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四节植物茎的输导功能同步练习新版苏教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9359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2.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四节植物茎的输导功能同步练习新版苏教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四节植物茎的输导功能同步练习新版苏教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四节植物茎的输导功能同步练习新版苏教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四节植物茎的输导功能同步练习新版苏教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四节植物茎的输导功能同步练习新版苏教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四节植物茎的输导功能同步练习新版苏教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四节植物茎的输导功能同步练习新版苏教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四节植物茎的输导功能同步练习新版苏教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四节植物茎的输导功能同步练习新版苏教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四节植物茎的输导功能同步练习新版苏教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四节植物茎的输导功能同步练习新版苏教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四节植物茎的输导功能同步练习新版苏教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四节植物茎的输导功能同步练习新版苏教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四节植物茎的输导功能同步练习新版苏教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四节植物茎的输导功能同步练习新版苏教版Word格式.docx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四节植物茎的输导功能同步练习新版苏教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四节植物茎的输导功能同步练习新版苏教版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四节植物茎的输导功能同步练习新版苏教版Word格式.docx

原因是什么?

(  )

A.不会,茎尖的分生组织被去掉B.不会,茎的细胞无法伸长

C.会,茎尖下端的细胞会恢复分裂能力D.会,茎内各个部位都有分生组织

选A。

通过分析可知,植物茎是有枝芽发育而来的,枝芽的结构是生长点有很强的分生能力,属于分生组织,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

因为芽内有分生组织,掐去尖端的茎不会年年长长,因为茎尖的分生组织被去掉了。

芽可以发育成新的枝条,这是因为芽内有分生组织

4、茎是由芽发育而成的,那么发育成茎的具体部位是(  )

A.幼叶B.花芽的芽原基C.叶芽的叶原基D.叶芽的芽轴

D

选D。

枝芽的结构:

由图可知:

A是生长点有很强的分生能力,属于分生组织,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

B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

C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D幼叶将来发育成叶;

E芽轴将来发育成茎.因此茎是由芽发育而成的,那么发育成茎的具体部位是叶芽的芽轴。

本题根据芽的结构和发育来答题

5、某农户发现自己的杨桃果树历经几十年后,生长态势不那么好了,近期他砍伐了一棵,发现树茎有了中空.请问中空部分缺失的主要是茎的(  )

A.部分韧皮部B.部分木质部.C部分形成层D.部分导管和筛管

树干的里面是木质部,外面的树皮是韧皮部.木质部的功能一是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依靠其中的导管),二是支撑.古槐树中空,是木质部被部分损坏,但是肯定没有全部木质部都缺失了,否则古槐树就会倒下来的.只要还有部分木质部,就可以继续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古槐树照样可以枝叶繁茂.

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

6、常吃的甘蔗作为植物体的六大器官之一,富含水分,其中的水是根从土壤中吸收运输到的.图中能将水分运输到果实的结构是(  )

A.AB.BC.CD.D

B所示的导管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

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表皮起保护作用.韧皮部包括筛管(运输有机物)和韧皮纤维(有韧性).图示A形成层,B导管,C筛管,D木质部,据此解答。

7、在生长健壮的枝条上,剥去一圈树皮,露出木质部,过一段时间,出现瘤状物的部位是(  )

A.伤口的上方B.伤口的下方C.伤口的上、下方D.木质部

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自上而下运输到其它器官如根.因此将树枝环剥一圈树皮后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切口处不能在向下运输,就在切口上方积聚起来形成节瘤。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筛管的位置、功能.解答时可以从筛管的位置和对有机物的运输方面来切入.

