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它的核心要求只有一个就是“匹配”,

目标与课标匹配,教学与目标匹配,评价与教学匹配。

就是用具体可测的教学目标呈现课程标准,并制定评估任务以验收目标达成的情况。

我们现在进行的细化解读课标,不是新出现的事物,而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从西方就开始的一场改革。

心理学家称传统方式陈述的目标是用不可捉摸的词语陈述目标,很难起到导教、导学、导测评的作用。

在叙写某课的教学目标时,应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基础,提出具体、可行、可评价的要求。

这样,教学目标是依据课标分解出来的,教学实施中紧紧围绕目标导学,并及时进行检测评价,真正做到教学、评价与标准的匹配一致。

(二)课标分解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进行课标分解,其理论基础就是现代分类学。

它有五个依据:

课程标准中的内容目标、单元教学目标、教材核心内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学情)以及教师的专业经验等。

(三)课标分解的方法与技术。

1、课标分解的方法。

课程标准

分解

学习目标

对应关系

分解策略

I

A

一对一

替代

II

 

B

一对多

拆解

C

III

D

多对一

组合

IV

V

(1)替代。

一对一替换,以某主题替换课标中的关键词,形成教学目标。

如“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用“分数”替换“数”,即可形成“认识分数”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

如果用“小数”替换“数”,可形成“认识小数”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

(2)拆解。

一对多拆解,将课标中的一条内容目标拆解成几个互有联系的细项指标形成某一课时的教学(学习)目标。

这种方法对我们小学数学学科来讲,运用最多,这里先不举例,后面要详讲。

(3)组合。

运用较少,不做过多解释。

2、课标分解的技术。

可以用这四句话来概括:

第一,用可观察的行为动词替换认知心理动词。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分别给出了“了解、理解……”等数学行为的外显行为水平,如下表。

知识

技能

目标

了解

(认识)

能从具体例子中,知道或能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景中辨认出这一对象。

理解

能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能明确地阐述此对象与有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

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运用到新的情景中。

灵活

运用

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

过程性

目标

经历

感受

在特定的数学环境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经验。

“了解、理解、掌握、体会、领悟”等词语,都是认知心理动词,用可观察的行为动词替换这些认知心理动词是我们分解课标的核心。

了解——说出、读、写、回忆、选出、举例、列举、复述、描述、识别、再认等。

如:

“了解负数的意义”可以替换为:

“能说出(描述)负数的意义”等。

“理解等式的性质”可以替换为“能解释(阐明、概述)等式的性质”等。

其他的替代动词如下表。

知识:

了解——说出、读、写、回忆、选出、举例、列举、复述、描述、识别、再认等。

理解——解释、说明、阐明、比较、分类、归纳、概述、概括、判断、区别、提供、猜测、预测、估计、推断、检索、收集、整理等。

掌握——使用、质疑、辨别、设计、解决、检验、总结、证明、评价等。

技能:

口算、计算、测量、观察、操作、实验、调查、笔算

过程与方法:

体验、感受、交流、解决问题、经历、发现、探索、感知、交换意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欣赏、感受、养成、树立

 

需要说明几点:

一是这里展示的行为动词并不是所有的,可能还有其它的行为动词,我们会继续补充完善。

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行为动词,并不是随手拿来即可的。

第二,用具体可描述的知识性名词呈现笼统的整体知识。

如“能运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运算律在小学阶段都包括哪些内容应具体分解。

(加法交换<结合>律,乘法交换<结合、分配>律,积<商>的变化规律等。

第三,用与行为动词相匹配的行为条件呈现教学活动。

如“借助长方体实物说出它的特征”、“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叙述……”。

第四,用先于教学活动的评估任务去验收目标达成的情况。

要让学生做到哪一步?

如“完全无误”、“80%都对”等。

(四)课标分解的步骤和流程

1、课标分解的流程:

分解课标相关内容标准——分解单元教学目标——分析教材和学情——叙写课时教学目标——设计与目标匹配的评价——预设教学流程

大家看过之后,可能会发现课标分解的流程其实就是我们的教学准备过程,教学准备有两种思路:

一种是顺向思考,另一种是逆向设计。

顺向思考往往始于教学内容,并据此安排学习活动,有时也会考虑评价问题,这种思路应该是“教学大纲时代”教师所采用的,但我们反思一下我们现在的做法,是否还是如此?

