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卖泥塘》教学案例部编版1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32367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蛙卖泥塘》教学案例部编版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青蛙卖泥塘》教学案例部编版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青蛙卖泥塘》教学案例部编版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青蛙卖泥塘》教学案例部编版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青蛙卖泥塘》教学案例部编版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青蛙卖泥塘》教学案例部编版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青蛙卖泥塘》教学案例部编版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青蛙卖泥塘》教学案例部编版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青蛙卖泥塘》教学案例部编版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青蛙卖泥塘》教学案例部编版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青蛙卖泥塘》教学案例部编版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青蛙卖泥塘》教学案例部编版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青蛙卖泥塘》教学案例部编版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青蛙卖泥塘》教学案例部编版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青蛙卖泥塘》教学案例部编版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青蛙卖泥塘》教学案例部编版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青蛙卖泥塘》教学案例部编版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青蛙卖泥塘》教学案例部编版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青蛙卖泥塘》教学案例部编版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蛙卖泥塘》教学案例部编版1Word文档格式.docx

《《青蛙卖泥塘》教学案例部编版1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蛙卖泥塘》教学案例部编版1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青蛙卖泥塘》教学案例部编版1Word文档格式.docx

4.师:

老师听出来了,你这个“搬”字读得特别准。

能当小老师带大家读一遍吗?

(生领读、齐读)谁来给我们做做搬的动作?

(生做“搬”的动作)没错,像他这样就叫搬。

同学们,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搬”这个字吗?

左边一个提手旁,右边一个“般”。

——出示“搬”左右加一加图片)

5.师:

哦,你用的是“加一加”的办法记住它的。

左边一个提手旁,右边这个“般”我们学过,提示它的读音。

记住了吗?

来,我们一起读读。

6.师:

哎?

这个小青蛙在这儿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搬家呢?

(再次出示烂泥塘图片,指名生答)同学们,看看“泥塘”这两个字,三点水和土字旁,看来泥塘里面只有“水和土和在一起的稀泥”,与城里相比,实在不怎么样。

怪不得青蛙想把泥塘“卖”掉。

7.师:

(出示“卖”字):

同学们,“卖”这个字很有意思,它里面藏了一个我们学过的字,谁发现了?

(买,将“买”从“卖”里变色移出)同学们很善于发现,这两个字长得这么像,有没有同学有好的办法帮助我们记住它?

(生自由答,师相机补充)同学们,其实有的地方的人喜欢把东西顶在头上去卖(出示头顶商品去卖的图片)你看,头上顶着一个篮筐,里面放了十件商品就是去“卖”,如果没有这十件商品,就是“买”,记住了吗?

我们一起来写一写,注意“十”横短,主笔“横勾”的横稍长,“头”的最后一笔是“点”,卖的笔顺是……(师补全课题,生边说笔顺边书空)

8.故事讲到这里,相信聪明的小朋友已经猜出来我们故事的名字了,没错,它就是——青蛙卖泥塘。

(齐读课题)

(设计思路:

“青蛙”这一形象多次在一二年级的课文中出现,对学生来说是他们的“老朋友”了,以老朋友的问候出场,增强学生的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蛙”和“卖”是本课一类生字,教学中从蛙的习性联系字形帮助学生记住该字。

“卖”字从图片结合字形,点拨学生“头上顶着篮筐,里面有十件商品就是去卖。

”生动形象,识记方便。

二、学习课文,体会情感

过渡语:

说起卖泥塘,小青蛙说干就干。

瞧,它在泥塘边竖起了一块牌子“卖泥塘”。

(出示句子:

于是青蛙在泥塘边竖起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卖泥塘”三个字。

齐读。

1.师:

为了吸引顾客,青蛙还站在牌子旁大声吆喝呢。

(出示句子)

“卖泥塘喽,卖泥塘!

2.师:

谁来吆喝吆喝?

(生吆喝)。

点评语:

这个小青蛙很会吆喝。

你看“吆”和“喝”两张嘴,他把嘴巴张的大大的(红色标识:

口),来,谁学学他的样子,张大嘴巴吆喝吆喝?

(生吆喝)

嗯,你也很有生意头脑。

来,我们一起跟着吆喝吆喝。

(生一起吆喝)

你们这群小青蛙,吆喝得这么起劲,瞧,来人了。

谁来啦?

