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证上岗考核试题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8358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6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持证上岗考核试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持证上岗考核试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持证上岗考核试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持证上岗考核试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持证上岗考核试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持证上岗考核试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持证上岗考核试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持证上岗考核试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持证上岗考核试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持证上岗考核试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持证上岗考核试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持证上岗考核试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持证上岗考核试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持证上岗考核试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持证上岗考核试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持证上岗考核试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持证上岗考核试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持证上岗考核试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持证上岗考核试题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持证上岗考核试题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持证上岗考核试题库.docx

《持证上岗考核试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持证上岗考核试题库.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持证上岗考核试题库.docx

持证上岗考核试题库

一、碘化物2

二、总硬度4

三、甲醛5

四、游离氯和总氯8

五、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化物9

6、硫酸雾15

7、氯化氢17

8、甲醛

九、重量法22

十、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23

十一、离子色谱法26

十二、氯化氢26

十三、硫酸雾27

十五、分光光度法30

(二)二氧化硫30

十六、臭氧33

1、碘化物

分类号:

W6-11

主要内容

碘化物的测定催化比色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法》(第四版)

一、填空题

1.催化比色法测定水中碘化物,在条件下,碘离子对的反应具有催华通力,而且此作用与碘离了在量呈非线性。

答案:

酸性亚砷酸与硫酸铈

2.测定水中碘化物的催化比色法,适用于测定饮用水、地下水和中的碘化物,其最低工检出浓度为ug/L.

答案:

清洁地表不1

3.测定水中碘化物时,根据碘含量的高低选择测定方法。

对于碘含量极微的水样,一般采用

对稍高浓度的水样可采用。

答案:

催化缘色法无色结晶紫外光度法

二、判断题

1.催化比色法测定水中碘化物时,加入过量的具敏反应的氯化钠,可降低碘的非催化型的生成和银与汞的仰制作用,消除干扰。

()

答案:

正确

2.催化色法测定水中碘化物时,绘制标准曲线显示碘离子浓度与测得吸光度值成正比,但不呈直线关系,而是两端向上弯曲。

()

答案:

错误

正确答案为:

催化比色法测定水中碘化物时,绘制标准曲线显示碘离子浓有度与测得吸光庆功会反比,但不呈直线关系,而是两端向上弯曲。

3.催化缘色法测定水中碘化物时,欲将每毫升含1.00mg碘离子的碘化物标准贮备液稀释至每毫升含0.010ug碘离子标准使用液1000ml,直接用小刻度吸管量取碘化物标准贮备液于容量瓶中稀释即可。

()

答案:

错误

正确答案为:

应逐级稀释。

4.催化缘色法测定水中碘化物时,用于终止反应的硫酸亚铁溶液用当天配制,并需要标定其浓度。

()

答案:

错误

正确答案为:

应逐级稀释。

5.催化比色法测定水中碘化物时,实验用水为无碘水,必要时,可在每升水中加2g氢氧化钠,并经蒸馏后供用。

()

答案:

正确

6.催化缘色法测定水中碘化物时,水样采集和贮存的容器可用聚乙烯瓶,也可使用硬质玻璃()

答案:

正确

7.催化缘色法测定水中碘化物时,催化反应与温度、时间极为有关,故应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并按规定时间操作。

()

答案:

正确

三、选择题

1.催化比色法测定水中碘化物时,水样采集后应尽快测定。

必要时,保存于2-5度,并于

小时内完成测定。

A.6C.24C.48D.12

答案:

B

2.催化比色法测定水中碘化物时,配制硫酸铈铵溶液的方法是称取13.38g硫酸铈铵溶于水,加入44ml,稀释至1L。

A.浓盐酸B.稀硫酸C.浓硫酸D.浓硝酸

答案:

C

3.催化缘色法测定水中碘化物时,加入终止剂后,剩余的高铈离子与亚铁离子反应生成高铁离子,高铁离子与硫氰酸钾生成稳定的。

A.红色络合物B.黄色络合物C.浅绿色络合物D.无色络合物

答案:

A

4.催化比色法测定水中碘化物时,氯化钠中若含碘较高,可用对氯化钠进行重结晶。

A.加热法B.水-乙醇混合液C.蒸馏法D.精馏法

答案:

B.

