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中考古诗词阅读专题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7757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 中考古诗词阅读专题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 中考古诗词阅读专题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 中考古诗词阅读专题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 中考古诗词阅读专题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 中考古诗词阅读专题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 中考古诗词阅读专题七.docx

《初中语文 中考古诗词阅读专题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 中考古诗词阅读专题七.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语文 中考古诗词阅读专题七.docx

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阅读专题七

2021中考古诗词阅读专题(七)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1.理解诗歌内容,填空。

“丝方尽”中的“丝”在文中谐音“思”,属双关语,暗指对人的思念。

2.“东风无力百花残”这句景物描写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点明离别的季节,渲染离别的气氛,烘托人物凄楚的

心情。

3.“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两个“难”连用有什么含义?

“相见时难”的“难”指困难,“别亦难”的“难”指难受,两个“难”意思不同。

见面本来已很困难,所以分别时也更令人难受。

4.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将对方住处比作“蓬山”有什么深意?

将对方住处比作“蓬山”,含有可望而不可即之意。

其间必有难以逾越的障碍。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在今天现实生活中有什么延伸意义?

用以歌颂无私奉献的精神。

6.李商隐写了不少“无题”诗,以“无题”为题等于没有题目,你能够根据诗的内容或情感为本诗拟写一个题目吗?

请写下你拟的诗题。

相思。

(思念、愁思、离情等)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理解词的内容,填空。

①词中点明伤情的地点是西楼,时间是夜晚,季节是

秋季。

②这首词写景简练而有序,月如钩一句是写仰视之景;

寂寞梧桐庭院锁清秋一句是写俯视之景。

③上片中的词语“清秋”,既点出了时令,又写出了词

人孤独(或寂寞、凄凉等)的心绪。

2.“无言独上西楼”中“独”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情感。

3.赏析“月如钩”中“钩”字的妙处。

运用比喻,形象地将残月比作玉钩,渲染孤寂凄凉的

环境;“钩”谐音“勾”,勾起词人离恨,为下文直抒胸臆铺垫蓄势。

4.结合全词,理解“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中“一般滋

味”的具体含义。

“一般滋味”指离愁别恨,亡国之愁。

5.“剪不断,理还乱”以丝喻愁,写

出了离愁怎样的特点?

“剪不断”写出离愁繁多和绵长的特点;

“理还乱”写出了离愁的纷繁杂乱,难以理清的特点。

6.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作为亡国之君的哀之痛、思之切。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理解词的内容,填空。

①这首词围绕一个“异”字,描绘了塞下独特的景象。

②词的上片侧重于描写,表现了边塞秋色,下片侧重

于抒情,表达了思乡之情,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2.“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

的哪些特点?

突出了塞下秋天的:

天冷;声杂;城孤。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两句,揭示了作者和征人们怎样的共同心理?

这一句画龙点睛、点明主旨,揭示了作者和征人浓浓的思乡愁绪。

4.这首词意境深邃,请你选择一个角度对“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一句进行赏析。

示例1:

本句采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通过悠悠不

绝的羌管声的动与遍地浓霜的静,来描绘边关的冷寂,抒

发将士们浓浓的思乡情。

示例2:

本句从听觉与视觉描写的角度入手,通过悠悠不绝的羌管声与遍地白霜,表现将士们彻夜难眠、思念家乡的情怀。

示例3:

本句采用相互映衬的写法,用霜满地映衬白发,用羌管悠悠映衬征夫泪,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忧国思家的情怀。

5.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理解词的内容,填空。

①词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夕阳、落花和归燕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②“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的“独”字透露出作者落寞、孤独的情感。

2.这首词上片和下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词的上片因今思昔,追忆难忘的欢聚,感叹时光的易逝;下片则描写落花、归燕,抒发伤春怀人的感叹。

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结合全词简要概括。

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春色飘零的怅惘,物是人非之感和孤独寂寞之情。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两句诗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5.这首词中多处运用对比的写法,请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示例1:

“新”与“旧”的对比。

“新”是唱新词的环境,“旧”是饮酒唱词的环境——旧亭台,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今是昨非的怅惘情思。

示例2:

“去”与“来”的对比。

“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来去对比,增加了对时光逝去的惋惜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