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五7陈情表练习教师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32420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五7陈情表练习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必修五7陈情表练习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必修五7陈情表练习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必修五7陈情表练习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必修五7陈情表练习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必修五7陈情表练习教师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必修五7陈情表练习教师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必修五7陈情表练习教师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必修五7陈情表练习教师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必修五7陈情表练习教师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必修五7陈情表练习教师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必修五7陈情表练习教师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必修五7陈情表练习教师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必修五7陈情表练习教师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必修五7陈情表练习教师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五7陈情表练习教师版+.docx

《高中语文必修五7陈情表练习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五7陈情表练习教师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必修五7陈情表练习教师版+.docx

高中语文必修五7陈情表练习教师版+

  陈情表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洗马(xǐ)  逋慢(bū)

  陨首(yǔn)  更相为命(ɡènɡ)

 B.日笃(dǔ)  闵凶(mǐn)

  拔擢(zhuó)  门衰祚薄(zuò)

 C.陛下(bì)险衅(xìn)

  盘桓(yuán)  猥以微贱(wěi)

 D.优渥(wò)  矜育(jīn)

  侥幸(jiǎo)  终鲜兄弟(xiān)

【查看答案】

【答案】B

【解析】A项,“洗马”的“洗”应读“xiǎn”,“更相为命”的“更”应读“ɡēnɡ”。

C项,“盘桓”的“桓”应读“huán”。

D项,“终鲜兄弟”的“鲜”应读“xiǎn”。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慈父见背  见:

表被动,相当于“被”。

 ②舅夺母志  夺:

强行改变。

 ③终鲜兄弟  鲜:

少,不多。

 ④期功强近之亲  强:

强大,强盛。

 ⑤夙婴疾病  婴:

缠绕。

 ⑥诏书切峻  峻:

严厉,严峻。

 ⑦实为狼狈  狼狈:

困苦、受窘的样子。

 ⑧则刘病日笃  笃:

忠厚。

 A.①②④⑤

 B.③⑤⑥⑧

 C.②③⑤⑥

 D.①④⑦⑧

  

【查看答案】

【答案】C

【解析】①“见”用在动词前,称代自己。

④“强”解释为“勉强”。

⑦“狼狈”形容进退两难的情状。

⑧“笃”解释为“病重”。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辞不赴命

  ②不辞辛苦

 B.①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②曾不若孀妻弱子

 C.①至微至陋

  ②三尺微命

 D.①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②驴不胜怒,蹄之

  

【查看答案】

【答案】C

【解析】A项,①辞谢;②躲避,推脱。

B项,①曾经;②竟。

C项,卑微、卑贱。

D项,①尽;②忍受得住。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4.下列对加粗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以:

①臣以险衅(因为)

  ②猥以微贱(凭着) 

 B.亲:

①躬亲抚养(亲自)

  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亲戚)

 C.日:

①日薄西山(太阳)

  ②报养刘之日短也(日子)

 D.薄:

①门衰祚薄(微薄,少)

  ②日薄西山(落入)

  

【查看答案】

【答案】D

【解析】“日薄西山”的“薄”意为“近,迫近”。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5.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B.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C.犹蒙矜育,况臣孤苦

 D.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查看答案】

【答案】C

【解析】C项,古今意义相同,都是“孤单凄苦”的意思。

A项,古义是“成人自立”,今义是“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B项,古义是“申诉”,今义是“说给别人听”。

D项,古义为“蒙受”,今义为“洗澡”。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6.下列对词类活用现象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愿陛下矜悯愚诚(“诚”,形容词作名词,诚心)

 B.且臣少仕伪朝(“仕”,名词用作动词,做官)

 C.刘病日笃(“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D.猥以微贱(“微贱”,名词作形容词,微贱的身份)

  

【查看答案】

【答案】D

【解析】D项,“名词作形容词”表述错误,应为形容词作名词。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陈情表》的第一段中说:

“______,______。

”这既是祖母躬亲抚养作者的原因之一,也正是下文作者“区区不能废远”的原因,可谓一笔双关。

 

(2)作者是祖母唯一的感情支柱与生活依靠,现在祖母进入人生晚景,“______,______”,生活不能自理,他怎能置之不理?