5.催化比色法测定水中碘化物时,选用的波长为nm。

A.640B.520C.510D.460

答案:

C

6.催化比色法测定水中碘化物时,应在测定水样绘制校准曲线。

A.之前B.之后C.同时

答案:

C

四、问答题

1.在催化比色法测定中碘化物过程中,为何要严格控制时间至“秒”、温度控制在±0.5度?

答案:

碘离子对亚砷酸与硫酸铈的氧化还原反应具有催化作用,而此催化反应的程度与温度、时间有关,只有严格控制反应的温度和时间(以秒“为单位控制加入氧化剂和终止氧化还原反应试剂的时间),才能保证碘离子的存在量与反应剩余的高铈离子呈非线性比例关系。

2.简述催化比色法测定水中碘化物中校准曲线的绘制步骤。

答案:

(1)于加入系列碘化物标准使用液的25ml比色,加水至10.0ml,顺次加入1.00ml氯化钠溶液、0.50ml亚砷酸溶液和1.00ml(1+3)硫酸溶液,混匀。

(2)置于30度±0.5度恒温水浴中,温度平衡后,每隔30s分别加入1.00ml硫酸铈溶液。

(3)放回水浴中,经15min正负5s后取出,按原顺序每隔30s分别加入1.00ml硫酸亚

铵溶液。

(4)此时黄色高价铈离子的颜色应消失,随即按顺序每隔30S分别加入1.00ml硫氰酸

溶液,混匀。

(5)放置15min后,于510nm处,以水为参比,用光程长10mm比色皿继续按顺序每隔30

测量吸光度。

3.简述催化比色法测定水中碘化物的方法原理。

答案:

在酸性条件下,碘离子对亚砷酸与硫酸铈的氧化还原反应具有催化能力,具此作用与碘离子存在量呈非线性比例。

在间隔一定时间后,加入硫酸亚铁铵以终止反应。

残存在高铈离子与亚铁反应,成正比例我地生成高铁离子,后者与硫氰酸钾生成稳定的红色络合物。

4.简述催化比色法测定水中碘化物时,所绘制校准曲线的碘离子浓度与所测得的吸光度的线性特点。

答案:

催化比色法测定水中碘化物,绘制校准曲线的碘离子浓度与所测得的吸光度成正比,但不成直线关系且两端向上弯曲。

二、总硬度

分类号:

W5-6

《水质钙和镁总量的测定EDTA.滴定法》(GB/T7477-1987)

一、填空题

1.EDTA.滴定法测定水的总硬度中,滴定接近终点时,由于络合反应缓慢,因此应放慢滴定速度,但整个滴定应在min内完成,以便使的沉淀减至最少。

答案:

5碳酸钙

2.欲保存测定总硬度的水样,应在水样中加入,使PH为左右。

答案:

硝酸1.5

3.EDTA滴定法测定总硬度时,若水样中铁离子≤30mg/L,应在临滴定前加入250mg或加入数毫升,以掩蔽铁离子。

答案:

氯化钠三乙醇胺

二、判断题

1.EDTA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其组成比几乎均为1:

1()

答案:

正确

2.水中钙、镁离子和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结合时形成的硬度即为碳酸盐硬度。

()

答案:

错误

正确答案为:

为非碳酸盐硬度

3.用EDTA.滴定法测定水的总硬度时,在缓冲溶液中加入镁盐,是为了使含镁较低的水样在滴定时终点更明显。

()

答案:

正确

4.总硬度是指水样中各种能和EDTA.络合的金属离子的总量。

()

答案:

错误

正确答案为:

总硬度是指水中钙和镁的总浓度。

5.《水质钙和镁总量的测定EDTA滴定法》(GB/T7477-1987)适用于测定地下水和地表水,也适用于测定海水。

()

答案:

错误

正确答案为:

不适用于含盐量高的水。

6.EDTA滴定法批量测定水的总硬度时,可以在各试样中加入缓冲溶液及铬黑T完毕后,再逐个进行滴定。

()

答案:

错误

正确答案为:

加入缓冲溶液及铬黑T后不能放置,应立即滴定,以防止铬黑T氧化和碳酸钙沉淀产生。

7.用络合滴定法测定水样硬度时,因为室温过低会使反应灵敏度降低,所以可适当加热试样后测定。

()

答案:

正确

三、选择题

我国规定的硬度单位用每升水含有表示。

()

A..CAO毫克数B.CaCO3毫克数C.10mgCAO毫克数

答案:

B.