8、杨树是生活中常见的木本植物,其茎从外到内的结构依次是(  )

A.树皮→形成层→木质部→髓B.树皮→木质部→形成层→髓

C.树皮→形成层→髓→木质部D.树皮→木质部→髓

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据此作答即可。

9、如图为木本植物茎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是比较坚硬的韧皮部B.5是树皮,其内层的4是木质部

C.3是髓,它呈浅绿色,结构比较疏松D.茎的某一部分受到创伤并露出2,则露出的部分不能增粗

1属于髓,由薄壁细胞构成,储存着营养物质,5属于树皮,其内侧是韧皮部,3属于形成层,具有分裂增生能力,向内产生新的木质部,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茎的某一部分受到创伤并露出2木质部,这部分不能增粗的原因是形成层受到破坏,不能由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D正确。

据图所示:

1属于髓,储存着营养物质,2属于木质部,3属于形成层,4属于树皮的内侧部的韧皮部,5属于树皮据此【解答】:

10、下列能使植物茎不断长粗的结构是(  )

A.导管B.木质部C.形成层D.韧皮部

C

选C。

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

双子叶植物茎可以逐年加粗,是因为有形成层。

本题考查双子植物木质茎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对于本知识多结合茎的结构图与生活实例进行记忆

11、木本植物茎与草本植物茎的主要区别在于(  )

A.维管束中是否有形成层B.树皮中是否有韧皮部

C.木质部中是否有导管D.韧皮部中是否有筛管.

木本植物茎有形成层,草本植物茎没有形成层,木本植物茎与草本植物茎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形成层。

本题知道单双子叶植物茎的区别即可作答。

12、用解剖针扎杨树茎的横断面,感觉最硬的部位是(  )

A.木质部B.髓C.韧皮部D.形成层

木本植物茎的结构,由外到内依次为:

树皮、木质部、髓;

木质部含有大量的木纤维,质地较硬。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木质茎的结构,树皮、木质部、髓.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和功能,结合图解记忆

13、在植物体中,以下物质主要通过导管运输的是(  )

A.氧气B.淀粉C.水D.二氧化碳.

氧气是通过气孔进出叶片的,淀粉属于有机物,是通过筛管运输的,B错误,水是通过导管运输的,二氧化碳是通过气孔进出叶片的。

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

导管和筛管,筛管可以运输有机物,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14、植物体内的物质是不断运输的过程,主要通过输导组织完成,下列对输导组织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导管主要在韧皮部B.筛管在木质部

C.筛管运输水和无机盐D.在根尖分生区,没有导管和筛管

导管位于植物体茎内的木质部中,筛管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在根尖分生区,没有导管和筛管,D正确。

植物体有两种输导管道--导管与筛管.导管位于植物体茎内的木质部中,由下而上输送水和无机盐的管道.而筛管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

15、昆明市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茎的(  )

A.分生组织B.机械组织C.导管D.筛管

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较大绿化树茎(树干)的木质部中的导管中。

木本植物茎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

导管和筛管,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

二、填空题:

16、枝条是由幼嫩的、和组成的.

茎|幼叶|芽

叶芽的结构:

生长点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

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

幼叶将来发育成叶;

芽轴将来发育成茎;

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所以枝条由幼嫩的茎、叶和芽组成的。

故答案为:

茎幼叶芽。

本题结合芽的结构图解作答即可。

17、芽中也有组织,它可发育为、和,它们构成枝条,新芽又不断形成新的枝条,使植株的地上部分不断繁茂,形成“万千枝条”。

分生|茎|叶|芽

由叶芽的结构可知:

生长点的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

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所以说万千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芽发育而来的。

在植物体的根尖、茎、芽中都有分生组织,芽中分的生组织是生长点。

18、在木本植物茎的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有,它的细胞能不断地分裂,形成新的细胞和细胞,牡丹花的茎不能长得很粗,是因为茎中没有。

形成层|木质部|韧皮部|形成层

木质茎结构中,形成层是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能不断的进行细胞分裂,可以不断向内产生新的木质部与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使木本植物的茎不断长粗.而草本植物的茎中没有形成层,不能无限增粗,只是细胞体积长大引起的有限增粗.因此牡丹花的茎不能长得很粗,是因为茎中没有形成层。

答案为:

形成层;

木质部;

韧皮部;

形成层.

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草本植物的茎中没有形成层.

