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知识大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1356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基础知识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心理学基础知识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心理学基础知识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心理学基础知识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心理学基础知识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心理学基础知识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心理学基础知识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心理学基础知识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心理学基础知识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心理学基础知识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心理学基础知识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心理学基础知识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心理学基础知识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心理学基础知识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心理学基础知识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心理学基础知识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心理学基础知识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心理学基础知识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基础知识大纲.docx

《心理学基础知识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基础知识大纲.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学基础知识大纲.docx

心理学基础知识大纲

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招收心理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统一入学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心理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心理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所择优录取,确保硕士研究生的质量。

I考查目标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普通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等学科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普通心理学约100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约70分

实验心理学约60分心理统计与测量约7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

多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综合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III考查范围

普通心理学

[考查目标]

1.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2.能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一、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2.实验法3.测验法4.调查法5.个案法

(三)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2.机能主义心理学3.行为主义心理学

4.格式塔心理学5.精神分析6.人本主义心理学7.认知心理学

二、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1.神经元2.突触3.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二)大脑皮层及其机能

1.大脑皮层感觉区及其机能2.大脑皮层运动区及其机能

3.大脑皮层言语区及其机能4.大脑两半球单侧化优势

(三)脑机能学说

1.定位说2.整体说3.机能系统说4.机能模块说

三、意识和注意

(一)意识与无意识

1.意识的含义2.意识的各类3.意识的功能4.睡眠与梦

(二)注意概述

1.注意的含义2.注意的功能3.注意的种类

(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

1.注意的生理机制2.注意的外部表现

(四)注意的品质

1.注意广度2.注意稳定性3.注意分配4.注意转移

(五)注意的认知理论

1.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2.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

四、感觉

(一)感觉概述

1.感觉的含义2.感觉的种类3.感觉测量4.感觉现象

(二)视觉

1.视觉的含义2.视觉现象3.视觉的生理基础4.视觉理论

(三)听觉

1.听觉的含义2.听觉现象3.听觉的生理基础4.听觉理论

(四)其他感觉1.嗅觉2.味觉3.触觉4.动觉5.内脏感觉

五、知觉

(一)知觉概述1.知觉的含义2.知觉的组织原则

(二)知觉的特性

1.知觉理解性2.知觉整体性3.知觉选择性4.知觉恒常性

(三)空间知觉

1.形状知觉2.大小知觉3.深度知觉4.方位知觉

(四)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1.时间知觉2.运动知觉

(五)知觉的信息加工

1.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2.模式识别理论

(六)错觉

1.错觉的含义2.错觉的种类3.错觉产生的原因

六、记忆

(一)记忆概述

1.记忆的含义2.记忆的过程3.记忆的种类4.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二)感觉记忆

1.感觉记忆的含义2.感觉记忆的信息加工3.感觉记忆的特征

(三)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

1.短时记忆的含义2.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

3.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与提取4.短时记忆的特征5.工作记忆

(四)长时记忆1.长时记忆的含义2.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

3.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与提取4.长时记忆的特征

(五)遗忘

1.遗忘的含义2.遗忘曲线3.遗忘理论4.影响遗忘的因素

七、思维

(一)思维概述

1.思维的含义2.思维的特征3.思维的种类4.思维的过程

(二)概念

1.概念的含义2.概念的种类3.概念的形成4.概念的掌握

(三)推理1.推理的含义2.推理的种类

(四)问题解决

1.问题解决的含义2.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3.问题解决的策略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五)创造性思维

1.创造性思维的含义2.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3.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过程4.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六)表象

1.表象的含义2.表象的特征3.表象的种类4.表象理论

(七)想象

1.想象的含义2.想象的种类3.想象的功能

八、言语

(一)言语概述1.言语的含义2.言语的功能3.言语的种类

(二)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

1.言语运动中枢2.言语听觉中枢3.言语视觉中枢

(三)言语感知和理解

1.言语感知2.言语理解3.句子理解

4.语篇理解5.影响言语理解的因素

九、情绪和情感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述

1.情绪和情感的含义2.情绪和情感的功能3.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二)情绪和情感的种类1.情绪的种类2.情感的种类

(三)表情1.表情的含义2.表情的种类

(四)情绪的脑中枢机制

(五)情绪理论1.早期的情绪理论2.情绪的认知理论

十、动机、需要与意志

(一)动机概述1.动机的含义2.动机的功能3.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4.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5.动机的理论