四、问答题

用络合滴定法测定水的硬度时,应将PH控制在什么范围,为什么?

被滴定溶液的酒红色是什么物质的颜色?

亮蓝色又是什么物质的颜色?

答案:

应将PH值控制在10.0±0.1,主要Ca2+,Mg2+与EDTA络合物的稳定性与终点的敏锐性,

被滴定溶液的酒红色是络黑T与Ca2+Mg2+络合物的颜色;由酒红色敏锐地变为亮蓝色,

是游离指示剂的颜色。

五、计算题

称取7.44gEDTA.溶于1000ml蒸馏水中,配制成EDTA滴定液,经标定后的浓度为19.88mmol/L,用该溶液滴定50.0ml某水样共耗去5.00mlEDTA,问:

(1)EDTA.标淮溶液的配制值是多少?

(以mmol/L表示)

(2)水样的总硬度是多少?

(以C.A.C.O3表示)

答案:

(1)EDTA的配制值

 水样的总硬度=

三、甲醛

分类号:

W6-22

主要内容

《水质甲醛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GB/T13197-1991)

一、填空题

1.《水质甲醛的测定乙酮酰丙分光光度法》(GB/T13197-1991)适用于测定地表水和工业废水中的甲醛,但不适用于测定中的甲醛。

答案:

印染废水

2.根据《水质甲醛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GB/T13197-1991)当试样体积为25.0ml,比色皿为100mm时,甲醛的最低检出浓度为mg/L,测定上限为mg/L.

答案:

0.053.20

3.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甲醛,对受污染的地表水和工业废水样品进行预蒸馏时,向10ml试样中补加ml水,为的是防止有机物含量高的水样在蒸至最后时,有机物在硫酸介质中发生而影响甲醛的测定。

答案:

15炭化现象

4.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甲醛对受污染的地表水和工业废水样品进行预蒸馏时,对某些不适于在酸性条件蒸馏的特殊水样,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先将水样调至,再进行蒸馏。

答案:

弱碱性(PH8左右)

二、判断题

1.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甲醛时,如果水中氰含量高,可将水样在弱碱性PH=8左右条件下保存,使氰化物转变成氢氰酸逸出,以减小对甲醛测定的干扰。

()

答案:

错误

正确答案为:

应将水样在酸性(PH<2左右)条件上下保存,在弱碱性条件下预蒸馏。

2.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甲醛时,如果水样中含硫化物高,在弱酸性条件下可加入

10%乙酸锌溶液,使之生成硫化锌沉淀,再取滤液或上清液进行蒸馏。

()

答案:

正确

3.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甲醛时,如果水样中苯酚含量远远高于甲醛(苯酚浓度是甲醛的25倍以上)或者有机物种类复杂且含量相当高时,可试用弱碱性蒸馏方法处理。

答案:

正确

4.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甲醛时,在一般情况下,直接绘制标准曲线作为测定甲醛的校准曲线即可满足要求。

答案:

正确

5.用于测定甲醛的水样只可采集要在玻璃瓶中,不能在聚乙烯塑料瓶中保存。

()

答案:

错误

正确答案为:

用于测定甲醛的水样可采集在玻璃瓶中可以采集在聚乙烯塑料瓶中保存。

6.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甲醛时,乙酰丙酮的纯度对空白试验吸光度没有影响。

()

答案:

错误

正确答案为:

乙酰丙酮的纯度对空白试验吸光度有影响。

三、选择题

1.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甲醛时,已配制好的大约1mgl的甲醛储备液,置冰箱4℃下可保存。

()

A.6dB.6个星期C.6个月

答案:

C

2.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样中甲醛时,用浓硫酸固定后的清洁地表水样品,调节为

后再进行分析。

()