于情于理都必须照顾祖母。

 (3)《陈情表》的第三段,作者首先列出晋武帝的施政纲领“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______,______,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为孝敬祖母找到理论依据,也为自己不立即奉诏赴职做了言之有理的开脱。

  

【查看答案】

【答案】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2)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3)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解析】默写第

(1)句,要抓住“第一段”和“祖母躬亲抚养作者”等情景提示信息。

 默写第

(2)句,要抓住“现在祖母进入人生晚景”和“生活不能自理”等情景提示信息。

 默写第(3)句,要依据前后句子进行默写。

【题型】默写

【难度】一般

 

8.仿照下面的例句,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例句相同。

  例句:

故乡是一头老牛,蹲在父亲老眼昏花的目光里;故乡是一朵山菊,开在母亲饱经沧桑的皱纹里;故乡是一首乡曲,响在牧童清脆嘹亮的柳笛里。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答案】示例:

田野是一块绿毯,铺在孩童温暖舒适的炕头上;田野是一幅国画,展在村庄青山绿水的天地间;田野是一个美梦,醒在乡亲充满希望的黎明里。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仿用句式和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读懂试题四点要求:

(1)仿照例句;

(2)自选话题;(3)运用比喻;(4)句式与例句相同。

【题型】语言表达

【难度】较难

  

9.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中国古人向来尊重自然形成的“敬天畏天”“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西方将人与自然对立的“天人二分法”截然不同,承认人类与自然合为一体、人类社会是自然这个大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答案】示例:

中国古人向来尊重自然,形成了“敬天畏天”“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这种思想承认人类与自然合为一体,承认人类社会是自然这个大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

这与西方将人与自然对立的“天人二分法”截然不同。

【解析】本题考查长句与短句的变换,由一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

解答这类题,首先要通读全句,提取句子的主干部分,然后剥离修饰、限制的成分,使其单独成句,最后整合信息,调整句序,合理表达。

【题型】语言表达

【难度】较难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陈情表

  李密

  臣密言: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对下列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衅:

祸患。

 B.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孑:

孤单。

 C.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矜:

怜惜。

 D.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薄:

迫近。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是古代臣下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陈情表》是李密写给晋武帝的,是为了达到“辞不就职”的目的。

 B.孝廉是汉代以来荐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

汉武帝开始令郡县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

 C.诏书是皇帝布告天下臣民的文书。

从周代开始用诏书,从此诏书便成为皇帝布告臣民的专用文书。

 D.陛下是古代对帝王的尊称。

译为“您”。

陛,原指帝王宫殿的台阶,是臣僚谒见帝王时所处的位置,慢慢转变成了尊称帝王的称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密就晋武帝征召他出来做官一事,陈说他不能立即应诏赴职的原因。

但在陈述时,却委婉尽情,感人至深,是一篇有浓厚感情色彩的抒情名作。

 B.在文章中,李密陈述自己的不幸遭遇,以及与祖母的深厚感情和亲密关系,旨在以此作为请求暂缓赴任的理由,以期得到晋武帝的同情和谅解。

 C.李密从“臣之进退,实为狼狈”至“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叙写欲奉诏就职,而祖母病情日笃,实为进退两难。

 D.从全文看,李密自始至终围绕一个“孝”字大做文章,但又不离一个“忠”字。

对孝与忠的陈述,又是层层深入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答案】

 1.C

 2.C

 3.C

 4.

(1)刘氏很早就疾病缠身,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她。

 

(2)我活着当以牺牲生命相报,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

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希望把我的心情愿望传达给您。

【解析】

 1.矜:

自夸。

 2.诏书是皇帝布告天下臣民的文书。

在周代,君臣上下都可以用诏字。

秦王政统一六国后,自以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号称皇帝,自称曰朕。

并改命为制,令为诏,从此诏书便成为皇帝布告臣民的专用文书。

 3.“李密从‘臣之进退,实为狼狈’至‘逮奉圣朝,沐浴清化’”概括错误,应为“李密从‘逮奉圣朝,沐浴清化’至‘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4.第

(1)题要译出实词“婴”(缠绕)、“蓐”(通“褥”,垫子)和虚词“而”(连词,而且)的含义。

 第

(2)题要译出实词“陨”(同“殒”,死亡)和虚词“之”(助词,的)、“以”(介词,把)。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较难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李密传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

父早亡,母何氏改醮。

密时年数岁,感挛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

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

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①。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

臣以险衅……

  武帝览之曰:

“士之有名,不虚然哉!

”乃停召。

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

司空张华问之曰:

“安乐公何如?

”密曰:

“可次齐桓。

”华问其故,对曰:

“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

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次问:

“孔明言教何碎?

”密曰:

“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

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

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

“人亦有言。

有因有缘。

官无中人,不如归田。

明明在上,斯语岂然!

”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

后卒于家。

  (节选自《晋书·李密传》)

  【注释】①游夏:

即孔子的学生子游、子夏,两人都有非凡的才能。

子游:

言偃,吴人,字子游,小孔子四十五岁。

子夏:

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小孔子四十四岁。

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

 B.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

 C.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

 D.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

2.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父早亡,母何氏改醮  醮:

改嫁。

 B.祖母刘氏,躬自抚养  躬自:

亲自

 C.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  服阕:

服丧期满

 D.密有才能,常望内转  内转:

归家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李密几岁大的时候父亲死了,是祖母刘氏把他抚养成人,他曾拜谯周为师,谯周的门人把他比作子游和子夏。

 B.李密因为孝敬祖母而闻名,也因祖母年老,无人奉养,上疏《陈情表》“辞不就职”;皇帝看后,停止征召他为太子洗马。

 C.李密在祖母去世、服丧期满后,到晋朝廷任洗马的官职,实现“先尽孝,后尽忠”忠孝两全的夙愿。

 D.李密做温县县令时,讨厌下属官吏,因给人写信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而被上告,司吏因为他在温县做官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答案】

 1.B

 2.D

 3.D

 4.

