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说课稿.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33061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说课稿.doc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说课稿.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说课稿.doc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说课稿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想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用乘法口诀求商是数学计算中的一块重要基石,它在整个计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教材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将用乘法口诀求商分为两个阶段学习。

第一阶段,安排在二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着重让学生掌握求商的一般方法;第二阶段,安排在本册书的第四单元: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着重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口诀求商一般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的计算技能解决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在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熟练掌握用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能较熟练地用7、8的乘法口诀正确求商。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说学生:

在表内除法

(一)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方法,所以让学生利用7、8的乘法口诀再来求商,从方法上来讲,学生不会有什么困难,但是这要建立在学生已经对乘法口诀基本熟练的基础上.另外,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进行的,对该类问题的熟练解决也是本课教学成败的关键。

三、说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为了打破教师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我采用了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去探索。

同时在教学中将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

我精心设置的一个个问题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最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加大一堂课的信息容量,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抓迁移

好奇心是小学生重要的心理特征,它往往是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导火线。

因而,一开课我就设计了抢答题。

同学们个个争先恐后地抢答,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抢答完毕老师马上设问:

求商时是怎样想的呢?

这样便唤起学生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方法的回忆,为探究新知作好铺垫。

当学生叙述求商的思路后教师接着说,前段时间学习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今天继续学习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从而揭示课题,进入第二个环节。

(二)探究新知明确思路

这一环节是落实教学目标的中心环节,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活动,获得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求商的基本方法。

首先课件出示“欢乐的六.一儿童节”情境图,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发现数学信息。

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听、说能力,同时训练学生从活动中获取有效数学信息的能力。

接下来课件出示第一幅主题图,学生从主题图获取的数学信息能自然、流畅地诱发学生思考问题:

平均每行挂几面?

有了问题,学生会不由自主地去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案。

当学生解决了“平均每行挂几面?

”这个问题后,教师有意识地改变条件:

每7面挂一行,可以挂几行?

留出空白让学生独立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在主题图中引出第2组的主题图。

引出49÷7=7。

在此,给足空间,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问题进行解决。

通过以上的活动,使学生真正熟练掌握用7、8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三)巩固练习,促内化

这一环节是内化知识、训练思维、培养能力、掌握解题思路、形成技能的重要环也是实践的环节。

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于是我便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了形式多样、富有童趣、不同层次的练习,使程度不一的学生都能在练习中巩固新知,发展能力,充分感受学习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