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成功总是偏爱那些执着于梦想的人.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7027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78 大小:18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俞敏洪成功总是偏爱那些执着于梦想的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8页
俞敏洪成功总是偏爱那些执着于梦想的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8页
俞敏洪成功总是偏爱那些执着于梦想的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8页
俞敏洪成功总是偏爱那些执着于梦想的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8页
俞敏洪成功总是偏爱那些执着于梦想的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8页
俞敏洪成功总是偏爱那些执着于梦想的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8页
俞敏洪成功总是偏爱那些执着于梦想的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8页
俞敏洪成功总是偏爱那些执着于梦想的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8页
俞敏洪成功总是偏爱那些执着于梦想的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8页
俞敏洪成功总是偏爱那些执着于梦想的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8页
俞敏洪成功总是偏爱那些执着于梦想的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8页
俞敏洪成功总是偏爱那些执着于梦想的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8页
俞敏洪成功总是偏爱那些执着于梦想的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8页
俞敏洪成功总是偏爱那些执着于梦想的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8页
俞敏洪成功总是偏爱那些执着于梦想的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8页
俞敏洪成功总是偏爱那些执着于梦想的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8页
俞敏洪成功总是偏爱那些执着于梦想的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8页
俞敏洪成功总是偏爱那些执着于梦想的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78页
俞敏洪成功总是偏爱那些执着于梦想的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78页
俞敏洪成功总是偏爱那些执着于梦想的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78页
亲,该文档总共17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俞敏洪成功总是偏爱那些执着于梦想的人.docx

《俞敏洪成功总是偏爱那些执着于梦想的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俞敏洪成功总是偏爱那些执着于梦想的人.docx(17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俞敏洪成功总是偏爱那些执着于梦想的人.docx

俞敏洪成功总是偏爱那些执着于梦想的人

小平老师刚才已经讲了我们的团队精神、团队建设,这些故事其实始于30多年前,那是80年代初期,我们在北大的时候。

就像小平老师描述的那样,那个时候我还是一个比较土的人,其实在他们心目中我从来没有洋气过。

直到今天,他们在任何地方讲话依然把我叫做农民,我的确是有农民的性格和一份农民的踏实。

因为我相信,没有我这份农民的性格和农民的踏实,就没有徐小平老师和王强老师在外面调侃和分享的机会。

在这个世界上总是需要有些人垫底,有些人被糟蹋,有些人在被糟蹋的身体之上长出美丽的鲜花,徐小平就是在我被糟蹋的身体之上长出来的美丽鲜花。

 

,我采取了一个最好的方式就是写东西。

写什么呢?

当时我们流行写诗,我们写诗还出了一批诗人,比如说海子,后来他写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最后卧轨自杀了,因为对于现实的绝望,心灵上无比地痛苦。

但是我是一个非常懦弱的人,既没有才华,也没有资格自杀,所以写了半天,诗一首都没有出版过。

前后共计写了600多首诗。

我在大四的时候,小平就在北大是文化部的部长,我就去找徐小平,我要出版一本大学生诗刊。

当时我妈已经在家乡开了一个小的矽钢片加工厂,居然成了我们家乡第一个农民万元户。

我就把我老妈的钱拿过来一部分,自己筹钱。

我自己写的诗不好。

其实有一点私心,我的诗寄到任何一个诗刊或者诗歌报都没有人发表,我自己编一本诗刊,诗最多的就是我的,开始是这么想的。

当时在徐小平的支持下我还出了三期,没有钱了,最后没有出下去,但是这也是一种梦想的表示,写诗是展示梦想。

我做的另外一个事情,同学是可以学的,我在大三大四没事干,我的同学听说读写译我干不过,所以我就开始背单词。

后来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已经是我们全班同学中词汇量比较大的同学之一,学了英语的词根词源学,所以背单词背到最后就给我带来的一些好处。

我当时留在北大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的老师知道我英语词汇量不错,而当时中国全面开始四六级教学,全部都需要背单词,所以把我留下来教单词。

它还给我带来一个好处,我后来出一系列的词汇书,这个词汇书到现在为止每年给我带来150万的版税。

但更加重要的是新东方诞生的源泉,因为88年的时候,中国开始有GRE考试,GRE考试要有2万个词汇量以上才可以去教,北大的老师没有人教,因为一堂课要教上千个个单词,你去查字典都查死,当时还没有电子辞典,我打开一看发现没几个生词,那你说这门课程除了我教还有谁能教呢。

所以我就开始教GRE词汇,后来就跑出去教了,教到最后结果北大一些老师办的补习班的学生被我吸引到外面去了,学校给了我一个一级行政记过处分。

背一个处分我想在北大待着没劲了,我就自己跑到外面去,干脆彻底离开了北大。

我想我为什么不自己开一个班呢?

