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第二课时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9986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第二课时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第二课时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第二课时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第二课时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第二课时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第二课时教案设计.docx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第二课时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第二课时教案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第二课时教案设计.docx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教材解析:

  《端午粽》是本册书的第十篇文章,本单元围绕“家人”这个主题,编排了《静夜思》《夜色》《彩虹》《端午粽》四篇文章。

《静夜思》是一首古诗,语言浅显易懂,儿童诗《夜色》和散文《彩虹》想象奇特,用孩子的视角,童趣化的语言进行表达。

《端午粽》是关于传统节日习俗的,生动的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通过讲述传统节日风俗,引导学生了解热爱中华传统文化。

  《端午粽》本篇课文条理清晰,围绕端午粽,以儿童的口吻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

第1自然段先介绍端午节,外婆会煮好粽子等我们回去;第2自然段具体介绍了粽子的色、香、味;第3自然段重点写了粽子的花样多;最后点出了端午吃粽子习俗的由来。

课文语言比较形象,比如对粽子样子、味道的描写中,分别用“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来形容箬竹时、糯米、枣,可以归类积累,同时在学习叠词的基础上,感受句子韵味和节奏,口语表达时,也可模仿运用这一类词语。

  读好长句子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长句子主要在本文的第2、3自然段中出现,这两个自然段时要加强对长句子朗读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读好长句子的方法。

  教学目标:

  1、多种形式巩固生字和词语,会写“真、节”2个生字。

  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自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

  4.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会写“真、节”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

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

  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用中国传统节日导入新课。

   农历八月十五、正月十五、腊月初八、五月初五分别是什么节?

有什么习俗?

   板书课题:

《端午粽》

  【设计意图:

通过这个活动拓展孩子的知识面,让孩子对我国的传统节日进一步的了解。

  二、复习字词。

  1、复习词语。

   孩子们你们坐得直,听得认真,我可喜欢你们了,那让我们一起玩个“赛龙舟”的游戏

   出示词语:

中间 分给 带回 知道 纪念 据说 端午节 粽子

  2、句子中复习字词。

   端午节我们总会吃粽子,粽子里面有糯米、红豆、红枣(zǎo),还有大肉,据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qū)原(yuán)。

  3、欣赏赛龙舟图片,感受端午节热闹的场面。

  【设计意图:

创设“赛龙舟”的游戏,将静态的生字动态化,把字融入词中、句子中再现,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用游戏的方式复习生字,为课堂营造了一种和谐、宽松、愉快的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师生平等对话的氛围。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粽子图片。

   你看到了什么?

并说一说。

(粽子、糯米、红枣)

  2、文中是如何描写粽子的?

让我们赶快读读课文的第二段,在第二段中找一找吧。

   多种形式读文。

  

(1)全班齐读,要求读准字音,不能添字少字。

  

(2)师范读,学生评价。

  (3)学生齐读正音。

  3、请在文中把描写颜色的意思用横线画出来,你能照样子再说一些这样的词语吗?

  (白白的、红红的、青青的、绿绿的、黄黄的、黑黑的)

  4、看到有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这些颜色,你猜一下这个粽子味道怎么样?

(好吃、香、想吃)心情如何?

那请你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这一句话。

  5、外婆包的粽子味道到底怎么样呢?

让我们赶紧去看看吧!

  

(1)生读课文,学生评价。

  

(2)师范读课文。

学生做动作,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6、请你说一说又什么又什么的词语。

  【设计意图: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孩子感受独处也是一种快乐】。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外婆包了哪些花样的粽子?

你喜欢吃哪种味道?

吃了粽子心情如何?

   用“美滋滋”说一句话,体会美滋滋地意思。

   外婆把粽子让我们带回家分给邻居吃。

你觉得外婆是怎样的一个人?

  【设计意图:

减少无效的讲解,增加有效阅读,使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培养语感。

  五、学习第四小节。

   读第四自然段,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你知道屈原是什么人?

人们为什么要纪念他?

   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积极主张楚国联合齐国抗击秦国,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反而被罢了官发配到边远的地方。

楚国快要灭亡时,农历5月5日这天,屈原投汨罗江自杀。

屈原投江后,楚国人民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鳖蟹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投食物。

年复一年,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每逢端午节那天便用竹叶把糯米饭包起来,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划着龙船到汨罗江,投到江里祭祀屈原,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船的来历。

  六、书写汉字“真、节”

  1、观察这几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注意这两个字的笔画顺序。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在书中描红,然后写一写。

  5、展示书写,讲评。

  【设计意图:

认识汉字书写的规律与变化。

感受汉字的结构美。

  七、作业:

  1、推荐阅读课外书《一朵花的童话》中《婆婆路》的片段。

  2、给家人讲一讲关于端午节或粽子的故事。

  【设计意图:

本单元围绕“家人”的题材展开描述,推荐阅读《婆婆路》让孩子再次感受家人在一起的快乐,也可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板书:

     端午粽

     屈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