其实有了课程标准后,我们应首先将“课程标准”转换成“教学目标”,并据此设计与目标相匹配的评价,再来设计学习活动,这就是前面提到的逆向设计,也是我们以后在备课中应采取的思路。

2、流程里面的第一个环节“分解课标相关内容标准”是课标分解的重点,其具体步骤如下:

分解内容标准的具体步骤:

寻找——分解——设计——叙写

寻找:

就是在《数学课程标准》或对应的《数学教师教学用书》中寻找有关内容并进行摘录。

分解:

是指将找到的关键词予以扩展或剖析,形成剖析图。

设计:

包括三个方面,即设计出每个点的学习条件、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

叙写:

就是通过以上的分解与分析,结合教师自己的专业经验,规范地陈述教学目标。

(五)具体的课标分解实例

知道课标分解的流程了,每一步该如何做,下面我以我写的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一课时为例,给大家具体介绍课标分解的各个环节。

我的介绍共分三部分内容:

教学目标的设置、评价设计、教学流程预设。

◆教学目标的设置。

在这部分内容中我主要和大家交流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教学目标设置的依据及相关解读;二是教学目标的陈述。

1、教学目标设置的依据及相关解读

依据主要包括:

课程标准、单元教学目标(借鉴教师用书)、教学内容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

 

依据一: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相关内容标准

第一步,寻找。

我们操作时,先从课程标准中找出有关内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一课时在五年级教材中,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数的认识部分,我就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第二学段的这部分内容标准中去寻找,《数学课标》中这一部分有关分数的内容标准是这样规定的:

(课标P20)

1.数的认识。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进一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认识百分数;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转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为分数)。

(3)会比较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

(4)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5)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参见例1]

(6)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参见例2和例3]

(7)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并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8)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9)知道整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通过阅读我们寻找到与《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有关的目标有第

(2)条的一部分和第(6)条,我们就把它摘录下来:

相关内容目标:

(2)进一步认识分数;

(6)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第二步,分解。

摘录的课程标准中的目标显然是笼统的,接着我们要对其进行分解(即细化),分解时,先分解知识(即目标中的名词),再分解认知行为(即动词)。

首先,分解知识性关键词。

通过分析,这里需要解读的关键词主要是:

“进一步认识”、“分数”、“进一步体会”等。

关键词中的知识性关键词是“分数”,“分数”是一个数学概念,它包括“分数的产生、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单位、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等内容。

这些内容的教学需要若干课时来完成,我们只先研究其中的“分数的产生和意义”这一节内容。

我们对“分数的产生和意义”做再进一步的分解,“分数的产生和意义”又包括“分数的产生、单位‘1’的含义、分数的概念、分数的特征(分子、分母、分数线及它们的含义)、分数单位、分数的作用等。

分解到这里,我们对分数这个概念就有了较为详尽的了解。

然后,我们来分解认知行为动词。

关键词中的行为动词有“进一步认识、进一步体会、会运用……表示、能交流”等,这里的“认识”和“体会”是认知行为动词,我们应对其进行分解,“进一步”是对“认识、体会”的修饰。

“认识”是主体收集客体知识的主动行为,是认识意识的表现形式。

其替换动词有:

说出、读出、写出、回忆、选出、举例、列举、复述、描述、识别、辨认、再认、选择、标明、指出等。

但根据这里的“认识”后面跟的是“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我们可以把“认识”分解为“说出、写出、指出、复述、举例”等。

“体会”也可以分解为:

体验、感受、交流、感知、经历等。

“进一步”是指“继续向前,更进一步;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前推进”。

最后,根据前面的分解形成剖析图。

 

依据二:

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单元教学目标

本环节的分解方法和前面类同,还是先寻找,再分解。

即先从《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对应单元找到相关内容标准,然后再进行分解。

《教师教学用书》中呈现的单元教学目标如下:

教学目标

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4.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5.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从中寻找与《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有关的内容标准,摘录如下:

“知道分数是怎么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

其分解方法同上,不同的是《教师教学用书》对分数的产生的要求是“知道”,对“分数的意义”的要求程度是“理解”,我们对此“知道、理解”进行分解如下:

“知道”可以分解为“说出、指出等,与“认识”程度是一致的。

“理解”可以分解为:

解释、说明、阐明、比较、分类、归纳、概述、概括、判断、区别、提供、猜测、预测、估计、推断、检索、收集、整理等。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

课标中的内容目标是最低目标,是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达到的目标,教师教学用书是专家对课标解读后编写的,其中个别内容的目标会略高于课标中的目标要求,这是正常的,因为不同的人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对课标会有不同的解读,我们进行课标分解主要是分解课程标准中的内容目标,教师用书中的目标可以作为我们确定教学目标的参考。

依据三:

教材中《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可以确定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

下面是我对本节教材内容的简要分析。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一节安排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0~62页。

在小学数学里,认识分数是小学生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

考虑到分数概念比较重要,又比较抽象,有必要通过揭示产生分数的现实背景,来帮助学生形成分数概念,理解它的含义。

因此教材在编排《分数的意义》内容之前先安排了《分数的产生》的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的教学将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进一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是进一步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运算等的基础。

通过以上分析,我认为“分数的意义”应是本节内容学习的重点。

依据四:

学情分析

主要阐述学生的已有知识、已有经验及教学的外部条件(学生的家庭背景、学校的教学设施等),通过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的难点。