这样的钱不就百分之一百都是我的了么。

后来证明这钱不是百分之一百是我的,但是至少比我当老师的时候拿得多,所以我就开了一个培训班,这个培训班就叫新东方。

所以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你今天做的事情跟未来想要的事情立刻挂钩是不可能的,有这样能挂钩的能力的人有,但并不多。

包括小平当初的音乐梦想跟今天也没有挂钩。

小平做梦也不会想到作为一个音乐人,最后能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现在最著名的天使投资人之一。

但是其结局是一样的,一直在追逐自己的梦想,哪怕梦想变换了,但是依然有这样一种感觉,有人坚持到最后,成功了。

比如说我们的师兄李克强,他在北大任团委书记的时候,就有济世救民,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下定决心在政治道路上尽可能多地为中国做事情。

能做到哪一样他不知道,我想他一开始也并没有想要当国家的总理,但是他最后走到了这个岗位上,确实还在做着济世救民,为人民服务,为中国未来社稷谋划的事情。

这个理想就是你心中的东西,就是在你最没有打算的时候你依然要保持你在那个阶段的进步,我非常开心我在北大的那几年的迷茫,其实那个迷茫为我后来奠定了所有的创业基础。

第一,读书多了,思想广阔一些。

第二,想读书,读书交友。

我和王强徐小平关系走得特别密切。

第三,我背单词奠定了后来在中国教这种业余培训课程的基础。

所以同学们,你们不要一开始就说我要有一个清晰的梦想才去做,不需要。

需要的是你们要保持每一天都知道自己的生命还会前行,知道未来你需要有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而这个机会是你今天每一块砖每一块砖搬过来,最后才能形成一个大楼的模型。

对于创业来说,我觉得人生一辈子一定是要有一次创业的机会,当然这样的创业机会可以是几个朋友一起创业,也可以是先单独创业。

我们需容忍和忍受这个世界上的各种关系,甚至有的时候必须屈服于某种既定的规则、习惯和习俗。

但是,我们的容忍和忍受不能变成只知道戳断自己脊梁骨,只知道自己一辈子在地上爬,而不知道人是可以站起来可以行走的动物。

你是人,人要有站起来的一天。

什么叫站起来?

冲过所有你不愿意丢弃的一切,冲破你所有不愿意冲破的障碍,放弃你不愿意丢弃的一切,重新开始你新的人生,而这个开端最重要的是创业,而最典型的开始是打破你自己心里的懦弱、自卑和自己给自己设定的障碍。

最后讲一个故事来结束。

有一次我带着一大帮的朋友,都已经算是比较成功的企业家到呼伦贝尔草原玩,呼伦贝尔草原非常漂亮,有点像Windows桌面似的那些个小山包,特别漂亮,但那几个小山包都是被铁丝网围住的。

当我们过路的时候发现这个小山包上长满了各种野花和鲜花,每个人都想跨进去,爬上那个小山包看一下。

我们发现一道非常矮的铁丝网挡在我们的面前,没有一个人敢跨过那个铁丝网。

当我想跨过铁丝网的时候,我边上的企业家就告诉我说老俞别这么做,这是牧民的私人领地,牧民肯定是有枪,你一旦闯入,他可能会一枪把你毙了。

我想走过去看看有没有牧民,我想这么一片草地,里面放满了牛羊,绝对不可能有一个牧民因为你进去为了看一下这个满山遍野的野花,为了爬上小山包去看一看天上的蓝天和天边的地平线,他就把你弄死了。

我想牧民也是人吧!