(1)有空闲的时间就讲学,忘记了疲劳,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学生把他比成子游子夏一样的人才。

 

(2)和孔明说话的人没有人能和孔明相匹敌,因此孔明说话细碎。

【解析】

 1.根据文言文语句句式大多对称的原则,“少仕蜀”与“为郎”之间应停顿,根据句意,“之”为代词,应为“称”的对象,它们之间不应断开,“泰始”为西晋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一个年号,据此也可帮助断句。

“诏征”是动词,作谓语,后面宾语应为“太子洗马”,应断句,“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三处难度不大,均要断句。

 2.“内转”,根据上下文应该是“到朝廷内做官”的意思。

 3.D项,“讨厌下属官吏……而被上告”说法与原文不符。

“上告”,是指上级告发。

根据文意,应该是他憎恨的一个担任从事的下属告发的。

 4.这两句话中有大量的文言实词是理解与翻译的障碍,需要准确把握:

 第

(1)题,需译出实词“暇”(空闲)、“事”(侍奉,师从)、“方”(比方)的含义。

 第

(2)题,需译出实词“敌”(对手)、“碎”(具体,琐碎)的含义。

另外注意

(1)中“游夏”的注释。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较难

【参考译文】

  李密,字令伯,是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县)人,他的一个名字叫虔。

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何氏再嫁。

当时李密只有几岁,感伤眷恋备至,笃深的孝道之情,于是积郁成病。

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

刘氏有病时,(他)就哭泣流泪不敢大口呼吸,从不脱衣安睡,饮食汤药必定先尝过后再端上去。

有空闲的时间就讲学,忘记了疲劳,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学生把他比成子游子夏一样的人才。

  他年少时在蜀汉做郎官。

多次出使吴国,颇有辩才,吴人称赞他。

蜀汉平定后,泰始初年,晋武帝委任他为太子洗马。

他因为祖母年高,无人奉养,没有接受官职。

于是上疏说:

我因命运不好……

  晋武帝看了他的奏疏说:

“李密有名声,不是平白无故的!

”于是就暂停征召。

后来刘氏去世,守丧期满除去丧服,又以洗马之职征召他到洛阳。

司空张华问他说:

“安乐公这人怎样?

”李密说:

“可以和齐桓公并列。

”张华问其中的缘故,(李密)回答说:

“齐桓公得到管仲而称霸诸侯,用竖刁而使自己死了不得埋葬,尸虫爬出户外。

安乐公得到诸葛亮而抵抗魏,任用黄皓却丧了国,由这知道成败是同样的。

”张华接着问:

“孔明的教诲为什么那么细碎具体?

”李密说:

“过去舜、禹、皋陶相互说话,所以言辞简洁优雅;《大诰》是与普通人说话,适宜细碎具体。

和孔明说话的人没有人能和孔明相匹敌,因此孔明说话细碎。

”张华认为他的话对。

  李密由京官外调做温令,却憎恨一个担任从事的下属,曾经在写给人的信中说:

“庆父不死去,鲁国的灾难不会结束。

”他憎恨的那个下属把信的内容禀告了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里的名声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

李密很有才能,常常希望能调到朝廷任职,可是朝廷却没有人帮助他,于是升迁到汉中担任太守,自以为没有得到应有的职位而心怀怨恨。

等到皇帝在东堂赐宴饯别时,下诏命令李密赋诗,诗的末章说:

“人们有这样的话,有因才有缘。

做官没有权势的朝臣做依靠,不如回家种田。

圣上光明在上,这话怎么能这么说!

”武帝很生气,在这种情况下,都官从事上奏免除李密的官职。

后死于家中。

情感语录

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

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

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

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

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

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

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

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

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

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

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

其实你若真爱一个人,内心酸涩,反而会说不出话来

12.生命中有一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遇见;遇见了,却来不及相识;相识了,却来不及熟悉,却还要是再见

13.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遇见

14.世上总有一颗心在期待、呼唤着另一颗心

15.离开之后,我想你不要忘记一件事:

不要忘记想念我。

想念我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也在想念你

16.有一种缘分叫钟情,有一种感觉叫曾经拥有,有一种结局叫命中注定,有一种心痛叫绵绵无期

17.冷战也好,委屈也罢,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一句软话,一个微笑或者一个拥抱,我都能笑着原谅

18.不要等到秋天,才说春风曾经吹过;不要等到分别,才说彼此曾经爱过

19.从没想过,自己可以爱的这么卑微,卑微的只因为你的一句话就欣喜不已

20.当我为你掉眼泪时,你有没有心疼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