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太平洋战争主要战役一览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8779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7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战太平洋战争主要战役一览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二战太平洋战争主要战役一览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二战太平洋战争主要战役一览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二战太平洋战争主要战役一览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二战太平洋战争主要战役一览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二战太平洋战争主要战役一览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9页
二战太平洋战争主要战役一览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9页
二战太平洋战争主要战役一览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9页
二战太平洋战争主要战役一览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9页
二战太平洋战争主要战役一览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9页
二战太平洋战争主要战役一览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9页
二战太平洋战争主要战役一览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9页
二战太平洋战争主要战役一览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9页
二战太平洋战争主要战役一览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9页
二战太平洋战争主要战役一览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9页
二战太平洋战争主要战役一览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9页
二战太平洋战争主要战役一览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9页
二战太平洋战争主要战役一览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9页
二战太平洋战争主要战役一览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9页
二战太平洋战争主要战役一览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9页
亲,该文档总共8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战太平洋战争主要战役一览表.docx

《二战太平洋战争主要战役一览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战太平洋战争主要战役一览表.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战太平洋战争主要战役一览表.docx

二战太平洋战争主要战役一览表

二战太平洋战争大事记

【1941年】

11月17日,袭击珍珠港的联合舰队离开柱岛锚地;26日,集结后的攻击舰队离开单寇湾,取道北太平洋航线向珍珠港进发,太平洋战争序幕掀开。

12月7日,日军在马来半岛北部哥打(BA7A)巴鲁和泰南的北大年(Patani)和宋卡(Singora,现称Songkla)登陆。

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成功并空袭英美在远东的军事设施。

12月9日,日美英相互宣战,步其后尘者有加拿大、澳洲、新西兰等廿余个国家,太平洋战争正式爆发。

12月10日,英国的“威尔斯亲王”号和“反击”号被日本海军航空兵击沉。

12月25日,日军占领香港,暴行持续了整整三天。

【1942年】

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英军司令帕西瓦尔签订投降书,新加坡弃守。

1942年3月9日,印尼群岛荷军投降。

1942年3月11日,麦克阿瑟离菲赴澳就任联军统帅。

1942年4月18日,美国使用航母编队运载B-25中型轰炸机,首次轰炸东京。

1942年5月6日,菲律宾沦陷。

1942年5月8日,珊瑚海海战结束,美军损失“列克星顿”号航空母舰,但挫败了日军攻占莫尔兹比港的企图。

1942年5月8日,缅北重镇密支那失守,中国远征军全面撤退,缅甸落入日军之手。

1942年6月3至6日,日本进攻中途岛败北,损失四艘主力航母,为太平洋战争转折点。

【1943年】

1943年2月7日,日军撤离瓜达尔卡纳尔岛,瓜岛败战使太平洋战争攻守之势互换。

1943年4月18日,山本五十六座机遭伏击丧命。

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中英美三国在开罗会商,并签订《开罗宣言》。

【1944年】

1944年1月31日,美军进攻马绍尔群岛。

1944年4至11月,日军在华发动“打通大陆交通线战役”。

1944年6月15日,美国开始对日本本土实施战略轰炸。

1944年8月10日,美军完成攻占马里亚纳群岛任务。

1944年10月23至25日,莱特岛海战日军惨败。

【1945年】

1945年3月4日,马尼拉光复。

1945年5月3日,中英美联合反攻缅甸胜利。

1945年6月22日,日本失冲绳岛。

1945年7月16日(美国日期),美国成功试炸原子弹。

1945年7月26日,中英美发表《波茨坦公告》。

1945年8月6日,广岛遭受原子弹袭击。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

1945年8月9日,美国在长崎投掷第二颗原子弹。

1945年8月10日,天皇裕仁裁决终战。

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无条件投降

序号

战役

进行日期

战役简况

1

偷袭珍珠港

41年12月7日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航空母舰机动部队对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实施的战略突袭。

   珍珠港是美国在太平洋上的主要海军基地,位于夏威夷群岛瓦胡岛南端,东距美国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2090海里,西距日本横滨3400海里,是美国通往亚洲和澳洲的交通枢纽。

