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二章人体的营养2消化和吸收一课三练提能培优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7579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4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二章人体的营养2消化和吸收一课三练提能培优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二章人体的营养2消化和吸收一课三练提能培优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二章人体的营养2消化和吸收一课三练提能培优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二章人体的营养2消化和吸收一课三练提能培优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二章人体的营养2消化和吸收一课三练提能培优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二章人体的营养2消化和吸收一课三练提能培优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二章人体的营养2消化和吸收一课三练提能培优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二章人体的营养2消化和吸收一课三练提能培优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二章人体的营养2消化和吸收一课三练提能培优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二章人体的营养2消化和吸收一课三练提能培优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二章人体的营养2消化和吸收一课三练提能培优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二章人体的营养2消化和吸收一课三练提能培优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二章人体的营养2消化和吸收一课三练提能培优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二章人体的营养2消化和吸收一课三练提能培优新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二章人体的营养2消化和吸收一课三练提能培优新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二章人体的营养2消化和吸收一课三练提能培优新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二章人体的营养2消化和吸收一课三练提能培优新人教版.docx

《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二章人体的营养2消化和吸收一课三练提能培优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二章人体的营养2消化和吸收一课三练提能培优新人教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二章人体的营养2消化和吸收一课三练提能培优新人教版.docx

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二章人体的营养2消化和吸收一课三练提能培优新人教版

消化和吸收

一课三练·提能培优

知识点一 食物的消化

1.(2017·黄冈质检)淀粉、蛋白质、脂肪被分解的终产物依次是 (  )

A.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

B.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C.甘油和脂肪酸、葡萄糖、氨基酸

D.甘油和脂肪酸、氨基酸、葡萄糖

【解析】选B。

淀粉消化终产物是葡萄糖,蛋白质消化终产物是氨基酸,脂肪消化终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

所以,淀粉、蛋白质、脂肪被分解的终产物依次是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2.位于消化道壁上的消化腺是 (  )

A.肝脏   B.胰腺   C.肠腺   D.腮腺

【解析】选C。

胃腺、肠腺都位于消化道壁内。

腮腺、肝脏、胰腺都位于消化道外。

【易错警示】不要误认为消化腺都在消化道壁

肠腺和胃腺都是黏膜上皮凹陷形成的,位于消化道壁。

唾液腺、胰腺和肝脏都位于消化道外,其分泌物经导管流入消化道内。

知识点二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

3.某兴趣小组做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时,设计了如下两组实验(1和2为试管编号),其中有一处不合理的地方,下列的更改正确的是 (  )

编号

加入物质

控制条件

检验方法

1

淀粉液+2毫升唾液

充分搅拌,100℃水浴10分钟

加2滴碘液

2

淀粉液+2毫升清水

充分搅拌,100℃水浴10分钟

加2滴碘液

A.2号试管中清水的量改为5毫升

B.100℃水浴10分钟改为37℃水浴10分钟

C.碘液改为双缩脲试剂

D.1号试管中的搅拌时间改为1分钟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唾液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设计。

本实验的变量是唾液,故应该放等量的清水和唾液;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是37℃,故应将100℃水浴10分钟改为37℃水浴10分钟;可用碘液验证淀粉的存在;只要充分搅拌即可,没有时间限制。

【互动探究】上题中滴加碘液后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提示:

1号试管不变蓝,2号试管变蓝。

4.(2017·沈阳质检)针对“唾液对淀粉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吗?