(二)需要1.需要的含义2.需要的种类3.需要的层次理论

(三)意志1.意志的含义2.意志的特征3.意志行动过程

4.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5.意志的品质

十一、能力

(一)能力概述

1.能力的含义2.能力、才能和天才3.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二)能力的种类和结构1.能力的种类2.能力的结构

(三)智力理论

1.智力因素说2.智力结构理论3.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

(四)智力发展的差异

1.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2.智力发展的差异性3.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十二、人格

(一)人格概述1.人格的含义2.人格的特征

(二)人格理论

1.人格特质理论2.人格类型理论3.人格大五理论4.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三)气质1.气质的含义2.气质的类型3.气质的理论

(四)性格1.性格的含义2.性格的特征3.性格的类型

4.性格与气质的关系5.认知风格

(五)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十三、社会心理

(一)社会化

1、社会化的含义2、社会化的影响因素3、社会化的理论

(二)社会认识

1、自我2、归因3、社会知觉与社会判断4、社会态度5、内隐社会认知

(三)社会关系

1、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2.亲密关系3.偏见与歧视

4.利他行为5.侵犯行为

(四)社会影响

1.说服2.从众与服从3.去个体化4.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5.群体极化与群众思维6.合作、竞争与冲突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考查目标]

1.理解和掌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2.理解和掌握认知、语言、社会性等领域发展的年龄特征、相关理论及其经典实验研究。

3.能够运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认识和分析个体发展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现象与相关问题。

发展心理学

一、发展心理学概述

(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三)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1.横断研究2.纵向研究3.聚合交叉研究4.双生子研究

(四)发展心理学的历史1.近代西方儿童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原因

2.从儿童发展到个体毕生发展研究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观2.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3.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5.生态系统理论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1.关于遗传和环境的争论2.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3.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4.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

三、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与胎儿发育

(一)生命的开始与遗传基因

1.染色体、DNA和基因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3.有丝分裂和细胞增殖4.显性和隐性基因5.遗传疾病

(二)胎儿的发展与先天素质

1.胎儿的发育过程2.胎儿正常发育的条件

四、婴儿心理发展

(一)婴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1.婴儿大脑结构的发展2.婴儿大脑机能的发展

(二)婴儿动作和活动的发展

1.动作发展的规律2.动作发展的阶段3.动作发展的训练

(三)婴儿言语的发展

(四)婴儿心理过程的发展1.婴儿感觉的发展2.婴儿知觉的发展

(五)婴儿气质的发展

1.婴儿气质类型学说2.气质稳定性与可变性

(六)婴儿社会性的发展

1.婴儿的情绪发展2.婴儿的依恋3.早期同伴交往

五、幼儿心理发展

(一)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1.幼儿大脑结构的发展2.幼儿大脑机能的发展

(二)幼儿的游戏1.游戏理论2.游戏种类及其发展

(三)幼儿言语的发展

1.词汇的发展2.句子的发展3.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四)幼儿认知的发展1.记忆的发展2.思维的发展

(五)幼儿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1.心理理论2.幼儿道德认知发展3.幼儿社会性行为发展

4.性别角色的社会化5.同伴关系

六、童年期心理发展

(一)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二)童年期儿童的学习

(三)童年期儿童言语的发展

1.书面言语的发展2.内部言语的发展

(四)童年期儿童认知的发展

1.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2.元认知及其发展

(五)童年期儿童的个性、社会性发展

1.自我意识发展2.社会认知与交往技能3.品德发展

七、青少年心理发展

(一)生理发育1.生理变化的主要表现2.第二性征与性成熟

(二)认知发展1.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2.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

(三)自我发展

1.青少年自我发展的一般特征2.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四)社会性发展1.科尔伯格的品德发展理论2.反社会行为

(五)情绪1.青少年情绪发展的一般特点2.常见情绪困扰

八、成年期心理发展

(一)成人期发展任务理论

(二)认知发展

1.成人认知发展的主要理论2.认知老化的主要理论

(三)人格发展1.自我发展理论2.稳定性与可变性

(四)临终心理

教育心理学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三)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1.教育心理学的起源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