港内水深16~20米。

该基地设施完备,并有大型修船厂和油库等。

为遏制日本扩张,美国太平洋舰队自1940年夏季开始就以珍珠港为基地活动于太平洋上。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随着欧洲战局的发展和《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日本为夺取美、英、荷在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的殖民地,加速南进的战争准备。

1941年初,日本联合舰队总司令山本五十六海军上将拟制了袭击珍珠港的计划,后得到海军军令部批准并由御前会议最后定下决心。

   袭击珍珠港是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战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企图是:

以突然袭击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夺取制海制空权,以消除其对日本南进的威胁。

   美国受孤立主义影响,且推行"先欧后亚"战略,因而希望通过谈判缓解美日矛盾,并认为本国国力雄厚,日本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瓦胡岛驻军低估日本海军远洋作战能力,缺乏警惕,疏于戒备,尽管美日关系日趋紧张,仍照例周末放假。

美太平洋舰队则认为珍珠港水浅,日军不可能从空中实施鱼雷攻击,因而大型舰船未设置防鱼雷网。

   1941年11月中旬,日本先遣部队伪装日常巡逻,分别由佐伯湾和横须贺等地出发,沿中航线和南航线驶向夏威夷。

11月26日,机动部队从千岛群岛的择捉岛单冠湾起航,沿北航线驶向瓦胡岛,航渡中实行无线电静默。

12月7日4时30分(当地时间),机动部队在瓦胡岛以北约230海里海域展开。

此时,特种潜艇已在珍珠港附近活动。

5时30分,机动部队出动两架水上飞机对瓦胡岛及其附近海面侦察,发现港内舰船密集,岛上各机场飞机成排,高炮阵地只有少数人值勤,舰艇没有防空准备。

6时,日军第一波飞机183架(40架鱼雷机、51架俯冲轰炸机、49架水平轰炸机和43架战斗机)起飞,从瓦胡岛西部进入,7时55分开始攻击。

从3时55分起,美军曾多次发现日本潜艇逼近,但未采取任何防范措施;7时后,发现大批飞机抵临,又误认为是己方飞机,未予重视。

7时15分,日军第二波飞机171架(54架水平轰炸机、81架俯冲轰炸机和36架战斗机)起飞,从瓦胡岛东部进入,8时55分开始攻击。

整个袭击持续约两小时,只遇到轻微抵抗。

日军以损失飞机29架、潜艇1艘和特种潜艇5艘的微小代价,击毁击伤美国太平洋舰队停泊在港内的全部8艘战列舰和10余艘其他主要舰只,击毁美机232架,毙伤美军3681人。

美太平洋舰队的3艘航空母舰因出海执勤而免遭袭击,岸上油库和重要设施也未被击中。

空袭时,潜入港内的特种潜艇也进行了袭击,但未获战果。

   日军袭击珍珠港,给美国太平洋舰队以重创,从而在太平洋上掌握了制海制空权,为进攻菲律宾、马来亚和荷属东印度创造了条件。

美国的最大教训在于对战争的危险估计不足、疏于戒备。

日军袭击成功的主要原因是计划周密,准备充分,采取了有效的战役伪装和隐蔽措施,选定了适当的航线和突击时机。

   统计数据:

   时间:

1941年当地时间12月7日早晨7:

55,当时是星期天。

   地点:

位于珍珠港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以及位于夏威夷瓦胡岛其他地方的美国空军基地。

   日本偷袭机群组成:

从6艘航空母舰上起飞的353架俯冲轰炸机、鱼雷机和战斗机。

美方损失:

2390人死亡,1178人受伤,2艘战列舰,1艘靶船,1艘布雷舰被击沉;2艘战列舰被击沉后被打捞出水;3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2艘补给船被损坏;188架飞机被击毁,135架飞机被损坏。

   日方损失:

29架飞机,5艘小型潜艇,64人死亡

珍珠港上空的滚滚硝烟和美国士兵的鲜血使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一夜之间销声匿迹。

12月8日中午,因行动不便而一向深居简出的罗斯福总统,作出了异乎寻常的举动,亲自前往美国国会,而且没有坐轮椅,而由他的长子扶着走进大厅,向美国参、众两院发表了为时6分钟的讲演。

罗斯福开门见山地说:

“昨天,1941年12月7日,美国遭到了蓄意的猛烈攻击,这个日子将永远是我们的国耻日!

