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绪论讲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8777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护理学绪论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儿科护理学绪论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儿科护理学绪论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儿科护理学绪论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儿科护理学绪论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儿科护理学绪论讲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儿科护理学绪论讲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儿科护理学绪论讲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儿科护理学绪论讲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儿科护理学绪论讲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儿科护理学绪论讲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儿科护理学绪论讲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儿科护理学绪论讲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儿科护理学绪论讲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儿科护理学绪论讲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儿科护理学绪论讲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儿科护理学绪论讲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儿科护理学绪论讲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儿科护理学绪论讲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科护理学绪论讲稿.docx

《儿科护理学绪论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护理学绪论讲稿.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儿科护理学绪论讲稿.docx

儿科护理学绪论讲稿

教学内容

备注

儿科护理学(pediatricnursing)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卫生保健、疾病预防和临床护理,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学科。

第一节儿科护理学概述

一、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

(一)儿科护理学的任务

儿科护理学的任务是为儿童提供综合性、广泛性的护理,以提高小儿保健和疾病防治的质量,增强小儿体质,降低小儿发病率和死亡率,保障和促进小儿身心健康。

(二)儿科护理学的范围

儿科护理包含了小儿时期一切健康和卫生问题,包括正常小儿身心方面的保健、小儿疾病的防治与护理,并与儿童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门学科有着广泛联系。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儿科护理已由单纯的疾病护理发展为以小儿及其家庭为中心的身心整体护理;由单纯的病童护理扩展为包括所有小儿的生长发育、疾病防治与护理及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研究;由单纯的医疗保健机构承担其任务逐渐发展为全社会都来承担小儿的预防、保健和护理工作。

因此,儿科护理要达到保障和促进小儿健康的目的,必须将科学育儿知识普及到每个家庭,并取得社会各方面的支持。

二、 儿科护理的特点

儿科护理的研究对象是不断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小儿,其不论在生理、心理和临床各方面均与成人不同,且各年龄期的小儿之间也存在差异。

(一)小儿生理机能特点

1.解剖特点小儿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均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且具有一定的规律,如体重、身长(高)、头围、胸围、臀围等的增长,骨骼的发育,牙齿的萌出及身体各部分比例的改变等。

因此,护理人员应熟悉并遵循小儿的正常生长发育规律,正确对待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特殊现象,才能做好保健和护理工作。

2.生理特点小儿的生长发育快,各系统器官的功能也渐趋成熟,当其功能尚未成熟时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及营养不良等疾病。

此外,不同年龄的小儿有不同的生理生化正常值,心率、呼吸频率、血压、血清和其他体液的生化检验值等随年龄的变化而改变。

因此,只有熟悉这些生理变化特点才能对临床中出现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并给予正确的诊疗和护理。

3.免疫特点小儿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不成熟,新生儿虽可从母体获得IgG,但自6个月后其浓度逐渐下降,而自行合成的IgG一般要到6~7岁时才达到成人水平,故易患感染性疾病。

(二)小儿心理社会特点

小儿身心发育未成熟,其思维不能与成人的思维相等同,缺乏适应及满足需要的能力,需给予特殊的照顾和保护。

小儿的成长、发育过程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定型到定型,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并受家庭、环境和教养的影响。

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应以小儿及其家庭为中心,与小儿父母、幼教工作者、学校教师等共同配合,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小儿的心理发展特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使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三)儿科临床特点

1.病理特点由于小儿机体对疾病的反应性与成人不同,因此,在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及预后等方面均与成人有差别,如维生素D缺乏时婴儿患佝偻病,而成人则表现为骨软化症。

2.疾病特点小儿病情发展过程易反复、波动,且变化多端,小儿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较多,往往起病急、来势凶、进展快,并常伴有呼吸、循环衰竭和水、电解质紊乱。

3.诊治特点不同年龄阶段小儿患病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且年幼儿在病情诉说上不够准确,故在诊断时应重视年龄因素。

