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启动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0113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15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启动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启动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启动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启动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启动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启动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1页
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启动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1页
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启动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1页
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启动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1页
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启动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1页
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启动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1页
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启动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1页
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启动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1页
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启动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1页
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启动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1页
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启动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1页
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启动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1页
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启动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1页
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启动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1页
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启动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1页
亲,该文档总共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启动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启动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启动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启动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启动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省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

启动区污水处理厂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市市政工程设计总院

 

前言

江苏省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是某、某两市跨市跨江联合投资开发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地处苏中交通重镇某市南部,与某市隔江相望,园区东南侧为某长江公路大桥。

园区滨临天然长江航道,东侧有某高速公路和新长铁路,北侧有宁通高速公路,南面有沪宁高速公路和沪宁铁路。

园区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现有人口5.4万人。

园区依托长江岸线资源,将园区的发展定位为以船业、冶金、能源、物流、研发、商贸为主导产业的国际制造业业基地,集工业园、生态园、新港区、新城区“两园两区”为一体的二十一世纪新型工业园区和江苏省跨江联动开发的先导区和示范区。

随着园区的开发建设,工业企业不断入驻、人口的不断增加,将产生大量的生产、生活污水,这些污水如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将会对长江水体将造成重大污染,从而影响下游人民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将影响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园区开发建设的规划,本次筹建的是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启动区污水处理厂工程,服务范围为园区启动区,启动区用地面积20平方公里,位于园区南部,滨临长江的黄金地段,西至二圩港,南面临江,东至老十圩港,北至联江二路。

这个污水处理厂工程是园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大力进行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是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条件、建设“生态园”的

必要要求。

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启动区污水处理厂工程远期规模为60000m3/d,分三期实施,近期规模20000m3/d,按两组先后实施,每组规模10000m3/d。

经过技术经济比较,推荐采用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工艺(C-TECH),其工艺主要优点是占地少、投资少、工艺稳定性强、系统操作完全自动化。

近期工程占地:

20亩;近期总投资:

3122.2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2351.68万元;处理单方水成本1.32~0.97元/m3,单位水量运行成本0.56元/m3。

在资料收集过程和报告的编制过程中,得到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管委会招商局、办公室、环保局、国土规划建设局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此谨表衷心感谢。

1总论

1.1项目编制

1.1.1项目名称

江苏省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启动区污水处理厂工程

1.1.2建设单位

江苏省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管理委员会

1.1.3编制单位

某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1.1.4项目地点

本工程位于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启动区五圩路西侧。

1.2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1.2.1编制依据

《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总体发展概念规划》,(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4.3)

《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图则、说明书、图集,(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4.3)

《委托书》,(江苏省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管理委员会,2004.3)

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启动区污水处理厂地形图

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总体规划图

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产业规划图

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企业资料

1.2.2编制原则

(1)在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总体发展概念规划和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导下,结合园区启动区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工程规模,最大限度的发挥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尽快达到提高区域环境质量,保护水体环境的目的。

(2)工程建设坚持远近结合、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3)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坚持清洁生产和总量控制的原则。

(4)采用工艺先进、稳定可靠、管理方便的污水处理技术,以节约投资,降低运行费用。

(5)设备选型做到合理、可靠、先进、高效节能。

(6)妥善处理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沉渣和污泥,避免二次污染。

1.2.3编制范围

本报告为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启动区污水处理厂工程的可行性研究

报告,包括基础资料,污水水质水量的论证、建设规模和处理程度的确定、可供比选的技术方案,推荐选用的最佳方案,厂址选择和工程技术论证等。

厂外配套工程,包括配套污水管网、供电、电信、道路等不在本报告编制范围内。

1.2.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作为江苏省跨江联动发展的示范园区,提出了要把园区建设成集工业园、生态园、新港区、新城区“两园两区”为一体的二十一世纪新型工业园。