二、学习与心理发展

(一)学习的含义与作用1.学习的含义2.学习的作用

(二)学习的分类

1.学习主体分类2.加涅的学习水平分类

3.奥苏伯尔的学习性质分类4.学习结果分类

(三)学习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学习与个体心理发展2.学习准备与发展性教学

(四)学习风格与教育

1.学习风格的含义及其特点2.学习风格的差异与教育

三、学习的主要理论

(一)学习的联结理论

1.经典性条件作用说2.操作性条件作用说3.社会学习理论

(二)学习的认知理论

1.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2.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3.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4.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三)学习的建构理论

1.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3.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4.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四)学习的人本理论

1.罗杰斯的学习与教学观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

四、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的实质及其作用

1.学习动机的含义2.学习动机的类型3.学习动机的作用

(二)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1.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

2.学习动机的人本理论3.学习动机的社会认知理论

(三)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1.学习动机的培养2.学习动机的激发

五、知识的学习

(一)知识的表征与类型

1.知识的表征2.知识的类型

(二)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1.概念原理的理解与保持2.错误概念的转变

(三)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1.心智技能的形成2.认知策略的学习3.动作技能的学习

(四)学习的迁移

实验心理学

[考查目标]

1.掌握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基本原则与基本过程。

2.掌握心理学实验研究的技术与方法。

3.具备实验设计和撰写研究报告的能力。

一、实验心理学概述

(一)实验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

1.课题选择与文献查阅2.提出问题与研究假设3.实验设计与实施

4.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5.研究报告的撰写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伦理

(三)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伦理

二、心理学实验的变量与设计

(一)心理学实验的含义与基本形式

(二)心理学实验与理论

1.实验范式2.实验逻辑3.实验与理论的关系

(三)心理学实验中的变量及其控制

1.自变量的种类与控制2.因变量的种类与控制3.额外变量及其控制

(四)实验设计

1.实验设计及评价标准2.前实验设计与事后设计

3.准实验设计4.真实验设计

(五)实验研究的效度

1.内部效度2.外部效度3.构思效度4.统计结论效度

三、反应时法

(一)反应时概述1.反应时的含义2.反应时的种类

(二)反应时的影响因素1.外部因素2.机体因素

(三)反应时技术

1.减法反应时技术2.加法反应时技术3.开窗技术4.内隐联想测验

四、心理物理学方法

(一)阈限的测量

1.极限法2.平均差误法3.恒定刺激法及其变式

(二)心理量表法

1.量表的类型2.感觉比例法与数量估计法

3.感觉等距法与差别阈限法4.对偶比较法与等级排列法

(三)信号检测论

1.信号检测论的由来2.信号检测论的基本原理

3.辨别力指数d'及接收者操作特性曲线4.信号检测论的应用

五、主要的心理学实验

(一)听觉实验

1.听觉现象的测定声音的心理特性;声音的掩蔽;听觉疲劳与适应。

2.声音的空间定位实验

声音方向定位线索;听觉空间方向定位的实验方法。

3、语音知觉实验

语音及其声学特点;语音知觉的声学线索和语音知觉的范畴性。

(二)视觉实验

1.基本视觉现象的测定

明适应和暗适应的研究;视敏度的测定;闪光临界融合频率的测定。

2.颜色视觉视觉的颜色现象实验;颜色的知觉现象实验。

(三)知觉实验

1.知觉组织的实验研究

2.知觉恒常性的实验研究

经验和知觉恒常性实验;大小恒常性实验;形状恒常性实验。

3.空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的实验研究空间知觉实验;运动知觉实验。

4.知觉与觉察实验无觉察知觉的测定;盲视的实验。

(四)学习实验1.条件性学习实验2.认知性学习实验

(五)记忆实验1.感觉记忆的实验2.短时记忆的实验

3.长时记忆的实验4.工作记忆的实验5.内隐记忆的实验

6.前瞻记忆的实验7.错误记忆的实验定向遗忘实验

8.定向遗忘实验9.提取诱发遗忘实验

(六)情绪实验

1.情绪的生理指标测量2.面部表情的测量3.情绪的主观体验测量

(七)注意实验

1.过滤器模型及其双耳分听实验2.注意资源有限理论及其实验

3.双加工理论及其实验4.注意的促进和抑制及其正负启动实验

5.注意的返回抑制实验6.刺激反应一致性理论及其冲突效应实验

(八)常用心理实验技术

1.眼动技术2.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3.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

心理统计与测量

[考查目标]