以小儿惊厥为例,发生于新生儿多考虑与产伤、窒息、颅内出血或先天性异常有关;发生于6个月内的小婴儿应考虑有无婴儿手足搐搦症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发生于6个月至3岁小儿则以高热惊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可能性大;发生于3岁以上年长儿的无热惊厥则以癫痫为多。

4.预后特点小儿患病时虽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多,但如诊治及时、有效,护理恰当,则好转、恢复也快。

5.预防特点小儿的绝大多数疾病都是可以预防的,通过开展计划免疫和加强传染病管理,已使麻疹、脊髓灰质炎、白喉、破伤风等许多小儿传染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下降;同时,重视了儿童保健工作,也使营养不良、肺炎、腹泻等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大大下降。

(四)儿科护理特点

1.以小儿及其家庭为中心重视不同年龄阶段小儿的特点,关注小儿家庭成员的心理感受和服务需求,为小儿及其家庭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指导、疾病护理和家庭支持等服务,让他们将健康信念和健康行为的重点放在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上。

2.实施身心整体护理护理工作不应仅限于满足小儿的生理需要或维持已有的发育状况,还应包括维护并促进小儿心理行为的发展和精神心理的健康;除关心小儿机体各系统或各器官功能的协调平衡,还应使小儿的生理、心理活动状态与社会环境相适应,并应重视环境带给小儿的影响。

3.保证患儿的安全儿科护理人员应根据患儿年龄、个性、疾病等特点进行预测,采取一些必要的预防措施,保证患儿的安全,如设床栏,防止坠床;管理好电源,防止触电;用热水袋时避免烫伤;注意药物的管理,防止误饮、误食。

4.减少创伤和疼痛对于小儿来说,有些治疗手段是有创的、致痛的,令他们害怕。

儿科工作者应充分认识疾病本身及其治疗和护理过程对小儿及其家庭带来的影响,安全执行各项护理操作,防止或减少小儿的创伤和疼痛,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或减少小儿与家庭的分离,帮助小儿及其家庭建立把握感和控制感。

5.遵守法律和伦理道德规范儿科工作者应自觉遵守法律和伦理道德规范,尊重小儿的人格,保障小儿的权利,促进小儿身、心两方面的健康成长。

第二节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小儿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过程中,随着各系统组织器官的逐渐长大和功能的日趋完善,心理和社会行为方面也得到一定的发展。

根据小儿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特点,将小儿年龄划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一、胎儿期

从受精卵的形成到小儿出生统称为胎儿期,约40周。

其中,从形成受精卵至不满12周为妊娠早期,自13周至未满28周为妊娠中期,自满28周至婴儿出生为妊娠晚期。

此期胎儿完全依靠母体生存,孕母的健康、营养、情绪状况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影响极大,如孕期母亲感染、服药或营养缺乏等均可导致胎儿发育障碍,尤其是妊娠早期。

胎儿期护理重点是做好孕期保健和胎儿保健工作。

二、新生儿期

从出生后脐带结扎起至生后足28天称新生儿期(胎龄满28周至出生后7天又称围生期)。

此期是小儿生理功能进行调整以逐渐适应外界环境的阶段,此时小儿脱离母体开始独立生活,体内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由于其机体各系统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差,易发生窒息、出血、溶血、感染等疾病。

因此,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约占婴儿死亡率的1/2~2/3),尤其以新生儿早期(生后第1周)死亡率最高。

新生儿时期护理重点是注意保暖,合理喂养,清洁卫生,消毒隔离等,使之尽快适应外界环境。

三、婴儿期

从出生至满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又称乳儿期。

此期为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因此,需要提供足够多的营养素及热量。

但此期小儿的消化吸收功能尚不够完善,容易发生消化紊乱和营养不良。

此外,由于从母体获得的免疫抗体逐渐消失,而自身免疫力尚未成熟,易患感染性疾病。

婴儿期护理重点是进行科学的喂养指导,提倡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有计划地接受预防接种,完成基础免疫程序。