”这一问题,“阳光”生物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将下列探究活动的有关内容填写完整。

(1)取两支相同的洁净试管,分别标记为1号、2号,各加入2毫升淀粉糊。

(2)在1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在2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__________,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设置________实验。

(3)将两支试管充分振荡,使试管内的物质混合均匀,这相当于口腔中________(A.舌 B.牙齿)的搅拌作用。

(4)把两支试管同时放入37℃的温水中,5分钟后取出两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

观察到的现象:

________号试管不变蓝,因为淀粉已经被分解。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口腔中的__________对淀粉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解析】

(2)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应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设置对照实验。

(3)将两支试管充分振荡,使试管中的物质混合均匀,这相当于舌的搅拌。

(4)把两支试管同时放入37℃的温水中,5分钟后取出试管,滴加碘液,会发现2号试管不变蓝,因为淀粉已经被分解。

(5)通过实验可知,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答案:

(2)唾液 对照 (3)A (4)2 (5)唾液

知识点三 营养物质的吸收

5.(2017·太原质检)食物成分中不经过消化就被消化道吸收的是 (  )

A.糖类、脂肪、蛋白质      B.蛋白质、无机盐、水

C.脂肪、维生素、无机盐D.水、无机盐、维生素

【解析】选D。

本题考查营养物质的特点。

维生素、水和无机盐都是小分子物质,都能溶于水,可被人体消化道上皮细胞直接吸收进入血液。

【变式训练】

各类营养物质在人体消化道内开始被消化的顺序是 (  )

①蛋白质 ②淀粉 ③脂肪 ④无机盐

⑤纤维素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③②①  D.②①③

【解析】选D。

本题考查食物的消化。

口腔内有唾液腺分泌的唾液,能初步消化淀粉,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中有肝脏分泌的胆汁、胰腺分泌的胰液和肠腺分泌的肠液,能够消化脂肪。

【易错警示】并不是所有的营养物质都需要消化后才能被吸收

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成分都是大分子有机物,不溶于水,不能被直接吸收,需要消化成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

而水分、无机盐和维生素则不需要消化,能够被直接吸收。

6.消化道的各器官中具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是 (  )

A.口腔、胃、小肠B.口腔、小肠、大肠

C.食道、胃、小肠D.胃、小肠、大肠

【解析】选D。

本题考查营养物质的吸收。

消化道的七个器官中,只有胃、小肠和大肠具有吸收功能。

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7.(2017·株洲模拟)下列叙述中,哪一项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无关 (  )

A.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B.小肠长约5~6米

C.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D.小肠内表面有小肠绒毛

【解析】选C。

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功能无关。

1.馒头是我们的主食,其中的淀粉等大分子物质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

人体内参与淀粉消化的消化液有 (  )

A.胃液、胆汁、胰液B.唾液、肠液、胰液

C.胆汁、肠液、胰液D.唾液、胃液、肠液

【解析】选B。

淀粉在消化道的消化过程是:

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将其彻底消化为葡萄糖。

因此人体内参与淀粉消化的消化液有唾液、肠液和胰液。

2.有些对胃有较大刺激的药物,都装在淀粉胶囊中给人服用,以避免对胃产生刺激。

关于这种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淀粉在口腔内变成麦芽糖便于服用

B.胃对淀粉消化缓慢,药物慢慢地渗透出来

C.淀粉不在胃内被消化,药物顺利进入小肠

D.淀粉在口腔内变成葡萄糖,缓冲药的苦味

【解析】选C。

本题考查淀粉的消化过程及分析能力。

淀粉只在口腔和小肠中消化,如果把药物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给人服用,淀粉胶囊在口腔中来不及消化就进入胃,在胃中胃液又不能消化淀粉,整个胶囊会顺利地进入小肠,因而药物不会散落出来刺激胃。

3.(2017·成都质检)某人因患有比较严重的胆囊结石,医生将其胆囊切除,那么你建议他手术后应该少吃富含哪一营养成分的食物 (  )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D.维生素

【解析】选B。

患胆囊结石的病人,其储存的胆汁减少,影响脂肪的消化。

所以切除胆囊的人,建议他少吃富含脂肪的食物。

4.(2017·莱芜质检)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是由糖类提供的。

下列消化液中不存在淀粉酶的是 (  )