——美利坚合众国受到了日本帝国海空部队的蓄意进攻……”最后他说:

“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无端和懦怯地发动进攻开始,合众国与日本帝国之间就已存在着战争状态。

”不出1小时,参、众两院一至通过了罗斯福的宣战要求。

当天下午,美国政府对日宣战。

----事件之前,美国国内孤立主义盛行,美国总统罗斯福是主战派,他耐心等待时机。

他曾对好友说:

我不相信我们的敌人不犯错误。

终于等来了珍珠港事件的爆发。

给了美国直接参战的借口。

  -----英国首相丘吉尔得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之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好了!

我们总算赢了。

”事情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他想不到日本人帮了他大忙。

曾几何时,为了把美国拖进战争,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只搞到一个《租借法》,而日本人的行动却使美国人不得不痛下决心投入一场全球战争。

当天,英国宣布同日本处于战争状态。

  -----而希特勒却对此大为恼怒,据希特勒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他在得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后,暴跳如雷,在场的人被吓得目瞪口呆。

希特勒始终没忘记美国干涉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结局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他认为德国征服欧洲,摧毁苏联、最后制服英国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但必须有一个条件:

美国不介入。

因此他尽量不给美国以参战的借口。

他在1939年9月向德国海军将领下达了严格的命令:

“任何德国潜艇不准在大西洋攻击美国船队”。

但珍珠港事件使美国人终于找到了参战的借口,希特勒的世界性战略可能要功亏一篑。

-----1941年12月9日,美国正式对日本宣战,10日又对德、意宣战。

接着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近20个国家也相继对日宣战。

11日,德意作出反应,对美宣战。

美国同样也对德、意宣战。

至此,战争名符其实地打成了一场世界大战。

在那个全球战争的第一个夜晚,温斯顿.丘吉尔心满意足地安然如睡。

夏尔.戴高乐对帕西上校说,今后“应作好解放法国的准备……”

美国的战争准备1940年4月9日,德国入侵丹麦和挪威,5月至6月,荷兰、比利时被占领,法国投降。

美国和英法的对德绥靖政策彻底破产。

德国的胜利及德国控制了几乎整个西欧大陆海岸线,使美国极为不安。

另外,随着法国的投降,德国可能借法国在美洲的殖民地而进入美国的传统后院——美洲。

德国称霸欧洲大陆后,德国将从陆上强国变为海上强国,可能在大西洋和美洲与美国争夺霸权。

称霸欧洲大陆的德国成了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敌人。

因此,绥靖战略的失败和必须迅速遏制势力急剧膨胀的德国法西斯的想法,使美国加快了对德作战的准备。

1940年5月中旬,罗斯福提出年产5万架飞机的任务(这将远远超过当时全世界其余各国飞机产量的总和)。

美国也加大了用于国防的拨款,在丹麦、挪威被占领以后的12月内达370亿美圆(这个数字是当时日本年GDP的几倍,或约相当于德国的年GDP),到1941年11月国防拨款已增达600亿美圆。

这时,美国已具有全世界最庞大的军事经济,它生产出全世界最多的武器装备。

这些武器生产出来是希望派上用场,发挥作用。

置身于战争之外的中立使庞大军事经济及它生产的武器装备难于发挥作用,通过租借法案向英国、苏联等国输出的武器只占美国生产的武器装备的小部分,只有美国参战才能使美国生产的武器装备充分发挥作用。

