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评课稿.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32240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察物体评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观察物体评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观察物体评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观察物体评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观察物体评课稿.doc

《观察物体评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察物体评课稿.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观察物体评课稿.doc

《观察物体》评课稿

百安小学谭朝阳

牟仁蓉老师上的《观察物体》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一个独立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的知识后来学习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判断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得到的形状,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如果就按目标设计教学,就会显得单调,学生也不会得到持续发展,也不符合“课标”精神。

于是牟老师精心、巧妙设计,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将课堂教学升华、拓展,推向高潮。

下面我就来讲几点我的想法:

1、从学生年龄出发,以生活经验为基础。

教师在选用教学素材时都选用了学生所熟悉的物体,如:

长方体,球体入手,选用这些物体,激发了学生已有经验,使学生建立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就能很容易地说出这些物体的侧面、上面和正面,同时学生也感到了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了学习数学的热情,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非智力因素得到培养。

2、以人为本,亲身实践,自主探索,体验知识与经验的形成过程。

观察物体的课重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这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活动为基础。

牟老师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活动的形式力求做到生动活泼,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每一次观察力求做到目的明确,反馈及时,并尽可能让学生人人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实实在在的体验。

(1)观察药箱,即从不同的方向观察长方体箱子,从而得出结论:

不论站在哪个位置,都不能一次看完一个物体所有的面,但是至少能看到箱子的一个面,也可能看到两个面,最多一次能看到这个箱子的三个不同的面。

(2)观察并画出所观察到的面的形状,体会不同位置观察,看到物体的面可能不一样。

尤其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教师的温馨提示:

你从哪个面去观察,就要正对着这个面;观察时,视线要垂直于物体的表面。

这样的提示就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一些误差,值得我们借鉴。

因为这其实的对于只能观察到一个面的最好方法。

(3)观察立体图形中的圆柱和球,认识立体图形的正面、左右侧面、上面。

这些不同层次观察,帮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经验,印象深刻。

(4)出示从一个角度所观察到的面,然后猜一猜可能是什么立体图形,比如从一个正方形可以想到时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从一个圆可以想到时球、圆柱、圆锥、圆台等等,这些活动可以进一步促进和完善学生空间观念。

(5)两个立体图形放在一起的观察。

通过观察组合物体,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师注意让学生带着疑问有目的地再次进行观察,并引导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连一连”,从注意观察到的整体形象转向注意局部变化。

3、立足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

本课的设计,各个层次的活动基本上是按照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和活动线索而展开的,但在活动的具体设计和组织安排上,又能对教材有所突破,作了一些更深层次的挖掘和细化处理,做到既尊重教材,又注意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地加工,以利于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能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有目的地调整教材。

如:

先观察无标识的长方体,再观察有标志的长方体的药箱,就是对教材作了进一步的处理,这样的处理既尊重教材,又注意对教材创造性地加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又在教材的基础上稍微增加点了难度,例如圆锥和圆台以及四棱锥的出现,丰富了学生的图形知识。

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的数学课堂上不是为学知识而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在学生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刘老师通过提问:

为什么同样是在观察同一个物体,他们三个人却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呢?

为什么看到一个正方形的面,有的同学猜是长方体的,有的同学猜是正方体的呢?

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辨证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

五、板书设计简洁美观,高度概括了这节课所得出的结论。

下面我再讲一些自己的意见:

1、上课的节奏有点快,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足。

有些学生不听课的就在那里闲聊。

2、在组织小组活动时,可能也是紧张,忘了先说活动要求再请小组长把玩具拿出来,而是先请小组长把玩具拿出来再说活动要求,这时候学生的兴奋点全在玩具上,没谁听老师的活动要求了。

所以这里的组织教学做得不太好。

评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