(图片出示:

老牛)谁来读读老牛的话?

一头老牛走过来,看了看泥塘,说:

“这个水坑坑嘛,在里面打打滚倒挺舒服。

不过,要是周围有些草就更好了。

(生朗读)

(问其他学生)你们听出来了没?

老牛想不想买泥塘?

(生齐:

不想!

(问一生)这头老牛,我来采访采访你,你为什么不想买?

(预设:

因为泥塘周围没有草。

嗯,有点遗憾,那请你再读读老牛的话。

(生带着理解读)

同学们,老牛觉得这个泥塘就一点儿都不好吗?

不是的,在里面打打滚倒挺舒服的。

看来老牛还是有点心动的,这样又有点儿想买又有点儿不想买的感觉,请你再来读一读。

(生读老牛的话。

点评语:

是呀,确实挺舒服,要是有点儿草就更好了。

确实有点儿小遗憾。

3.师:

同学们,你们看,这两段对话很简单,但是很有意思。

下面我们来同座位分角色读一读。

左边的同学扮演青蛙,右边的同学扮演老牛,读完再换过来练习一遍。

(1)师:

哪个小组来表演表演。

(师读旁白,帮助生进入情境——投影只出示两句对话)(第一次可以提示一下学生:

小青蛙,可以吆喝了。

(2)师:

很有趣,我们还可以设计个动作来读一读。

吆喝是怎么吆喝的?

师生共同把手放在嘴巴上面做喇叭状。

)打打滚又是怎么表示的?

你会怎么做?

生做打滚动作)来,我们再请一组,带上动作练一练。

(请生边读边表演)

本段重点教学词语“吆喝”的理解和朗读以及人物语气的朗读指导。

先让学生表演吆喝,提示学生刚刚这位同学“吆喝”要用嘴巴,所以“吆”和“喝”两张嘴,两张嘴吆喝要大声,从字形联系词义指导朗读,通过点评语的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吆喝”的意思,以及朗读的注意点。

这里采用的是“随文识字”的方式,在情境中学字词,字词的理解进一步帮助课文的学习。

朗读点拨学生体会老牛的心情,带入情感进行朗读,并采取同桌合作读、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朗读训练,入情入境。

小青蛙,听了老牛的话,你是怎么想的啊?

那我就种点草。

4.过渡语:

哦,看来你还是很想把泥塘卖出去的。

文中的小青蛙跟你的想法一样。

青蛙想,要是在泥塘周围种些草,就能卖出去了。

于是他就去采集草籽,播撒在泥塘周围的地上。

谁来读一读这段话?

这里面有三个词语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标示红色的:

采集、籽、播撒)。

(出示采集的甲骨文字形图)看看图片,能说说这两个字的意思吗?

(生答,师相机补充。

(预设1:

“采”用手摘树上的果子就是“采”。

“集”指傍晚的时候鸟儿飞回树林聚集在一起就是“集”)

青蛙将草籽采下来再聚集在一起,草籽越来越多了。

那你们见过草籽吗?

没有)

(预设2:

有。

)请该生简单说一说。

(出示图片)草籽是像米粒一样的种子,种子还是植物的小孩子,还没长大呢,所以右边是个“子”。

(3)师:

草籽采集够了,青蛙就要去“播撒”草籽了,同学们,你们会播撒草籽吗?

(生表演播撒的动作)你看他播撒种子要用手,所以这两个字都有提手旁(提手旁标示红色)。

看,农民伯伯把像米一样的草籽撒到田里(“播”里的“米”、“田”标红),然后种子就散开来,落在了土地里面。

右边就是一个“散”(“撒”里的“散”标红),记住了吗?

那咱们边做动作边读读这句话。

(生边做动作边读:

小青蛙们,你们都辛苦了,请闭上眼睛休息一下吧!

(生闭眼)春天到了,小青蛙们睁开眼睛吧(出示图片),好看吗?

你有什么想说说的?

到了春天,泥塘周围长出了绿茵茵的小草。

真美啊。

池塘周围长出了绿茵茵的小草,你看如果国字框就是青蛙的泥塘,上面草字头表示什么?