如果你们还害怕的话,先在一边呆着,我先过去。

我翻铁丝网一路走上去,走了5分钟爬到小山坡的顶上,四眼望去,满山遍野的牛羊,一望无际的野花,天上白云在飘,但是就是看不到牧民的影子。

他们在边上呆了5分钟发现俞敏洪一点事都没有,哗啦一下所有人就越过这个铁丝网全部爬到这个小山包,又欢叫、又照相、又唱歌,我们在上面玩了一个小时,什么危险都没有。

所以你看当我们眼前设置了一道小小的铁丝网的时候你就不敢迈步向前,那同学们,当你们心里有一道死死防范自己不可越雷池一步的铁丝网的时候,你什么时候能够跨过去,走向你的未来呢?

我不顾一切从北京大学辞职,跨出来,最后有了新东方。

徐小平不顾一切放弃了加拿大良好的工作,跨到北京来,我没给他开一分钱的工资,最后我们一起成就了新东方。

王强放弃了贝尔实验室工程师的工作,在老婆不同意的情况之下,就跑回中国我们一起成就了新东方。

到新东方成功上市以后,王强、徐小平再次出走,因为要留一个人在家里看着,我是留下来最悲苦地看着新东方的人。

如果哪一天我要把新东方做倒了,他们俩在外面也没有充满自信宣讲的基础了。

所以整个最苦的就是我,我必须要保持新东方健康成长,保证发展,为他们提供能够骄傲地讲述新东方的未来的美好的故事。

徐小平和王强走出新东方的日常管理,用了五年不到的时间打开了中国天使投资的另外一片天空,不光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且让无数的年轻人,放弃了自己心目中那么一点点的障碍,最后充满活力地奔向未来,我们能做到你为什么不行?

谢谢同学们!

   其实从我们这些人身上,包括王利芬老师刚才讲述的自己的青春故事里,都可以看出来,每一个人都是会成长的。

所以在生命中有一句话我认为每个同学都应该记得:

千万不要以某一个人的现在去判断他的未来,除非你发现这个人的心已经死掉了。

一个不死心的人,一个心中总是有梦想的人,不管他现在多么的卑微,只要他在前行的路上,他就一定能走出很远的距离。

你会发现他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取得你不能想象的成就。

 

   在北大的时候,我就是徐小平、王强所取笑的对象,一路前行过来我非常悲惨地发现,到现在为止他们在任何一场演讲中,依然在取笑我。

但是我也非常欣喜地发现这样的取笑,已经进入了不同的层次。

在北大的时候他们是鄙视我取笑我,但是现在他们是尊敬我取笑我,我觉得能做到这一点,表明我的成长速度比他们要快。

 

[来源:

新东方作者:

俞敏洪]6月7日下午,大学生创业高峰论坛在浙江大学举办,下文为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本次高峰论坛上的演讲全文。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小平老师刚才已经讲了我们的团队精神、团队建设,这些故事其实始于30多年前,那是80年代初期,我们在北大的时候。

就像小平老师描述的那样,那个时候我还是一个比较土的人,其实在他们心目中我从来没有洋气过。

直到今天,他们在任何地方讲话依然把我叫做农民,我的确是有农民的性格和一份农民的踏实。

因为我相信,没有我这份农民的性格和农民的踏实,就没有徐小平老师和王强老师在外面调侃和分享的机会。

在这个世界上总是需要有些人垫底,有些人被糟蹋,有些人在被糟蹋的身体之上长出美丽的鲜花,徐小平就是在我被糟蹋的身体之上长出来的美丽鲜花。

其实从我们这些人身上,包括王利芬老师刚才讲述的自己的青春故事里,都可以看出来,每一个人都是会成长的。

所以在生命中有一句话我认为每个同学都应该记得:

千万不要以某一个人的现在去判断他的未来,除非你发现这个人的心已经死掉了。

一个不死心的人,一个心中总是有梦想的人,不管他现在多么的卑微,只要他在前行的路上,他就一定能走出很远的距离。

你会发现他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取得你不能想象的成就。

在北大的时候,我就是徐小平、王强所取笑的对象,一路前行过来我非常悲惨地发现,到现在为止他们在任何一场演讲中,依然在取笑我。

但是我也非常欣喜地发现这样的取笑,已经进入了不同的层次。

在北大的时候他们是鄙视我取笑我,但是现在他们是尊敬我取笑我,我觉得能做到这一点,表明我的成长速度比他们要快。

徐小平参与了一部电影叫《中国合伙人》的拍摄,希望通过电影来展示我们这些人更加完美的形象。

有一天陈可辛给我发短信,说要拍一部电影叫《中国合伙人》,是以你们新东方这一批人为背景来拍的,我就说我坚决不拍。

陈可辛问我为什么?