A.唾液B.胃液C.肠液D.胰液

【解析】选B。

唾液、肠液和胰液中都含有淀粉酶,都能消化淀粉;胃液中只含有胃蛋白酶,只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5.(2017·威海质检)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口腔是消化淀粉最主要的场所

B.胃液可初步消化蛋白质、脂肪

C.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对食物消化不起作用

D.肠液和胰液中都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解析】选D。

肠液和胰液中都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D正确;消化淀粉的主要场所是小肠,A错误;胃液可初步消化蛋白质,不能消化脂肪,B错误;胆汁不含消化酶,但能乳化脂肪,C错误。

6.在试管内加入2mL的食用油,再加入新配制的“X消化液”1mL,充分振荡后,置于37℃的温水中5min,发现植物油消失了。

则“X消化液”的成分最可能是

 (  )

A.唾液、胃液、肠液B.胃液、胆汁

C.胰液、肠液、胆汁D.胃液、胰液

【解析】选C。

本题考查脂肪的消化。

脂肪的消化首先是脂肪在胆汁的作用下形成脂肪微粒,从而增加酶与脂肪的接触面积;肠液和胰液中有消化脂肪的酶,将脂肪最终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变式训练】

下列哪种消化液能将淀粉彻底消化成葡萄糖 (  )

A.唾液   B.胃液   C.胰液   D.胆汁

【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淀粉的消化。

唾液中的淀粉酶只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胃液中的蛋白酶只能初步消化蛋白质;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其中的淀粉酶将淀粉消化成麦芽糖,麦芽糖酶将麦芽糖消化成葡萄糖;胆汁不含消化酶,只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

7.医生从某病人的消化道内取出一些内容物,经化验有氨基酸、少量麦芽糖、脂肪等。

这些物质最可能是从哪里取出的 (  )

A.口腔B.胃C.小肠D.大肠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内容物中有氨基酸,氨基酸是蛋白质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分解产生的。

【解析】选C。

本题考查食物的消化。

在口腔内只能初步消化淀粉形成麦芽糖,在胃内只能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器官,能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将麦芽糖分解成葡萄糖。

8.分别向盛有2毫升植物油的甲、乙两个试管中各滴加等量的胆汁和清水,静置一段时间后,甲试管中的植物油明显减少。

原因是 (  )

A.胆汁将脂肪消化成了甘油和脂肪酸

B.胆汁使植物油挥发性增强

C.胆汁将脂肪大颗粒乳化成了小颗粒

D.胆汁与脂肪发生了化学反应

【解析】选C。

本题考查胆汁的作用。

胆汁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故甲试管中的植物油明显减少,清水对脂肪无任何作用,故乙试管中的植物油不变。

【易错警示】不要误认为胆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虽然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将脂肪变成脂肪微粒,但胆汁中不含任何消化酶。

9.(2017·荆门质检)下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②是肝脏,它分泌的胆汁的主要作用是乳化脂肪

B.④是胰腺,它分泌的胰液可消化多种营养物质

C.⑤是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D.⑥是大肠,它能消化小肠没有消化完的营养物质

【解析】选D。

题图中①是咽,②是肝脏,③是胃,④是胰腺,⑤是小肠,⑥是大肠。

肝脏能分泌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胰腺分泌的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可消化多种营养物质;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大肠只有吸收功能,没有消化功能。

10.(2017·莱芜质检)下列关于如图的叙述中,

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酶

B.②能消化蛋白质

C.③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

D.④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解析】选A。

①是肝脏,分泌胆汁,但里面不含消化酶,只对脂肪起乳化作用;②是胃,里面含有胃蛋白酶,对蛋白质起到初步消化作用;③是胰腺,分泌胰液,含消化食物的多种消化酶;④是小肠,含有肠液、胰液、胆汁,能对脂肪、淀粉、蛋白质进行最终消化,所以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11.下图表示食物中的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各部位(A~E)被消化的程度。

请据图回答(方括号内填字母,横线上填名称):