泥塘周围的小草。

对呀,泥塘周围的小草慢慢长大了,所以里面是个“大”字。

谁来读读这个词“绿茵茵的小草”。

(图跟字放在一起)看到这样绿茵茵的小草,小青蛙高兴吗?

再读读。

看来,这回有希望了。

5.过渡语:

多么美的小草啊,小青蛙,这回有信心把泥塘卖出去了吗?

(有!

)来,赶紧再吆喝吆喝吧。

(指名生吆喝)小青蛙们,一起自信地吆喝吆喝吧。

(生齐吆喝)瞧,天上谁飞过来啦?

一只野鸭飞了过来,看了看泥塘,说:

“这地方好是好,就是水太少。

谁来读读野鸭的话?

野鸭,你想不想买啊?

不想)

你为什么不想买啊?

泥塘不是有草了吗?

因为水太少了,我要在水里游泳。

看来泥塘还是没有卖成,野鸭飞走了。

小青蛙有没有放弃?

于是他跑到周围的山里找到泉水,又砍了些竹子,把竹子破开,一根一根接起来,把水引到泥塘里。

你来读。

(指名生读。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段话中有很多表示小青蛙动作的词语。

跑、找、砍、破、接、引)

(圈出几个动词)来,你们自己读读看,你觉得小青蛙辛不辛苦?

(生自由读)

你觉得小青蛙哪里最辛苦?

(根据生的回答超链接图解)

找泉水辛苦。

连接大山的图片。

茫茫深山中,不容易找到,找一天也不一定能找到。

就这一个“找”字体现多么不容易啊。

看来这个小青蛙确实很辛苦,生读。

破竹子辛苦。

连接破竹子图片。

可能劈到手。

生读。

(预设3:

砍竹子辛苦。

链接砍竹子图片。

青蛙太小,要砍几天。

(预设4:

一根一根接起来辛苦。

(强调一根一根。

还要一根一根接,得接好几天。

生读)

(预设5:

跑到周围山里。

链接大山图。

青蛙只能蹦,蹦好几天,很辛苦。

(预设6:

引水很辛苦。

(链接引水图片。

水不一定一次能引成功。

看图片,工程巨大。

看来这个小青蛙确实很辛苦,我们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段话。

(生齐读)真是太不容易了,如果这只小青蛙现在站在你面前,你怎么夸夸他?

(生自由夸奖)听了你们的话,老师也想来夸夸他。

想听听老师是怎么来夸他的吗?

(出示事先编好的小诗:

我是只勤劳的小青蛙,

一心想卖我的烂泥塘,

卖泥塘喽,卖泥塘!

采集草籽,播撒出去;

寻找山泉,破开竹子;

接好竹子,引入泉水;

动动脑筋,动动手,

美好生活总会有。

学生读红色有上课所学词语部分,师读其他部分)

结束语:

小青蛙的泥塘到底有没有卖出去呢?

咱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小青蛙动动手泥塘变美了,同学们动动手也能写一笔好字。

一起来做做手指操吧。

(播放手指操音乐,提醒孩子不要动手肘,动手腕就行。

本段重点教学“采集”“播撒”“籽”几个词语,理解青蛙改造泥塘这一过程的艰辛。

“采集”在“随文识字”过程中采用字理识字的方法,观察古字形,结合图片理解字义,方便学生形象记忆。

“籽”联系图片观察种子的形状,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种子是植物的小孩子这一意思,这便是“籽”。

教学“播撒”让学生做动作理解播撒都是提手旁,结合字形理解将米一样的种子撒到田里就是“播”,种子随着农民伯伯的手散开就是“撒”,通过标红的方式让学生记住这个词语的字形。

其中,“绿茵茵”中的“茵”采用的也是“随文识字”,将字形结合课文内容,形象生动,既学习了字,又理解了文,一举两的。

最后采用夸一夸小青蛙的方式将本课所学词语进行复习巩固,既帮助学生理解小青蛙的勤劳,又巩固了词语,加深了印象。

三、指导书写,评价反馈

1.田字格出示生字“籽”“破”

2.读好字帖。

(1)生观察“籽”的结构,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师相机补充。

生:

“籽”左窄右宽,“米”的最后一笔是点(师红色标示),“子”的长横写好(师红色标示),在横中线上,不能写分开,这一笔是穿插过去的,到“米”的横和点中间。

(师红色圆圈圈出穿插部位)

“破“左窄右宽,左收右放。

“皮”的丿穿插,到石的下方(师红色标示),横勾在横中线。

撇捺舒展。

(横撇红色标示)撇有尖,捺有脚。

3.师范写,生书空。

(师:

老师背对着大家在写字的时候,后面有一只聪明的右手,虽然老师看不见,但是老师知道他在跟我一起写字。

4.临帖。

(提醒学生注意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复习一遍顺口溜。

5.评价反馈。

谁来点评一下,结合我们刚刚说的几个注意点,你能给这个同学的字打几颗星?

