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课第一章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9432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课第一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毛概课第一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毛概课第一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毛概课第一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毛概课第一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毛概课第一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毛概课第一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毛概课第一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毛概课第一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毛概课第一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毛概课第一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毛概课第一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毛概课第一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毛概课第一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毛概课第一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毛概课第一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毛概课第一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毛概课第一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毛概课第一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毛概课第一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概课第一章Word文件下载.docx

《毛概课第一章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课第一章Word文件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毛概课第一章Word文件下载.docx

《在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03年版

1、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6年版

2、胡锦涛: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教学导入:

1920年11月,毛泽东在给新民学会会员罗章龙的信中强调,要改造中国,固然需要有大批刻苦励志的“人”,尤其要有一种大家共同信守的“主义”,“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

”这个“主义”,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行动的指南而不是教条,它必须同各国的实际相结合,随着时代和条件的变化不断创造性地运用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为什么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哪些重大的理论成果?

本章将对此做出专门的介绍与分析。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历史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

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既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需解决的问题。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

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1、何以需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2、何以可能?

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推动;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兼容

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方面实践经验的总结

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依照历史的逻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包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和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两重镜像。

1、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革命与建设具体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

(1)正确坚持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的前提和基础。

(2)立足于中国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的根本原则。

(3)融合民族文化、体现民族特色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的根本要求。

2、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时代的发展、时代的特征结合起来。

(1)剖析时代特征,解答时代课题,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现实任务。

(2)弘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目标要求。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1)、幼年时期:

“南城北李”的传播,左倾机会主义者的照抄照搬;

2)、历史进程:

(1)毛泽东:

毛泽东思想;

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进行革命。

(2)邓小平:

邓小平理论;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江泽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4)胡锦涛:

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荣辱观、党的先进性等。

3)、理论成果的相互关系:

是一个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新时期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旗帜问题至关重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创立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且取得了一系列宝贵的经验,党的“十七大”把这些经验概括为“十个结合”:

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

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

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结合起来;

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

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

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

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

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

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

实践已经证明,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

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明确界定: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这一理论体系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不断创新的典范。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化,这个理论体系还将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并在实践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更加焕发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条件

(1)时代背景:

20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时代背景。

向西方学习迷梦的破产,走俄国人道路的新生选择

(2)历史需要:

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历史需要。

(3)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成长壮大,工人运动深入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阶级基础。

(4)思想条件: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与传播,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准备了思想条件。

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思想理论条件。

(5)实践平台: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

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谈到,中国革命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主观条件:

毛泽东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个人因素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必不可少的主观条件。

毛泽东之所以能够成为毛泽东思想的杰出代表,以至于要以他的名字来命名这个理论体系,这固然与他具有优秀的天赋、广博的才学、卓越的胆识密切相关,更重要的还在于以下四个突出的原因:

毛泽东个人的性格、境界与修养。

性格:

不怕邪恶、满怀信心、百折不挠。

境界:

献身于民族解放运动的精神;

扭转乾坤的壮志;

能纳五湖四海的胸怀;

坚忍不拔的意志:

高瞻远瞩的眼界等。

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毛泽东思想大体上经历了萌芽、形成、成熟和继续发展四个阶段。

1.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从1921年党的成立到1927年第一次大革命失败,这个时期被毛泽东称之为“党的幼年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萌芽阶段。

说它萌芽主要表现在三点上:

一是初步认识了中国的特殊国情,制定了中国民主革命纲领。

二是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关系,明确了中国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三是开始重视农民问题的研究,注重探索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我们说毛泽东思想在此时萌芽,而还不是形成,主要考虑党在幼年时期理论和实践上都不够成熟,还没有根据中国的国情独立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2.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教育了中国共产党人,使党懂得了组织人民军队、进行武装斗争,紧紧依靠农民,开展武装割据的极端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坚苦卓绝的斗争。

正是在斗争的实践中,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一是揭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规律,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的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二是提出了建党建军的正确原则,形成了一条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军事路线。

三是揭露了本本主义的错误,提出了一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总起来说,土地革命前期,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中国式的革命道路;

形成了一条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军事路线;

提出了一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这些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已经开始能够独立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和分析中国革命问题,并在实践经验的总结中作出科学的理论创造,从而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之所以叫“初步形成”,或者叫“开始形成”,是因为这些思想还需要进一步系统化,而这种理论上的系统化它有待于革命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和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3.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毛泽东由于在土地革命战争前期提出的这些正确思想,当时受到坚持“左”的思想的中央领导的排斥和打击。

