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第十二章 第二节《滑轮》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0677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5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 第十二章 第二节《滑轮》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 第十二章 第二节《滑轮》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 第十二章 第二节《滑轮》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 第十二章 第二节《滑轮》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 第十二章 第二节《滑轮》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人教版 第十二章 第二节《滑轮》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人教版 第十二章 第二节《滑轮》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人教版 第十二章 第二节《滑轮》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人教版 第十二章 第二节《滑轮》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人教版 第十二章 第二节《滑轮》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人教版 第十二章 第二节《滑轮》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 第十二章 第二节《滑轮》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 第十二章 第二节《滑轮》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 第十二章 第二节《滑轮》教学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 第十二章 第二节《滑轮》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第十二章第二节《滑轮》教学设计

《滑轮》教学设计

课题

第十二章第二节《滑轮》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知道滑轮的作用;

3.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二)过程与方法

在认识滑轮的过程中,体会对比的探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心生产、生活中滑轮的应用,有利用滑轮的意识。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教学难点:

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实验、归纳、对比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滑轮、细绳、钩码、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教学过程

引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照片,提出问题

展示滑轮组图,请学生观察图片中这种机械的结构。

展示教科书中旗杆和起重机的图片,提问:

下面两个滑轮在使用上有什么不同呢?

仔细观察,回答问题

 

滑轮:

边缘有凹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

看图,思考并回答:

国旗上升时,旗杆顶端的滑轮不随物体一起移动。

货物上升时,电动机下面的滑轮随物体一起移动。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分析,拉近物理与生活的关系,反映出物理是有用的。

 

新课讲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讲授

给出定滑轮的定义:

我们把不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演示实验

教师演示定滑轮试验,将数据填入表中。

请同学们结合实验,思考以下问题:

1.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什么?

2.使用定滑轮可以省力吗?

3.使用定滑轮可以省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吗?

总结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聆听

结合刚才的图片尝试理解这一概念

 

观察实验,分析数据

 

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不能省力。

不能省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

 

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和数据思考和总结定滑轮的特点。

讲授

给出动定滑轮的定义:

我们把随着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演示实验

教师演示动定滑轮试验,将数据填入表中。

请同学们结合实验,思考以下问题:

1.使用动滑轮能改变为动力的方向吗?

2.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吗?

3.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吗?

总结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费距离,且不改变力的方向。

 

不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可以省力。

费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

 

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和数据思考和总结定滑轮的特点。

课堂练习

1.定滑轮左端绳子下端挂着相同的重物,若在定滑轮右端的绳子自由端分别沿三个方向用力(如图所示),力的大小分别为:

F1、F2、F3,则(D)。

 

A.F1最大

B.F2最大

C.F3最大

D.三个力一样大

2.用滑轮按图甲、乙、丙所示三种不同方式,拉着同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分别是F1、F2、F3,则(D)。

A.F1>F2>F3 B.F2>F3>F1

C.F2>F1>F3

D.F3>F1>F2

参与练习

 

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反馈,为滑轮组的学习打好基础。

引导,提问

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能否得到这样一种机械,它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呢?

归纳学生的发言

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装在一起,应该就可以了。

定义:

我们把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组合,叫做滑轮组。

提问

它在工作时,有什么特点呢?

同学们可以结合前面所学习的知识,猜测一下。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

我们通过实验验证一下你的猜测是否正确。

提问:

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有哪些绕线的方法?

这两种绕线方法有什么不同?

请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绳子的起点:

2.拉力的方向:

3.拉力的大小:

4.移动的距离:

 

拓展实验

利用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可以怎样绕绳子呢?

讨论:

结合上面的四个问题,谈一谈,这两种绕线方法有什么不同?

 

不同的滑轮组有不同的绕线方法,有不同的拉力大小,有不同的移动距离,有不同的拉力方向。

但你发现其中的规律了吗?

请同学们结合实验和理论分析,寻找一下。

总结:

n为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聆听,思考

学生讨论后各抒己见。

 

进行实验验证

 

学生思考和操作后回答问题

可以从定滑轮开始绕线,也可以从动滑轮开始绕线。

一种方法可以改变拉力的方向,另一种不能。

拉力的大小不同。

移动的距离也不相同。

学生经过思考和操作后回答问题

同样可以从定滑轮开始绕线,或从动滑轮开始绕线。

 

一种方法可以改变拉力的方向,另一种不能。

拉力的大小不同。

移动的距离也不相同。

绳子从定滑轮开始绕线,拉力的方向就向下,绳子从动滑轮开始绕线,拉力方向就向上。

有几根绳子承担物重,拉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

有几根绳子承担物重,拉力所移动距离就是物体升高距离的几倍。

 

通过实验思考和总结滑轮组的工作特点和规律。

 

通过实验探究,思考和总结滑轮组的工作特点和规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回答问题

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解答简单的物理问题。

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的能力。

2.汽车重2×104N,陷入泥中,受到的阻力为3×103N。

用如图所示装置,则至少要用多大的力才能将汽车拉出?

回答问题

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解答简单的物理问题。

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的能力。

3.

(1)物体能被提起吗?

(2)动滑轮对物体的拉力?

(3)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4)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回答问题

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解答简单的物理问题。

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的能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简单机械的知识,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特点。

进一步总结出各种滑轮组的力与距离的特点。

学生总结

梳理简单机械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记忆。

 

板书设计

第二节滑轮

一、定滑轮:

1.定义:

工作时,轴不随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2.特点: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二、动滑轮:

1.定义:

工作时,轴随着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2.特点: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费距离,且不改变力的方向。

三、滑轮组:

1.定义:

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组合叫滑轮组。

2.特点:

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总结:

n为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