19、木本植物的茎能逐年加粗的原因是有结构,将木本植物的茎剥去一圈树皮后,过一段时间后上半段树皮伤口处会长瘤子,原因是有机养料向下运输的受阻.

形成层|筛管

木质茎结构中,形成层是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能不断的进行细胞分裂,可以不断向内产生新的木质部与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使木本植物的茎不断长粗。

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自上而下运输到其它器官如根.因此将树枝环剥一圈树皮后,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切口处不能在向下运输,就在切口上方积聚起来形成节瘤.故答案为:

筛管.

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

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筛管运输有机物的方向是自上而下。

20、植物的茎中,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是位于木质部的;

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是位于韧皮部的。

导管|筛管

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将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自上而下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

导管和筛管.筛管位于韧皮部,运输有机物,方向从上往下;

导管位于木质部,运输水和无机盐,方向自下而上

三、解答题

21、右图是芽发育成枝条的示意图,按照发育情况连线:

3芽轴:

将来发育成7茎;

1生长点:

中央顶端的分生组织,将来发育成5顶芽;

叶原基:

生长锥周围的一些小突起,是叶的幼体。

2幼叶:

生长点周围的大型突起,将来形成5叶;

4芽原基:

生长在幼叶腋内的突起,将来形成8侧芽.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叶芽的结构、发育.解答时可以从叶芽的结构、发育方面来切入.

22、如图是“利用枝条制作口哨的过程”、图二是木本植物茎的结构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

(1)在”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春季,我们往往会用一些幼嫩的柳树或杨树枝条制作“口哨”(如图一示),制作“口哨”时剥下的结构是图二中的、。

5|树皮

(2)我们常见的杨树、柳树等乔木,它们的茎能逐年加粗,这是因为、的作用,该结构属于组织,它向外能产生新的、,向内能产生新的、.

3|形成层|分生|4|韧皮部|2|木质部

(1)制作“口哨”时剥离下来的外层结构是图二中的5树皮,

(2)3是形成层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能不断的进行细胞分裂,可以不断向内产生新的木质部与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使植物的茎不断长粗.所以,形成层向外分裂产生新的4韧皮部,向内分裂产生新的2木质部,柳树枝条就逐渐加粗。

(1)5;

树皮;

(2)3;

分生;

4;

2;

木质部.

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图二中1是髓、2是木质部、3是形成层、4是韧皮部、5是树皮

23.几乎快空心的柳树,树叶依旧繁茂,为了揭开树木不怕空心的原因?

第一步:

查资料:

植物体内有两种运输线,植物生活所需要的全部物质就靠这两种运输线来输送,一种是木质部里的运输线,另一种是韧皮部里面的运输线.它们分别运输水分和有机物等。

第二步:

欲证明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哪种运输线运输,设计了如下实验:

剪取生命活动旺盛的一根柳树(或月季)枝条,将柳树枝条基部纵剖,如图,下部处理成只有木质部(左)或只有韧皮部(右),分别插入两只烧杯的溶液中,烧杯中盛有红色土壤浸出液(红色物质对柳枝无害).

(1)位于左烧杯内的枝条上的叶片红色明显,生活正常.位于右烧杯内的枝条上的叶片(A点以下)红色不明显,且出现萎蔫现象,说明。

水分和无机盐是由木质部内的导管运输的

(2)假如柳树主茎基部的树皮被剥去,柳树就会死亡,原因是柳树的得不到有机物,无法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树木不怕空心是因为靠近树皮的木质部仍具有输导作用.

(3)一般扦插不易成活的植物可用压条的方法繁殖,压条是把枝条中部的树皮剥去下部半圈,埋进土壤并固定,让枝条的顶部露出地面.这样做使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部分切断,割皮处积累大量养料,促进细胞的和生长加快,使埋入土壤中的枝条长出不定根。

分裂

(1)左边的生长正常证明能够得到水分,说明了水分和无机盐是由木质部内的导管运输的.