四、幼儿期

从1周岁后到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

此期小儿的生长发育速度较婴儿期减缓;由于活动范围加大,与外界事物接触增多,语言、思维和社会适应能力逐渐增强,故智能发育较快;此期小儿自主性和独立性不断发展,但对各种危险的识别能力不足,易发生意外创伤和中毒;由于接触外界逐渐增多,但机体免疫功能仍低,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仍较高;饮食从乳类转换为饭菜食物,并逐渐过渡到成人饮食。

幼儿期护理的重点是注意断乳后的营养,加强体质锻炼,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五、学龄前期

3周岁以后到入小学前(6~7岁)为学龄前期。

此期小儿的体格发育稳步增长,智能发育更趋完善,好奇、多问、求知欲强,知识范围不断扩大,有较大的可塑性,故应加强早期教育,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自理能力,为入学作好准备;由于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喜模仿而又无经验,各种意外的发生仍较多;免疫功能逐渐增强,感染性疾病发病率减低,而急性肾炎、风湿热等免疫性疾病增多。

学龄前期护理的重点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质,加强安全管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做好学前期教育。

六、学龄期

从入小学(6~7岁)开始到进入青春期(11~14岁)为止称为学龄期(相当于小学阶段)。

此期小儿体格生长仍稳步增长,除生殖系统外其他器官的发育到本期末已接近成人水平。

智能发育较前更成熟,理解、分析、综合等能力增强,是接受科学文化教育的重要时期,应加强教育,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较前降低,而近视、龋齿的发病率增高。

学龄期的护理重点是注意安排有规律的生活、学习及锻炼,保证充足的营养和休息,防治精神、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的问题。

七、青春期(少年期)

女孩从11~12岁开始到17~18岁,男孩从13~14岁开始到18~20岁称为青春期(相当于中学阶段)。

此期体格发育突然加速,生殖系统迅速发育,第二性征逐渐明显,是小儿生长发育的第二次高峰。

此期女孩出现月经,男孩出现遗精,但个体差异较大。

此阶段由于神经内分泌的调节功能不够稳定,且与社会接触增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不断加大,常可引起心理、行为、精神方面的问题。

此期常见健康问题有痤疮、贫血等。

女孩还可出现月经不规则、痛经等。

青春期的护理重点是供给充足的营养,加强体格锻炼,及时注意生理、心理卫生和性知识方面的教育,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第三节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

一、儿科护士的角色

随着护理学科的迅速发展,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

做好小儿护理不仅要求护理人员具有丰富的护理知识与技能,同时被赋予了多元化的角色。

(一)护理活动执行者

小儿机体各系统、器官的功能发育尚完善,生活尚不能自理或不能完全自理。

儿科护士最重要的角色是在帮助小儿促进、保持或恢复健康的过程中,为小儿及其家庭提供直接的照顾与护理,如营养的摄取、感染的预防、药物的给予、心理的支持、健康的指导等方面,以满足小儿身心两方面的需要。

(二)护理计划者

为促进小儿身心健康发展,护士必须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收集小儿的生理、心理、社会状况等方面资料,全面评估小儿的健康状况,找出健康问题,并根据小儿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特点,制定系统全面的、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减轻小儿的痛苦,帮助适应医院、社区、家庭的生活。

(三)健康教育者

在护理小儿的过程中,护士应依据各年龄阶段小儿智力发展的水平,向他们有效地解释疾病治疗和护理过程,帮助他们建立自我保健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尽可能地纠正其不良行为。

同时,护士还应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的知识,使他们能够采取健康的态度和健康的行为,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

(四)健康协调者

护士需联系并协调与有关人员及机构的相互关系,维持一个有效的沟通网,使诊断、治疗、救助及有关的儿童保健工作得以互相协调、配合,以保证小儿获得最适宜的整体性医护照顾,如护士需与医生联络,讨论有关治疗和护理方案;护士需与营养师联系,讨论有关膳食的安排;护士还需与小儿及其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让家庭共同参与小儿护理过程,以保证护理计划的贯彻执行。