A.中性B.碱性C.酸性

答案:

A

3.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甲醛时,加入显色剂后,比色前应于45-60度水浴加热min。

()

A.3B.13C.30

答案:

C

4.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甲醛时,甲醛贮备液的浓度需要标定,最常用的标定方法是()

A.硝酸汞法B.酚酞法C.碘量法

答案:

C

5.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甲醛中,标准曲线绘制时做如下操作:

取数支25nl比色管,分别加入0、0.20、0.50、1.00、3.00、5.00和8.00ml甲醛标准使用液,加水至标线,加入2.50ml乙酰丙酮溶液,混匀,然后于度水浴中加热30min.()

A.25-40B.35-50C.45-60D.55-70

答案:

C

6.测定甲醛的水样采集后应尽快送实验室分析,否则需在每升样品中加入1ml浓硫酸(特殊样品除外)使样品的PH≤,并在24小时内分析。

()

A.4B.3C.2D.1

答案:

C

四、问答题

1.简述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甲醛的原理。

答案:

在过量铵盐存在下,甲醛与乙酰丙酮生成黄色化合物,于414nm波长处测量其吸光度。

2.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甲醛时,对于清洁地表水、受污染的地表水和工业废水,测定前水样的预处理过程有什么不同?

答案:

对无色、不浑浊的清洁地表水调至中性后,可直接进行测定。

对受污染的地表水和工业废水,应在100ml试样中,另加15ml水,加3-5ml浓硫酸后进行预蒸馏。

3.水中甲醛的测定多采用乙酰丙酮光度法。

简述惭酰丙酮光度法的优点。

答案:

此法具有试剂来源方便、选择性较好、操作简便、准确度高等优点。

4.简述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甲醛时,所配制的乙酰丙酮显色剂中为何加入乙酸铵和冰乙酸试剂?

答案:

因为甲醛与乙酰丙酮在PH值为5.5-6.5的溶液中反应,显色稳定,为此选择了乙酸铵一乙酸缓冲体系,以使样品溶液的PH值控制在最佳显色范围内。

5.简述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甲醛时,对于较强酸性或碱性的样品需预先调至中性后再加显色剂显色的原因。

答案:

因为甲醛与乙酰丙酮在PH值为5.5-6.5的溶液中反应显色稳定,对于较强酸性或碱性的样品需预先调至中性后再加显色剂显色,目的是使样品溶液始终保持在较适合的酸度条件下,使样品溶液的PH控制在最佳显色条件。

6.简述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甲醛时,显色剂乙酰丙酮的性质及其配制与保存过程中的主要注意事项。

答案:

乙酰丙酮为无色或微黄色液体,易燃。

由于乙酰丙酮易被氧化,使其颜色逐渐变黄,造成试剂空白底色加深。

因此配制好的显色剂溶液应置棕色瓶于冰箱内保存。

发现溶液黄色较深需要重新配制,通常所配制的显色剂溶液至少可稳定1个月,若乙酰丙酮试剂本身黄色较深需蒸馏精制后再用。

五、计算题

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甲醛时,采集地表水试样100ml,取其10.0ml样于25ml比色管中用纯水稀至标线,按方法要求进行分析,已知25ml比色管甲醛含量为2.00ug/ml,求该水样中的甲醛浓度。

答案:

2.00×25.0/10.0=5.00(mg/L)

4、游离氯和总氯

分类号:

W6-6

主要内容

《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GB/T11898-1989)

一、填空题

1.总氯是以或或两者形式存在氯。

答案:

游离氯化合氯

2.电镀废水中加氯是为了。

答案:

分解有毒的氰化物

二、判断题

1.氯在水中很不稳定,因此,如果不能及时测定,应加入稳定剂固定。

()

答案:

错误

正确答案为:

应在采样现场测定。

2.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测定水中游离氯和总氯时,如果水样浑浊或有色,不可过滤或脱色,以免游离氯损失。

()

答案:

正确

3.N,N-二乙基-1,4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游离氯时,如加入的DPD试剂与游离氯反应产物所显深红色很快裉尽,是因为水样中游离氯浓度较高,被氧化而显色的试剂随即又被游离氯漂白,此时应将样品稀释后再测定()。