(1)细嚼米饭,会感到一丝丝的甜味,是因为唾液中含有淀粉酶,能初步消化[ ]曲线所代表的营养成分。

(2)鸡蛋所含有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在[ ]____________中开始被消化的。

(3)表示脂肪消化过程的是[ ]曲线。

能对脂肪起乳化作用的胆汁由肝脏分泌后储藏在________________中,经导管流入________________对脂肪起乳化作用。

(4)食物的消化过程主要是在[ ]______________中进行的。

【解析】本题考查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1)口腔中唾液腺能够分泌唾液,其中的唾液淀粉酶可以把淀粉转化成麦芽糖,所以我们细嚼米饭时,会感到有甜味。

淀粉最终在小肠内被消化为葡萄糖。

因此,曲线X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

(2)鸡蛋富含蛋白质,蛋白质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将蛋白质彻底消化为氨基酸。

(3)脂肪在小肠里开始消化,最终在小肠里被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因此,曲线Z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肝脏分泌的胆汁储藏在胆囊里,经导管流入十二指肠对脂肪起乳化作用。

(4)由图可知,三种物质均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

小肠长5~6米,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

答案:

(1)[X] 

(2)[C]胃 (3)[Z] 胆囊 十二指肠

(4)[D]小肠

12.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中,分别对三支试管进行如表处理:

1号试管

2号试管

3号试管

馒头碎屑

馒头碎屑

馒头块

2mL唾液

2mL清水

2mL唾液

搅拌

搅拌

不搅拌

2滴碘液

2滴碘液

2滴碘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三支试管一起放在________℃的温水中5~10分钟,以保证酶的最大活性。

(2)此实验可形成________组对照实验。

(3)1号试管不变蓝,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为________。

(4)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液中,除唾液、肠液外,还有________也能帮助淀粉的消化。

【解析】

(1)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最强的温度是37℃,因此三支试管都要放在37℃的温水中5~10分钟,以保证酶的最大活性。

(2)该实验设置了两组对照实验:

1号试管与2号试管以唾液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1号试管与3号试管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淀粉消化的促进作用。

(3)将这三支试管都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10分钟后取出,加碘液并摇匀,滴加碘液后1号试管不变蓝,原因是1号试管中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色。

(4)淀粉的消化起始于口腔,口腔里的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对部分淀粉进行初步的消化,使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小肠是将淀粉消化为最终产物的器官,小肠里含有肠液、胰液等消化液,它们都含有消化淀粉的酶。

答案:

(1)37 

(2)两 (3)麦芽糖 (4)胰液

13.(2017·潍坊质检)下面是某合作学习小组同学在学习“人体的营养”有关知识后,在一次小组讨论会上,对自己的一些生理活动进行了梳理和归纳。

请你认真阅读后,结合图甲(消化系统模式图)和图乙(与小肠相通的消化腺)回答下列问题:

(1)小芳说,早晨我吃了一个馒头,馒头的消化是从图甲中的[ ]________开始的。

(2)小洁说,早晨我吃了个鸡蛋,鸡蛋中含有的蛋白质是从图甲中的[ ]__________开始初步消化的。

(3)洋洋说,早晨我吃了油条和豆浆,油条中的脂肪,需要通过图乙结构中的[ ]________分泌的________乳化后才能进行化学性消化。

(4)涛涛说,不管你吃的馒头、鸡蛋,还是油条和豆浆,最终消化后,都要到图甲结构中的[ ]________才能被吸收,因为该结构是消化食物吸收养料的主要场所。

(5)小婧说,图乙中,结构[2]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其原因是有[3]分泌的消化液流入这里,有[5]分泌的________流入这里,还有肠壁内的肠腺分泌的肠液也流入这里。

【解析】本题考查消化和吸收的相关知识。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端。

(1)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口腔内有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内的唾液淀粉酶能把淀粉消化为麦芽糖。