启动区的建设要求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要解决好工业产业发展与园区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对污染实行集中处理,降低处理成本,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启动区肩负为园区树形象、聚人气的重任,建设启动区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排水管网不仅能改善园区的水污染情况,减轻长江水体污染,保护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完善园区的基础设施,为园区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1.3法规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逐步认识到保护环境和控制污染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环境保护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受到全社会和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视,为此中央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颁布了一系列法律与法规,以保证这项基本国策的贯彻和执

行。

国家所颁布的有关防治水污染方面的法律和法规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年3月)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1987年3月)

《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1988年3月)

《污水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1989年5月)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年7月)

为具体执行上述法规,国家还颁布了以下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GB3082-99)

《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86)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

《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标准》(CJJ17-88)

2项目背景

2.1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社会概况

2.1.1人口状况:

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启动区现有人口约1.8万,远期规划人口为10万人。

2.1.2经济区位:

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接受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和苏锡常都市圈经济的辐射。

2.1.3交通区位:

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地处苏中交通重镇某市南部,滨临天然长江航道,东侧有某高速公路和新长铁路,北侧有宁通高速公路,南面有沪宁高速公路和沪宁铁路。

2.1.4园区发展目标:

跨江联动的示范园,建设花园式、生态型、产城一体化的现代化工业新区,把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塑造成为全国跨江联动的示范园区。

发展定位以外向型、高起点、高效益为方向,力争把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以船舶工业、机械制造、钢铁冶金等为支柱

型产业,辅以纺织服装、新材料及电子通信产业的国际制造基地。

2.2自然条件

2.2.1地理位置

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地处江苏省苏中平原南端,某市西南侧,位于北纬31°56ˊ~32°08ˊ,东经120°01ˊ~120°33ˊ,园区属中下游冲积平原,南面滨临长江,与某市隔江相望,园区东南侧为某长江公路大桥。

整个园区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启动区用地面积20平方公里,位于园区南部,滨临长江的黄金地段,西至二圩港,南面临江,东至老十圩港,北至联江二路。

2.2.2气候条件

园区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有明显的海洋性、季风性和过渡性气候的特点。

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5℃,平均最高为19.5℃,平均最低位为11.3℃;年平均风速3.3米/秒,风向春、夏两季多为东南风,秋季多为东北风,冬季西北风。

年平均降水量为

1033.1毫米。

2.2.3地质地貌

园区为横港以南沿江地区,由西小沙(牧马小沙)和磨盘沙向东涨接而成,俗称“沙土”。

圩田区地势低平,处于长江高、低潮之间,过去曾普遍引潮自灌。

区内水面面积较大,圩前圩后均有河沟通港。

南依百里江堤,条条同江港门及内河均有闸涵控制内河水位。

园区为长江三角洲冲击平原。

地势平坦,南低北高,多在2.5-4.5米(黄海高程)。

据地理位置和地面相对高度,属沿江圩田区。

2.2.4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某地区基本烈度为6度。

2.2.5水文条件

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水网密布,境内有纵贯南北的大小港道十多余条,平均相隔1公里左右即有1条乡级港道与长江相通。

其中上六圩港、六圩港、十圩港等与横穿东西的新横港,组成纵横交错、纲目分明的水系网络。

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长江段属完全感潮河道渠,潮型为非正规半日型半日潮。

每日24小时内,出现最高、低潮各2次,每次涨潮时间持续3小时左右,落潮时间持续9小时左右,次日高、低潮出现的时间越比前一日滞后45分钟。

高潮位出现在汛期(6-9月),警戒水位为4.04米(废黄河基面,下同);低潮位出现在冬春季节,3月份出现最低水位。

多年平均高潮位2.5米,平均低潮位0.44米。

潮汐差小,平均潮差1.63-2.01米,最大3.39-4.01米,最小0-0.18米。

2.3给排水现状与规划

2.3.1给水现状与规划

(1)给水现状:

目前启动区内居民和企业用水通过自备井或长江取用生活和工业用水,近期园区生活用水指标为200升/人.天,公建用水量按10%计算,依此计算,近期居民生活用水量为0.4万m3/d,。

(2)给水规划:

规划在某城区新建一座水厂,规模40万m3/d,作为本地区工业、生活用水水源。

启动区近期规划人口2.75万人,远期规划人口10万(其中两万人计划安置在开发区外部),考虑到启动区的现状和生活水平以及相当一部分的农村人口,参照有关规范和情况相近的开发区,生活用水指标为300升/人.天,公建用水量按10%计算,依此计算,近期生活居民生活用水量为0.9万m3/d,远期用水量为2.7万m3/d。

工业区沿江布置的大量高耗水企业,部分企业用水可以就近从长江及河流取水。

供水管网结合水厂分区布置。

分区管网之间设联系管。

生活用水供水管网设置环状供水网络,保证供水的可靠性。

以大管径的管道形成主要的环状干管,在环内通过部分管道进行有效的连通,再以连通管形成网络,通过小管径的管道分配到用户,形成完善的给水设施网络。

2.3.2排水现状与规划

2.3.2.1排水现状:

目前启动区内范围内人口约1.8万人,有几家船舶维修制造和仓储

物流企业,这些企业污水量很小,启动区内污水排放主要是以生活污水为主。

污水排放系数取80%,则园区启动区近期生活污水排放量为0.32万m3/d,这些污水通过雨污合流管道或直排排入就近河道,然后最终排入长江。

2.3.2.2排水规划:

《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启动区控制详规”)对启动区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做出说明,提出污水处理厂主要收集七圩路以西工业及生活污水,建设规模10~15万m3/d,其中工业污水约10.5万m3/d,生活污水0.96万m3/d;由于没有污水专项规划文件,因此上述规划数据是以启动区规划建设面积的用水指标折算后得出的估算结果。

现通过对园区产业规划结构的分析,对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规模进行进一步确定:

(1)生活污水:

按照国家标准《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对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的规定:

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万m3/万人d)

区域

城市规模

特大城市

大城市

中等城市

小城市

一区

0.8~1.2

0.7~1.1

0.6~1.0

0.4~0.8

二区

0.6~1.0

0.5~0.8

0.35~0.7

0.3~0.6

三区

0.5~0.8

0.4~0.7

0.3~0.6

0.25~0.5

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1997版)对城镇居民综合用水定额的规定:

综合生活用水定额(L/capd)

特大城市

大城市

中、小城市

最高日

平均日

最高日

平均日

最高日

平均日

一区

260~410

210~340

240~390

190~310

220~370

170~280

二区

190~280

150~240

170~260

130~210

150~240

110~180

三区

170~270

142~230

150~250

120~200

130~230

100~170

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规划期限内属一区小城市规模,通过比照其它周边地区的居民综合用水量调查结果,认为居民综合用水定额确定为0.3m3/d比较准确。

通过对对“启动区控制性详规”对居民供水量的推算,启动区近期规划人口2.75万人,远期规划人口10万人;再根据开发区的计划安排,远期规划当中有2.0万人将安置在开发区外部,因此可以推算:

◆人均用水定额:

0.3m3/d

◆污水排放系数:

0.8

◆污水集中处理率:

0.9

◆污水渗漏系数:

10%

◆近期生活污水总量:

5346m3/d

◆远期生活污水总量:

15552m3/d

(2)工业污水:

根据园区的总体规划,启动区内的企业以钢铁、物流、船舶、汽车

零部件企业为主,以下通过对不同类型企业的排水分析确定工业污水排放总量:

(A)钢铁企业:

按照园区的产业规划,钢铁企业是园区的最大用水排水单位;园区目前已签约长强钢铁,近期年产钢50万吨,远期产钢400万吨;如按照钢铁行业的现行的单位产量给排水指标计算,长强钢铁的排水量如下:

吨钢用水量:

150~180m3/吨钢

循环水量:

96%

补充新水量:

4%

蒸发散失水量:

2.2~2.5%

外排水量:

1.5~1.8%

近期用水量:

235000~280000m3/d

近期外排水量:

3500~5000m3/d

远期用水量:

187.5~225×104m3/d

远期外排水量:

28200~40500m3/d

根据长强钢铁的环评报告书,该企业将采取较先进生产工艺和节水措施,使生产废水的排放量达到或接近零排放,厂区仅有少量生活废水向外排放,估算近期外排水量1000m3/d,远期外排水量3000m3/d;考虑到部分生产排污,因此确定

长强钢铁的废水排放量为近期2000m3/d,远期5000m3/d。

其它特钢企业由于没有炼铁炼钢,主要为轧板、拉丝等生产装置,大部分用水为冷却循环用水,不但用水量大大低于炼铁炼钢企业,废水外排量也很少;由于没有生产数据,废水外排量暂按照以下估计:

近期外排水量:

1000~2000m3/d

远期外排水量:

5000~10000m3/d

(B)汽车零部件企业:

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基本属于机加工类型,生产当中的用水主要集中在表面处理、喷漆等工序,实际外排水较少,按照国内其它同类或近似企业的排水量估计,此类企业的排水规模在500~2000m3/d左右。

(C)电力企业:

电力企业尤其是热电厂的用水量较大,但是最高允许排水量限定在3.5m3/MWhr,因此可以初步测算电力行业排水量:

规划装机容量:

4×300MVA

估算一期装机容量:

2×300MVA

近期排水量:

2100m3/d

远期排水量:

4200m3/d

(D)排水总量估算:

根据园区的产业结构区域安排和污水管网规划,七圩路以东的废水另行收集处理,因此上表中金泰钢结构、格尔顿、物流企业的废水不归启动区处理厂处理,因此可以通过以上分析和测算,可以园区已签约企业和意向入驻企业的工业废水排放水量汇总如下表:

已经签约和在谈项目排水量估算表

序号

项目名称

企业类型

近期排水量

m3/d

远期排水量

m3/d

备注

1

长强钢铁

钢铁

2000

5000

已签约

2

法尔胜特钢

钢铁

1500

7500

意向

3

华润特钢

钢铁

1500

7500

意向

4

长三角工业城

汽车零部件

1000

2000

意向

5

中泰热电

基础设施

2100

4200

意向

合计

8100

26200

(3)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

按照以上的测算可以确定园区的废水排放总量:

近期废水总量(m3/d)

远期废水总量(m3/d)

生活废水

5346

15552

工业废水

8100

26200

总计:

13446

41752

由于目前园区刚刚启动,只有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变化会很大,不确定因素很多,因此在预测水量时考虑重点满足近期需要,控制最终规模,逐步扩大,避免近期建设规模过大,造成资源浪费。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测算,认为启动区的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以60000m3/d比较准确,可以按照分期建设、逐步扩大的原则进行安排,保证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园区的建设同步发展。

初步考虑污水处理厂分3期建设,并随时根据园区的发展形势进行调整。

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

60000m3/d

一期建设规模:

20000m3/d

一期分组建设规模:

一期工程分2组建设

每组规模10000m3/d

(4)污水管网:

启动区的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将启动区分为四个污水集中分水区,分区内污水以重力流管道进入污水加压泵站,通过截流管接入污水处理厂。

污水管网沿园区规划道路铺设,并污水干管应布置在排水区域内地势较低洼或便于污水汇集地带。

当管网埋深超过6

米时,应设污水提升泵站。

另外,启动区控制详规中规划七圩路以东区域的废水由某方面的污水处理厂收集处理;

3建设规模及处理程度的确定

3.1建设规模的确定

根据对启动区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排放量的测算,确定这座污水厂的总规模为60000m3/d,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规模20000m3/d,分为2组建设,每组规模10000m3/d。

3.2进水水质和组成预测

根据《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企业污水必须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送污水处理厂处理。