答案:

正确

4.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测定水中游离氯和总氯时,如果水样中有机物含量较高,则需较长的时间才能显色完全,所以操作时应进行多次测量,以便选取显色相对稳定后的测量值。

()

答案:

正确

三、选择题

1.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游离氯时,如果水样浑浊或有色,将影响测定,可采用法,以降低其干扰影响。

()

A.过滤或脱色B.补偿C.以水样作参比

答案:

B

四、问答题:

1.N,N-=2基-1-2基,4苯二胺滴定法及分光光度测定水中游离氯的干扰有哪些?

如何消除?

答案:

(1)氧化锰和化合氯对游离氯测定都有干扰,两者共存时可单独测定,并在结果计算中予以校正。

(2)其他氧化剂也有干扰,常见的二价铜离子和三价铁离子可被缓冲液和DPD试液中的NA.2EDTA掩蔽,铬酸盐的干扰可加入氯化钡消除。

3.测定水中游离氯和总氯有几种方法?

每种方法适用于测定什么浓度范围的水样?

答案:

测定方法主要有3种:

碘量法、N,N-二乙基-1.4苯二胺(DPD)滴定法和DPD分光光度法。

碘量法适用于测定总氯含量大于1mg/L的水样。

DPD滴定法适用于测定游离氯浓度范围在0.03-5mg/L的水样。

DPD光度法适用于测定游离氯浓度范围在0.05-1.5mg/L的水样。

 

5、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化物

分类号:

G12

主要内容

①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石灰滤纸·氟离子选择电极法(GB/T15433—1995)

②环境空气氟化物质量浓度的测定滤膜·氟离子选择电极法(GB/T1543—1995)

③大气固定污染源氟化物的测定选择电极法(HJ/T67—2001)

一、填空题

1.环境空气中的无机气态氟化物以、等形式存在,颗粒物中有时也含有一定量的无机氟化物。

①②

答案:

氟化氢四氟化硅

2.滤膜·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氟化物时,将乙酸-硝酸纤维微孔滤膜放入磷酸氢二钾浸渍液中浸湿后沥干,摊放在大张定性滤纸上,于℃下烘干,装入塑料袋中,密封好放入中备用。

②.

答案:

40干燥器

3.大气固定污染源的氟化物系指气态氟和尘氟的总和。

《大气固定污染源氟化物的测定选择电极法》(HJ/T67—2001)中的气态氟用溶液吸收,尘氟指溶于的、与颗粒物共存的氟化物。

答案:

氢氧化钠盐酸溶液

4.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大气固定污染源中氟化物时,污染源中尘氟和气态氟共存时,采用烟尘采样方法进行,在采样管的出口串联三个装有75ml吸收液的吸收瓶,分别捕集尘氟和气态氟。

答案:

等速采样大型冲击式

5.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大气固定污染源中的氟化物,污染源中只存在气态氟时,可采用方法,在采样管出口串联两个装有50ml吸收液的多孔玻璃吸收瓶,以L/min的流速采集5~20min。

答案:

烟气采样0.5~2.0

6.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氟化物时,测定体系中的高价阳离子[例如三价铁离子、三价铝离子和Si(Ⅳ)]产生干扰,可以通过加入来消除。

高价阳离子浓度超过20mg/L时,需采用消除干扰。

①②

答案:

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蒸馏法

7.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氟化物时,所用试剂除另有说明外,均为纯试剂,所用水为。

①②③

答案:

分析去离子水

二、判断题

1.氟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自然界分布较广泛,多以氟化物(金属氟化物、氧化氢、四氟化硅)形式存在。

()①②③

答案:

正确

2.空气中氟化物主要来源于金属冶炼等行业,土壤中的氟化物也会随看飘尘等形式进入空气中。

()①②

答案:

正确

3.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试空气和废气中氟化物时,电池的电动势与溶液中的氟离子浓度呈线性关系。

()①②③

答案:

错误

正确答案为:

电池的电动势与溶液中的氟离子浓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

4.氟离子速择电极法测试空气和废气中氟化物时,制备好的氟标准储备液应储存于棕色玻璃瓶中。

()①②③

答案:

错误

正确答案为:

制备好的氟标准储备液应储存于聚乙烯瓶中保存。

5.目前我国用于测定烟气中氟化物的标准分析方法有两种,即: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和氟试剂分光光度法。

()③

答案:

错误

正确答案为:

只有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是标准分析方法。

6.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烟气中氟化物的方法具有快速、灵敏,适用范围宽、方法简便、准确、选择性好等优点。

()③

答案:

正确

7.大气固定污染源烟气中的尘态氟,多以尘粒状和雾滴状出现,其中包括水溶性氟、酸溶性氟和难溶性氟。

()③

答案:

正确

8.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大气固定污染源中的氟化物,样品的采集所使用的采样管与吸收瓶之间的连接管,采用聚四氟乙烯管或聚乙烯塑料管,并要求尽可能短。

()③

答案:

正确

9.《大气固定污染源氟化物的测定选择电极法》(HJ/T67—2001)适用于大气固定污染源有组织和无组织排放中氟化物的测定。

()③

答案:

错误

正确答案为:

该标准适用于大气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中氟化物的测定。

10.石灰滤纸·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试环境空气中氟化物时,制备石灰滤纸时应在干净无氟的条件下进行,于60~70"C下烘干,装入塑料盒(袋)中密封好,放入加入干燥剂的干燥器中备用。

()①

答案:

错误

正确答案为:

应放入不加干燥剂的干燥器中备用。

11.石灰滤纸·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试环境空气中氟化物时,在计算氟化物含量的公式中CF[μg/(dm3·d)]=(W一W0)/(S·n),S表示样品滤纸的面积(dm2)。

()①

答案:

错误

正确答案为:

S表示样品滤纸暴露在空气中的面积。

12.《大气固定污染源氟化物的测定选择电极法》(HJ/T67—2001)不能用于测定碳氟化物,如氟利昂。

()③

答案:

正确

三、选择题

1.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空气和废气中氟化物含量时,需要用插入制备好的溶液中进行测量。

()①②③

A.氟离子选择电极B.氟离子选择电极和甘汞电极

C.氟离子选择电极和PH电极

答案:

B

2.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氟化物含量时,用滤纸或滤膜采集的样品应在内完成分析。

()①②

A.6个月B.6个星期C.60d

答案:

B

3.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氟化物含量时,一般应进行分析。

()①②⑧

A.从低浓度到高浓度B.从高浓度到低浓度C.随机

答案:

A

4.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氟化物含量时,标准系列所建立的回归方程为y=bx+a,要求其相关系数r为.()①②③

A.>0.990B.<0.999C.>0.999

答案:

C

5.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氟化物含量时,标准系列的回归方程为y=bx+a,其斜率b应符合。

()①②

A.54+0.2tB.54.2tC.52.4t

答案:

A

6.滤膜·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氟化物含量时,采样时应在滤膜夹中装入磷酸氢二钾浸渍滤膜。

()②

A.一张B.两张C.三张

答案:

B

7.滤膜·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氟化物含量时,每批醋酸纤维滤膜都应做空白实验,并且空白滤膜的氟含量每张应小于μg。

()②

A.2.0B.1.0C.1.5

答案:

B

8.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大气固定污染源中氟化物含量时,所采集的样品在常温下可保存。

(.)③

A.一周B.一天C.一个月

答案:

A

9.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大气固定污染源中氟化物含量时,使用的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配制时,应调节pH为左右。

()③

A.5.2B.5.5C.5.8

答案:

B

10.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大气固定污染源中氟化物含量时,测定样品与绘制标准曲线时的温度之差不应超过±℃。

()③

A.2B.3C.4

答案:

A

11.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大气固定污染源中的尘氟样品时,将已采样的超细玻璃纤维滤筒按要求处理后,加入50ml盐酸溶液,用超声波提取30min后应放置后再按要求过滤、洗涤和转移。

()③

A.30minB.3hC.13min

答案:

B

12.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大气固定污染源中氟化物含量时,采样结束后将吸收瓶中的样品全部转移到,并按要求洗涤、编号和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