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习题 三.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8884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79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习题 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习题 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习题 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习题 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习题 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习题 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习题 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习题 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习题 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习题 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习题 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习题 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习题 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习题 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习题 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习题 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习题 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习题 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习题 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习题 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习题 三.docx

《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习题 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习题 三.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习题 三.docx

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习题三

2019年秋部编本七年级上册历史配套练习题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课时练习题

一、选择题

1.58.与动物相比,人类特有的劳动本领是

A.用语言交流B.会制造工具C.会直立行走D.会保护自己

2.要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来自()

A.文献记载B.口头传说C.考古发掘D.主观猜测

3.被人类学家命名为“北京人”的早期人类,证明其已经是人的主要根据和理由是()

A.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B.使用天然火

C.用石块、兽骨等制造工具D.能够直立行走

4.在距今30万年前后,北方先民已会制作石器工具,考古学上称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为()

A.旧时代B.新陶器时代C.旧石器时代D.旧陶器时代

5.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过着群居生活的原始人类是()

A.元谋人B.半坡居民

C.北京人D.山顶洞人

6.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下图头盖骨化石属于()

A.元谋人B.北京人

C.山顶洞人D.半坡人

7.北京人使用的是()

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C.铜器D.陶器

8.暑假快到了,毕节某中学准备组织同学们去参观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遗址,你觉得应该选择下面哪条路线()

A.毕节——贵阳——北京B.毕节——杭州——河姆渡

C.毕节——昆明——元谋D.毕节——西安——半坡

9.下图是我国远古人类的典型代表,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前,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手脚分工明显,会使用天然火。

他们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

10.“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

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

”材料说明北京人已经懂得

A.制造石器和使用火

B.种植农作物

C.驯服野兽

D.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二、填空题

11.观察右侧《中国原始人类遗址分布图》

填写下图:

河流②⑥

原始人遗址①③④⑤

12.在今天北京附近曾经生活过的远古居民有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山顶洞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3.填空题

1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考古学上称_____.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考古学上称_____.

2相传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出现了三位德才兼备的部落联盟首领:

____、____、____.他们之间以原始民主方式推荐首领的惯例,史称__________.

3禹死后,禹的儿子击败伯益,夺取权位,建立____朝.从此,________代替了禅让制,_______代替了公天下.

4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史称上古三代.约起源于公元____世纪,止于公元_______年西周灭亡,历时约1300多年.

14.下图显示的是_____________,生活在距今_____________年前,使用的工具是_____________。

15.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

使用___________石器为主的时代叫旧石器时代,使用___________石器为主的时代叫新石器时代。

三、判断题

16.改错题:

(题目中两处标下划线的内容,其中一处是错误的,请指出错误之处并加以订正。

据考古发掘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北京人。

错误:

_________订正:

_________

17.下面是一位同学想象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共有5处明显的错误,请你指出并说明理由。

毛毛是个10岁的孩子,其实在北京人当中算是中青年了,因为北京人生活环境恶劣,人们的寿命都不长。

这天一大早,毛毛走出小木屋,他穿着兽皮缝制的衣服,手里拿着一把铁制镰刀。

他一个人走到河边,河边有一棵大树,上面结了很多野果,毛毛摘了许多果子,他又用镰刀割水稻。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已到正午,毛毛急忙往回赶,因为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看管火种,要是火堆熄灭了,他们可能会有好长时间不能吃到香喷喷的熟食了。

(1)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在我国历史上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的原始人先后有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19.山顶洞人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且有了审美观念。

()

20.判断正误。

(1)北京人已经会人工取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

(2)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大禹时期。

(3)三国时期,吴国船队曾到过今天的台湾。

(4)皇族司马炎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史称“东晋”。

(5)江南地区的开发为我国经济中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四、连线题

21.约170万年前北京人建立夏朝

约70万至20万年前河姆渡原始居民祖国境内最早人类

约7千年前炎帝、黄帝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约四五千年前禹种植水稻

约公元前2070年元谋人在涿鹿大败蚩尤

22.元谋人北京周口店洞穴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

北京人周口店龙骨山顶洞穴约一百七十万年

山顶洞人长江流域约三万年

河姆渡原始居民云南省元谋县约五六千年

半坡原始居民黄河流域约七千年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材料二:

“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

灰烬堆积很厚,最后处有6米。

材料三:

“上古之世……民多疾病。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请回答: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

它生活在哪一流域?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

它所证明的史实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

从什么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

24.历史允许合理想象,但要尊重基本的史实。

下列都是以史实为基础的历史想象,浏览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复原头像②《大泽乡起义》③《齐民要术》的现代浮雕

④⑤举子看榜图⑥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图

(1)写出图①横线上远古人类的名称。

图②起义在中国历史上有怎样的地位?