因此,何时以何种理由参战提上议事日程。

1941年下半年,德国在苏联大举进攻;在北非,德意联军抵达利比亚——埃及国界。

在亚洲,日本不但没有按美国的希望向北攻向苏联,反而利用法国战败及英国无暇东顾之机,加紧向东南亚侵略扩张。

德日扩张对美国全球目标是严重的威胁。

因此,国际形势状况也使美国认为,继续长期不参战,已经不符合美国的利益。

2

马来亚战役

1941年12月8日~1942年2月

太平洋战争初期,日军于1941年12月~1942年2月在马来半岛实施的登陆战役。

日军企图歼灭驻马来半岛英军,为尔后进攻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建立前进基地。

驻马来亚(包括新加坡)英军共3个师4个旅,约9万人,由远东英军总司令A.E.珀西瓦尔中将指挥。

1941年12月4日,山下奉文上将指挥的日军第25集团军(辖第5、第18师和近卫师,共11万人)从中国海南岛三亚港出发,在南遣舰队(舰艇46艘)、陆军第3飞行集团(飞机450架)掩护下驶向马来半岛。

8日,其先遣部队在泰国的宋卡、北大年和马来亚的哥打巴鲁登陆,迅速占领当地机场和克拉地峡,随后分兵三路南下。

英军首战失利,节节败退,企图凭借隘路、河流迟滞日军进攻,以争取时间加强南部防御。

日海军第22航空战队和陆军第3飞行集团轰炸新加坡及关丹等英军基地和机场,重创英空军力量。

英国远东舰队旗舰"威尔士亲王"号和战列巡洋舰"反击"号北上迎战日本海军,因缺少空中掩护于12月10日在关丹东南海域被击沉(见马来海战)。

日军由此夺得制海、制空权,保障了海上输送任务的顺利完成。

日军主力沿马来半岛由北向南迅速推进,在海军配合下于12月31日占领关丹,次年1月11日攻占吉隆坡。

日军进入柔佛州开阔地后,加快进攻速度。

英军迅速溃败,1月31日撤至新加坡,企图凭借柔佛海峡抵御日军进攻。

2月8日夜,日军分两路渡过柔佛海峡在新加坡登陆,9日晚占领廷加机场,10日在武吉知马高地与英军激战。

双方伤亡惨重,日军第18师师长牟田口廉也中将负伤。

12日,日军推进到新加坡市郊,14日占领新加坡沿岸海军基地。

在日军重重包围下,8万余守军斗志低落。

15日,珀西瓦尔率部投降。

此役,日军以伤亡约万人的代价占领马来半岛,打通了进攻荷属东印度的战略通道,给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防御作战造成不利态势

马来半岛陷落后,通向荷属东印度的大门也就敞开了一半,另一半就是麦克阿瑟驻守的吕宋岛菲律宾。

3

菲律宾战役

(1941年12月8日—1942年5月7日)

1941年12月8日—1942年5月7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争中,日军为粉碎美菲军队和美国亚洲舰队,攫取资源丰富的美属殖民地,给以后进攻荷属印度和澳大利亚创造有利条件而实施的战略性战役。

菲律宾位于西太平洋,北望中国台湾,南临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扼太平洋、南海和印度洋的交通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美国在菲律宾的克拉克和甲米地建有亚洲最大的空军、海军军事基地,构成日军南进的障碍并威胁日本本土安全。

日军企图攻占菲律宾群岛,夺取美军事基地,控制日本本土与东南亚之间的海上交通线,为进攻荷属东印度创造条件。

日军计划以驻台湾的航空部队实施航空火力突击,消灭美驻菲航空兵主力,夺取制空权;同时先遣部队在海军支援下在吕宋岛多点登陆并占领机场,航空兵适时前移,以保障陆军主力在林加延湾登陆并占领马尼拉;在南部占领菲律宾第二大岛棉兰老岛,随后南北对进占领菲律宾全部岛屿。

参加这次战役的日军有第14军团(司令官本间雅晴中将)、海军菲律宾战役联合编队(司令为高桥伊望中将,巡洋舰10艘、驱逐舰29艘、航空母舰1艘和水上飞机母舰3艘)、陆军航空兵第5兵团(司令为小冰英良中将,飞机200架)、海军基地航空兵第11航空队(司令为冢原二四三中将,飞机300架)以及约100艘运输船和辅助船只。