我说,在我看来活着的人被拍电影是件很不吉祥的事情,树碑立传应该是对已经有了完整人生的人的结论。

我说我坚决不参与。

结果这部电影在拍摄过程中我就没有参与,但是我没想到是徐小平参与了,这样就出麻烦了。

电影拍完了以后,陈可辛和徐小平给我发短信,说这部电影你看了之后,一定会为你在电影中的形象感动得热泪盈眶,当场晕倒。

我想徐小平这个哥们真够义气,居然在电影中把我的形象描写得这么高大,这个电影我一定要去看。

于是我们就一起到了清华大学首映式的现场,看完以后我就发现徐小平在那热泪盈眶。

为什么呢?

他为自己在电影中的形象而热泪盈眶。

我看完以后觉得很不爽,我想电影怎么把我描写得这么窝囊。

整个电影中,找了个女朋友,结果女朋友跟老外跑了;给学生们上课,学生们全部跑了;好不容易跟领导打交道,被领导开除了;做生意自己做不起来,还是一大帮朋友跟着做,结果才做起来;然后合伙人们想要上市,还坚决不同意上市……假定这个电影中的成东青就是我,孟晓骏这个角色是徐小平,你看孟晓骏杀伐决断,演孟晓骏的邓超又是那么英俊,聪明果断而又为朋友两肋插刀。

大家刚才应该可以看到徐小平现实的形象跟邓超的差距。

王强的形象在电影中叫做王阳,王强的形象也很好。

为什么?

在大学的时候就长发披肩,我们80年代还是一个非常封闭的年代,但电影中的王阳在大学的时候就已经泡上洋妞了。

我觉得电影对我不太公正,所以我问徐小平、王强,怎么把我拍成这样?

他们说成东青的形象真的特别优秀,特别好。

我想我不能相信他们的话,所以我就问我其他的大学同学,我说你看了这个《中国合伙人》吗?

他说看过。

我说电影中成东青这个角色假定是我,把我描写得这么窝囊,看了会特别不舒服,是吧?

你知道我那个同学说什么?

他说,老俞呀,你在大学的时候不光窝囊,而且挺猥琐的。

他又说徐小平把你在大学的形象提高了很多,你应该感谢徐小平。

大家可以感觉到这部电影其实也反映出我们之间很多的哥们情谊,为了发展的冲突和为了事业共同奋斗的经历,电影中的很多场景跟现实没有关系,但整个故事主线确实是新东方的发展主线。

一个农村孩子高考三年,考进了燕京大学,在燕京大学交到了一帮朋友,经历同学之间美好的故事。

到后来几个朋友出来创办了培训班,大家一起合作越做越大,然后跟美国人打官司,最后又在美国成功上市。

这个主线是完整的新东方故事,在一些感情和故事情节的旁线上与新东方有差距。

比如说我的大学生活确实要比电影中描述的悲惨很多,因为电影中的成东青大学还谈过恋爱,可是我在大学里从来没有被人爱过,唯一爱我的人就是徐小平,是一个男的。

但是,我确实在大学的时候做了一件比较不错的事情,就是交往了一帮有思想、有远见、有创新能力的朋友。

这帮朋友不只是王强和徐小平两个人,当然绝对是以他们俩为核心代表。

我也非常骄傲,尽管我在大学时候爱情上一无所成,不是我没有爱情上的需求,而是没有女人对我有需求。

但是我可以非常骄傲地说,新东方的团队建设就是小平刚才讲到的,其实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甚至在我上中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我是一个从来不认为自己有领导力的人,刚才小平讲到作为团队的核心成员应该有领导力,但是我觉得领导力体现在各个方面。

比如说,如果一个人天生性格果断,杀伐决断,充满远见,这样一种领导力是一种显见的领导力。

比如说,小平刚才讲到的王强老师,王强老师身上在大学时就已经体现出很显性的领导力,他是艺术团的团长,广播站的站长,团委书记还是我们班的班长,是一个在大学时候就有领导天赋的人才,但是在我身上你找不到任何显性的领导力,即使到今天你还是找不到。

就跟刚才小平描述的一样,我觉得领导力有多种展示方式,我的领导力展示在什么地方?