(五)健康咨询者

护士通过倾听患儿及其家长的倾诉、关心小儿及其家长在医院环境中的感受、触摸和陪伴小儿、解答他们的问题、提供有关治疗的信息、给予健康指导等;澄清小儿及其家长对疾病和与健康有关问题的疑惑,使他们能够以积极有效的方法去应付压力,找到满足生理、心理、社会需要的最习惯和最适宜的方法。

(六)患儿代言人

护士是小儿及其家庭权益的维护者,在小儿不会表达或表达不清自己的要求和意愿时,护士有责任解释并维护小儿的权益不受侵犯或损害。

护士还需评估有碍小儿健康的问题和事件,提供给医院行政部门改进,或提供给卫生行政单位作为拟定卫生政策和计划的参考。

(七)护理研究者

护士应积极进行护理研究工作,通过研究来验证、扩展护理理论和知识,发展护理新技术,指导、改进护理工作,提高儿科护理质量,促进专业发展。

同时,护士还需探讨隐藏在小儿症状及表面行为下的真正问题,以能更实际、更深入地帮助他们。

二、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

(一)  思想品德素质

热爱儿童,尊重儿童,具有为儿童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具有诚实的品格、高尚的道德情操,以理解、友善、平等的心态,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帮助;能理解儿童,善于创造适合儿童特点的环境与气氛,具有言行一致,严以律己,以身作则的思想品格。

   

(二)  科学文化素质

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多学科知识;掌握一门外语及现代科学发展的新理论、新技术。

(三)  职业技能素质

掌握护理学科的理论和技能,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临床实践技能,操作准确,技术精湛,动作轻柔、敏捷;熟悉相关临床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能用护理程序解决患儿的健康问题;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并具有开展护理教育和护理科研的能力。

(四)  身体心理素质

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及自我控制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乐观、开朗,同事间能相互尊重,团结协作;具有强烈的进取心,不断求取知识,丰富和完善自己;要善于与小儿和家长沟通,具有与小儿成为好朋友、与家长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同仁间相互尊重,团结协作。

第四节我国儿科护理学的发展与展望

祖国医学在小儿疾病的防治与护理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从祖国医学发展史和丰富的医学典籍及历代名医传记中,经常可见到有关小儿保健、疾病预防等方面的记载,如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对儿科病症已有记录;唐代杰出医学家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中,比较系统地解释了小儿的发育过程,提出了小儿喂养和清洁等方面的护理原则。

19世纪下半叶,西方医学传入并逐渐在我国发展。

各国传教士在我国开办了教会医院并附设了护士学校,医院中设立了产科、儿科门诊及病房,护理工作重点放在对住院患儿的生活照顾和护理上,逐渐形成了我国的护理事业和儿科护理学。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对儿童健康十分重视,宪法和农业发展纲要都特别提出了保护母亲和儿童的条款。

儿科护理工作不断发展,从推广新法接生、实行计划免疫、建立各级儿童医疗保健机构、提倡科学育儿,直至形成和发展了儿科监护中心等专科护理。

儿科护理范围、护理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扩展和提高。

小儿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率、病死率亦迅速降低,小儿体质普遍增强。

80年代初,我国恢复了中断30余年的高等护理教育,90年代始又发展了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了一大批高级儿科护理专业人才,使儿科护理队伍向高层次、高素质方向发展。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时代,随着小儿疾病预防和治疗工作的发展,我国小儿的健康状况有了显著的改善。

2001年我国国务院颁布的“2001~2010年中国小儿发展纲要”提出了改善小儿卫生保健服务,提高小儿身心健康水平的总目标。

社会政策的变化使卫生保健领域得以扩展,儿科护理的重点已不再是“为小儿及家庭做什么”,而是“和小儿及家庭一起做什么”。

因此,以家庭为中心的照护和社区保健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卫生保健场所的扩展,要求护理人员的工作具备更多的艺术性。

为此,儿科护理工作者要不断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最新护理手段,弘扬求实创新精神、拼搏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为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和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作出更大贡献。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儿科学属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其研究对象是自胎儿至青春期的儿童,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研究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不断提高儿童体格、智力发育水平和社会适应性能力。