(2)筛管位于茎的韧皮部,作用是向下运输有机物;

小柳树茎的基部被剥去一圈树皮,就会使主茎的韧皮部全部被割断,有机物无法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运输到根部,时间长了,根就会因为无法获得有机营养而死亡,继而引起整个植株的死亡.所以茎的基部被剥去一圈树皮,一段时间后死亡,是因为切断了筛管,根缺少有机物.(3)土壤中枝条的树皮剥去半圈这样做使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部分切断,割皮处积累大量养料,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加快,使埋入土壤中的枝条长出不定根。

导管是自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筛管是自上而下输送有机物的管道,据此解答.

24、图示木本植物茎的结构模示图,据图答题:

(1)我们常见到的杨树和柳树能年年加粗,这是因为、的作用,它向外能产生新的,向内能产生新的、。

2|形成层|韧皮部|3|木质部

(2)我们使用的木质课桌椅、家中的木制家具是用、做成的.

3|木质部

(1)杨树和柳树等植物茎包括树皮、木质部和髓,其中维管束由韧皮部、形成层和木质部组成,形成层是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能不断的进行细胞分裂,可以不断向内产生新的木质部与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使植物的茎不断长粗.因此,我们常见到的杨树和柳树等,能年年加粗,这是因为这是因为[2]形成层的作用,它向外能产生新的韧皮部,向内能产生新的[3]木质部.

(2)木质部有大量的木纤维组成,坚硬,有很大的支持作用,因此,我们使用的木质课桌椅、家中的木质家具都是用[3]木质部做成的.

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图中1是树皮、2是形成层、3是木质部、4是髓,据此解答.

25、如图为双子叶植物幼茎的横切面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请你填出图中A.C结构的名称:

AC

(2)草本植物的茎中没有、,因而不能长得很粗,可通过拔节使茎急剧长高.

B|形成层

(3)水分是如何运输的,请用箭头在图上标注出来.

(4)为了验证第(3)小题中你的推断,请你完成下列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①取三枝生长状况相似的枝条,分别标号1、2、3;

②1号枝条不做处理;

2号枝条;

3号枝条;

③将上述处理的三枝枝条同时插入滴有红墨水的清水中,放到阳光下照射3﹣4小时;

④取茎的上端,横向切断,观察茎的横切面.预测实验结果:

.由此可以得出实验结论:

②去掉韧皮部|去掉木质部(顺序可颠倒);

④1号枝条除边缘都变红,2号枝条茎的横切面变红,3号枝条不变红(结论必须与步骤②吻合)|水分是通过茎木质部的导管由下向上运输的.

解:

(1)由图可知:

A是导管,B形成层,C是筛管。

(2)草本植物茎没有形成层.形成层是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能不断的进行细胞分裂,可以不断向内产生新的木质部与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使植物的茎不断长粗,草本植物没有形成层,因此不能无限加粗。

(3)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

(4)本实验要探究水分是通过茎的木质部运输的所以再设计对照组时要注意变量的惟一性.所以,1号枝条不做处理;

2号枝条去掉韧皮部;

3号枝条去掉木质部(顺序可颠倒);

然后为了能明显的看出对水的运输将三枝枝条同时插入滴有红墨水的清水中,放到阳光下照射3﹣4小时;

我们可以看到1号枝条除边缘都变红,2号枝条茎的横切面变红,3号枝条不变红(结论必须与步骤②吻合)。

由此可以得出实验结论:

水分是通过茎木质部的导管由下向上运输的.

木本植物的茎包括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其中维管束由韧皮部、形成层和木质部组成,形成层是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能不断的进行细胞分裂,可以不断向内产生新的木质部与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使植物的茎不断长粗.

 

予少家汉东,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

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于尧辅颇好学。

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

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

是时天下学者杨、刘之作,号为时文,能者取科第,擅名声,以夸荣当世,未尝有道韩文者。

予亦方举进士,以礼部诗赋为事。

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所黜。

因取所藏韩氏之文复阅之,则喟然叹曰:

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

因怪时人之不道,而顾己亦未暇学,徒时时独念于予心,以谓方从进士干禄以养亲,苟得禄矣,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