其实我的领导力展示在我的服务意识上。

就是愿意为朋友做点事情,愿意为朋友去承担一些,比如说朋友不愿意去做而我愿意去做的事情,愿意去忍受朋友之间互相可能不愿意忍受的委屈。

所以,每个人的领导力都是不一样的,我这种领导力在中学的时候就已经体现出来了。

比如说,我在中学就很愿意为同学们服务,包括扫地,帮同学做作业,也包括下课回去帮同学背书包,。

我从中学到大学从来没有当过班干部,但是我在这些朋友心目中一直是一个好人。

在大学也是,因为女生跟我没有任何关系,也不知道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也不敢闯进女生宿舍,这样被当作流氓抓起来也不合适。

但是,在我的这些朋友中间,大学朋友之间,他们最终大学毕业的时候觉得我是一个好人,这个概念没有改变。

我这个好人体现在什么地方?

我给大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时我们在北大的操场上放露天电影,放露天电影就要把宿舍里的小凳子都搬过去,我当时上大学时电影是必看的,我们宿舍的六个同学都会去看电影,那谁去搬这个小凳子去抢占最好的位置呢?

一般来说都是我,我会一个人扛六个凳子,走十几分钟走到北大未名湖边的露天操场占最好的位子,在那里等宿舍里的同学一起来看电影。

这些东西你会觉得好像挺亏的,其实不亏。

为什么?

当你未来真的想要做事情的时候,你非常容易赢得你周围朋友和同学的信任。

而一个团队在一起,最重要的原因是在任何表面的冲突和矛盾甚至是观点对撞背后,是我们基于对对方的深深的,完全没有怀疑的,从心底的信任。

这个信任并不是信任小平赚的每一分钱都给我,我赚的每一分钱都给他,而是充分地相信这是我们自己共同的价值体系,我们自己的目标,我们自己心中所留下的一点点不灭的梦想。

到现在为止,你可以看到我和小平,在我们团队身上你可以看出来我们所有的讲话和自己所有对兄弟的情谊,都是超越那些非常低层的利益之上的东西。

我把新东方做到几千万的规模之后,第一个想到的合伙者是徐小平和王强这些人。

原因非常简单,就是因为他们在大学的时候,他们对梦想的追求,对于某种理想的执着,对于非现实的但是对于人类来说非常重要的“平等、自由、民主、公开、公平”这些理念的追求,一直是我大学时学习的榜样。

假如说,在大学时我曾经有一点独立思考的能力,曾经有一些对世界的独立看法的话,毫无疑问我的这些思考和看法都来自于我大学的朋友,而这些大学朋友中间,当然少不了徐小平和王强。

我常常讲我和徐小平认识的故事,虽然有一点编撰的成分,但是事实是这样的。

徐小平并不是北大毕业的,尽管他现在天天“冒充”北大。

徐小平是一个音乐天才,他是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的,但是他在中央音乐当学生的时候,就对北大人文气息的课程非常喜欢,所以每个礼拜就有几天骑着自行车到北大来听课。

他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的时候,找工作的时候没有考虑别的选择,只要进入北大。

由于他对文化的理解和音乐的理解,所以他到北大当了北大团委的文化部长。

而我到大三大四的时候也有了一点小梦想。

在电影中大家看到有我得肺结核的内容,但我得肺结核的过程描述跟现实是不一样的。

电影中是因为成东青要追女朋友,女朋友跳到湖里去,结果女朋友得了肺炎,他去医院看女朋友的时候扑上去亲吻女朋友,就被传染成肺结核。

这严重违反医学常识,这是陈可辛没当过医生的结果。

在现实中我得肺结核的原因恰恰相反,就是因为生活中实在太郁闷了,没有女朋友的关怀,心情郁闷就容易得病。

我住医院里的时候跟医生聊,说我怎么得了肺结核,因为在农村18年连肉都没有怎么吃过,身体很强壮。

到了北大天天能吃肉了,怎么还会得肺结核?