(2)图③中书的作者是哪位?

写出图④横线上农业生产工具的名称。

(3)图⑤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项重要的制度?

在平定图⑥叛乱后,清朝设置什么机构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理。

25.实践•创新•传承

(设计路线)

历史文化遗产

文物简介

①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出土了6件较为完整的人类头盖骨化石,15件下颌骨,157枚牙齿及大量骨骼碎块,代表约40个北京猿人个体,还有数10万件石器及大量用火灰烬。

②故宫博物院

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场所。

整体布局严谨,严格按照封建礼制和阴阳五行学说设计营造。

③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

大葆台汉墓出土大量铁器,最具代表的是“渔”字铁斧。

铁斧的一面有凸起的“渔”字,这是渔阳郡铁官作坊的标记。

这一发现是西汉盐铁官营的重要证据。

④房山云居寺

云居寺东北角小塔建于唐开元年间。

塔外两尊力士雕像威武刚健,塔内东壁雕的是形体丰满的侍女,西壁雕的是高鼻深目、丰髭重须的胡人。

这些雕像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⑤天宁寺塔

天宁寺塔修建于辽代。

塔身浮雕有金刚力士、菩萨、云龙等纹饰,形象生动,不仅是辽代雕塑艺术精品,也体现了契丹人对佛教的崇尚。

金定都于中都后,又对其进行了修缮。

(1)依据材料,对以下表述作出判断:

直接从材料中得出的,在横线内划“正确”;违背了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横线内划“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横线内划“〇”。

①从北京人遗址的考古发现,得知北京人开始使用火。

②故宫博物院是宋元时期遗留下来的大型宫殿群。

③通过参观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得知西汉时期实行盐铁官营。

④唐玄宗时期重视农业生产和生产技术的改进,发明了曲辕犁和筒车。

⑤天宁寺塔修建于辽代,塔身浮雕有金刚力士、菩萨等纹饰,体现了对基督教的重视。

(深入研究)

(2)阅读历史文化遗产简介,仿照示例,概括历史文化遗产反映的时代特征。

(成果运用)

(3)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需要同学们的参与,请你提出一项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行动建议。

(要求:

切实可行,说出具体做法)

五、综合题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9年3月,一个白色和棕黄色相间的北京猿人头骨图像成为英国《自然》杂志的封面,头骨图像下方是一句黑体大写的英文双关语:

“北京猿人真酷(cool)”——这项成果将使北京猿人“老了27万岁”,意味着他们生活在更加寒冷的自然环境中。

材料二1960年8月,郭沫若视察西安半坡博物馆,当他看到装有一女孩的瓮棺时,解说员说,在半坡时代,成人死后葬于氏族的公共墓地,而未行“成丁礼”的幼童,则是装入“瓮棺”,埋在自己的房屋附近,以免被野兽伤害。

郭老听后,不胜感慨,他说:

爱护儿童,历来有之,这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

(1)说出北京人距今的年代。

与古猿相比,北京人在体质上有何特点?

(2)材料二中的北京人是怎样应对“更加寒冷的自然环境”呢?

有什么作用?

(3)材料二中的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什么大河流域?

由“瓮棺”“埋在自己的房屋附近”,可看出半坡原始居民已经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4)在刚装入“瓮棺”的时候,女孩可能有衣服穿吗?

为什么?

27.阅读下列问题,回答相应问题

中国历史悠久,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迹较多的国家。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远古人类吧!

材料一:

元谋人遗址的遗物:

(下图)

材料二:

某同学参观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时拍摄了大量有研究价值的照片(下图)。

问题一:

从材料一的图片可以看出,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从元谋人的牙齿化石中,科学家已经测量出元谋人距离我们现今大约有多少年?

问题二:

材料二中的照片一为北京人头部复原像,请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北京人的基本体质特征。

问题三:

观察照片二,可以发现北京人使用的是什么石器?

问题四:

照片三为北京人使用火的情景,根据图片,你能说出当时的用途有哪些?