  2.研究儿童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和技术,不断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3.研究各种疾病的预防措施,包括免疫接种、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的筛查、科学知识普及教育等,这是现代儿科学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内容,将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4.研究儿童中各种疾病的康复可能性以及具体方法,尽可能地帮助这些儿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乃至完全恢复健康。

  以上研究内容归结而言就是儿科学的宗旨:

保障儿童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随着医学研究的进展,儿科学也不断向更深入专业的三级学科细化发展,同时也不断派生出新的专业。

儿科学的三级学科分支类似内科学,主要以系统划分,如呼吸、消化、循环、神经、血液、肾脏、内分泌、遗传代谢和免疫等。

此外,还有传染病和急救医学等特殊专业。

小儿外科学则为外科学下的三级学科。

上述学科虽然在分类上与内科学相似,但是其研究内容及内在规律与成人差别颇大,应予以注意,不能混淆或替代。

  新生儿医学和儿童保健医学是儿科学中最具特色的学科,其研究内容是其他临床学科极少涉及的方面:

新生儿期疾病的种类和处理方法与其他时期有诸多不同,是一个特殊时期;死亡率非常高,占婴儿死亡率的60%~70%,儿童保健医学是研究儿童各时期正常体格生长、智力和心理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通过各种措施,促进有利因素,防止不利因素,及时处理各种偏离、异常,保证儿童健康成长。

由于某些年龄阶段的儿童具有特殊的临床特点,近年来发展出了围生期医学。

围生期医学实际上是界于儿科学和产科学问的交叉学科,一般指胎龄28周至出生后不满1周的胎儿与新生儿,由于此期受环境因素影响颇大,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而且同妇产科的工作有密切联系,需要两个学科的积极合作来共同研究处理这一时期的问题。

随着医学科学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儿科学必将向各个分支纵深分化,新的学科、边缘性的学科必将继续应运而生。

然而,儿科学的分化发展趋势绝不是儿科学自身的肢解终结,在学习和研究儿科学某一分支学科时,切不可忽略对儿科学基础和学科总体的潜心研究和关注。

第二节 儿科学的特点

  与其他临床学科相比,儿科学有其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儿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儿童。

儿童时期是机体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阶段,因此表现出的基本特点有三方面:

①个体差异、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都非常大。

无论是对健康状态的评价,还是对疾病的临床诊断都不宜用单一标准衡量。

②对疾病造成损伤的恢复能力较强,常常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对比较严重损伤的转归可以为自然改善或完全修复。

因此,只要度过危重期,常可满意恢复,适宜的康复治疗常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③自身防护能力较弱,易受各种不良因素影响导致疾病发生和性格行为的偏离,如不能及时干预和康复治疗,往往影响一生,因此应该特别注重预防保健工作。

下面从基础和临床两个方面具体说明儿科学的主要特点。

 一、基础医学方面

  1.解剖 随着体格生长发育的进展,身体各部位逐渐长大,头、躯干和四肢的比例发生改变,内脏的位置也随年龄增长而不同,如肝脏右下缘位置在3岁前可在右肋缘下2cm内,3岁后逐渐抬高,6~7岁后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触及。

在体格检查时必须熟悉各年龄儿童的体格生长发育规律,才能正确判断和处理临床问题。

  2.机能 各系统器官的机能也随年龄增长逐渐发育成熟,因此不同年龄儿童的生理、生化正常值各自不同,如心率、呼吸频率、血压、血清和其他体液的生化检验值等。

此外,某年龄阶段的机能不成熟常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如婴幼儿的代谢旺盛,营养的需求量相对较高,但是此时期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尚不完善,易发生消化不良。

因此,熟悉掌握各年龄儿童的机能变化特点是儿科临床工作的基本要求。

  3.病理 对同一致病因素,儿童与成人的病理反应和疾病过程会有相当大的差异,即或是不同年龄的儿童之间也会出现这种差异,如由肺炎球菌所致的肺炎,婴儿常表现为支气管肺炎,而成人和年长儿则引起大叶性肺炎病变。