(2)胃内有胃液,胃液内的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3)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但能乳化脂肪,从而促进脂肪的消化。

(4)小肠是消化食物吸收养料的主要场所。

(5)小肠的起始端叫十二指肠,肝脏分泌的胆汁、胰腺分泌的胰液都由这里流入小肠。

答案:

(1)[2]口腔 

(2)[4]胃 (3)[3]肝脏 胆汁

(4)[6]小肠 (5)胰液

1.(2017·枣庄学业考)淀粉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a是麦芽糖

B.淀粉消化的产物主要在小肠内吸收

C.糖类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D.淀粉是消化道中最早进行化学性消化的物质

【解析】选A。

题图中的a为葡萄糖,A项错误;淀粉消化的产物主要在小肠内吸收,B项正确;糖类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C项正确;淀粉在口腔内就开始消化,是最早进行化学性消化的物质,D项正确。

2.(2017·宜兴学业考)下列有关人体消化和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食道只有储存食物的作用,没有消化吸收功能

B.小肠是人体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C.胆汁有助于脂肪消化是由于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D.淀粉的化学性消化的起始部位是胃

【解析】选B。

本题考查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和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吸收过程。

食道是食物由咽进入胃的通道,不能储存食物,能储存食物的器官是胃;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是能够乳化脂肪,促进脂肪的消化;淀粉的化学性消化的起始部位是口腔。

3.(2017·达州学业考)下图为某同学设计的一个关于检验唾液淀粉酶能够消化淀粉的实验装置。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实验操作顺序是②→④→③→①

B.图①中,滴管加入碘液后,实验现象是1号试管不变蓝,2号试管变蓝

C.除了唾液能消化淀粉,胰液、肠液也能消化淀粉

D.如果要求你设置一个实验验证“口腔中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作用”,可以用馒头块和馒头碎屑来做实验

【解析】选B。

本题考查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探究实验。

B项中的实验现象应该是1号试管变蓝,2号试管不变蓝,因为2号试管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所以遇到碘液不变蓝,1号试管中的清水不能将淀粉分解,因此遇碘变蓝。

4.(2017·烟台学业考)在探究“食物在口腔内的消化”时,先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馒头碎屑,然后按照下表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

推测滴加碘液后不变蓝的试管是 (  )

试管

清水或唾液

2mL清水

2mL唾液

2mL清水

2mL唾液

温度

37℃

37℃

0℃

0℃

A.①B.②C.③D.④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①号试管不含唾液淀粉酶不能消化淀粉,淀粉遇碘变蓝;②号试管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在适宜的温度下将淀粉消化,故滴加碘液不变蓝;③号试管既不含唾液淀粉酶也没有适宜的温度,不能消化淀粉;④号试管温度过低,影响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5.(2017·连云港学业考)小肠是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小肠能分泌胆汁,参与脂肪的消化

B.小肠绒毛壁由多层上皮细胞构成

C.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蛋白质不经过消化就能被小肠直接吸收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中含有多种消化液,大分子有机物只有消化分解为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小肠吸收。

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皱襞表面的突起称为小肠绒毛,小肠绒毛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有利于物质由小肠吸收至周围的毛细血管中。

6.(2017·潍坊学业考)下列有关人体消化与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既有消化作用,又有免疫作用的消化液是唾液

B.饭后立即进行剧烈活动会造成胃肠的血液量减少,从而影响消化

C.维生素主要在小肠内被消化分解后吸收

D.手术病人适量补充蛋白质类食物有利于伤口愈合

【解析】选C。

本题考查人体消化吸收的相关知识。

维生素是小分子物质,不需要消化直接被吸收。

7.(2016·泉州学业考)下图中,分泌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的器官是 (  )

A.①B.③C.④D.⑤

【解析】选B。

题图中①是唾液腺,②是食道,③是肝脏,④是胃,⑤是胰腺,⑥是小肠,⑦是大肠。

其中[③]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把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脂肪的消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