火的使用对原始人类的生存和进化有什么作用?

28.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一个友好国家的历史文化教育考察团要来我们中国实地考察,请你当一名小导游,向客人们介绍一下我们祖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吧!

(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惟有我先。

——孙中山

(1)根据材料一的信息,你知道他们参观考察的第一站是哪一地方远古人类的遗址吗?

(2)在第二站中,他们参观了材料二遗迹,他们参观的该原始居民遗址的名称是什么?

该原始居民最早培植了什么农作物促进了农业文明的发展?

他们居住的房屋样式被称为什么?

(3)在第三站中,他们瞻仰了材料三中“轩辕”帝的陵墓,“轩辕”指的是谁?

你知道他有哪些贡献吗?

29.再现史前人类活动。

(1)寻找证物

初一某班历史课堂:

同学A发挥想象力,描述了“北京人”一天的生活。

请你为他的描述寻找证据。

①北京人长相还类似古猿,前额低平、颧骨突出、嘴部前伸。

他们一般居住在山洞里。

②白天,男人(暂且称为人)拿着木棒、各种石器围捕、砍砸鹿等猎物。

③女人出去采摘,老人和孩子留下来看守火种,他们一般在洞内和洞口各堆设1个火堆,用来照明、取暖和驱赶野兽。

晚上,男人女人各自带着成果回来,围着篝火分享食物。

能为描述①提供考古依据的是:

______(填写图号)

能为描述②提供考古依据的是:

______(填写图号)

能为描述③提供考古依据的是:

______(填写图号)

(2)进行解释

以下是同学B搜集的反映半坡人、河姆渡人生产、生活的图片。

请你仿照范例,对这位同学搜集的图片进行解释。

[范例]“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可以见证半坡人会制作陶器。

“骨耜”可以见证______。

“复原的干栏式房屋”可以见证______。

(3)得出结论

由上述探究可知,我们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是______。

30.(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京人遗址,是一个很大的洞穴堆积。

最早是在1921年被发现的,正式发掘从1927年开始,1929年发掘工作由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独立主持,并于当年发现了第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以后陆续出土了200多块属于40多个北京人的骨化石,近10万件石器,以及大量的灰烬和100多种动物的骨化石。

北京人的发现,在世界考古界有着重大意义。

1987年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材料二我国是早期人类化石和文化发现的重要地区之一。

……我国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遗址有二十余处,北起辽宁,南及云南,西至陕西,东到安徽。

其中,沿黄河、长江两大河流域分布较为密集。

——《中国原始社会史》

(1)北京人生活的年代,根据科学测定,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之间,这说明什么历史问题?

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大量的灰烬和100多种动物的骨化石说明什么?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北京人遗址为什么会被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早期人类的分布有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劳动是人和动物的区别,任何劳动本领都是人所特有的,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人会制造并使用工具,在生产生活中,制造并且使用劳动工具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答案选B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2.C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古人类的化石,是研究古人类起源进化的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而化石来自于考古发掘,C项符合题意;远古时代没有文字,不可能从文献记载中找到证据;口头传说有的不真实;主观猜测没有论证不可信。

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3.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和使用工具,而不是以生存年代,或者使用天然火,直立行走是解放双手,开发大脑,逐步学会制造工具。

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4.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在距今30万年前后,北方先民已会制作石器工具,考古学上称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旧石器时代,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5.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境内发现的远古居民主要有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半坡人等。

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北京人生活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山顶洞人生活距今约三万年;半坡居民生活在距今大约五六千年前。

故选C项。

点睛:

关于原始人类,不仅要掌握他们生活的年代,还需掌握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用火方面的区别,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6.B

【解析】

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距今约70—20万年的是原始人类是北京人,B项符合题意;元谋人遗址位于云南,距今约170万年;山顶洞人也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但距今时间约3万年;半坡居民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距今约6000年;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7.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处于旧石器时代,使用的石器是打制时期。

B项磨制石器是新石器时代使用的工具;C项中国最早的铜器是出自新石器时代后期;D项陶器最早出现在原始的农耕时期。

故选A。

8.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是在云南省元谋县,在那里发掘出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因此毕节某中学准备组织同学们,从毕节出发到云南省昆明市,再到元谋县。

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9.B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他们仍保留猿的特征,但是手脚分工明确,会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并会保存火种,采集和狩猎,故B符合题意;元谋人、半坡人、河姆渡人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B。