  4.免疫 小年龄儿童的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都不成熟,因此抗感染的能力比成人和年长儿低下,如婴幼儿时期slgA和IsG水平均较低,容易发生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

因此适当的预防措施对小年龄儿童特别重要。

  5.心理 儿童时期是心理、行为形成的基础阶段,可塑性非常强。

及时发现小儿的天赋气质特点,通过训练因势利导促进发育;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点,提供合适的环境和条件,给予耐心的引导和正确的教养,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个性和行为习惯。

  二、临床方面

  1.疾病种类 儿童疾病发生的种类与成人有非常大的差别,如心血管疾病,儿童主要以先天性心脏病为主,而成人则以冠心病为多;儿童白血病中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占多数,而成人则以粒细胞性白血病居多。

此外,不同年龄儿童的疾病种类也有很大差异,如新生儿疾病常与先天遗传和围生期因素有关,婴幼儿疾病中感染性疾病占多数等。

  2.临床表现 儿科患者在临床表现方面的特殊性主要集中在小年龄儿童,年幼体弱儿对疾病的反应差,往往表现为体温不升、不哭、纳呆、表情淡漠,且无明显定位症状和体征。

婴幼儿易患急性感染性疾病,由于免疫功能不完善,感染容易扩散甚至发展成败血症,病情发展快,来势凶险。

因此儿科医护人员必须密切观察病情,随时注意细微变化,不轻易放过任何可疑表现。

  3.诊断 儿童对病情的表述常有困难且不准确,但仍应认真听取和分析,同时必须详细倾听家长陈述病史。

全面准确的体格检查对于儿科的临床诊断非常重要,有时甚至是关键性的。

发病的年龄和季节,以及流行病学史往往非常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诊断。

不同年龄儿童的检验正常值常不相同,应该特别注意。

  4.治疗 儿科的治疗应该强调综合治疗,不仅要重视对主要疾病的治疗,也不可忽视对各类并发症的治疗,有时并发症可能是致死的原因;不仅要进行临床的药物治疗,还要重视护理和支持疗法,尤应注意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心理支持。

小儿的药物剂量必须按体重和体表面积仔细计算,并且要重视适当的输液出入量和液体疗法。

  5.预后 儿童疾病往往来势凶猛,但是如能及时处理,度过危重期后,恢复也较快,且较少转成慢性或留下后遗症。

因此,临床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显得特别重要,适时正确的处理不仅有助于患儿的转危为安,也有益于病情的转归预后。

  6.预防 已有不少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急性传染病可以通过预防接种得以避免,此项工作基本上是在儿童时期进行,是儿科工作的重要方面。

目前许多成人疾病或老年性疾病的儿童期预防已经受到重视,如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都与儿童时期的饮食有关;成人后的心理问题也与儿童时期的环境条件和心理卫生有关。

 

第三节 小儿年龄分期

  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渐进的动态过程,不应被人为地割裂认识。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解剖、生理和心理等功能确实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与年龄相关的规律性。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将其分为若干期,以便熟悉掌握。

  

(一)胎儿期

  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出生为止,共40周。

胎儿的周龄即为胎龄。

母亲妊娠期间如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包括感染、创伤、滥用药物、接触放射性物质、毒品等,以及营养缺乏、严重疾病和心理创伤等都可能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流产、畸形或宫内发育不良等。

  

(二)新生儿期

  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28天的时期,按年龄划分,此期实际包含在婴儿期内。

由于此期在生长发育和疾病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特殊性,且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因此将婴儿期中的这一个特殊时期单独列为新生儿期。

在此期间,小儿脱离母体转而独立生存,所处的内外环境发生根本的变化,但其适应能力尚不完善。

此外,分娩过程中的损伤、感染延续存在,先天性畸形也常在此期表现。

  (三)婴儿期

  自出生到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

此期是生长发育极其迅速的阶段,因此对营养的需求量相对较高。

此时,各系统器官的生长发育虽然也在继续进行,但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