1.正确理解心理统计与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掌握心理统计与心理测量的基本方法。

2.掌握有关统计分析的原理和方法,能正确解释统计分析结果。

3.掌握各种测量理论和各种测量指标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各种测验,并对其结构进行解释。

一、描述统计

(一)统计图表1.统计图2.统计表

(二)集中量数1.算术平均数2.中数3.众数

(三)差异量数1.离差与平均差2.方差与标准差3.变异系数

(四)相对量数1.百分位数2.百分等级3.标准分数

(五)相关量数1.积差相关2.等级相关3.肯德尔等级相关

4.点二列相关与二列相关5.Φ相关

二、推断统计

(一)推断统计的数学基础1.概率2.正态分布

3.二项分布4.抽样原理与抽样方法5.抽样分布

(二)参数估计1.点估计、区间估计与标准误

2.总体平均数的估计3.标准差与方差的区间估计

(三)假设检验

1.假设检验的原理2.样本与总体平均数差异的检验3.两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检验4.方差齐性的检验5.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四)方差分析

1.方差分析的原理与基本过程2.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

3.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4.两因素方差分析5.事后检验

(五)统计功效与效果量

(六)回归分析1.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2.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检验3.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应用

(七)卡方检验1.拟合度检验2.独立性检验

(八)非参数检验1.独立样本均值差异的非参数检验

2.相关样本均值差异的非参数检验

(九)多元统计分析初步

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2.主成分分析3.因素分析

三、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

(一)心理测量的理论基础1.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

2.心理测量的特征与分类3.经典测量理论及其模型

(二)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1.测量的信度

信度的定义;信度系数的估计;信度的影响因素与改进。

2.测量的效度

效度的定义;效度的估计;效度的影响因素与改进。

3.信度和效度的关系

(三)心理测量的误差1.测量误差的定义2.测量的随机误差来源及控制3.测量的系统误差来源及控制4.测量误差的估计

(四)心理测验的项目分析

1.题目的难度2.题目的区分度3.题目的综合分析和筛选

(五)心理测验的编制技术1.心理测验编制的基本程序

2.测验目标与命题双向细目表3.题目编制技术

(六)心理测验的施测1.测验的设计2.施测的程序和步骤

(七)测验常模1.常模与常模团体2.分数转换与合成

3.常模的编制4.几种常用的常模

(八)标准参照测验

1.标准参照测验的定义与作用2.标准参照测验的题目分析

3.标准参照测验的信度与效度4.标准参照测验的分数解释

(九)心理测量理论的新发展1.经典测量理论的局限

2.项目反应理论3.概化理论4.测验等值

四、心理测验及其应用

(一)成就测验

1.成就测验的定义2.成就测验的编制3.成就测验的标准化

(二)智力测验

1.智力测验的定义2.个体智力测验3.团体智力测验

(三)能力测验

1.能力倾向测验2.特殊能力测验3.创造力测验

(四)人格测验

1.人格测验的定义2.自陈测验3.投射测验4.情景测验

(五)其他常用的心理测验

1.心理健康测验2.态度测验3.兴趣测验

(六)心理测验的应用

2011年大纲新增的考点:

第一、心理学导论。

2011年普通心理学的考研大纲最重要的变化是增加了社会心理学的内容。

此改变符合了目前我国出现的一些社会现象对社会心理学的要求。

这部分增加的考点均属于社会心理学的基础内容,包括社会化、社会认识、社会关系、社会影响。

仔细分析而言,这些内容的出题形式很可能是选择和简答,这要求考生在普通心理学现有复习的基础上,学习社会心理学的这些基础知识,并和其他知识点相联系起来进行掌握。

第二、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主要的改变是添加了生态系统理论,这要求考生查找相关的内容进行掌握。

第二、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对“知识的学习”这部分的内容要求的更为精细,出题的形式可能是选择、简答,也有可能出最后的综合题,这就要求考生要系统地掌握这部分知识。

第三、实验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增加的考点主要体现在知识框架和深度上,如要求考生掌握实验范式、逻辑,对心理学经典实验的掌握进行了更深程度的要求。

综合判断这些变化,该部分出现简答和综合题的可能性较大,尤其是反应时技术和记忆实验方面。

第四、心理统计学增加的这部分“统计功效与效果量”和“初步的多元统计分析”出现选择题的可能性较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