10.A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

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结合所学知识,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

说明北京人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北京人会制作石器,使用打制石器。

A项符合题意;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开始种植农作物,驯服野兽,饲养家畜,有了原始农耕。

BC两项不合题意;北京人生活在距今月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还保留了猿得的某些特征,但是材料没有体现。

D项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二、填空题

11.②黄河⑥长江①北京人(山顶洞人)③半坡聚落④河姆渡聚落⑤元谋人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河流②是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

世界

解析:

②黄河⑥长江①北京人(山顶洞人)③半坡聚落④河姆渡聚落⑤元谋人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河流②是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

世界第六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

⑥是:

长江;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

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比黄河(5464㎞)长800余公里,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

原始人遗址①是:

北京人;北京人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

还保留着猿的一些特征。

③是:

半坡聚落;④是:

河姆渡聚落;⑤是:

元谋人。

考点: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生活。

12.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北京人有关知识的认识。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前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三万年前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洞

解析:

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北京人有关知识的认识。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前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三万年前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洞穴里。

故选C。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3.无

14.北京人70-20万年打制石器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北京人头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前,他们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成不同类型的

解析:

北京人70-20万年打制石器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北京人头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前,他们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即使用打制工具;因此填写

(1).北京人

(2).70-20万年(3).打制石器。

15.打制磨制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

使用打制石器为主的时代叫旧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为主的时代叫新石器时代。

因此填写打制、磨制。

解析:

打制磨制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

使用打制石器为主的时代叫旧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为主的时代叫新石器时代。

因此填写打制、磨制。

三、判断题

16.错误:

北京人订正:

元谋人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

在云南省元谋县,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的炭屑、小块烧骨,经专家鉴定,这是远古人类的牙齿和遗物。

这一远古人类就是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17.

(1)小木屋;北京人居住在山洞里。

(2)兽皮缝制的衣服;北京人不懂得缝制技术。

(3)铁制镰刀;北京人不会使用金属制器。

(4)一个人;北京人不会单独劳动。

(5)水稻;北京人生活时期没有水稻。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问主要考查的是北京人的生活知识点。

材料提供了关键信息“小木屋”,结合课本所学分析,由于生产力水平低,北京人不懂得建造房屋,只能住在周口店的山洞里,故“小木屋”是错误的,理由是北京人居住在山洞里。

(2)本问主要考查的是北京人的生活知识点。

材料提供了关键信息“兽皮缝制的衣服”,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北京人还不懂得用兽皮缝制衣服,到距今约三万年的山顶洞人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故“兽皮缝制的衣服”是错误的,理由是北京人不懂得缝制技术。

(3)本问主要考查的是北京人的生活知识点。

材料提供了关键信息“铁制镰刀”,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北京人将石块敲打成粗糙的时期,用树枝砍成木棒,故“铁制镰刀”是错误的,理由是北京人不会使用金属制器。

(4)本问主要考查的是北京人的生活知识点。

材料提供了关键信息“一个人”,结合课本所学分析,由于北京人生活的时代,生产力水平低,只靠单个人的力量,无法生活下去,因此,他们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

故“一个人”是错误的,理由是北京人不会单独劳动。

(5)本问主要考查的是北京人的生活知识点。

材料提供了关键信息“水稻”,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北京人主要靠采集野果,捕猎野兽生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最早种植水稻,故“水稻”是错误的,理由是北京人生活时期没有水稻。

考点: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8.在我国历史上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的原始人先后有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理由:

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县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都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而元谋人则生活在云南省元谋县,所以题中所述“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的原始人先后有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是错误的。

理由:

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县

19.正确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山顶洞人是生活在距今约三万年前的原始人类,他们懂得人工取火,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且有了审美观念,所以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20.

(1)错误;

(2)正确;(3)正确;(4)错误;(5)正确;

【详解】

(1)北京人是生活在远古北京周口店,属于直立人,会使用天然火,打制工具(石器),人类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种自然力的能力。

北京人还不会人工用火,故

(1)错误。

(2)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标志着奴隶社会开始,原始社会结束。

(2)正确。

(3)三国时期,吴主孙权曾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军队到过夷洲,就是今天的台湾,同时还用兵朱崖洲,就是今天的海南岛。

故(3)正确。

(4)公元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

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宗室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政权,史称东晋。

故(4)错误。

(5)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江南地区的经济得到发展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故(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