在菲律宾群岛的美菲集团计有13万人(麦克阿瑟中将任司令,其中3.1万美国人)和270多架飞机(其中可作战的142架)。

美国亚洲舰队(司令为哈特上将,主要类型的战斗舰艇45艘)协同该集团作战。

战役开始时,日军陆海军航空兵对美军机场和甲米地(吕宋)海军基地实施突然袭击,于12月8—9日摧毁了美军在陆地上的一半重型轰炸机和1/3以上的战斗机,为登陆作战创造了条件。

美国亚洲舰队的基本兵力驻菲律宾南部基地得以幸免。

同日,日军一部攻占吕宋岛以北的巴坦群岛。

日军夺取了制空权后,乘吕宋地区几乎没有舰队之机,派先遣部队第48师田中支队和菅野支队(共约4000人)自12月10日起开始分别在吕宋岛北部的阿帕里和维甘登陆并占领机场。

12日,第16师木村支队(约2500人)在吕宋岛南部的黎牙实比登陆,占领机场并进一步扩大战果。

自11日起,第5飞行集团逐渐转移到吕宋岛已占机场,掩护地面部队登陆和发展进攻。

17日,美军仅剩的17架B-17轰炸机撤到澳大利亚。

从此,日军完全掌握制海制空权。

22日,日军第48师主力在吕宋岛西岸林加延湾登陆。

24日,第16师在吕宋岛东南部拉蒙湾登陆。

至此,登陆日军形成南北夹击马尼拉、围歼美菲军主力的有利态势。

26日,吕宋岛守军奉命撤往巴丹半岛预设阵地和科雷希多岛,准备长期抵抗。

日军从南北两面进逼马尼拉,但未能切断美菲军撤向巴丹半岛的退路。

次年1月2日,日军占领马尼拉,并以一部兵力占领甲米地和八打雁。

战役的主要目的业已达到。

日军还在棉兰老岛和霍洛岛上陆。

吕宋岛上的美菲军队(79500人)撤向巴丹半岛。

日军认为菲律宾作战大局已定,将海军主力和第48师调往荷属东印度,将第5飞行集团主力调往缅甸,而仅以第14集团军的剩余兵力清剿吕宋岛。

1月9日,日军开始进攻巴丹半岛,遭顽强抗击。

美菲军与日军展开激烈的山地战、丛林战和阵地战。

交战中,木村支队被围,前来救援的日军被歼1个营。

月底,日军因伤亡严重丧失攻击力,被迫转入防御,战局一度陷入胶着状态。

3月中旬,麦克阿瑟转赴澳大利亚,留守美菲军由温赖特少将指挥。

日军得到第4师增援后实力增强,并以航空兵和炮兵轰击美菲军阵地。

4月3日,日军以第4师、第65旅为主力对巴丹半岛再次发起进攻。

双方在丛林中展开殊死战斗。

美菲军既无援兵又缺补给,在日军猛烈攻击下,巴丹半岛守军7.5万人(其中美军9300人)于4月9日投降。

10日起,美菲军战俘被押往邦板牙省的圣费尔南多,途中数千人死于饥饿、疾病或被杀害,史称"巴丹死亡行军"。

同日,日军占领米沙鄢群岛等战略要地。

日军攻占巴丹半岛后,对科雷希多岛连续实施炮击和轰炸。

5月2日,日军对该岛实施火力准备,5日在炮火掩护下分左右两路登陆,对岛上要塞发起攻击。

1.5万名美菲军依托坑道工事抗击,并组织敢死队展开白刃战。

6日,日军后续部队投入战斗,温赖特率美菲军余部投降。

7日,日军占领该岛。

10日,驻棉兰老岛和北吕宋山区的美军投降。

18日,驻班乃岛美军停止抵抗。

至此,日军控制菲律宾全境。

点评:

此战,是日本陆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实施的攻占众多群岛的第一次大规模合同战役。