医生说讲讲你的情况,我说我学习特别刻苦。

医生说,差不多了,学习不能太刻苦。

我又加了一句,可是成绩总是上不去,就像小平刚才说的,人确实是有智商上的差别,尽管我不认为我的智商比小平低,但是比北大的那些文科状元理科状元确实低一些,成绩上不去。

我在北大奋斗了两年,唯一的目标就是希望把我的成绩提高,在同学之间能有地位。

因为我刚进北大的时候觉得自己一点地位都没有,农村来的孩子浑身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女同学都不正眼瞧你一眼,文娱体育才能完全没有。

王强老师大一的时候就有女生追,我们班有个女生天天拿着两个鸡蛋,跑到王强宿舍去等他。

每天我们宿舍我最勤奋,都是第一个起来,打开门看见一个漂亮女生拿着两个鸡蛋在等,我以为是给我的。

没想到这个女生从来没有把任何一个鸡蛋给到我的手里过,都是给王强。

这个女生坚韧不拔地追了王强老师一年,最后王强老师被迫投降,两个人终于爱上了。

我们大学有十几对同学谈恋爱,大学毕业有三对结婚,一年之内两对离婚,就剩下一对,就是王强老师和他的夫人。

你想王强老师在这种环境中,女生环绕,男生崇拜,而我在北大则属于一个彻底的边缘人物。

所以呢,我唯一想要的,同学们,对于一个不成熟的心灵来说,你唯一能想要的是什么?

别人的承认。

因为你自己不能承认你自己。

人最重要的得到是什么,实际上是我们要自己承认自己。

在大学的时候,假如说徐小平和王强讽刺我,我是会有跳湖的感觉,尽管未名湖跳下去不会被淹死,因为未名湖比较浅。

但是现在,他们的调侃也好,讽刺也好,你是来自内心已经对自己深刻承认的前提下,你深刻地认同自己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干的事情的价值,你深刻地认同你发挥自己的才能能为世界做些什么的感觉,所以你是再也不怕讽刺和打击。

但是对一个脆弱的心灵来说,你只会期盼外面的承认,那这承认来自于什么?

来自于承认的点。

我们在大学的时候,很多同学的承认点找错了,有的同学会找自己家庭出身,你看我是官二代、富二代。

有的女生买一个皮包的时候,会倾尽自己口袋里所有的钱,甚至不惜借钱,也要买一个皮包,让同学一看都觉得是LV,而不是VL。

为什么会这样?

为什么我们很多男生不管自己长相如何,都要想办法使自己显得更加的英俊和更加的彪悍?

为什么任何一个女生不管长相怎样,都要在家里打扮,比如说打扮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出门。

当然打扮是必要的,但是我们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这个上面,只有一个可能性,就是我们在内心还没有承认我们自己。

一个人真正的开始成长首先是你内心要承认自己的存在和价值,从而疏忽别人对你的眼光。

假如说徐小平老师从中央音乐学院到北大,太关注别人的看法的话,那就会很悲惨。

徐小平老师长得绝对不够英俊,绝对不可能被任何女生一眼就看上,实际上徐小平在北大艺术团的时候,北大艺术团的女生都很漂亮,没有多少人爱上过徐小平哦外表,但都热爱他的内心。

