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下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2542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心理学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发展心理学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发展心理学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发展心理学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发展心理学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发展心理学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发展心理学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发展心理学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发展心理学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发展心理学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发展心理学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发展心理学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发展心理学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发展心理学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发展心理学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心理学下Word文档格式.docx

《发展心理学下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心理学下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发展心理学下Word文档格式.docx

5、三级循环反应

12~18个月

表现出好奇心和对物体属性的探索,有目的的变化自己的动作,并在问题解决中使用“尝试-错误”的方法。

6、心理组合

18~24个月

能够进行“心理表征”,不再局限于尝试-错误。

“延迟模仿”,以及“符号”的思维。

2语言的发展

1)学习理论:

斯金纳(Skinner)认为,语言学习是以经验为基础的,是通过操作条件反射来完成的。

其中父母的微笑、注意、拥抱和言语都会强化婴儿。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婴儿通过模仿会很快地学会复杂的表达。

模仿也可以和强化一起促进语言的发展。

2)先天论:

乔姆斯基(Chomsky)认为,人脑先天具有获得语言的能力,人们学习语言的能力会随着发育成熟而自动出现,婴儿学会说话就好像他们学会走路一样自然。

语言发展是由一种受遗传决定的、与生俱来的机制所引导。

所有儿童生而具有一个“语言获得装置”。

3)交互作用观点

交互作用观认为,学习观和先天观都有其正确之处,语言发展是身体成熟、认知发展、不断变化的语言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先天因素塑造了语言发展的总体框架,儿童语言环境和他们使用语言的特定方式决定了语言发展的进程。

4)顺序

前语言交流、第一批单词、第一批句子

在语言发展过程中,早期语言有着泛化不足和过度泛化的现象。

泛化不足指用词过于局限,一般发生在刚刚掌握口头语言的儿童身上。

过度泛化指词语被过于宽泛的使用,过度推广了它们本身的含义。

三、社会性发展

1埃里克森:

“信任vs.不信任”“自主vs.羞愧怀疑”

信任……,这个阶段婴儿发展主要取决于照看者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婴儿的种种需要。

自主……,在建立了信任感的基础上,儿童通过利用新的心理技能和活动技能,想为自己作选择、作决定。

2气质

3依恋

都在上学期的复习里~

4情绪

1)自我意识情绪的出现:

除了基本的情绪,人类也能体验到派生的、更高级的情绪,包括窘迫、羞耻、嫉妒、骄傲、内疚。

这些情绪被称为“自我意识情绪”。

自我意识情绪出现在18~24个月,这时婴儿已经意识到自己是分离的、独特的个体。

自我意识情绪的获得也有赖于成人的指导。

并且,自我意识情绪对儿童与成就有关的行为和道德行为有着重要影响。

2)社会性情绪

婴儿的情绪表现与其解读他人情绪线索的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社会参照”,在不确定的情境中,他们会主动从最信任的人那里寻求情绪信息来解释该情境。

社会参照可以让婴儿比较自己对事件的评价与他人的评价。

5镜像自我

自我觉知和“自我识别”,在婴儿自我识别出现之后,他们的自我评价、自尊也就开始出现了。

自我识别也表明婴儿开始形成有意识的自我概念。

自我意识也能促进自我调节,即儿童抑制冲动、管理消极情绪、调整言行举止为社会接受的程度。

幼儿期

一、认知发展

前运算思维阶段

儿童更多地使用象征性符号思维,心理推理出现,概念的使用也有所增加。

1)符号思维

前运算阶段的典型的特征就是“符号功能”的出现,使用心理符号、词语或者物体代替或表征一些不在眼前的东西。

象征性符号功能是前运算阶段最重要的进展之一:

儿童越来越善于使用语言。

主要标志“象征性游戏”或“假装游戏”

2)自我中心:

不能采择他人观点

前运算阶段的儿童通常相信,别人看到的世界和他们自己看到的完全一样。

“自我中心”就是指难以从他人的观点看世界,无法区分他人的视角与自己的视角。

——“三山实验”

自我中心也造成了“泛灵论”的思维特点。

3)中心化:

所见即所想

中心化是注意刺激物的某一个方面,而完全忽视其他方面的过程。

它是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一个关键成分和局限性。

这种思维特征反映在“守恒实验”中。

守恒上的错误也反映了前运算思维最重要的非逻辑特征——“不可逆性”。

4)以外表作真实

认为物体的外表就表明了其真正的样子。

2心理理论

1)错误信念的研究:

“欺骗外表任务中自己和他人的错误信念”,“意外转移任务中的错误信念”

2)影响因素:

一是生理因素,大脑、神经的发展,另一方面,正如心理理论的发展能够促进儿童参与社会互动和游戏一样,社会互动和假装游戏的机会也能够促进心理理论的发展。

此外,不同文化看待心理理论的方式不同的态度也影响了儿童。

3皮亚杰与维果斯基

“自我中心言语”与“私人言语”

皮亚杰把幼儿的喋喋不休称之为“自我中心言语”,是说给他们自己听的,不管别人懂不懂。

认知的成熟和社会经验最终会让自我中心言语销声匿迹。

而维果斯基认为,语言有助于儿童思考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帮助他们选择活动的路线,所以,它是更高级的认知过程的基础。

幼儿在游戏时对自己说的话是“私人言语”,是为了帮助儿童调节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说给别人听的。

这是儿童认知技能迈向自我调节之前的垫脚石。

相应的教育方式:

皮亚杰把发展中的儿童看做是年少的科学家,鼓励儿童通过自身的努力发展出对世界的独立理解;

而维果斯基则认为,儿童认知的发展依赖于和他人的交互。

鼓励成人提供认知支持以及情感支持,这样能够预测幼儿思维的发展和付出的努力。

二、社会性发展

1幼儿心理性别

心理性别定型涉及三个方面:

一是性别认同的发展,二是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发展,三是行为的性别定型模式的发展。

柯尔伯格将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性别自认”;

第二,“性别稳定性”;

第三,“性别恒常性”。

“性别图式理论”对此进行了分析,根据性别图式理论,儿童很早就开始根据性别来对事件、对人进行分类,把自己的经验整合到性别图式中。

在他们形成性别自认后,他们会选择与自己性别一致的性别图式,用以加工信息、指导自己的行为。

2父母教养方式

父母教养方式的两个方面尤为重要,一是父母“接受-响应”维度,二是“要求-控制”维度。

“接受-响应”维度是指父母对于孩子的需要的支持程度和敏感程度,以及孩子满足愿望后是否对其表现出温情和给予赞扬。

“要求-控制”维度是指父母对孩子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程度。

两个维度交叉之后,形成了父母教养方式的四种类型:

第一,“权威型”,最好

第二,“独裁型”

第三,“放任型”

第四,“忽视型”

一方面,儿童的气质会与教养方式有交互作用,另一方面,文化差异会影响儿童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知觉。

儿童的看法非常重要,关键因素是父母给予孩子的温情、支持、关心。

3游戏

1)游戏的社会性分类研究,把早期的游戏分为6种:

空闲行为;

旁观行为;

独自游戏;

平行游戏,无互相交流,但互相观察,互相模仿

联合游戏,一起完成目标或者分享玩具,但互相之间没有策划分工

合作游戏,出现指挥、策划、商量、规则

2)游戏的作用

首先,它帮助幼儿掌握与人平等沟通的方式。

其次,在为分配角色和制定游戏规则进行谈判时,它给幼儿提供机会学习如何妥协。

最后,社会性托词让幼儿可以表现出可能烦扰他们的情绪,也就提供了情绪理解、接受和给予社会支持的机会,从而发展信任感,甚至是与同伴的亲密关系。

经常玩假装游戏在认知发展、语言技能、创造性上都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游戏还能够促进健康的情绪发展,提供表达情绪、解决情绪冲突和面对挑战的机会。

学龄期

一、认知发展

具体运算阶段

是以主动且恰当地使用逻辑为特征。

把逻辑运算应用于具体问题之中,不再只是受事务表象的影响。

前运算思维

具体运算思维

自我中心

认为其他人和自己有着相同观点

更多时候会意识到其他人有不同观点

泛灵论

认为自行移动的不熟悉的物体像是有生命的

能够认识到生命的生物基础,不会把生命特征安置到非生物上

中心化

判断基于知觉表象,在寻求问题的答案时,关注的是情境的单一方面

去中心化:

能够忽视会产生误导的表象,在寻求问题答案时,关注情境的多个方面

可逆性

心理上无法逆转所看到的动作。

对物体或情境的变化不能反向思考。

能够反转所看到的变化,并考虑变化是如何改变情境的。

逻辑推理

无法完成守恒任务,难以对物体进行分类,按照量的维度在心理上对物体进行排序的能力也很有限

能够完成守恒任务,能够基于几个维度对物体进行分类,能够依据量的维度在心理上进行排序。

所得结论是基于逻辑而非表象。

因果关系

对因果关系认识有限。

偶尔会表现出直接推理,认为两个相关事件中的一个是一起另一个事件发生的原因

对因果原则有了更好的理解

2信息加工

1)注意:

在学龄期,注意变得更有选择性、适应性和计划性。

2)记忆:

他们对记忆的原理会有更多的理解,这让他们能够使用记忆策略

3)元记忆:

即对记忆的基础过程的理解,同样出现于儿童学龄期并逐渐改善。

4)元认知:

也被称为“对思维的思维”、“对认知的认知”,它指的是个人关于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

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和认知调节。

3教育上,皮亚杰与维果斯基

皮亚杰,根据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提出首先,根据儿童为学习而做的准备量体裁衣地制订教育计划。

其次,要敏感地意识到个体差异。

最后,促进以发现为基础的教育。

基于这些原则,皮亚杰认为应该让儿童自己探索教具,让他们能够在“做中学”。

即使在正式的课程中,也可以嵌入主动学习。

教师的任务是让好奇的孩子在自己发现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内在的满足感。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是通过接触处于其最近发展区的信息而使认知能力得以发展,因此提出学习环境也能刺激儿童学习这些策略。

根据维果斯基的观点,教育应该关注于涉及和他人交互的活动。

儿童-成人和儿童-儿童的交互都能为认知发展提供潜能。

“合作学习”和“交互式教学”

二、智力:

决定个体实力

智力是指个体面对挑战时理解世界、理性思考和有效使用资源的能力。

1三层智力理论:

2多元智力理论:

基于儿童发展的研究、脑损伤患者的研究和天赋优异的人群研究,加德纳(Gardner)提出“多元智力理论”。

加德纳认为这些分离的智力不是彼此孤立地发挥作用,而是一起发挥作用。

(9种:

语言、逻辑-数学、空间、音乐、身体-运动、人际、内省、自然主义、存在主义)

3智力三元论:

斯滕伯格(Sternberg)采用信息加工过程来看待智力。

斯滕伯格关于智力信息加工理论的研究工作使得他发展出智力三元论。

根据这个模型,智力由信息加工的三个方面构成:

成分要素(人们加工和分析信息的有效程度)、经验要素(洞察力成分)和情境要素(实践智力)。

每个人表现出来的不同程度,是有差异的,每个人在智力这三个要素所涉及的能力上都具有自己特定的模式。

4成功智力三元理论:

斯滕伯格提出“成功智力三元理论”认为有三种广泛而有着交互作用的智力:

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

智力行为包含对这三种智力的平衡,以求在生活中获得成功。

5智力测评:

1)考夫曼(Kaufman)—“考夫曼儿童评价表”,2)韦氏智力量表,3)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4)瑞文图形推理

三社会性发展

1埃里克森——“勤奋vs.自卑”

这期间儿童的发展主要是围绕能力而展开,关注的是儿童为应对父母、同伴、学校等提出的挑战而付出的努力。

他们具备了形成“表征系统”的能力,他们能够对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进行比较,并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判断自己在社会标准尺度下的状况。

所有这些有影响着他们自尊的发展。

1)自我概念的发展:

学龄期儿童对客体自我(自我概念)的认识更加精炼,他们会把对行为及内心状态的观察组织为一般性的特质。

学龄期儿童的自我概念来自于他们的“社会比较”,即通过比较自己与他人来对自己的能力、外貌和行为等加以判断。

2)自尊的发展:

自尊作为自我的总体评价,基于个体对不同领域的能力的评价。

相比于反映有关自我信念和认知的自我概念来说,自尊有更多的情绪导向。

值得注意的是,文化对自尊有着深刻的影响。

2情绪发展

1)情绪理解和自我意识情绪

他们能够参考内心状态而不是外部事件来解释情绪。

混合情绪的理解使学龄儿童认识到,人们的表情未必反映了他们的情绪,能够调和矛盾的面部线索和情境线索,以确认他人的情绪,这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自我意识情绪。

2)情绪理解的发展也得益于认知发展和社会经验,这也能够促进共情的发展。

总之,学龄儿童能够整合内外线索来理解他人的情绪,其共情反应变得更强,他们也意识到人们对相同的事件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能够理解人们可以同时体验到各种情绪。

3)观点采择能力:

学龄儿童期想象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

这一变化对自我概念、自尊、对他人的理解、社会技能的发展都有促进作用。

塞尔曼(Selman)认为,要想认识一个人,就必须认识其观点,理解其思想感情、动机意图,即通过内部因素来解释行为。

3道德发展

1)皮亚杰理论

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判断的研究主要关注道德推理的两个方面:

“对规则的尊重”和“公正”概念的发展。

提出道德推理的发展有三个阶段:

一是“前道德期”,二是“他律道德”,三是“自律道德”。

2)柯尔伯格(Kohlberg)理论

柯尔伯格通过道德两难故事,考察儿童青少年的两种选择,其一,服从规则、法律或权威人物,其二,采取与这些规则和要求冲突的行动以满足人的需要。

柯尔伯格感兴趣的不是他们作出的决定,而是其依据,或“思维结构”。

他提出这中发展遵循一种普遍性的顺序原则,提出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理论。

P195

4同伴关系研究

根据“同伴提名法”和“同伴评定法”研究儿童,按照受欢迎程度可分为五类:

1)“受欢迎的儿童”,2)“被拒绝的儿童”,3)“有争议的儿童”,4)“被忽视的儿童”,5)“普通的儿童”

友谊的发展

受欢迎反映的是同伴团体对某个儿童的看法,是单向的,而友谊则是双向的。

塞尔曼(Selman)提出了友谊发展有5个相互重叠的阶段:

阶段0:

临时玩伴关系,3~7岁,儿童处于自我中心,难以考虑他人观点,表面化。

阶段1:

单向帮助,4~9岁,“好朋友”会做儿童想让他做的事

阶段2:

双向公平合作,6~12岁,礼尚往来,为各自的利益服务

阶段3:

亲密共享关系,9~15岁,表现出占有欲,要求排他性

阶段4:

自主的相互依赖,12岁开始,尊重朋友的依赖需要和自主需要

青少年期

年龄:

始于10岁左右,结束于19岁

青春期变化(早熟、晚熟)对心理的影响:

男孩的早熟与积极的自我评价联系在一起,而晚熟则一般是和消极的自我评价联系在一起,晚熟男孩会受到由晚熟所引发的自卑的困扰。

早熟女孩往往对她们性方面的成熟感到尴尬,自我意识更强。

由于与同伴有很大的差异,使得她们的自尊受到消极的影响。

晚熟女孩在社会交往上明显地处于不利的地位。

形式运算思维

这时候抽象、系统的思维能力使得青少年在面对问题时能够先提出假设,演绎出可供检验的推理,孤立和综合各种变量,看看哪一种推理会得到证实。

能够通过内部反省形成新的一般性逻辑原则。

——“钟摆问题”

1)假设演绎推理:

形式运算思维的标志。

2)命题思维:

一种在缺失具体例子的情况下使用抽象逻辑的推理形式

3)可以考虑不同的维度,并从不同的线索进行思考

4)开始考虑问题的相对性

值得注意的是,形式运算思维作为皮亚杰所认为的最高级的思维形式,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达到的,包括成人也是如此。

形式运算思维和具体运算思维一样,常常是与具体的任务和情境相联系的。

2信息加工:

能力的逐渐转变

信息加工观点认为青少年认知能力的改变是由于获得、使用和储存信息能力上的逐渐变化所带来的。

“元认知”是青少年期认知发展的中心。

“元认知”是人们对自己思维过程的认识,以及对自己认知的监控能力。

知识记忆容量和工作记忆容量的增加

策略与元认知技能:

青少年面对特定的任务时,能够更加熟练地确定解决问题的适当策略,并对所选策略的有效性进行监控。

青少年经常会试验各种各样的策略,反省并修改策略,最终明白逻辑本质。

3自我中心思维——“假想观众”&

“个人神话”

青少年自我中心主义:

是一种自我热衷的状态,他们认为全世界都在注意自己。

“假想观众”指的是青少年认为每个人都像他们那样,对他们自己的行为特别关注。

这一信念导致了过高的自我意识、对他人想法的过分关注,以及在真实的和假想的情景中去预期他人反应的倾向。

“个人神话”指的是青少年相信他们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无懈可击的、无所不能的。

认知的自我中心有一种特殊的形式,即无法区分自己的想法和他人的想法。

这种区分的缺乏本身反映在假想观众这一心理结构中,而个人神话则是这些感受的过分区分。

“新视点”理论:

当青少年开始质问自己是谁、要怎么适应以及应该为自己的生活做点什么的时候,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就增强了,他们也开始关心别人对他们的看法——这就是“新视点”。

与之相联系的两个观念是:

1)社会认知的发展,2)“分离——个体化”的过程。

青少年开始发展自我认同时,初期可能会以对他人的观察作为个体化和自我认同发展的参照。

对自我认同的发展过程的自我关注和社会要求,可能会导致青少年混淆自己所关注的东西与他人所关注的东西。

“新视点”理论指出,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有助于青少年从心理上脱离父母。

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的观念建构都不完全是自我中心本身,事实上,这一观念的建构仅仅是关于人际交往和人际情境中的自我的白日梦。

分离—个体化是获得成熟的自我认同感所必须迈出的一步。

其目的在于建立家庭关系之外的自我的同时,保持一种与家庭成员的亲近感。

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的观念建构有助于分离—个体化过程的进展。

“冒险行为”“侥幸心理”

1埃里克森——“自我认同vs.角色混乱”

同一性:

“我是谁”“我在社会中的位置是什么”

2自我概念与自尊的变化:

个体开始发展关于自我的更为抽象的特质,青少年会把儿童期使用的孤立的特质统一为更为抽象的描述,并且其自我概念变得更加分化且得以更好的组织。

青少年开始根据个人的信仰和标准来看待自己,而不是根据社会比较。

总之,自我概念在青少年期并没有完全巩固,并且会因为一些有影响力的事件而改变。

3自我认同:

青少年自我概念和自尊的发展为其自我认同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马希耳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衍生出两个关键的标准“探索”和“承诺”来评估自我认同的发展,提出了四种自我认同的状态:

1)“自我认同完成”,指经过探索之后,对价值观、信念和目标有所承诺

2)“自我认同延迟”,指只有探索,尚无承诺

3)“自我认同早闭”,指未经探索就有承诺

4)“自我认同扩散”,指既无探索也无承诺的无动于衷

自我认同混乱阶段:

青少年努力发现他们独特的优点和缺点,以及他们在未来生活中能扮演的最好角色。

4心理的延缓偿付期:

由于自我认同对角色混乱阶段的压力,埃里克森认为很多青少年追求一种“心理的延缓偿付期”。

其是指青少年推迟承担即将面临的成人责任,探索各种角色和可能性的这样一个时期。

5心理性别的发展

心理性别的强化:

即关于男性女性的刻板印象进一步提升,更走向传统的性别认同。

心理性别的影响因素:

一是生物学因素,二是社会的影响,三是认知的影响

生物学:

青春期体内激素的增加

进化心理学:

强调进化适应促成了心理性别的差异。

社会影响:

父母、同伴、学校及老师、媒体等对个体社会角色的塑造有着重要影响。

(生态系统理论)

认知影响:

儿童心理性别类型的形成是在他们发展了性别概念之后开始的,一旦他们开始把自己看成是男性或女性,他们就会以此为基础来组织自己的世界。

心理性别类型的强化才真正开始。

青少年会对心理性别进行主动建构,但是社会决定了什么图式才重要、决定了相关的联系。

6家庭同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