特别是王明“左”倾路线统治中央4年之久,更是剥夺毛泽东的发言权,曾经使中国革命几乎陷入绝境。

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以后,中国革命才出现了历史性的重大转折。

遵义会议以后,主要是红军长征达到陕北以后,毛泽东加强了理论研究工作,他在总结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渐使初步形成的正确思想进一步系统化。

在抗日战争时期,他系统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深刻分析和批判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统一战线思想和党的建设思想。

特别是,他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精辟地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

特别值得提到的是,在这期间经过延安整风,人们逐渐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并在党的七大上确立为党的长期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在这个期间形成了自己相当成熟的理论体系。

就大的方面来说,毛泽东思想在这一时期的成熟主要表现在:

一是打破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在全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二是揭示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发展规律,牢牢把握了人民军队在战争中的主动权。

三是根据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特点,完整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把这几个方面综合起来,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在这期间,毛泽东思想在哲学思想、军事思想、统一战线思想、党的建设思想、政策和策略思想等方面,都提出了一套系统的理论。

4.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

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毛泽东在这一期间通过《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著作,深刻阐述了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些基本方略和主张,初步阐述了正确处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重要关系问题,使毛泽东思想获得了新的发展。

从大的方面来看,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主要表现在这样几点上:

一是指导中国革命大决战的胜利,实现了建立全国政权的伟大目标。

二是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实现了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伟大转变。

三是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任务,进行了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苦探索。

所有这些都是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的表现。

不过,1957年下半年以后,中国历史的发展的确出现了复杂的情况。

一方面,毛泽东思想在实践中继续得到丰富和发展;

另一方面,党的工作指导方针上发生了严重的失误,出现了实际上偏离毛泽东思想发展轨道的问题。

特别是发生了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了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在新的历史时期,是邓小平带领全党重新恢复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努力纠正了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实践中

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中共十七大党章

“毛泽东思想”概念表述的过程

王稼祥首次使用(1943)

刘少奇正式阐述(1945)

中共十二大科学表述(1982)

十一届六中全会新的概括(1981)

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这主要说明了毛泽东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渊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二者是一脉相承的;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创造性发展。

第二,“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这主要说明了毛泽东思想作为科学理论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关系:

一方面,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是毛泽东思想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另一方面,毛泽东思想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

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这主要说明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毛泽东个人的作用与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之间的关系:

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思想“主要是毛泽东同志的思想”。

党的其他许多领导人都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不是在个别的方面,而是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构成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前途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新民主主义的革命道路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新型人民军队建设的理论

人民战争思想的理论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战略上藐视敌人和战术上重视敌人

对敌斗争的策略原则

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同盟者

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

正确制定和实行党的政策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发展和繁荣文化的基本方针

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

6.党的建设的理论

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一大法宝

党的建设同党的政治路线密切相关

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自身建设的首位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是中国共产党的骄傲,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胡锦涛: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上的讲话》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毛泽东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道路,为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形态,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毛泽东思想指引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找到了一条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提出了许多很有启发性的论断。

毛泽东思想过去是中国革命的旗帜,今天依然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旗帜。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毛泽东思想包含的许多基本原理、原则和科学方法,具有普遍的意义。

  毛泽东追求和倡导的中华民族重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远大理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奋斗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依然是中国人民不断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第三节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条件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客观条件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时代背景:

时代主题的转换

时代的主题逐步由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为我国一心一意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提供了良好机遇。

时代主题的转换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和平问题--即东西问题

发展问题--即南北问题

历史根据:

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国内国外)

原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在社会主义发展问题上所提供的丰富经验和深刻教训,也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重要历史根据。

现实根据: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

(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观条件

从邓小平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环境看,他是在西方的法国和“半东方”的俄国奠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

从邓小平的个人经历看,“三落三起”的独特经历使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产生了深刻而特殊的理解。

任何理论,如果没有它的创立者及其主观努力,再充分的客观条件,再迫切的发展需要也不会自动地把一种理论构思出来。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邓小平个人的人生经历、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精神品质、价值观念等主观条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2.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

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1)产生和形成时期(1978—1982)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

这一时期实现了:

 工作重心的转移

 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准备了思想前提

(2)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时期(1982—1987)

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

这一时期提出全面改革的两大理论基石: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987年十三大)

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3)走向成熟,形成体系时期(1987—1997)

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了新阶段。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

大会指出:

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科学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强调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正式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写入宪法。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改革开放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