对于这节课,我是这样叙述的: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基本是真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这些,都是学习本节内容的重要基础。

而“单位‘1’的含义,分数的意义”等新出现的内容,对学生来讲,不容易理解,因此是本节学习的难点。

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本节教学内容对农村学生来讲需要两个课时来完成。

第一课时学习“分数的产生、单位‘1’、分数的意义、分数的特征以及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第二课时学习“分数单位、分数的作用”等,巩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我后面的目标陈述是按农村学校学生情况所定的第一课时的目标陈述,大家在进行课标分解时需要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

下面我就针对目标陈述具体来谈一下。

2、教学(学习)目标的陈述

以上我们做的工作主要是寻找并分解课程标准和单元目标的相关内容,分析教学核心内容及学情,下面我们就要依据以上四个方面重构并叙写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陈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有效的数学课时教学目标强调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的可见性、可控性与可测性,一般表述为学生外显的、具体明确的行为方式。

其基本要求是:

明确:

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和联系性,强化教学活动效果的可量化性。

恰当:

目标要符合学生实际,起点准,落点实,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具体:

目标对教学行为情境、标准的表述要明确,对教学效果的评估尽量具有可测量性、可操作性。

(2)当前我们的教学目标陈述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平时在进行教学之前也都有目标,但所制定的目标对我们的教学设计、教学活动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不客气地讲,我们制定的目标对我们的教学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纯粹是一种摆饰。

究其原因,是我们的目标陈述还存在种种问题。

主要是目标行为主体不明,三维目标人为割裂,教学目标错位,目标内容不具体、缺乏操作性、不可评价等。

如:

【案例1】“认识简单的分数”的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能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简单分数的含义;认识分子、分母、分数线;会读、写分数;会用分数表示相应的操作结果,或用适当的操作表示相应的分数;会利用图形或操作来比较分子都是1的简单的分数的大小。

(2)数学思考目标:

对具体情境中出现的分数能用自己的语言作出解释;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3)解决问题目标:

会用简单的分数表达一些简单事物的信息;能和同学合作解决问题;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解决问题的想法。

(4)情感态度目标:

主动参与有关的操作和探索活动;能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信心。

分析:

这位教师确定的课时教学目标可以说既全面又具体,但细细分析会觉得琐碎繁杂、主次不分、面面俱到,有“人为割裂肢解”之嫌疑。

【案例2】“认识角”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2)让学生知道角有大小,掌握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分析:

案例中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的不足在于没有指明学生认识角的的途径,对采用什么方法“让学生知道角有大小”缺乏明确的表述,采用什么方法让学生比较角的大小也同样没有明示。

这样做,容易导致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随意性。

【案例3】“认识游览路线”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公园路线图、城市平面图等活动中,认识路线图,会运用学过的方位词描述行走路线。

(2)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提高参与数学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分析:

数学教学目标的确定以及随后实施的课堂教学行为必须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

农村的孩子对于城市的生活场景是陌生的,因此教师可以选择农村孩子熟悉的内容作为教学活动展开的情境。

从而避免出现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活动的实施脱节的现象,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率。

以上目标陈述存在的种种问题,其原因就是我们心中“有目标无课标;有课标无分解”。

要想使我们制定的目标能真正起到“导教、导学、导测评”的作用,避免教学目标存在的“错位、割裂、不具体、不可操作、不可评价”等现象,我们需要掌握分解课标的技术,这也是我们大力开展分解课标的原因之一。

(3)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规范和陈述方式:

教学

目标

行为

主体

行为条件

行为动词

表现程度

行为内容

1

学生

..

能识别

..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

2

..

..

看懂

简单的

扇形统计图

3

..

借助长方体模型

能数出

..

长方体棱的条数

4

..

能运用圆柱体积公式

解决

一些简单的

生活中有关圆柱的问题

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四项要素。

A、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

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

讨论:

我们平时常见的叙写形式是:

①使学生掌握(或认识、理解)……,受到……教育;②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③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并发展学生的……;④在……活动(或过程)中,使学生获得……。

这四种叙写形式规范吗?

一般情况下行为主体都是学生,也可以省略不写。

B、行为动词的表述要具有可观察、可测量的特点。

行为动词是行为目标最基本成分,它应说明学习者通过学习后,能做什么,行为的表述要具有可观察、测量的特点,陈述的方式一般使用动宾结构的短语。

例如:

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三角板画出30°,45°,60°,90°角。

C、要有行为条件或情境

行为条件是指学生学习时所处的环境。

或者说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

对条件的表述有四种类型:

行为条件:

说明在什么条件下产生

1、使用辅助手段,比如“会用三角板画出30°,45°,60°,90°角”、“会用量角器量出……”。

2、提供信息或提示,比如“能用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3、完全行为的情景,比如“用折纸的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D、行为标准或表现程度

行为标准或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比如:

假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