为什么?

6.再次练写。

请同学们在旁边再写一个,同桌互相点评,如果他写得好给他竖起大拇指点赞,如果他有写得不太好的地方帮助他改一改。

欢快活泼的手指操帮助学生锻炼手部灵活力,提高写字兴趣。

生字学习一看结构、二看位置、三看主要笔画,让学生自己观察,认真读贴。

为避免教师板书的时候学生们无事可做,教师板书的时候用语言鼓励学生跟着一起书空,这样既让学生观察了该字的书写过程,又避免课堂秩序的混乱。

在点评时鼓励学生给同伴打分,结合注意点评价,并且要先说出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是为了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品质,这样的点评更具有说服力,也让点评的学生对这个字的印象更深刻,起到了良好的写字效果。

四、板书设计

老牛有点草

野鸭水太少

……

教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21青蛙卖泥塘(第一课时)

学科

语文

学段:

小学

年级

二年级

教材

书名:

义务教育教科书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

2018年12月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单位

设计者

孙宏慧

北京小学丰台万年花城分校

实施者

指导者

刘玉娟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

课件制作者

其他参与者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卖、烂”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喝”,会写“卖、泉、应”3个字。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

随文认识“卖、烂”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喝”,会写“卖、泉、应”3个字。

【教学难点】

提取信息,梳理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板块一:

谈话导入,根据题目质疑

1.用提问导读的方法,指导读好课题。

2.结合课题,质疑导入新课。

质疑激趣,导入新课。

板块二:

初读课文,随文识字识词

1.初读课文,标自然段序号。

2.学习第一至五自然段。

正确认读:

卖、烂泥塘、水坑坑;

读好轻声:

牌子、吆喝、舒服;

了解词语意思:

采集、播撒;

随文,结合语境学习生字、词语。

3.读好6至12自然段。

用上刚才的方法——借助拼音读正确;

轻声一定要读好;

音形义,相结合,记住生字不费力,把第六至十二自然段读正确、读通顺。

认识生字词语:

绿茵茵、泉水、破开;

读好文中的儿化音:

缺点儿树、缺点儿花;

运用方法自主学习。

4.读好段落中的停顿。

导学要点:

借助标点、借助内容,读出段落中的停顿。

板块三:

整体感知,梳理情节。

故事一定都读好了,故事讲了什么能说清楚吗?

来,“我问你答”!

1.知起因。

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

2.了解过程。

借“我问你答”的游戏,帮助学生提取信息,了解课文大意。

板块四:

归类指导,学写生

字。

都有谁来买泥塘?

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

3.明结果。

故事的结果怎样?

4.巩固本课词语。

书写“卖、泉、应”三个生字。

按结构指导。

写好生字。

青蛙卖泥塘(第二课时)

1.巩固本课14个生字,会写“蛙、搬、籽、破、倒”5个左右结构的字。

2.朗读课文,学习分角色表演故事。

3.能说出青蛙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4.能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扮演一种动物,说一说“当时小动物们是怎样说的”。

5.学习课文的写法向同学推荐一样东西。

(自选性目标)

1.发现“虫、舟、米、石、至”等字作偏旁时的笔画变化,写好左右结构的字。

2.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学习分角色表演故事。

能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扮演一种动物,说一说“当时小动物们是怎样

说的”。

梳理

1.交流分角色演一演的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兴

分角色演故事

要想演好故事,你有什么好办法呢?

趣。

明确分角色表

的方法

说说吧。

演的方法。

2.回忆故事内容。

分角

1.指导演一演:

老牛买泥塘的情节。

按故事情节的推

色表演故事

自己读读第一至五自然段。

用“”

画出青蛙说的话,用“”画出老牛说

进,学习分角色表

演。

的话。

(1)借助“口”字旁,了解“吆喝”的意

思;

在分角色表演的

(2)借助“喽”和“!