按照规划的要求,各企业的废水应经过预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或《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后才能排放。

虽然要求各企业对本企业的废水进行处理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负担,有可能影响园区的招商引资工作,但是为保证各企业的排放废

水不会对污水管网造成腐蚀、堵塞,减少管网的维护维修费用,同时也便于今后的排污收费管理,园区指定统一的排放水质标准是必要的。

同时,综合考虑园区引进企业的类型,均为污染不严重的企业,各自排放的废水经过简单的中和、沉淀、除油等处理后,完全可以达到上述两个标准,各企业对自身的排放废水进行简单的预处理,并不会对企业带来过大的负担。

因此,确定污水处理厂主要进水水质指标如下:

COD:

≤500mg/L

BOD5:

≤300mg/L

SS:

≤400mg/L

PH:

6.0~9.0

矿物油:

≤20mg/L

NH3-N:

≤35mg/L

磷酸盐(以P计):

≤35mg/L

色度:

≤80倍

另外,有毒有害物质及重金属的浓度必须达到上述标准才能进入污水管网。

3.3出水水质的确定

根据《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以及考

虑园区的实际情况,确定某园区启动区污水处理厂出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指标为:

COD:

≤100mg/L

BOD5:

≤30mg/L

SS≤70mg/L

NH3-N:

≤15mg/L

TP:

≤0.5mg/L

4工程技术参数

4.1建设规模

4.1.1远期建设规模:

60,000m3/d;

4.1.2设计规模

分三期实施,其中一期:

20,000m3/d

一期工程的20,000m3/d,分两组实施,每组10,000m3/d。

4.2污水量总变化系数

KZ=1.3

4.3设计原水水质

COD:

≤500mg/L

BOD5:

≤300mg/L

SS:

≤400mg/L

PH:

6.0~9.0

矿物油:

≤20mg/L

NH3-N:

≤35mg/L

磷酸盐(以P计):

≤35mg/L

色度:

≤80倍

4.4处理程度及出水水质要求

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排放。

COD:

≤100mg/L

BOD5:

≤30mg/L

SS≤70mg/L

NH3-N:

≤15mg/L

TP:

≤0.5mg/L

4.5排水出路

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启动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污水通过污水干管排入就近的四圩港。

4.6污泥出路

处理后污泥可直接运至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也可在确认无害后作为

肥料使用。

5污水处理厂厂址与建设条件

5.1污水处理厂厂址的选择

污水处理厂厂址的选择与总体规划、污水管网的布局、地形地貌有密切联系,根据某经济开发区某园区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启动区污水设在启动区五圩路西侧,沿江一级公路以南,四圩路以东,滨江路西侧,厂址详细位置详见附图。

该厂址选择有如下优势:

◆接近四圩港,有利于就近排水;

◆同时污水处理厂处于整个园区和启动区的下风向,远离居民生活居住区,可以减少对园区的环境影响;

◆厂址所在地的地势较低,有利于污水自流,减少污水提升次数,节省投资和运行成本;

◆厂址构筑物少,拆迁量小,节省拆迁费用。

5.2处理出水排放口位置

排放口选择在现四圩港闸上游,通过四圩港闸排入长江。

6污水处理厂工艺方案选择

6.1处理工艺方案选择

6.1.1总体工艺方案选择的原则

污水处理厂工艺方案的正确选择对确保处理厂的运行效果,降低投资和运行费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根据所规定的规范、标准和一般原则,从整体最优的观念出发,结合设计规模、污水水质特性、排放标准以及当地的实际条件和要求,选择切实可行且经济合理的处理工艺方案,经全面技术经济分析后优选出最佳的总体工艺方案和实施方式。

根据某经济技术开发区某园区启动区污水处理厂的具体条件和要求,在总体工艺方案选择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所选工艺必须技术先进、成熟,对水质变化适应能力强,运行稳定,能保证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

某经济技术开发区某园区启动区污水处理厂工程所选生物处理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