徐小平老师依然充满自信,你可以从徐小平老师的笑容,他的语言,感觉到到对自己的承认和对自己的自信。

当然这种自信绝对不是盲目的,是来自于他自己对于追求的那种感觉,对文化的追求,对艺术的追求,对人生的追求,是来自于这些东西。

我再给大家讲一个例子,刚才王利芬老师提到马云,马云跟我有很多相似的经历,昨天我还在他的公司待了整整六个小时。

大家知道在中国企业家中,在中国普通人中,你要找到长得像马云那样的人几乎是找不出来了。

刚才王利芬说马云是“小人”,其实不是他内心的小,是人小心大。

马云的个头是小的,身体怎么吃都不长肉,怎么打扮都像外星人。

而且马云跟我一样经历了很多人生失败,但是他比我醒悟得早,我是后来开始做了新东方以后,并且有了徐小平和王强的鼓励,才从自卑中摆脱出来。

我的自卑延续了整整十年,直到我从北大出来做了新东方开始有了

   徐小平参与了一部电影叫《中国合伙人》的拍摄,希望通过电影来展示我们这些人更加完美的形象。

有一天陈可辛给我发短信,说要拍一部电影叫《中国合伙人》,是以你们新东方这一批人为背景来拍的,我就说我坚决不拍。

陈可辛问我为什么?

我说,在我看来活着的人被拍电影是件很不吉祥的事情,树碑立传应该是对已经有了完整人生的人的结论。

我说我坚决不参与。

结果这部电影在拍摄过程中我就没有参与,但是我没想到是徐小平参与了,这样就出麻烦了。

 

钱,最后发现我有能耐居然把徐小平和王强从美国的非常好的工作岗位上拉回来,一起来创业的时候,这时候我开始对自己有了深刻的内心的认可。

就像我刚才描述领导力一样,我对自己有特别的领导力有了认可,而且顽固地坚持了我的特别领导力,否则我可以做成新东方以后,以老板的身份来对徐小平、王强发指令。

你们这帮哥们当初在大学时欺负我,现在总算到我的手下来,我非要侮辱一下你们不可。

当然如果真这么想的话,就没有后来的新东方团队,不可能有新东方的存在,也不可能有新东方的上市,到今天我们一定是视为路人。

为什么?

那真是一种小人心态。

有一句话说:

当奴隶变成主人的时候,会比主人凶恶十倍。

就是因为当一个人在自卑中不断地被蹂躏以后,突然有一天变成主人,他发现不蹂躏别人是不行的。

所以中国旧社会的婆婆媳妇文化就是这样一种文化,这个媳妇几十年被婆婆蹂躏,终于婆婆死掉了,自己当了婆婆,她想到自己被蹂躏的几十年,她不会想我要对我的媳妇更加地好,她想的是老娘被蹂躏了几十年,不蹂躏一下媳妇我死不瞑目。

这是中国文化中恶劣的一面,我比较骄傲地摆脱了这一点。

到今天为止我见到徐小平、王强,依然带着学习的心态和随时接受批判、侮辱的心态。

我觉得这个心态很好。

我再讲马云。

马云跟我相似的经历,我们大学都是学英语的,而且我们两个人高考都考了三年,马云比我考得还要差,所以我比较可以断定马云在智商上可能还要比我差一点。

因为马云第三年考上的是杭州师范学院的专科,同学们,我第三年考上的是北京大学的本科。

所以你可以想象马云当时一个20岁的心灵,当他走向师范大学的时候,他的内心一定不是充实和坚强的,所以马云自己说他走遍杭州师范学院的校园要找出一个男生比他长得更加难看,这样才能奠定不自杀的基础。

结果找遍杭州师范学院一个都没有找到。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灵折磨。

但是很有意思的是,马云说他得到了一句话,这句话叫做:

男人未来的成就和他的长相成反比。

后来我就开始查这句话,搜遍了整个谷歌和XX,都是马云说,就是没有别人说。

你可以感觉到一句话也能产生巨大的力量。

我跟徐小平一起演讲的时候,我们讲的一万句话中,只要有一句话打动下面某一个人,这个人的心灵被我们打动,唤醒了曾经的梦想,从此坚持自己内心的追求,我觉得我们的使命就完成了。

我们不期望一堂讲座把现场的6000个同学全部都唤醒,但是你们中坐着的肯定会有一个马云,有一个李彦宏,有一个徐小平,有一个俞敏洪,可能恰恰就坐在你们中间,被我们几句话唤醒了,从此执着于自己的梦想,执着于自己的内心,再也不去关注外界的任何眼光和别人对你的看法,也许你就成功了。

马云所做的事情就是这样,从此以后他就下定决心,必须四年之内在杭州师范学院变成一个能够出人头地的学生和英雄人物,从此积极参加各种学校活动,主动帮助同学来策划各种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