它证明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对于登陆兵上陆的成功具有决定性意义。

登陆兵先遣支队迅速夺取敌基地和机场以及日本航空兵转场至这些基地和机场,对保障主力顺利上陆和继续作战起了促进作用。

作战中,日军死伤约1.4万人,损失飞机80余架、舰船4艘;击毁美菲军飞机250余架、各型作战舰艇8艘、商船26艘(美军资料为驱逐舰1艘、潜艇2艘、其他舰船2艘)。

菲律宾的丧失使美军在太平洋的战略态势急剧恶化。

4

缅甸战役

1942年1月20日—5月20日

1942年1月20日—5月20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争中,日本军队在缅甸对中、英盟军实施进行的进攻战役,其目的是切断连接中国与英美盟国唯一的陆上交通线—滇缅公路,占领缅甸,并进至印度边境,促其脱离英联邦,以保障东南亚地区日军翼侧的安全。

缅甸战役是由日本第15军(司令为饭田祥二郎中将,辖第18、第33、第55、第56师,约60000人,近200架飞机)实施的。

驻缅英军(司令先后为赫顿中将和亚历山大上将,辖英缅第1师、英印第17师、澳军第63旅和第7装甲旅,35000人)主力集中在毛淡棉、仰光和曼德勒,有作战飞机100余架。

这次战役于1月20日从泰国领土发起。

1月4日,日军第55、第33师由泰国分别向缅甸南部的土瓦和毛淡棉发动进攻,英军曾企图将敌人阻止在萨尔温江、比林和锡当河地区,但未成功。

1月31日,日军占领毛淡棉及其以南地区,2月11日强渡萨尔温江,随后突破英军比林河,2月23日夺占锡当河上唯一的一座桥梁,突破锡当河防线。

在勃固附近粉碎英第7装甲旅的反击,迫使英印军3000余人撤往东吁。

应英国政府请求,中国组建远征军(辖第5、第6、第66军,共10万余人)入缅作战。

3月6日,中国远征军第5军先遣第200师抵达东吁接防。

8日,日军占领仰光。

11日,美陆军中将、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奉命入缅指挥中国远征军。

17日,日军再度发起攻势,一路沿伊洛瓦底江北上,一路沿曼德勒大道推进,迫使英军后撤。

20日,日军第55师进攻东吁,遭中国远征军第5军顽强抗击。

25日,在仰光登陆的日军第56师向东吁方向增援。

30日,日军占领东吁,随后第56师转向东北进攻垒固,第55师及4月8日登陆的第18师继续向曼德勒发展进攻。

与此同时,日军第33师从仰光出发向仁安羌方向进攻,4月7日占领阿兰谬,逼近仁安羌,16日从翼侧迂回切断英印军退路。

中国远征军以1个师的兵力驰援被围于仁安羌以北的英缅军,救出亚历山大以下7000余人。

同日,日军攻占仁安羌,4月29日占领了腊戍,切断了滇缅路,5月1日进占曼德勒。

英国军队和中国军队随即退却,成了毫无组织的溃退。

至5月下旬,日军占领了缅甸,并侵占了中国云南省的腾冲、龙陵等城市在内的部分地区(参见滇湎路战役)。

为了防止英国海军可能参加作战而影响缅甸战役的结局并彻底击溃英军,日本海军对在锡兰(科伦坡和亭可马里)的英国海军基地实施了突击,迫使英国海军退驻马尔代夫群岛海域。

日军采用了迂回、包围和果断突入敌后的战术,其战斗行动较之英军更为机动灵活。

缅甸颇多的居民曾经相信,借助于日本人就可以结束国内反对英国统治的长期斗争,这一点也促使了日军进攻的胜利。

昂山领导的缅甸独立军迅速发展壮大。

许多城市为缅甸独立军派出的队伍所占据,这些地方建立的政权机构,对入侵的日军分队均善意相待。

但是,缅甸独立军的领导人很快就看清了日本“同盟者”的狡诈和虚伪。

不过,要扑灭对昔日殖民者的怒火,尤其是要使怒火转向日军,已很困难,对此需要时间。

5月底,幸存的英军大部撤至印度境内的英帕尔城区。

英军在翻越山岭前,丢弃了自己所有的武器。

到达印度的仅1.2万人,即参加缅甸战役的英军的1/3左右。

与此同时,中国军队的第38师残部也抵达英帕尔。

日本在完成缅甸战役之后得到喘息之机,并借此巩固了在缅甸的地位。

点评:

此战,日军伤亡约4500人,英军伤亡1.3万余人,中国远征军伤亡5万余人。

日军训练有素,采取迂回包围战术快速推进。

中英盟军尤其是中国远征军英勇奋战,但终因部署不当、指挥有误而失败。

5

印尼攻略作战

1942-1至3月

1942年1月间,南下入侵的日军以东、北、西三面向荷属东印度进攻。

1月10日,天刚破晓,荷属东印度(印尼)这块被19世纪作家爱德华·杜韦斯·德克尔称之为“环状绿宝石”的风水宝地呈现不详之兆。

日本对荷属东印度早已垂涎三尺,因为此地位于亚澳两大陆和太平洋、印度洋之间,是控制两大陆两大洋海上交通的咽喉要道。

日本能在这里找到他们所需要的天然资源,特别是他们进行战争所迫切需要的石油。

日军南进之神速令帝国大本营震动!

只要日军占领英属北婆罗洲、达沃和和乐,可以推想,日军下一步便是向荷属群岛推进。

日军的意图是兵分三路进攻东印度:

西路部队,集结在金兰湾,准备进攻南苏门答腊、邦加和巨港。

占领巨港后,再进攻西爪哇。

中路部队,集结在达沃,准备占领打拉根、巴厘区板、马辰,最后夺取东爪哇。

东路部队,也集结在达沃,用于占领万雅老、肯达里、安汶、望加锡、帝汶和巴厘。

  当时盟国海军颇具实力:

美亚洲舰队拥有重巡洋舰“休斯敦”号、轻巡洋舰“马波亥德”号,性能极佳的新式轻巡洋舰“波伊斯”号以及13艘驱逐舰,以及澳大利亚的2艘轻巡洋舰和7艘驱逐舰,康拉德·赫尔弗里中将指挥的荷兰海军舰队拥有轻巡洋舰“特隆普”号、“爪哇”号、“鲁特”号,7艘驱逐舰和16艘潜艇。

  而且,美海军第10巡逻机大队的轰炸机,荷兰的战斗机以及爪哇基地上的B-17空中堡垒轰炸机,随时准备为盟国联合海军舰队提供空中掩护

此役,日军俘虏荷印军和美澳军约8万人,缴获飞机177架,夺取了170万吨的石油,并得到了破坏不很严重的油田设施,为其战略进攻提供了急需的石油。

在印尼登陆作战期间,还发生过望加锡海战、巴塘海战和爪哇海战,同盟国损失巡洋舰5艘、驱逐舰7艘,日军仅有运输船4艘、扫雷舰1艘和巡逻艇1艘被击沉。

7

珊瑚海海战

1942年5月4日-8日

是美日航空母舰编队在太平洋上的首次交锋,双方均以舰载机实施远距离攻击,始终没有使用舰炮互相射击。

1942年5月4日,美军一个航空母舰编队至图拉吉岛以南海域,寻歼日舰。

击沉日军驱逐舰1艘、扫雷舰2艘和猎潜艇1艘。

7日,日军以机动编队南下珊瑚海,出动舰载机78架进行攻击,炸沉美军驱逐舰1艘。

美舰载机93架对日军的登陆船队及直接掩护队发起攻击,当即炸沉日军轻型航空母舰。

后日军受挫,中止进攻。

海战中双方均有损失。

日军损失航空母舰和驱逐舰各1艘、小型舰艇3艘、航空母舰受伤2艘,损失飞机80架,伤亡900人;美军亦有航空母舰、驱逐舰和油船沉没,航空母舰1艘受伤,损失飞机66架,伤亡543人。

从此,航空母舰取代了战列舰在海战中的地位。

 珊瑚海大战是航空母舰之间的第一次正面交锋,交战双方在大约1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打了整整5天,除了飞行员,双方自始至终没有见面,开创了世界海战史上的崭新形式。

 

    这次海战结果,虽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