”读好吆喝;

过程中,指导学生

(3)读第五自然段,知道青蛙为卖泥塘,

了解词语意思。

听了老牛的建议,去种草。

2.自主演一演:

野鸭买泥塘的情节。

指导学生读好文

(1)读懂野鸭的话:

先夸泥塘好,再提出

中的对话。

问题。

(2)读第八自然段,知道青蛙为卖泥塘,

听了野鸭的建议,去引水。

回归整体,学习推荐物品。

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字。

3.展开想像,扮演小动物,说一说。

这些小动物在买泥塘时,说了什么?

怎么说的?

打开书,自己读读第十自然段。

扮演一种动物,说一说。

4.演一演故事结尾,明白道理。

青蛙为了把泥塘卖出去,一直向小动物们推荐泥塘,他在夸这是个好地方。

如果,让你向同学推荐一样东西,如一本书、一种文具,你会说些什么?

学生推荐:

漂亮实用的铅笔盒、一本有趣的书——《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指导书写:

蛙、搬、籽、破、倒。

1.自主记字;

2.认读词语;

3.指导书写:

要点:

有的字变成偏旁后,某些笔画的大小和形态要发生变化。

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学习表达。

明白道理。

学表达。

运用已有知识,学写生字。

部编本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十一课

《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认读本文生字:

卖、烂、牌、喝、坑、挺、舒、集、播、撒、茵、灌、缺、泳、愣。

2.抓住重点词语、多种方方法理解“吆喝”、“舒服”、“愣”等词语。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出不同角色人物的语气。

4.了解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明白为什么又不卖泥塘的原因。

教学重点:

1.理解词语“吆喝”、“舒服”、“愣”。

2.读懂关键语段。

3.写好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

了解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明白为什么又不卖泥塘的原因。

课时安排:

两或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游戏:

1.师:

小朋友们,跟我一起做个小游戏。

2.学练智慧题: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3.师:

同学们反应真快呀!

真是聪明!

我们开始上课。

一、板书课题,学写生字

1.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游戏认识了——青蛙。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青蛙的童话故事——伸出手指,跟我一起写课题:

2.虫子旁的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

(学生回答)

3.给“圭”换个部首,你还知道哪些字?

4.“卖”这个字很有趣,上下结构,上面“十”是不是像一个人挑着担子去卖东西呀!

5.好的,拿起笔,把这两个字在书上描一个,写一个。

6.指导,点评。

二、检查预习,学字学词

1.再读课文,读准读通。

2.检查生字。

(1)“茵”前鼻音,组词“绿茵茵”,训练“绿茵茵的草地”

句式训练:

绿绿茵茵绿茵茵的草地

(2)“喝”多音字,组词,讲授轻声读法。

拓展“舒服”“牌子”

(3)“一块牌子”量词拓展学习。

(4)“卖泥塘喽!

卖泥塘。

”指导读出语气。

三、检查读书,学习词语

1.指名读第一,二自然段。

2.师范读,学生练习,力争读出青蛙的心情。

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读出吆喝的语气,读好老牛的语气。

4.继续读书,指导读好野鸭的语气。

5.读完梳理:

青蛙最后卖没卖泥塘?

板书“不卖”

四、精读品味,积累语言

1.第一次吆喝遇到了谁?

(老牛)出示相关内容,读书圈画“草”字。

2.第二次吆喝遇到了谁?

(野鸭)出示相关内容,圈画“水”字。

3.接下来又来了谁?

(出示)小鸟、蝴蝶、小兔、小猴图片,训练句式“谁说什么”

4.梳理泥塘缺少什么?

进而感知青蛙做了些什么?

指导孩子说话(写话)。

五、指导写字

1.出示“搬、倒”

2.观察字形,示范书写,学生练习,点评归纳。

六、课堂小结,再识生字

1.归纳小结。

2.出示小诗

青蛙住在烂泥塘,

一心想卖吆喝忙。

东说西劝缺东西,

采集播撒全种上。

种草灌水修小路,

水碧花开变了样。

再也不愿把家搬,

直夸这是好地方。

3.教读,齐读。

4.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